21
APRIL 2015 Vol.1 大 哉 問 揚聲器買回家 為何不會唱歌? 職 人 學 臺灣單體之光 TB Speaker - Norman黃專訪 改 裝 秀 3吋玩具 vs.寶特瓶震撼 聲 觀 察 為何我的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 知 識 家 單體 音箱 元件大解析 看 觀 念 從頻率找尋聽覺的真愛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隨書附贈 TB Speaker獨家鉅獻 一對 3吋被動式障板型揚聲器 Knowledge & Fun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APRIL 2015 Vol.1

大 哉 問 揚聲器買回家 為何不會唱歌?

職 人 學 臺灣單體之光 TB Speaker - Norman黃專訪

改 裝 秀 3吋玩具 vs.寶特瓶震撼

聲 觀 察 為何我的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

知 識 家 單體 音箱 元件大解析

看 觀 念 從頻率找尋聽覺的真愛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隨書附贈TB Speaker獨家鉅獻

一對 3吋被動式障板型揚聲器

Knowledge & Fun

Page 2: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Page 3: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嚴選音響前的準備

可曾有過想買音響,卻霧煞煞找不著頭緒的時刻?

困難的專有名詞,難解的聆聽感受,無法決定喜歡哪一個的瞬間,是選擇這些器材時最大的困擾。

那個能夠發出聲音的箱子,裡面蘊含著多少學問?

那些和這箱子在一起的機器,到底有多複雜?

市面上販售的音響產品或元件,背後都有一群辛苦的研發者,不斷地進行材質或細節上的調整,力求品質的完美。每一項音響相關產品在製成過程中所追求的,都是希望讓聆賞音樂的人,獲得聽覺上的滿足。

在音響產品研發、組裝的領域中,更充滿著科學常識、物理現象所表現出來的效果,直接挑戰著人們五感接收的程度。

埋首於細節修正的職人們,日夜在工廠中尋找那個最完美的平衡點,如何將訊號最真實的傳達,表現出音樂創作者所欲呈現的細節,而這真實傳遞的訊號,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美妙。

接下來的內容,將逐步介紹音響領域中,各項產品所蘊含的細節,揭開音響世界的神祕寶盒,不論外觀或是內在些許的改變,都可以引領您的聽覺到不同的領域。雜誌中也將盡量採用客觀用詞,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型態及想要聆聽的重點,透過提供讀者認識音響部件的專業管道與知識,讓您更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音響元件。

此外,藉由每期雜誌隨書附贈的單品,讓您更了解音響的入門學習,感受細節的重要性,進而為自己嚴選一套最適合的音響。

且跟著《音響入門誌 Knowledge & Fun》的腳步,一起進入音響的世界吧!

編輯室的話

1Sound Body

Page 4: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2 Sound Body

目錄

編輯室的話 1

聲觀察 音響入門速成班 為何我的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 3

知識家 單體 音箱 元件大解析 9

停看聽 從頻率找尋聽覺的真愛 21

老實說 揚聲器買回家為何不會唱歌? 29

職人學 台灣單體之光 TB Speaker 老外讚不絕口 Norman 黃為台灣爭氣 31

改裝秀 3 吋玩具 vs. 寶特瓶震撼 38

封面服裝協力/ iholl

封面妝髮/林維悌

APRIL 2015 Vol.1

音響入門誌 Knowledge & Fun國際中文版

Page 5: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音響像個演員,要演什麼像什麼,演小提琴、演電吉他、演爵士鼓…樣樣都要演得像。但演員也有憋腳的,那叫「演技差」,而音響憋腳的,叫「失真大」。

攝影協力/ Tango Emocional Ensemble場地提供/功學社音樂廳

撰文/ Little Sound

聲觀察

為何我的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

音響入門速成班-解謎前的基本觀念

Sound Body 3

Page 6: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聲 觀 察

4

從留聲機,保存聲音的技術誕生以來,音響的發展簡單來說就是從「失真」走向「傳真」。

失真(Distortion)有很多種,諧波失真、振幅失真、頻率響應失真、相位失真…,失真讓你的音樂聽起來「不像真的」;中提琴聽起來像小提琴,江蕙聽起來像蔡依林…,凡此種種症頭都表示您的音響是個憋腳的演員,演什麼不像什麼。

從失真到 Hi-Fi 從 Hi-Fi 到 Hi-End

從 1888 年由美國發明家伯利那(E.Berliner)展示留聲機以來,到了 1950 至 1960 年代,高傳真(High fidelity 或 Hi-Fi)這個名詞開始被廣泛使用,這名詞意味著噪音與失真很小,能「完美再現原音」。德國標準化學會並在 1973 年制訂了相關標準。換言之,

音響工業在經過半世紀發展後,正式進入了低失真、高傳真的新時代。

不過雖然技術能夠達到,商人可不見得都會生產好產品給客人,用人工香料的號稱是天然食材、回收餿水油跟你說是天然豬油的黑心商人在什麼時代都不缺,自從 Hi-Fi 這個名詞出現後,哪個音響廠商會不標示自己的產品 Hi-Fi 呢? 於是從 1980 年代起,逐漸出現 Hi-End 這個名詞,用來表示比 Hi-Fi 更好的聲音品質,它意味著一種追求完美,比 Hi-Fi 更講究、更極致、更不惜工本的高階產品,以跟原來的 Hi-Fi 做區隔。發展到今,Hi-End 已成為「最高階音響」的同義詞,辦音響展必稱是 Hi-End 音響展,若只有 Hi-Fi 音響展聽起來就遜了,完全沒吸引力。

Sound Body

※ 音響市場上失真、Hi-Fi、Hi-End 產品並存,遺憾的是,失真占絕大多數。

Page 7: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聲 觀 察

5

避免破壞性壓縮音樂格式

雖然音響的技術發展已經從失真到 Hi-Fi,又從 Hi-Fi到了 Hi-End,可別以為從此每台音響都 Hi-End 了起來,就像手機也是有智慧機皇到智障黑心機一樣,音響市場上自然是失真、Hi-Fi、Hi-End 三大類產品並存,遺憾的是,失真的占絕大多數,而且絕對不會貼上「失真」兩個字讓客人知道。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破壞性壓縮的MP3、串流音樂…等等方便流傳的音樂格式,讓原本音響硬體的失真外,又增加了「音樂軟體」的失真。是的,失真不但沒有消失過,甚至比以往更加普遍。

MP3「失真壓縮」大約於 1993 年問世,隨著免費音樂播軟體 Winamp 在 1997 年的推出成為了網路音樂的主流格式。MP3 檔案的大小約為 CD 的 1/11,能將檔案壓縮到這麼小,靠的是破壞性資料壓縮(Lossy Compression)。

用這種「有損壓縮」的方式來儲存訊號,會使播放出來的音樂嚴重失真,在早期的網路頻寬限制下,或許這是「必要的惡」,但在如今的網路頻寬條件下,選擇聆聽無失真壓縮(Lossless Compression)的音樂格式,像是 FLAC 或 APE,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目前多數音樂下載和串流服務已經改用更好的編碼,高 解 析 音 樂(High Resolution Audio , 簡 稱 Hi-Res Audio)也逐漸興起,選擇這些高取樣規格的數位音樂,至少能避免音樂軟體的明顯失真。

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

至於音響硬體的失真要如何判斷,首先要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台灣音響圈常說「以現場為師」亦即「以現場聆聽的聲音為基準」,常聽音樂會、參加Live 音樂節,對真實樂器的聲音有所認識,這樣在判斷音響播放的真實程度,將會有所幫助。

不過要知道,「絕對真實」是不存在的,從現場到錄音到後製到音響播放,註定是不會百分百相同的,在細節上過於計較並無幫助,重點在於「累積自己對真實樂器的聆聽經驗」,以食物為例,各式美食吃多了,自然也會建立心中一把尺,用以判斷美味與否,吃過放山土雞再吃一般肉雞自然知道有所差別,這些經驗累積,意在幫助建立「真實」的參考標準,而非按圖索驥,念念不忘某一隻美味的雞,從而失去享受別隻雞的可能。

以下有幾個重點,可以幫助我們在建立「真實」的參

20.6Hz 27.5Hz 55Hz 110Hz 220Hz 440Hz 880Hz 1720Hz 3540Hz 7080Hz 20kHz 40kHz

Sound Body

※ 每種樂器都有音域範圍,也就是頻率響應範圍。

極 低 頻 低 頻 中 頻 高 頻 極 高 頻

打擊樂器 percussion instrument

銅管樂器 brass instrument

木管樂器 woodwind instrument

弦樂器 stringed instrument

人聲 human voice

Page 8: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6

考標準時更有方向。

一、頻率響應範圍:每種樂器、每個人都有音域範圍,也就是頻率響應範圍。

好的音響,應該要盡可能的涵蓋這些樂器的頻率響應範圍,通常來說 60Hz~20k Hz 是一個不錯的標準,幾乎能涵蓋大提琴的全部範圍。然而,一般小喇叭,尤其是手機、筆電上面附設的,甚至大多數的電腦喇叭,通常都無法達到 60Hz 的低頻,一般約只能到達200Hz,想當然爾,那不可能呈現「真實」的音樂。

或許有些人會想問:為何不買到 20Hz 的音響呢?首先,很少有音響能忠實的呈現 20~40 Hz 的極低頻,從頻率響應來說,音響最貴的部份就是「優秀」的極低頻,對器材、對空間,都有相當高的需求。

總之,對入門者來說,60Hz~20k Hz 的小系統,或40Hz~20k Hz 的中、大系統,都會是不錯的參考標準。

二、頻率響應的平坦:真實的音響系統應避免對頻率響應做過多的人工調味,讓高低頻分布平均,而非偏重某一頻率。

對頻率響應進行調整的裝置叫做「等化器」,有硬體也有軟體的等化器,功能都是對某些頻率進行增強或減弱。以上圖為例,對高、低音都進行了相當的增強,這種聲音通常聽起來很刺激,但一樣不可能呈現音樂的「真實」面貌。

等化器的正面意義在於「修正」,任何音響器材都不可能擁有完全平直的頻率響應,加上任何空間都有不

聲 觀 察

確定

歸零

古典樂

表演現場

派對搖滾樂抒情音樂俱樂部舞曲

低音加強

刪除儲存載入開啟

流行音樂高低音加強聲樂高音加強

音效 一般喇叭組態 喇叭測試 麥克風效果SPDIF-Out

Audio 組態設定

16K14K12K6K3K1K600400200100(Hz)

-12 dB

-6 dB

-0dB

+6dB

+12dB

等化器

Sound Body

※ 過猶不及,過多的等化器調整會造成音樂的大幅度失真。

Page 9: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7

同的駐波、殘響,適當的修正會有助於讓音響播放更接近真實。但過猶不及,過多的調整(或調味)只會造成偏離。

三、音場的定位與層次:用 Live 演唱會的錄音檢視音響系統是否真實的呈現不同樂器的位置與距離。

無論古典、爵士或流行,一場 Live 演唱會的舞台上,總有不同樂手各自的位置,忠實的音響系統應該要能呈現正確的位置,總不能在後面的鼓手,音響聽起來卻在前面;或是明明跟主唱有段距離,聽起來卻黏在一起,正確的定位跟層次感,也是音響是否「真實」的重要指標。

音響是什麼?

對「真實」的參考標準有基本概念後,走進音響店聆聽各種器材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音響是什麼?」

從原理來說,音響是一套將「電能轉變為聲能」的機器(所以電源的純淨與充沛很重要),而從組成要素來說,音響有訊源、擴大機、喇叭三部份。

訊源,訊號的來源,無論是黑膠、CD、收音機、手機、電腦…音響總有個發出訊號的東西,這就是訊源。而擴大機負責將訊源傳過來的音樂訊號,放大到足以推動喇叭,喇叭單體推動空氣產生聲波傳遞到耳朵,這就是音響不能缺少的三大部份。

雖然音響分三部份,但有很多整合機種,例如收音機、攜帶式藍芽喇叭,是三部份都整合在一起,床頭音響主機,是把訊源與擴大機整合,電腦多媒體喇叭則把擴大機內建到喇叭音箱,將擴大機跟喇叭整合。這種插電的擴大機內建喇叭,通稱為主動式喇叭,而不插電的則稱為被動式喇叭,被動式喇叭就需要外接擴大機來驅動。

除了整合,當然也有細分,例如將一台 CD Player 分成轉盤跟 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數位類

聲 觀 察

訊源 擴大機

喇叭 ( 主動式 )

喇叭 ( 被動式 )

Sound Body

Page 10: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8

比轉換器),將一台綜合擴大機分為前、後級擴大機,或將喇叭分為左、右聲道跟重低音(2.1 聲道),但無論整合或細分,萬變不離其宗,訊源的訊號被擴大機放大到推動喇叭的過程,是不會改變的。

如果音響是一條河或一棟大樓

訊源的好壞影響系統極大,以河流來做比喻,上游的水若是髒的,到下游當然也還是髒的,訊源沒給的細節、訊源已經失真的訊號,擴大機也不會憑空再生出細節,或修正失真,你給擴大機垃圾,擴大機也只能把垃圾放大,到了喇叭那邊當然也一樣,可以說訊源決定了整棟音響大樓的「高度」。

擴大機既然是負責將訊源傳過來的訊號,放大到足夠驅動喇叭,基本重點便在於低失真與驅動力,然後當然還要有美好的音色。其中驅動力是一個相對性的條件,亦即要看匹配的喇叭與空間大小,如果喇叭很吃功率,空間也很大,那擴大機自然功率不能小,喇叭若效率夠高,又放在小空間聆聽,那倒是可以挑功率小點的擴大機。只要搭配合宜,擴大機就是一個大樓強健的鋼筋結構。

至於喇叭,雖然是整套音響的最下游,但卻可以說是整套音響最重要的部份,因為所有的「呈現」都在喇叭上,喇叭等級不夠,表現不出上游的美好,喇叭可以說是整套系統的「地基」,沒有夠深的地基,是蓋不了高樓的。在整套系統的搭配上,因為喇叭跟空間的關係最密切,要放桌上自然不能買落地喇叭;要放大空間自然不能買小喇叭,加上音色、頻寬這些東西都最關係到每個人的主觀喜好,所以選音響應該要先挑喇叭,然後再依照喇叭的需求跟特色,挑擴大機與訊源。

實踐自己的聲音美學

玩音響有很多方法,有人喜歡買 Hi-End 名牌,有人喜歡找古董音響,有的人則喜歡 DIY 自己組裝,條條大路通羅馬,路不重要,重要的是羅馬。

不管是什麼音響器材,重要的是它發出來的聲音是不

音響小撇步

1、想知道什麼是失真的聲音嗎?可以到這個網站做個測試看看喔

http://www.klippel.de/listeningtest/lt/

2、除了訊源、擴大機、喇叭三個組成部分之外,空間跟電源也是影響音響系統聲音優劣至為重要的因素,就像買了超跑要有好路才能發揮,法拉利在鄉間小路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是你想要的。

同一張 CD 給十個發燒友的系統播放,自然不會十套音響發出來的聲音都相同,其中的差異是每個人的品味差異,也就是聲音美學的差異。

日本《Stereo Sound》雜誌將發燒友稱為「唱片演奏家」,音響就是我們的樂器,透過音響我們呈現自己對唱片的詮釋,建立個人的美學價值。就像一個劇本,十個導演去導都會有不同的面貌,音響最終的目的不是「重現」而是「詮釋」。

相機不也一樣?相機不是重點,重點是相片。有人能用傻瓜相機當攝影大師,用平價音響也有人能漂亮地實踐自己的聲音美學。

如果音響越貴聲音就越好,那直接看購買發票就能判斷誰家音響好聽了不是?事情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人是有創造力的,而這,才是音響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人生有趣的地方不是嗎?

聲 觀 察

Sound Body

Page 11: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音 體

可曾聽過「單體」(Speaker driver)這個字眼?那個只要接上線,就能讓音源變大聲的箱子裡到底隱藏著多少祕密?是什麼機關讓它可以恣意的表現出不同的效果?

從釐清音響發聲部分的元件開始,了解音箱發出聲音的原理,科學小知識帶領您開啟音響世界的第一扇門。

撰文/珊迪

元件大解析

知識家

9Sound Body

Page 12: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10

Speaker driver

單體

音箱

揚聲器 < 口語 : 喇叭 >

EnclosureCabinetSpeaker Box

Loudspeaker /Speaker

知 識 家

揚聲器的組成

一般人大多會把音響設備中發出聲音的方盒子稱為-喇叭,另一個較專業的用語則會稱之為「揚聲器」(Loudspeaker)。既然名為揚聲器,就代表它在音響設備中所擔負的工作是-發出聲音,這個發出聲音的過程,需經由許多小部件共同運作才能完成,而「單體」就是在盒子中發出聲音,通常為黑色,那個看起來像眼睛的圓形體。而單體也是成套音響能夠的原點,就讓單體構成原理開始,了解揚聲器的點點滴滴。

Sound Body

Page 13: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11

懸邊

框架

定心支片磁鐵

音圈

防塵蓋

知 識 家

振膜

-

+

Suspension

Basket/Frame

SpiderMagnet

Voice coil

Dust capDiaphragm

每一個揚聲器(俗稱喇叭,本文中將統一稱之為揚聲器)中必定藏有單體,單體是揚聲器作動的最重要元件,而根據單體「發聲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動圈式、電感式、靜電式、平面式、絲帶式、號角式等等。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揚聲器,95%都是採用「動圈式」。

動圈式單體最早是出現在 1887 年,當時銷量並不大,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無聲電影漸衰,有聲電影興起,揚聲器的需求大為增加。相較於其他種類的揚聲器,動圈式單體發展時間長,相關製造及投入廠商眾多,目前為止仍然是最普遍,數量最多的單體。

動圈式單體是由以下幾個元件所組成的:1. 振膜 Diaphragm: 振膜是用來直接推動空氣,進

而產生聲音。為了穩定使振膜前後運動不變形,材料力求在極輕的質量與剛性之間,達到一個最佳的比例。

2. 磁鐵 Magnet: 一般常見為鐵氧體 Ferrite、鋁鈷鎳Alnico、銣磁鐵 Neodymium 等材質,磁鐵的大小和質量直接決定著單體驅動系統的能力。

3. 音圈 Voice coil: 音圈是纏繞在音圈骨架上的漆包線圈組件,音圈所能提供的驅動力與音圈的長度成正比。

4. 懸邊 Suspension: 振膜邊緣外的橡膠稱為懸邊。5. 定心支片 Spider: 定心支片是連接振膜與音圈的

一個圓形波紋狀元件。6. 防塵蓋 Dust cap: 能防止細小的塵埃進入揚聲器

內部。7. 框架 Basket/Frame: 框架為單體的骨架,其他元

件都安裝在這上面。

單體剖面 奧祕藏在元件中

Sound Body

Page 14: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十幾年前我在發燒友的介紹下,知道國外 Diyer 很推崇的 TB(Tang Band)單體是台灣廠商,當時我們到內湖 TB 公司買了些樣品單體回去各自裝箱,居然每顆單體都有相當水準,讓我從此對 TB 單體留下很深的印象。

撰文/ Little Sound

職人學

台灣單體之光 TB SPEAKER

31

老外讚不絕口 Norman 黃為台灣爭氣

Sound Body

Page 15: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32

職 人 學

可惜這個台灣的喇叭單體之光,在台灣卻少有喇叭成品販售,最早是 2006 年 DIY 網站 DiyZone 推出 TB四吋全音域竹纖維單體喇叭,後來 2007 年,「長物志」寨主推出長二、長三,分別用了 TB 的二吋、三吋全音域單體。2013 年,「長物志」跟「德川音箱」合作推出鼓上舞三吋全音域。這些幾千塊的平價小喇叭無一例外的是,聲音居然都不錯,帶著溫潤耐聽的質感,聲底頗有品味。遺憾的是,都沒有人用 TB 更高級的單體製作過成品。

其實在 2010 年,台灣音響 DIY 網站就有人提過 TB的 W3-1878、W5-1880 跟 W8-1808,這些 TB 的頂級單體在國外 DIY 網站備受好評,可惜看那麼多老外的裝箱報告,在台灣卻沒機會聽到。所以一來為了圓夢,二來基於長期對 TB 單體的好感,我在 2013 年

9 月跟德川音箱小老闆洽談幾次後,決定要來弄 TB頂級單體的圓夢計畫,第一個進行的就是三吋的 W3-1878,2 個月後推出八吋的 W8-1808,然後 2014 年2 月,推出五吋的 W5-1880。就這樣,在半年內,Little Sound 跟德川音箱完成了 TB 三款頂級全音域喇叭的網路預售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聆聽到 TB 頂級單體的魅力。

後 來, 其 中 的 三 吋 W3-1878 單 體, 在 2014 年 8月,被德川音箱選來製作自己的五週年紀念喇叭【相思】,於 2015 年初獲得了《高傳真》、《音響論壇》兩個專業音響評論雜誌的年度推薦,創下台灣小型全音域喇叭的新高點,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款小型全音域喇叭獲得媒體這樣的肯定。

超值好聽 倍受肯定

Sound Body

※TB 不計成本製作優秀單體。

Page 16: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33

職 人 學

頂級單體 處處用心

【相思】的成功,固然是「德川音箱」這廚師功不可沒,但頂級食材 W3-1878 更是絕對重要的關鍵因素。沒有好的單體,是不可能製造出好喇叭的。

磁力系統是單體的核心,不同等級的磁鐵價格相差極大,W3-1878 這個三吋頂級全音域單體用了一般單體不可能採用的銣鐵硼磁鐵陣列,產生超強磁力系統,配上聲音別有韻味的竹纖維紙盆,以及短音圈設計,讓懸掛系統可在飽和的磁間隙工作,沒有磁路不均的問題,所以工作線性很好,單體的性能可以發揮到極致,創造最低的失真,發出完美的聲音。

這系列的 TB 頂級全音域單體(W3-1878 、 W4-1879 、W5-1880 、W6-1916 、W8-1772、W8-1808 )就是這樣以追求極致的信念,運用最專業的知識,最好的材料打造出來的。

那麼為何 TB 不計成本地製造出這麼優秀的單體?這家公司是如何發展到今天?今年農曆年後,Little Sound 跟「德川音箱」一起拜訪了位於內湖的 TB 總公司,跟老闆 Norman 黃做了次深入的採訪,想知道 TB 這個台灣單體之光的故事嗎?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熱愛音樂 懸邊起家

年輕時就讀於新竹中學的 Norman 黃,第一堂音樂課時老師測了每個同學的音感,讓他與幾個一樣音準的同學去報名合唱團,從此開啟了 Norman 黃對音樂的興趣與喜好。大學時代手頭拮据,但喜歡聽音樂的 Norman 黃,便常常看音響技術雜誌,在 70 年代的台北中華商場購買單體跟各種電子零件,自己組裝喇叭。

化學研究所畢業後,Norman 黃以其化工專業工作過幾家國外大企業,因為相信「前途在客戶那邊,不在辦公室裡面」,一年就把公司配車開超過 10 萬公里的他,常常在各個客戶公司幫忙解決問題,竟也學到一身本領,從各種複合材料到模具製造、射出製作都

※「德川音箱」五週年紀念喇叭【相思】。

※TB 的 W3-1878 三吋頂級全音域單體。有竹纖維紙盆,銣鐵硼磁鐵陣列,還有為了高音擴散特別車製的銅相位錐。

Sound Body

Page 17: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34

職 人 學

雖然搶到了市場的頭香,但幾年後隨著能生產橡膠懸邊的公司越來越多,Norman 黃知道公司不能再只靠懸邊賺錢,於是他決定再次創業,1995 年他成立唐之律(Tang Band),從單體的零件供應商,變成了生產整顆單體。

國外玩家 一致推崇

就如同本文一開始所說,TB 生產的單體,很快就受到國外 Diyer 的推崇,Google 一下 Tang Band,就會看到數不清的國外用家心得與組裝報告。透過國外一些知名的 DIY 網站,TB 單體的名聲越傳越廣,也越來越多國外音響品牌採用 TB 單體製作產品,其中也不乏 Hi End 喇叭廠商。

涉入頗深。

有次,一間客戶的單體公司談到從德國進口的新型橡膠懸邊很貴,他靈機一動,開始研究橡膠懸邊的製造,研發成功後創業成立了台灣第一家生產橡膠懸邊的公司。

「原本喇叭的懸邊只有布懸邊跟泡綿懸邊兩種,橡膠懸邊一開始只有德國能夠製造,但進價很高,我們研發成功後;因為產品品質不錯,又比德國便宜,很快就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創業成功的 Norman 黃就這樣從一個上班族,在 1987 年開始踏入了音響產業。

※TB 總經理 Norman 黃解說 TB 單體的設計特色。

Sound Body

Page 18: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35

職 人 學

不斷創新 保持領先

至於 TB 今年最受矚目的新產品,應該是 W3-2141 、 W4-2142 、W5-2143 、W6-2144 、W8-2145 這幾顆單體了。這系列單體的技術完全移植於頂級單體系列,Norman 黃說:「銣鐵硼磁鐵陣列使得消費者付出較高的價格,於是在盡量保持低失真、相近性能的條件下,我們開發這系列較低成本的超值單體,讓更多人可以享受 TB 短音圈全音域單體的美好。」看來在今年,應該有蠻多人會躍躍欲試這系列的超值全音域單體吧,真是令人期待成品的上市。

除了在單體的研發上持續創新,在 2013 年 Norman黃也從代工跨向品牌,從零件走向產品,創立了新品牌「魔族音響 Module Audio」,運用 TB 累積的專業技術,打造新時代的藍芽攜帶型喇叭:Minibar。

源於攜帶型裝置的需求,以及音響微型化的趨勢,TB研發了許多微型的喇叭模組,Minibar 正是這些模組的製造的成品之一。

隨著客戶增加,因應不同需求,加上還有人要客製單體,TB 生產的單體種類越來越多,在 Norman 黃堅持研發核心,精益求精的要求下,TB 目前已經累積了一百多個專利。然而就如鴨子滑水,表面的成功必然伴隨很多背後人們看不見的努力,在那些專利、成功產品的背後,想必有更多的失敗嘗試與摸索過程,能堅持突破重重難關,這是最讓人敬佩的地方。

談 到 研 發 過 程 的 艱 辛, 以 及 TB 的 核 心 價 值 時,Norman 黃說:「TB 的核心價值在於產品的創新,敢於新材質與新製程的大膽嘗試,不怕在失敗中摸索前進,以優異的工業產品零件出發,自始至終追求該零件的一致性。」從這段話可以清楚看出 Norman黃依舊保持著研究精神,不滿足於將本求利,達到客戶要求、安全過關就好,或許正是這種精神,才能讓TB 如今處於單體廠商的領先群裡。

「每年都有很多客人一直問有什麼新單體,業界很關心我們有哪些創新跟突破。」Norman 黃帶著些許自豪這麼說。

※「魔族音響」的 Minibar 藍芽攜帶式喇叭。

Sound Body

Page 19: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36

職 人 學

Minibar 一上市就讓發燒友跌破眼鏡的好聽,甚至讓《音響論壇》總編輯劉漢盛到 TB 工廠做了一趟採訪之旅。劉總編說:「假若您有機會聽到 Minibar,我相信您一定會買一支隨身攜帶,在旅途中都可以聽到擁有 Hi End 級水準的聲音。」Hi End 級的藍芽攜帶式喇叭,在以前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但是 TB 卻做到了!

不 滿 足 於 現 況, 持 續 創 新 並 捉 緊 時 代 的 脈 動,Norman 黃帶領 TB 在全球單體工廠的競爭中不但生存下來,甚至名列前茅,除了自我期許、自我實現,企業主的責任感外,其實 Norman 黃也一直想要證明給全世界看,台灣能生產一流的單體,絕對不遜色於國外其他廠商,或許也因為這樣想為台灣爭一口氣的企圖心,讓他能夠堅持下來,從不放棄。

勿忘初衷 歡樂放送

不 過 即 使 如 今 TB 能 生 產 高 價 的 最 頂 級 單 體,Norman 黃卻沒忘記自己年輕時組裝喇叭的樂趣,這

次 TB 與 音響入門誌合作了第一期的產品: W3-2199 ,就是 TB 特別研發,一顆平價好聽、超級適合 DIY的三吋全音域新單體。

「為了讓這顆單體更有 DIY 的樂趣,我們在設計時讓它在各種不同類型的音箱,不管是密閉式或反射式,都能有不錯的表現,Diyer 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做選擇。」Norman 黃說:「除了裝箱的多元選擇,W3-2199 這顆單體的效率、參數特性、穩定性、低失真等所有數值與特性,都達到很均衡的最佳組合。」一般來說,這樣特性均衡的單體通常十分友善,對技術水平的需求較低,不容易搞出惡聲,很適合入門者嘗試。

這次的專訪是不是讓大家更了解 TB 這家公司了呢?專心做好產品的公司值得我們介紹給大家,也希望大家能破除外國月亮一定比較圓的迷思,一起來聽看看這個連老外都說很圓的 TB 吧。

※ 堅持研發,TB 目前已累積一百多個專利。

Sound Body

Page 20: 國際中文版 音響入門誌 - 德川音箱tokugawa-audio.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5/...是否能夠透過聽覺,真誠觸動接收者,進而增添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音樂的

Size

Model

Impedance

Max Input Response

Frequency Response

Price

FULL RANGESERIES

W3-1878

3’’

W3-1878

8Ω25W

75-20kHz

NT$

4’’

W4-1879

8Ω50W

55-20kHz

NT$

5’’

W5-1880

8Ω60W

45-20kHz

NT$

6’’

W6-1916

8Ω60W

60-20kHz

NT$

8’’

W8-1808

8Ω50W

45-20kHz

NT$

Size

Model

Impedance

Max Input Response

Frequency Response

Price

FULL RANGESERIES

W3-1878

3’’

W3-1878

8Ω25W

75-20kHz

NT$6,600

4’’

W4-1879

8Ω50W

55-20kHz

NT$11,500

5’’

W5-1880

8Ω60W

45-20kHz

NT$12,000

6’’

W6-1916

8Ω60W

60-20kHz

NT$15,000

8’’

W8-1808

8Ω50W

45-20kHz

NT$16,400

總公司: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396號8樓 TEL : 886-2-2657-0282 FAX : 886-2-2658-0166經銷商: 德川音箱 台北市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6號4樓之2 TEL:02-2382-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