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在变局中前进 在变局中前进 在变局中前进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特别专特别专题 特别专题 特别专: 村贫困问题 减轻农村贫困问题 减轻农村贫困问题 村贫困问题 200211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世界银行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 Upload
    others

  • View
    3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在变局中前进在变局中前进在变局中前进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特别专题特别专题特别专题特别专题: 减轻农村贫困问题减轻农村贫困问题减轻农村贫困问题减轻农村贫困问题

2002年年年年11月月月月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世界银行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Pub

lic D

iscl

osur

e A

utho

rized

Administrator
26880
Page 2: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

引言引言引言引言

东亚地区的经济在 2002 年上半年经历了强劲的复苏,但目前却受到内外两方面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

的影响——本报告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2001 年末开始的全球经济复苏有望以温和的趋势持续到 2003年,但预计复苏的步伐将比 6 个月前的预测要慢得多。东亚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长势头可能比人

们以前所希望的要放缓许多。今年全球高科技行业需求

开始增长,使得东亚地区电子产品的出口大幅上升。但

是,8-9 月份高科技行业需求指标急剧下滑,这意味着这个关键行业的复苏之路将是曲折的。2001年第 4季度至今,每桶石油价格上升了 9-10美元,这将对东亚地区的收入增长造成压力,原因在于,这一地区在过去 10年里对石油和其他能源的净进口量已经非常可观了。短期

内石油价格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中东政治局势的影

响,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东亚地区发生在巴厘岛和其他地方的恐怖袭击

事件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会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旅游业和企

业信心,特别是对印度尼西亚的增长前景造成重大影

响。除了经济和结构改革,安全问题以及今后一、两年

内几个国家将要举行的大选都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

迫切考虑的问题。今年的经济复苏主要是受出口和消费

支出的拉动,有些国家还借助于财政刺激政策,但总体

来看,私人投资还是比较疲软。人们原本希望通过经济

增长解决东亚地区企业负债过高和不良债务问题,但却

事与愿违。尽管有些公司的债务-股权比率有所下降,但以国际标准衡量,大部分公司的债务-股权比率还很高,另外加上公司利润率较低,这些都将打击企业投资信

心,从中期来看也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尽管存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东亚国家还是通过

强化某些关键性的基础环节取得了一些进步。不管是对

于经济发展,还是保证协商合作政府或代议制政府地位

的稳定,加强法制和公共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东亚国家经受住了一系列外部冲击,原因在于

它们的对外金融状况有所好转。在目前世界经济和国际

金融环境还比较动荡的情况下,对国际、国内财政状况

进行审慎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大有好处的。但是,

东亚各国社会日趋成熟复杂,对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需

求也越来越大,审慎的财政政策应该与满足人们对公共

服务的需求结合起来。因此,加强治理、强化行政管理

和公共财政责任制是很关键的。最后,为了实现较长时

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该充分发挥个人、企业家和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的作用。在这方面,完成金融危

机遗留下来的结构改革任务,加强金融部门监管,以及

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改善投资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东亚经济逐步复苏,但不确定性也在增多东亚经济逐步复苏,但不确定性也在增多东亚经济逐步复苏,但不确定性也在增多东亚经济逐步复苏,但不确定性也在增多

• 2002 年贫困人口有望下降到本地区人口的 42%(以每天 2美元为贫困线)——这将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而金融危机之后贫困人口比例曾高达

50%。这主要是因为 1999 年以来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有些国家的相对价

格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 • 2002年东亚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增长 有望从 2001年的 5.5%上升至略高于 6%的水平,其中主导因素是中国和越南以 6-7%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而那些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泰国

和菲律宾预计也将实现 3-4%的增长速度1(正文表

1)。如果包括 4 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在内,整个东亚的增长率有望从 2001年较低的 3.5%上升至 2002 年和 2003 年的 5.5%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尽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但是低于金

融危机之后 1999-2000年那段时期 6.5-7.5%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增长速度放

慢,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存在明显的不确定因素。 • 目前东亚经济复苏的基础较为广泛,以内需和外

需为支撑。世界经济从 2001 年的严重衰退中逐步好转,支持了东亚出口的复苏(包括高科技这一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2002 年上半年激增了 50%。有利的货币和(有些国家)财政政策刺激了内需。这一地区家庭消费非常强

劲,推动了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支出,

但私人投资还是比较滞后。 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 1. 东亚经济增长情况东亚经济增长情况东亚经济增长情况东亚经济增长情况

2000 2001 2002 2003 东亚 7.6 3.5 5.4 5.5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 6.9 5.5 6.2 6.2 东南亚 5.3 2.3 3.6 3.9 印度尼西亚 4.9 3.3 3.2 3.2 马来西亚 8.2 0.4 3.8 5.0 菲律宾 4.0 3.4 4.0 4.3 泰国 4.6 1.8 3.8 4.0 转轨经济体 中国 7.9 7.3 7.7 7.5 越南 5.5 5.2 6.0 7.0 规模较小的国家 2.6 1.4 2.1 3.3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8.6 0.7 4.4 4.4 韩国 9.3 3.0 6.1 5.5 其他 3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7.9 -1.3 2.9 3.5

1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包括中国、越南、4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其他几个规模较小的

经济体。东亚地区包括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和 4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香港(中国)、韩国、新加坡、台湾(中国))。

Page 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

日本 2.4 -0.3 -1.0 0.8 World Bank East Asia Region; October 28, 2002. 详见附录 3.

• 2002 年下半年的发展情况显示,至少在短期内东亚地区的经济复苏步伐将会有所放缓。8-9 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的订购量急剧下跌,预示备受打击

的全球高科技行业在今年的初步复苏势头将会减

弱。一些东亚国家 8-9月份的出口和工业生产已从年中的高增长率回落下来。与第 2季度相比,新加坡第 3季度的 GDP增长率大幅下滑。10月份发生在巴厘岛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能会打击印度尼西亚

第 4季度乃至 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 外部风险急剧增加,人们更加担心国内安全状况外部风险急剧增加,人们更加担心国内安全状况外部风险急剧增加,人们更加担心国内安全状况外部风险急剧增加,人们更加担心国内安全状况

• 发达国家有望维持逐步的、温和的经济复苏。预

计 2002 年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会上升至1.2%(2001年为 0.7%),2003年可能进一步温和地上升至 2.1%(参见主报告的正文表 2)。近来全球股票市场急剧下挫,主要发达国家(美国、

日本和欧元区)出现再次疲软或持续疲软的迹

象,增加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加大

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地区的不确定性。因此,

在过去 6 个月里,人们对 2003 年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的下调幅度超过了 1个百分点,并认为经济进一步减速的风险增加,甚至可能出现连

续两次负增长的经济衰退。 • 由于新兴市场的动荡蔓延到是更多的拉美国家,

不确定性和规避风险的程度都有所上升,但目前无论从利差还是市场准入来看,还没有什么迹象

显示东亚国家受到波及。大多数东亚国家的货币

走强,股市尽管波动较大,但比发达国家的情况

要好。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如果风险规避程度和

蔓延效应进一步上升,这一地区将会受到影响的

可能性,特别是在国内政策出现偏差的情况,这

种可能性将会加大。 • 由于中东局势紧张和伊拉克可能爆发战争,石油价格上涨。如果石油价格进一步持续上涨,将会影响大多数需要进口石油的东亚经济体的收入,

而且也会削弱全球经济和对东亚地区出口的需

求,从而对地区经济产生进一步影响。尽管在 20世纪 80 年代末期,这一地区(除日本以外)的石油还能够基本自给,但现在大约 40%的原油需要依靠进口(参见下面的正文表 3)。

• 9-10 月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增多,其中包括对巴厘岛游客的恐怖袭击。旅

游收入占印度尼西亚 GDP的比例为 4-5%,东南亚地区平均比例也是这个水平(正文表 4)。根据1997 年发生在埃及卢克索的恐怖袭击,以及以前印度尼西亚发生政治骚乱的情况推测,到印度尼

西亚的游客人数可能将下降 20%左右。游客人数下降,以及袭击事件对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打击

有可能使印尼 2003 年的增长率下降 1 个百分点。这个重大的安全挑战对国内政治有着潜在的分裂

作用,东南亚国家政府必须全力应对——特别是

在不少国家马上要进入下一轮大选之际。在这种

情况下,发展和改革可能就不那么受重视了。 • 单独来看,上述任何一个风险因素都会产生重大

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一般还是可能控制的。

但是,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几个

因素同时作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全球性或地区性冲

击,这种冲击的严重程度可能不亚于战后历史发

生的任何一次动荡。

由于面临这些风险,东亚地区应该进一步推动改革由于面临这些风险,东亚地区应该进一步推动改革由于面临这些风险,东亚地区应该进一步推动改革由于面临这些风险,东亚地区应该进一步推动改革以加强公共安全,增强抵御冲击的能力,促进国内以加强公共安全,增强抵御冲击的能力,促进国内以加强公共安全,增强抵御冲击的能力,促进国内以加强公共安全,增强抵御冲击的能力,促进国内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

• 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维护法制是东亚

地区建立协商合作政府、代议制政府或民主政府

并保持稳定所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且也是经济发

展的基础。巴厘岛的恐怖袭击事件进一步说明了

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区域性合作来强化公共安全、

加强法制的重要性。 • 东亚国家对于外部冲击表现出相当的承受能力—

—这些冲击包括 2001 年出口下降,和今年新兴市场的动荡——这是由于东亚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好

转,外债大幅度降低,以及不断推动公司和金融

部门重组(尽管程度不一)。但是,如果包括或

有债务在内,一些国家的公共债务已经上升到较

高的水平,因而通过合理的手段加强财政管理,

特别是优化税收管理和提高财政收入,是今后非

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过从短期来看,全球性的

冲击只可能使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出现信用问

题。 • 同时,东亚国家对更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

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恐怖主义的威胁加

大,人们对法制的要求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

下,加强治理、强化行政管理和公共财政的责任

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东亚地区,这些问题的重要

性已经得到认可,并引起广泛的讨论,但除了韩

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以外,改革的步伐还是很

缓慢。 • 在那些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固定资产投资

还是比较疲软,多数国家的实际投资额低于危机

前的水平,这主要反映了私人投资低迷不振。外

商直接投资(除了流向中国的之外)也有所下

降。有些国家基础设施状况恶化的迹象比较明

显,比如在交通和电力供应方面。私人投资仍然

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包括在 20世纪 90年代经济繁荣时积累的过剩的生产能力,特别是目前非

常低迷的高科技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使得区域性生产网络正在发生结构性

变化,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也使这

Page 4: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3

一地区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和商业不确定因素

(至少在短期内)加大,特别是对那些在低劳动

力成本方面与中国直接竞争的国家而言。人们曾

希望经济增长可以解决这一地区公司负债过高和

不良债务问题,但却事与愿违。以国际标准来衡

量,大多数企业的债务-股权比率还是比较高,尽管企业利润率比金融危机严重时的情况有所好

转,但总体水平还是低于危机前的水平,也低于

国际平均水平(正文表 4和表 5)。这些因素也制约了私人投资和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明显地看

到,较具活力的往往是那些结构性改革任务不那

么重的行业,比如中小企业和很快就解决了债务

问题的大型出口企业。在进行公司和金融部门重

组,加强金融监管和管理,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等

方面,各国都有程度不一的进展。但是,大多数

国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公司和金融部门改革,进

行更大范围的制度改革,以推动私人部门的发

展,改善投资环境。 • 近年来,区域性合作不断加强,多边贸易自由化继续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在 2002 年初开始生效。“东盟 10+3”和其他区域性合作论坛继续发展。2002 年 9 月,东盟和中国的经济部长再次确认他们将在 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Page 5: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4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概览

复苏势头逐步稳固,但不确定因素业不断增多复苏势头逐步稳固,但不确定因素业不断增多复苏势头逐步稳固,但不确定因素业不断增多复苏势头逐步稳固,但不确定因素业不断增多

4 月份我们发表的《地区报告》指出,东亚的经济复苏势头逐步稳固,与不久前的预计相比,复苏的步

伐将会更快,力度将会更大。接下来几个月公布的数据

大致证实这个乐观的观点:2002 年上半年 GDP 增长率大幅上升,工业产出增长的强劲势头持续到第 3 季度,这主要是因为出口和家庭消费支出强劲,货币政策比较

宽松,有些国家还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是一个原

因。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经济复苏是否可以保持

这样的力度,是否可以持续下去,分析家从每个月剧烈

波动的数据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可能再度减速的迹

象。

Exhibit 1

East Asia: Quarterly Real(% Change Year

-10.0

-5.0

0.0

5.0

10.0

15.0

Q1-2000

Q2-2000

Q3-2000

Q4-2000

Q1-2001

Q2-2001

Q3-2001

Q4-2001

Q1-2002

Q2-2002

KoreaMalay siaSingaporeTaiwan(China)Thailand

目前,表明东亚地区经济开始减速的实际证据

还非常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有越来越充分的

理由相信经济复苏步伐将会放缓。因为美国经济增长速

度放慢,日本和欧洲的经济还比较疲软,现在人们特别

担心东亚地区的出口增长将比以前所预期的要慢。近来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重挫,半导体行业指标大幅下滑,这

意味着全球高科技行业和金融市场要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繁荣-萧条周期中恢复过来,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东亚国家还没有受到最近新兴

市场的动荡和危机的波及。但是,国际投资者对规避风

险的程度加大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的持续收缩总归

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今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急剧

上涨将会侵蚀大多数东亚国家的收入,而且油价上涨背

后中东局势的紧张还可能加剧某些东亚国家的政治紧张

局势。与 6 个月前的情况相比,东亚地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要疲软一些,而且不确定性更大。同时巴厘岛发生

的恐怖袭击无疑将打击东南亚国家的旅游业以及企业和

消费者信心,影响至少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种更加错

综复杂的环境下,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将需要更加

倚重于各国政策和体制的情况。

产出增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2001 年,世界贸易和全球高科技行业的需求大幅下跌,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

经济体 的产出增长受到严重影响,2002年这些经济体的产出增长出现快速反弹。其中的大多数国家 2002年上半年 GDP 年增长率比 2001 年下半年上升了 5-10%(图1)。但是,第 3季度的月度工业产出数据显示情况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朗。与第 2 季度的增长速度相比,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几个国家在 6-8 月份的工业产出季度增长率有明显下降(图 2;附表 1)。新加坡的情况最为严重,初步估算显示,与第 2 季度相比,新加坡第 3 季度 GDP大幅下滑。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判断这是一个暂时的停顿(在经历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的迅

速扩张之后的确可能会出现的短暂停顿),还是由经济

基本因素所导致的持续下滑的开端。

Exhibit 2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es (SA. 3 Month Moving Averages. Jan 99 =1))

1.0

1.2

1.4

Dec-19

98

Mar-19

99

Jun-1

999

Sep-19

99

Dec-19

99

Mar-20

00

Jun-2

000

Sep-20

00

Dec-20

00

Mar-20

01

Jun-2

001

Sep-20

01

Dec-20

01

Mar-20

02

Jun-2

002

Korea ThailandMalaysia Singapore

对于东亚地区的其他国家来说,2001 年增长速

度下降的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象中国和越南这样的转轨

经济国家,由于国内需要旺盛,出口放缓也不是很明

显,今年经济增长还保持强劲势头。2001 年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从

2000年 4-5%下降到 2001年 3-3.5%。这两个国家(特别是菲律宾)的周期性复苏势头也不象这一地区其他国家

那么明显。

Page 6: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5

Exhibit 3

Change in Consensus Forecasts for 2003 Growth between 1/02 and 10/02

0

2

4

6

8

Jan-02 Mar-02 Jun-02 Oct-02

GD

P G

row

th (%

)

China Japan USAEAP NIEs (4) SE Asia (4) Vietnam

Forecast Date

Source: Consensus Forecasts, various issues. Regional totals are simple averages.

市场认识到 2002 年下半年和 2003 年的国际经济态势可能不如事先预计的那样强劲,因而普遍下调了

对世界和东亚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图 3 显示了“一致预测” (Consensus Forecasts)对 2003年主要经济体增长率预测的变化。在今年上半年分析家们一般都上调了

他们对于 2003年日本、美国、东南亚经济体和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的经济增长预测。但到今年 10 月份,由于下半年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对

于 2003年这些国家的预测值又开始下调,而且有的下调幅度相当大。对于 2003年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了 0.7 个百分点,对于美国经济预测的下调幅度也大致相当,对东南亚的下调幅度大约为 0.3 个百分点。 本报告预测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从 2001年3.5%上升至 2002年略低于 5.5%的水平,预计 2003年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水平2 (图 4)。总之,尽管高于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2002-2003 年东亚的经济增长率将比金融危机之后 1999-2000年 6.5-7.5%的增长速度要低。

出口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情况下复苏

2002 年上半年东亚地区出口恢复增长是这一地区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以美元计算,2001 年这一地区的出口下降了 7%,但到 2002 年年中,出口已经比 1年以前上升了 10-15%(附表 2)。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周期性复苏,全

球高科技行业已经见低并开始复苏(尽管复苏趋势还有

一定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开始成为对本地区其他国

家的需求强大、快速发展的出口市场。某些东南亚国家

出口的非石油初级商品价格的上升也有助于这些国家出

2 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包括 4 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NIEs) - 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新加坡和台湾(中国),但不包括日

本。

口收入的增加。但是,与 7 月份的高速增长相比,大多数东亚国家 8 月份的出口年增长率有所放缓。判断 8 月份出口增长放缓到底只是短暂的停顿,还是以后持续低

迷的先兆,现在还为时过早。

Exhibit 4

East Asia: Real GDP Growth 1990-2003

-10.0

-5.0

0.0

5.0

10.0

15.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South East AsiaNIEsChinaOther Transition

S.E.Asia: Indonesia, Malay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NIEs: Hong Kong (SAR), Korea, Singapore, Taiw an (China).Other Transition: Cambodia, Lao PDR, Mongolia, Vietnam. .

2002 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来势很猛,特别是

美国的经济复苏,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

持。以美元计算,第 2 季度东亚地区对美国的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1%,远远高于总体出口上升 7%的速度。但是,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和全球主要股票市场

重挫又使人们开始担心全球经济复苏是否能够持续下

去。2002 年 7-9 月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使股票市场经历了 2001年大跌之后雪上加霜——在 2001年年初和 2002年 9月底这段时间里,标准普尔500 指数下跌了将近 40%,欧洲和日本股市的下跌幅度也与此相当,甚至更高,股票下跌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

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心。 美国经济增长率在第 1 季度出现强劲反弹之

后,第 2季度又滑落至 1.1%的低增长水平。人们开始担心,由于企业和家庭创记录的债务水平,储蓄率低和创

记录的经常项目逆差,美国经济还比较脆弱,还有可能

再度陷入衰退。9月份的全美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 50 以下,预示今后制造业的低迷。消费者信心指数有下降的

趋势,而且 9 月份的零售额出现下跌——这是一个特别令人担心的问题,因为不管在最近的这次衰退还是目前

的复苏,强劲的消费支出始终都是推动经济的龙头,而

且东亚地区是美国市场消费品举足轻重的供应者。10 月份美国西海岸码头因为劳资纠纷而被迫关闭将严重影响

第 4季度亚洲的出口。

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 2.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 2000 2001 2002 2003

除了利率之外,都以与上一年的百分比变化来表示 GDP 增长率

Page 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6

全世界 3.8 1.1 1.6 2.7 高收入国家 3.4 0.7 1.2 2.1 美国 3.8 0.3 2.5 2.7 日本 2.4 -0.3 -1.0 0.8 欧元区 3.7 1.5 0.9 2.0 世界贸易量 13.2 0.4 2.5 7.8 七国集团消费者价格指

数的通货膨胀率 a/ 1.9 1.7 0.0 1.3

石油价格 56.2 -13.7 2.5 -8.0 除石油之外的商品价格 -1.3 -9.1 4.2 6.3 美元的 6个月 LIBOR 6.6 3.5 2.0 1.8 资料来源: World Bank DEC Prospects Group October 21 2002. (Preliminary). a/ 使用当地货币,以 1995年的权重来加总

Exhibit 5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Orders and Billings(N. America. Mill.US$. 3 Mo. Mov.Averages. Jul-98 to Sep-0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Jul-98Oct-9

8Jan

-99Apr

-99Jul-99

Oct-99Jan

-00Ap

r-00Jul

-00Oct-0

0Jan

-011-AprJul

-01Oct-0

1Jan

-02Ap

r-02Jul

-02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BillingsBookingsBook-to-Bill (Right Scale)

Sourc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2002 年欧元区的经济复苏还是令人失望的疲

弱,但分析家们还是预期 2003年复苏步伐将会加快。日本的出口在 2002年上半年有所恢复,但由于日本金融体系的问题还未解决,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以及改革进展缓

慢,人们始终担心日本经济会再度陷入衰退。2001 年东亚地区对日本出口下降,2002 年的出口还是比较低迷,这反映出日本的宏观经济和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的状况。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人们对于发达国家经

济增长率的普遍预测比 6 个月前下调了很多。世界银行把 2003 年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年初的 3.3%下调至 2.1%(正文表 2)。但经济增长势头还是可能比2002 年要好——总之,情况还是会变好,但好的程度没有以前预期的那么多。

全球高科技行业繁荣-萧条-初步复苏的周期变化是影响东亚地区出口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东亚地

区是全球主要的高科技生产平台之一。对比 2000年高科技繁荣时期和 2001年的低潮期,全球半导体销售量差不多下降了 50%。这一时期,北美高科技设备的订单数量下跌 80%左右。高科技的需求量在今年年初开始抬头,

因而东亚地区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迅速上升。但是,目前

世界高科技的需求量还是远远低于 2000 繁荣时期的水平,而且波动非常剧烈。8 月份北美半导体设备的订单数量又有所下降,而且在 9月份出现大幅下跌,定货量-销售量比例的走势也大致相同(图 5)。全球高科技行业的复苏和东亚地区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将是一个曲折的

过程,但毫无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向好的方向发

展。

中国对美国出口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长势头都

相当强劲。中国高科技出口的快速增长是因为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之后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涌入中国,以及中国在

更多的高科技制造领域积累了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竞

争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性变化也使中国从东

亚地区其他国家进口的需求增加。2002 年上半年其他 8个东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50%左右3。台湾(中国)和菲律宾对中国的出口最为强劲,

其次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这一时期对中国出口

的绝对增加额是这 8 个经济体总出口绝对增加额的 2-3 倍。换言之,对中国出口的增加抵消对其他国家(特别

是日本)出口的下降绰绰有余。

东亚地区对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其中部分由电

子和高科技产品组成的,这些产品又作为中国高科技产

品出口的原材料投入。这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

来的结构变化,导致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内生产网

络不断发展变化。显然,今年东亚地区对中国出口的这

种超高速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但就象在过去 10年发展趋势一样(图 6),中国作为东亚地区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市场的基本趋势将会继续下去。同时有数据显示,区域

内贸易(除了对中国的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高于出口

的整体增长速度。

Exhibit 6

3资料来源: IMF Directions of Trade. 这 8个经济体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中国)、泰国

和越南。

Page 8: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7

Export Markets of 8 East Asian Economies * (As % of Total Export)

0

10

20

30

4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H2

To USATo JapanTo ChinaTo East Asian 8

* Indonesia, Korea, Malaysia, Philippines, Singapore, Taiw an (China), Thailand, Vietnam.

商品价格走势

从 2001年年末到现在,东亚地区出口的几种主要的非石油初级商品,如稻米、橡胶、棕榈油、椰子和木

材的美元价格有所上涨(图 7,附表 4),这会使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出口收入上升。与去年同期

相比,第 3季度圆木和稻米的价格上涨了 10-15%,椰子和棕榈油的价格上涨了 20-25%,橡胶上涨了 40-45%。但是,前几年这些商品的价格下跌至很低的水平,使很

多东亚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外贸收入减少(图 8),尽管近来价格有所回升,但上面所列举的 5 种商品的价格还是比 1997年初的水平低 25-40%。

与以往商品价格的周期性涨跌相比,今年价格上

涨的幅度和范围都还比较有限,这也反映出经济复苏的

力度还不大,对商品的需求还不旺盛。因此,我们预期

总体来看 2002 年除石油之外的商品价格将仅仅比 2001年上涨 4%,2003年会再上涨 6%。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02 农产品价格上升很多,但金属和矿产品价格(它们对世界工业需求更加敏感)却有下跌的趋势。金属价格

从 2001年 10月份开始反弹,但到 2002年第 2季度停止了上升势头,到第 3 季度开始下跌——这对于那些依赖于金属出口的小规模经济体来说,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和

蒙古,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对于某些中等收入国家

来说,半导体和其他高科技产品价格下跌(特别是 2000年下半年高科技行业开始进入衰退期间),使它们的贸

易条件恶化,进而导致近年外贸收入的减少。2002 年高科技产品价格似乎已经见低,但如前所述,这个行业的

复苏势头还会比较曲折,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Exhibit 7

East Asia: Commodity Prices (US$ - Index 1997 Q1=1)

0.40

0.70

1.00

1997

Q1

1997

Q3

1998

Q1

1998

Q3

1999

Q1

1999

Q3

2000

Q1

2000

Q3

2001

Q1

2001

Q3

2002

Q1

2002

Q3

Rice

Coconut Oil

Palm Oil

Rubber

LogsMeranti

Exhibit 8

Terms of Trade Based Income Changes 1998-2001

(As % of National Income)

-8.0%

-4.0%

0.0%

4.0%

8.0%

Indonesia Korea Malay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1998 1999

2000 2001

Annual Average 1998-2001:-0.4 -2.7 -0.4 1.5 -3.4

因此,总体来看,非石油商品价格的上涨势头相

对较小,而且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意味着商品价格

变化仅仅有助于阻止东亚地区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导致

外贸收入减少,而不足以使它们的外贸收入出现明显增

加。对于大多数东亚国家来说,石油价格上涨还会抵消

部分贸易条件好转带来是好处。1999-2001 年石油的平均价格为 23-24 美元/桶,比此前 9 年代的平均价格高30%。2002 年后期,随着伊拉克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石油价格上涨到每桶 29美元左右。因为就整体而言,东亚地区需要净进口石油,因而石油价格上涨将会

侵蚀这一地区的收入。正文表 3 显示,1997-1999 年期间东亚地区最大的 7 个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每年进口18200 万吨原油。各种能源净进口量占这一地区初级能源总消耗量的 11%,比 20世纪 80年代大幅上升,那时这一地区的能源实际上是可以自给的。对于泰国和菲律

Page 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8

宾这样的国家来说,今年石油价格的上涨会抵消非石油

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而对于印度尼西

亚和马来西亚这样的石油和非石油商品出口国来说,油

价上涨会进一步改善其贸易条件。

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 3. 3. 3. 3. 能源进口量和消耗量能源进口量和消耗量能源进口量和消耗量能源进口量和消耗量

(1997-1999年平均水平, 百万吨石油当量)

净进口量 消耗量 *

原油 所有能源 原油

所有能

进口量占

消耗量的

百分比.

能源消耗量

占 GDP的比

重**

中国 18.9 14.7 179.5 1099.8 1.3 261.6

印度尼西亚 -25.2 -87.6 47.4 133.7 -65.5 220.7

韩国 120.2 152.4 120.2 180.3 84.5 256.8

马来西亚 -17.5 -29.3 19.7 44.8 -65.4 247.3

菲律宾 16.9 21.4 16.9 39.5 54.2 142.9

台湾(中国) 34.7 70.2 34.7 81.5 86.1 184.8

泰国 34.2 32.3 35.7 70.0 46.1 189.0

东亚地区 182.2 174.0 454.1 1649.7 10.6 243.3

日本 221.3 411.9 221.7 518.6 79.4 162.3

整个东亚地区 403.4 585.9 675.8 2168.3 27.0 217.3

资料来源: IEA Energy Balances. * 表观消耗量= 产量 + 进口量

-出口量. ** 每 1百万美元的 GDP(以购买力评价计算)所消耗的能

量(以百万吨石油当量计算)

国际资本市场

今年新兴市场的动荡从土耳其和阿根廷的金融

危机波及到更多的拉美国家,特别是巴西。但是,不

管是从利差来看,还是从市场接受程度来看,东亚地

区的大多数新兴市场都经受住了这些事件的影响。

2001 年末到 2002 年上半年,欧洲债券的利差急剧下降,尽管在第 3 季度拉丁美洲新兴市场的压力加大时,利差多少有所上升,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处

于最近 3 年来是最低水平。马来西亚和韩国的信用评级上升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利差很高,这主要

是因为投资者担心一些基本面因素,如政局紧张,财

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图 9 和图 10).

Exhibit 9

Eurobond Spreads 1/99 - 10/02

0

300

600

900

1,200

Indonesia Korea Philippines

Exhibit 10

Eurobond Spreads 1/99 -10/02

50

150

250

350

China Malaysia Thailand

东亚地区整体良好的金融市场气氛还表现外汇

市场方面。对于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 2002 年各自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都有所升值或基本稳定,对日

元稍有贬值。唯一的例外是菲律宾,第 3 季度它的货币 对美元稍有贬值,这主要是人们担心它的财政政策出现偏差(附表 5)。尽管与去年相比,大多数国家的利率大幅下跌,但今年绝大多数货币还是表现出相当

的韧性和强势。6-9 月份全球主要股市的重挫,东亚地区的股票市场也未能幸免,这可能是受投资者对该地

区和全球经济前景看淡的影响。但是,由于上半年该

地区的股票市场已有大幅上涨,所以从年初到现在这

一地区的股市比发达国家的表现要好。 这或许反映出由于这些国家推进了政治改革和体制变革,从而市场

认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较好(图 11)。

Exhibit 11

Page 10: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9

Stock Market Indices 1/01 - 10/02 (Dec.2001=1)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Inde

x

IndonesiaKoreaMalaysiaPhilippinesThailandS&P 500

Exhibit 12

Current Account Balances(Bill US$. 4 Quarter Moving Totals )

-10

0

10

20

30

40

1998

-Q1

1998

-Q3

1999

-Q1

1999

-Q3

2000

-Q1

2000

-Q3

2001

-Q1

2001

Q3

2002

Q1

Korea

Thailand

Indonesia

Philippines

近年来,东亚地区宏观经济对外的脆弱性大大

降低,事实证明,这对于抵抗外部冲击和国际资本市场

的波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 1997年之后很多国家的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它们的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图

12)。对于那些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国家,出现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投资大幅下降,和国内储蓄率基本保持稳

定。对比 1998-2001年和 1994-1997年这两个时期,5个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国家投资占 GDP比重的中值下降了 8个百分点,而储蓄率的中值仅仅下降了 2个百分点。4

因此,今年东亚地区的国际资本总流入量持续

下降,与此同时利差不断缩小,这种现象更主要的是

因为缺乏需求,而不是国际资本的供给减少。预计东

4 区域性的中值掩盖了各国在储蓄和投资方面的巨大差别。比如,实际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储蓄率在 1998-2001年期间平均值更高。

亚地区的国际资本总流入将从 2000 年 680 亿美元和2001年的 510亿美元下降至 2002年的 400亿美元左右(附表 6)。预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总流入量也将从 2000 年 2060 亿美元和 2001 年 1750 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 1400亿美元。毫无疑问,其他发展中地区资本流入的下降更多是受资本供给减少的影响:国际银行

贷款的下降最厉害,因为发达国家的银行正忙于处理

那些大额问题贷款,贷款方要么是一些面临困境甚至

违约的公司——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崩溃后的高科技

企业和电信企业,要么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新兴市场

的借款人。证券资本流入也因投资者规避风险的程度

提高而受到影响。

Exhibit 13

Net External Debt (As % GDP)

0

25

50

75

1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IndonesiaKorea, Rep.MalaysiaPhilippinesThailand

Joint BIS-IMF-OECD-World Bank External Debt Statistics.

随着投资支出的逐步恢复,以及消费上升导致

储蓄率下降,大多数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的经

常项目顺差有缩小的趋势。如果经济复苏象人们所希

望的那样继续加速,国内投资支出进一步上升,那么

这些国家又很有可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但是,由于

过去几年的持续顺差,多数国家还将继续维持顺差和

相当稳定的国际收支状况,这是降低外债规模(包括

短期外债)和增加国际储备的结果。在 1996年到 2002年中这段时期,5个发生过金融危机国家的国际储备上升了 1000 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和台湾(中国)的国际储备则分别上升了 1400 亿美元和 600 亿美元。在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外债减去国际储备的金额大幅

下降(图 13),对于所有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短期外债相对于国际储备的规模也有所下降(图 14,附表 7)。

最近有经验研究探讨东亚地区对于国际储备的

需求很高(特别是 1997 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个问题,

Page 1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0

研究者认为这主要是预防性的需求5。1997 年的金融危机特别说明的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存在主权风险

(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动荡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

体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可能被国际资本市场接受。在

政府提高税收能力受到体制缺陷和政治成本制约的情

况下,国家也会因为进行金融业的重组而承担大量新

的财政负债。相对于收入和消费的增加而言,金融危

机的经历使各国对于收入和消费的减少比更加敏感。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被国际资本市场拒之门外的成

本,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成本要小一些。在目前投资

者日趋保守和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毫无

疑问,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妥善管理国际收支状况

还是政策制定者的一项重大职责。

Exhibit 14 Ratio of Foreign Reserves to Short Term

Debt

0.00

1.00

2.00

3.00

4.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IndonesiaKorea, Rep.MalaysiaPhilippinesThailand

贫困现象继续减少,但速度比以前放慢贫困现象继续减少,但速度比以前放慢贫困现象继续减少,但速度比以前放慢贫困现象继续减少,但速度比以前放慢

以每天 2 美元收入为贫困线,预计 2002 年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下降到 41%,这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图 15,附表 8 和附表 9)。这将是这一地区贫困人口比例自 1999 年上升至 50%(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影响)之后的连续第 3 年下降。就单个国家而言,东亚地区多数国家的贫困人口比例有望创下历史最低水

平,远低于危机前水平。主要的例外是东南亚的国家: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贫困比例估计将会高于 1996年的水平。经过估算,菲律宾消除贫困的步伐还是相当缓慢。

人均收入的增长是有助于减少贫困的主要因素

之一,在危机之后 2000-2002 年的经济复苏期,即使包

5 Joshua Aizenman and Nancy Marion. (2002). The High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the Far East: What’s Going On? Paper prepared for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Isues in the Pacific Basin Region. September 26-27, 2002.

括去年的经济减速在内,东亚地区人均收入的平均增长

幅度还是略高于 5%。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二者之间呈现出比较合理、比较清晰的联系和互动关

系。图 16所示为估算的 2000-2002年期间人均收入增长率和贫困人口比例(以每天 2 美元收入为计算标准)下降的百分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估算结果显示,经济增

长较快的国家,如中国和越南减少贫困的幅度越大,另

一方面,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实际收入下降,贫困比例也

在上升。

Exhibit 15

Poverty - Headcount Index ($2-a-day poverty line. Percent)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990 1996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East AsiaS.E. AsiaChinaOther Transition (3)

在图 16中,大多数国家落在一条直线附近,而这条直线表示收入增长 1 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比例下降 0.6 个百分点。通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比较,象这样的贫困

“弹性”是很低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国家的 贫困弹性似乎有下降的趋势。比如在中国,1990-1995年期间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作用比 1996-1999 年期间明显得多(参加上面的图 15)。大多数国家农村的贫困人口最多。以中国为例,大约 99%的每天 1 美元收入以下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

这一比例为 80-90%。

Exhibit 16

Page 12: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1

Per-capita Income Growth versus Poverty Reduction 2000-02

-4

-2

0

2

4

-6.0 -4.0 -2.0 0.0 2.0 4.0 6.0 8.0

Growth

Pove

rty R

educ

tion

(at $

2 a

day)

Indonesia ChinaVietnam

PNG

PhilippinesThailand

Cambodia

Lao PDRMalaysia

因此,很多国家减少贫困是和农村的生产力、

收入和分配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国,由

于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农民收入有所减少。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制造业企业

及其所提供就业数量的发展速度也急剧下降,而在 90年代的前几年,农村制造业企业及其就业经历了爆炸性的

增长。众所周知,过去 15年里,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增长也伴随着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而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减轻

经济增长消除贫困的作用。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地区间和行业差距的扩大,比如城乡收入

差距,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收入差距,和不同省份之间的

收入差距。20世纪 80年代中至 90年代中这一时期,是收入差距扩大最厉害的时期,这时吉尼系数上升了 9-10个百分点。其中 60%的上升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所导致的,还有 20%是不同省份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所导致的。

减少贫困的战略应该包括一系列行业和结构性

政策。一方面,合理而有效的农村发展政策将会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强化农民的产权,提高政府的

农业科研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及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进入

市场。另外,为了给贫困人口提供脱贫机会,那些有利

于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和地区间整合和流动的政策也是

非常重要的,比如减少甚至消除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法律

和制度障碍。这些问题将在本报告后面所附的特别专题

《减轻农村贫困问题》中详细讨论。

近年来减少贫困的进展有些缓慢,但也有一个

明显的例外,那就是印度尼西亚。以每天 2 美元为贫困线,在 1996-1999 年的 3 年里,印度尼西亚的人均收入年增长速度为-2.5%,贫困人口比例以每年 5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印度尼西亚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以每天 2美元为标准,贫困人口比例从 1999 年高达 65%的水平下降到 2002年 2月的 53.4% 。仅比 1996年水平高 3个百分点。以印尼国内的贫困标准计算,贫困比例已从金

融危机时的 27%下降到 2001年 13.2%。粮食(特别是稻

米)价格的相对下降是主要的原因,另外工资水平的恢

复和就业增加(后者主要由中小企业发展所推动)也是

重要的推动因素。但是,尽管工资水平继续上升,2001年 2月至 2002年 2月期间稻米价格上涨又使贫困人口比例上升到 14.5%。

不确定性和风险明显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明显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明显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明显增加 …

4 月份的《地区报告》指出,东亚地区的经济复苏将面临几个主要的外部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在过去

的 6 个月里,有些外部风险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现实,这在前面部分已有更加全面的论述,这里我们只简短地概

述一下要点。

外部风险

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于 2003 年高收入国家的增长率的普遍预期都已被大幅下调。全球规模庞

大的高科技行业要从近年来的繁荣-萧条周期中复苏,很有可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而困难的过程,而且出现再次

衰退或连续两次负增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投资者规避

风险的程度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新兴市场

风波不断,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流入正在减少。在

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因素(比如一家大的银行倒

闭或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都可能导致规避风险的程度

和蔓延效应大幅上升。到目前为止,东亚地区还没有受

到最近一系列金融风波的波及,但如果市场急剧恶化,

而且同时东亚国家的政策出现偏差,那就可能难以保证

东亚地区以后还能不受影响。

如果发生中东战争,石油价格继续飙升,这将

对东亚地区总体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可能导致目前疲弱

的世界经济第二次下滑,形成连续两次负增长的经济衰

退。关于伊拉克和其他中东政治问题的争论可以会引起

某些东亚国家的国内政局紧张。但是,从中期来看,战

争迅速结束和取消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可以使伊拉克增

加石油供应,进而有助于石油价格的下跌。伊拉克的战

后重建也可能为东亚地区建筑服务和资本货物出口,以

及对外劳务输出提供机会。

安全风险和政治压力

最近这两年是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变化和转型

期。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新政府上台之后,缓和了公

众对于上一届政府的普遍反对,可能也为今后加强政权

的合法地位和稳定政局打开了大门。在泰国,2001 年通过选举上台的他信•西那瓦政府也已巩固其在议会的地位。多数国家的政府都面临如何利用它们获得的权力解

决很多复杂而且急迫改革难题的挑战。

10月 12日巴厘岛发生的恐怖袭击充分说明了东南亚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和政治暴力,以及加强法制及维

Page 1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2

护稳定的迫切性。保护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维护

法制是东亚地区建立协商合作政府、代议制政府或民主

政府并保持稳定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且也是经济发展的

基础。9.11 事件之后有大量证据表明国际恐怖组织网络在东南亚活动频繁。新加坡和东亚地区其他国家政府的

安全行动已经破获和阻止了多起恐怖活动。9-10 月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增多(其中包括对巴厘岛的恐怖袭击),这将对旅游业以及企业和消费

者信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至少会持续一段

时间。

正文表 4 显示,9.11 事件使到东南亚旅游的国外游客数量骤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据,到东

南亚旅游的国外游客在 2000 年增长 13%,2001 年 1-8月份增长 15%,均大大高于世界旅游总体平均增长水平。但 2001 年 9-12 月份,到东南亚旅游的国际游客下降了 8%。下降幅度大于东北亚、欧洲和非洲,但小于美洲、中东和南亚的下降幅度(这是合乎常理)。印度

尼西亚在 2001 年吸引了 400-500 万游客,给它带来 54亿美元的收入,占当年 GDP 的 3.7%。2001 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为 250-260亿美元,占 GDP的 4-5%。

毫无疑问,巴厘岛的恐怖袭击之后,东南亚地

区的旅游下降的幅度将会更大,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

今后 1-2 年。1997 年埃及卢克斯特市发生恐怖袭击,导致 60名游客死亡,这一事件导致当年埃及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下降 17%和 19%。金融危机之后,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下降了 17%和36%。

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 4444. . . . 国际旅游业国际旅游业国际旅游业国际旅游业

东亚 东北亚 东南亚

游客人数 (百万).

1999 88.0 55.2 32.7

2000 99.5 62.5 37

2001 105.7 65.6 40.1

与上年相比游客人数的百分比变化

2001年 1-8月 9.6 6.7 15.4

2001年 9-12月 -4.2 0.9 -8.2

旅游收入 (10亿美元)

2000 67.6 41.1 26.5

2001 68.7 43.1 25.6

资料来源: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June 2002

巴厘岛的恐怖袭击之后,预计旅游业将会下降

20%,这意味着国民收入相应的下降幅度略低于 1%。由于这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将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预

计这将使 2003年经济增长率下降 1个百分点。埃及的那次恐怖袭击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在国际收支恶化方面,

而不在经济增长方面,由于对外融资金额很多,印度尼

西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对于象巴厘岛这样

的区域性旅游中心的打击将会很大。象埃及这样的历史

经验还表明,如果政府对恐怖分子采取果断的、强硬的

措施,旅游也可以从恐怖袭击中恢复过来。

政府面临加强法制、维护稳定以及进行一系列

难度很大的结构改革和体制改革的挑战——往往还要面

对既得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同时满足公众提高进一

步收入和福利的要求。很多国家将进入大选,这要求现

任政府采取及时的措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

亚将在 2004年将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而且马来西亚将在 2003年更替最高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不利的人民党主义的政策

来满足某些选民的利益要求,或者不敢在大选临近时不

敢实行一些大胆的改革措施。另一方面,采取大胆行动

和加快改革有可能在大选前收到成效。

不确定情况下的政策挑战不确定情况下的政策挑战不确定情况下的政策挑战不确定情况下的政策挑战

由于面临非常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东亚各国政

府应该在最近取得一些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改革,增

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外债

减少和经济脆弱性的降低使东亚国家受益匪浅。但是,

如果包括或有债务在内,有些国家的公共债务还是很

高,因此为保证今后宏观经济的稳定,政府需要采取合

理的措施加强财政管理,特别是加强税收管理和提高财

政收入。同时,东亚国家对更高质量的公共商品和服务

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恐怖主义的威胁加大,人们

对法制和安全的要求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政

府的管理,强化公共财政的责任制是非常重要的。家庭

消费支出旺盛是今年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但经历过金

融危机的国家的私人投资还是比较疲软。以国际标准衡

量,绝大多数企业的债务水平还是居高不下,尽管有些

企业的债务有下降的趋势,还有一些企业的债务水平却

在继续上升。企业利润率尽管有所上升,但以国际标准

衡量还是比较低的。因此,大多数国家需要继续深化企

业改革和金融改革,并进行大范围的体制变革,以加快

私人部门的发展,改善投资者信心。

财政政策和公共债务问题

在 2001-2002 年,一些东亚国家实行逆对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某些行业的发展以及减

轻经济减速带来的潜在社会问题。但是多数国家由于进

行 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业结构改革,公共债务水平已经很高,政府不得不重视今后财政的稳定问题,以

保证公共债务规模维持在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水平。在

满足对于一些关键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保证财

政的可持续性是今后几年将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挑

战。这个挑战进而会使人们重视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提

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责任制,以

及进行结构改革 ,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率来促进财政的可持续性等相关问题。

Page 14: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3

10 月份结束的泰国 2002 财年的预算可能使结构性财政赤字上升 2 个百分点,占 GDP 比例上升至 5.5%(图 17)。财政支出增加项目主要包括通过“乡村基金”对农民收入的转移支付,农民贷款的延期支付,提

供培训以及促进劳动力密集型农业、中小企业和旅游业

的发展。2002 财年公共部门债务额占 GDP 的比例有望上升至略高于 60%的水平。2003财年的目标是通过逐步淡出近期临时性的财政刺激政策,将财政赤字占 GDP比重降至 4%左右,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长期的措施则包括增加税收收入,加强对或有债务的管

理,在今后 2-3 年里继续有步骤的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以及确保中央政府分权改革不会导致财政状况

恶化,使政府债务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Exhibit 17

Public Sector Fiscal Balance 1998-02. (% of GDP)

-8

-4

0

4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Indonesia KoreaMalaysia PhilippinesThailand

Source: IMF. Indonesia, Korea are central government. Estimate for 2002.

2001 年为防止经济经济减速,马来西亚采取了两项财政刺激政策。财政收支差额一下子从 2000年的略有盈余变化为 2001 年的财政赤字占 GDP 的 3%,这主要是因为为发展经济政府支出增加,增加了退税额,以及

37 家非金融的国有企业(NFPE)的财务盈余减少。2001 年底,公共债务占 GDP 的比重高达 70%,但在2002年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来稳定财政状况(图 18)。部分数据显示,财政状况比上半年预算的情况要好。近几

年来中国一直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减轻 1997-1998年地区金融危机,2001年全球经济滑坡以及国有企业改组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在 1997-1999 年间,政府总的财政赤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翻了一

番,占 GDP 的比重上升至 4%左右。尽管看起来中国的政府债务相对比较低(大约占 GDP 的 25%),但由于银行的坏帐问题,政府的或有债务很大,而且可能继续

增加,因此中国有必要继续采取财政稳定措施。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财政、金融和企业这些相互联系的

部门进行全面的改革,这方面也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

2000 年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公共债务占 GDP的比重上升至 90-100%的水平,直到现在还处于很高的

水平,因而严重地制约了它们财政政策的灵活性。由于

后半年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今年印度

尼西亚的债务-GDP 比重有望大幅下降。洪灾和新措施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延误将导致税收的减少,从而不利于

中央政府减少财政赤字,但最近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

将会有助于增加政府收入。撇开这些短期的不确定因

素,继续推进主要的结构性改革措施对于实现财政长期

的可持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措施包括改革税收和关税

管理,在财政分权过程中大力加强对财政体系的监管和

记录。

Exhibit 18 Public Sector Debt 1997-02

(% of GDP)

0

20

40

60

80

10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Indonesia KoreaMalaysia PhilippinesThailand

Source: IMF. Indonesia, Korea are central government. Estimate for 2002 2001 年 1 月菲律宾的阿罗约政府上台执政,新政

府成功地阻止了在埃斯特拉达执政期间的财政状况恶化

的趋势。但是 2002年财政收入低于目标值,而财政支出比去年大幅度上升。2002年 1-9月份的 1660亿比索的财政赤字就已经超过 2002 年全年 1300 亿比索的目标,但8-9 月份税收收入比去年有大幅上升。及时而持续地推进财政改革对于保持金融市场对于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

非常重要。在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税收管理,打击骗税和

税务腐败的同时,还需要引入一系列新的税收政策。一

般情况下,进行这样一揽子的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而

2004 年将进行的总统选举导致一些政治花招和政治复杂化的出现,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难度。

公共部门和政府管理

东亚地区公众对于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

务需求(比如法制和安全、医疗、教育、基础研究、技

术推广和基础建设)越来越大。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本

身对于消费者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有助于改善投资环

境,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和保持政局稳定。如果政府想在

满足公众的上述需求的同时不断巩固财政状况,那么需

要继续推进公共部门和政府管理的改革。在这一方面,

政府需要继续强化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责任制,

Page 15: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4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在中央分权的情况下),通

过公务员改革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以及通过法律和司法

改革加强法制。

改善投资气氛,提高投资信心

在那些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固定投资还

是比较疲软,其中不少国家目前的实际固定投资水平还

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图 19)。固定投资下降主要,甚至完全是因为金融危机之后私人投资水平大幅下滑。

正文表 5 显示,1998-2000年私人投资占 GDP的比重不仅低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在当时过热的泡沫经济环境下私人投资水平上升至不正常的水平),而且低于

80年代的水平。

Exhibit 19 East Asia - Real Fixed Investment.

1997 Q1 - 2002 Q2 (SA; 1997 Q1 = 1)

0.45

0.65

0.85

1.05

1.25

Indonesia

Philippines

Korea

Taiwan (China)

Thailand

Indonesia

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似乎不是近年

来私人投资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其中也有两个值得注意

的例外。印度尼西亚的外商直接净投资额从 1990-1997年平均每年净流入 42亿美元,下降到 1998-2001年平均每年净流出 27亿美元。马来西亚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净流入额占 GDP 比重也从 1990-1997 年 8%的超常水平下降到 3%的稳定水平(图 20;附表 10)。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和泰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

有所上升,这是因为投资管理政策有所放松,而且作为

作为结构改革措施的一部分,一些高负债企业出售给了

外国投资者。特别让人担心的一点是 2001年这 5个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非常疲软,下

降到仅有 40亿美元,而 2000年有 126亿美元,1996年(发生危机之前那年)为 196亿美元6。

6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正文表 5. 5. 5. 5. 固定投资固定投资固定投资固定投资 (占 GDP的百分比)

1980198019801980----89898989 1990199019901990----97979797 1998199819981998----00000000

私人投资

马来西亚 17.0 26.9 12.9

菲律宾 17.2 18.0 14.9

泰国 21.1 30.9 12.1

韩国 24.2 31.4 24.3

公共投资

马来西亚 14.4 13.2 16.7

菲律宾 8.7 5.4 6.3

泰国 11.9 9.5 11.5

韩国 10.0 6.1 6.3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的数据及其研究人员的估

算。名义投资额占 GDP的比重。

Exhibit 20

FDI as % of GDP

-4.0

-2.0

0.0

2.0

4.0

6.0

8.0

10.0

China

Indon

esia

Korea

Malaysi

a

Philipp

ines

Thaila

nd

Cris

is 5

1990-971998-01

一定程度上,近年来投资疲软是金融危机之前投

资旺盛以及设备和建筑物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自然反

映,过剩的生产能力需要通过生产恢复、折旧和报废才

能逐渐消化。东亚地区高科技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的问

题可能是最严重的,因为以前国外的跨国公司和当地的

公司在东亚地区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投资,而且这个行

业还刚刚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衰退中恢复。2001年全球的高科技全面崩溃,这无疑是去年东亚地区外商

直接投资下降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这导致东亚地区的生

产网络发生结构变化,也使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

司进入中国并积累了一些的生产能力。据估计,2001 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了创记录的 4469 亿美元。最后,在某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在中央分权过程中

政策环境变得不确定,管理变得更加随意,再加上法律

和司法方面的缺陷和其他一些原因,投资者因而认为投

资环境有所恶化,从而影响到外商直接投资。

Page 16: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5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一些宏观经济因素将会使

投资在适当的时候重新恢复活力,这些因素包括国内经

济持续增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利率很低,货币汇率

升值以及全球高科技行业有望复苏。采取结构性和体制

性的改革措施对于改善投资环境也非常重要。这包括减

少服务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壁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提供那些企业非急需的公共服务,改善监管、法律

和司法体系。另外,继续推进企业和金融业的结构性改

革也很重要,这包括那些强化金融监管和改善公司治理

结构的改革措施。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对于推动今后投

资出现 健康、快速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引导储蓄流向企业,另一方面 可以监控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债务重组也可以促进今后投资的增长,比如

消除已有不良债务的企业进行新投资的障碍。令人鼓舞

的是,即使在 2001年经济减速的时期,政策制订者们还能够在结构重组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有些国家的结

构重组步伐还比较慢,特别是在企业改革方面。

金融业

多数受到 1997 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在稳定金融体系和减少不良贷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从理论上

讲,这会使金融业更好地发挥它作为金融中介的作用。

大多数国家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开始上升:除了泰国,

2001 年各国银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平均股本收益率已经变为正数。即使在平均收益率仍然为负的泰国,在

过去 3年里银行的盈利情况也大为改善(图 21)。银行被重新注入资本金,目前所有国家平均资本充足率已经

高于国际清算银行所推荐的占风险加权资产 8%的标准。截止 2002年 6月,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已不到 12%。

需要指出,国与国之间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一

个国家的各家银行的差别也很大。就资本充足率而言,

截止 2001年底,印度尼西亚 7家重新注入资本金的银行中,只有 2 家达到 8%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尽管泰国的几家大银行有望在今后几年有较好的盈利,可以提取足

额的风险准备金,但其他银行则由于对贷款重新分类和

重组贷款的估值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从经济角度来看,风险准备金和资本金都还严重不足。

为刺激经济增长而采取的鼓励银行发放更多贷款的政策

措施, 可能会使实力较差的银行和监管机构都不愿意提取足额的风险准备金。

Exhibit 21

Banks: Rate of Return on Assets

-8

-4

0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KoreaIndonesiaMalaysiaThailandPhilippines

Indonesia 1998 = -18.8

* Latest Available

2001和 2002年,多数国家银行不良贷款下降的

速度有所放慢。1997 年金融危机之后,菲律宾的不良贷款比例逐渐上升,到 2002 年中已上升至 18%左右(但在 7-8 月份有轻微的下降)。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由于企业重组进展缓慢和企业不景气导致新的不良贷款发

生,问题资产(包括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

的总规模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图 22;附表 11)。以泰国为例,它的新增不良贷款以 7-8%的速度增长。所有国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取得的进展还不大。比如,即

使在韩国,到 2002年 6月底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已大幅下降至 2.4% ,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还是高达 10.4%。马来西亚的情况也相似,截止 2002年 6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已下降到不足 10%的水平,而投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还是高达 26.6%。

Exhibit 22

East Asia- Non Performing Loans (As % of Total Loans)

10

30

50

70

Dec. 98Dec. 99 Dec.00

Mar. 01 Jun.01 Sep.01 Dec.01 Mar.02 Jun.02

IndonesiaKoreaMalaysiaPhilippinesThailand

Note: inclusive of loans held by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Page 1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6

企业

总体来看,东亚地区企业结构重组的步伐有落

后于金融结构重组的趋势。在 2002年 4月的上一期《东亚地区报告》中,我们考察了金融危机之后企业结构重

组的进展,因而本报告将只关注企业的财务发展趋势,

即企业资产负债表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生

产和投资决策有直接影响的收入趋势,以及企业抵御外

部冲击的能力。与金融危机期间最糟糕的情况相比,东

亚地区企业的财务状况总体是在改善,但以国际标准衡

量,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弱,负债率相对较

高。

金融危机以后,韩国和泰国的企业债务-股本比例不断下降,但以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标准来看还是比较高。泰国 23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债务-股本比例在金融危机时急升到 4,到 2001年底还处于 3左右。韩国的平均债务-股本比例已从金融危机前的 4下跌至不到2 的水平,但这还是高于国际标准7 (图 23)。比如 2001年美国和英国的平均债务-股本比例分别为 1.1 和 0.4。8 当然,不同企业负债情况的差别是很大的。比如,泰国

超过一半的企业(绝大多数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已将负

债率降至危机前的水平,但很多规模较大的企业的财务

杠杆还是很大。韩国大约 30%的制造业企业在 2001 年底的债务-股本比例在 200%以上,而且也是大企业的债务-股本比例高于中小企业的。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债务-股本比例大幅上升,到 2001年底已上升至 7.6,这在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的最高水平9。1997-2001 年间菲律宾的平均债务-股本比例略低于 2。马来西亚因为是本地区高负债企业最少的国家而显得特别突出。

Exhibit 23

7 2002 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韩国企业在降低财务方面继续取得进展:KSE 报告指出,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债务-股本比例从2001年底的 1.82下降至 2002年中的 1.13。2002年上半年企业的平均偿债比例也有所改善:平均偿债比例小于 1 的企业的百分比从 2001年的 19.5%下降到 2002年中的 14%。 8 美国和英国的比例是以 Worldscope 提供的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样本为根据。 9 资料来源: JITF。印度尼西亚的数字是所有股本大于零的上市公司的简单平均 值。2000年 12月的债务-股本比例为 5.6。

East Asia: Corporate Debt-Equity Ratios 1997 & 2001

0

2

4

6

8

Indonesia Korea Malay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19972001

东亚地区企业相对高的债务负担也限制了企业

盈利能力。正文表 6 显示,在大多数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与 199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相比,营业收入占销售额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还是低于危机之前 1996年的水平,也低于国际水准(比如美国的水平)。但是在

多数国家,扣除非经营性支出的利润率情况更加不好,

这主要是因为利息支出侵蚀了企业利润(尽管这段时期

利率相对较低)。总体来看,1998 年之后各国企业的利息支出有所下降,但占销售额的比重还是在 4-6%左右,而美国企业的这一比重还不到 2%。在菲律宾,2001 年企业的利息支出继续上升,而且也是东亚地区最高的

(但 2002年利率下降,利息支出也有可能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负债较低,马来西亚以其低利息支出而

格外引人注目。扣除利息支出(和其他非营业性支出,

再加上非营业收入)以后,印度尼西亚高负债企业的经

常性收入对销售额的比例仅稍大于零,韩国也仅仅

2.5%。其他国家经常性收入对销售额的比例在 4-6%这个范围,还是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比如美国的这一比例

为 11%左右。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 : : : 企业盈利情况企业盈利情况企业盈利情况企业盈利情况

1996 1998 2000-01

营业性收入占销售额的比例(%)

印度尼西亚 12.9 15.1 10.2

韩国 6 5.7 5.7

马来西亚 11.8 5.19 6.4

菲律宾 11.3 6.2 6.6

泰国 7.7 4.4 6.6

美国 12.8 13.0 12.0

利息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 (%)

印度尼西亚 4.7 13.2 5.6

韩国 6.9 9.2 3.7

马来西亚 2.8 5.3 2.5

菲律宾 1.9 5.8 6.4

泰国 5.2 9.5 4.0

美国 1.3 1.5 1.7

经常性收入占销售额的比例 (%)

Page 18: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7

印度尼西亚 11.1 -11.9 0.5

韩国 1.5 0.71 2.5

马来西亚 10.5 2.34 5.9

菲律宾 14.8 0.0 4.3

泰国 6.6 6.9 5.7

美国 11.8 11.5 10.8

资料来源: Worldscope. 印度尼西亚为 2000年

的数据.

家庭支出

家庭消费支出异常强劲的增长有助于缓解 2001年很多东亚国家出口放缓的影响,也继续推动着今年的经济复

苏。消费增长恢复活力在一定程度是因为一些国家银行

的利率下降以及银行对家庭的贷款增加,特别是那些银

行业经过结构性改革并对外资开发的国家。消费者也有

可能是受到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与金融危机

时及后续动荡时期相比)的鼓舞 ,特别是随着银行的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们不那么担心金融体系的崩溃了,

而且好几个国家的政局也比以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密切监控近来家庭信贷的增

长,确保这些贷款符合审慎的信用风险管理标准,而且

是家庭可以承受的。

区域合作

东亚地区加强区域合作的努力不断取得成果,

这一地区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的承诺也取得了

一些成果。2002年初东盟自由贸易区在 6个发起成员国之间开始生效。现在成员国正在谋求在减少关税壁垒取

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一体化,着手解决非关

税壁垒,产品标准,海关程序,服务贸易,运输和物流

以及资本流动等问题。同时,还发表了《东盟一体化动

议》(The Initiative for ASEAN Integration),旨在协助新的欠发达成员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发展

生产力,以逐步完全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东盟

+3”以及其他一些新论坛的协商与合作也在继续发展。

2002年9月在文莱举行的第34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10位东盟成员国的部长同意将“10-X”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服务领域,减少除商品贸易以外其它领域

里的倒退现象。这项原则的新适用范围包括服务贸易自

由化、投资、电子东盟(e-ASEAN)、航空服务和相互认许制。这项原则允许已经具备条件的成员国先行一

步,率先开放它们的服务业,而那些还不具备条件的成

员国则可以以后再加入进去。通过这种方式,一方出现

问题就不会影响整体的自由化进程。

在 2002 年 9 月文莱的会议上,东盟和中国的经济部长再次确认了他们关于在 10 年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承诺。会议还讨论了《东盟-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Framework Agreement on ASEAN-China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该协议有望于11 月在柬埔寨举行的东盟-中国高峰会议上正式签署。这个自由贸易区降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此

外,它还提出了东盟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提前收获”的

可能性,即从 2004年 1月 1日开始对双方认可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提前收获”的建议由东盟提出,中国方

面也已经同意,这使得某些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不必等到

完整的自由贸易区都完成就可以实现。这有望在今后 3年付诸实现。此外,东盟的新成员(柬埔寨、老挝、缅

甸和越南)可以有更多时间来进行调整以适应自由贸易

区所导致的竞争加剧。

Page 1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8

国别报告国别报告国别报告国别报告

主要经济体主要经济体主要经济体主要经济体10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GDP增长率从 2001年的 7.3%上升到 2002年前两个季度的 7.6%和 8.0%。工业是主要的动力,工业产出增长从 2001 年的 8.7%上升至 2002 年前两个季度的9.3 %和 9.9%。固定资产投资从 2001年 12.1% 大幅上升至 2002 年上半年的 21.5 %。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尤其旺盛。2002 年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特别是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继 1999和 2000年 3次加薪之后,政府在 2002 年 7 月份第 4 次提高了公务员工资。这些刺激性措施有助于保持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

总体来看,最近 5 年来货币政策也是扩张性的。1998年和 1999 年利率连续下调。2002 年 2 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将利率下调 0.5个百分点,5月将 M2的目标增长率从13%提高至 14%。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在

今年头 7 个月上升了 20.7%,金额达到 306 亿美元。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增长了 32.9%,金额达到 554 亿美元。除了国内投资和外国投资增长旺盛以外,出口增

长速度也在上升。今年头 9 个月,出口增长了 19.4%。进口增幅相对小一些,为 13.2 %, 而且有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而加快增长的趋势。这似乎是新一轮出口

增加的前兆。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信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制造业生产逐步从美国、

日本和欧洲转移到中国。全球范围内竞争压力加大,制

造业产品价格下降以及利润空间缩小促使企业将生产转

移到像中国这样低成本的地区。这个结构性因素是中国

的出口能够在全球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保持两位数增长的

原因。

生产和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继第 1 季度下降0.6%之后,第 2 季度消费物价指数的下降幅度更大,达到 1.1%。但是,价格变化的月度趋势显示通货紧缩有可能出现缓和,7 月份的下降幅度已经放慢到 0.9%。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工业部门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不过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供过于求。由于面临软预算约

束,而且享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低效率的国有

企业还在继续降低价格以出清存货。在一定程度上,近

来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下跌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降低

关税也是持续通货紧缩的原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

权平均进口关税已从 2001年 9.1%下降到 2002年年初的6.4%。

10 关于各个主要经济体的详细情况可查询世界银行网站: http://www.worldbank.org/eapupdate.

保持社会稳定越来越成为企业改革的制约。

2002 年年初,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其他一些东北城市的工人发生骚乱。这些事件可能对政策决策产生了某种影

响,比如全国人大对新破产法的审议已经推迟到明年。

为应对这些社会压力,最近几年政府在维护社会安定方

面的支出大幅增加,同时保持改革的大方向不变,甚至

在某些方面还加快了改革的进程。值得注意的是,企业

所有权转变不断推进;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银行不良贷

款和推动企业重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 2002年年中,4家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了 2104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收回 454 亿元现金,现金回收率达到 21.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正在加快国有企业和金融机

构对外资开放的步伐,一些新的管理办法正在酝酿并陆

续出台,以扩大外资可以进入的行业范围,为国外的跨

国公司购并国有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并允许外资进入基

金管理业。在金融领域,当局正在采取措施加强金融监

管,推动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据报道,去年所有国

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下降了大约 3个百分点。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

在 2001 年是 2002 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已经滑落至 3-3.5%的低速增长,这是 10 月份巴厘岛发生恐怖袭击之前的情况,而这次袭击可能会进一步打

击印尼的经济增长,至少在短期内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

的。上半年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个人消费以 6-7%的年率稳步增长,政府支出增长也比较快。但上半年私

人投资还比较疲软,去年甚至还在继续下跌。1998 年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已经变为负数,1999-2001 年每年平均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的规模为 35 亿美元左右。2002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大幅下降。以美元计

算,2001 年商品出口下降了 9%,与去年同期相比,2002 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略成正数。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使下半年出口形势好转。金融危机之后,贫

困现象急剧恶化,但最近的家庭调查显示,在过去 2-3年里,贫困人口又差不多下降到危机前的水平。粮食特

别是稻米价格相对下降似乎是一个主要原因,工资和就

业的稳步增长也是一个积极因素。

随着 2001年政治紧张局势的消退和梅加瓦蒂•苏加诺新政府地位的稳固,今年各项金融统计指标有所改

善。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使外汇储备增加到 300 多亿美元。净外债额逐步下降,外汇储备-短期外债的比例有所上升。2001年第 4季度,印度尼西亚的主权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利差大幅缩小,并且在 200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从第 1 季度的 10000卢比/美元升值到第 2季度和第 3季度的 9000卢比/美元左右。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货币汇率的升值,从第 2 季度开始,印尼的中央银行也能够下降国内的利率了。

Page 20: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19

在政策方面,洪灾和新措施推行过程中出现的

延误将导致税收的减少,从而不利于中央政府减少财政

赤字,但最近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将会有助于增加政

府收入。撇开这些短期的不确定因素,继续推进主要的

结构性改革措施对于实现财政长期的可持续是非常重要

的,这些措施包括改革税收和关税管理,在财政分权过

程中大力加强对财政体系的监管和记录。2001 年底,公共部门债务-GDP 的比例为 91%左右,今年由于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这个比例有望大幅下降。

印度尼西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从 1998 年底的 40%稳步下降到 2001 年底的 40%,这反映出贷款核销和重组的力度。但是,那些重新注入资本的银行和国

有银行进行贷款重组的质量还是很令人担心。今年

IBRA 出售资产和贷款的步伐加快,而且提前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今年年初,政府出售了它所持有的 BCA 银行的大部分股份,BCA银行是危机之后被国有化的 4家银行之一,政府还计划在年内出售 Niaga 银行和Danamon银行。在企业方面,上市公司债务-股本比例还是很高,处于 7-8 的水平,偿债率的中值刚刚超过 1,而且很多公司的偿债率不足 1。根据最近的调查,57.5%的企业债务面临困境。但截止 2002年 5月份,IBRA还仅对其总规模为 301 亿美元的问题债务当中的 51%进行了结构重组(定义为对最后的商业条款或法律协议进行

调整)。截止 2002 年 5 月份, JITF还仅对其总规模为374 亿美元的问题债务当中的 51.5%进行了结构重组。此外,据估计还有 100 亿美元的问题债务还没有交由IBRA和 JITF来处理。

巴厘岛的恐怖袭击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印

尼的旅游业。打击原本就比较脆弱的消费者和企业信

心。初步计算可以表明,2003 年的 GDP 增长率会因此下降大约 1个百分点。旅游业大约占 GDP的 5%。埃及的旅游业相对规模与印尼大致相当,1997 年发生在卢克斯特市的恐怖袭击使埃及的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了 17%。1998年印尼发生骚乱,外国游客也减少了 17%。根据旅游业在 GDP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上述相似情况下旅游的下降,我们可以算出 2003 年 GDP 增长率比我们以前的预测值低 0.85%,这是恐怖袭击直接影响旅游业的结果。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受挫还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国

际收支的流入可能会因此下降 10亿美元,而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可能会因而财政收入受到影响以及其他因素而上升 0.2-0.4个百分点。具体后果将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策。大力推动结构性改革可能是一个特别有效

的对策。某些领域(银行业、IBRA)改革的进展通过减少风险、推动汇率升值和强化降低利率 从而大大有利于过去几年的社会稳定,那么同样地,进一步推动改革也

将会有助于减少巴厘岛事件的负面影响。

韩国韩国韩国韩国

2002 年上半年韩国的经济复苏情况较好,与去年同期相比 GDP增长率为 6.2%,而 2001年的 GDP增

长率为 3.0%。经济好转主要是强劲的出口以及厂房和机械设备投资所带动的。建筑投资和私人消费多少有所放

缓,这在第 2 季度特别明显。出口对最终需求的贡献率从第 1季度的 7.0%上升到第 2季度的 50%。(最终需求总增长率为 9.1%,其中 4.5%是由出口增长所导致)。出口增长主要是由无线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半导体和

一般机器设备的出口上升所推动的。另一方面,私人消

费曾经是 2001年和 2002年第 1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但在第 2 季度增长有所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从第 1 季度的 8.3%下滑到 7.4%。第 3 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开始下降的趋势,但还保持在 100的基准线以上。

2002 年头 8 个月保持了稳定的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为 4.0%(去年头 8个月财政盈余占 GDP的比重为 3.0%),这主要是因为韩国政府出售其所持有的韩国电信股票的收入提高了财政收入。除去韩国国家养

老基金,财政盈余占 GDP的 1.9%。

金融危机之后的这几年,韩国在金融业的结构

重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的不

良贷款比例从一年前的 8%下降到 2002年 6月的 2.4%。在过去几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问题尽管也取得

了一些进展,但不良贷款比例相对还是比较高,2002 年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为 10%。金融系统总体的不良贷款比例在 2002 年中为 4.2%。韩国银行体系的利润率和资本金比例的情况也在继续改善。截止 2002年 3月,银行平均资本金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为 11.6%。平均资产收益率已变为正数,2001 年股本收益率大幅上升。此外,2002 年上半年银行业实现了 4.05 万亿韩元的利润,这差不多相当于 2001年全年的利润。在出售那些在金融危机之后被国有化的银行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已同意汉城银行在 2003年第 3季度出售。由于这些等待进行私有化的银行的财务状况不断改善,2001 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性收入大幅上升,政府决定加快步伐,在

今后 3年内完成银行私有化。政府要在 2003年之前将政府持股比例降到 50%以下,Woori 金融控股公司和 Chohung将是主要的改革对象。

制造业公司的债务-股本比例从 1997年 4下降到2001年底的 1.8,又进一步下降到 2002年中的 1.1 。偿债率的中值也上升至远高于危机前的水平。但是,截止

2001 年底,还有大约 1/4 的企业的偿债率低于 1,而且偿债率低于 1 的企业所占债务规模的比重比较大(28%)。由于近年来在结构性重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下一步的任务将主要是确保加速剩下的困难企业

的结构重组进程。经过持续努力,大宇汽车已就被通用

汽车收购成立合资企业达成协议,关于 AK capita 收购韩宝钢铁公司,和优先选择 Hanhwa 财团来收购韩国人寿保险公司等问题也在 2002年上半年签署谅解备忘录。由于某些贷款方和股东坚持反对协议条款从而延误问题

的处理,因此通过贷款方来主导结构重组的可能性已经

越来越小。为了加速破产企业的退出,需要在更大程度

Page 2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0

上依赖法院来监督指导破产清算,以及加快破产方面的

改革。政府计划合并并强化目前 3个单独的破产法律。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实际 GDP 增长率有望从 2001 年 0.4%上升至2002 年的大约 3.5-4.0%。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和出口复苏推动实际 GDP年增长率从 2002年第 1季度的 1.1%上升至第 2 季度的 3.9 %。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是因为以内需为导向的行业产出不断扩

大 ,以及电子行业的情况突然好转。私人消费支出保持强劲,第 2季度增长 5.6%,这主要的利率较低,初级商品价格上升(使农业地区的收入上升)和融资更加容易

等因素造成的。

财政政策曾经是马来西亚政府刺激经济的主要

政策工具。1999-2001 年期间,联邦政府的平均每年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大约是 5%。到 2001 年底,政府总债务额占 GDP 比重上升到 70.5%。 尽管财政情况还处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但从长期来看也要求政策制订者

们更加关注这个问题。近来公布的 2003 年财政预算来看,政府对于通过投入公共资金来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

更加谨慎的态度。

马来西亚的出口受益于东亚地区经济情况的好

转和区域内贸易的上升。2002年第 2季度,马来西亚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长 12%,对中国出口增长 48%,对美国出口增长 3%。这些增长幅度抵消 2002年第 2季度对于日本和欧盟出口的下降还绰绰有余。国际收支情况进

一步好转。尽管第 2 季度(资本货物)进口大幅上升,但贸易盈余还是很大。官方外汇储备总额已从 2001年底的 308 亿美元上升至 2002 年 8 月 15 日的 342 亿美元(大约相当于明年 4-5 个月的进口额,是短期外债额的2.9倍)。国际评级机构将马来西亚主权信用评级的前景从“稳定”上调为“正面”,这反映出宏观经济环境的

好转。

2000 年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下降到 9.7%的低点。随着 2001 年经济减速,这个比例又上升到11.5%,但此后又有所下降,2002 年 6 月的不良贷款比例为 11%。2001年不良贷款的增加大部分发生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又有所下降(从

2001年的 10.5%下降到 2002年 6月的 9.9%),而投资银行的则居高不下,处于 26%的水平。因此,降低非商业银行部门,特别是投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更加迫

切。股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继续改善,但还是低于金

融危机前的水平。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从 1998 年底的 11.8%上升至 1999年底的 12.5%,2001年底还大致保持在这个水平。

马来西亚企业的财务指标显示,企业状况比金

融危机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处于东亚国家的前

列。从 1998年开始,企业利润率已有大幅上升,但还是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目前债务-股本比例略高于 1,是

东亚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偿债率处于 6-7 的范围,是亚洲国家中最高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约 1/4)企业的偿债率不足 1。马来西亚的企业问题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的:Danaharta (资产管理公司), 由公司债务重组委员会(CDRC)进行庭外解决, 以及在法院的监督管理下解决。Danaharta 已经重组或同意重组全部它所接手管理的不良贷款(2001年底为 478亿林吉特)。现在它的工作重点是在 2005年计划撤消之前,执行经过批准的贷款回收战略。金融危机之后,公司债务重组委员会接

手了大约 87宗案子,由于绝大部分已经处理完毕,因此这个委员会于 2002年 7月份撤消。

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

2002 年上半年菲律宾经济增长加速,主要是受制造业和出口在增长速度上升的推动。第 2 季度的实际GDP 增长率上升为 4.5%,这将上半年的 GDP 增长率推高至 4.1 %。国内需求的增长主要由强劲的个人消费带动,而政府支出只是基本持平,投资则下降的 5%。2002年上半年净出口增长 20%。今年上半年对外贸易出现温和的复苏,出口和进口都从负增长变为正增长。但

人们还是担心它的复苏,特别是电子产品的出口会不会

再次受到全球需求下降的打击,其实这也是本地区一个

普遍的担心。2002 年上半年经常项目有 34 亿美元的顺差,其中包含 7.44 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劳工汇款的大幅增长。在资本项目方面,证券投资资本大量流入,这是

因为非居民大量投资政府发行的债券。但同期外商直接

投资却在下降。尽管实际经济情况改善,但金融市场在

2002年第 1季度之后却开始疲软,这反映在股市走低,交易量缩小,菲律宾比索贬值,以及发菲律宾发行的债

券利差加宽。

尽管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的担心已经

影响到 了市场走势,但财政政策问题还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财政赤字规模已经超过了政府设定的目

标的问题,以及财政收入情况不好的问题(但最近几个

约财政收入有所好转)。截止 2002年 9月,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 1880 亿比索,而全年的财政赤字目标才1300 亿比索(占 GDP 的 3.3%),这既反映了上半年政府为刺激经济而主动增加支出,也反映了财政收入意外

的下降。仅税收收入就下降了 16%(444 亿比索),其中 75%是由内部收入局(Bureau of Internal Revenue)的税收收入减少造成。内部收入局已经启动了几项措施以

增加短期内的税收收入,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8、9 月份的税收收入确定明显恢复。为采取长期措施改善财政

管理,一项政府采购议案已进入参议院的后期审议程

序,这项议案旨在加强管理,提高公共支出的使用效

率。国会的一项新议案建议建立新的、职能更强的“内

部 收 入 管 理 局 ” ( Internal Revenue Management Authority)。 尽管在短期内银行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资金,但人们担心,如果财政收入不出现持续好处,那么

要实现降低目前公共债务水平的目标,就无法保证保持

最低限度的公共支出以支持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

Page 22: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1

必需品的供给。中央政府债务/GNP 的比例约为 60%,而非金融公共部门的债务占 GNP 的 90%左右。

由于在必要的时候银行可以为政府提供融资,

银行状况的恶化就加剧了人们对于财政问题的担心。为

了使财政赤字在中期内下降,发挥私人部门的需求增长

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加快银行和企业的结构性改

革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在1997年-2002年中这段时期,银行业的状况有所恶化。股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

下降,一般银行业务收入下滑。商业不良贷款占总贷款

的比重从1997年底的4.7 %上升到2002年6月的18.1%,但在8月份降至17.6%。导致不良贷款比例上升的原因是经济相对疲软,大部分时间银行贷款增长缓慢,金融市场

波动大,以及上报统计标准提高。《特定目的资产媒介

公司议案》(The Special Purpose Asset Vehicle Bill)有望很快通过,这将为银行向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不

良贷款创造便利条件,从而有利于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

问题,改善银行状况。同时,政府也在努力加强金融监

管和管理。在最近1-2年里,陆续出台了关于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合并财务报表和严格信息披露等方面

的新管理规定。但人们还是普遍认为金融监管当局应该

赋予更大的法律权威,以直接干预陷入困境的银行,而

不必担心由此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

泰国泰国泰国泰国

2002 年上半年实际 GDP 增长 4.5%。由于世界经济有再次减速的迹象,石油价格有进一步上升的风

险,预计下半年的 GDP增长率会比上半年低,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增长 3.8%。目前经济复苏主要由私人消费增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出口复苏带动。但是,在

金融危机过去 5 年之后,现在私人投资还是陷于很低水平。私人投资占 GDP的比重从 1998年 31%急挫至 1998年 11%。尽管在最近这两年,私人投资有所好转,但主要是由建筑投资(特别是住宅)带动的,厂房和机器设

备投资还是停滞不前。2000/2001 年私人占 GDP 的比重约为 14%,不仅低于 1990-1997 年间 31%的水平,而且低于 20世纪 80年代 21%的水平。

10月份结束的泰国 2002财年的预算可能使结构性财政赤字上升 2 个百分点,占 GDP 比例上升至5.5%。2003 财年的预算目标是通过逐步淡出近期临时性的财政刺激政策,将财政赤字占 GDP 比重降至 4%左右,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金融危机之后

持续的财政刺激,以及金融业结构性重组的财政成本

(约 330 亿美元)使得公共部门的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占 GDP 的比重从从 1996 年的 14.5%上升至 2001 年59%。三分之二以上公共债务的增加额是和金融业的结构性重组直接相关的,其余则是由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以及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公

共债务状况正在开始稳定,但债务变化还是容易受到一

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增长放慢,财政政策取向以及

银行和企业预算外债务的进一步增加。

金融改革和企业改革的进展缓慢。金融危机之

后,泰国在重建金融体系和推进监管体制现代化方面取

得了一些进展。银行能够满足一般的资本充足率的要

求,不良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比例从 1999年第 1季度高达 47%的水平下降到 2002年第 2季度的 11.3%。但是,这些平均数据掩盖了不同银行之间巨大的差别。

由于今后几年大银行有可能利润更高,从而可以以经济

情况为基础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而其他那些银行的资

本金和风险准备金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都是严重不足的。

目前还存在大量尚未有实现的损失,而金融体系的新增

不良贷款又以每年 7-8%的速度增长。尽管与金融危机时的低谷相比,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和平均股本收益率

都有所上升,但直到 2001年底还是为负数。

危机之后企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是低于

危机前的水平。上市公司偿还利息的能力也提高了,目

前偿债率(即 EBITDA 与利息支出的比例)已远高于危机前的水平。目前债务-股本比例超过 3,也比危机前低,但以国际标准衡量的话还是比较高的。企业结构重

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债权人为主导的自愿庭

外协商(公司债务结构重组顾问委员会(the Corporate Debt Restructuring Advisory Committee)),法院为主导的结构重组,以及通过最近成立的泰国资产管理公司

(the Thai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设立泰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目的是加速解决国有银行的坏帐问题,该公

司将负责整个银行体系大约一半的问题资产。尽管取得

了这些进展,银行和企业还是不得不面对存在大量问题

贷款(2002年 6月占总贷款的比重为 36%)所带来的风险。以债权方为主导的贷款结构重组的质量似乎并不

好。90%以上已重组的贷款仅仅是重新安排还款计划,很少进行债转股。此外,民事法庭由于堆积了大量的待

办案件,法院主导的结构重组进程也受到影响。目前的

法律体制还缺乏债务快速回收的机制,也无法执行破产

法范围之外的担保权。债务人还可以利用目前的法律框

架来推迟结构重组的谈判进程。

在制订新政策和新法律方面的进展也比较慢。

还有很多新的法律法规正在等待颁布实施,如《金融机

构法》、《中央银行法》、《担保借款法》和《破产

法》的修正案等等。

越南越南越南越南

在过去的 1 年里,越南的经济前景逐步好转。由于国内政策改革措施颁布实施和管理体制的改变,尽

管外部经济环境疲软,越南的中期经济增长前景还是改

善不少。去年采纳的一项详细的改革计划大大提高了人

们对于私有部门的信心,私人部门将可以从银行的 PRSC 和基金的 PRGF 获得融资。目前新设立的私有企业以每月 2000家的速度发展。今年年初党中央召开的一次特别会议同意大力支持私有部门的发展。外部经济环

境疲软是今后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今年头

8 个月的出口增长为负)。尽管国内私人投资旺盛,但

Page 2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2

这可能还不足以抵消今年外商投资水平的下降。综合起

来看,我们预计 2002 年实际 GDP 的增长率将会达到6%,比去年略高。

今年头 8 个月出口下降了 1.2%,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原油和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两项占越南总出口

的 1/4以上)。但是全年出口增长有望达到 4-5%,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随着双边贸易协

定在去年生效,出口美国的服装将大幅增加。进口继续

强劲增长,2002年增长率将达到 15%,这反映出国内需求旺盛,特别是对一些主要生产投入和资本货物需求,

如机器设备等商品。2002年头 8个月机器设备的进口增长了 34%,而去年同期也增长了 6%。因此,2002 年经常项目将会出现一个中等规模赤字,占 GDP 的比重为2%左右。

投资带动的国内需求的增长弥补了出口的下

降,是 2002年前 3个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很多新企业成立,投资者信心继续上升,带动了资本积累,使

最近两年新成立的企业数量达到 47,000。到 2002年 8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立企业的投资上升 45%。这意味着,2002年新设立的中小企业的投资额将可能达到 40万亿越南盾(即 GDP 的 9%)。国家预算计划的投资额占 GDP 的比重将从 7.8%上升至 2002 年的 8.2%。根据官方的报道, 8月份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约为 21万亿越南盾(即 GDP的 4%)。

个人消费是 2002 年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推动因素。通货膨胀率上升至 2.9%,显示需求压力不断增大,而且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情况,如家庭住宅建材、企业、

摩托车和电视等,也显示 2002年消费者支出保持旺盛增长势头。财政政策还是比较谨慎,2002 年上半年在转贷前的预算赤字为 1%。信贷政策继续保持节制,与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方案保持一致。

2002 年头 8 个月的结构性增长方式与前两个趋势基本相似。工业增长继续保持旺盛,国内私人部门和

外商投资部门分别实现 19%和 14%的年增长率。国有部门的增长情况相对缓和一些,但还是保持 11%的年产出增长率。在 2002年头 8个月在建筑业和工业的增加值增长了 9.4%。尽管中部高地出现干旱,北方出现严重的洪灾,2002 年农业还继续稳步增长,增长速度将达到4%。服务行业所产生的 GDP以年率 6%的速度增长,这主要由旅游业来推动。

今年截止目前,官方的数据显示承诺的外商直

接投资低于去年,而提交的项目数量却比去年高,这显

示外商投资规模有缩小的趋势。不管怎样,能源行业三

个大型项目就可以保证越南在今后三年有 23亿美元的外资流入。

2002 年,穆迪公司和经合组织国家风险分类都调高了越南的主权信用评级。由于预计越南将要发行主

权债权,应越南政府的要求,标准普尔公司和惠誉公司

都新发布对于越南的主权评级。根据新的评级,越南同

巴西、保加利亚、秘鲁和俄罗斯等国处于大致相同的信

用水平。政府已经计划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权,这

主要是为了建立声誉和抓住目前良好的市场条件。在目

前的市场情况下,越南可能需要支付 10%的利息,这个利率水平如果与其他收入水平差不多的国家相比那是不

错的,但与越南可以借到的优惠贷款利率水平相比,还

是 非常高。因此目前这个声誉是否值那么高的利息成本还是一个没有结论的问题。

规模较小的经济体规模较小的经济体规模较小的经济体规模较小的经济体

柬埔寨柬埔寨柬埔寨柬埔寨

即使在去年国际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柬埔

寨的经济还是表现出较好的活力和韧性。据估计 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 6.3%,主要受旅游业旺盛和服装出口强劲的推动11。服装生产快速增长是过去几年经济增长的

主要推动力,但从 2001年中开始,服装生产开始放缓,这一方面是因为外部需求减弱,另一方面是受对主要出

口国进行关税和配额方面 的限制的影响12。由于服装生

产和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和农业受干旱的影响,2002 年经济增长率将可能下降到 4.5%左右。这些负面因素多少会被旅游和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抵消一部分。总的来

看,2001 年财政预算结果为正数。财政收入稍有上升,而财政支出保持在预算范围之内。在调整财政支出的群

体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2002 年预算执行情况表明,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有所下降。由于非税收收入减

少,财政收入没有达到预算目标。这样,就需要在地方

发展支出以及附加项目和保留项目方面节省财政支出,

同时保护社会支出不受影响。货币政策还是比较谨慎。

2001 年通货膨胀率很低,为 0.6%,今年稍有上升,为3.5%。总的来看,对外经贸保持正常发展,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稳定。国际储备上升到 6.28 亿美元(相当于 3.4个月的进口额)

结构改革方面的进展很不一致。政府在某些关键领

域取得很大的进展,包括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修正后的

《投资法》,采用了新的《土地法》,向国民议会提交

了《森林法》,以及裁军 15000 人。但在推进政府管理的结构性改革方面却大大滞后,特别是法律和司法改

革,反腐败立法,森林犯罪的监控,以及森林开发特许

权的改革等。在 2002年 6月顾问小组的会议上,捐赠方承诺提供 6.35 亿美元,这不仅高于政府所希望的(4.85亿美元),而且高于去年的水平(6.10 亿美元)。捐赠

11 2002 年 5 月,国家统计所对国民核算体系进行了升级,这里的增长率和相对 GDP的比例都依据升级后的数据。升级将 1993 年后数据都进行调整,这导致 GDP 水平上升了 10%,1999-2000年 GDP增长率也有所提高。调整较大的行业是渔业和旅游业。 12 以不变价格计算,2001 年服装生产增长 27%,2000 年增长率为 79%。

Page 24: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3

方赞赏政府在保持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方面的成

绩,但对行政管理改革的滞后表示担心,特别是法律和

司法改革以及反腐败问题。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对于减少贫困是非常重要。

政府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是规划和实行第二步改革计划,

强化公共财政管理,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制订和执

行扶贫政策的能力。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2002年 5月 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 21世纪第 1个新成立国家。总统和政府在独立的当天宣布就职,2001 年选举产生的选民大会改组成为国民议会。在独立之前,梯穆勒斯当局就制订了一个《国家

发展计划》,规划了长期发展的计划和减少贫困的战略

基础。

1999 年东帝汶经济崩溃,估计产出下降了 1/3,2000 年和 2001 和经济开始强劲复苏,每年非石油的GDP增长率在 15%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有大量援助建设的项目,以及商业和基础服务的恢复。在难民重新融

合,损毁基础设施和房屋的修复和提供基本的教育和医

疗服务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但一些重要的政府管理机

构还需要从无到有的逐步建立。

然而,关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方面还有一些值

得担心的问题。由于一些移民社区将会离开东帝汶,相

应地需求也会下降,而且捐赠发展项目的发展速度将会

放慢,因而预计产出在 2002 年下半年和 2003 年将会下降。体制约束和生产力约束还很严重。在利用外援和丰

富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造福它贫困的国民过程

中,在解决在医疗、教育和生产力方面存在的长期问题

的过程中,这个新国家将面临一系列政策和管理方面的

挑战。

斐济斐济斐济斐济

2001 年实际 GDP 增长率估计为 3.8%,2002 年预计将上升至 4-5%。这两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旅游业迅速恢复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001 年游客增加了18%,预计 2002年的增长幅度将达到 13%,但还是低于1999年将近 410,000人的水平。2002游客增加在主要原因是,在纳第举行的非洲-加勒笔海-太平洋领导人高峰会议和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推动了旅游的发展。. 预计 2003 年旅游将继续增长 4-5%,这是因为斐济将主办南太平洋运动会,这也将刺激当地旅游。

由于政变导致经济低迷,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两

年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合理的,但其后果是公共债

务-GDP 比重从 1999 年 37%上升到 2002 年的 47%左右。政府中期的目标是将债务-GDP 比重保持在 40%左右,这就意味着明年政府的财政预算将会所收紧。通货

膨胀继续受到抑制,2001 年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了4.3%,预计 2002 年年将上升 2-3%。由于旅游外汇收入

增长,经常项目赤字占 GDP的比重从 2000年的 6.3%缩小到 2001年的 3.0%,预计 2002年的比重将更低。目前外汇储备水平相当于 3.6 个月商品和非要素服务的进口额。

预计 2002 年食糖生产的收入将继续下降,这将是连续第 3 年下降,累计下降幅度将达到 25%。这主要是因为土地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印度裔斐济人

的 3000 份食糖生产租赁协议已在 1997 年到期,大约只续签了 1000份。政府正在寻求海外协助,以推动食糖产业的技术升级。

在政治方面,最高法院还没有对首相奥雷斯关

于其组阁问题的上诉进行裁决。2 月份,一个由 5 名法官组成的陪审团一致认为首相奥雷斯在其内阁排除劳动

党成员违反了宪法。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估计 2001年和 2002年的实际 GDP增长率为 5-6%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小规模的建筑和外商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因为政府继续推进外商投资 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简化了审批程序。与去年同期

相比,2002 年 7、8 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到 12%,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汇率贬值(但还是低于 1997-1999年三位数的水平)。出口以 6%的速度增长,预计经常项目赤字将下降到占 GDP的 3.4%的水平。

2001年和 2002年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对现金支付的限制措施都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了将

2002 年的通货膨胀率限制在一位数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减少货币流通量和提高利率。为了在长期内将通货膨

胀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还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将财政收

入水平调高占 GDP的 15%的水平。

这一措施必需和加强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结合起来。政

府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包括公共支出管理,

国有企业的监控和改组,以及金融行业的强化,但总体

来看进展还比较缓慢。财政预算的透明度有所提高,也

已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改革体制结构来提高公共支出

管理水平。为了经常性的监控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政

府开始建立一套信息和报告体系。政府还挑选了一些大

型国有企业,进行一些诸如增加收费的结构性改革措

施,出售非核心资产也已经开始,但要实行并完成全面

的结构任务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政府还邀请了一些国

际银行界的专家对其国有银行结构性改革提供建议和意

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亚洲发展银行都

在支持这个计划。

蒙古蒙古蒙古蒙古

2002 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上升到 3.9%,这主要是农业有所恢复,制造业的情况也不错。通货膨胀率从

2000年的 11.6%下降到 2001年 8%。去年出口情况比较

Page 25: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4

疲软,这主要是因为铜的价格下降,以及羊绒和皮革的

出口量下滑, 但黄金价格上涨多少抵消了一部分影响。但是,石油价格下跌和整体进口量的下降抵消出口的下

降还绰绰有余。2001 年经常项目的逆差还保持在约占GDP的 7.5%的水平。外债总额占 GDP的比重从 2000年的 86.3%下降到 2001年的 82.9%。据估计,外债的净现值为 55.5%,债务本息支付占出口的比例为 5.3%,与去年 3.8%的水平相比有所上升。由于出口情况不好,国际储备总额有所下降,仅相当于 11.4 个星期的进口额,而2000年则相当于 12个星期。由于 2000-2001年间,蒙古货币贬值了大约 10%,蒙古的竞争力也有所削弱。

财政赤字从 2000 年的 6.8%下降到 2001 年的5.5%。赤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预期,占 GDP的比重从 2000年的 33.6%上升到 38%。财政收入的增长缓解了支出增加带来的影响。但最近政府

批准增加工资会对财政的可持续性和宏观经济稳定造成

威胁。如果在 2002 年 10 月工资、养老金和社会补助增加 20%的基础上,2003年在继续增加 20%的话,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将飞升至超过 9%的水平,对来之不易的宏观经济稳定构成威胁。但政府似乎决心推动公共部

门的改革,并已颁布实行了《公共部门管理和财务法》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and Finance Law),这部法律为今后几年公共部门的全面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完整的

框架。

最近发生的干旱和今年冬季可能出现的白灾将

对第 4季度的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政府已经在 2002年预算修正案中安排了白灾的准备资金,并帮助牧民为

冬季的困难做准备。超过 20 万户家庭以畜牧为生。2000-2002 年连续 3 年干旱严重打击的这些家庭收入情况,造成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的人口和 1995-1998年水平大致相当,为 35-36%左右,在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贫困人口曾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吉尼系数从 1995 年的 0.31 上升到 1998年的 0.35,但以国际标准衡量还是处于中等水平。共享生活标准评估( The Participatory Living Standards Assessment)2000 显示,1995-2000 年期间,贫富差距大幅扩大。

缅甸缅甸缅甸缅甸

背景: 尽管政府采取措施吸引外国投资者,国际社会为解决执政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和发会)

与全国民主联盟(民主联盟)之间的长期对立进行一系

列的努力,缅甸还是比较孤立。

近期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和 2002年的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重为 4.6%,超出了预算所规定的 2%。公务员增加工资,政府资本支出增加以及国有企业不景气

等因素导致财政状况的恶化。当局继续让中央银行发行

货币给来弥补财政赤字,同时保持名义利率稳定。2001年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到 21.1%,实际利率成为负数。与

官方市场平行的市场汇率继续贬值,目前为 1 美元对850 缅甸元左右。外汇券(1993 年发行时与美元保持平价)在平行市场上的交易汇率比缅甸元还低。

2001 年和 2002 年经常项目的逆差占 GDP 的6.6%,主要是因为旅游收入和工人汇款减少,以及公共部门进口大量增加。外资流入很少,主要是因为国际制

裁和外国投资者对缅甸长期经济前景不看好。官方外汇

储备的水平很低,只相当于 2.5 个星期的进口额。对外欠款增加。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0 年和 2001 和的 GDP增长率分别为 13.7% 和 9.7%,农业增长情况良好。这些经济数据多少与经常的电力管制,2001/2002稻米产量下降和外国公司撤离的情况相矛盾。由于外汇短缺,化肥

供应不足,从而制约农业的发展。如果不解决财政赤字

和国际收支逆差居高不下的问题,经济增长也是难以持

续的。缅甸实行双重汇率制,公共部门使用官方汇率,

这也扭曲了经济行为。进口受外汇短缺的限制。近年来

当局试图实现粮食的自给,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鼓励

大规模农业项目。

政治情况: 2002 年 5 月和发会解除了对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的软禁。到目前还没有干涉过她的自由

和活动。随着领导人的释放,民主联盟开始重建其政党

结构。但是民主联盟与和发会之间的谈判还没有进行到

讨论国家的宪政改革问题。在和发会这方面,它已经开

始采取措施来保证其政治前途,建立联邦巩固与发展协

会,该协会预计将成为军队的政治组织。和发会还在继

续保证军队在国会中的席位。同时,和发会对于西方国

家和东盟提出的政治改革方案也没什么兴趣。

贫困和其他社会指标: 根据 1997年家庭收入和支出调查的结果(这也是最新的调查结果),将近 23%的人口一天摄入的热量不足 2400卡路里。尽管缅甸的贫困人口比例是无法用来进行比较的,但它贫困人口比例

大大高于 1999 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平均 15%的水平(以每天 1 美元为标准)。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非常严重,代表着缅甸“无声的紧急状况”——5 岁以下的儿童有 36%营养不良(UNICEF, 2000),而东亚的平均水平为 10%。

在降低 5 岁以下儿童和婴儿的死亡率方面,远远落后与其他亚洲国家。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很高,为 13.9%,而东亚地区只有 0.48%。婴儿的死亡率为0.79%,而东亚地区为 0.40%。孕妇的死亡率也很高。医疗的公共支出占 GDP的比例不到 0.5个百分点,远远低于东亚平均 2.3%的水平。

1997 年小学入学率为 80%,低于东亚平均 91%的水平。仅有 34%的孩子完成全部 5 年小学教育。缅甸的中学入学率为 34%,而泰国和越南分别为 55%和49%。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到 GDP 的 1%。在教

Page 26: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5

育、医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公共支出被高额的国防开支

挤掉了,国防开支占全部政府支出的 25%左右。

结论: 从目前来看尽管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已被释放,国际社会也对缅甸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施加压

力,但和发会与民主联盟的政治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

缅甸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还将继续下去。宏观经济不稳

定和各项社会指标不好的状况也可能会继续下去。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由于矿产产量下降,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口的大

部分初级商品的价格下跌,以及大选前财政预算“爆

裂”对信心的打击,2002 年国民经济还处于衰退之中。2002 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有顺差,年通货膨胀率保持10%以下,国际储备相当于 2.8 个月非矿产品的进口额。但在 2001年底至 2002年 10月底这段时间里,其货币(基那)对美元的汇率贬值了 24%,而且 10 月份有加速贬值的趋势。

由于两个大型矿区生产受挫,下半年经济和财

政风险进一步明显。厄尔尼诺现象所导致的干旱影响了

电力供应,使 Ok Tedi 铜矿的产品无法装船出口,如果干旱继续,铜矿可能会停工。土地所有者发生骚乱,使

向 Porgera 金矿供电的高压电线塔遭到破坏。 结果这个金矿只得停工,1000 名工人无事可做。近来一系列自然灾害(East New Britain 的火山爆发和 East Sepik 的地震)也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

财政收入减少,而财政支出也超出了批准的拨

款金额,在 2002年 6-7月份用于一些未经批准的项目,这些因素使得 2002年中出现了无法继续支撑的庞大财政赤字。大选之后成立了新的九方联合政府。新政府大幅

削减 2002年支出的补充预算已获得国会的批准。由于那些 20 世纪 90 年代支持公共部分发展的大型采矿项目由于资源贫化正在逐步衰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期经济

发展将 会面临不少困难。新政府面临的挑战将是巨大的。首先,在 2002-2003 年它必需严格控制财政支出, 严格财政纪律。然后,它需要考虑采矿行业衰落的问

题,进行中期经济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恢复公众信

心。

所罗门群岛所罗门群岛所罗门群岛所罗门群岛

瓜达康纳尔岛的法律和秩序状况还是存在很多

问题,这是所罗门群岛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安全方面

的担心使一些主要的经济活动(如金矿开采)难以恢

复,而且持续的补偿要求和支付给的“特别警察”钱已

经严重消耗了政府资源。

2002 年经济继续下滑,据估计,1999-2002 年GDP 的累计下跌幅度为 25-30%。这一时期,平均年通货膨胀率估计为 8-9%。尽管这一时期实行外汇管制,并使汇率贬值 30%,外汇储备还是从 1999年底的 5000万美元下降到 1000万美元(不足以支持 1个月的商品和劳务进口)。

2002年通过的预算案计划将预算赤字从 2001年占 GDP 的 9%降到 3%。计划中主要的支出削减项目是将工资支出降低 30%,但是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却已经上升,特别是通过招募退伍军人作为特别警察。据报

道,2002 年 1-7 月,工资支出超过预算金额的 40%以上。与此同时,财政收入比预算下降了 7%,据报道木材公司拖欠的出口税 高达 GDP的 2%。支付给特别警察的工资和补偿支出使政府不得不挤占债务还本付息和某

些部门支付工资的资金。 这导致债务拖欠进一步增加(估计将近 GDP 的 15%),也引起医疗和教育部门的员工罢工(因为他们的工资没有按时支付)。

最近,内阁同意将 20 个部门精简到 10 个,并且减少 1300名公共部门的员工。这项精简措施的成本预计是 730 万美元,目前还不清楚这笔钱从何而来。过去所罗门群岛进行机构精简的情况并不成功。上一次机构

精简就没有地处理好精简引起的社会影响,公共服务有

所削弱,一些被精简的员工又被重新雇佣。政府在处理

工资支出的问题时,有必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政

府认识到一个可以有效付诸实施的经济复苏战略是获得

捐赠方支持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政治上联合政府还难

以制订一个各方都比较满意的、有效的战略。

The Regional Overview was prepared by Milan Brahmbhatt, Lead Economist, East Asia PREM,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ntonioOllero, and Nancy Mensah, drawing on inputs from country economists and sector specialists throughout the East Asia and PacificRegion. The report was prepared under the general guidance of Homi Kharas, Chief Economist, and Jemal-ud-din Kassum, Regional Vice President,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Page 2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6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

表表表表 1. 东亚地区的工业产出东亚地区的工业产出东亚地区的工业产出东亚地区的工业产出 (与上年同期相比的百分比变化)

中国 马来西

亚 菲律宾 新加坡 韩国 台湾

(中

国)

泰国

2001年 7月 8.1 -5.7 -8.5 -13.6 -6.5 -11.1 2.2 2001年 8月 8.1 -5.5 -3.7 -21.2 -4.7 -7.9 2.0 2001年 9月 9.5 -9.3 -9.2 -22.2 4.7 -14.4 -1.5 2001年 10月 8.8 -8.4 -12.2 -20.7 -1.6 -7.1 2.7 2001年 11月 7.9 -5.5 -10.5 -13.1 4.8 -6.7 1.2 2001年 12月 8.7 -9.5 -12.6 -21.9 2.9 -6.1 1.2 2002年 1月 18.6 -5.4 -11.8 2.7 9.8 11.9 2.0 2002年 2月 2.7 1.8 -10.0 -13.0 -3.0 -11.8 2.2 2002年 3月 10.9 -2.6 -15.8 -3.8 4.2 1.0 8.6 2002年 4月 12.1 4.1 1.5 8.0 7.4 9.3 9.5 2002年 5月 12.9 4.5 -3.4 15.7 7.8 10.3 8.6 2002年 6月 12.4 5.2 -6.3 18.6 5.2 8.4 6.0 2002年 7月 12.8 7.6 -3.6 18.2 8.7 11.4 9.8 2002年 8月 12.7 5.9 -12.1 15.8 8.7 5.8 11.4 2002年 9月 13.8 12.5 资料来源: Datastream; Haver Analytics.

表表表表 2. 东亚地区商品出口的增长东亚地区商品出口的增长东亚地区商品出口的增长东亚地区商品出口的增长 (美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的百分比变化)

2000 2001

2001 第 3季度

2001 第 4季度

2002 第 1季度

2002 第 2季度

2002年 6月

2002年 7月

2002年 8月

2002年 9月

东亚地区 (9) 22.0 -7.5 -14.0 -12.4 -5.4 7.2 10.1 16.2 13.5 #N/A 遭受危机的 5国 20.1 -10.2 -16.9 -17.3 -8.8 5.2 4.0 14.4 11.4 #N/A 印度尼西亚 28.7 -9.0 -14.0 -21.2 -13.7 0.4 4.6 3.0 -4.4 #N/A 韩国 21.2 -12.1 -19.8 -19.6 -11.2 5.1 0.0 18.9 18.8 12.6 马来西亚 16.8 -9.7 -19.1 -13.2 -4.8 5.3 5.8 15.0 13.8 #N/A 菲律宾 9.3 -14.8 -22.4 -19.5 -5.3 15.6 12.3 23.0 14.1 #N/A 泰国 18.7 -5.3 -7.4 -12.5 -5.7 5.1 7.2 9.8 4.4 #N/A 中国 29.5 7.4 3.8 6.6 11.1 17.8 17.8 28.0 25.1 33.1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20.4 -11.6 -19.2 -16.6 -9.7 4.3 11.8 12.5 10.3 #N/A 香港特别行政区 16.4 -5.3 -7.0 -11.9 -6.4 2.9 8.0 9.8 5.7 #N/A 新加坡 20.6 -10.5 -21.3 -18.6 -9.8 6.7 17.7 9.6 10.5 #N/A 台湾(中国) 26.4 -22.4 -35.9 -21.7 -14.6 4.1 11.5 19.9 17.1 29.3 资料来远: Datastream. 分组数据是用 1997年贸易量作为权重的加权平均数。

Page 28: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7

表表表表 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GDP增长率预测增长率预测增长率预测增长率预测 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 估计值估计值估计值估计值 预测预测预测预测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 8.7 7.7 6.4 -0.1 6.5 7.6 3.5 5.4 5.5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东亚发展中经济体 9.7 8.8 6.8 1.7 5.7 6.9 5.5 6.2 6.2 东南亚东南亚东南亚东南亚 8.3 7.3 3.4 -9.3 3.3 5.3 2.3 3.6 3.9 印度尼西亚 8.2 7.8 4.7 -13.1 0.8 4.9 3.3 3.2 3.2 马来西亚 9.8 10.0 7.3 -7.4 6.1 8.2 0.4 3.8 5.0 菲律宾 4.7 5.8 5.2 -0.6 3.4 4.0 3.4 4.0 4.3 泰国 9.3 5.9 -1.4 -10.5 4.4 4.6 1.8 3.8 4.0 转型经济体转型经济体转型经济体转型经济体 中国 10.5 9.6 8.8 7.8 7.1 7.9 7.3 7.7 7.5 越南 9.5 9.3 8.1 5.8 4.5 5.5 5.2 6.0 7.0 规模较小的经济体规模较小的经济体规模较小的经济体规模较小的经济体 2.6 6.8 0.1 -0.1 5.4 2.6 1.4 2.1 3.3 柬埔寨 7.6 7.0 1.0 1.8 5.0 7.7 6.3 4.5 4.5 东帝汶 18.3 -0.5 -2.2 老挝 7.0 6.8 7.0 4.0 7.3 5.8 5.7 5.0 5.0 蒙古 6.3 2.4 4.0 3.5 3.2 1.1 1.1 3.9 5.0 斐济 1.4 3.4 -0.9 1.4 9.7 -2.8 3.8 4.5 4.5 马绍尔群岛太 3.7 -15.2 -5.3.. .. .. 密克罗尼西亚 1.6 0.6 -4.0 -3.1 0.3.. 巴布亚新几内亚 -3.3 7.7 -3.9 -3.8 5.4 -1.8 -3.4 -1.0 1.5 所罗门群岛 7.0 3.5 -2.3 1.1 -1.3 -11.0-9.0 汤加 4.7 -1.4 -4.4 -1.5.. .. 瓦努阿图 3.8 3.5 2.7 2.1.. ..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7.3 6.3 5.8 -2.6 7.7 8.6 0.7 4.4 4.4 香港特别行政区 3.9 4.5 5.0 -5.3 3.0 10.2 0.6 1.6 2.7 韩国 8.9 6.8 5.0 -6.7 10.9 9.3 3.0 6.1 5.5 新加坡 8.0 7.6 8.5 -0.1 6.9 10.3 -2.0 3.8 4.7 台湾(中国) 6.4 6.1 6.7 4.6 5.4 5.9 -2.2 3.3 3.5

日本日本日本日本 1.6 3.5 1.8 -1.1 0.7 2.4 -0.3 -1.0 0.8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的数据和专家估算。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和台湾(中国)为 Consensus

Forecasts 。东亚地区包括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Page 2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8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 4: 初级商品价格初级商品价格初级商品价格初级商品价格 (美元 - 与上年同期相比的百分比变化)

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实际情况 预测预测预测预测

商品商品商品商品 1980-

90 1990-

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10 原油原油原油原油, 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平均值 -4.7 -2.5 -31.8 38.3 56.2 -13.7 2.7 -8.0 -0.6 非能源商品非能源商品非能源商品非能源商品 -3.2 2.3 -15.7 -11.2 -0.3 -9.1 4.2 6.3 1.9 农产品农产品农产品农产品 -3.3 3.7 -16.3 -13.9 -8.9 -9.1 7.3 6.7 2.2

可可 -7.0 3.6 3.6 -32.3 -20.2 18.0 70.3 0.0 -2.0 咖啡,其他软饮料 -5.5 11.3 -28.5 -23.2 -16.2 -28.5 -8.8 12.7 8.1 椰子油 -6.7 10.0 0.2 12.0 -38.9 -29.3 30.5 8.4 5.5 棕榈油 l -6.8 9.5 22.9 -35.0 -28.8 -7.8 34.8 1.3 2.1 稻米, 泰国, 5% -4.1 1.6 0.2 -18.3 -18.5 -14.6 12.8 7.7 3.1 糖, 世界 -7.9 -1.4 -21.5 -29.8 30.6 5.5 -26.5 2.1 5.7 木材,马来西亚 -1.0 4.3 -31.8 15.2 1.5 -16.3 -0.6 6.3 6.4 短木, 马来西亚 3.0 3.2 -27.1 24.1 -1.0 -19.3 9.1 6.7 3.7 橡胶, RSS1, 马来西亚 -4.9 2.4 -29.1 -12.9 10.0 -13.2 32.3 2.8 1.0

Metals and minerals -2.5 -1.5 -16.2 -2.3 12.6 -9.6 -3.7 5.7 1.3 锡 -9.6 -1.1 -1.9 -2.5 0.6 -17.5 -9.7 11.1 2.7 铜 3.7 -0.8 -27.4 -4.9 15.3 -13.0 -2.1 6.8 2.8

n.a. = 数据无法获得。资料来源: World Bank DEC Prospects Group. 2002年 10月 4日的预测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 5.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 汇率汇率汇率汇率 (LCU/$) 中国 印度尼

西亚 马来西

亚 菲律宾 韩国 中国台

湾 泰国 日元

2000年 12月 8.277 9442 3.80 49.9 1216 33.1 43.2 112.1 2001年 6月 8.277 11313 3.80 51.6 1294 34.3 45.2 122.2 2001年 12月 8.277 10261 3.80 51.7 1293 34.7 43.9 127.1 2002年 1月 8.277 10394 3.80 51.4 1317 35.0 44.0 132.6 2002年 2月 8.277 10228 3.80 51.3 1321 35.1 43.8 133.6 2002年 3月 8.277 9907 3.80 51.1 1323 35.0 43.4 131.0 2002年 4月 8.277 9494 3.80 50.9 1318 34.9 43.4 130.7 2002年 5月 8.277 9127 3.80 49.9 1264 34.4 42.8 126.3 2002年 6月 8.277 8709 3.80 50.4 1223 34.0 42.1 123.3 2002年 7月 8.277 8969 3.80 50.6 1185 33.4 41.3 118.0 2002年 8月 8.277 8925 3.80 51.8 1197 34.0 42.2 119.0 2002年 9月 8.277 9000 3.80 52.4 1226 34.9 43.3 121.8 2002年 10月25日 8.277 9240 3.80 53.1 1228 34.8 43.4 123.9 资料来源: Datastream

Page 30: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29

表表表表 6.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东亚地区: 资本市场总流入资本市场总流入资本市场总流入资本市场总流入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1 2002

1-8月月月月 1-8月月月月 资本市场总流入资本市场总流入资本市场总流入资本市场总流入 -总数总数总数总数 中国 24843 9709 6936 25483 7444 6490 5271印度尼西亚 20082 1107 1695 2163 1153 254 1276韩国 26860 5837 14605 22703 28374 19172 7269马来西亚 10502 3314 5983 6548 7627 4373 7262菲律宾 6599 4674 7225 6425 4092 2077 4649泰国 8491 5552 3470 3769 2425 1107 1858东亚地区 97379 30349 40262 68092 51117 33474 27884 贷款贷款贷款贷款 (短期短期短期短期 + 长期长期长期长期) 中国 11,216 6,880 2,017 2629 1354 1226 1126印度尼西亚 13,940 607 769 1247 513 40 337韩国 12,665 515 3,153 9081 6720 2673 4077马来西亚 6,972 3,020 3,921 5008 4929 1825 1891菲律宾 3,347 3,266 1,952 3818 2302 1677 849泰国 6,105 3,073 1,075 2803 853 263 1858东亚地区 54,245 17,516 12,988 24741 16671 7704 10431 国际股票投资流动国际股票投资流动国际股票投资流动国际股票投资流动 中国 8,731 885 3,259 21305 3119 2428 3305印度尼西亚 935 0 926 28 347 47 285韩国 630 495 6,591 785 3676 3367 1353马来西亚 424 162 0 0 15 15 906菲律宾 265 268 222 140 0 0 0泰国 28 2,179 156 0 225 0 0东亚地区 11,014 3,990 11,401 23104 7384 5858 5854 国际债权投资流动国际债权投资流动国际债权投资流动国际债权投资流动 中国 4,896 1,944 1,660 1549 2972 2836 840印度尼西亚 5,207 500 0 888 292 167 655韩国 13,565 4,827 4,861 12837 17978 13132 1839马来西亚 3,106 132 2,062 1540 2683 2533 4465菲律宾 2,987 1,140 5,051 2467 1790 400 3800泰国 2,358 300 2,239 966 1347 844 0东亚地区 32,120 8,843 15,873 20247 27062 19912 11598

资料来源: Euromoney Loanware and Bond war and World Bank data and staff estimates.

表表表表 7. 国际储备(减去黄金)国际储备(减去黄金)国际储备(减去黄金)国际储备(减去黄金) (10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 中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韩国 中国台湾 新加坡 泰国 合计 1996年 12月 107.0 18.3 27.0 10.0 34.0 88.0 76.8 37.7 398.9 1997年 12月 142.8 16.6 20.8 7.3 20.4 83.5 71.3 26.2 388.8 1998年 12月 149.2 22.7 25.6 9.2 52.0 90.3 74.9 28.8 452.8 1999年 12月 157.7 26.4 30.6 13.2 74.0 106.2 76.8 34.1 519.1 2000年 12月 168.3 28.5 29.5 13.1 96.1 106.7 80.1 32.0 554.4 2001年 12月 215.6 27.2 30.5 13.4 102.8 122.2 75.4 32.4 619.5 2002年 12月 246.7 28.3 33.2 14.3 112.4 148.2 80.3 36.0 699.5 2002年 12月 250.5 29.4 33.6 13.6 115.4 155.3 80.1 37.0 714.9 2002年 12月 29.3 33.9 116.5 156.4 37.7 2002年 12月 157.0

Page 3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30

资料来源: Haver Analytics

表表表表 8: 8: 8: 8: 东亚地区贫困指标的区域性汇总东亚地区贫困指标的区域性汇总东亚地区贫困指标的区域性汇总东亚地区贫困指标的区域性汇总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1111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2222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 . . .

((((每月每月每月每月))))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数

量量量量

((((百万百万百万百万))))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数贫困人口数

量量量量

((((百万百万百万百万))))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

((((百万百万百万百万))))

东亚和太平东亚和太平东亚和太平东亚和太平

洋地区洋地区洋地区洋地区

1990 67.43 28.9 457.5 67.0 1,060.7 1582.7

1996 99.13 14.8 253.9 49.7 850.4 1711.8

1999 104.35 16.0 282.8 50.1 887.0 1770.7

2000 112.02 13.9 248.8 46.0 823.1 1788.2

2001 119.16 12.6 227.3 43.2 780.0 1804.6

2002 127.83 11.5 210.2 40.6 738.7 1821.1

2003 134.80 10.8 197.8 38.6 709.3 1837.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除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除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除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除中

国)国)国)国) 1990 94.44 22.1 96.9 59.4 261.1 439.4

1996 134.07 10.9 53.1 44.9 218.8 487.9

1999 121.57 11.5 59.1 51.0 261.6 512.9

2000 127.43 10.4 54.0 49.1 255.7 520.8

2001 131.94 8.5 45.1 45.9 242.6 528.3

2002 138.54 8.3 44.4 44.4 237.8 535.9

2003 142.63 7.7 42.1 43.2 234.6 543.6

东南亚东南亚东南亚东南亚 4444国国国国 1990 17.7 55.3 60.6 189.6 313.1

1996 7.8 27.0 43.5 151.2 347.2

1999 10.1 36.8 52.6 192.0 365.1

2000 9.0 33.2 50.4 186.9 370.8

2001 7.0 26.3 46.6 175.3 376.2

2002 7.1 27.1 45.2 172.6 381.7

2003 6.8 26.4 44.4 172.2 387.6

注注注注: : : :

(1) 在表8和表9重,所有国家的贫困线设为每人每天1.08美元和2.15美元(以1993年购买力平价汇率折成美元)。多数国家购买

力平价汇率是世界银行1993年估计值。菲律宾购买力平价汇率取自Penn World Tables。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购买力平价汇率

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卡路里价格比例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也是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

亚之间的卡路里价格比例推算出来的。我们的预测是基于世界银行对2002-2003年经济增长预期。 只有条件允许,我们的预测会

使用分行业的GDP增长率,食品CPI相对于总体 CPI的变化,GDP平减指数相对CPI的变化,以及消费-收入变化等方面的数据。我

们的预测假设行业内收入差距没有变化。对于中国,我们对农村和城市分别做了预测,然后用人口比重来算出总数。除了马来西

亚和中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估计都基于家庭消费调查。对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估计使用了收入调查数据。对于马来西亚,我们对

收入分布进行调整得出消费分布情况。对于中国,我们利用调查中得到的平均消费和收入的洛伦兹曲线推算出贫困指标估计值。

我们的贫困指标估计值与各国官方的贫困判断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有二。第一,各国判断贫困所使用贫困线不同于这里所使用的

国际统一的贫困线。第二,各国自己的贫困线往往可以因为国内不同地区生活费用不同而进行调整,但在这里,为了保持对各国

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我们不做这样的调整。以泰国的情况为例,这些不同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用CPI对贫困线进行调整之后,

我们的估计显示在1998-2000年期间贫困略有上升,而根据泰国自己的贫困线作出的估计却显示贫困减少。

(2) 对于中国,我们关于贫困人口的估计是基于用平均消费-收入比例调整之后的收入分布情况。我们知道用消费

分布情况会好一些,但90年代早期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而且为了得到一个保持一致的时间序列数据,也需要根据收

入分布来推算。我们这里的估计显示1999-2000年间贫困大幅减少,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收入分布得出的初步分

析结果却显示贫困减少的幅度要小一些。进一步的分析可能使得估计结果需要进行改动。

Page 32: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31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 9: 9: 9: 9: 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1111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2222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

((((每月每月每月每月))))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数量数量数量数量 ( ( ( (百百百百

万万万万))))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

('000)('000)('000)('000)

吉尼系数吉尼系数吉尼系数吉尼系数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百百百百

万万万万))))

柬埔寨柬埔寨柬埔寨柬埔寨

1990 48.29 48.3 4.4 83.7 7.7 41.6 9.1

1996 57.77 36.7 3.9 76.9 8.1 41.6 10.5

1997 56.97 38.4 4.2 78.0 8.5 41.6 10.9

1998 57.94 36.9 4.2 77.4 8.8 41.4 11.3

1999 56.97 39.6 4.6 78.2 9.2 42.3 11.7

2000 58.95 39.7 4.8 77.2 9.4 43.9 12.2

2001 60.83 38.1 4.8 76.1 9.6 44.3 12.6

2002 62.27 37.2 4.9 75.2 9.9 44.6 13.1

2003 64.00 35.7 4.8 74.2 9.9 45.0 13.3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1990 57.05 31.5 360.6 69.9 799.6 36.0 1,143

1993 67.24 29.0 343.9 65.0 769.8 41.2 1,185

1996 85.20 16.4 200.8 51.6 631.6 39.3 1,224

1998 91.32 16.1 201.2 49.8 620.8 41.0 1,248

1999 97.33 17.8 223.7 49.7 625.3 43.4 1,258

2000 105.69 15.4 194.8 44.8 567.4 43.9 1,267

2001 113.87 14.3 182.2 42.1 537.4 44.5 1,276

2002 123.36 12.9 165.8 39.0 500.9 45.0 1,285

2003 131.52 12.0 155.7 36.7 474.7 45.3 1,294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 1984 49.80 36.7 58.7 80.0 128.1 30.3 160.1

1987 55.63 25.7 43.4 74.2 125.4 33.1 169.0

1990 61.58 20.6 36.7 71.1 126.7 28.9 178.2

1993 68.54 14.8 27.8 61.6 115.5 31.7 187.7

1996 86.62 7.8 15.4 50.5 99.6 36.5 197.2

1999 66.82 12.0 24.9 65.1 135.0 31.0 207.4

2000 70.74 9.4 19.8 60.9 128.2 31.1 210.5

2001 76.45 6.5 14.0 55.1 117.4 31.3 213.2

2002 81.72 7.2 15.5 53.5 115.6 34.3 216.2

2003 82.07 7.1 15.5 53.1 116.5 34.3 219.4

老挝老挝老挝老挝

1990 39.16 53.0 2.2 89.6 3.7 32.7 4.2

1992 41.35 48.8 2.1 88.1 3.9 32.7 4.4

1996 48.27 41.3 2.0 83.1 3.8 36.5 4.9

1997 50.35 38.4 1.9 81.3 4.1 36.5 5.0

1998 49.57 39.5 2.0 81.8 4.2 36.5 5.1

1999 51.54 36.7 1.9 80.5 4.2 36.5 5.3

2000 52.70 35.1 1.9 79.8 4.3 36.5 5.4

2001 54.43 32.6 1.8 78.3 4.3 36.5 5.5

2002 55.85 31.0 1.8 77.0 4.4 36.5 5.7

2003 57.32 29.0 1.7 76.1 4.4 36.5 5.8

Page 3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32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 9: 9: 9: 9: 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续续续续))))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1111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2222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

((((每月每月每月每月))))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数量数量数量数量 ( ( ( (百百百百

万万万万))))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

('('('('000)000)000)000)

吉尼系数吉尼系数吉尼系数吉尼系数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百百百百

万万万万))))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1984 120.58 8.9 1.4 39.8 6.1 45.5 15.3

1987 126.88 3.4 0.6 33.0 5.5 42.3 16.6

1989 141.57 0.9 0.2 25.7 4.5 41.6 17.7

1990 149.81 < 0.5 -- 22.7 4.1 42.9 18.2

1992 183.50 < 0.5 -- 16.2 3.1 42.9 19.1

1995 200.22 < 0.5 -- 13.3 2.7 43.7 20.6

1996 214.83 < 0.5 -- 11.5 2.4 44.2 21.1

1997 251.90 < 0.5 -- 6.0 1.3 44.3 21.7

1998 234.55 < 0.5 -- 8.3 1.8 44.3 22.2

1999 236.52 < 0.5 -- 8.1 1.8 44.3 22.7

2000 258.10 < 0.5 -- 5.3 1.2 44.3 23.3

2001 253.27 < 0.5 -- 5.8 1.4 44.3 23.8

2002 258.21 < 0.5 -- 5.3 1.3 44.3 24.3

2003 267.63 < 0.5 -- 4.2 1.0 44.3 24.7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1990 72.95 35.4 1.4 64.3 2.5 48.4 3.9

1996 93.15 24.6 1.1 54.4 2.5 48.4 4.6

1997 90.42 25.6 1.2 56.3 2.7 48.4 4.7

1998 84.44 27.9 1.4 58.9 2.9 48.4 4.9

1999 78.85 31.4 1.6 61.7 3.1 48.4 5.0

2000 72.43 35.9 1.8 64.4 3.3 48.4 5.1

2001 67.12 38.5 2.0 68.9 3.6 48.4 5.3

2002 65.85 40.2 2.2 69.1 3.7 48.4 5.4

2003 65.06 41.2 2.3 69.6 3.9 48.4 5.6

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菲律宾 1985 74.92 22.8 12.4 61.3 33.3 41.0 54.2

1988 82.77 18.3 10.7 55.6 32.4 40.7 58.3

1990 90.32 19.1 11.7 53.5 32.6 43.8 61.0

1991 87.75 19.8 12.3 55.0 34.3 43.8 62.4

1994 89.10 18.4 12.3 53.1 35.5 42.9 66.8

1996 107.15 14.8 10.4 46.5 32.5 46.2 69.9

1997 110.21 12.1 8.6 45.2 32.3 46.0 71.5

1998 108.77 13.7 10.0 46.6 34.1 46.7 73.1

1999 107.20 13.5 10.1 46.9 35.0 46.2 74.7

2000 107.03 13.5 10.3 47.1 35.9 46.2 76.3

2001 109.54 12.2 9.5 45.8 35.6 46.0 77.9

2002 111.66 11.6 9.2 44.9 35.7 45.9 79.5

2003 114.03 11.0 8.9 43.8 35.5 46.0 81.1

Page 34: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33

附表附表附表附表 9: 9: 9: 9: 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东亚地区的贫困现象((((续续续续))))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1111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 2222美元美元美元美元

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平均消费

((((每月每月每月每月))))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数量数量数量数量 ( ( ( (百百百百

万万万万))))

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人口

(%)(%)(%)(%)

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数量

('000)('000)('000)('000)

吉尼系数吉尼系数吉尼系数吉尼系数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百百百百

万万万万))))

韩国韩国韩国韩国

1990 301.09 < 0.5 -- < 0.5 -- 29.9 42.9

1991 330.38 < 0.5 -- < 0.5 -- 29.9 43.3

1992 362.09 < 0.5 -- < 0.5 -- 29.9 43.7

1993 383.03 < 0.5 -- < 0.5 -- 29.4 44.1

1994 411.09 < 0.5 -- < 0.5 -- 29.4 44.5

1995 440.03 < 0.5 -- < 0.5 -- 29.1 45.0

1996 480.46 < 0.5 -- < 0.5 -- 29.7 45.5

1997 483.84 < 0.5 -- < 0.5 -- 29.0 46.0

1998 400.86 < 0.5 -- < 0.5 -- 29.4 46.4

1999 450.06 < 0.5 -- < 0.5 -- 30.0 46.9

2000 481.54 < 0.5 -- < 0.5 -- 30.0 47.3

2001 497.66 < 0.5 -- < 0.5 -- 30.0 47.6

2002 533.29 < 0.5 -- < 0.5 -- 30.0 48.0

2003 561.04 < 0.5 -- < 0.5 -- 30.0 48.2

泰国泰国泰国泰国 1988 90.42 17.9 9.6 54.1 29.0 43.8 53.7

1990 102.88 12.5 7.0 47.0 26.1 43.8 55.6

1992 129.75 6.0 3.4 37.5 21.4 46.2 57.2

1996 143.92 2.2 1.3 28.2 16.6 43.4 59.0

1998 121.71 3.3 1.9 34.2 20.4 40.6 59.8

1999 123.72 3.0 1.8 33.4 20.1 40.7 60.2

2000 125.40 5.2 3.1 35.6 21.6 43.2 60.7

2001 127.16 4.5 2.8 34.1 20.9 42.7 61.2

2002 130.13 3.9 2.4 32.5 20.1 42.4 61.8

2003 132.67 3.2 2.0 30.7 19.2 42.0 62.3

越南越南越南越南 1990 41.73 50.8 33.6 87.0 57.6 35.0 66.2

1993 48.85 39.8 28.0 81.6 57.4 35.0 70.3

1996 62.06 25.4 19.1 70.8 53.2 35.5 75.2

1998 65.92 18.8 14.6 67.9 52.8 35.4 77.7

1999 66.29 18.0 14.2 67.3 53.1 35.1 78.9

2000 69.32 15.2 12.2 64.7 51.8 34.9 80.0

2001 73.09 12.6 10.2 61.3 49.7 34.8 81.1

2002 77.14 10.4 8.5 57.6 47.2 34.7 82.1

2003 81.56 8.4 7.0 53.3 44.3 34.6 83.1

Page 35: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East Asia Update 34

表表表表 10. 10. 10. 10. 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 (10亿美元)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中国 40.2 44.2 43.8 40.3 40.8 46.8

印度尼西亚 6.2 4.7 -0.4 -2.7 -4.6 -3.3

韩国 2.3 2.8 5.4 9.3 9.3 3.2

马来西亚 7.3 6.2 2.7 3.9 3.8 0.6

菲律宾 1.5 1.2 1.8 0.6 1.2 1.8

新加坡 8.6 10.7 6.4 11.8 5.4 8.6

泰国 2.3 3.6 5.1 3.6 2.8 3.8

合计 68.4 73.6 64.8 66.7 58.8 61.5

不包括中国 28.2 29.4 21.1 26.4 18.0 14.6

资料来源: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able 11. Table 11. Table 11. Table 11. 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的不良贷款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的不良贷款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的不良贷款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的不良贷款

(percent of total loans)

1997199719971997 1998199819981998 1999199919991999 2000200020002000 2001200120012001 2002200220022002

12

12

3月 6月 9月 12

3月 6月 9月 12

3月 6月 9月 12

3月 6月

印度尼西亚 (a) -- -- -- -- -- 64 62.4 63.5 61.7 57.1 54.4 52.6 50.5 48.8 50.3 48.5

不包括 IBRA 7.27.27.27.2 48.648.648.648.6 58.758.758.758.7 39.039.039.039.0 38.938.938.938.9 32.932.932.932.9 32.132.132.132.1 30303030 26.926.926.926.9 18.818.818.818.8 18.118.118.118.1 17.617.617.617.6 14.714.714.714.7 12.112.112.112.1 12.812.812.812.8 11.811.811.811.8

韩国 (b) 8.0 16.1 17.0 16.4 15.9 20.5 22.7 20.1 18.8 17.5 17.0 15.3 14.2 11.9 10.6 9.7

不包括 KAMCO & 5.95.95.95.9 10.410.410.410.4 11.411.411.411.4 11.311.311.311.3 10.110.110.110.1 14.914.914.914.9 15.315.315.315.3 13.613.613.613.6 12.312.312.312.3 10.410.410.410.4 9.69.69.69.6 8.08.08.08.0 7.37.37.37.3 5.45.45.45.4 5.15.15.15.1 4.24.24.24.2

马来西亚(c ) 6.0 21.1 24.1 23.3 23.3 23.4 23.5 23.2 23.0 22.5 23.2 23.9 24.6 24.4 24.6 24.1

不包括

Danaharta

--------

18.918.918.918.9

18181818.2.2.2.2

18.118.118.118.1

17.817.817.817.8

16.716.716.716.7

16.216.216.216.2

16.216.216.216.2

16.116.116.116.1

15.515.515.515.5

16.216.216.216.2

17.117.117.117.1

16.916.916.916.9

16.616.616.616.6

16.016.016.016.0

15.615.615.615.6

菲律宾 (d) 4.74.74.74.7 10.410.410.410.4 13.213.213.213.2 13.113.113.113.1 13.413.413.413.4 12.312.312.312.3 14.014.014.014.0 14.614.614.614.6 15.715.715.715.7 15.115.115.115.1 16.616.616.616.6 17.017.017.017.0 17.917.917.917.9 17.317.317.317.3 18.018.018.018.0 18.118.118.118.1

泰国(e) -- 45 47 47.4 44.7 41.5 39.9 34.8 31.6 26.9 26.7 28.9 29.3 29.6 29.7 29.8

不包括 AMCs -------- 45454545 47474747 47.447.447.447.4 44.744.744.744.7 39.139.139.139.1 38.238.238.238.2 32.932.932.932.9 24.924.924.924.9 19.519.519.519.5 19.219.219.219.2 13.913.913.913.9 14.114.114.114.1 11.511.511.511.5 11.411.411.411.4 11.311.311.311.3

备忘: 马来西亚

(f)

不包括

Danaharta

4.3

4.1

18.2

13.6

19.1

14.2

18.7

12.4

18.8

12.0

18.8

11.0

18.5

10.7

18.4

10.4

18.1

10.1

17.5

9.7

18.5

10.6

19.5

11.4

19.7

11.7

19.5

11.5

19.4

11.5

19.4

11.0

(a) 第 1行数字为使用严格定义的不良贷款;第 2行不包括已转移给 IBRA的部分。 (b) 不良贷款使用

1999 年 12 月的 FLC. (c) 包括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和 Danaharta. (d) 指商业银行 (e) 第 1 行包括商业银行、

财务公司、和转移给完全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 (f) BNM所使用的不良贷款数据,其中不包括准备金和拖欠利息

Page 36: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减轻农村贫困问题减轻农村贫困问题减轻农村贫困问题减轻农村贫困问题

近几十年来,东亚地区减少贫困的进展在历史

上是空前的。在 1990-2000年 10年的时间里,这一地区 生活在贫困线(每天 1美元)的人口减少了 21,000万左右,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从 1990的 24%下降到 2000年的 14%(表 1)。东亚地区贫困人口下降的数量比这一时期全球贫困人口净下降数量还大。但有一些令人不安

的迹象显示贫困下降的势头近年来有放缓的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东亚地区的贫困下降主要发生在 1996 年之前的那段时期,此后步伐明显放慢。由于东亚地区 3/4 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要恢复减少贫困的快速

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减少农村的贫困人口,基本

途径是改善农村地区的收入和发展机会,或者让农民进

入城市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本期特别专题将考察东

亚地区减少贫困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将概述近期农村

地区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有助于恢复以前那种贫困状

况快速改善局面的政策领域,最后提出一些在不同层次

上需要优先考虑的政策问题。

表表表表 1. 东亚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东亚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东亚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东亚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 (百万百万百万百万) 1990 1996 2000

每天 1美元 中国 361 201 195印度尼西亚 37 15 20菲律宾 12 10 10泰国 7 1 3越南 34 19 12其他国家 7 8 9东亚太平洋地区合计 l 458 254 249 东亚太平洋地区贫困比例 (%) 28.9 14.8 13.9

每天 2美元 中国 800 634 567印度尼西亚 127 100 128菲律宾 33 33 36泰国 26 17 22越南 58 53 52其他国家 17 13 18东亚太平洋地区合计 l 1061 850 823 东亚太平洋地区贫困比例 (%) 67.0 49.7 46.0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的数据及专家的估算。. 详见附表 8和附表 9。

近期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近期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近期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近期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

农村人口

众所周知,东亚地区是发展中世界里工业化速

度最快,在这种情况,发现这一地区的很多地方还是农

村有时不免让人惊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发展中国

家,农民在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等

方面水平都比城市居民低很多。由于有大约 65%的人口在农村,东亚地区还是属于农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地

区,在这方面同南亚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比较接

近,相比而言,拉丁美洲、中东、北非和中亚的城市化

程度更高一些(图 1)。农村人口已从 1980年的 78%水平下降了不少,但有意思的是,在下降的速度方面和那

些经济增长慢一些的地区(如非洲和中东)没有很大的

区别。

Exhibit 1 Rural Population (As % of Total)

10

30

50

70

S.Asia SSA East Asia M ENA ECA Lat.America

High Income

19802000

Note.SSA=Sub-Saharan Africa. M ENA=M iddle East & North A frica. ECA=Europe & Central Asia

这一地区各国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国

家是收入水平还很低,几年前才开始经济改革,比如柬

埔寨和越南,它们总人口的 75-85%生活在农村;也有项韩国这样高收入的国家,农村人口不到 20%(图 2)。但是人均收入还很难解释农村人口比重差别。目前中国

的人均收入水平与菲律宾相似,但它农村人口的比重却

高出 25个百分点。但是关于未来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由于很多国家的农村人口比例还很高,在

今后 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农村经济还将是大多数东亚地区的家庭赖以生存的基础。

农村贫困问题

由于平均来看农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仅为城镇

水平的 40-70%,因而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也大一些。以每天 2美元为贫困线,中国和泰国 85-95%的贫困人口在农村地区,而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70%左右的贫困人口在农村。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贫

困人口比例都已于是所下降。在 20世纪 90年代头 6、7年的时间里,大多数东亚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

少。与 1990 年相比, 1998 年越南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减少了一半。以每天 2美元为贫困线,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

Page 37: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2

比例从 1990 年的 87%下降到 65%,城镇贫困人口比例也从 25%下降到 16%。这一时期,印度尼西亚的农村和城镇的贫困人口比例都下降了 20个百分点。

Exhibit 2 East Asia: Rural Population

(As % of Total)

10

40

70

Cambo

dia PNG

Lao P

DR

Thail

and

Vietn

amChin

a

Indon

esia

Philipp

ines

Malays

ia

Mongo

lia

Kore

a

1980

2000

但是,如图 3所示,在 1996-1999年间,贫困人口多的几个国家城乡贫困人口减少的趋势出现逆转。

1997-1998 年这一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总需求下降,供应链被破坏,这应该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

国等国农民收入下降,农村贫困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原

因。农村经济也是金融危机期间的一个安全保证,很多

失业的城镇工人回到农村老家,这也导致农村贫困比例

出现暂时的上升。根据最近家庭调查结果作出的部分估

计结果显示,随着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出现正增长,2000-2001 年这一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又开始下降。比如,印度尼西亚最新的家庭调查显示,生活在每天 2 美元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比例从 1999年的 65%下降 2002年初的 54%。

然而,如图 3 所示,印度尼西亚城市贫困比例的下降高于农村地区。值得指出的是,2000 年和 2001年稻米价格大幅下跌,城镇贫困人口可以从中受益,而

稻米是贫困农民的主要作物,他们却遭受收入的减少

(当然食品支出也会减少)。这个事例表明,相对价格

的变化可能对不同的贫困人群产生不可忽视的、复杂

的、后果完全不同的影响。很多东亚的农产品价格,如

稻米、橡胶、可可、咖啡、棕榈油和椰子油等,在经历

了连续几年的大幅下跌之后,在 2002年开始大幅上升。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将增加净生产者的收入,同时也会

侵蚀净消费者的收入(特别是城镇地区)

Exhibit 3

Rural & Urban Poverty Rates-$2/day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30 40 50 60 70 80 90Rural

Urb

an

China

1990

1999/001996

Indonesia

19901999/00

1996

Thailand

1992 20001996

2002

尽管金融危机及其后果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它

还不能完全解释 1996/1997 年之后东亚地区减贫情况为什么不如以前好。中国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经受住了

金融危机的考验,而且保持相对较高的 GDP增长率,但它也经历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大幅下降,农村贫困人口也

有所上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粮食价格大幅下降(这主

要是因为以前各种农业发展支持措施导致粮食供过于

求)对农民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图 4)。这个事例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近期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也

反映了政策不合理对农业和其他非农经济活动的长期不

利影响,比如减少对科研、技术推广服务或农村基础设

施方面的投入;这一点将在下面的政策部分进行深入的

探讨。这一地区农业增长率也受到一些气候方面的影

响,如 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而且随着自然环境方面的约束越来越大,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对农村贫困人口

的影响非常严重。

Exhibit 4

Page 38: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3

China: Ratio of rural to urban incomes and the rural-urban terms of trade

35

40

45

50

55

6019

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Rural-urban income ratio(Left axis)

Rural-Urban terms of trade (Right axis)

Sourc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1..

农业经济和其他非农业经济

尽管非农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提

高,大多数农村居民还是依靠农业作为收入的主要来

源。如表 2 所示,据估计,1970-1999 年东亚国家平均每人实际农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的中值为 2.5%左右,而1990-1999 年增长率却降到 1.6%,主要原因是 1996-199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中值下降到仅 0.3%的水平。尽管随着金融危机的结束,也不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这

样的 极端天气情况,农业增长会有所反弹,但从长期来看,农业发展还将受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制约。相对人

口农业人口而言,本地区可耕作的土地面积相当有限,

导致土地被切分为小块。通过计算每平方公里耕地的农

业人口密度,可以大致估计出来耕地的稀缺程度,东亚

为 690,是发展中地区中最高的,比排在第二位的地区(南亚和中东/北非)高出 30%左右。很多农民的粮食无法自给,成为粮食的净消费者。由于粮食价格上涨会使

大量净消费粮食的农民的处境恶化,商品价格政策的有

效性会大打折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在制订农

村收入政策方面选择空间。

东亚人口的 1/4(4.69 亿,约占农村人口的40%,在农村贫苦地区的比例更高)生活在“脆弱的土地”上,这也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所谓脆弱

的土地是指那些干旱贫瘠的土地,坡地和山区,脆弱的

森林生态系统,总之是那些不适合发展农业的土地。东

亚脆弱土地的比重约为拉丁美洲、欧洲和中亚的两倍,

但比非洲和中东低很多。干燥的亚洲腹地(包括中国西

北和蒙古)的干旱问题特别严重, 尽管这一地区水资源开发的整体情况被评为“舒适”级,但越来越多的流域

开始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紧张。中国是这一地区水资源最

短缺的国家,尽管其整体水资源利用还是处于“舒适”

评级,但它几个流域水资源紧张的 状况已经非常严重,

而且预计到 2020年它的整体评级将会变为“过度开采” (World Bank, 2002)。

表表表表 2. 平均每人实际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平均每人实际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平均每人实际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平均每人实际农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 1970-99 1970-79 1980-89 1990-99 1996-99柬埔寨 .. .. .. 0 -0.1中国 2.8 0.2 4 3.8 3印度尼西亚 1.7 2.5 0.9 0.9 -0.1韩国 5.3 3.7 8.1 6.1 4.4马来西亚 3.3 4.4 4.2 1.2 0.6菲律宾 0.6 1.9 0 0.1 -0.9泰国 2.2 2.2 2.4 1.9 -0.9越南 .. .. .. 3.2 2.9 中值 2.5 2.4 3.2 1.6 0.3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的数据以及专家的估算。最小方差趋

势。

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农民可以获得非农业的收

入增长机会是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点在越南没有这么明显)。通过发展小型企业来

使农村经济更加深化和多样化,已经创造了很多就业机

会,使妇女也成为“挣工资”的劳动力。中国乡镇企业

就业人数在 1978-1990年间年增长 10.4%,在 1991-1996年间年增长率为 6.5%。到目前,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平均将近一半的农民收入来自于农业

以外的来源。

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减少了运输的成本,带来

了电力供应和饮用水(这对于农村企业非常重要),推

动农村地区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农民还通过多种方式

外流寻找工作机会(可能是季节性的,也可能是结构性

的)。农民可能是到附近的城镇,可能是到更远一些的

中心发展城市,也可能是到其他农业地区,而那里正在

经历快速的农业多样化经营,需要大量劳动力。但也存

在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如非农业收入增长速度放慢

(中国),难以找到非农业的收入来源(越南),和难

以摆脱危机的影响(印度尼西亚)。1997-2000 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平均每年下降 1.3%,这是近年来中国减贫趋势出现逆转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难以获得

金融服务,地方政府因为收入紧张而大幅提高税费,来

自城镇企业的竞争和减少保护性贸易壁垒导致进口的竞

争日渐剧烈,很多非农业的农村企业处境艰难。

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政策问题

强化产权.

在很大程度上,农村贫困人口依靠土地和其他自

然资源来获得收入。为了给农民合理激励,让他们进行

投资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土地和信

贷市场奠定基础,强化土地产权和其他相关产权是非常

重要的。在东亚地区,能够让农民感到足够稳定和安全

Page 3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4

的农业用地产权体制还处于完善和推行的过程之中,但

已经取得一些重要的经验,值得总结并加以推广。

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在 20世纪 80年代早期引入了家庭责任制,打破人民公社,将土地的使用权分给各户。但农民获得的产权期限较短,

不稳定,限制了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家庭

责任制之下,集体土地所有者还是对当地土地的分配进

行频繁的、非正式的调整,挫伤了农民进行长期投资的

积极性,如水井、灌溉、土壤肥力、果树和排涝系统

等。由于认识到这些缺陷,1998 年颁布实施了《土地管理法》,旨在让全国的农民获得 30年期的使用权,其间不做调整,通过每个农民和集体土地所有者签定书面合

同来确认。但《土地管理法》的实际执行情况却并不一

致,导致普遍对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表示怀疑。很多省

份土地分配重新调整的现象还在继续,而且调查显示,

只有不到一半的农民收到了土地使用权的书面合同,而

且其中很多合同包含一些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条款。鉴

于此,政府又颁布实行了新的《农村土地合同法》,这

部法律强化了《土地管理法》的初衷,提高了农民土地

使用权的稳定性, 提高了土地可转让性,限制对土地分配的重新调整,而且将对地方违反土地产权法律法规

的行为进行惩罚。

这一系列陆续出台的强化产权的法律是

政府如何应对一个对农业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的

一个正面例子。它也表明,有必要很好地掌握地方政府

的实际执行情况,某些因素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出现不按

法规和政策办事的情况。保证各地方的执行情况与国家

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农村土地合

同法》的透明度,将提高农民在他们的土地上进行长期

投资的积极性。但有必要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强化

土地使用权时确实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以前用土

地分配的重新调整来保持公平,作为一项安全措施,这

保证最贫困的家庭也有土地,因而也有一定的收入。这

意味着,推进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的现代化可以使强化产

权的进程更加顺利。

印度尼西亚也面临给农民提供更多土地产权的

挑战。印尼不到 1/3 的农业用地有明确的产权,并已纳入现代化地籍管理体制。其余大约 2/3 的土地主要有两种产权分配形式,一是通过地方认可的传统自由保有产

权,这种形式主要见于土地稀缺的爪哇地区,当地个人

拥有产权已经延续了几代,另外一种形式是由传统社区

权利系统分配土地使用权,这种形式在爪哇以外地区比

较常见。在苏哈托执政时期,一些和当局有密切联系的

利益集团获得了一些特权,这导致很多没有正式土地产

权的农民被从他们祖传的土地上赶出去,传统社区权利

系统受到压制。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拥有明确土地产权的小农数量才开始有所增长,当时印度尼西亚成

功地进行了土地产权系统的判决和登记,截止 90 年代末,向爪哇地区的小农 和贫困农户发放了将近 2百万张土地产权证。

正式土地产权的正面影响是广泛的,将会很快

显现出来13。农民认为可以负担得起土地产权的成本,

而且这使他们的产权更加稳固。在取得土地产权的几年

之内(与一个还没有取得的控制样本相比),农村土地

所有者已从土地的升值中获益(64%),获得正式抵押贷款(借款者必须没有偿还困难的证据)更加容易

(28%),也着手进行改良土地的投资(12%)。尽管这些效果还只是初步的,但这些结果让我们想起了经常

提到的泰国在 80年代发放正式的土地产权所引起的积极影响。据估计,泰国首次土地产权登记计划(1984-1990)(The Thai First Land Titling Project (1984-90))使农民获得的银行贷款增加了 52-521%, 使他们土地的价值增加了 80%,也刺激农民的投资,进而导致生产率提高 12-27%14。

最后,诸如森林、水资源和沿海渔场等自然资

源也需要在产权或使用权方面予以强化,以改善激励机

制,促使人们对资源进行可持续 的管理。东亚各国的政府和农村团体正在努力着手解决这个复杂问题。

更好的公共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

东亚各国的政府也必须重视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问

题,因为农业还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来

源。这一地区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也导致消费者对食品

(包括水果和动物蛋白)的质量和品种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贸易自由化和不断加深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使

进口竞争的压力加大,也提供了新的出口机会。在生产

技术和市场取向方面,从事农业的生产者应该更趋成

熟,以更好地满足这些新的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也更

好地应对竞争的挑战。这进而有赖于一个功能完善的市

场提供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通过科研和信息系统进行

技术普及推广。从体制上加强这些方面,是东亚各国政

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现有的公共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面临一系列的

限制条件。最近关于农业科研的数据还是比较零星的,

但在总体上显示,在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大多数东亚国家实际科研支出的增长速度有

所放慢。除了中国以外,各国科研的力度(以农业科研

支出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表 3)——尽管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科研的事后回报率非常高15 。由于很多方面都要求更多的公共支出,公共财政预算状况不如以前那么强健,而且一些国家级

13 SMERU, “An Impact Evaluation of Systematic Land Titling under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Project.” June 2002. 14 World Bank. OED Précis No 184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wo Cases from Thailand,” Spring 1999, 15 最近一项研究对以前 289 项关于农业科研回报率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科研投资回报率的中值为 49% (Alston and others 2000)。尽管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对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很困难,但从整体来看农业科研投资具有很高的回报率这一点

是没有什么问题。

Page 40: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5

研究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资金来为项目提供资

金。比如,2001 年对外借款占印度尼西亚农业科研支出的 70%。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研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可以更多地照顾社会公平的项目,那些与贫困的生产

者最密切相关的项目上,因为那些贫困人口难以获得进

行私人研发所需要的资金。

国家研发战略也可以寻求与私人部门进行研发

的合作。东亚地区私人部门的农业研发正在增长,其中

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金额最大。但中国的私人研发

还只占 GDP的万分之一左右。刺激私人研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对私有企业和外国公司放开了农业投入产

品,如种子、化肥和农业机械等。目前,知识产权的法

律法规、补贴或税收优惠对私人研发还没有很大的影

响。东亚各国的国家研发体系也开始认识到需要应对目

前蓬勃的生物科技革命。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对生物安

全能力的投资正在进行。有些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尼西

亚,已经建立了必要的立法和管理基础。但有的国家还

没有建立,而且执行情况也与规定不一致,执行力度不

够。

表表表表 3. 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力度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力度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力度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力度 1985年和年和年和年和 1995年年年年

私人部门研发 公共研发

百万

美元 研发力度 * (%) 百万

美元 研发力度 * (%)

1995 1985 1995 1995 1985 1995

中国 16 n.a. 0.00 479.5 n.a. 0.34印度尼西亚 6.1 0.01 0.02 81 0.29 0.24

马来西亚 16.6 0.2 0.2 64 0.83 0.58

菲律宾 10.5 0.06 0.06 37.5 n.a. 0.23

泰国 17.4 0.11 0.10 127 0.72 0.69

资料来源: Pray and Fuglie (2001). * 占农业增加值的百分比

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更好的条件

如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或者进入市场的成本

很高,那么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给农业生产者带来多少

好处。对于改变偏远地区的孤立状态,基础设施投资将

继续具有其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公路可以降低往城市

运送商品的成本,也可以减少一些易坏商品的损失。尽

管市场研究显示东亚各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区域一体化

程度是比较合理、比较高的,但还可能面临一些新的风

险。比如,在诸如印度尼西亚这样进行中央放权改革的

国家,中央放权给地方政府对农产品和牲畜的流动征收

新的税费提供了空间。

对农产品 贸易保护程度还比较高,从而限制了农民进入国际市场。在世界贸易谈判的乌拉圭回合中消除

了很多农产品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但很多情况下这些又

转变为通过高关税进行保护。高收入国家对农业的资金

支持还很多(据估计 2000 年为 3270 亿美元),这也会通过降低对出口产品的需求和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来

损害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另外一个新的、而

且越来越重要的市场进入问题是,农业生产者难以满足

消费者和企业的高质量标准,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和国内

贸易中,关于健康、安全和动植物检疫的官方标准越来

越严格。出口国政府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缺陷可能导致很

高的经济成本。比如,因为印度尼西亚出口到欧洲的大

宗天然棕榈油被发现有石油污染物,其出口被迫停顿。

最近龙虾出口也受到影响,因为出口发现龙虾被超标的

抗生素硝基呋喃污染。一些国家由于国内大量假冒化肥

和劣质种子流通,农业产量受到影响。

出口国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质量控制体制,

使贫困的农民陷于市场饱和、发展很小的低档商品的生

产。但是对于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国家来说,建立可靠的

质量控制体制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各国政府还应该更多

的参与并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协商和争论机制,

为农民和农业打探开放的市场。对于很多农产品,进入

发达国家市场更多不是保护程度高的问题,更多是因为

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规定,复杂的标准以及关税结构加大

通关难度,限制了农产品的出口。

创造更多增加非农业收入的机会

尽管农业是农村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其他

收入来源也很重要,而且具有更好的增长前景。人口对

农业用地的巨大压力,现有农场的规模小以及人口发展

趋势,这些因素都意味着即使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从事

农业的家庭继续提高农业收入的前景有限。往生产力水

平和工资水平高的城镇地区流动是农民,特别是贫困户

的一条主要出路。另一条出路在小规模的农村制造业和

服务业企业就业。农村地区非农就业的快速增长是印度

尼西亚和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

1978年到 1996年间,农业就业人口只增加了 3,900万,而同期农村企业的就业增加了 10,700万。

在这方面,合理的政策是不要过于格外偏重于

某个行业,而应该重视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让

农村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大多数发展机会(农业,农村非

农业企业或城镇地区)。农业和农村地区的非农企业之

间的重要互动是可以通过政策来提高的。只要农业和农

村非农企业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农村家庭收入对这些企

业乘数效应是很高的。中小企业往往定位在农业经济活

动的上游或下游,提供诸如生产要素供应、加工、运输

和仓储等服务。这些企业通常属于非正规部门,在吸纳

农村的临时工和季节性工人非常灵活。它们还可以吸纳

那些不愿意出远门长期打工的妇女来打工。

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重要特点:即使在一个关系

密切是社区里,对于农业收入来源和非农业收入来源哪

一个是最好的选择,各家各户的差别很大。有些农户将

全部投资集中在农业生产上,而有些农户只把很少的精

Page 41: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6

力用来种地,(可能是因为没有别是保险机制,需要保

证口粮),而把大部分精力和富余的收入用于务农之外

的经济活动,如季节性或长期的外出打工。农村家庭收

入的差别往往是战略和必需的混合体,是对有限资产和

疲软市场的应对结果。

表表表表 4. 公共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公共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公共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公共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导致的回报率: 投资领域..

农业 GDP (元/元投入)

农村非农GDP

(元/元投入)

贫困人口减

少数量/每1000元支出

农业研发 9.59 n.a. 6.79 灌溉 1.88 n.a. 1.33 公路 2.12 6.71 3.22 教育 3.71 4.97 8.80 电力 0.54 0.72 2.27 电话 1.91 5.07 2.21 扶贫贷款 n.a. n.a. 1.13 资料来源 Fan, Shenggen et al, 2002.

农村地区农业和非农经济的相互影响对于政府

的政策有几方面的意义。通过交通、电力、通讯和饮用

水方面的投资,改善基本的农村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农业

和农村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教育和金融服

务水平可以让农户在决定务农和从事非农经济时有更好

地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

季节性的或长期的外出务工。通过改善就业服务,让农

民更好地获得就业信息,以及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法律障

碍,将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强化土地产权,包括出租

的权力,使农民不必失去土地也可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

来源,这将有助于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简言之,政策不

应该只关注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数

量的问题,因为这样可能是和农民自己对劳动力使用和

收入来源的选择是背道而驰的。.

中国的经验揭示了公共投资选择对农村发展和

减少贫困的重要性。表 4 所示为 IFPRI 关于不同公共投资对农业和非农生产的边际效益,和对减贫的影响的研

究结果。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对减少贫困的作用最

大。在各种基础设施投资中,公路对农村非农经济增长

的贡献最大。值得指出,在农业研发方面的投资是迄今

对于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投资。IFPRI 的研究所指出的,在中国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些边际效益的差

别很大,因此各个国家国情有别,各种投资的排序结果

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研究结果重点指出各种

政府指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相差很大,通过

政府资源的重新配置可以释放大量的潜在社会效益。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

由于贫困的农村生产者无法获得合理定价的金

融服务,他们即使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也无法实行。目前

农村金融市场正处于大发展的边缘。这在一定程度上公

共农村信贷计划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贴息贷款分配无

效率,提供其他金融服务不足,贷款偿还情况差,以及

造成对政府财政的侵蚀等等。因此,东亚国家正在探讨

通过商业方式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办法。有些国家,如

越南和中国正在加强官方金融服务机构的质量,而印度

尼西亚则着眼于建立一个官方和半官方微观金融机构的

框架。 在加强监管体制的同时,通过设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范围,同时保持谨慎的贷款标准。

与通过利息补贴和行政渠道分配贷款相比,补

贴商业金融机构提供超常服务的成本可以更好地解决社

会公平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人们已逐步取得了共识。

更加健全的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农户的储蓄提高更

高的收益率和安全性,在农户遭受经济冲击时可以给他

们更多选择以保持消费的平稳。保持消费的平稳是一项

直接社会福利,而且也可以解决其他贫困问题,如保证

儿童就学,使农户避免通过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来动用自

然资源“储蓄”。

加大农村生产者组织和社区的参与力度

更加活跃和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生产者组织有助于

提高其成员获得的一些重要公共服务的质量。很多方面

的公共服务提供机构(如适应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兽

医、灌溉、生产要素供应等)越来越多地寻求生产者组

织的参与,参与的领域包括决定优先项目,制订计划,

项目实施,物资技术采购和资金的直接管理等。这已经

产生了一些好的效果:透明度得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

用更有效率,农村生产者对一些合伙的活动更加投入。

当然这些效益也来自不易,当需要改变一些基本的行为

方式时,也免不了发生一些冲突。但潜在的效益很大,

我们应该使增加自发的生产者组织的参与力度,使其成

为东亚地区农村发展战略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因

素。

东亚国家在将公共支出直接下放到社区(包括

农村社区)方面也取得了大量的经验。在印度尼西亚、

越 南 、 柬 埔 寨 和 菲 律 宾 , 社 区 推 动 发 展 计 划

(community-driven development )的进展已经超越了规划定位阶段,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活动。成功的社区推动

发展发展计划有助于地方社区建立透明的制度和责任

制,减少对符合条件的活动的限制,大幅提高对子项目

选择和实施的责任心。通过确定地区目标,与目标社区

合作确定需要优先扶持的最贫困人口,这样可以明确强

化社区推动发展计划减少贫困的工作内容。社区推动发

展计划在小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投

资,这些基础设施更加符合当地需要,质量有保证(甚

至改善)而成本更低,让地方社区对发展决策问题更加

投入。社区推动发展计划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加以

改进的地方:用于经济子项目发展的周转资金的可持续

性问题和微观金融机制设计的问题,基础设施维护和保

养的问题,以及对经济子项目技术支持的整合问题。今

Page 42: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7

This Special Focus was prepared by Stephen Mink, with valuable comments and inputs from Alan Piazza, RobinMearns, Gaurav Datt, Tamar Manuelyan and Milan Brahmbhatt.

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将从乡村这一层次自发推动所取得

的发展成果提升和推广到地方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和服务

提供的机制中去。

今后的发展方向今后的发展方向今后的发展方向今后的发展方向

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口更好参与、推动积经济发

展和国民经济一体化,必需消除他们所面临的不利条

件。通过以下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协同努力,加速农村发

展的前景将大为改善。

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将更符合地方生产者和社区的需

要。地方政府进行全面的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调动各种

因素来加快农村发展,这包括通过强调服务质量和不同

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来改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在公

共资源利用方面提高透明度和加强责任制。在国家整体

框架下推进地方财政改革,扩大地方财政的税基,减少

贫困人口难以负担的、扭曲经济行为的税收和税种。

中央政府需要重视加强整个国家体制方面的问题,如农业方面的科研和技术推广,产品标准和质量控

制等。在发展那些缺失或不健全、但对农村生产者非常

重要的市场,如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和保险市场和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产权市场等方面,中央政府也可

以发挥重要作用。最后,需要把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扩大到农村地区,为那些承受能力低的贫困人口提供基

本保障。在实施农村发展战略,制订优先发展任务时需

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这就要求重视中央政府各个部

门横向协调机制的完善程度。同样,东亚地区政府部门

纵向管理体制也在迅速变革,也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协调好权力和财政下放,资源转移水平和 转移机制所体现的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以加强中央和地方各

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达到农村发展的目的。制订目

标、监控和评估是在合作过程中加强 责任制的重要组成步骤,还需要在今后不断改进

国际性论坛:在帮助小规模的农村生产者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国家政策和体制

可以起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有些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国

家,进行这样的改革成本很高,而且需要花很长的时

间。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国际援助可以帮助这些国家在合

理的时间内推进必要的改革。同时,国际性论坛应该着

眼于推进市场的开放程度,减少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

和其他支持政策(这些补贴和支持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

村生产者和出口商非常不利)

世界银行的工作支持上述三个层面全面的行动

计划。现在更多的投资和政策支持是与地方政府合作进

行的。世界银行的工作突出通过国家的政策体制和加强

地方社区的管理责任来改善自然资源的管理。在制订农

村金融服务和产权体制(包括土地产权)政策改革计划

方面,世界银行也为东亚国家的政府提供支持。支持农

村生产者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改革,使生产者组织更多

地参与决策和实施过程,使公共资源管理更加透明,更

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Page 43: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在变局中前进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 · 重要行业)和出口商品价格的回升。地区内部的 出口发展强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在

Reducing Rural Poverty 8

可供进一步阅读的材料可供进一步阅读的材料可供进一步阅读的材料可供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Alston, Julian, Michele Marra, Philip Pardey and

T.J. Wyatt.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turns to Agricultural R&D,” IFPRI EPTD Discussion Paper No. 38 November 1998.

Fan, Shenggen, Linxiu Zhang, and Xiaobo Zhang.

2002. “Growth,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 The Role of Public Expenditures,” IFPRI Research Report 125.

Pray, Carl E., Keith Fuglie. “Privat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sia,” USD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search Report No. 805, November, 2001.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of Mongolia. 2001. Mongolia: Participatory Living Standards Assessment 2000. Ulaanbaatar: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SMERU. 2002. An Impact Evaluation of Systematic Land Titling under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Project. Jakarta: SMERU. www.smeru.or.id.

World Bank. 2002.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World Bank. 2001. China: Overcoming Rural

Poverty.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World Bank. 1999.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World Bank. 1999. Accelerating China’s Rural Transformation.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WB87803

N:\Bi-Annual Report Oct. 2002\final version\Final Version Nov 1\EAP Brief - Nov-4-2002.doc

November 4, 2002 12:3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