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橫科路407巷99號 電話:(02)26607600 傳真:(02)26607732 網址:http://www.ilosh.gov.tw GPN:1010500691 定價:新台幣300Study on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國內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現況 及發展策略研究 ILOSH104-H313 104年度研究計畫ILOSH104-H313

國內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現況 及發展策略研究ebooks.lib.ntu.edu.tw/1_file/ilosh/2016080306/2016080306-1.pdf · i 摘. 要. 為協助預防勞工於職場中因為噪音暴露而引起的聽力損失問題,勞動及職業安全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橫科路407巷99號

    電話:(02)26607600

    傳真:(02)26607732

    網址:http://www.ilosh.gov.tw

    GPN:1010500691定價:新台幣300元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國內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現況及發展策略研究

    國內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現況及發展策略研究

    ILOSH104-H313

    104年度研究計畫ILOSH104-H313

  • ILOSH104-H313

    國內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現況及

    發展策略研究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 ILOSH104-H313

    國內聽力保護計畫實施現況及

    發展策略研究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研究主持人:林桂儀、莊侑哲

    計畫主辦單位: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研究期間: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1 日至 104 年 12 月 31 日

    *本研究報告公開予各單位參考*

    惟不代表勞動部政策立場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中華民國 105 年 3 月

  • i

    摘 要 為協助預防勞工於職場中因為噪音暴露而引起的聽力損失問題,勞動及職業安全

    衛生研究所已編撰完成第四版「勞工聽力保護計畫指引」,提供雇主、職業安全衛生

    管理人員及勞工參酌。目前該指引的綱要原則上已經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300-1 條之基本要求,惟仍欠缺執行細節、系統性記錄與分析的文件化工具,事業單位

    雖已知悉內容但尚無執行細節之能力,以致影響執行意願與品質,有必要提供其自主

    管理、作業環境改善等作業之參考文件及工具,故為能順利推動噪音作業勞工聽力保

    護計畫,建立文件化資料以及輔導事業單位評估執行成效,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

    題,值得進行研究與探討。本研究已進行相關文獻蒐集與法規整理,完成 8 家事業單

    位現場訪視,以問卷或訪談方式記錄其執行聽力保護計畫細項、程序與實質內容,並

    有 4 家事業單位實施現場噪音作業環境監測,召開 3 次專家會議及建立聽力保護計畫

    績效評估之可行方案的初稿。根據現場訪視取得之事業單位作業環境監測、健康檢查

    或其他資料,建立文件化、系統性之聽力保護計畫內容要項及其查核表,可供事業單

    位執行聽力保護措施之參考。

    關鍵詞:聽力保護計畫、聽力檢查、防音防護具、噪音監測

  • ii

    Abstract To prevent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in the workplace, ILOSH (Institute of Lab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inistry of Labor) has completed the fourth edition of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HCP) Guideline” for employer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ors and workers as a reference. In principle, the guideline corresponds to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gulations; however, it lacks a systematic tool for

    implementation. Although the context of HCP is known among enterprises, they do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implement it. This affects the willingn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This

    study collected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rrange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completing onsite

    visits of 8 enterprises using questionnaires or interviews to record items, procedures and

    contents of HCP. Four enterprises underwent onsite noise exposure monitoring, and three

    expert meetings were conven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HCP based on feasible

    solutions. From the onsite visits, data for exposure monitoring, health examination or any

    relevant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to establish related items, documentation and checklist

    of HCP. This could be of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in implementing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Keywords: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Audiometric testing, Hearing protector, Noise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 iii

    目 錄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目 錄 ....................................................................................................................................... iii

    圖目錄 ...................................................................................................................................... v

    表目錄 ..................................................................................................................................... vi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2

    第一節 國內相關法規面要求 ............................................................................................ 2

    第二節 工作場所噪音標準相關規定 ................................................................................ 5

    第三節 噪音暴露的風險評估與耳毒性物質 .................................................................. 14

    第四節 聽力圖檢查與員工教育訓練 .............................................................................. 16

    第五節 聽力保護計畫評估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 3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32

    第一節 徵求噪音作業廠商參與 ...................................................................................... 32

    第二節 聽力保護計畫推動之專家學者 .......................................................................... 32

    第三節 臨廠訪視實施計畫 .............................................................................................. 35

    第四節 事業單位噪音現場調查訪視 .............................................................................. 42

    第五節 聽力保護計畫之成本與成效綜合評估 .............................................................. 49

    第六節 建立聽力保護計畫績效評估之可行方案 ..........................................................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52

    第一節 結論 ...................................................................................................................... 52

    第二節 建議 ...................................................................................................................... 52

    誌謝 ........................................................................................................................................ 54

  • iv

    參考文獻 ................................................................................................................................ 55

    附錄一 各國工作場所噪音標準比較表 .............................................................................. 57

    附錄二 臺灣男性聽力閾值常模(修正值) 15~65 歲(單位:dBHL) .................................. 60

    附錄三 臺灣女性聽力閾值常模(修正值) 15~65 歲(單位:dBHL) .................................. 61

    附錄四 臨廠訪視實施調查紀錄表 ...................................................................................... 62

    附錄五 噪音作業勞工特殊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 .............................................................. 65

    附錄六 良好聽力保護計畫(HCP)範本(ILO, 1998) ............................................................ 70

  • v

    圖目錄

    圖 1 聽力保護計畫成功的關鍵因素 .................................................................................. 22

    圖 2 計畫執行流程圖 .......................................................................................................... 31

    圖 3 A 廠之現場佈置圖 ....................................................................................................... 43

    圖 4 B 廠勞工作業場所(I) ................................................................................................... 44

    圖 5 B 廠勞工作業場所(II) .................................................................................................. 44

    圖 6 D 廠生產機器與作業情形 ........................................................................................... 46

    圖 7 E 廠內機台配置情形.................................................................................................... 46

    圖 8 F 廠的噪音作業區(I) .................................................................................................... 47

    圖 9 F 廠的噪音作業區(II) .................................................................................................. 47

    圖 10 H 廠異常噪音作業環境監測結果 ............................................................................. 48

    圖 11 H 廠正常噪音作業環境監測結果 ............................................................................. 48

  • vi

    表目錄

    表 1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健康管理分級及其採行措施 ................................................ 4

    表 2 勞工暴露之噪音音壓級及其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對照表 ........................................ 5

    表 3 噪音基準的比較 ............................................................................................................ 6

    表 4 不同國家的職場噪音暴露之相關規定比較 ................................................................ 8

    表 5 美洲各國衝擊性噪音暴露限值比較 .......................................................................... 10

    表 6 各國噪音測定儀器之準確度要求 .............................................................................. 11

    表 7 噪音監測儀器選用指引 .............................................................................................. 12

    表 8 各種噪音類型之量測與評估參數 .............................................................................. 13

    表 9 說話費力程度與離說話者一公尺處音量的關係 ...................................................... 13

    表 10 語言干擾位準與通話者距離之間的關係 ................................................................ 13

    表 11 噪音評估基準 ............................................................................................................ 14

    表 12 噪音暴露風險矩陣舉例 ............................................................................................ 15

    表 13 常見耳毒性物質 ........................................................................................................ 16

    表 14 噪音作業勞工純音聽力檢查記錄表 ........................................................................ 19

    表 15 平均聽力閾值改變與聽力損失程度之關係 ............................................................ 20

    表 16 聽力圖檢查閾值改變判斷基準 ................................................................................ 20

    表 17 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前體格檢查的基準聽力圖範例 ................................................ 21

    表 18 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後的年度定期特殊健康檢查的聽力圖 .................................... 21

    表 19 噪音作業勞工年齡修正後兩耳的聽力閾值 ............................................................ 21

    表 20 評估聽力保護計畫各元素有效性舉例 .................................................................... 24

    表 21 關於 OSHA HCA 標準的計畫評估檢核表 .............................................................. 25

    表 22 簡易聽力保護計畫檢核表 ........................................................................................ 29

    表 23 完成訪視之廠商名單 ................................................................................................ 33

    表 24 聽力保護計畫文件內容指引 .................................................................................... 33

    表 25 聽力保護計畫相關法規內容查核表 ........................................................................ 36

    表 26 A 廠噪音現場訪視記錄表 ......................................................................................... 42

    表 27 A 廠現場檢測分析結果總表 ..................................................................................... 43

    表 28 B 廠噪音現場訪視記錄表 ......................................................................................... 44

    表 29 B 廠現場檢測分析結果總表 ..................................................................................... 45

    表 30 D 廠噪音劑量評估結果 ............................................................................................. 45

  • vii

    表 31 F 廠與 G 廠噪音現場訪視記錄表 ............................................................................. 47

    表 32 F 廠與 G 廠檢測分析結果總表 ................................................................................. 48

    表 33 聽力保護計畫有效性評估指標 ................................................................................ 49

    表 34 勞工聽力保護計畫執行要項文件化範本 ................................................................ 50

    表 35 勞工聽力保護計畫執行要項文件化評估舉例說明 ................................................ 51

  • 1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依據我國現行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1],採用 85dBA 為管理標準(action

    level),並依規定要實施聽力保護計畫,以預防噪音作業勞工因噪音暴露而造成其聽力

    損失。我國為協助預防勞工於職場中因為噪音暴露而引起的聽力損失問題,勞動及職

    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勞安所)已編撰完成第四版「勞工聽力保護計畫指引」

    [2],提供雇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及噪音作業勞工參酌。目前該指引的綱要原則

    上已經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300-1 條的基本要求,惟仍欠缺執行細節與系統

    性記錄與分析的文件化工具,事業單位雖已知悉內容但尚無執行細節之能力,以致影

    響執行意願與品質,有必要提供其自主管理、作業環境改善等作業之參考文件及工具,

    故為能順利推動噪音作業勞工聽力保護計畫,建立文件化資料以及輔導事業單位評估

    執行成效,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值得進行研究與探討。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為協助事業單位積極配合政府法規要求推動聽力保護計畫,建立執行細節與系統

    性記錄與分析的文件化工具,以及輔導事業單位評估執行成效,提升事業單位自主管

    理、作業環境改善等執行意願與品質,本研究預計達成之目的包括以下六項:

    一、 訂定勞工聽力保護計畫之臨廠訪視實施計畫,其內容至少包括行業規劃、作業環

    境監測、工程改善、健康檢查、防護具使用、教育訓練、執行紀錄等資料及紀錄

    表格。

    二、 完成 8 家事業單位現場訪視,以問卷或訪談方式記錄其執行聽力保護計畫細項、

    程序與實質內容。

    三、 分析事業單位之作業環境監測、健康檢查或其他資料,建立文件化、系統性之聽

    力保護計畫內容。

    四、 建立執行聽力保護計畫之成本與成效綜合評估。

    五、 建立聽力保護計畫績效評估之可行方案,並召開 3 次專家會議,討論文件化之勞

    工聽力保護計畫內容,參與對象包括勞動檢查單位、學界與業界代表。

  •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為防止噪音引起的健康危害,避免聽力損失,依據我國「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規定採用 85dBA 為管理標準 (action level),依規定要實施聽力保護計畫 (hearing

    conservation program, HCP),以預防噪音作業勞工因噪音暴露而引起其聽力損失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300-1 條第 1 項規定:雇

    主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TWA8h)超過八十五分貝或暴露劑量超過百分之

    五十之工作場所,應採取下列聽力保護措施,作成執行紀錄並留存三年:一、噪音監

    測及暴露評估。二、噪音危害控制。三、防音防護具之選用及佩戴。四、聽力保護教

    育訓練。五、健康檢查及管理。六、成效評估及改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300-1

    條第 2 項規定:聽力保護措施,事業單位勞工人數達一百人以上者,雇主應依作業環

    境特性,訂定聽力保護計畫據以執行;於勞工人數未滿一百人者,得以執行紀錄或文

    件代替。因此,我國為協助預防勞工於職場中因為噪音暴露而引起的聽力損失問題,

    勞安所已編撰完成第四版「勞工聽力保護計畫指引」,提供雇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人員及噪音作業勞工參酌。目前該指引的綱要原則上已經符合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第 300-1 條的基本要求,惟仍欠缺執行細節與系統性記錄與分析的文件化工具,事業

    單位雖已知悉內容但尚無執行細節之能力,以致影響執行意願與品質,有必要提供其

    自主管理、作業環境改善等作業之參考文件及工具,故為能順利推動噪音作業勞工聽

    力保護計畫,建立文件化資料以及輔導事業單位評估執行成效,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

    的問題,值得進行研究與探討。以下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歸納說明。

    第一節 國內相關法規面要求

    事業單位實施噪音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特殊健康(體格)檢查的目的在於:

    一、 建立勞工不同頻率純音的基準聽力圖(baseline audiogram),作為日後聽力變化的比

    對基準。

    二、 提供雇主選工、配工時的參考。

    三、 逐年比對基準聽力圖,作為評估噪音暴露對勞工聽力影響的依據,確保聽力保護

    計畫的落實。

    四、 當懷疑可能與職業相關之噪音性聽力損失時,進行追蹤檢查後如發現異常則予以

  • 3

    修正基準聽力圖(baseline revision),並可作為職業病診斷的依據資料之一。

    依法令規定,雇主對於下列人員應實施體格檢查及定期特定項目的健康檢查:

    一、 噪音作業場所的新進勞工。

    二、 新調職到噪音作業場所的勞工。

    三、 在噪音作業場所工作,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TWA8h)達到 85dBA

    以上的勞工。

    由於勞工長期暴露於噪音作業環境下將導致聽力損失,故為防止勞工因職業的噪

    音暴露引起健康方面的不良影響,執行聽力保護計畫是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重要

    課題。然而完整的聽力保護計畫要項應包括:

    一、 噪音作業場所調查與測定。

    二、 噪音工程控制。

    三、 勞工暴露時間管理。

    四、 防音防護具選用與正確佩戴。

    五、 聽力特殊體格及健康檢查與管理。

    六、 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七、 資料建立與保存。

    當暴露於高噪音的作業場所(≥80dBA),聽覺細胞會因疲勞而有暫時性聽力損失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的情況發生,故為避免聽力檢測結果產生偽陽性(false

    positive),事業單位宜安排勞工在上班前(沒有噪音暴露前)進行聽力檢查,以求得準

    確的聽力檢查結果。勞工特殊體格檢查或特殊健康檢查中的純音聽力檢查目的是要建

    立基準聽力圖與年聽力圖,藉由每年比較作為評估聽力保護計畫落實與否的重要資料,

    故檢查須力求準確性。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6 條第 1 項第 8 款規定雇主應防止輻射、高溫、低溫、超音波、

    噪音、振動或異常氣壓等引起之危害。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 17 條第 2 項第 3 款

    明訂顯著發生噪音之作業場所應訂定作業環境監測計畫及實施監測。勞工健康保護規

    則規定勞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在 85dBA 以上之噪音作業屬於特

    別危害健康作業,要求雇主應於勞工受僱或變更作業時實施各該特定項目之特殊體格

    檢查,對於在職勞工應實施特殊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管理資料,同時參考表 1 之規

  • 4

    定實施健康管理分級。

    表 1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健康管理分級及其採行措施

    分級 判定基準 採取措施 備註

    第一級

    特殊健康檢查或健

    康追蹤檢查結果,全

    部項目正常,或部分

    項目異常,而經醫師

    綜合判定為無異常

    者。

    告知勞工並適當配置勞

    工於工作場所作業。

    檢查結果發給受檢勞工。

    受檢勞工之健康檢查紀

    錄彙整成健康檢查手冊。

    應保障勞工隱私權。

    定期實施一般健康檢

    查(一、年滿六十五

    歲以上者,每年檢查

    一次。二、年滿四十

    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

    者,每三年檢查一

    次。三、未滿四十歲

    者,每五年檢查一

    次)。

    依特殊體格檢查、健

    康檢查項目表定期

    (每年)實施特殊健

    康檢查。

    雇主使勞工接受特殊

    健康檢查時,應提供

    醫師最近一次之作業

    環境測定紀錄。

    雇主實施勞工特殊健

    康檢查及健康追蹤檢

    查,應填具勞工特殊

    健康檢查結果報告

    書,報請事業單位所

    在地之勞工及衛生主

    管機關備查,並副知

    當地勞動檢查機構。

    第二級

    特殊健康檢查或健

    康追蹤檢查結果,部

    分 或 全 部 項 目 異

    常,經醫師綜合判定

    為異常,而與工作無

    關者。

    應採行第一級管理規定

    之措施。

    應由醫師註明其不適宜

    從事之作業與其他應處

    理及注意事項。

    應提供勞工個人健康指

    導。

    第三級

    特殊健康檢查或健

    康追蹤檢查結果,部

    分 或 全 部 項 目 異

    常,經醫師綜合判定

    為異常,而無法確定

    此異常與工作之相

    關性,應進一步請職

    業醫學科專科醫師

    評估者。

    應採行第二級管理規定

    之措施。

    應由醫師註明臨床診斷。

    應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

    師實施健康追蹤檢查,必

    要時應實施疑似工作相

    關疾病之現場評估,且應

    依評估結果重新分級。

    第四級

    特殊健康檢查或健

    康追蹤檢查結果,部

    分 或 全 部 項 目 異

    常,經醫師綜合判定

    為異常,且與工作有

    關者。

    應採行第三級管理規定

    之措施。

    醫師評估現場仍有工作

    危害因子之暴露者,應採

    取危害控制及相關管理

    措施。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283 條規定,雇主為防止勞工暴露於強烈噪音之工作場

    所,應置備耳塞、耳罩等防護具,並使勞工確實戴用,而第 298 條要求雇主對於暴露

    於強烈噪音之勞工,應去除該危害因素,採取使用代替物、改善作業方法或工程控制

    等有效之設施。第 300 條規定雇主對於發生噪音之工作場所,因機械設備所發生之聲

    音超過 90dBA 時,雇主應採取工程控制、減少勞工噪音暴露時間,使勞工噪音暴露工

  • 5

    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不超過表 2 之規定值或相當之劑量值,且任何時間不得暴露於

    峰值超過 140dB 之衝擊性噪音或 115dB 之連續性噪音;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

    壓級超過 85dBA 或暴露劑量超過 50%時,雇主應使勞工戴用有效之耳塞、耳罩等防音

    防護具。如有噪音超過 90dBA 之工作場所,應標示並公告噪音危害之預防事項,使勞

    工周知。自民國 103 年 7 月 3 日起新增第 300-1 條,明訂雇主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

    平均音壓級超過 85 dBA 或是噪音暴露劑量超過 50%之工作場所,應採取包括:一、噪

    音監測及暴露評估;二、噪音危害控制;三、防音防護具之選用及佩戴;四、聽力保

    護教育訓練;五、健康檢查及管理;六、成效評估及改善等聽力保護措施,作成執行

    紀錄並留存三年。前述之聽力保護措施,規定事業單位勞工人數達一百人以上者,雇

    主應依作業環境特性,訂定聽力保護計畫據以執行;於勞工人數未滿一百人者,得以

    執行紀錄或文件代替。

    表 2 勞工暴露之噪音音壓級及其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對照表

    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小時) A 權衡噪音音壓級

    8 90

    6 92

    4 95

    3 97

    2 100

    1 105

    1/2 110

    1/4 115

    第二節 工作場所噪音標準相關規定

    工作場所噪音標準的規定,常見的恕限音量或閾值音量(threshold level)主要是以

    80dBA 為主,而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的容許暴露限值(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 PEL)則採用 90dBA 為閾值音量。美

    國 NIOSH、OSHA 與 ACGIH 有關噪音基準之比較,請參考表 3 之內容,一般是採用 A

    權衡電網與慢時間回應(slow response time)特性進行噪音測定,而交換率(exchange rate

    或減半率)則有採用 5-dB 規則與 3-dB 規則的不同,Daniell 等人[3]的研究評估具有高比

    率申請補助的產業界其噪音暴露與勞工聽力損失的關係,發現採用三分貝交換率(3-dB

  • 6

    exchange rate)較採用五分貝交換率(5-dB exchange rate)的危害性噪音暴露高約 1.5~3 倍

    的百分比;此外,多數產業較少關注噪音控制,反而是仰賴聽力防護具的使用,但是

    有高達 38%的勞工未依規定確實戴用聽力防護具。

    表 3 噪音基準的比較

    噪音基準(noise criteria) NIOSH

    (1996)

    OSHA

    (HCA)

    OSHA

    (PEL)

    ACGIH

    (2006)

    登記納入HCP (program enrollment, dBA)

    85 85 -- --

    基準音壓級 (criterion level, dBA)

    85 90 90 85

    交換率 (exchange rate, dB)

    3 5 5 3

    積分範圍 (integrated range, dBA)

    80-140 80-140 90-140 80-140

    最大噪音暴露位準 (maximum noise exposure, dBA)

    無 115 115 115 (dBC)

    頻率加權 (frequency weighting)

    A 權衡 A 權衡 A 權衡 A 權衡

    時間回應 (meter response)

    慢回應 慢回應 慢回應 慢回應

    Sriwattanatamma 和 Breysse[4]分別利用 NIOSH 與 OSHA 的基準規範進行勞工個人

    噪音暴露劑量評估,發現其噪音監測結果會有 6.6 dBA 的差異,估計納入聽力損失預

    防計畫的勞工人數將增加 2.7 倍。

    但是對於具有衝擊性噪音的作業場所,則多數採用 140dB 的峰值音壓級作為管制

    音量。Arenas 與 Suter[5]針對南、北美洲各國的職場噪音暴露已經有立法之相關規定比

    較發現,整理如表 4,在這些國家中大部分(81%)採用 85dBA 當作容許暴露限值,而其

    中有 54%是採用 3dB 交換率,並且也有 27%的國家仍未訂定容許暴露限值或交換率。

    至於伴隨有衝擊性噪音存在的噪音作業其暴露限值規定,主要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如

    表 5 所示),第一種是與我國的做法一樣,要求任何時間不得暴露於峰值超過 140dB

    之衝擊性噪音,沒有指明要選擇何種類型的權衡電網(例如:加拿大、哥倫比亞、古

    巴、多明尼加、宏都拉斯、巴拉圭、秘魯與美國),但是阿根廷、智利、尼加拉瓜、

    委內瑞拉則是選用 C 權衡電網,厄瓜多爾則要求選用 A 權衡電網,至於巴西則規定採

    用 C 權衡電網時其暴露限值為 120dBC,如沒有特別指明時其暴露限值為 130dB;第二

  • 7

    種則同時規定最大峰值音壓位準與最大衝擊次數,主要是加拿大、哥倫比亞、古巴、

    厄瓜多爾及巴拉圭等國家。目前世界各國工作場所噪音標準比較整理請參閱附錄一之

    內容。

    關於工作場所各國規定噪音測定儀器之準確度要求,整理如表 6 之內容[6]。作業

    環境噪音測定,常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噪音計、噪音劑量計、頻譜分析器、音量校正器

    及記錄器等,有關噪音測定儀器選用指引請參考表 7。進行噪音測定前,首先要掌握作

    業場所的現況,確認調查項目以及測定對象,並依據調查項目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與

    記錄,再實施噪音測定。噪音測定建議之基本測定單位為測定時間範圍內之 A 權衡音

    壓位準,各種噪音類型之量測與評估參數請參考表 8 實施噪音測定。至於噪音測定點

    選擇須以作業人員耳朵位置或其動線上代表位置,離地 1.2~1.5 m 處進行測定,佩戴個

    人噪音劑量計時,微音器應放置在受測者的肩膀上靠近耳朵,但至少需距離15cm以上,

    以避免聲音反射造成的誤差。如果噪音暴露劑量測定只有包含部分時間,則應該觀察

    受測者的工作日噪音暴露時間,再除以實際測量時間以求得其放大倍數(multiplying

    factor)。例如某半導體作業時間常為 12 小時以上,而噪音劑量計測定 6 小時的結果為

    60%時,則其全工作日的暴露劑量為 120% (= 60% ×12

    6)。

    通常職業噪音暴露限值是以每日工作 8 小時且每週工作 5 日的假設而訂定,只要

    進行工作日八小時量平均音壓級(daily noise exposure level, LEX,8h)測定以判斷是否符

    合法規即可,若不是每天固定工作時數,且噪音暴露變動較大時,可就噪音暴露量最

    大且最吵雜的位置,進行最糟情況(the worst case)採樣,或是根據彼此交談說話的費力

    程度與離說話者一公尺處音量的關係判斷噪音暴露量範圍,如表 9 所示[7],或參考表

    10 描述語言干擾位準與通話者距離之間的關係進行噪音暴露篩檢。當噪音暴露之最糟

    情況採樣的 TWA8h 大於 85dBA 時,則可以讓勞工佩戴噪音劑量計,測定工作週 40 小

    時的時量平均音壓級(personal weekly noise exposure level, LEX,W),如果 LEX,W 大於

    85dBA 時,則表示該勞工應納入聽力保護計畫。亦可參考美國華盛頓州勞工與產業局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Industries)工業安全衛生法案[8]規定的噪音評估基準(如表 11)

    決定應採取的防範措施。

  • 8

    表 4 不同國家的職場噪音暴露之相關規定比較

    [5]

    國家

    /年份

    標準規範

    IL

    O C

    148

    批准年份

    PE

    L, d

    BA

    (八小時當量)

    交換率

    (dB

    )

    最大音量

    (Lm

    ax,r

    ms或

    Lp

    eak)

    工程控制

    (dB

    A)

    聽力檢查

    (dB

    A)

    阿根廷

    -2003

    R295

    --

    85

    3

    124 d

    BA

    140 d

    BC

    pk

    --

    85

    玻利維亞

    -2012

    NB

    510001

    --

    85

    3

    105 d

    BA

    85

    85

    巴西

    -2011

    N

    R 1

    5

    1982

    85

    5

    115 d

    BA

    130dB

    120dB

    C f

    ast

    80

    85

    加拿大

    -2012

    SO

    R/8

    6-3

    04

    --

    87

    3

    120 d

    BA

    87

    84

    智利

    -1999

    D 5

    94

    --

    85

    3

    115 d

    BA

    140 d

    BC

    pk

    82或

    135 d

    BC

    pk

    82

    哥倫比亞

    -1990

    R 1

    792

    --

    85

    5

    115 d

    BA

    140 d

    B l

    in

    85

    85

    哥斯大黎加

    -2000

    INT

    E

    31-0

    9-1

    6-0

    0

    1981

    85

    3

    115 d

    BA

    82

    85

    古巴

    -2011

    N

    C871:2

    011

    1980

    85

    3

    135 d

    BA或

    135 d

    B

    85

    85

    多明尼加

    -2006

    D 5

    22-0

    6

    --

    --

    --

    --

    80

    80

    厄瓜多爾

    -1986

    D 2

    393

    1978

    85

    5

    115 d

    BA

    140 d

    B

    --

    85

    薩爾瓦多

    --

    --

    --

    --

    --

    --

    --

    瓜地馬拉

    --

    1996

    --

    --

    --

    --

    --

    宏都拉斯

    -2004

    ST

    SS

    -053-0

    4

    --

    85

    5

    115 d

    BA或

    140 d

    B l

    in

    85或

    140 d

    B p

    k

    85

    墨西哥

    -2001

    NO

    M-0

    11-S

    TP

    S

    --

    90

    3

    105 d

    BA

    90

    85

  • 9

    國家

    /年份

    標準規範

    IL

    O C

    148

    批准年份

    PE

    L, d

    BA

    (八小時當量)

    交換率

    (dB

    )

    最大音量

    (Lm

    ax,r

    ms或

    Lp

    eak)

    工程控制

    (dB

    A)

    聽力檢查

    (dB

    A)

    尼加拉瓜

    -2007

    Law

    618

    --

    --

    --

    --

    85或

    140 d

    BC

    pk

    --

    巴拿馬

    -2000

    RT

    44

    -2000

    --

    85

    5

    115 d

    BA或

    130 d

    BA

    lin

    85

    85

    巴拉圭

    -1992

    D 1

    4390

    --

    85

    5

    115 d

    BA或

    140 d

    B l

    in

    --

    --

    秘魯

    -2001

    D 0

    46-2

    001-E

    M

    --

    85

    3

    100 d

    BA或

    140 d

    B l

    in

    --

    --

    美國

    -1983

    OS

    HA

    --

    90

    5

    115 d

    BA或

    140 d

    B p

    k

    90

    85

    烏干達

    --

    1988

    --

    --

    --

    --

    --

    委內瑞拉

    -1995

    CO

    VE

    NIN

    1565

    --

    85

    3

    140 d

    BA或

    140 d

    BC

    pk

    85

    85

  • 10

    表 5 美洲各國衝擊性噪音暴露限值比較[5]

    國家/年份 最大峰值音壓位準 最大衝擊次數

    阿根廷 140 dBC --

    巴西 130 dB 或 120 dBC --

    加拿大

    BC, NB, NU 140 dB --

    QC, NS, NT 140 dB 100

    YT 140 dB 90

    智利 140 dBC --

    哥倫比亞 140 dB 10

    古巴 135 dB 300

    多明尼加 140 dB --

    厄瓜多爾 140 dBA 100

    宏都拉斯 140 dB --

    尼加拉瓜 140 dBC --

    巴拉圭 140 dB 100

    秘魯 140 dB --

    美國 140 dB --

    委內瑞拉 140 dBC --

  • 11

    表 6 各國噪音測定儀器之準確度要求

    國家 準確度要求 來源及其採用之標準

    澳洲

    紐西蘭

    Type 2(噪音評估);

    Type 3(初步評估用)

    AS/NZS 1269.1: 1998:

    SLM: AS/NZS 1259.1, AS/NZS 1259.2;

    PEM: AS/NZS 2399

    加拿大

    Type 2(工業現場評估);

    Type 1(工程改善與實驗

    室研究時)

    CCOHS, 1998

    義大利 Type 1 -

    新加坡 Type 1 -

    南 非 Type 1 SABS 083: 2000:

    SLM: SABS IEC 60651 and SABS IEC 60804

    英 國 Type 2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 BS 5969: 1991:

    SLM: IEC 60651 and IEC 60804

    PEM: IEC 61252

    美 國 Type 2

    ACGIH: MIL-STD-1474C:1991:

    SLM: ANSI S1.4-1983 & IEC 804

    PEM: ANSI S1.25-1991 & IEC 804

    NIOSH: DHHS 98-126 and ANSI S12.19-1996:

    SLM: ANSI S1.4-1983 & ANSI S1.4A-1985

    PEM: ANSI S1.25-1991

    MSHA: FR Vol. 61 No. 243 (1996):

    SLM: ANSI S1.4-1983

    PEM: ANSI S1.25-1991

    國際標

    準組織 Type 2

    ISO 1999: 1990 & ISO 9612: 1997

    SLM: IEC 60651 and 60804; PEM: IEC 61252

    註:ACGIH: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師協會(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ANSI:美國國家標準(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S/NZS:澳洲/紐西蘭國家標準(Australian/New Zealand Standard)

    BS:英國國家標準(British Standard)

    CCOHS:加拿大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SO: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NIOSH: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SHA:礦場安全衛生管理局(Mine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PEM:噪音劑量計(Personal Exposure Meter)

    SLM:噪音計(Sound Level Meter)

  • 12

    表 7 噪音監測儀器選用指引

    測定類型 適用儀器 量測結果 備註

    個人噪音

    暴露劑量

    噪音劑量計 噪音暴露劑量

    或均能音量 評估個人噪音暴露量最準確。

    積分型噪音計 均能音量(Leq)

    如果到處走動時,除非可以區分幾個特

    定工作區域及其停留時間,否則無法正

    確評估個人噪音暴露量。

    噪音計 dB (A)

    如果噪音變異很大時,無法正確評估個

    人噪音暴露量。只有當工作可以區分幾

    個特定工作區域及其停留時間,並且期

    噪音量都很穩定時才有用。

    特定產生

    源噪音量

    評估

    噪音計 dB (A) 需距離音源約 1~3 公尺處測定,而非就

    在音源位置測定。

    積分型噪音計 均能音量(Leq) 噪音變異很大時特別有用,並且可以評

    估及短時間(約一分鐘)之均能音量。

    噪音暴露

    調查

    噪音計 dB(A)

    可以等間隔方式劃分小方格後測定各交

    點之噪音量並建立等音量曲線的噪音管

    制區域圖。

    積分型噪音計 均能音量(Leq) 噪音變異很大時適用。

    衝擊性噪

    音測定

    具有峰值回應

    之噪音計 峰值音量(Lpeak)

    可以選定峰值回應特性測定峰值音量。

    噪音頻譜

    分析

    含頻率分析器

    的精密型噪音

    各頻帶中心頻

    率之 dB (F)、

    全頻寬之 dB

    (A)、dB (C)、dB (F)

    如選用實時間頻率分析器配合資料紀錄

    則所獲得的訊息資料最豐富,可以進行

    各類型噪音源特性分析診斷。如非屬實

    時間頻率分析器,則只能應用在穩定性

    噪音源的頻率分佈特性分析,提供噪音

    工程控制技術方法選用的參考。

  • 13

    表 8 各種噪音類型之量測與評估參數

    噪音種類 量測參數 說明

    穩定性噪音 LAeq 振幅變化不大且穩定的噪音。

    變動性噪音 LAeq 與 Ln

    振幅不規則且連續在相當大範圍變化的噪音,採

    用快時間回應測量等值 A 加權聲壓位準與統計音

    量位準(時間百分率位準)。

    間歇性噪音 Lmax 通常取快時間回應,依情況可取多次的最大值做

    能量平均。

    衝擊性噪音 Lpeak 通常取衝擊回應或峰值回應快時間回應動特性。

    脈衝性噪音 Limp 槍砲之聲音,均方根聲壓 prms 計算時之持續時間

    T= 1 ms~1 s。

    表 9 說話費力程度與離說話者一公尺處音量的關係[7]

    說話費力程度 離說話者一米處音量(Ls,A, 1m)

    很大聲說話 78

    大聲說話 72

    提高音量說話 66

    正常交談音量 60

    輕鬆交談音量 54

    表 10 語言干擾位準與通話者距離之間的關係

    語言干擾位準(dB)

    滿意清晰度對正常通話的

    最遠距離(m)

    大聲說話才能得到滿意清晰度的

    最遠距離(m)

    35 7.5 15

    40 4.2 8.5

    45 2.3 4.6

    50 1.3 2.6

    55 0.75 1.5

    60 0.42 0.85

    65 0.25 0.50

    70 0.13 0.26

  • 14

    表 11 噪音評估基準[8]

    基準值 描述 需求

    TWA8h=85dBA 全日勞工噪音暴露劑量。如果有 1 人以上噪

    音暴露達到 85dBA 以上則需有聽力損失預

    防計畫(Hearing-loss prevention program, HLPP)

    聽力防護具選擇、安全

    衛生教育訓練、聽力圖

    檢查

    TWA8h=90dBA 全日勞工噪音暴露劑量。如果有 1 人以上噪

    音暴露達到 90dBA 以上則需降低工作場所

    勞工噪音暴露量。

    噪音控制、聽力防護具

    選擇、安全衛生教育訓

    練、聽力圖檢查

    Lmax,s=115dBA 極端噪音音壓級(暴露期間大於 1 秒) 聽力防護具選擇、警告

    暴露訊息要張貼在作

    業區域

    Lpeak,f=140dBC 極端脈衝或衝擊噪音(暴露期間小於 1 秒) 聽力防護具選擇 註:

    TWA8h:A 權衡慢回應的 Type 2 以上等級噪音劑量計所測得之工作日噪音暴露總劑量求得之八小時日

    時量平均音壓級(dBA)。

    Lmax,s:設定 A 權衡慢回應時所測得之最大音量(dBA)

    Lpeak,f:設定 C 權衡快回應時所測得之峰值音量(dBC)

    Reference:Department of Labor and Industries (2003) WISHA Hearing Loss Prevention (Noise).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Industries.

    第三節 噪音暴露的風險評估與耳毒性物質

    南非礦物能源局(Department of Minerals and Energy, DME)的礦業衛生與安全檢查

    所 2003 年出版的「Guidelin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a mandatory code of practice for an

    occupational health programme (occupational hygiene and medical surveillance) for noise」

    [8]提出噪音暴露的風險評估與評估方法,主要是蒐集工作場所使用的機械設備、作業

    活動、噪音暴露音壓級與暴露期間,以及有關採行的控制措施及應用個人噪音暴露劑

    量評估暴露水準並整合健康檢查紀錄等資料,利用管理分級概念進行噪音作業暴露的

    風險評估。Franks 等人[9]認為聽力資料庫的資料清單,包括:1.職業噪音暴露音壓級

    是否大於 80dBA、2.是否有使用聽力防護具、3.年齡與性別、4.受僱年資、5.定期檢查

    的聽力閾值、6.有無相關疾病史(糖尿病、耳朵手術、頭部外傷、持續發高燒、麻疹、

    高血壓、腮腺炎、耳鳴)、7.個人嗜好與服役經驗(潛水、飛翔、打獵、騎摩托車、熱

    門音樂、動力手工具、競賽、射擊、服役經驗)。Sayapathi 等人[10]利用三大資料庫

    (PubMed, Embase and Lippincott William & Wilkins Journals@Ovid)查詢相關文章,再由

  • 15

    兩位獨立客觀的作者依評分系統以鑑認其品質,發現暴露在 85dBA 以下的噪音其受測

    者的暫時性聽力損失(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s, TTS),採用 90dBA 的容許暴露限值會

    比 85dBA 時產生更大的閾值改變情形,因此建議採用 85dBA 為容許暴露限值以降低噪

    音引起聽力損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的盛行率。應用 Stoffenmanager 之優

    先鏈等級概念,依據時量平均音壓級劃分危害鏈等級,以每日噪音暴露時間劃分暴露

    鏈等級,則可以製作成如表 12 的噪音暴露風險矩陣,決定噪音測定評估的優先順序。

    噪音作業如同時暴露於有機溶劑、重金屬或化學性窒息劑等物質時,則應考慮是

    否存在如表 13 所示的耳毒性物質(ototoxic substances),儘可能避免同時暴露而引起聽

    力損失更加惡化的情形。

    表 12 噪音暴露風險矩陣舉例

    危害鏈等級 (dBA)

    暴露鏈等級

    (暴露時間,hr)

    A

    (80 以上,

    未滿 85)

    B

    (85 以上,

    未滿 90)

    C

    (90 以上,

    未滿 95)

    D

    (95 以上,

    未滿 105)

    E

    (105 以上)

    (小於 2 小時) 3 3 3 2 1

    (介於 2~4 小時) 3 3 2 2 1

    (介於 46 小時) 3 2 2 1 1

    (每日大於 6 小時小

    於或等於 8 小時)

    2 2 1 1 1

    附註:

    危害鏈等級:A=危害鏈等級最低E=危害鏈等級最高

    暴露鏈等級:甲=暴露鏈等級最低 丁=暴露鏈等級最高

    優先鏈等級:1=高優先順序3=低優先順序

  • 16

    表 13 常見耳毒性物質[11-12]

    類型 (Type) 名稱 (Name) 皮膚吸收

    溶劑(solvents)

    丙烯腈(Acrylonitrile) 正丁酮(n-butanol)

    二硫化碳(Carbon disulphidie)

    乙醇(Ethanol)

    乙苯(Ethyl benzene)

    正庚烷(n-heptane)

    正己烷(n-hexane)

    過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

    斯陶大溶劑(Stoddard solvent)

    苯乙烯(Styrene)

    甲苯(Toluene)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elene) 二甲苯(Xylene)

    氯苯(Chlorobenzene)

    金屬(metals)

    砷(Arsenic)

    鉛(Lead)

    錳(Manganese)

    汞(Mercury)

    有機錫(Organic Tin)

    其他(others)

    有機磷(Organophosphates)

    巴拉刈(Paraquat)

    胺基醣甘類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Aspirin)

    多氯聯苯(PCB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

    第四節 聽力圖檢查與員工教育訓練

    良好的聽力圖檢查應包括無外來聲音干擾之安靜場所(如聽力檢查室)、合格的

    檢查人員、合作的受檢者及準確的檢查儀器,加上專業醫師之診斷,始能正確檢測出

    是否有聽力損失傾向而能及早治療。為避免聽力檢測結果產生偽陽性(false positive),

    事業單位宜安排勞工在上班前(尚未暴露於噪音環境時)進行聽力檢查,以求得準確

    的聽力檢查結果。

  • 17

    健康監測有三種聽力圖檢查資料:1.基線聽力圖。2.年度聽力圖定期檢查結果。3.

    退場聽力圖檢查。其中勞工特殊體格及健康檢查中的純音聽力檢查是為了建立基準聽

    力圖與年度聽力圖,作為每年比較評估聽力保護計畫落實與否的重要資料,因此要力

    求其準確性。但是當勞工調離噪音作業區或離職後,建議要再進行退場聽力圖檢查,

    以確認在離開此工作環境時的聽力損失情形,避免造成勞工申請職業病給付或是後續

    聽力惡化而引起的糾紛。

    純音聽力檢查計(pure-tone audiometer)是運用聽力檢查計所進行的測試,首先將耳

    機放置在受測者的耳朵上(或耳廓)或是在耳道內,控制測試音的強度(介於-10dB 至

    120dB 之間)和頻率(一般涵蓋 125Hz 至 8,000Hz 的範圍),以個人可聽到的最低音

    壓級來評定聽力閾值。一般的聽力檢查會要求受測者自發性的回應,例如:舉起指頭、

    舉手、或是按下按鈕;而聽力通常是以 250、500、1,000、2,000、3,000、4,000、6,000

    和 8,000Hz 的純音訊號來檢測,而我國「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測試頻率至少為 500、

    1,000、2,000、3,000、4,000、6,000 和 8,000Hz 的純音。因此,當一個勞工受僱從事噪

    音作業時,應先建立其基準聽力圖,最好在符合我國『聽力所設置標準』規定之聽力

    檢查室(audiometric test room)由合格的聽力師或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進行施測,並在受僱

    從事噪音作業起三個月內取得。假如發現重大聽力損失,必須立即通知勞工進一步追

    蹤治療,這種基準聽力圖亦可當做勞工職前聽力狀況,以供日後參考比較。

    凡於工作場所的勞工其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在 85dBA 以上之

    噪音作業,以及新進和調任此職務的員工在前三個月內,應接受勞工特殊健康檢查,

    如果是噪音作業新僱用的勞工也應實施僱用前的特殊體格檢查,需要建立基準聽力圖

    及年聽力圖並依法至少保存十年,但建議參考歐美法規保存至離職後三十年。因此,

    為診斷職業性聽力損失,勞工特殊體格檢查及特殊健康檢查的相關紀錄(如:噪音暴

    露年資、耳科病歷資料、作業狀況及勞工佩戴防音防護具情形等)與每年定期實施的

    勞工特殊健康檢查之結果進行比較,可作為判定是否因噪音暴露導致聽力損失的證據。

    此外,聽力會隨著年齡之增加而變差,故評估噪音是否引起聽力損失時,應考量年齡

    因素之影響進行年齡校正,建議可參考附錄二的臺灣男性聽力閾值常模與附錄三的臺

    灣女性聽力閾值常模進行年齡修正[13]。故為獲得可靠且準確的聽力檢查結果,應確實

    要求聽力檢查前一日讓受測者避免暴露在高噪音(≧80dBA)的環境,並有充足的睡眠,

  • 18

    最好在設有合格的聽力檢查室內由受過訓練且符合資格的人員執行聽力檢查。

    噪音作業勞工純音聽力檢查紀錄表如表 14 所示。純音聽力檢查可用數字記下各頻

    率的聽力閾值,但大多用聽力圖來表示。氣導聽力測試,相鄰的點須用直線來連接,

    如果聽力檢查計最大輸出狀況下,受測者依然沒有反應,則必須畫一垂直向下指向的

    箭頭或符號外緣下方畫一與垂直線成 45°之箭頭。配合著判讀之需要,某些資料如病歷、

    作業現場噪音監測、檢查室之背景噪音、聽力計之維修與校正,以及現場作業員工防

    護器具之佩戴情形,也應一併記錄下來。

    美國 OSHA 規定,年聽力圖與基準聽力圖比較後,任一耳朵其在 2,000、3,000、

    4,000 Hz 之平均聽力閾值變化相差達 10 dB 以上者(扣除年齡老化效應),稱為標準

    聽力閾值改變(standard threshold shift, STS)。此時必須要在 30 日內再進行健康追蹤檢查,

    並注意進行前述之健康追蹤檢查前,需停止暴露於 80dBA 以上之噪音環境下至少達 14

    個小時。又當健康追蹤檢查結果之聽力閾值又較基準聽力圖差 10dB 以上時,可由醫師

    決定是否再執行健康追蹤檢查,以判定該聽力閾值差異是否為永久性之聽力損失。有

    關聽力損失的程度,我國是採用聽力圖檢查其在中心頻率 500、1,000、2,000 Hz 三個

    不同頻率下的聽力閾值的算術平均值,可依據其聽力閾值分為六個不同等級(參考表

    15),其中:

    500 1000 2000avg

    3

    L L LL

    它是指聽力圖檢查其在中心頻率 500、1,000、2,000 Hz 三個不同頻率下的聽力閾

    值的算術平均值。Daniell 等人[14]比較美國有關聽力圖檢查閾值改變判斷基準(如表

    16 所示)。

  • 19

    表 14 噪音作業勞工純音聽力檢查記錄表

    受測者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施測者姓名: 聽力檢查計型號:

    最近一次噪音暴露離現在有多久?( 小時/ 分鐘)

    噪音類型:

    上述噪音暴露是否佩戴防護器具? □有 □沒有

    測試頻率

    (Hz)

    左耳 右耳

    0.5k 1k 2k 3k 4k 6k 8k 0.5k 1k 2k 3k 4k 6k 8k

    職前聽力

    目前聽力

    職前減去

    目前*

    2/3/4kHz

    聽力閾值

    改變小計

    ※ ※ ※ ※ ※ ※ ※ ※

    *假如目前聽力閾值大於職前聽力閾值,則聽力閾值改變為「+」號。

    假如目前聽力閾值小於職前聽力閾值,則聽力閾值改變為「-」號。

    當聽力閾值改變小計≧30dB,則是有重大聽力閾值改變;反之則無。

    依照 OSHA-1983 之方法來計算「標準聽力閾值改變」

    是否標準聽力閾值改變?

    □是 □否

    下一次檢查日期

    1. □無標準聽力閾值改變,12 個月內再追

    蹤檢查

    2. □有標準聽力閾值改變,儘速重新檢查

    假如需重新檢查,檢查前 14 小時請不要暴露在噪音環境中!

    安排檢查日期: 月 日,時間:□上午 □下午 時 分

    注意事項:

    註:我國 95 年修訂的「職業性聽力損失診斷認定參考指引」是採用 500、1,000、2,000Hz 的聽力閾

    值以三分法計算其平均聽力閾值進行判斷。而美國 OSHA 則是採用 2,000、3,000、4,000Hz 的聽力閾

    值以三分法計算其平均聽力閾值進行判斷。

  • 20

    表 15 平均聽力閾值改變與聽力損失程度之關係

    等級 聽力損失程度(dB) 語言交談的了解程度

    正常 Lavg 未滿 25 輕聲交談仍可聽見

    輕度 Lavg 25 以上,未滿 40 輕聲交談有困難

    中度 Lavg 40 以上,未滿 55 一般交談有困難

    中重度 Lavg 55 以上,未滿 70 大聲交談有困難

    重度 Lavg 70 以上,未滿 90 僅能聽見大聲喊叫的聲音

    極重度 Lavg 超過 90 以上 無法聽見大聲喊叫聲(耳聾) 註:Lavg 是指耳朵在 500、1,000、2,000Hz 聲音頻率之平均聽力閾值。

    表 16 聽力圖檢查閾值改變判斷基準[14]

    基準名稱 改變量 (dBHL)

    聽力圖檢查純音頻率(Hz) 計算方式 發生情形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6,000

    15 dB(一次)

    NIOSH

    (1972)

    +15 ● ● ● ● ● ● 任一頻率 一年(一次)

    +10 ● ● ● ● 任一頻率 一年

    +15 ● ● 任一頻率 一年

    10 dB 3-4

    kHz +10 ● ●

    測試頻率

    平均值 一年

    OSHA STS +10 ● ● ● 測試頻率

    平均值 一年

    AAO-HNS

    +10 ● ● ● 測試頻率

    平均值 一年

    +15 ● ● ● 測試頻率

    平均值 一年

    15 dB(二次) +15 ● ● ● ● ● ● 任一頻率 二年(二次),

    同一耳及頻率

    15 dB(二次) 1-4 kHz

    +15 ● ● ● ● 任一頻率 二年(二次),

    同一耳及頻率

    OSHA STS

    (二次) +10 ● ● ●

    測試頻率

    平均值 二年,同一耳

    STS: standard threshold shift

    假設有位男性勞工在 30 歲(2005 年)時進行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前體格檢查的基準

    聽力圖建立(檢查結果如表 17),在 38 歲(2013 年)時進行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後的

    年度定期特殊健康檢查的聽力圖如表 18,則查詢附錄二得知其年齡修正值與年齡修正

    後兩耳的聽力閾值為表 19。則發現其依照我國平均聽力閾值(Lavg)的結果判定並未達到

    標準聽力閾值改變的水準,即表示該男性勞工的聽力損失未達顯著,尚屬聽力正常範

  • 21

    圍,但依據 OSHA 的平均聽力閾值變化相差已超過 10dB 以上之標準聽力閾值改變,

    故平均聽力閾值的計算方式對於判斷聽力損失程度及聽力保護計畫推動成效有明顯的

    影響,有待後續深入探討。

    關於推動聽力保護的員工教育訓練課程應包括:1.噪音作業與聽力保護相關法規;

    2.噪音特性;3.耳朵解剖生理學與噪音造成的損傷;4.噪音的來源;5.噪音的影響;6.

    警告符號/噪音引起聽力損失的症狀;7.防音防護具;8.聽力圖檢查。[15-16]

    表 17 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前體格檢查的基準聽力圖範例

    30 歲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前體格檢查的基準聽力圖

    頻率(Hz)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6,000 8,000 OSHA 平均聽

    力閾值改變

    我國平均聽

    力閾值改變

    左耳 0 0 15 10 20 15 18 15.0 5.0

    右耳 5 0 10 20 25 10 15 18.3 5.0

    表 18 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後的年度定期特殊健康檢查的聽力圖

    38 歲噪音作業勞工僱用後的年度定期特殊健康檢查的聽力圖

    頻率(Hz)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6,000 8,000 OSHA 平均聽

    力閾值改變

    我國平均聽

    力閾值改變

    左耳 15 10 20 25 40 45 48 28.3 15.0

    右耳 10 15 15 30 45 40 45 30.0 13.3

    表 19 噪音作業勞工年齡修正後兩耳的聽力閾值

    噪音作業勞工年齡修正後兩耳的聽力閾值

    頻率(Hz)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6,000 8,000 OSHA 平均聽

    力閾值改變

    我國平均聽

    力閾值改變

    男性年齡修正值 2 2 2 3 3 4 4

    修正後閾值(左耳) 13 8 18 22 37 41 44 25.7 13.0

    修正後閾值(右耳) 8 13 13 27 42 36 41 27.3 11.3

    第五節 聽力保護計畫評估

    聽力保護計畫成功的關鍵因素請參考圖 1 所示,須從計畫階段劃分、特性、參與

    人員與其外部影響因素等四個方向思考,隨時檢討評估與改進,才能有效落實,積極

    防止因噪音暴露造成的聽力損失[17]。在評估計畫完整性及品質時,可區分為內部稽核

    及管理階層審查兩部份;至少每年需進行一次聽力保護計畫內部稽核及管理審查,並

  • 22

    且任何聽力保護方案進行前及方案更動前都需進行管理階層的審查,確認聽力保護計

    畫各分項執行狀況,並瞭解計畫的優缺點,予以改善。管理階層審查為聽力保護計畫

    成功的要素之一,具有噪音暴露顯著風險且 200 人以上的大型事業單位可依我國「臺

    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引(TOSHMS)」中的評估部份進行稽核及管理,評估計畫完

    整性及品質,其餘中、小型事業單位亦可參考其要領進行。

    聽力保護計畫

    必備特性 參與人員 外部影響因素五階段

    1. 噪音調查

    2. 工程控制與行政管理

    3. 教育訓練

    4. 聽力防護

    5. 聽力圖監測

    1. 嚴格執行聽力保護

    2. 選用有效的聽力防護具

    3. 負責推動的核心人物

    4. 主動積極的溝通協調

    1. 老闆或公司負責人

    2. 高階管理人員

    3. 中階管理人員

    4. 領班

    5. 現場作業員工

    1. 公司董事會

    2. 專業顧問人員

    3. 供應商

    4. 公司外面兼差

    5. 鄰近社區活動

    6. 下班休閒活動

    7. 個人嗜好等其他因素

    圖 1 聽力保護計畫成功的關鍵因素[17]

    有兩種常用的方法用於評估聽力損失防護計劃(HLPPs)的性能:1.在 HLPP 中使用

    參考群體去比較聽力損失比率。2.在 HLPP 性能的分級尺度,使用一套已建立的標準排

    序去比較聽力變化或年度發生率的聽力損失。然而 Adera 等人[18]則提出第三種方法,

    即所謂時間趨勢分析(time trends analysis),評估聽力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模式;該模式

    可能反映了改進方案(聽力下降在時間上的損失率)、變質(發病率增加的模式)、

    或不變的發病率(stasis),故為證明時間趨勢分析這種方法,在 44,547 名產業工人的群

    體中進行。受試者在 HLPP(1980-1990)每年被分為 11 小組,隨後回顧 3 年以確定聽力

    損失的發病率,同時在 HLPP 中每個小組按照性別運用 Cox 比例危害模型調整年齡、

    種族和聽力閾值進行估計。聽力損失隨著時間有統計顯著的線性趨勢減少,時間趨勢

    分析可以使用那些獲得後續數據和工作能力的統計模型,成為評估 HLPP 性能的工具。

    Adera 等人[19]運用研究群體與參考群體比較聽力損失比率來評估聽力損失預防計

    劃(HLPPs)有效性的方法。這種方法使用美國各地分支機構工業企業員工 1.49 萬人為群

  • 23

    體用來評估 HLPP。三個參考群體在美國 NIOSH 贊助下,編制選用 22 個工業企業的資

    料庫。研究群體聽力損失風險的估計,對於三個參考群體依照 HLPP 測試的時間調整

    種族、年齡基線及聽力閾值之後,使用 Cox 比例風險模型進行估計。在與三個參考群

    體比較危害比(Hazard Ratios, HR),在研究男性群體可能出現聽力損失(HR)為 2.1 至 3.9

    倍,在研究女性群體可能出現聽力損失(HR)為 1.8 至 5.1 倍;每個風險估計(排除單位)

    的 95%信賴區間,表示每個風險估計有統計上顯著差異。這些結果表明,HLPP 的性

    能需要改進,這項研究也說明了使用比較群體來評價 HLPPs 的有效性。

    Adera 等人[20]利用聽力圖檢查資料探討 ANSI S12.13-1991 方法(Draft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DANS[21])與標準流行病學方法比較並評估聽力保護計畫之

    有效性。結果發現,利用研究群體的聽力保護計畫採用 DANS 方法被判定為可接受的

    分類,然而利用流行病學方法評估的聽力損失風險卻增加 130% (RR=2.3);而且未能符

    合 DANS 基準而被排除的工作者,也發現有顯著增加的聽力損失風險(RR=9.1)。由分

    析的數據得知 DANS 法可能高估聽力保護計畫的有效性,且系統性排除分析的工作者

    有較高的聽力損失風險。該團隊也運用流行病學的個案對照研究法收集研究群體與參

    考群體的聽力圖檢測數據評估其風險比值(risk ratio, RR),結果發現研究群體的風險較

    參考群體高出 3 倍。

    Heyer 等人[22]為評估聽力保護計畫本身以及其各組成對於降低噪音導致聽力損失

    之危害的有效性,運用參與研究對象的回顧性研究以工作歷史資料庫皆結合了由歷史

    噪音監測資料衍生而成的暴露時間矩陣。自公司的紀錄、員工的訪談和關切的族群收

    集生產歷程的變遷和聽力保護計畫的執行狀況。以男性和女性分別進行測試。於固定

    的噪音音壓級暴露時,男性比女性較少受到噪音導致聽力損失之危害。相較於 3dBA

    減半率計量方法,以噪音強度(dBA)之分級預測噪音暴露的時間是較佳的方式。於此協

    同研究中,男性的有效音壓級於 95%的信賴界限為< 95 分貝,女性則相對於 90%的信

    賴界限為

  • 24

    和噪音品質數據的維護以監測上述介入措施(聽力保護計畫)的成效。

    Rawool[23]整理評估聽力保護計畫各元素有效性的方法或工具如表 20 所示,然而

    整體聽力保護計畫有效性評估方法可分為兩大類:

    一、 勞工個人有效性評估:依據勞工個人的基線聽力圖與每年的年度聽力圖檢查結果

    比較,如沒有其他促成因素存在下聽力圖仍有顯著變化發生,則可能表示 HCP 無

    效。如果是較小規模的聽力保護計畫有效性評估,則可以由每位勞工的聽力圖各

    測試頻率無與作業場所或溶劑暴露相關之顯著變化情形,在每位勞工無職業噪音

    對其聽力造成的影響,也表示 HCP 是有效的。

    二、 整體計畫有效性評估:無法針對每位勞工取得聽力圖檢查結果時,則應考慮評估

    整體計畫有效性。可以考慮採用NIOSH (1998)建議的兩步驟協定(two-step protocol):

    第一步驟是評估聽力圖檢查資料完整性(integrity);第二步驟則是比較噪音暴露勞

    工與無職業噪音暴露勞工的聽力閾值變化速率。

    表 20 評估聽力保護計畫各元素有效性舉例[23]

    HCP 元素 符合性 有效性

    噪音測定

    (檢核表,紀錄檢查)

    作業環境監測計畫書、監測報告結

    果、改善修正建議

    評估勞工在其工作區域的噪音位準

    的相關知識

    噪音工程控制

    (檢核表,紀錄,機械設備維護與

    噪音控制的時間表)

    機械設備噪音源維護保養紀錄、設

    計書

    評估勞工及管理階層對噪音工程控

    制的知識及在其工作區域維護噪音

    控制設備的需求

    聽力圖檢測

    (檢核表,紀錄)

    歷年聽力圖檢查結果、健康管理分

    評估勞工有關其本身測試結果的知

    識及判定聽力檢查變異情形

    判定標準閾值改變速率

    防音防護具

    (判定不同類型且有用的防護

    具、以及勞工需要使用的區域)

    防音防護具領用紀錄、防音防護具

    性能評估、耳塞或耳罩密合度測試

    利用噪音測定及隨機選擇的工作者

    的密合測試資料評估防護有效性

    要求工作者/領班/管理者示範適當

    的佩戴技巧

    教育訓練

    (檢核表,紀錄)

    教育訓練教材、教育訓練簽到單、

    評量結果

    針對工作者/領班/管理者在每次訓

    練前後進行小考/測驗/查驗

    整體有效性 檢核表,紀錄與勞工問卷 調查工作者補償申請與其他監測統

    計資料

    Prince 等人[24]利用焦點訪談(focus groups)探討其對聽力保護計畫有效性評估的貢

  • 25

    獻,可作為聽力保護計畫定性評估的參考依據,未來更可應用聽力圖檢查結果與噪音

    暴露評估資料庫,審視聽力損失危險因素與噪音暴露引起聽力閾值變化定量評估的基

    礎,並且提出參考 OSHA 的聽力保護修正(Hearing Conservation Amendment, HCA)資料

    有關於 HCP 計畫評估檢核表項目(如表 21 所示)。

    表 21 關於 OSHA HCA 標準的計畫評估檢核表[24]

    計畫元素 計畫元素查核項目

    教育訓練

    1. 提供噪音暴露≧85 dBA 的作業勞工教育訓練。

    2. 每年實施在職教育訓練及更新教材。

    3. 訓練內容包括:(1)噪音對聽力的影響。(2)防音防護具的使用目的、優缺點、

    聲音衰減量與其選用、使用密合度及保養維護方法。(3)聽力圖檢測的目的與

    程序。

    4. 勞工或其代表很容易取得 OSHA 標準的影本或張貼在工作場所。

    5. OSHA 所提供的相關訊息勞工容易取得。

    6. 要求勞工或先前僱用勞工或其代表與 OSHA 機關提供相關紀錄。

    噪音監測

    1. 當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大於或等於 85 dBA 時以 5dB 交換率進行噪音監

    測。

    2. 針對高移動性作業勞工且音壓級變化顯著或是有衝擊性噪音暴露進行具代表

    性的個人噪音監測。

    3. 涵蓋所有連續、間斷及衝擊性音壓級介於 80~130dBA 的噪音作業勞工。

    4. 噪音監測設備校正。

    5. 當噪音量顯著增加時重複進行監測。

    6. 告知噪音暴露以 5dB 交換率噪音監測結果大於 85dBA 的勞工。

    7. 勞工或其代表可以查看噪音監測情形。

    噪音工程控制 1. 當勞工音壓級超過 90dBA 時有採行可行的控制方法。

    2. 衝擊性噪音的峰值音壓級不超過 140dB。

    防音防護具

    1. 當以 3 dB 交換率進行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監測結果大於或等於 85 dBA

    時提供防音防護具讓勞工使用。

    2. 讓所有噪音暴露之 TWA≧85dBA 的勞工使用,必要時可更換防音防護具種

    類。

    3. 噪音暴露之 TWA≧85dBA 的勞工,如六個月仍未建立基線聽力圖或 STS 發

    生時,以及暴露 TWA≧90dBA 的勞工應要求確實佩戴防音防護具。

    4. 勞工可以選擇不同種類適用的防音防護具。

    5. 勞工須接受防音防護具照護與使用的教育訓練。

    6. 雇主要確保勞工已接受適當的密合測試並監督勞工正確使用。

    7. 依據資料評估特定噪音環境的聲音衰減量。

    8. 如果其 STS 發生,噪音至少需衰減至 85-90dBA 的程度。

    9. 必要時再評估其聲音衰減量。

  • 26

    計畫元素 計畫元素查核項目

    聽力圖檢查與

    追蹤計畫

    1. 噪音暴露 TWA > 85 dBA 的勞工要接受聽力圖檢測。

    2. 噪音暴露以 5dB 交換率監測結果大於或等於 85dBA 的勞工每年要進行聽力

    圖檢查。

    3. 聽力圖檢測須由專業人員或驗證合格的技術人員施測。

    4. 聽力圖結果須符合要求。

    5. 在六個月內要建立基線聽力圖,如果是聽力檢查車則要在一年內建立。

    6. 基線聽力圖在建立之前的 14 小時無作業場所噪音暴露。

    7. 基線聽力圖建立前應告知勞工避免非職場高噪音位準暴露。

    8. 比較每年聽力圖與與基線聽力圖的效度,查看是否有標準閾值改變(在

    2,000、3,000、4,000Hz 純音聽力位準差異平均值達 10dB 存在)。

    9. 如果有標準閾值改變發生,在 30 日內要再重新測試。

    10. 聽力師、耳鼻喉醫師或外科醫師需審視有問題的聽力圖並判斷是否需要進一

    步追蹤。

    11. 在 21 日內以書面告知有標準閾值改變的勞工。

    12. 採行措施包括:(1)提供勞工聽力防護具並實施關於照護、使用的訓練,且要

    求確實佩戴;(2)已使用防音防護具的勞工需要再進行密合測試與訓練;(3)

    必要時轉介進行臨床醫師評估或其他測試;(4)通知勞工需要進行其他非工作

    有關耳朵問題的耳科檢查。

    13. 依據 OSHA 基準其年度聽力圖可能成為基線聽力圖。

    14. 在 2,000、3,000、4,000Hz 純音聽力位準相較於基線聽力圖的變化量達 10dB

    以上的標準閾值改變評估結果,可參考年齡老化因素評估。

    15. 測試程序:(1)每耳均進行 500、1,000、2,000、3,000、4,000、6,000Hz 的純

    音聽力位準測試;(2)聽力檢查儀須符合 ANSI S3.6-1969 的規格要求;(3)脈

    衝式音調與自行記錄是聽力檢查儀須符合附錄 C 要求;(4)聽力檢查室須符合

    要求;(5)聽力檢查儀校正,包括:每日使用前功能性測試,依據附錄 E 每年

    進行聲學檢查,並每 2 年進行詳盡的校正。

    紀錄保存

    1. 保存噪音暴露測定的準確紀錄。

    2. 保存下列聽力圖檢查紀錄資訊;(1).勞工姓名與工作分類;(2).聽力圖施測日

    期與施測者姓名;(3).最近聲學或詳盡校正的日期;(4).勞工最近的噪音暴露

    評估結果;(5).在聽力檢查室內的背景噪音位準。

    3. 所有的噪音暴露紀錄至少保存 2 年。

    4. 至少保存勞工受僱用期間的聽力圖檢查紀錄。

    5. 將所有相關紀錄移交給繼任或新接任的雇主。

    事業單位推行聽力保護計畫要有專業且合格的人員,負責整體計畫溝通、協調的

    工作,並提供教育訓練與進行健康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噪音對健康的危害。成功地執

    行聽力保護計畫,對事業單位雇主、計畫執行人員與噪音作業勞工皆有益處,可謂三

    贏之政策:

    一、 對雇主而言:公司可因執行聽力保護計畫而降低職業病或其他相關疾病之發生,

  • 27

    減少因職業導致疾病之補償金或醫療費用,並可藉由聽力保護計畫之執行來增加

    員工與公司間良性的互動溝通,使勞工瞭解公司關心勞工健康的意念,可增加員

    工對公司之認同感、提升工作士氣與效率,進而提高公司的生產力。

    二、 對計畫執行人員而言:可因聽力保護計畫的執行來解決勞工噪音問題,提升勞工

    對安全衛生工作之認同感,有利於職業災害預防工作之推展。

    三、 對噪音作業勞工而言:噪音作業勞工可因參與聽力保護計畫之執行而免於受職業

    噪音暴露所導致的聽力損失。亦可因為降低噪音暴露,減少噪音暴露引起之不適

    與疲勞感,而有較佳的健康狀況。

    內部稽核可由事業單位內部或外部專業人員主導,稽核人員應與被稽核部門的活

    動無利害關係,以確保稽核之客觀性及公正性。內部稽核評估計畫各項目,應包括執

    行過程、執行的適當性與充分性等,並反映工作現場狀況及實務。內部稽核後將稽核

    結果提交管理階層進行審查,事業單位可根據自身的需求與條件,建立管理部門審查

    機制,由雇主或高階管理階層負責進行定期審查,確認計畫之適用性、適切性、有效

    性及完整性。審查還應包括評估改善方案,以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政策、目標,而審

    查結果應予以記錄、保存,並將審查結果正式傳達給相關人員,必要時應與相關人員

    溝通。

    評估工作可以製作檢核表方式進行,將計畫各分項的項目逐一條列,依是否確實

    執行給予 1-5 分的分數,加總所有項目的得分,依分數高低評定優劣,並依項目逐一

    予以檢討改進。評估項目至少包括下述大項:1.工程控制、2.作業環境監測、3.行政管

    理、4.聽力檢查、5.防護具使用、6.教育訓練、7.資料建立與保存、8.成效及績效評估。

    整體計畫的評估項目以由上而下貫徹執行方法為佳,其中以行政管理為首要議題。行

    政管理檢核事項包括:

    一、 公司是否符合相關法令規定?相關法規是否有修訂?公司聽力保護政策是否依修

    訂法規進行修正?

    二、 公司是否有明確聽力保護政策?所有管理者及相關人員是否都瞭解公司政策?

    三、 是否權責劃分清楚?例如指定負責提供物品資源的人員、各分項負責執行人員、

    績效評估負責人員與現場管理者任務等。

    四、 公司聽力保護政策、計畫書及指引是否可於專責管理單位方便取得,隨時提供各

  • 28

    執行單位參考?各執行單位是否瞭解公司聽力保護政策、計畫內容?各單位是否

    遵守及執行?

    五、 必要材料及物品是否可以最快的速度訂購?

    六、 採購單位是否忽視計畫執行所需的防音防護具或相關器材需求?若是,是否採取

    矯正措施?

    七、 是否定期評估關鍵人員的執行狀況?若表現狀況不理想,是否進行矯正措施?

    八、 是否有因未聽到警告聲響而發生意外或傷害?若有,是否採取補救措施?

    位居第一線的現場管理者攸關計畫成敗。勞工不願佩戴防護具或不願意接受聽力

    檢查,有時與現場管理者不願執行聽力保護計畫有關。因此現場管理者必須確實參與

    聽力保護計畫,賦予任務並建立告知及訓練現場管理者之機制。對現場管理員檢核內

    容包括:

    一、 是否提供現場管理者足夠的知識,足以監督勞工使用及保養防音防護具。

    二、 現場管理者是否有依規定佩戴防音防護具。

    三、 勞工不願佩戴防音防護具或不願意接受聽力檢查時,是否有詢問現場管理者的意

    見。

    四、 未依規定佩戴防音防護具是否執行違規處分。

    五、 其餘各分項檢核內容可參考相關的檢核表內容執行檢核。

    除檢核計畫各分項要素外,還可以利用觀察法或問卷調查,評估勞工行為、看法

    或態度改變情況並且參考我國的「勞工聽力保護計畫指引」,由具有專業且合格的人

    員,負責整個溝通、協調的工作,並提供教育訓練與進行健康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噪

    音對健康的危害,成功地執行聽力保護計畫。表 22 為參考「勞工聽力保護計畫指引」

    製作之簡易的聽力保護計畫檢核表,可作為小規模事業單位評估推動成效的參考。

  • 29

    表 22 簡易聽力保護計畫檢核表

    評估指標

    項次

    內容

    是否已實施

    未達目標說明

    改善計畫

    噪音測量

    1

    各噪音區

    的定點及個人年度暴露測量記錄

    2

    將85分貝

    以上作業區標示清楚

    3

    噪音區有

    醒目清楚的標示及提醒需

    佩戴聽力防護具

    教育訓練

    1

    作業區噪

    音測量結果說明

    2

    噪音健康

    危害說明

    3

    聽力防護

    具的使用、維護及

    NR

    R值說明

    4

    聽力檢查

    結果說明

    聽力防護具

    1

    每一位員

    工皆受過聽力防護具的使用說明並留有紀錄

    2

    噪音區皆

    配有足夠且可隨時更換的聽力防護具

    3

    噪音區有

    各種聽力防護具的

    NR

    R值公告

    4

    聽力防護

    具有定期查核及更新的標準作業程序

    聽力檢查

    1

    聽力檢查

    結果分析年度及個人資料保存

    2

    年度聽力

    檢查結果分析

    3

    個人聽力

    異常結果追蹤紀錄

    4

    年度三分

    法聽力損失達

    25分貝以上個人名單及工作區

    改善措施

    聽力保護

    計畫回顧

    1

    聽力保護

    計畫有每年定期檢討及更新

    2

    聽力保護

    計畫須包括上述一至四項各細項

    3

    聽力保護

    計畫每年定期在勞工安全衛生會議上簡報分

    享資訊及

    檢討改進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為協助事業單位積極配合法規要求推動聽力保護計畫,建立執行細節與系統性記

    錄與分析的文件化工具,以及輔導事業單位評估執行成效,提升事業單位自主管理、

    作業環境改善等執行意願與品質,本計畫的研究方法及步驟參考圖 2 說明如下:

    一、 徵求具有噪音作業的廠商參與本計畫:透過本所之職業危害調查資料庫,以及勞

    動檢查機構推薦以徵求具有噪音作業的廠商參與本研究。

    二、 訂定臨廠訪視實施計畫:依據行業類別規劃臨廠訪視實施計畫,並召開第一次專

    家會議設計製作完成涵蓋作業環境監測、工程改善、健康檢查、防護具使用、教

    育訓練、執行紀錄等資料及紀錄表格。

    三、 篩選不同規模與行業類別之事業單位:由徵求有參與意願的廠商中,依據事業單

    位的規模與行業類別決定實施的對象事業單位,並簽訂保密協定。

    四、 完成至少 6 家事業單位現場訪視:與已簽訂保密協定廠商中聯繫訪廠時間,並以

    問卷或訪談方式記錄其執行聽力保護計畫細項、程序與實質內容,完成事業單位

    的現場訪視工作。

    五、 蒐集並分析作業環境監測、健康檢查及相關資料:在現場訪視時商請事業單位提

    供作業環境監測、健康檢查或其他本計畫分析整理所需之相關資料,必要時委託

    作業環境監測機構協助進行噪音作業勞工暴露劑量測定與頻譜分析工作,檢討聽

    力保護計畫文件化與系統性要求的內容,以作為後續執行聽力保護計畫成本與成

    效綜合評估方法建立的基礎。

    六、 建立文件化、系統性聽力保護計畫內容:參考專家會議修正意見,並建立文件化、

    系統性之聽力保護計畫內容的初稿。

    七、 建立執行聽力保護計畫成本與成效綜合評估方法: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如何建立執

    行聽力保護計畫成本與成效綜合評估方法,並討論聽力保護計畫績效評估之可行

    方案。

    八、 建立聽力保護計畫績效評估之可行方案:透過專家會議之討論結果,建立適用於

    不同事業單位規模進行聽力保護計畫績效評估之可行方案,以提供事業單位採行

    噪音作業的自主管理、作業環境改善等之參考文件及工具。

    上述之專家會議,以邀請聽力保護計畫推動專業的專家學者、勞動檢查人員與業

  • 31

    界代表組成專家小組並出席會議,討論有關訂定臨廠訪視計畫內容和建立執行聽力保

    護計畫成本與成效綜合評估方法。

    徵求具有噪音作業的廠商參與本計畫

    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

    訂定臨廠訪視實施計畫

    篩選不同規模(100人以上或未滿100人)及行業類別之事業單位至少10家

    完成至少六家事業單位現場訪視

    蒐集並分析作業環境監測、健康檢查或其他相關資料

    建立文件化、系統性聽力保護計畫內容

    召開第二次專家會議

    召開第三次專家會議

    建立執行聽力保護計畫成本與成效綜合評估方法

    作業環境監測機構協助進行噪音測定

    建立聽力保護計畫績效評估之可行方案

    圖 2 計畫執行流程圖

  • 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聽力保護計畫文件化內容如下列七項:

    一、 噪音監測及暴露評估-包括:作業環境監測資料(音壓位準),個人暴露劑量,

    每週或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頻譜分析數據,時間音壓級變動情形,

    衝擊性噪音評估結果等。

    二、 噪音危害控制-工程控制,行政管理與暴露時間管理情形。

    三、 防音防護具之選用及佩戴-防音防護具類型,NRR 或 SNR 與 HML 值等。

    四、 教育訓練-教育訓練課程內容與時數及評量結果,接受訓練人數與涵蓋範圍。

    五、 健康檢查及管理-聽力檢查結果,聽力檢查儀器與設備之校正數據,聽力檢查人

    員訓練證明。

    六、 成效評估及改善等聽力保護措施-執行成效是以執行項目完成率?推動聽力保護

    計畫預算與成本分析?例如:工程控制投入成本,防音防護具投入成本,教育訓

    練投入成本。或是勞工聽力閾值變化的群體或個人變化量分析?

    七、 其他因素-抽菸習慣,音樂或休閒噪音暴露情形,耳毒性物質或藥物暴露,其他

    共同效應的影響因素等。

    第一節 徵求噪音作業廠商參與

    本研究執行初期即徵詢有意願接受勞工聽力保護計畫臨廠輔導的事業單位,主要

    以鋼鐵業、紡織業、螺絲製造業、半導體製造業、塑膠射出成型製造業、食品製造業

    等噪音作業廠商參與本計畫,並安排臨廠訪視時間。共完成 8 家事業單位現場訪場的

    廠商名單如表 23 所示,其中半導體因受到「無薪假」的衝擊,無法現場確認作業環境

    監測數據的正確性,其他均已陸續完成保密協定簽署工作。

    第二節 聽力保護計畫推動之專家學者

    本計畫邀請具有聽力保護計畫推動專業的專家學者、勞動檢查人員與訪廠的業界

    代表組成專家小組並出席會議,已於 104 年 8 月 28 日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以討論有關

    訂定臨廠訪視計畫內容,設計之聽力保護計畫臨廠訪視實施調查紀錄表如附錄四所示,

    並在 104 年 9 月 13 日召開第二次專家會議,以建立文件化、系統性聽力保護計畫內容

  • 33

    初稿,最後在 104 年 12 月 4 日召開第三次專家會議討論確認所有完成 8 家事業單位訪

    視資料與分析聽力保護計畫所需文件內容指引(如表 24)。第三次專家會議更提出現

    行法令對噪音暴露之作業環境監測,運用分貝、劑量、顯著噪音、強烈噪音等名詞,

    容易造成執法上的混淆。建議應該明確說明使用儀器設備等級、頻率範圍、權衡電網、

    測定時間(不含休息時間)、個人採樣、區域採樣等,提供檢測機構遵循依據。

    表 23 完成訪視之廠商名單

    場次 訪視日期

    (年/月/日) 廠商代號 主要營業項目

    1 104/07/30 A PVC 膠布、PET 膠布、成型盒

    2 104/08/20 B 螺絲、螺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