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TCP/IP 簡簡 簡簡簡簡簡簡簡 簡簡簡 2006

TCP/IP 簡介

  • Upload
    kevork

  • View
    73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TCP/IP 簡介. 靜宜大學資工系 蔡奇偉 2006. 大綱. 網際網路管理機構 網際網路標準 TCP/IP 協定組 定址方式 (Addressing) TCP/IP 版本 連接裝置. 網際網路管理機構. ISOC 官方網站: http://www.isoc.org/. 網際網路協會 (ISOC). 全名是 Internet Society 1992 成立 提供網際網路規範的標準化及技術支援 鼓勵從事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學術研究. 網際網路架構委員會 (IAB). 全名是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TCP/IP  簡介

TCP/IP 簡介

靜宜大學資工系蔡奇偉2006

Page 2: TCP/IP  簡介

大綱 網際網路管理機構 網際網路標準 TCP/IP 協定組 定址方式 (Addressing) TCP/IP 版本 連接裝置

Page 3: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管理機構

ISOC 官方網站: http://www.isoc.org/

Page 4: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協會 (ISOC)

全名是 Internet Society

1992 成立 提供網際網路規範的標準化及技術支援 鼓勵從事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學術研究

Page 5: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架構委員會 (IAB)

全名是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

是 ISOC 的技術顧問團 管理 TCP/IP 的持續發展,為網際網路研

究成員提供技術諮詢。 編輯與管理 RFC

和其他訂定標準的組織或論壇的溝通橋樑

Page 6: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工程工作群 (IETF)

全名是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網際網路工程主控組 (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 IESG) 所管理的工作群。 找出網際網路運作上的問題且提出解決方案。 制定和審查可能成為網際網路標準的各種規範。

Page 7: TCP/IP  簡介

際網路研究工作群 (IRTF)

全名是 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

由網際網路研究主控組 (Internet Research

Steering Group, IRSG) 管理。 致力於長期性的研究工作,如有關於網際

網路的協定、應用、架構及相關科技。

Page 8: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標準際網路所使用的標準經過仔細的測試,網路上的作業必須遵守。一個規範要成為網際網路 的標準需要經過相當嚴謹的審查過程。一開始規範是以網際網路草約 (Internet drafts)

的身份存在。一個網際網路草約為一進行中的文件,不具有官方身份且僅有六個月的效力。經由網際網路管理當局的推薦,草約以「要求建議」 (Request for comment, RFQ) 的形式發表。每份 RFC 都被分配一個號碼,任何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免費取得。

網站: http://www.rfc.net 或 http://

www.faqs.org/rfcs/

Page 9: TCP/IP  簡介

RFC 的成熟層級一份 RFC 在其有效期問內,可在建議標準 (proposed standard) 、準標準 (draft standard) 、網際網路標準 (Intemet standard) 、已成歷史 (historic) 、實驗性 (experimental) 及資訊性 (informational) 六種成熟層 (maturity levels) 中的一層 ( 如下圖 ) 。

See: RFC 2026

Page 10: TCP/IP  簡介

建議標準

是一份穩定且廣為人知的規範,網際網路使用者對它有很大的興趣。在這個層次,通常有很多團體實現及測試這個規範。

準標準

一份建議標準要經過至少兩個不一樣的實現,成功後升為準標準。準標準在解決問題後,通常就可成為網際網路的標準。

網際網路標準

標準在成功驗證後即成為網際網路標準。

Page 11: TCP/IP  簡介

歷史文件

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它可能是被後來的標準所取代,或者根本無法成為網際網路標準。

實驗性

一份實驗性的 RFC 主要描述一些實驗,這些實驗不會影響到網際網路的運作。不可以將實驗性的 RFC 做到任何網際網路的服務內。

資訊性

一份資訊性的 RFC 通常描述網際網路的概況、歷史或與教學相關的訊息。通 常為非網際網路組織的人(或廠商)所撰寫。

Page 12: TCP/IP  簡介

RFC 的需求層級 需要 (required)

被實現在所有的網際網路系統內才能達到最低的符合條件。例如 IP 及 ICMP 等。

推薦 (recommended) 需要實現在所有系統內,但是它有些特定用途, 所以被推薦使用。

例如 FTP 及 TELNET 等。 選擇 (elective)

非需要也非推薦,不過系統可以自己使用它。 有限度使用 (limited use)

只用在測試。大多實驗性的 RFC 屬於這個分類。 不推薦 (not recommended)

不適合一般用途,如一個已成歷史不用的 RFC 就屬於這個分類。

Page 13: TCP/IP  簡介

TCP/IP 協定組 階層式架構

鍵結層 (Link Layer)網路層 (Network Layer)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分層架構 封裝 (Encapsulation) 解多工 (Demultiplexing)

Page 14: TCP/IP  簡介

階層式架構TCP/IP 由數個分屬於不同層級之協定所組成。 TCP/IP

一般都認為是具有四個層次的系統:

應用層

傳輸層

網路層

鍵結層

Telnet, FPT, e-mail 等等

TCP, UDP

IP, ICMP, IGMP

網路介面卡和驅動程式

Page 15: TCP/IP  簡介

鍵結層 (Link Layer)

又稱為資料鏈結層 (Data-Link Layer) 或網路介面層 (Network Interface Layer) 。

包含了作業系統內的裝置驅動程式,以及在電腦中相對應的網路介面卡。

處理由傳輸媒介(如纜線或無線電波)連接的所有硬體問題。

Page 16: TCP/IP  簡介

網路層 (Network Layer)

又稱為網際網路層。 處理封包在網路中的傳送。例如,封包的路

由 (Routing) 。 包含下列協定:

IP (Internet Protocol)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 Protocol)

Page 17: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協定 (lP)

• 是 TCP/IP 使用的傳輸機制。以資料包 (datagram) 方式傳遞。• 非可靠性、非預接式的資料包協定。• 不提供錯誤檢查或追縱,也不一定保證傳到。• 各別的資料包被分別傅送。• 資料包可能經過不同的路徑、不按順序到達,或被重複傳送。• 不負責把接收到的資料包組合成原本的順序。

然而 IP 上述的限制不應被視為缺點,而是讓使用者自由加入所 要的功能,並獲得較高的效率。

Page 18: TCP/IP  簡介

位址解析協定 (ARP)

用來找 出與 IP 位址搭配的實體位址。在一個 LAN 般的實體網路上,網路上的電腦用一個實體位址來認定,這個位址通常在網路卡上。當只知道 IP 位址時, ARP 是用來找出使用這個 IP 位址的電腦的實體位址。

反向位址解析協定 (RARP)

以讓一台只知道自已實體位址的主機去找到它的 IP 位址。此協定用於電腦第一次接到網路上時或無硬碟電腦開機時。

Page 19: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控制訊息協定 (ICMP)

一台電腦或是閘道器 (gateway) 可以用 ICMP 協定將資料包傳送問題回報給其送出者。 ICMP 傳送詢問及錯誤報告訊息。

際網路群組訊息協定 (lGMP)

將一個訊息伺時傳送給一群接收者。

Page 20: TCP/IP  簡介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提供應用層級的主機 (Host) 間資料流。 包含兩個協定: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定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使用者資料報協定 )

Page 21: TCP/IP  簡介

TCP

提供了兩個主機間可靠的資料流。如將應用程式傳過來的資料分割成適當的大小,再傳給網路層;收到封包時發出確認收到的信號;設定逾時時間 (Time out) ,以確定另一端已送出確認收到的信號等。因為這些可靠的資料流是由傳輸層所提供,所以應用層可以忽略這些細節。

UDP

以另一種方式來對應用層提供較簡單的服務。它僅由一台主機送出稱為資料報 (datagram) 的資料封包到另一台主機,但是並不保證送出的資料報能夠到達目標主機。如果需要較高的可靠度,則必須由應用層的程式負責處理。

Page 22: TCP/IP  簡介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處理特殊應用程式的細節。例如:Telnet ,遠端登入 (Remote Login)

FTP ,檔案傳輸協定 (File Transfer Protocol)

SMTP ,簡易郵件傳輸協定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NMP ,簡易網路管理協定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Page 23: TCP/IP  簡介

範例: FTP 應用程式

(Textbook p. 4)

Page 24: TCP/IP  簡介

TCP/IP 的分層架構 TCP/IP 是一種階層式的協定,由提供特定功能的互動模組 (interactive module)

組成,不過這些模組並不是互有關聯。可依系統需求加以混合搭配使用。所謂的階層式 (hierarchical) 是指每一個較高階層的協定是由一個或多個較低分層的協定所支援。

Page 25: TCP/IP  簡介

封裝 (Encapsulation)

一個應用程式以 TCP 送出資料時,在協定堆疊中資料會往下送,通過每一層,直到資料以位元流 (stream of bits) 的型式透過網路傅送出去。每一層都會把一些資訊加入它所收到之資料的標頭裏(有時候會將資訊加到資料的最後面)。如此疊加標頭的方式稱之為封裝。

Page 26: TCP/IP  簡介
Page 27: TCP/IP  簡介

解多工 (Demultiplexing)

目的主機接收到傳送過來的乙太網路框架時,立即進入協定堆疊,所有的標頭即由適當的協定方塊 (protocol box)

取走。而每個協定方塊即在其擁有的標頭中尋找特定的辨識元,以決定接著要將資料傳送給上層中的哪個協定方塊。此即稱為解多工。

Page 28: TCP/IP  簡介
Page 29: TCP/IP  簡介

定址方式 (Addressing)

用 TCP/IP 協定的網路位址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實體位址 (physical address)

• 網際網路位址 (internet address)

• 通訊埠位址 (port address)

Page 30: TCP/IP  簡介

實體位址

連接層位址,是在 LAN 或 WAN 裡一個節點 ( 電腦 )

的位址。 實體位址的長度與格式依實體網路的不同而不同。例如:

乙太網路使用 48 bits 的固定位址。 LocalTalk 使用 8 bits 的浮動位址。

實體位址可以是單點型 (unicast) 、群播型 (multicast) 或廣播型 (broadcast) 。

Page 31: TCP/IP  簡介

網際網路位址 (IP位址 )

實體位址並不適用於網際網路的環境,因為其中不同實體網路會有不同的位址格式,所以需要一種通用的位址系統來辨認網路上的主機,且不用管其下的實體網路位址是什麼。

IP 位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設計的。一個 IP 位址目前是 32位元,可以用來代表一台連到網際網路上的電腦。在網際網路上不可以有兩台電腦使用相同的 IP 位址。

IP 位址可以是單點型(只有一個接收者)、群播型(一群接收者)或是廣播型(網路上所有 系統)。

Page 32: TCP/IP  簡介

通訊埠位址

在網際網路上,資料通訊的最終目的並不止於目的端主機,而是目的端主機執行的程序 (procedures) 。

現在的電腦允許多個程序在同一時間內執行。譬如,電腦 A

與電腦 C 使用 Telnet 通訊,同時電腦 A 和電腦 B 用 FTP 傳輸協定通訊。因此,我們得找出一種方法來標示不同的程序,換句話說,要給程序一個位址,稱之為通訊埠位址。TCP 和 UDP 都用 16 位元的通訊埠位址。

Page 33: TCP/IP  簡介

IANA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將埠號分成三個範圍,分別是:

公認埠 (Well-known ports)

範圍從 0 到 1,023 ,都由 IANA 指定與管理這些公認埠號。

註冊埠 (Registered ports)

範圍由 1,024 到 49,151 須向 IANA 註冊以避免被重複使用。

動態埠 (Dynamic ports)

範圍由 49,152 到 65,535 不受 lANA 控制也不用註冊,任何程序都可使用,這些號碼為短暫埠號。

Page 34: TCP/IP  簡介

在大多數 Unix 系統中,公認埠存在檔案 /etc/services 裡。要得知提供給 Telnet 伺服器及網域名稱伺服器的連接埠號, 可以執行指令:

sun % grep telnet /etc/services

telnet 23/tcp 說明它使用 TCP 連接埠 23

sun % grep domian /etc/services

domain 53/udp 說明它使用 UDP 連接埠 53

domain 53/tcp 以及使用 TCP 連接埠 53

Page 35: TCP/IP  簡介
Page 36: TCP/IP  簡介

您或許注意到,這些標準的服務以及其他標準 TCP/IP 服務 (Telnet,FTP,SMTP 等 ) 的連接埠號,大多是奇數。這是約定俗成的,因為這些連接埠號都是由 NCP 連接埠號所發展出來 的。 NCP 網路控制協定 (the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是在TCP 之前發展出來的,為 ARPANET 的傳輸層協定。 NCP

是單向的, 不是雙向的,所以每一個應用程式需要有兩個連接,而且要為 一個應用程式保留一個偶 -奇對的連接埠號。當 TCP

及 UDP 成標準的傳輸層時,每一個應用程式只需保留一個連接埠號, 所以就採用 NCP 的奇數連接埠號。

Page 37: TCP/IP  簡介

TCP/IP 版本TCP/IP 在 1983 年成為網際網路的官方協定。隨著網際網路的演變, TCP/IP 出現過六個版本。目前最流行的是第四版,而第六版將成為下一世代的新標準。

第四版

網際網路上現在大都使用第 4 版,然而這個版本有一些嚴重的缺點。最大的間題在於 IP 位址只有 32 位元,這個位址被分成很多等級。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32 位元已無法應付未來的使用者人數。另外,位址空間被分成不同等緞,進一步限制了能用的位址數。

Page 38: TCP/IP  簡介

第 6 版

IETF 設計的新版稱第 6 版。這個版本改變了網路層的協定,IPv4 變成 lPv6、 lCMPv4 變成 ICMPv6, IGMP及 ARP 合併到 ICMPv6 ,而 RARP 被刪除掉。 IPv6 也稱一 IPng ( 下一代 IP) 用了 128 位元位址。相對於目前的 32 位元, IPv6 可以容納更多的使用者。 IPv6 的封包被簡化,然而同時也更具彈性,允許未來加入新的功能。

新版在網路層支援認證、資料完整性、及保密性。新版支援即時的資料傳輸,包括聲音、 影像,而且可以傳送來自其它協定的資料, IPv6 在處理擁塞及尋找路徑的問題上比目前來得好。

Page 39: TCP/IP  簡介

連接裝置網際網路是由很多 LANs 和 WANs 組成,因此要有方法,將 LANs 和 WANs 連接在一起。這些連接工具稱為連接裝置 (connecting devices) 。我們討論五種連接裝置:

• 再生器 (Repeater)

• 集線器 (Hub)

• 橋接器 (Bridge)

• 路由器 (Router)

• 交換器 (Switch)

Page 40: TCP/IP  簡介

再生器再生器只運作在實體層。在網路內,訊號攜帶傳輸訊息,在旅行一段固定距離後會衰減,進而影響到資料的完整性。再生器在訊號變得太弱或損壞掉之前收到訊號,接著重新產生原來的位元。之後,再生器送出這些被更新的訊號。再生器能夠延伸網路的實際有效範圍。

Page 41: TCP/IP  簡介

集線器集線器 (Hub) 事實上為多埠的再生器,通常以星型方式連接各個站台。例如: 10BASE-T 乙太網路用集線器線的方式實現。集線器可以用來建立階層的架構。以集線器做階層式安排,可以移除 10BASE-T 的長度限制。

注意,整個網路依然只是一條單一的 LAN 。這個網路依舊被視為匯流排,因為如果某站送出封包,其他各站都收得到。

Page 42: TCP/IP  簡介

橋接器橋接器 (Bridge) 運作在實體層與資料連接層。就實體層而言,橋接器重新產生它收到的訊號。就資料連接層而言,橋接器可以檢查封包內的實體位址 ( 來源及目的地 ) 。注意,橋接器跟再生器一樣,沒有實體位址 (physical address) 。橋接器的功能如同一個過濾器,而不僅僅是原來訊息的送出者。

橋接器有過濾 (Filtering) 的功能。它可以檢查封包的目的位址,並決定封包要被前送或丟棄。如果封包是要被前送,這個決定要設定在介面裡。橋接器有一張表,紀錄位址與介面的對應關係。

Page 43: TCP/IP  簡介
Page 44: TCP/IP  簡介

路由器路由器 (Router) 是一個三層裝置,運作在實體層、資料連接層、與網路層。在實體層,路由器重新產生收到的訊號。在資料連接層,路由器檢查封包內的實體位址。在網路層,路由器檢查網路層的位址 ( 即 IP 層位址 ) 。

一個路由器可以將數個 LAN 連接在一起:路由器也可以將數個 WAN 連接在一起。換言之,路由器是一種互連裝置,它將獨立的網路連接在一起,以形成一個互連網路。依照這個定義,兩個網路 (LANs 或 WANs) 用路由器連接後,形成一個互連網路。

Page 45: TCP/IP  簡介

路由器與再生器或橋接器間有很多不同點 :

1. 路由器的每個介面,都有其實體位址與邏輯位址 (IP 位址 ) 。

2. 路由器只處理封包的目的位址與封包到達的介面位址相同 的封包。這對單點傳送、群播、或廣播位址都適用。

3. 路由器轉送封包之時,會改變封包的實體位址,包括來源 及目的位址。

Page 46: TCP/IP  簡介
Page 47: TCP/IP  簡介

交換器第二層交換器 (Two-Layer Switch) 是具有很多介面的橋接器,可以有較好的效能。只有幾個介面的橋接器,可以將LAN 的分段連接在一起。若是橋接器有多個介面,就可以每站分到一個介面,如此好比一個站台獨立成為一個分段,這樣子,就沒有競爭性的交通。

第三層交換器 (Three-Layer Switch) 是一種路由器,使用了更好的設計方案以提昇效能。第三層交換器在封包接收、處理、送出介面的能力,比功能性相同的傳統路由器快很多。

Page 48: TCP/IP  簡介

相關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RFC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quest_for_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