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國立臺灣大學足學肪 98 t吹T Y'[x[x S W Qh傭 98 t1g23e (98 t10g21eO )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98年度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

98年1月23日

(98年10月21日修訂)

2

目 錄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6

11 醫學院簡介 6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6

121 校友表現 7

122 國內評估指標 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10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13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16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17

13 未來願景 20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23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23

15 未來展望 23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23

152 與企業界合作 24

貳增進研究能量 25

21 計畫目標 25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5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25

222 院級拔尖計畫 26

223主動規劃 26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26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27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27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27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31

23執行時程 31

24經費需求 32

参改善教學品質 33

31計畫目標 33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3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33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33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33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34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34

33執行時程 34

3

34經費需求 35

肆推動國際化 36

41計畫目標 36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6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36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36

423教師國際化 36

43執行成果 36

431 系所工作項目 36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37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37

44執行時程 37

45經費需求 38

伍產學合作計畫 39

陸改善學生事務 40

61計畫目標 40

62執行成效 40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0

64 執行時程 41

65 經費需求 41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43

71計畫目標 43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43

721執行策略 43

722執行方案 43

73執行時程 43

74經費需求 44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45

玖執行管控機制 47

91 諮議委員會 47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47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47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48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48

拾績效評鑑機制 49

101 評鑑方式 49

1011 院級評估 49

1012 校級評估 49

102 評鑑範圍 49

4

103 評鑑指標 49

10321 50

10322 50

10323 50

拾壹附件 51

附表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7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8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9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5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8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0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0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4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5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4

5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5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附圖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附件

附件 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1

附件 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附件 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3

附件 4 醫學院 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55

附件 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6

附件 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9

附件 7 醫學院 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0

附件 8 醫學院 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1

附件 9 醫學院 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6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 醫學院簡介

西元1895年日人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病院(此即臺大醫院的前身)1896年6月

改稱臺北病院1897年臺北病院設立醫學講習所開始招生授課1899年正式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2年改稱「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創立之初並未設醫學部後來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基

礎在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並將原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醫

學專門部

1937年臺北醫院(原臺北病院)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改稱醫學院

附屬醫院改稱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專門部則不再招生

本院於光復之初除醫科外未設其他學系1946年春為收容留日返臺之醫專學

生曾臨時成立醫學專修科至1950年停辦

嗣於42學年度增設藥學系44學年度增設牙醫學系45學年度增設護理學系及

醫事技術學系56學年度醫事技術學系分設醫事檢驗組及物理治療兩組59學年度增設

復健醫學系並分設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同時將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組歸併復健醫

學系61學年度增設公共衛生學系62學年度起奉教育部令將醫科更名為醫學系

71學年度增設學士後醫學系74學年度學士後醫學系奉准停止招生81學年度復

健醫學系撤銷改設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系82學年度公共衛生學院成立公共衛

生學系改歸屬公共衛生學院本院現有七個學系(其中醫學系包括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共

27學科)其修業年限藥學系護理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

系等為四年畢業後分別授予藥學士理學士之學位醫學系為七年制其最後一年為臨

床實習畢業後授予醫學士學位牙醫學系為六年制畢業後授予牙醫學士學位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教育目標是期望培養能夠適應 21世紀我國社會需求的優秀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我國

新一代的領導人物研究人才教育家帶動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進及學術研究和醫療的發

本院自 1992年開始逐步推展大學部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與專業教育兼顧人格性情的

陶冶與專業技術的訓練並重為施教原則在全人教育方面經由通識課程的改進及傳統學

風的發揚讓學生涵養氣質情操開拓心性智慧養成宏觀視野及前瞻眼光成為具有中

心信念及行事準則並且能夠帶動組織成長的人才在專業教育方面經由新課程及小班教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

目 錄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6

11 醫學院簡介 6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6

121 校友表現 7

122 國內評估指標 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10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13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16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17

13 未來願景 20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23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23

15 未來展望 23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23

152 與企業界合作 24

貳增進研究能量 25

21 計畫目標 25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5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25

222 院級拔尖計畫 26

223主動規劃 26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26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27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27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27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31

23執行時程 31

24經費需求 32

参改善教學品質 33

31計畫目標 33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3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33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33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33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34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34

33執行時程 34

3

34經費需求 35

肆推動國際化 36

41計畫目標 36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6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36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36

423教師國際化 36

43執行成果 36

431 系所工作項目 36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37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37

44執行時程 37

45經費需求 38

伍產學合作計畫 39

陸改善學生事務 40

61計畫目標 40

62執行成效 40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0

64 執行時程 41

65 經費需求 41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43

71計畫目標 43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43

721執行策略 43

722執行方案 43

73執行時程 43

74經費需求 44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45

玖執行管控機制 47

91 諮議委員會 47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47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47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48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48

拾績效評鑑機制 49

101 評鑑方式 49

1011 院級評估 49

1012 校級評估 49

102 評鑑範圍 49

4

103 評鑑指標 49

10321 50

10322 50

10323 50

拾壹附件 51

附表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7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8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9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5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8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0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0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4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5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4

5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5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附圖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附件

附件 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1

附件 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附件 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3

附件 4 醫學院 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55

附件 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6

附件 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9

附件 7 醫學院 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0

附件 8 醫學院 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1

附件 9 醫學院 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6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 醫學院簡介

西元1895年日人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病院(此即臺大醫院的前身)1896年6月

改稱臺北病院1897年臺北病院設立醫學講習所開始招生授課1899年正式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2年改稱「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創立之初並未設醫學部後來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基

礎在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並將原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醫

學專門部

1937年臺北醫院(原臺北病院)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改稱醫學院

附屬醫院改稱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專門部則不再招生

本院於光復之初除醫科外未設其他學系1946年春為收容留日返臺之醫專學

生曾臨時成立醫學專修科至1950年停辦

嗣於42學年度增設藥學系44學年度增設牙醫學系45學年度增設護理學系及

醫事技術學系56學年度醫事技術學系分設醫事檢驗組及物理治療兩組59學年度增設

復健醫學系並分設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同時將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組歸併復健醫

學系61學年度增設公共衛生學系62學年度起奉教育部令將醫科更名為醫學系

71學年度增設學士後醫學系74學年度學士後醫學系奉准停止招生81學年度復

健醫學系撤銷改設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系82學年度公共衛生學院成立公共衛

生學系改歸屬公共衛生學院本院現有七個學系(其中醫學系包括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共

27學科)其修業年限藥學系護理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

系等為四年畢業後分別授予藥學士理學士之學位醫學系為七年制其最後一年為臨

床實習畢業後授予醫學士學位牙醫學系為六年制畢業後授予牙醫學士學位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教育目標是期望培養能夠適應 21世紀我國社會需求的優秀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我國

新一代的領導人物研究人才教育家帶動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進及學術研究和醫療的發

本院自 1992年開始逐步推展大學部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與專業教育兼顧人格性情的

陶冶與專業技術的訓練並重為施教原則在全人教育方面經由通識課程的改進及傳統學

風的發揚讓學生涵養氣質情操開拓心性智慧養成宏觀視野及前瞻眼光成為具有中

心信念及行事準則並且能夠帶動組織成長的人才在專業教育方面經由新課程及小班教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

34經費需求 35

肆推動國際化 36

41計畫目標 36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6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36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36

423教師國際化 36

43執行成果 36

431 系所工作項目 36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37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37

44執行時程 37

45經費需求 38

伍產學合作計畫 39

陸改善學生事務 40

61計畫目標 40

62執行成效 40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0

64 執行時程 41

65 經費需求 41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43

71計畫目標 43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43

721執行策略 43

722執行方案 43

73執行時程 43

74經費需求 44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45

玖執行管控機制 47

91 諮議委員會 47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47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47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48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48

拾績效評鑑機制 49

101 評鑑方式 49

1011 院級評估 49

1012 校級評估 49

102 評鑑範圍 49

4

103 評鑑指標 49

10321 50

10322 50

10323 50

拾壹附件 51

附表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7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8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9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5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8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0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0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4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5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4

5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5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附圖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附件

附件 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1

附件 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附件 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3

附件 4 醫學院 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55

附件 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6

附件 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9

附件 7 醫學院 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0

附件 8 醫學院 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1

附件 9 醫學院 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6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 醫學院簡介

西元1895年日人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病院(此即臺大醫院的前身)1896年6月

改稱臺北病院1897年臺北病院設立醫學講習所開始招生授課1899年正式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2年改稱「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創立之初並未設醫學部後來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基

礎在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並將原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醫

學專門部

1937年臺北醫院(原臺北病院)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改稱醫學院

附屬醫院改稱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專門部則不再招生

本院於光復之初除醫科外未設其他學系1946年春為收容留日返臺之醫專學

生曾臨時成立醫學專修科至1950年停辦

嗣於42學年度增設藥學系44學年度增設牙醫學系45學年度增設護理學系及

醫事技術學系56學年度醫事技術學系分設醫事檢驗組及物理治療兩組59學年度增設

復健醫學系並分設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同時將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組歸併復健醫

學系61學年度增設公共衛生學系62學年度起奉教育部令將醫科更名為醫學系

71學年度增設學士後醫學系74學年度學士後醫學系奉准停止招生81學年度復

健醫學系撤銷改設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系82學年度公共衛生學院成立公共衛

生學系改歸屬公共衛生學院本院現有七個學系(其中醫學系包括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共

27學科)其修業年限藥學系護理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

系等為四年畢業後分別授予藥學士理學士之學位醫學系為七年制其最後一年為臨

床實習畢業後授予醫學士學位牙醫學系為六年制畢業後授予牙醫學士學位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教育目標是期望培養能夠適應 21世紀我國社會需求的優秀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我國

新一代的領導人物研究人才教育家帶動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進及學術研究和醫療的發

本院自 1992年開始逐步推展大學部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與專業教育兼顧人格性情的

陶冶與專業技術的訓練並重為施教原則在全人教育方面經由通識課程的改進及傳統學

風的發揚讓學生涵養氣質情操開拓心性智慧養成宏觀視野及前瞻眼光成為具有中

心信念及行事準則並且能夠帶動組織成長的人才在專業教育方面經由新課程及小班教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

103 評鑑指標 49

10321 50

10322 50

10323 50

拾壹附件 51

附表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7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8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8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9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9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5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6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7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8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0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8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0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4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5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4

5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5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附圖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附件

附件 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1

附件 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附件 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3

附件 4 醫學院 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55

附件 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6

附件 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9

附件 7 醫學院 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0

附件 8 醫學院 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1

附件 9 醫學院 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6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 醫學院簡介

西元1895年日人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病院(此即臺大醫院的前身)1896年6月

改稱臺北病院1897年臺北病院設立醫學講習所開始招生授課1899年正式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2年改稱「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創立之初並未設醫學部後來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基

礎在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並將原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醫

學專門部

1937年臺北醫院(原臺北病院)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改稱醫學院

附屬醫院改稱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專門部則不再招生

本院於光復之初除醫科外未設其他學系1946年春為收容留日返臺之醫專學

生曾臨時成立醫學專修科至1950年停辦

嗣於42學年度增設藥學系44學年度增設牙醫學系45學年度增設護理學系及

醫事技術學系56學年度醫事技術學系分設醫事檢驗組及物理治療兩組59學年度增設

復健醫學系並分設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同時將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組歸併復健醫

學系61學年度增設公共衛生學系62學年度起奉教育部令將醫科更名為醫學系

71學年度增設學士後醫學系74學年度學士後醫學系奉准停止招生81學年度復

健醫學系撤銷改設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系82學年度公共衛生學院成立公共衛

生學系改歸屬公共衛生學院本院現有七個學系(其中醫學系包括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共

27學科)其修業年限藥學系護理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

系等為四年畢業後分別授予藥學士理學士之學位醫學系為七年制其最後一年為臨

床實習畢業後授予醫學士學位牙醫學系為六年制畢業後授予牙醫學士學位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教育目標是期望培養能夠適應 21世紀我國社會需求的優秀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我國

新一代的領導人物研究人才教育家帶動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進及學術研究和醫療的發

本院自 1992年開始逐步推展大學部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與專業教育兼顧人格性情的

陶冶與專業技術的訓練並重為施教原則在全人教育方面經由通識課程的改進及傳統學

風的發揚讓學生涵養氣質情操開拓心性智慧養成宏觀視野及前瞻眼光成為具有中

心信念及行事準則並且能夠帶動組織成長的人才在專業教育方面經由新課程及小班教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45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附圖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11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2

附件

附件 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1

附件 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附件 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3

附件 4 醫學院 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55

附件 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6

附件 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9

附件 7 醫學院 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0

附件 8 醫學院 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1

附件 9 醫學院 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64

6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 醫學院簡介

西元1895年日人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病院(此即臺大醫院的前身)1896年6月

改稱臺北病院1897年臺北病院設立醫學講習所開始招生授課1899年正式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2年改稱「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創立之初並未設醫學部後來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基

礎在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並將原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醫

學專門部

1937年臺北醫院(原臺北病院)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改稱醫學院

附屬醫院改稱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專門部則不再招生

本院於光復之初除醫科外未設其他學系1946年春為收容留日返臺之醫專學

生曾臨時成立醫學專修科至1950年停辦

嗣於42學年度增設藥學系44學年度增設牙醫學系45學年度增設護理學系及

醫事技術學系56學年度醫事技術學系分設醫事檢驗組及物理治療兩組59學年度增設

復健醫學系並分設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同時將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組歸併復健醫

學系61學年度增設公共衛生學系62學年度起奉教育部令將醫科更名為醫學系

71學年度增設學士後醫學系74學年度學士後醫學系奉准停止招生81學年度復

健醫學系撤銷改設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系82學年度公共衛生學院成立公共衛

生學系改歸屬公共衛生學院本院現有七個學系(其中醫學系包括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共

27學科)其修業年限藥學系護理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

系等為四年畢業後分別授予藥學士理學士之學位醫學系為七年制其最後一年為臨

床實習畢業後授予醫學士學位牙醫學系為六年制畢業後授予牙醫學士學位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教育目標是期望培養能夠適應 21世紀我國社會需求的優秀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我國

新一代的領導人物研究人才教育家帶動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進及學術研究和醫療的發

本院自 1992年開始逐步推展大學部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與專業教育兼顧人格性情的

陶冶與專業技術的訓練並重為施教原則在全人教育方面經由通識課程的改進及傳統學

風的發揚讓學生涵養氣質情操開拓心性智慧養成宏觀視野及前瞻眼光成為具有中

心信念及行事準則並且能夠帶動組織成長的人才在專業教育方面經由新課程及小班教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

壹醫學院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 醫學院簡介

西元1895年日人在臺北府城設立臺灣病院(此即臺大醫院的前身)1896年6月

改稱臺北病院1897年臺北病院設立醫學講習所開始招生授課1899年正式成立「臺灣

總督府醫學校」1919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1922年改稱「臺北醫學

專門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創立之初並未設醫學部後來以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基

礎在1936年成立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並將原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稱臺北帝國大學醫

學專門部

1937年臺北醫院(原臺北病院)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

1945年臺灣光復政府接收臺北帝國大學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部改稱醫學院

附屬醫院改稱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專門部則不再招生

本院於光復之初除醫科外未設其他學系1946年春為收容留日返臺之醫專學

生曾臨時成立醫學專修科至1950年停辦

嗣於42學年度增設藥學系44學年度增設牙醫學系45學年度增設護理學系及

醫事技術學系56學年度醫事技術學系分設醫事檢驗組及物理治療兩組59學年度增設

復健醫學系並分設物理治療組及職能治療組同時將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組歸併復健醫

學系61學年度增設公共衛生學系62學年度起奉教育部令將醫科更名為醫學系

71學年度增設學士後醫學系74學年度學士後醫學系奉准停止招生81學年度復

健醫學系撤銷改設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系82學年度公共衛生學院成立公共衛

生學系改歸屬公共衛生學院本院現有七個學系(其中醫學系包括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共

27學科)其修業年限藥學系護理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物理治療學系及職能治療學

系等為四年畢業後分別授予藥學士理學士之學位醫學系為七年制其最後一年為臨

床實習畢業後授予醫學士學位牙醫學系為六年制畢業後授予牙醫學士學位

12 教學及研究概況

教育目標是期望培養能夠適應 21世紀我國社會需求的優秀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我國

新一代的領導人物研究人才教育家帶動我國醫學教育的改進及學術研究和醫療的發

本院自 1992年開始逐步推展大學部教育改革以全人教育與專業教育兼顧人格性情的

陶冶與專業技術的訓練並重為施教原則在全人教育方面經由通識課程的改進及傳統學

風的發揚讓學生涵養氣質情操開拓心性智慧養成宏觀視野及前瞻眼光成為具有中

心信念及行事準則並且能夠帶動組織成長的人才在專業教育方面經由新課程及小班教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7

學的推展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的態度遵循科學的方法成為能夠發

掘新知處理新知解決問題具備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的醫療專業人才

本院各研究所的任務是開拓醫學科學知識培養醫學研究人才提高醫學學術水準

本院經由提供適當的環境建立良好的制度使研究所學生能在其學習領域中充分發展

養成獨立研究的能力並在指導教授之帶領下不斷自我充實帶動校園學術研究風氣

表一為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121 校友表現

臺大醫學院歷年來作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在全世界各領域均有卓越貢獻目前為

止有29位曾擔任大學(院)校長2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26位獲中央研究院院士

且其中有2位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之榮耀

122 國內評估指標

臺大醫學院近年內(87年至97年)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共7人次)教育部學術獎(共

5人次)傑出人才講座(共3人次)傑出人才成就獎(1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共11

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共39人次)等菁英級獎項的人數均遙遙領先其他三所研究型大

學醫學院(表二至表六)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分析與國內各醫學院之比

較(表七至表九)

表一 2008年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師生規模之分析

教師人數 學生人數

大學部 研究所 合計

臺大醫學院 384 1966 1448 3414

陽明大學 357 1836 2297 4133

成大醫學院 368 1092 972 2064

長庚醫學院 347 2489 938 3427

教師人數不含助教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8: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8

表二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1 0 1 1 1 0 7

陽明大學 1 0 0 0 1 0 0 0 0 0 1 3

成大醫學院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三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教育部學術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0 1 1 0 0 0 0 1 0 1 5

陽明大學 0 1 0 0 0 0 1 0 0 0 0 2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表四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講座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0 0 1 1 0 0 0 0+1 0 1 - 3+1

陽明大學 0 0 0 0 0 0 0 0 0 0 - 0

成大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1 - 1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0 0 0 0 0 0 - 0

傑出人才成就獎94年1人

表五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年 88年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臺大醫學院 1 3 2 0 1 0 0 3 1 - - 11

陽明大學 2 0 1 0 0 0 0 0 0 - - 3

成大醫學院 1 1 0 0 1 1 0 0 0 - - 4

長庚醫學院 0 0 0 0 1 0 0 0 0 - - 1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9: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9

表六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近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統計(人次)

學年度

學校名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臺大醫學院 6 8 4 - 7 5 7 - 2 0 - 39

陽明大學 0 3 0 - 0 3 3 - 0 0 - 9

成大醫學院 2 2 3 - 1 2 0 - 1 1 - 12

長庚醫學院 3 0 1 - 1 1 1 - 0 1 - 8

p 以下資料來源為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競爭力分析系統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9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1119)

p 收錄範圍成大醫學院(不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陽明大學(不含榮總)長庚醫學院

(不含長庚醫院)

表七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歷年發表論文總數(SCI)

年度

學校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總計

臺大醫學院 752 776 830 843 1054 1069 1249 1300 7873

陽明大學 495 675 669 780 871 839 981 949 6259

成大醫學院 180 228 260 280 275 317 349 373 2262

長庚醫學院 153 186 201 230 319 275 324 500 2188

表八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各被引用的總次數

次數

學校名

0 1-5 6-10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總篇數 被引用

總次數

平均被引

用次數

臺大醫學院 1945 3045 1229 613 310 340 391 7873 62776 7973

陽明大學 1466 2478 1040 463 294 245 273 6259 48396 7732

成大醫學院 472 870 383 193 130 97 117 2262 18661 8249

長庚醫學院 549 948 339 127 78 73 74 2188 13614 6222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0: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0

表九 國內四所研究型大學醫學院發表論文IF值分析

次數

學校名

0≦IF<05 05≦IF<1 1≦IF<2 2≦IF<5 5≦IF<10 IF≧10 總篇數 IF總值 平均

IF值

臺大醫學院 568 855 1862 3245 981 204 7873 234813 298

陽明大學 204 647 1842 2698 627 137 6259 1789457 2859

成大醫學院 81 182 542 1057 328 34 2262 69439 3069

長庚醫學院 76 286 624 923 195 36 2188 5927 27

123 醫學院相關指標

除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經費補助外本院的學術研究經費另有教師向院外申請補助

來源有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財團法人及產業界等之合作計畫本院教師發

表論文統計(圖一)細部將 IFgt10之論文設定為標竿論文(圖二)2002-2008年本院獲得

委託研究計畫暨經費統計(圖三-圖四)由圖中顯示隨著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無論在

經費論文的發表篇數都有逐步增加的情形

(註圖一~圖二 2008年資料分析至2008年11月19日)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1

圖一 2002~2008年醫學校區發表論文統計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圖二 2002~2008年醫學校區標竿論文篇數(IFgt10)

1300

1135

12491069

1054

8438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SCI

13

39

30

3534

262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度

篇數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2

564527567

521989

933780 73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0

300

600

900

1200

金額(百

萬元)

件數金額

134145159 142

356 344

426 41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年 度

件 數

100

200

300

400

500金額(百萬元)

件數

金額

圖三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研究件數及經費

圖四 醫學院同仁獲得國科會以外研究件數及經費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3

124核心共同實驗室

目前台灣大學醫學院核心共同實驗室共有二個一為醫學卓越中心-主要針對基因

體醫學為方向規劃出一系列相關之子計畫另一為共同研究室由10個共同研究室所

組成-主要集中有效運用儀器資源提供公共研究空間另外本院在97年度有鑑於癌

症醫學越來越被重視另規劃cancer stem cell透過設立此實驗室由最原始stem cell

開始對於研究癌症致病機轉之研究期能進一步運用於臨床病人上

(一)醫學卓越研究中心--基因體醫學組分項子計畫

sup2 蛋白體暨功能

蛋白體學是研究一生命體組織或是細胞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的狀態下其整體蛋白質

的量與質的變化

本核心實驗室成立之宗旨為配合本中心計畫的研究重點『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

症』利用蛋白體學技術平台探究與疾病相關的關鍵蛋白質身分之鑑定功能與其分子機

轉闡明並作為診斷治療與基礎研究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本核心實驗室的主要目標

1新標定蛋白質藥物之鑑定

2目標蛋白質之確定

3藥物之藥理剖析

4藥物之蛋白質體

5比較正常與致病組織蛋白質差異性的表現

6評估與追蹤藥物治療之成效

7蛋白質轉譯後修飾之鑑定

8與基因質體結合之策略

sup2 微陣列及晶片

提供基因體醫學與相關研究之高品質微陣列生物晶片及技術支援

提供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的教學與訓練

發展寡核苷酸微陣列生物晶片

發展 cell-based 與 promoter 之微陣列生物晶片

sup2 組織庫

台大醫學中心過去數十年來由於研究需要醫院各部門已陸續收集各式正常與不正

常新鮮的或福馬林固定的組織標本但這些組織分散在醫院各部門或各實驗室一直缺乏

人力和物力來整理這些重要研究資源並無法發揮組織庫的功能實在非常可惜

本計畫在台大醫學中心成立可以匯集台灣各式人類常見與罕見的疾病我們希望有計畫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4

系統性的收集台大醫院手術取得的各項組織檢體提供本計畫下同仁研究使用

未來服務亦可擴及全國之研究單位和生物科技公司甚而可與世界性之大學組織庫互

相作交流溝通促進基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sup2 遺傳流行病學

利用以族群為基礎的相關性研究結合龐大數量的遺傳標記進行分析

sup2 微生物基因體學

感染症為世界上最盛行的人類及動植物疾病舉凡愛滋病B型肝炎肺結核瘧疾

等仍到處肆虐如何預防控制及治療是很迫切的問題由基因體的觀點感染症是病

原體的基因體進入人類之後與人類基因體互相作用的結果病原體本身的基因特性

與宿主自己的基因特性一部分就會決定感染症的最後結局這些例子如非洲人的鐮刀型

血紅素基因型有利於對抗瘧疾或對HIV受體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對HIV感受力有別都佐

證此一論點在病原體方面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基因變異與大流行的關係為熟知的事

因此由基因體觀點切入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而台大在感染症的臨床和基因研究

上已有深厚的基礎比如肝炎病毒EBV病毒以及幽門桿菌肺結核菌等值此之際更

需要基因體的創新技術來解決過去不能回答的問題甚至開發新的醫學知識( 比如選殖

出新的病原體 )以維持並提高本校在國際學術研究上的地位

sup2 生醫分子影像

本計畫的主要目標在於提供活體研究方式以探索關鍵基因在特定生物性程序中的活

體功能基本的想法是藉由通道分析決定在生物性程序中真正的關鍵基因一旦這些關鍵

基因被確認我們將設計目標特定的分子探針以觀察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功能藉由將探

針接在特定的基因產物我們將以快速高解析度的生醫影像觀查這些關鍵基因的活體活

sup2 基因轉殖動物

1 建立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做為提供技術服務與資訊交流平台

2 利用基因操控的方法建立現有疾病動物模式特別針對國人特有的疾病供生物醫藥學

界研究使用

3 建立分子診斷學及病理形態學的方法以利確定動物病徵期能了解致病之相關機制

4 開發新技術使動物模式的建立更容易

5 結合生物技術教育及生命倫理學觀念的推廣以提升國人尊重生命及導正濫用科技的迷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5

sup2 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

生物統計

本生物資訊與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成立乃以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臨床試驗組中生

物統計諮詢室統計室為其前身發展而來初期以涵括台大醫院內各研究單位所需生

物統計業務之相關人員及臺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生物統計組之諮詢人員為其組織架

構負責全院生物統計教學研究及臨床試驗等資訊資料之收集建檔與維護工作

生物資訊

近年來由於分子遺傳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遺傳密碼與生醫資

訊間的關聯性越顯不容忽視而在龐雜的基因數據中欲意萃取出具有意義的重要生

醫訊息傳統的統計分析與資料處理已顯得不敷使用此則亟需分子生物生物統計

醫療研究人員以及IT管理人員多方的共同合作根據過去從事生醫資料處理與研究

諮詢以及臨床試驗資料處理的豐富經驗加以多方的共同合作本生物資訊與生物

統計核心實驗室便由此應運而生期能為基因體醫學與臨床資訊之發展奠下穩固之基

本生物資訊與醫藥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之設置乃執行台大醫院醫療研究發展委員會

第三十五次會議有關生物資訊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目標之決議並配合未來台大醫

學院之「國立台灣大學推動研究大學整合計畫構想書子計畫三基因體醫學」中之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構想以支援台大醫院迎接後基因體時代與基因相關疾病之

臨床醫學研究在相關研究群中輔助各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之試驗設計資料庫建

置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與分析及其餘研究相關事項藉此結合相關領域的學者以發

展方法論並培育人才

(二)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為避免重複投資浪費利用共同研究室集中有效運用資源提供新進研究人員研

究空間並整合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促進醫療科技研究發展共同研究室內部除設

有基本設備外各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設備如下

表十 醫學院共同研究室

第一共同研究室核酸基因及貴儀

第六共同研究室功能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

第二共同研究室生化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腫瘤學

第七共同研究室臨床試驗臨床藥理臨床免疫

第三共同研究室生理學器官移植

第八共同研究室綜合性

第四共同研究室分子病理學

第九共同研究室細胞治療幹細胞研究

第五共同研究室骨科與肌肉學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6

125專利及技術轉移

表十一 2005-2006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腦衰蛋白反應媒介蛋白-1當作

腫瘤轉移診斷指標及治療之用途

發明第I252314

號 中華民國 楊泮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B細胞

抗原決定位及其偵檢試劑

發明第I225929

號 中華民國 吳漢忠

劉怡如邱倩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發明第I262192

號 中華民國 林欽塘 吳漢忠

表十二 2007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虹吸式生物反應器 發明第I286158

號 中華民國 劉華昌

Methods and Composition for

Diagnosing and Suppressing

Metastasis Thereof

US7214480 B2中華民國 郭明良

第二型限制內切脢 發明第I284675

號 中華民國 王錦堂

A type II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7244603 B2中華民國 王錦堂

一種用以抑制介白素-6的寡胜肽 US7202218 B2中華民國 魏凌鴻

一種鼻咽癌細胞的標記胜肽 US7238665 B2中華民國 林欽塘

表十二之一 2008年通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申請國家 發明人 共同發明人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ION

PROTEIN-1 US 7354709 美國 楊泮池

洪澤民白果

能吳成文

陳健尉楊順

貞施金元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7

126 研究團隊的整合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由本院2個優秀團隊所組成

(1) 楊泮池教授郭明良教授 研究主題為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表十三)

(2) 陳培哲教授 主題為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表十四)

本院今年度也含有跨學院的優勢重點拔尖計畫部份醫學院老師也參與其研究團隊(表十

五~表十六)

表十三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1-00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與癌症進展

楊泮池

郭 明

0 0 0

BM01-01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肺癌轉移的角色

楊泮池

俞 松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2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癌症血管新生的

角色

郭明良

俞 松

2500000 2500000 2500000

BM01-05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在血癌的角色

林淑華

周 獻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BM01-06

97R0066-08

微核醣核酸調控機制與其作用

標的之預測 莊曜宇 1300000 1800000 1800000

合 計 9800000 10300000 10300000

表十四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 畫 編 號

報 帳 編 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 人

建 議 補 助 經 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2-00

97R0066-13 微生物致病機轉之探討 陳培哲 0 0 0

BM02-01

97R0066-13

社區性肝膿瘍克雷伯氏肺炎桿

菌與腸細胞之黏著和入侵 王錦堂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2-02 研究人類乳突瘤病毒基因調控 陳小梨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8: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8

97R0066-13 的機轉

BM02-04

97R0066-13

雙重感染慢性B型和C型肝炎患

者經治療後B型肝炎表面抗原

消失的機制探討

劉俊人 18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2-05

97R0066-13

利用果蠅染色體缺失篩選以及

RNA干擾篩選尋找B型肝炎病毒

蛋白X之修飾基因

陳培哲 2100000 2100000 2100000

合 計 7900000 7900000 7900000

表十五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以下計畫有部分主持人為醫學院老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畫名稱

計畫

主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8-00

97R0066-47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病理研究基

因神經生物學與認知科學取向

梁庚晨

胡海國

符文美

300000 300000 300000

BM08-019

7R0066-48

精神分裂症致病性基因的臨床與

神經生物學研究 胡海國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29

7R0066-49

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與擴散頻譜造

影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記憶

之功能性與結構性聯結異常

曾文毅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39

7R0066-50

精神分裂症心理特徵與認知機

制臨床常模與發展的研究

鄭昭明

花茂棽 1200000 1200000 1200000

BM08-049

7R0066-51

Orexins一個新的孤兒G蛋白偶

合受器的下視丘生肽受質在精

神分裂症的致病機轉所扮演的角

色-基礎與臨床研究

邱麗珠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BM08-059

7R0066-52

生殖賀爾蒙與心理或社會壓力間

的交互作用於精神分裂症的致病

病理研究致病性DISC1與NRG1

基因缺損小鼠為模式

梁庚辰

賴文崧 1300000 1300000 1300000

BM08-069

7R0066-53

探討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之基因

NRG1及DISC1在神經發育及神經

退化之角色

符文美 1400000 1400000 1400000

合 計 7500000 7500000 7500000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19: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19

表十六 97年度優勢重點領域拔尖計畫

計畫編號

報帳編號 計 畫 名 稱

計畫主

持人

建議補助經費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BM07-00

97R0066-40

螢光基因轉殖動物骨髓間葉幹

細胞分化之分子機制及治療潛

能研究

李宣書 4100000 3900000 2500000

BM07-01

97R0066-41

再生醫學研究之紅色及綠色螢

光小鼠和豬的產製與應用 吳信志 1900000 1800000 1800000

BM07-02

97R0066-42

以螢光轉殖動物之間葉幹細胞

及肝細胞建立肝組織替換之研

李宣書 1800000 1900000 2000000

BM07-03

97R0066-43

使用業經強化HAX-1 基因表現

之骨髓間業幹細胞改善心肌梗

塞症之可行性與治療效果探討

李宣書 1500000 1600000 1600000

BM07-05

97R0066-44 關節軟骨修補之細胞來源研究 江清泉 26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6

97R0066-45

表現綠色螢光之椎間盤髓核細

胞 於 自 製

HyaluronanAlginate

Hydrogel 基質中之生長效能

與治療潛能研究

林峰輝 2000000 2000000 2000000

BM07-07

97R0066-46

誘導骨髓間葉幹細胞分化之分

子與後生遺傳調控機制 林劭品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合 計 16900000 16200000 14900000

97年度楊泮池教授之癌症研究團隊中已申請校級拔尖優勢重點計畫之整合型計畫

籌組三大團隊負責此計畫之執行

1「MicroRNA」主要參與的老師有醫技所生化所藥理毒理所等共同組成

2「EGFR mutation amp Concinogenesis」本小組成立目標為整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建立肺

癌病人EGFR突變的data bank並計畫用一年時間建立完整EGFR mutation cell lines

本研究小組交由醫學院施金元醫師與黃敬倫醫師負責籌組

3「Stem Cell core」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

入鉅大的資金與研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

的臨床平台並且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加上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 這些

無可替代的條件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了台大醫院已執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0: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0

行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劃之外我們研擬以組織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的首先建

立不同組織幹細胞的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

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眼科 牙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

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組織

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以及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所得之

細胞將用於分化機制之研究藥物篩選以及組織工程預定設立組織與細胞培養專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13 未來願景

131 提升醫學院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專業技能

132 營造創新求知不斷追求卓越的環境

133 短期(3-5年)目標為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院或東北大學醫學院

134 中長期(8-10年)目標為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墨爾本大學醫學院

135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表十七)

1351 方法

p FromESI 資料庫

p 資料庫收錄時間起迄January 1 1998 至 August 31 2008

p 資料庫更新日期November 1 2008(台大醫圖提供 970115)

1352 範圍

p 查詢七大醫學領域(生物及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免疫學微生物

學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神經學及行為科學藥理學及毒理學)的排

名情形

表十七 臺大醫學院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總體成績與標竿醫學院之比較

表十七之一 生物及生物化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BIOLOGY amp BIOCHEMISTR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675)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675)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365 8 72639 28 1664 九州 2457 46 32812 97 1335 東北 2250 56 29895 113 1329

澳洲 墨爾本 1938 76 31825 101 1642 臺灣 臺大 1126 191 10029 352 891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1

表十七之二 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OLECULAR BIOLOGY amp

GENETICS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排名

(of 393 )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393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2199 25 68810 36 3129 九州 1029 100 21626 142 2102 東北 1092 85 22672 136 2076

澳洲 墨爾本 1022 101 18890 166 1848 臺灣 臺大 542 212 7032 380 1297

表十七之三 免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IMMUN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文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被引次數

世界排名

(of 28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041 20 48296 7 4639 九州 488 87 11456 94 2348 東北 360 136 8046 137 2235

澳洲 墨爾本 699 43 12351 81 1767

表十七之四 神經學及行為科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NEUROSCIENCE amp BEHAVIOR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430)

被引

次數

世界排名

(of 430)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1500 56 22443 92 1496 九州 873 131 11319 198 1297 東北 1011 98 14921 148 1476

澳洲 墨爾本 1500 57 26136 73 1742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2

表十七之五 微生物學領域

表十七之六 臨床醫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2818)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2818)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7431 64 123797 68 1666 九州 5986 99 70816 140 1183 東北 4961 117 49866 223 1005

澳洲 墨爾本 6902 74 90393 101 1310 臺灣 臺大 6375 83 53500 204 839

表十七之七 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PHARMACOLOGY amp TOXICOLOGY

國家 學校

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論

世界

排名

(of 357)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57)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492 67 4683 141 952 九州 656 27 6330 72 965 東北 644 29 6415 70 996

澳洲 墨爾本 510 60 7447 49 1460

INSTITUTION RANKINGS IN MICROBIOLOGY

國家 學校名稱

1998-2008 1998-2008 1998-2008

世界

排名

(of 304 )

被引

次數

世界

排名

(of 304 )

論文平均

被引次數

日本 大阪 695 45 8567 99 1233 九州 398 134 4861 208 1221

澳洲 墨爾本 583 66 10326 75 1771 臺灣 臺灣大學 381 145 3578 274 939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3

14 發展面臨之問題

141 面臨問題與解決方案

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執行下本院醫學校區學術風氣鼎盛在教師學術研究著作方

面無論在質與量方面均有優良成績已有逐步的進步但以目前環境而言有百尺竿頭欲

更進一步之困難將目前本院面臨問題歸納成下列幾點

(1)行政手續過於繁雜行政效率不佳

院內應與校方將行政手續全盤規畫與精簡整併重覆性手續以期增加本院之行政效

(2) 空間及設備問題

sup2 研究空間不足除加強整合設立共同研究室外應再向外擴展增加研究空間尤其對

年輕教師研究人員的照顧

sup2 儀器老舊本院現有公用儀器多半過於老舊約有三分之二以上購入時間超過十年

在有限之經費可利用情況下研究設備只能維修及逐步汰舊換新勉強符合教學 研

究需求

(3)人員編制不足

sup2 教師醫學院內系所沿用舊有編制人員聘任有限制使得許多研究所無法與國際間

醫學領域相抗衡

sup2 研究人員由於本院計畫與教學上日趨增加在工作量上愈趨繁重人員編制上稍有

不足

sup2 技術人員因欠缺經費與員額貴重儀器部分無法全部請到資深技術人員協助維護

(4)課程設計整合

針對於研究所課程而言期望學習國際間以『學程』的方式設計一系列相關課程並

非傳統的單一學門上課方式可透過不同系所間和跨院的合作增加研究生對於大領域的

相關範圍之課程有深入且統合性的了解

(5)產學合作之計畫不足

加強產官學研究交流合作機制未來生物醫學為產業發展重點宜加強應用我們許多

研發優勢以大學醫學中心為學術研究核心設立育成中心加強技術移轉與產官學研究

交流合作機制

15 未來展望

151加強國內國外之競爭力

本院為綜合大學資源分配權在校方期盼校方以醫學院對醫學院之競爭為考量不

要以各學院平衡為主否則這5年將成為本院最大危機本院未來目標主要有五大方向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4

(a)提升研究品質本院醫學中心的每人每年平均發表第一作者論文的次數已經超過 1

篇因此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加強跨科系整合促成品質的提升

(b)爭取為研究型中心以創新生物醫學科學為發展重點重視與知識經濟結合加強宣

導研究論理智慧財產觀念累積運用研發效能掌握契機並努力爭

取為研究型中心

(c)擘劃人才培育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台爭取

臨床教師之聘用辦法鼓勵優良專任教師升等

(d)推動國際化持續加強跨領域研究與基礎學科之合作並加強產官學的學術臨床研

究研究成果推動臨床運用進而推向國際化增進人民在醫療與生物醫

學上的福祉此外強化學生英語能力培養師生國際觀延聘外國師資

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教師英語教學

(e)鼓勵發展本院學系特色培養學生發揮創意特色加強培育學生成為領導人才積極

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性國際性競賽

152 與企業界合作

資源整合增加競爭優勢目前醫學院正積極與永齡基金會合作以企業界資金的投

入產學合作模式將研究成果轉移於生醫產業以期在學術領域上有突破性的發現

簡述如下

臺大-永齡基金會癌症醫學合作發展計畫

本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盟

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台幣

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5

貳增進研究能量

21 計畫目標

211 近程目標研究設備之整合與效能提升積極爭取與提升具研發潛能人才

(1)提升原有研究人員之研發能量及應用資源

針對原有教師擇優補助長期計畫或bridging fund 並鼓勵中大型計畫以加

強院間研究人員之相互合作及應用資源之交流

(2)擴大延攬優秀國內外研究人才

國內外具研究潛能之博士後研究員或教師均為延攬之對象校方規劃有利

之起始補助以期吸引優秀人才進駐

(3)擴大共同研究室設立與服務之整合

台大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為配合校方邁向頂尖大學之計畫推展提升院

區同仁之學術研究並加強貴重儀器之有效運用與服務之品質特別規劃

本營運計畫本計畫將充分利用公衛學院搬遷後之實驗室空間規劃成為

共同研究室國外著名大學之新設實驗大樓都以共同研究室的方式來設

計藉此促進有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並充份共享研究資源期藉由嶄新

共同研究室之建立機會將有利於招攬國內外知名研究學者團隊加入進

而強化本校研究陣容

(4)加強舉辦國際級研討會與講演活動

為增強國際間新知的流動與提升本院能見度多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

建立雙方合作關係亦為研究能量之累積

(5)提升動物中心服務品質

動物實驗為醫學研究重要後勤支援動物中心搬遷後除提供基因轉殖鼠

及基因剔除鼠等原有品質也將大幅加強

(6)建立教師與研究人員獎勵制度

利用發表論文或引用次數之論文為評分標準於本院研究能力評估上有

其重要性正面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心力於優質論文上將有助強化本

校之研發能力

212 中程目標充分發揮核心實驗室後勤支援研究角色建立跨領域研究平檯

213 遠程目標建立跨國研究合作機制與管道與世界研究潮流同步發展新技術

22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221設立新興研究所

sup2 基因與蛋白質體研究所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6

在研究上研究所強調傳統生物化學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

物學基因體學生物資訊學及蛋白質體學之結合並以此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政

策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榮總等各大醫學中心或教學醫院積極合作

投入分子醫學之研究此外亦與生技產業界積極合作交流協助產業之升級提

高國內生技產業之競爭力與研究能力

sup2 神經科學研究所

(1) 培育以研究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的研究人才

(2) 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科學未來的

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3) 啟發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及詳實表達意念的能力具有策劃執行研究的能力

sup2 癌症研究所

本所主要目的在於培育(1)癌症基礎研究(2)癌症臨床轉譯研究兩大方面的高級

研發及應用人才期能貢獻於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與國家發展本所將提供進一步

的研究環境以最先進的科技平台賦予完整而正確的癌症研究訓練產出具獨立

研究與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並與醫院內癌症中心緊密結合將基礎研究結果透過

適當臨床轉譯研究將成果於最短時間內用於臨床突破癌症治療之瓶頸

222 院級拔尖計畫

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

量並培養新的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並鞏

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規劃本計劃

以針對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為補助對象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期望以

學術領域表現優秀之教授帶領年輕及新進教師申請流程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

階段計畫構想書由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審議通過後(審查評分表如附件1)得送計畫

申請書通過院級拔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

行完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計畫辦法如附

件2)

223主動規劃

除上述申請之院級拔尖計畫外院方另保留部分經費主動規劃於發展重點團隊及

優秀新人之補助另成果良好之教師萬一計畫意外不通過也可予以一至二年之接續計畫

(Bridging fund)

224年輕教師研究團隊

本院於 97年 4月組織年輕教師研究團隊成員以本院基礎學科教師為主參與人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7

數目前約 40人於每個月第 2及第 4個星期四中午聚會每次聚會由 2位教師依其研

究計畫內容及實驗室專長進行研究簡報透過學術交流凝聚力量進而相互合作

此研究團隊之形成除能讓年輕教師互相認識瞭解亦可作為一個溝通平台有

助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期能藉此提昇研究能量進而形成數個跨領域之

研究團隊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之發現以追求學術卓越

225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研究合作計畫案

本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為協同致力於醫學教學研究與推動國內醫藥衛生科技

之發展達成學術交流之目標特訂定研究合作計畫合約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自 97

年至101年(為期5年)每年提供本院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作為共同合作研究專款

雙方合作計畫若一方擔任主持人另一方則為共同主持人計畫主持人及共同主持

人應為所屬單位之專任教師(含臨床教師)另本院教師執行研究合作計畫期間須至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授課演講或指導

此研究合作計畫案為一年期研究計畫每一研究計畫由兩院共組之研究計畫審

查小組進行審查並核定各計畫優先排序及補助經費

226本院擬與中央研究院合辦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

為讓臨床醫師對基礎研究之重要性有正確的觀念並提供醫師一個完整的進修管道

及配套措施提高醫師從事學術研究的意願又為讓不具備醫師身分的學生有機會瞭

解臨床醫學使之成為轉譯醫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本院擬與中研院合作籌辦「轉譯醫

學博士學位學程」

本學程將涵蓋廣泛的醫學相關領域作為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樑以促成基礎與臨

床研究合作為目標本學程招收的學生資格不侷限於醫師身分如此可使不同領域的學

生互相交流激發出更多新的想法

本院與中研院合作之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可視為本院及中研院學術研究相當重

要的里程碑透過雙方共同指導學生將可有更實質密切的互動性學術研究合作對

於提升本院國際學術地位將有相當的助益

227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及第一共同研究室規劃

醫學院第一共同研究室貴重儀器中心位於基礎醫學大樓14樓東側95年度公共衛生

學院搬遷完畢後騰出14樓西側與15樓空間目前已積極規劃整建14樓西側與15樓空

間為共同研究室由於基礎醫學大樓使用空間有限因此在96年度的計畫書中計畫

先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成四間「核心(共同)研究室」如此的設計可以促進有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8: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8

效及靈活地利用空間研究者空間配給以其研究經費或研究計畫的重要性為原則故可避

免空間被佔用及儀器設備重複購置與資源的浪費共同研究室也能夠配置共同使用的大型

儀器以提昇利用價值此外共同研究室的研究人員也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指導學習

促成整合性計畫的合作直接或間接提供研究資訊有效地相互技術支援在97年度的

中將繼續整建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以利空間的利用

1 核心(共同)研究室整建進度

(1) 96年度獲得校方總務基礎建設補助900萬元已將基礎醫學大樓15樓東側整修

成為四間共同研究室大實驗室(已完工驗收)

(2) 97年度基礎醫學大樓15樓西側與14樓西側之實驗室整修工程已獲校方同意補

助經費2000萬元15樓西側的整建部份已完成數項工程規劃如「水電設備改

善工程」「建築內裝修繕工程」「空調設備改善工程」已順利招標且陸續開工進

行整建(表十八)目前已完工並辦理驗收中而14樓西側部分也已進行實驗室的

規劃及招標作業並陸續開工中整建進度如 (表十九)預定在97年底完成整建

工程

表十八 15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完工日期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6日 423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 96年11月6日 4888265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 96年11月15日 2770000 97年11月30日 已完工

表十九 14樓西側的整建工程

工程名稱 招標(得標日期) 得標金額(元) 目前狀態

水電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一) 97年7月16日 2139000 施工中

建築內裝修繕工程(附圖二) 97年7月46日 1680000 施工中

空調設備改善工程(附圖三) 97年9月24日 900000 施工中

(3) 為了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及能量依96年度之規劃已購入1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

盤偵測儀 2分析用流式細胞儀 (FACS-Calibur) 另外配合公衛學院之需求配

合建置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 Mass Spectrometer (Waters Acquity

UPLC) 以及配合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之需求配合建置顯微照相數位化整合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29: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29

系統各設備均已採購驗收完畢並且也已經完成初期之教學訓練

今年度申請購置之儀器有(1)高速流式細胞四向分選儀之全自動化細胞分置

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2)高通量快速同步定量序列偵

測系統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3)倒立螢

光顯微鏡

說明(1) 有鑑於目前第一共同研究室已完成高階流式細胞分選儀(Flow

CytometerBD FACSAria-Π Cell-sorter)之採購並完成驗收經98年7月3日院

務會議核備將於8月份正式對外公開並提供收費服務為提升該機器之使用效能

其附屬之進階元件「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為必要擴充之設備該元件可以在微孔板進行6244896孔盤的收集

或載玻片上進行定量分選細胞目前的應用可包括根據基因表現的多種參數來

分選幹細胞以進行體內的移植因此全自動化細胞分置模組的購置對於癌症幹細

胞的分選與培養研究上可增加分選後細胞培養時的存活率有助於學術研究之發

展(2) 第一共同研究室現有兩台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為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及Applied

Biosystems 7900HT Real-time PCR System分別購置於民國95年及93年由於

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使用需求極大目前兩台早已不敷使用所以擬購置一台「高

階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儀(Fast Real-time PCR System)」以有效疏解使用人次及

降低使用者排隊苦候的時間以利提升研究品質(3) 為協助研究上較弱螢光之觀

察因此在螢光燈源螢光濾鏡及影像擷取方面皆有較高之需求因此建議購置「倒

立螢光顯微鏡」以提高研究上對於較弱螢光觀察之效益

(4) 為了讓全院師生都能了解第一共同研究室的儀器其應用範圍與操作原理97年

度舉辦之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如表二十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0: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0

表二十 儀器使用及應用講習會與實機操作課程

場次 儀器名稱 內容

一 螢冷光科技應用新趨勢 擬邀請演講

二 連續式多功能微孔盤偵測儀

Multi-mode plate reade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三 Zeiss螢光顯微鏡與拍照系統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mp Image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

四 顯微影像分析技術講習

Image Analysis ( Image Pro Plus 45 )

講習會實機操作

五 核酸序列定量偵測系統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六 自動核酸純化儀

QIAcube

講習會實機操作

七 磷光影像分析儀與影像定量分析

Phosphoimager Typhoon and Quantitative

Software

講習會實機操作

八 細胞穿孔儀

MicroPorator

講習會實機操作

九 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er and Software-CellQuest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 雷射共軛焦光譜顯微鏡

技術與應用講習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一 極致液相層析-三段式四極棒串聯式質譜儀式

UPLC-MS-MS

講習會實機操作

十二 即時細胞培養螢光影像記錄系統

Real-time cultured cell monitoring system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十三 螢光實體顯微鏡 講習會實機操作(若

有通過儀器購置)

2成立幹細胞核心實驗室

有鑑於幹細胞研究所蘊含的醫療價值及巨大商機世界各國無不投入鉅大的資金與研

究人員加入此一領域台大醫學院擁有全國第一的醫學中心提供良好的臨床平台並且

醫學院也擁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研究並且在地理位置上有醫學院緊鄰醫學中心的優越空間

條件 這些無可替代的利基讓台大醫學院在幹細胞的研究具有極佳的優勢因此除配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1

合台大醫院已執行中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 幹細胞旗艦計畫』-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計

劃以及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新成立之『轉譯醫學研究中心』- 成體幹細胞研究計劃之

外我們研擬以腫瘤幹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目前已定訂『癌症幹細胞之分離與鑑定之

研究』為執行之計劃其目的首先建立不同腫瘤幹細胞的分離與培養系統此一計劃將在

合乎倫理委員會規範以及研發主管單位統籌下緊密聯繫臨床醫師 (包括內科外科

婦產科病理科hellip等各科) 與基礎研究人員 (包括毒理藥理生化hellip等各科)收集各

類器官組織或癌症組織進行體外培養並分離腫瘤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同時也進

行正常的組織幹細胞 (tissue specific stem cell) 分離以供比對所得之細胞將用於

探討腫瘤形成機制以及藥物之篩選因此預定設立相關之實驗室以及組織與細胞培養專

用之P2 級實驗室以進行相關試驗

228動物中心之安全檢查驗收及營運

在97年度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在校方之補助下本中心的8樓空間已開放部分代

養H2O2滅菌機業已購置安裝完成10樓辦公區開放洽公研發組檢體收受並將於98

年初完成空調除臭設備改善工程發包及施工動物行為核心實驗室及基因轉殖核心實驗室

以及基因轉殖或基因剔除動物繁殖及飼養空間以及各種小動物實驗及代養之空間預計於

98年12月底完工為了使新的動物中心能維持良好的飼養環境及正常營運懇請校方下

年度能對本中心安檢驗收搬遷及未來營運所急需之設備及相關經費大力支持以達成

下列目標

a整合研究資源未來擬依疾病別與動物品係分類飼養整合各研究需要節省相同

領域計畫之研究經費(經由院內研究領域調查統計整合研究資源)促進生命科學及

醫療科技水準全面升級

b結合本校獸醫系及畜牧系師資共同籌畫動物飼養與疾病鑑測相關實習課程以本院

動物中心為實習場所

c動物實驗研究支援系統建立提供專業實驗人力減少研究者重新培訓人員成本及

降低人為因素引起之實驗缺失建立完善動物實驗研究設施

d飼育高品質實驗動物

e通過國際認證

2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2

2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一 增進研究能量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11656000

34968000

業務費 院級拔尖及主動規

劃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Individual

Ventilating Cage

(動物中心)

8000000 8台100萬台 8000000

高速流式細胞四向

分選儀之全自動化

細胞分置模組

(Automated Cell

Deposition Unit

ACDU)

1170000 1170000x1台 1170000

高階即時聚合酶連

鎖反應儀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3240000 3240000x1台 3240000

倒立螢光顯微鏡 1610000 1610000x1台 1610000

院級拔尖及院方主

動規劃

8467255 8467255

合計 57455255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3

参改善教學品質

31計畫目標

醫學院目前計有七學系十九所研究所學士班學生1966人研究所碩士班853人

博士班595人為因應各項課程(包含學士班課程研究所課程通識課程)教學所需之

教學設備改善老舊之實驗儀器及教學設備進一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

習能力並提供完善之教學設施以期未來能全面提昇教學研究整合資源重點突破追

求卓越

改善教學近程目標教學硬體設備之更新改善及提昇教師教學能力

改善教學中程目標教學軟體全面數位化促使教師教學內容與技巧之增進進而提昇學

習成效

改善教學遠程目標建立英語授課之跨國學程與改善遠距教學平檯增加招收國際學生

3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321提昇教師教學知能

為提昇教師教學能力首先必需強化課程系統充實各項教學資源並且將加強教師

教學知能做為增進學生學習效能之動力更作為改善教學之根基進而提昇教學品質達到

教學專業的目標鼓勵系所聘請有熱忱之教師針對外籍研究生之英語教學以一對一輔

導方式達成教學與研究之雙重目標

322 新進教師創始研究經費

為協助專任新進教師建立個人設施順利展開研究工作本院將提撥相關經費作為新

進教師創始研究費可補助專任新進教師其儀器設備及實驗耗材等經費補助金額約50

萬元至100萬元(依計畫需求人數及年度可用經費個案斟酌)

323增進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昇需從輔導學生學習及充實學習資源二方面著手在輔導學生學習

方面以教師為主體除加獎勵熱心輔導學生之優秀教師外並加強教師學習診斷與辨識

知能利用e化技術隨時暸解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充實

學習資源方面重視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學習上所需之各項協助期能帶動學校學習

氛圍此外鼓勵系所建立跨國修課或實習平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汲取新

知培養國際觀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4

324改善學校教學設備

為改善教學品質除提昇教師教學知能與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外學校教學設備亦需

能配合各項教學方可達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故計畫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

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並以實驗課程設備及講演課程設備為主要改善之部分進行教學

設備的改善本院98年預計改善之教學設備統計如下表

表二十二 教學設備需求表

申請單位 儀器名稱 數量 備註

C區講堂 教室擴音設備 3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11

C區講堂及醫學人文館 電腦 11

C區講堂 液晶投影機 8

C區講堂 電動銀幕 5

三東學生實驗室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1

三東學生實驗室 視訊教學電視 12

教務分處 彩色影印機 1

C區講堂 203204會議擴音設備 2

C區講堂 204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1

C區講堂 301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1

C區講堂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新與維修 1

325改善教學軟體建設

定期舉辦教學研習營改善教師教學技巧與學生溝通能力達到教學相長之目標鼓

勵系所編撰具有特色教材並全面數位化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配合校方推展國際化之大

趨勢鼓勵系所增加錄取外籍生並規劃英語課程藉由國際研究合作邀請國外知名學者

參與授課以達到教學與研究齊頭並進之國際化目標

33執行時程

改善教學設備之經費已於 9539-95317行文本院各系科所提出「臺大醫學院邁

向頂尖大學計畫申請改善教學設備計畫書」且經9546及95622兩次經費審核協調會

議討論之後決議以大學部必修課程及實際迫切需改善之教學設備為優先考量

1 第一階段(95年)購置作業於95626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5730

日前完成各項請購作業

2 第二階段(96年)購置作業於96612通知獲補助單位進行採購事宜並於96年11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5

月底前執行完成

3 第三階段(97年)擬於97年2月開始規劃採購事宜並期能於97年11月底執行

完成

4 第四階段(98年)擬於 97年 11月開始研議所需改善之教學設備並期於 98年 11

月底執行完成

3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三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200000

業務費

及其他

教室課桌椅與小型教具換

新與維修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教室擴音設備 1025700 341900times3

10800000

教室多功能電子講桌 832000 104000times8

電腦 256000 32000times8

液晶投影機 618000 103000times6

電動銀幕 60000 20000times3

顯微影像教學系統 2636560 2636560times1

視訊教學電視 691740 57645times12

彩色影印機 800000 800000times1

203 會議擴音設備 420000 420000times1

203 討論室會議視訊系統 500000 500000times1

301 攝影轉播教學系統 2960000 2960000times1

圖書費

合計 11000000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6

肆推動國際化

41計畫目標

411近期目標增加研究生出國開會短期進修機會鼓勵教師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

升系所國際互訪交流並吸引國外一流學生與教師加入醫學院提昇人

才素質

412中期目標規劃國際學程招收國際學生促進國際團隊研究教學合作

413遠期目標即時取得與交換國際資訊建立院際國際合作架設跨國授課與學術研究

支援平台促成醫學特定領域卓越發展達成世界一流之目標

42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421跨國雙學位制度與進修管道

除校方規劃或簽約學校外本院另外與多所大學合作如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醫學

生交換實習並有部份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希望除能與亞洲韓國泰國及新加

坡等大學醫學院建立學術交流管道外更將發展促成與英國法國荷蘭及日本等

名校合作進而提高本院在國際學術之影響力

422大學生及研究生國際化

以往教育部撥給研究生出國開會經費補助但目前統一撥給學校分配予醫學院的

數目甚少是故醫學院每年皆須四處張羅經費來源極不穩定目前配合校方之補

助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或舉辦國際性學生會議培養大學同學國際觀本院並積

極鼓勵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參與國際重要學術會議外亦鼓勵其申請參加國科會

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之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上年度由院方編列經

費120萬元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或進修增加研究生出國學習機會

423教師國際化

(1) 配合校方之補助鼓勵新進教師出國開會進修並在學術專業同等情形下優先進

用適當之外籍教師(2) 各系科所分配定額國際交流經費由單位主管主動規劃系

所國際互訪活動(3) 院方同時鼓勵本院教師主動與國外名校教授合作截長補

短汲取新知進而促成跨國研究計畫之合作(4) 本院將全力配合校方努力洽商

聘任國外院士級教授來台參與授課與指導研究

43執行成果

431 系所工作項目

本院依各系所專任教師員額比例各撥給 5-30萬元不等之經費補助各單位可報支

內容為中英文網頁建置與維護中英文宣傳摺頁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及國際交流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7

事宜等

432 院統籌工作項目

補助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本年度共補助22人次教師參加國際研討會及進行短期研

補助學生出席國際會議截至10月20日止共有45位同學通過審查出席國際

會議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發給外籍博士班研究生助學金每月 2萬

元指導短期外籍研究生研究費用等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亞太牙醫學生聯合會及籌備第二屆亞太醫學生交流論壇

(APMSS)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第 10屆亞太地區人畜共通寄生蟲病國際研討

會幹細胞後生遺傳學發育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研討會2007

諾貝爾獎大師與年輕人的對談第四屆亞太免疫學會大會精神科研討會等六項重

要國際性學術會議

中英文宣傳編印中英文簡介及補助醫工國際期刊發刊

7邀請國外學者來訪邀請12人次外賓來院訪問演講

8建築物中英文標示已超過90以上之標示完成更新

9加強簽約學校之實質交流本年度新增7所簽約學校

433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表二十四 各項國際化成果統計

內 容 數 量 備註

國外簽約學校 24所 詳見附件3

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21人 詳見附件4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 45人 詳見附件5

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22人 詳見附件6

聘雇外籍人員 13人 詳見附件7

在學外籍生 185人 詳見附件8

外籍見習學生 111人 詳見附件9

44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8: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8

45經費需求

醫學院配合校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分配之經費補助全力執行

451 98年度預算9430000元

452 經費分配

(一)各教研單位推動國際交流業務基本費4600000元

基數定義

1 大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前10可獲基本費1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2 標準基數可獲基本費100000元共有36個單位

3 小基數專任教師員額佔所有單位之後10可獲基本費50000元共

有5個單位

計算公式150000times5+100000times36+50000times5=4600000

備註教研單位含7學系10基礎學科18臨床學科7獨立研究所及4研

究中心共計46單位

執行內容

1 各單位外籍生招生輔導事宜

2 各單位國際學術交流事宜

3 登錄各單位國際學術活動並製作年度統計報表

(二)院統籌國際交流經費4830000元

表二十五 院統籌國際交流工作項目與預算金額 單位元

項目 執行內容細項 小計

1 課程大綱等資訊雙語化並上網 200000

2 建築物標示雙語化工程 50000

3 外籍生輔導獎學金及聯合招生文宣 400000

4 補助學生社團國際交流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300000

5 補助研究生出國開會費用(申請審查核定) 1200000

6 補助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申請審查核定) 1000000

7 (擬) 締約系所互訪補助(申請審查核定) 700000

8 新進人員出國研習等其他申請案件(審查核定) 480000

9 人事費(專案助理薪資) 500000

合計 4830000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39: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39

伍產學合作計畫

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中雖未規劃產學合作計畫但醫學院另與永齡基金會已有專案

補強故先以創新研究提高能見度及重要醫學研究成果改善國人健康減少癌症發生及早

期預防癌症或早期偵測為主要目標

醫學院與永齡基金會本著「創新卓越 團隊合作」之核心價值雙方將進行策略結

盟產學合作執行日期擬自2009年起至2012年止為期三年由永齡基金會提供本院新

台幣壹拾億元作為「癌症生醫產學合作計畫」之經費

本產學合作計畫將針對肺癌乳癌肝癌攝護腺癌血癌及其他危害華人健康之特

有癌症如胃癌鼻咽癌口腔癌大腸癌等以研發早期診斷的技術與發展個人化癌症

醫療方案並建立適合華人的癌症治療指引為主要的使命具體的目標則是將研究結果與

學術產出進一步落實為疾病篩檢與防治的技術與服務實質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期待藉此合作計畫能夠集合更多優秀的癌症研究人才整合國內外癌症研究在學

術研究及臨床研究之力量以作為未來「臺灣大學國際癌症醫學中心」之堅實後盾同時

藉由培育優秀的癌症學相關人才研發新技術提升本校以及我國之國際地位並帶動整

體國家生物科技與經濟之發展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0: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0

陸改善學生事務

61計畫目標

611近程目標改善學生社團活動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加強品德教育灌輸

服務回饋社會責任

612中程目標積極爭取學生獎助學金提升服務性社團工作主動關懷社會

613 遠程目標全力培養學生國際視野與卓越領導能力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

62執行成效

621 改善師生及學生社團活動及辦公室空間促進師生互動模式

(1) 師生活動場所之改善 「杏園」師生活動中心師生餐飲和式交誼討論

室 藝文展示區及小型多功能表演舞臺醫學人文館(二號館)舉辦醫學

人文傳承講座歷史文物展不定期音樂會

(2) 改善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 聯合教學館三樓規劃為學生(社團辦公室)活

動空間樓板面積約198坪(每單位約76坪)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

演奏及練習用空間

622 強化醫療服務團隊養成學生團隊合作適應群體生活及回饋社會

(1)醫學院學生社會服務團50人暑假臺東縣達仁鄉服務

(2)口腔衛生服務隊35人每年寒暑假分別前往花蓮臺東縣服務

(3)公共衛生工作服務隊90人暑假前往南投縣中寮鄉服務

(4)傳統醫學研究社60人暑假新竹縣尖石鄉服務

623 建置標準作業流程公佈網頁幫助相關人員對整體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效

624 提供研究生輔導與獎勵培育各領域尖端人才 針對優秀碩士生直升博士班及

入學考試第一名之博士生每年提供每人60000元獎助學金共兩年本學年度

持續辦理鼓勵優秀同學直升或報考博士班

625 積極爭取獎助學金幫助清寒優秀學生繼續學業 每年提供十五項各類獎助學

626 推動國際化鼓勵醫學院區學生與社團參與國際活動

63 執行策略與執行方案

醫學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於過去兩年獲得校方全力支援經費補助與醫學院積極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1

調配院內各單位空間順利將聯合教學館三樓改為醫學校區學生社團辦公室暨活

動場地又音樂性美術性社團長處地下室確實阻礙該類型社團之發展因此

將圓型教室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期盼重新規劃醫學校區學生社

團活動場所以健全學生社團運作功能與推動學生健康人文及資訊之整合邁

向頂尖

631 醫學校區學生社團總數約40個除少數社團及各系學會擁有社團辦公場所外

其餘社團均無適當場所存放檔案資料考量學生社團傳承與永續經營發展之需

求聯合教學館三樓社團聯合辦公室目前提供每一社團至少一桌一椅一櫥

櫃以供各社團擁有置放社團檔案資料之空間

632 圓型教室(樓板面積約70坪)變更為音樂性社團演奏及練習用空間增置階梯

式座椅表演舞台地板改善四周牆面隔音裝置外加圓型教室屋頂防水工程等

項目目前執行進度經規劃委員會討論已得共識將進行施工預期98年上半年

完工開放給同學們使用

633 為提供學生社團良好活動空間與更新相關設施與器具下年度預備規劃採購圓型

教室音響與演奏用鋼琴等設備費用與運動性社團各項設備與器具預估約

2000000元

634 提供學生及學生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論壇500000元亞

洲醫學生會議100000元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1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志工

或國際會議200000元學生參加國際比賽表演活動500000元)學生社團

寒暑假舉辦社會服務活動400000元學生社團全國性活動700000總計

2500000元

64 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65 經費需求

表二十六 改善學生事務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 目 細 項 預 算 計算方式

說 明 小 計

資本門 設備費

圓型教室燈光音響

與演奏用鋼琴等設

備費用與運動性社

團各項設備與器具

2000000元

音樂廳及2個

社辦

室內籃球場2

個排球場2

個羽球場8

個手球場一

2000000元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2

戶外網球場3

個籃球場及

排球場各2個

小計 2000000元

經常門 業務費

及其他

亞太醫學生文化交流

論壇 5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亞洲醫學生會議 100000元

活動食宿

車資等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中英文簡介 100000元

學生社團23

個 1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志工或

國際會議 2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2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參加國際比賽

表演活動 500000元

機票費

食宿等費用 5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寒暑假社

會服務

400000元 寒暑假各4

個服務隊 400000元

業務費

及其他

學生社團全國性活

動 700000元

參加全國跨校

性及舉辦全國

跨校性活動費

700000元

小計 2500000元

合 計 4500000元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3

柒共同教育室教學改善計畫

71計畫目標

為強化共同教育室(教師培育中心)之功能以協助教師之生涯發展與教師教學知能之

培育

改進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內容培養具有批判思考與自我學習能力的醫療

人才並將PBL教學由醫學系推廣至其他學系

72執行策略與方案

721執行策略

一提供教師教學技巧的訓練包括講授式教學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的教學臨床

教學教材編制學生評量(包括臨床能力之觀察評估與客觀結構式測驗[OSCE])各

種視聽教學與遠距教學技巧之應用

二台大醫學院之PBL課程是在82學年度開始試辦為符合世界PBL教學之最新發展

在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必須持續改進

三對學生的學習評量與小組討論教師的教學評估必須持續進行以維持教學品質與進一步

改進在教案內容更新上上年度重點是醫四教案的重新編寫本年度將作其他年度

之教案更新以跟上醫學之進步與符合教學需求

四行政工作之配合以服務現任及每年新增之教師並加強PBL教學的推廣

722執行方案

一舉辦各類醫學教學技巧訓練課程特別是醫學院獨特的小班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臨

床教學技巧訓練課程以符合醫學院教師之需要

二進行PBL課程的檢討重新設計更具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的課程更新教案並加強

學生學習效果的評量

三提供小班問題導向學習指導老師「PBL教師手冊」作為自學教材

四為加強教師培育工作及因課程改革所衍生的工作共同教育室除加強各工作小組之教

師人力外96年度增聘之行政人員必須繼續聘用以助各種工作之維持與推廣

73執行時程

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4

74經費需求

表二十七 改善教學品質經費需求表 單位元

項目 細項 預算 計算方式說明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共同教育室教學改

善計畫 524664 664

業務費 PBL教師手冊採購 5880 98元times60冊=5880元 5880

合計 532544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5

捌全院經費需求彙總表

表二十八 98年度醫學院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經費需求彙總表 單位元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2182664

38200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6017880

資本門 設備費 35287255

35287255 圖書費 0 總計 73487799

增進研究能量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11656000

34968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3312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2487255

22487255 圖書費 0 合計 57455255

改善教學品質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10800000

10800000 圖書費 0 合計 11000000

改善學生事務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0

2500000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2500000

資本門 設備費 2000000

2000000 圖書費

合計 4500000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6

共同教育室改善計畫

經費項目

需求經費 小計

經常門

人事費 526664

532544 國外差旅費 0 業務費及其他 5880

資本門 設備費 0 0

圖書費 0 0 合計 532544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7

玖執行管控機制

邁向頂尖大學經費之核定審查由下列委員會執行及監督

91 諮議委員會

由楊泮池院長賴明詔教授吳成文教授伍焜玉教授龔行健教授陳鈴津

教授何英剛教授何潛教授組成負責本院整體發展之諮詢計畫目標執行策

略及方案及預其成果之諮議分項計畫經費分配優先順序事宜及資源調配等之諮

92 邁向頂尖大學策略發展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分處

郭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

哲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及各學系主任組成

此小組提供規畫建議及發展策略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負責規劃政策

及審核學術計畫以外之相關經費事宜如共同研究核心實驗室的成立研究團隊的

整合新人的培育等以提升本院學術卓越為目標並達成邁向頂尖大學之使命

93 邁向頂尖大學學術小組

由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室郭

明良主任學務分處錢宗良主任共同教育室黃天祥主任附設醫院醫研部陳培哲

主任藥理學科鄧哲明教授藥學系陳基旺教授等9人組成以審核學術計畫相關

事宜

此委員會下設院級拔尖計畫審查委員會由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附設醫院何

弘能副院長分子醫學所李芳仁教授內科張上淳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理學

科鄧哲明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等7人組成以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

向並審查院級拔尖計畫相關事宜

《執行時程如下》

97年4月29日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召開會議通過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建立院級拔尖執行目標及方向

97年5月01日~97年6月05日 徵求院級拔尖計畫構想書

97年6月05日 院級拔尖審查委員進行計畫構想書審查

97年6月10日~97年6月30日 審查通過者送交院級拔尖計畫書

98年10月 進行計畫口頭報告作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8: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8

94 學術整合委員會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研發

分處郭明良主任(召集人)

互選委員皮膚科紀秀華教授內科田蕙芬教授牙醫學系林俊彬教授解剖學科

錢宗良教授醫學工程研究所楊台鴻教授外科李元麒教授藥學系陳基

旺教授眼科胡芳蓉教授

執行秘書一般醫學科吳明賢教授

學術整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97 年 4 月 22 日)-審定邁向頂尖大學規畫情形及院級拔尖

計畫之規畫

95 院經費稽核委員會

召集人醫學院楊泮池院長

當然委員醫學院楊泮池院長教務分處黃冠棠主任

推選委員 附設醫院陳明豐院長附設醫院何弘能副院長研發分處郭明良主任解

剖學科錢宗良教授生化分生所張明富教授復健科賴金鑫教授藥學系

李水盛教授醫事技術學系李君男教授臨床牙醫研究所所陳敏慧教授

執行秘書藥理學科陳青周教授

於每年五月中旬召開會議稽核醫學院所有經費支出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49: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49

拾績效評鑑機制

101 評鑑方式

績效評估由院級及校級委員會執行

1011 院級評估

(一)諮議委員會

(二)提學術整合委員會核備

(三)提院務會議報告

1012 校級評估

(一)研究發展委員會

(二)教務處

(三)行政會議

(四)校務會議

102 評鑑範圍

計畫所列質化目標及量化目標包括研究教學及服務均為評鑑範圍

103 評鑑指標

1031 分年量化指標(包含96年之基準值97年現況值及98~99目標值)

表二十九 臺大醫學院邁向頂尖五年內若干基本指標之分年預估值

指 標 年 度

94 95 96 97(目前) 98 99

新聘教師及研究人

員人數 23 36 19 12 35 40

生師比 688 705 71 701 684 683

SCI

論文

總數 853

(2000-2004

平均值)

886

(2000-2006)

937

(2000-2006) 98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2-4

年增

2-4

被引用總次數 4546

(2000-2004

平均值)

4990

(2000-2006)

5400

(2000-2006)

7874

(2000-2007)

年平均值

年增

3-5

年增

3-5

英 語 課程數 16 16 36 53 24 26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0: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0

授課 學程數 0 0 0 0 4 5

正式攻讀學位之國

際學生數 8 6 7 14 16 18

延攬博士後研究員

人數及高級技術人

91 112 140 161 110 120

與國外大學或國內

外學術研究機構合

作數

16 17 18 21 24 26

產學合作計畫數 3 7 20 16 7 8

專利數 3 2 7 1 3 6

國內外院士人次 3 5 5 7 - -

國內外重要獎項累計 23 25 38 31 34 37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人次 2 2 9 25 30 35

註年增率之基準為未獲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經費補助前一年(即96年)

1032 質化指標

10321 師生之社會評價與貢獻

10322 成立諮詢委員會落實本計畫之推動

10323 延攬國外頂尖人才任教之具體措施及績效

10324 醫學倫理與人文社會素質提升

10325 加強教師評鑑及獎勵淘汰機制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1

拾壹附件

附件1

97年度醫學院院級拔尖計畫審查評分表

A計畫整合部份--20 評分

1整合研究計畫構想之必要性--5

2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專長之配合度--5

3各單位研究資源之整合--5

4未來發展成領先研究團對之濳能--5

B子計畫部份--80

1研究主題構想之創新性-20

2預期成果可能之學術價值及重要性--20

3計畫構想之可行性所擬研究方法之新進性--20

4主持人研究能力及經驗--10

5主持人研究發展其專長領域之持續性--10

總分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2

附件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院級拔尖計畫申請辦法 95年05月26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6年05月01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97年04月29日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

一說明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以下簡稱本院)為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鼓勵本院教師合作交流及資源整合運用全面提昇研究能量並培養新的

研究團隊以追求學術卓越期能對重要研究主題有突破性創新發現

並鞏固本院學術研究領先地位補強短期可突破瓶頸之弱勢學門特訂

定本辦法

二申請人資格本院專任教師與臨床教師但已獲校級優勢重點領域拔尖

計畫前瞻與創新研究計畫促進產學合作先導型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研究技術人員院級拔尖計畫等補助者不得重複申請同類補助項目

三計畫申請以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為主計畫總主持人須為教授且研

究傑出(不得為子計畫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以年輕及新進教師為優

先申請作業分為計畫構想書與研究計畫書兩階段

四補助金額上限計畫自98年1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此整合型計畫

至少須包括3個子計畫每個整合型計畫以補助500萬元為上限每個子

計畫以補助150萬元以下為原則

五計畫執行期限計畫執行自98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止通過院級拔

尖整合型計畫者計畫執行期間主持人須每3個月主持進度報告執行完

畢前2個月(98年10月)須進行口頭報告為下年度是否繼續補助之依據

六申請期限

(一)計畫構想書請於97年11月28日前將紙本(1式7份)及電子檔送交至

研發分處

(二)研究計畫書計畫構想書審查結果通過者總計畫主持人須將總計

畫及子計畫計畫書彙整成一冊(1式4份)及電子檔於97年12月31日

前送交研發分處逾期送達者研發分處得不受理

七本辦法經本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學術小組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3

附件3

醫學院與國外簽約學校 (粗體字表示新增簽約學校)

【 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Medical Schools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Faculty of Medicine Japa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mp Public Health USA

University of Sao Paulo School of Medicine Brazil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Faculty of Medicine Thailand

Konku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Korea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emp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Jap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Singapore

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 Republik Oumlsterreich

Juntendo University Japan

【牙醫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ntal Schools

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Dentistry USA

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Japan

【 護理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Nursing School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Nursing at Seattle USA

Department of Nursing Faculty of Medicine Ramathibodi Hospital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 藥學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armacy School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USA

【 骨科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4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stitute of Sport Medicine China

【 物治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Physical Therapy School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 醫技系簽約學校 】

Foreign Collaborative Laboratory Sciences and Medical Biotechnology Schools

Divis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City of Hope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SA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5

附件4

醫學院97年度醫學系出國見習學生 (合計21人)

姓名 學校名稱

陳苓諭 哈佛大學醫學院

林健榮 哈佛大學醫學院

陳志昊 哈佛大學醫學院

詹于慧 杜克大學

施怡賢 西北大學

謝昀翰 西北大學

鄭琪睿 羅徹斯特大學

俞 佑 羅徹斯特大學

李建霖 羅徹斯特大學

林昭文 羅徹斯特大學

許智堯 南加州大學

徐展陽 南加州大學

錢逸群 南加州大學

高姿芸 南加州大學

范廣元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維治 阿姆斯特丹大學

高珮菡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 旭 阿姆斯特丹大學

王馨儀 阿姆斯特丹大學

黃鼎鈞 阿姆斯特丹大學

吳健暉 泰國宋卡王子大學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6

附件5

醫學院補助學生出國開會(合計45人)

編號 姓 名 研究所 會議名稱地點(國別)

1 黃柏蒼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一屆國際藥物設計與發現會議

加拿大 多倫多

2 吳晏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3 黃靄雯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6屆嬰兒研究國際研討會

加拿大 溫哥華

4 蔡伊琳 物理治療研究所(博) 第15屆世界物理治療聯盟大會

加拿大 溫哥華

5 林倢予 醫學系 第十屆歐洲內分泌學會議

德國 柏林

6 簡銘賢 毒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醫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7 郭恬君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美國牙科研究學會年會

美國 德州

8 陳俊杰 藥理學研究所(博) 2008實驗生物學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9 吳孟娟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微生物之功能性基因體學會議

法國 巴黎

10 楊宗霖 醫學工程研究所(博) 第七屆頭頸腫瘤國際研討會

美國 舊金山

11 洪承儒 物理治療所研究所(碩) 第17屆國際電生理與肌動學學會會議

加拿大

12 陳佩旻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第108屆美國微生物學會

美國 波士頓

13 黃大有 病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聖地牙哥

14 葉秋月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 美國微生物學會第十八屆會議

美國 波士頓

15 周岩毅 醫學系 第5屆聯合視力國際衛生年會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7

美國 康乃狄克州

16 張元貞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戈登學術研討會

美國 麻薩諸塞州

17 邱馨慧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屆亞太兒童心臟與心臟外科大會

韓國 濟州島

18 陳子儀 臨床醫學研究所(碩) 第12屆國際近視醫學會

澳洲 凱恩斯

19 洪子茗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0 林健榮 醫學系 歐洲醫學教育協會2008年會

捷克 布拉格

21 林佳霓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費城兒童醫院細胞分子治療中心研習

美國 賓城

22 周苑怡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3 胡春美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4 何炳慶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5 呂郁蕙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第15屆東亞聯合研討會

韓國 首爾

26 張翎君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 第13屆RNA會議

德國 柏林

27 洪珮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所 第14屆全球病毒學會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 謝伃鑫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29 盧大宇 藥理學研究所(博士後) 第六屆歐洲神經科學研討會

瑞士 日內瓦

30 黃 琤 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所

(博)

2008年B型肝炎病毒國際會議

美國 加州

31 彭伊君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8: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8

日本 千葉市

32 劉伊珊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3 羅鴻基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4 洪秀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5 嶺榮娟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6 宋貞儀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博)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7 許瑞祈 物理治療學研究所(碩) 第十屆亞洲物理治療國際研討會

日本 千葉市

38 邱培維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 第19屆分子寄生蟲研討會

美國 波士頓

39 謝妤葳 職能治療學研究所(博) 2008國際作業治療研討會

中國 廣州

40 紀智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1 方妍尹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2 鄭雅文 臨床牙醫學研究所(碩) 第22屆國際牙醫研究學會

菲律賓 馬尼拉

43 周和源 微生物學研究所(博) 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第59屆會議

美國 舊金山

44 廖幼媫 護理學研究所(博) 第四屆環太平洋護理大會

香港

45 康凱翔 藥理學研究所(博) 美國神經科學會2008年會

美國 華盛頓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59: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59

附件6

醫學院近三年延聘國外優秀教師 (合計22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到職日或

聘期

聘請自

國家 類別

生化科 助理教授 李明學 9521 美國 專任教師

解剖科 助理教授 李立仁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職治系 講師 陳顥齡 95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張雅雯 95817 美國 專任教師

免疫所 助理教授 顧家綺 95825 美國 專任教師

生理科 助理教授 賴亮全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醫技系 助理教授 莊雅惠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分子所 助理教授 徐立中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藥學所 講師 林淑文 96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吳文超 96830 美國 專任教師

寄生蟲學科 助理教授 蕭信宏 972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學系 副教授 許麗卿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臨床醫學所 助理教授 陳佑宗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藥理學科 助理教授 曾賢忠 9781 美國 專任教師

毒理學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鍾金湯

96117-

967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物理治療學系 客座教授 伍麗珍

96129-

96518 加拿大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職能治療系 客座助研究員 陳仲蘅

96521-

96822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藥學系 客座研究員 陳世芳

96424-

97331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生化科 特聘研究講座 李文華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內科 特聘講座教授 伍焜玉 9681 英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臨床醫學所 特聘研究講座 孫同天 9681 美國 特聘講座不致酬

護理系 客座講座教授 路易士馥蘭

9711-

97128 美國

國科會延攬

客座科技人才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0: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0

附件7

醫學院97年度聘雇外籍人員 (合計13人)

單位 職稱 姓名 國籍

醫學系泌尿科 兼任講師 黃懷恩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助教 梁駿傑 澳門

醫工所 博士後研究 Sadhasivam S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巴瓦 (Bhagwat) 印度

毒理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卜客希 (E Prakash)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喬蒂 (Jyoti Shet) 印度

微生物科 博士後研究 蔡慧慧 馬來西亞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肯維卡(Khanwelkar Rahul) 印度

藥學系 博士後研究 拉吉克 (Mohamed Helmy Abd El) 印度

急診醫學部 專任助理 顏麗珊 馬來西亞

放射線科 專任助理 包佳苔 (Borade Prajakta Uttam) 印度

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專任助理 陳鴻毅 美國

物理治療學系 專任助理 甯智航 澳門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1: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1

附件8

醫學院97學年度在學外籍生名單 (合計185人)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系所名稱 姓名 國家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賈淵甯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孫偉哲 日本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卡塔莉 吉里巴斯 醫學系 徐吉全 韓國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班 沙科洛 宏都拉斯 醫學系 黃蘭菁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迪歐 印度 醫學系 方楚文 加拿大

藥學系博士班 賴敏嵐 印度 醫學系 黃麗敏 馬來西亞

藥學系博士班 杰合南 印度 醫學系 蔡隆益 馬來西亞

藥學系碩士班 馬多娜 印尼 醫學系 胡君怡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碩士班 蒙貝佳 蒙古 醫學系 羅譽中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博士班 歐姆 印度 醫學系 陳蔚蔚 港澳生 澳門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安派克 義大利 醫學系 王麗君 馬來西亞

微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班 葉家輝 瓜地馬拉 醫學系 沈業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賈 亞 印度 醫學系 蕭詠雪 港澳生 澳門

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慧真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莊漢來 馬來西亞

分子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席玉瑄 俄羅斯 醫學系 趙嘉儀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林佩芳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晨 馬來西亞

牙醫系 劉善總 緬甸 醫學系 楊博鈞 加拿大

牙醫系 劉慧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鄭允中 加拿大

牙醫系 周佩燕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胡敏冰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鄭嘉宏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王志仁 南非

牙醫系 黃彥淳 印尼 醫學系 韓昌旺 加拿大

牙醫系 游凱玟 泰國 醫學系 黃資堯 印尼

牙醫系 蕭美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莫麗雯 澳門

牙醫系 蕭維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逖文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陳 達 澳門 醫學系 劉傑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李曉玲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威文 印尼

牙醫系 陳均銘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慧妮 馬來西亞

牙醫系 許映虹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吳旻達 美國

牙醫系 陳宗賢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詩帆 美國

牙醫系 王欣敏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玉容 馬來西亞

牙醫系 鄒政霖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蕭庭毅 馬來西亞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2: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2

牙醫系 宋 權 韓國 醫學系 鄭敬文 澳門

牙醫系 陳頤潔 加拿大 醫學系 林詩怡 馬來西亞

牙醫所 黃妙娥 醫學系 許永亨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鄭悅美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葉永堅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阮志鵬 澳門 醫學系 林曉晴 澳門

物治系 駱佳順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賀玉青 南韓

物治系 黃淑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張菁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林冠吟 貝里斯 醫學系 林易 印尼

物治系 劉來珊 緬甸 醫學系 李佳翰 印尼

物治系 何偉強 澳門 醫學系 陳韻寧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鄒詩韻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黃麗真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家豪 澳門 醫學系 劉會榮 馬來西亞

物治系 陳迴澌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李冠霖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王榆方 泰國 醫學系 巫韻安 馬來西亞

物治系 宋孟河 泰國 醫學系 鄭明健 馬來西亞

物治系 何梓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趙麗芳 馬來西亞

物治系 盧欣儀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孝全 馬來西亞

解剖所 王靖榕 美國 醫學系 黃永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昱臻 日本 醫學系 楊絡勝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林秉彝 加拿大 醫學系 莊佩倪 印尼

職治系 吳意嵐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夏漢詳 印尼

職治系 梁綺婷 澳門 醫學系 張宸溥 美國

職治系 邱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思虹 馬來西亞

職治系 方珮燕 澳門 醫學系 蔡維祐 美國

職治系 陳美娟 澳門 醫學系 羅光武 加拿大

職治系 馮小翠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勞永健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徐叡平 泰國 醫學系 高美士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元淑鎂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柏思 港澳生 澳門

職治系 李 劼 泰國 醫學系 王柏舜 加拿大

醫技系 呂振山 馬來西亞 醫學系 許楊陽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吳革如 澳門 醫學系 陳宣宇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陳勁維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林淨仁 馬來西亞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3: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3

醫技系 歐陽婉玲 澳門 藥學系 曾紫瑜 泰國

醫技系 陳耀銘 澳門 藥學系 徐慧廷 巴拉圭

醫技系 白欣玉 美國 藥學系 陳健培 澳門

醫技系 梁文廣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黃瑜茵 馬來西亞

醫技系 黃詠妍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林曉珊 馬來西亞

醫技系 巫韻平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黃艷紅 澳門

醫技系 林書柔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芝君 加拿大

醫技系 林思瑋 泰國 藥學系 孫 偉 澳門

醫技系 余曉東 港澳生 澳門 藥學系 陳苡涵 秘魯

醫技系 陳慧婷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鍾校木 馬來西亞

醫技系 羅家恩 馬來西亞 藥學系 黎惠正 港澳生 澳門

醫技系 彭穎思 馬來西亞 藥學系 蘇韻芷 馬來西亞

醫學系 王惠琳 美國 藥學系 謝 成 馬來西亞

醫學系 陳平錞 加拿大 藥學系 施珍珍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劉明哲 加拿大 藥學系 郭芷瑩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朱傑麟 加拿大 護理系 佘俊志 馬來西亞

醫學系 段必純 緬甸 護理系 孫興潔 緬甸

醫學系 鍾政樺 加拿大 護理系 楊麗清 緬甸

醫學系 阮齡儀 貝里斯 護理系 關蘊盈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曲新蘭 韓國 護理系 番圓圓 緬甸

醫學系 邱于峻 加拿大 護理系 楊永娟 緬甸

醫學系 楊博凱 加拿大 護理系 張青玲 緬甸

醫學系 胡家駿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孫安娜 巴拉圭

醫學系 雷秋文 港澳生 澳門 護理系 番承靜 緬甸

醫學系 覃紹殷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吳靜文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陳秋燕 馬來西亞 護理系 姜靜明 緬甸

醫學系 陳俊翔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梁淑芬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何聖光 馬來西亞 護理系 何汶峰 港澳生 澳門

醫學系 李致任 馬來西亞 護理系 楊金惠 緬甸

醫學系 何天民 美國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4: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4

附件9

醫學院97年度外籍見習學生名單(合計111人)

姓名 英文姓名 學校名稱 國家

郭舫慈

Stephanie Fang-Tzu

Kuo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為瑩 Stephanie Chen Univeristy of Utah USA

紀怡伶 Jane Ji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潘娟如

Chuan-Ju Gwendolyn

Pan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美玲 Mei-Lin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USA

林明俊 Lam Meng Cho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何穎恩 Ho Weng Y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中揚 Teo Zhongy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聶之強 Nieh Chih Chi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黃浠文 Wong Hei Ma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張華中 Matthew Ch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黃伊蓮 Christine Huang Texas Tech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黃愛伶 Emerald Huang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劉顯明 Low Hsien Mi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吳孟達 David Wu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陳奕勤 Tan Aik Khien Victor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許詠絮 Yung-Shee Jessica Hsu Tufts Univeristy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辛新耕 Ken Hsin Temple University USA

施心舲 Tiffany Shu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Chicago USA

楊怡雯 Alisha Young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 USA

李國彰 Lee Guozha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志銘 Lee Chee M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賴韋儒 Wei-Zu Lai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方培瑜 Peir-Yu Fa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靖瑜 Chin-Yu Jessica Li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Yasmin Ko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et Germany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5: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5

陳銘裕 Ming Yi Ta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張傳欣 Chuaan-Hsin Chang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Pat Thirapot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陳秋虹 Morakot Sae Ta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Sirikarn Srimaung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Thirasak Sae-Ko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Thailand

符績云 Foo Chek Wun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陳亮竹 Leon Chen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Suarez Valencia Juan

Sebastian Faculte de Medecine Paris Descartes France

沈志揚 Sim Chee Yong Mark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林莉穎 Li-Ying Lin Leicester Medical School UK

Foong Wei S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昇炫 Lee SeungHyu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Larissa Laskowski

Philadelphia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USA

陳雪兒 Michelle Chen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鄭珂 Ke Zheng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洪明霞 Lily Ming-Sha Horng Yale University USA

張祐民 Charles Chang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Downstate USA

黎錦華 Helen Ly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SA

白杰興 Pek Jen Heng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宋梅芬 Mei-Fen Sung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英益 Lee Young IK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李宗坤 Lee Jong Ko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劉炯玟 Yu Hyung Min Konkuk Univeristy Korea

Jonathan Smith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Kuang-chun Jim Hsieh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of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USA

Stephen Liu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柯人仲 Bryce Ko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Francis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6: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6

Ahn Vu Nguyen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陳思瑜 Szu Yu Jenny Che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Grace Tung Wu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James Pugeda Chicago Medical School USA

劉書含 Shu Han Emily Liu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李柏成 Paul Chen Le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陳鴻造 Horng-Zaw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陳寵甯 Emily Chung-Ning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re Dame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歐維倫 Jonathan David Ou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Olivia Fu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吳秋美 Qiumei Wu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冰清 Christina Le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tralia Australia

潘人慧 Corinna Jen-Hui Pa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陳汶庒 Wenzhuang Chin

Guys Kings and St Thomas School of

Medicine UK

陳恆仁 Hank Heng-Jen Chen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陳恆真 Jenny Heng-Chen Che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曾慶祥 Ching-Siang Che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Kirstine Karnov Chopenhagen University Denmark

Stine Karl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

Shen Yew Yee Gadjah Mada University Indonesia

Magdalena

Niedzwiedzka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Beata Noworolnik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Poland

Dione Ibacircňez Segura Universitat Autŏnoma de Barcelona Spain

Bjőrn Sundberg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Beckey Trinh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Theresa Meindl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尤人哲 Jason Yu 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Yoshiko Kurose Yamanashi University Japan

陳尚詮 Tony Shang-Chuan Chen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

Page 67: W z¸†œpcY’[x‚«[xŒbtop100.ntu.edu.tw/outcomes/54/98Plan.pdf · −Öe⁄v|‹h~=ıÔb ~>Rg’‡W QgT‚«[xŒbNKkÔ ‘(‹hN†ó‹hN])0 ‹hN 2008^tW QgVÛb@x zvW‰Y’[x‚«[xŒb^+u˜›‘j!NKRg’

67

廖晉儀 Chin-Yi Janice Liao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New Zealand

陳新暉 Charles Hsin-Hui Chen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Nancy H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Gonzalez Quarante

Lain Hermes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pain

Trixy Sy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Maria Siu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Athena Vuong Wester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USA

林添財 Tian-Tsai L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Lodz Poland

Hui-Shan Chiew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Czech

Dominika Wrόbel Medical University of Lublin Poland

Laura Gaacutemez Santiacuten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Gladys Barrera

Castillo Pompeu Fabra University Spain

莊玨琳 Clara Kwok Lam Cho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K

高彰健 Kaly Ka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SA

包凱磊 Caleb Korngold Yale University USA

楊德振 Dezhen Desmond Ya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葉庭瑜 Ting-Yu Yeh University of Glasgow UK

丁智勇 Teng Tze Ye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李宗翰 Hank Tsung-Han Lee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Yu-Chi Liu Otag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林丹尼 Daniel Lin Bos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曾志閎 Chih-Hong Tseng Pozn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Poland

林建澤 Chien-Che Lin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徐元駿 Eugene Hsu Dartmouth Medical School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