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wild africa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wild africa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wild africa
Page 2: wild africa
Page 3: wild africa

目 录contents

走进非洲 见证奇迹

角马:勇闯马拉河

羚羊:草原的精灵

爱打滚的斑马

狮王狮后的爱情

会“挖草”的大象

暮色中的野牛

犀牛:陆地装甲车

优雅的长颈鹿

猎豹出击

遭遇花豹

咆哮的河马

火烈鸟的天堂

鬣狗的坏名声

非洲的鸟类

鸵鸟的爱情

“蜘蛛侠”飞龙蜥

黑白疣猴:丛林思想家

黑背豺的早餐

草原的主人———马赛人

走进非洲大事记

回望马塞马拉

................................................02

....................................................15

....................................................21

.........................................................25

......................................................32

......................................................35

.........................................................41

....................................................45

.........................................................49

................................................................54

................................................................57

..............................................................62

..........................................................65

..........................................................72

.............................................................75

.............................................................78

......................................................84

.............................................86

..........................................................90

...........................................92

.....................................................96

x.........................................................98

主 编:毛登峰 覃 澍

副 主 编:郑 斌

编 委:黄晓光 王光星 罗 雁 路 扬

刘 春 黄朝东

摄影/撰稿:何开发 唐艳兰 贾 嘉 莫林骐

设 计:金豆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1

Page 4: wild africa

毛登峰 覃 澍

非洲动物大迁徙,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象

之一。2010年 7月 20日———8月 27日,桂林日报社“走进

非洲”特派采访团一行 5人,走进非洲的高山、草原、湖泊和

森林,全程采访、拍摄“动物大迁徙”,见证了这一自然奇观的

精彩与壮丽!

关于“动物大迁徙”

每年 5到 6月,旱季来临,坦桑尼亚大草原的青草被消耗

殆尽,动物们饥肠辘辘。为了生存,角马、蹬羚、斑马等数百万

食草动物从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北上,跋涉数千公里,跨越凶险

的马拉河,来到肯尼亚境内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10月下旬,

它们又要再次不辞辛苦,追寻青草返回赛伦盖蒂。年年如此,

从未间断。

饥饿、干渴、伤病、体力不支,被狮子、猎豹、鳄鱼猎杀,每

一次奔波跋涉, 只有约四分之三的幸运者能够回到出发地;

而跟它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几十万个在旅途中“制造”出的新

生命。这,就是每年发生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精彩故事———“动

物大迁徙”。

关于“走进非洲”

以大策划带动报社的采编工作,以大制作吸引读者的眼

球,从而全面提升报纸的质量,增强报社的竞争力,这是桂林

日报社的办报理念之一。从 2000年开始,报社每年都会推出

一、两项重大采访活动,如“重走长征路”、“走漓江”、“跨越·

东盟六国行”等。每一次报社推出重大活动,都会在读者、市

民中引起巨大反响,都会带动报社的采编工作提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

“走进非洲”这项采访活动,我们的筹备和谋划进行了很

长时间。从采访线路的设计、采访资料的收集,到记者、志愿

者的选拔、培训、野外生存训练以及采访设备的购买、调试

等,前后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推出的每一项活动,都

会在读者中引发关注,引起轰动,从而将“走进非洲”一步步

推向高潮。

到非洲草原采访、拍摄动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保

证采访拍摄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采购了一系列世界顶级的设

备———两台顶级尼康 D3s单反机身,加上广角、中焦、长焦等

多个镜头,一个价值 8万多元的 600毫米定焦“大炮筒”镜

头;一部中央电视台单兵采访常用的武器———高清摄像机。

为了保证记者们能够在草原深处随时与报社取得联系并顺

利发稿,报社还购买了一台海事卫星终端机。这部机器除了

能够进行语音通话外,还能够通过天上的卫星直接连接互联

网,从而保证特派记者团能够第一时间将稿件发回报社。

“走进非洲”是国内平面媒体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对准

东非草原上的“动物大迁徙”,是我们与大自然的一次“零距

离”接触。下面这段文字,由我们的特派记者发自肯尼亚马赛

马拉大草原,可以作为我们这次采访的一个特写———

登上我们的陆地巡洋舰 9座越野车, 在马赛马

拉宽广的怀抱中尽情驰骋。蓝天白云,山风醉人,金

合欢树、无花果树高高挺立。道路两旁,角马大军漫

22

Page 5: wild africa

山遍野,斑马军团接连不断;羚羊在草坡上撒欢,大象

在谷地里漫步;野牛朝你瞪着巨大的眼睛,长颈鹿会

在你经过的时候,一动不动地向你行注目礼。不经意

间,你还会发现狮子、猎豹、鬣狗等一干草原霸王、冷

血杀手,它们全部都已经埋伏到位,杀气腾腾,虎视眈

眈。追逐与杀戮的残酷游戏,生存与死亡的悲喜剧,

每时每刻都在这里发生。这次动物之旅,主要采访地是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和坦桑

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这里是动物大迁徙的发生地、主战

场,我们的特派记者在这里拍到了几乎所有的草原动物:角

马、羚羊、斑马、狮子、猎豹、花豹、长颈鹿、黑曼巴蛇、大象、野

牛等,见证了“动物大迁徙”的神奇与精彩。此外,记者们还不

辞辛苦,先后到达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非洲第一

大湖———维多利亚湖,非洲第一大火山———恩戈罗恩戈罗,

并多次穿越举世闻名的非洲赤道和东非大裂谷。东非独特的

自然风光,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高山、草原、湖泊、森林里各

种各样的动物,以及英俊潇洒、热情奔放的马赛人,都被我们

的记者一一收录在镜头中。

在接近 40 天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团共发回各种文章

130多篇,近 12万字,拍摄了 25000张精彩的动物照片,在

《桂林晚报》上连续做了 250个整版的特别报道。此外,还拍

摄了长达 200G的影像视频。在非洲期间,特派记者还采访了

联合国非洲总部、中国驻联合国环境署代表处、中国国际广

播电台非洲总站、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驻纳库鲁、阿伯代

尔国家保护区的负责人,以及中国中铁、中国水电等一大批

在非中国国企,还有不少在非洲打拼的中国人。8月 9日,特

派记者在肯尼亚第三大城市———基苏木的科盖洛村(Koge-

lo),采访了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祖母———萨拉·奥巴马,成

为国内唯一一家完成这一采访的媒体。

关于《狂野非洲》

我们的这部作品———《狂野非洲》,就是对这次大型采访

的一个总结。书中收录的数百幅摄影作品,全部拍摄于肯尼

亚、坦桑尼亚的各大自然保护区。其中,角马(又名牛羚)、斑

马和羚羊,是“动物大迁徙”的三大主力。大象、狮子、犀牛、野

牛、猎豹在东非动物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号称“BIG5”———五

大主要动物。黑曼巴蛇有剧毒,被称为“非洲死神”,据说大象

被它咬一口,都会小命不保。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最惊险的一

幕发生在马赛马拉草原。一条接近两米的黑曼巴蛇,爬上了

记者的采访车,记者们在草原上“与蛇同车”两个多小时,非常

危险。

作为一家地市级媒体,“走进非洲”是我们的一次伟大远

征。但它只是一个开始。过去的岁月,我们的记者已经走进

韩、日,走进东盟 6国,走进土耳其、俄罗斯,走进欧洲、非洲。

未来的日子,我们将把目光放得更远,美洲、大洋洲将成为新

的目标。因为———

新闻在路上,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新闻在路上,精

彩的故事在路上。

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永远在路上!

33

Page 6: wild africa

安博塞利的象群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的积雪越来越少,它对山脚下安博

塞利湖的供水也一年比一年少,这导致大湖逐渐干涸。

图中象群站立的这片地方,当年曾经是烟波浩淼的大湖。

4

Page 7: wild africa

5

Page 8: wild africa

6

Page 9: wild africa

狂奔的角马这群狂奔的角马,拍摄于著名的马拉河边。

角马生性多疑,经常会突然改变行动方向。那天它们本

来已经准备过河,我们也已经做好了拍摄的准备。不知什么

原因,数千只角马突然在我们面前拔足狂奔,蹄声震耳欲

聋,卷起漫天尘土。

7

Page 10: wild africa

8

Page 11: wild africa

优雅的长颈鹿图中这群长颈鹿拍摄于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总共有

16只,是我们这次东非之旅发现的最大的一群。当时它们

正准备从坡下往坡上的草场迁徙,由于我们不断地追着拍

摄,它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群,一边走一边回头朝我们张望。

9

Page 12: wild africa

纳库鲁湖的火烈鸟拍摄于肯尼亚纳库鲁湖。湖水中丰富的藻类养育了二百多万只火烈鸟,这个数量占到了世界火烈鸟总

量的三分之二。而这些巨大火烈鸟群的存在,也使纳库鲁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粉红色的湖。

10

Page 13: wild africa

11

Page 14: wild africa

12

Page 15: wild africa

咆哮的河马河马一般白天都在水里睡觉,只有晚上才上岸

吃草,所以要拍到上岸的河马并不容易。图中这两

头正在打斗的庞然大物,拍摄于坦桑尼亚的马尼亚

拉湖国家保护区,这里的河马白天也上岸。

13

Page 16: wild africa

狮群的早餐这张照片拍摄于马赛马

拉。当时太阳刚刚升起,将草原

点染得一片金黄。这个狮群正

在齐腰深的草丛里享用它们的

早餐———一头成年角马。

14

Page 17: wild africa

这种长着牛角、羊须、牛头、马面、羚羊纹的动物,给人感觉十足是左

抄右袭其他哺乳动物的克隆品。正是这种克隆品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非洲

动物大迁徙的主角。

我们拍摄角马,最震撼人心的一刻莫过于角马横渡马拉河。当它们

大批聚集在河边时,鳄鱼潜伏在河底用不怀好意的眼睛注视着角马,选

择捕猎的好时机,等待送上门来的“大餐”。这是世界上鳄鱼家族中最凶猛的尼罗鳄,它的体

重最大可达 1000公斤以上,就连狮子遇见都会退避三舍。

可角马们在长途奔袭了几天后顾不了这么多,一大批一大批地开始向对岸冲去。我们

看到,4、5条潜伏在水中的尼罗鳄开始慢慢地向角马群移动了过来,迎头直击向前游的角

马。一些角马可能意识到危险在逼近,慌忙加快了前进的速度。但他们在水中的行动哪有尼

罗鳄敏捷,死亡的气息正逐渐在角马群中蔓延开来。

角马Gnu

15

Page 18: wild africa

勇敢的跳跃想拍到角马过河,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们在马赛马拉草原住了

8天,其中有 3天就耗在马拉河边。每次都是起早摸黑,天没亮就从

酒店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穿过宽广的草原,才到达河边。

而每天返回帐篷酒店的时候,基本都已经伸手不见五指。

马拉河边,每天都聚集成千上万的角马。但它们过不过河,从什

么地方过河,没有人知道。直到第三次,我们才有幸看到大规模的角

马过河。当时我们正在距离马拉河几公里的一处小山上眺望,想弄

清楚角马的真实意图。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远处的马拉河边已经

升起阵阵烟尘———角马已经勇敢地往河里跳了!

这张照片是我们 3天辛苦的最好回报。

16

Page 19: wild africa

17

Page 20: wild africa

死亡之吻

就在角马忙于过河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逼近。一只 3米长、重达数百公斤的尼

罗鳄从水中杀出,张开大口咬住了一头成年角马的脖子,并拼命地将它往水中拉……

这时,最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一头已经过河的角马勇敢地跳回水中,游到那只被

咬住的角马身边,将双腿朝鳄鱼蹬去,想解救自己的同伴(下左)。但非常不幸,它

的努力根本无济于事,角马很快被拖入浑浊的水中,停止了挣扎。捕杀成功的

鳄鱼并不急于进食,而是将角马丢在离河岸不远的水里,自己则爬到河中

间的沙滩上晒起了太阳。

这头不幸的角马,无疑将成为鳄鱼的晚餐。

18

Page 21: wild africa

1919

Page 22: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有一年 10月,马拉河的河水不再湍急,甚至有的地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对于人类来说,

卷起裤腿就可以过河了。可角马们并没有选择从这里过河,而是重新选择河水较大的一段进行横

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科学家判断,角马们放弃老天的“恩赐”,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生息,培养后代面对凶险的生存环境仍能生存的能力,这就是角马的生存法则。

2020

Page 23: wild africa

大概有近 20种羚羊生活在东非。这些长腿善跑的

精灵,它们是肉食动物的猎物,但更是非洲草原的主人。

头一次看到羚羊是在纳库鲁国家公园,那是黑斑

羚,一种温驯的中型羚羊。当时,我们激动得让司机立即

停车,拿出照相机、摄像机对它们拍个不停。不过,在日

后的行程中,黑斑羚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伙伴。

后来,我们在塞伦盖蒂碰到了犬羚,世界上最小的羚

羊之一。这种羚羊比一只哈士奇宠物犬大不了多少,然

而它却有一对水灵灵的大眼晴,配上头顶短小细弱的双

角,显得温顺而善良。犬羚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一次,刚

出营地不久我们就发现了这种羚羊,但只有一只,这时司

机提醒我们,“附近一定还有一只。”果然,在周围的草丛

中,另外一只很快出现。

众多羚羊中,最有意思的可能要算汤姆逊瞪羚。它们

本是一群胆小的家伙,当车辆经过或者逼近时,按照通常

的理解,你肯定认为它们第一时间会逃跑,但出人意料的

是,其中的一些不但不跑,反而四处跳跃蹿动,向它的同

伴发出警报,同时也将“敌人”的目光吸引。

尽管羚羊的个体有着千差万别,但它们的共同点是

四肢细长、蹄小而尖,头上有角,体态轻盈,善于奔跑和

跳跃,是世界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

羚 羊Antelope

21

Page 24: wild africa

塞伦盖蒂的羚羊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面积几乎是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的 10

倍。我们 8月中旬到达这里的时候,百万动物已经迁徙到马赛马拉,塞伦

盖蒂多少显得有点冷清、寂寞。

连绵不断的草地上,间隔着一丛丛低矮乔木,偶尔也有几块雄伟的

巨岩,耸立在无边的荒野中。这,就是非洲著名的稀树草原———塞伦盖

蒂,人一生必游的全球 50大美景之一!

这群羚羊拍摄于著名的 LOBO地区,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群。

22

Page 25: wild africa

23

Page 26: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羚羊中的牛羚是草原中最大的家族,它们还有一个更为大家熟悉的名字———角

马。如果你去了马赛马拉,就能经常看到远方地平线上连绵不绝的移动黑点,这就是

成千上万的牛羚,它们头如牛、尾似马、下巴有白色的胡子,雌雄均有长长的弯角。

2424

Page 27: wild africa

这次非洲之行,斑马几乎与我们如影随形。

斑马的祖先出现在距令六千万年前的始新

世,叫始祖马,它的个体非常小,是马属动物的共

同祖先。

斑马只是马家族的一个分支而已。可为什么

斑马身上有如此对比鲜明的条纹?对物种这种鲜

明的标记,一种解释是有助于增加性别魅力,提

高性吸引力,很显然这不适于斑马,因为斑马两

性都有相似的条纹。

德国生态学家汉斯·克林格,用 3年时间在

东非草原上详细的研究了斑马,他暗示到没有两

个斑马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这些花纹作为它们

紧密团结的社会成员间相互识别的一种基本信

息。

另一种解释是斑马这种分裂的色块,使它在

食肉动物眼前显的不明显;起到保护色的作用。

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盟军利用过,他

们将船涂成斑马那样的条纹来做伪装。

斑马Zebra

25

Page 28: wild africa

事实上,非洲草原上不断升起的热浪,常常可掩盖住

三四百米远的斑马群,一些科学家相信这种条纹也许会给

食肉动物在判断动物距离远近上造成混乱。

与其它大型食草动物一祥,斑马也是群居生活。汉斯

指出斑马群要么全部由未配种的雄性斑马组成或一个家

族全体成员组成。

斑马一向都很温顺,不过它们也有嬉戏打闹的时候。

本来斑马还在水边安静的喝水,不一会儿消除口渴的它们

开始嬉戏打闹起来。它们呲牙裂嘴,露出凶相吓唬对方,甚

至爬到彼此的背上。

斑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沙地上打滚。从它们的眼

神中你可以发现,躺在沙地上滚那么几滚,是最惬意不过

的事。

右图拍摄于非洲最大火山口———世界第二大火山口

恩戈罗恩戈罗,远出波光粼粼的是火山口中的咸水湖———

图陶卡湖。这个面积超过 200平方公里的火山口中,有淡

水湖、咸水湖,有沼泽有湿地,有草原有森林,外围被一个

高达 600米的环形山包围,就象一个放在东非大地上的巨

形大碗。这里生活着几万只各种动物。与其他草原不同的

是,由于水源和食物充足,这里的动物不必迁徙。

角马、羚羊、斑马,是非洲动物迁徙的三大主力。它们

在万里草原上来回奔波,形成了

自然界最壮丽的画卷之

一———动物大迁徙!

2626

Page 29: wild africa

27

Page 30: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成年斑马身长约 2.7米,鸣声有点像大雁的叫声。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

马,体格最大,耳长(约 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非

洲的斑马群如果受到狮子或是猎豹等猛兽攻击的时候, 不是只顾自己逃命,总

会有一匹勇敢者毅然离群,单个儿与猛兽搏斗,以便掩护同伴撤退。

2828

Page 31: wild africa

有着“猛兽之王”美称的非洲

雄狮有近 300公斤的体重和漂亮

的鬃毛,6厘米长的犬齿能像匕首

一样割断野牛的脖子,它的吼声十

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只要这个大家

伙出现在非洲草原上,任何一种动

物都会胆寒。

狮子Lion

29

Page 32: wild africa

草原上有一段格言说得好:每天早上,羚羊睁开眼

睛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何才能跑得比狮子快,否则,

它将成为狮子的早餐;同样,狮子醒来的第一个想法,

就是要让自己的速度超过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狮子

就得饿死。

一个狮群一般有至少 10只狮子,其中包括幼狮和

雌狮,雄狮一般不干活,吃的都是现成的。一个家庭的

“经济”重担往往都是落在雌狮肩上,捕猎基本上都是

它们出马。

可尽管是母狮出力捕猎,狮群的进餐次序却是雄

狮先吃,然后轮到雌狮,最后再让瞅了半天的幼狮吃。

这种顺序有它的道理,因为当其他雄狮想占有这个狮

群时,这个狮群的雄狮才能随时使出全力,不至于让整

个狮群遭遇灭顶之灾。

雄狮是很霸道的,可机灵的雌狮们看到族群里的

雄性吃得差不多了,便凑近餐桌,享受剩下的食物。几

个小家伙也在母亲的照看下挤了进来,安慰自己早已

饥肠辘辘的肚子。只要有这些小狮子在,这顿早餐———

角马,保准连一张皮都不剩下。

30

Page 33: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狮子是地球上力量强大的猫科动物之一。

在狮子生存的环境里,其他猫科动物都处于

劣势。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 250公

斤,体长 1.8~2.5米,尾长 1米。狮的

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不

同的是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

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

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那些鬃毛越

长,颜色越深的家伙或许在母狮眼

里是英武挺拔的帅哥,常常更能吸

引“女士们”的注意。

3131

Page 34: wild africa

狮王狮后的爱情狮子的大家庭是建立在辛苦恋爱基础上的,在马拉河边,我

们有幸目睹了狮子的甜蜜爱情生活。

拍这组照片的时候,我们正在守候马塞马拉草原最震撼的

一幕———角马过河。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头母狮,正大摇大摆地走

向河边。再一看,还有一头雄狮,也正向我们所在的河边围拢。

经验丰富的向导告诉我们,它们是狮情侣,正在谈恋爱,让

我们耐心等待。果然,大概过了 10多分钟,母狮向雄狮走来,在

它面前转了两圈后慢慢趴下,雄狮这时立刻起身,走到母狮身

后,先嗅了一下她的臀部,然后将下身凑上去交配。

交配即将结束时,我们看到雄狮张开嘴轻轻地咬着母狮的

后颈,母狮此时也张大了嘴,这种亲密的举动是狮子之间的示

爱。之后,母狮四仰八叉躺在地上伸着懒腰,雄狮倒头便睡。

大概过了 15分钟后,母狮又站了起来,重复着之前的动作。

我们蹲守了一个小时,这头雄狮一共与雌狮交配了 4次。

3232

Page 35: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狮子的交配过程也许会把人吓坏:在母狮

大约每两年才有约一个星期的发情期内,公狮

会形影不离陪在母狮旁边,最高纪录是一天内

跟母狮交配超过100次。

33

Page 36: wild africa

母狮的妊娠期一般有 100-119天,每次可能有 1-6个宝宝

(通常是 2-4个)。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带有赭石色的斑点,特

别是腹部和腿上。宝宝们在四周大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肉,通常是

妈妈回吐给它们半消化的肉食。长到 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

本断奶了,这时候身上的斑点也慢慢消失。

3434

Page 37: wild africa

非洲象和亚洲象最大的区别在于:亚洲象

只有雄性有象牙,非洲象不管雄性还是雌性都

有象牙。非洲象体躯庞大,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

动物。

历史上,非洲象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

区,由于人类侵犯和农业用地不断扩张,非洲象

的栖息地仅限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森林、矮

树丛和稀树大草原。象群由一头 50-70岁的老

雌象带领,一般由 8-15头大象组成。个别象群

数量会超过 20只。

母象的孕期大约 22个月,是哺乳动物中时

间最长的,每隔 4-9年产下一仔。幼象出生时

大约重 115-120公斤,3岁左右才断奶,但会

同母象一同生活 8-10年。头象和雌象一直生

活在一起,而雄性非洲象在14、15岁青春期

离开象群。有血缘关系的象群关系比较密切,有

时会聚集到一起形成 200 头以上的大型群落,

但这只是暂时的。

大象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最近研究表

示大象使用次声波进行远距离交流。它们的食

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树芽、灌木、树皮、水果和

蔬菜等。它们每天要喝 30-50加仑的水。

大 象Elephant

会“挖草”的大象照片中的这头大象正在干一

件事———挖草。

由于连年干旱,加上乞力马扎

罗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少,山下的安博

塞利大湖正逐渐消失。因为草长得太

短,大象无法用鼻子卷住,它只好用脚

踢草,将草连根踢起,再用鼻子卷起。有趣

的是,将草卷起后,它熟练地用鼻子将草来

回搓几次,再吹一口气将沙土吹干净,才放

到嘴中咀嚼。

35

Page 38: wild africa

晨曦中的象群肯尼亚安博塞利,一个巨大的象群在晨曦中迁徙。

安部塞利是著名的大象之家,这里生活着数百头大象。由于降水稀少,草地退化严重。

象群几乎每天都要迁徙,从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寻找传说中水草丰美的草原。

3636

Page 39: wild africa

3737

Page 40: wild africa

大象交战乘着敞篷越野车,任凉风吹开惺

忪的睡眼,我们绕过山一样的巨石,冲

向旭日脚下的地平线,向着草长莺飞

的远方狂奔。清晨的塞伦盖蒂,有着梦

幻般的开始。

刚开出去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有

了发现———不远处,一群在塞伦盖蒂

安居乐业的大象徜徉自在,低头吃着

“香甜”的树叶早餐。象群非常庞大,足

有近 20头,厚厚的灰色皮肤在阳光下

烁烁发光。

突然,象群里的两

只小公象打了起来。体

型稍大的一只率先发动

“进攻”,以泰山压顶的

气势向对手冲了过来。

另一只也不肯示弱,挺

身迎战。四周的草木闻

风而动,大象“交战”了!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

让,白白的象牙撞在一

起,发出“呛、呛”的声

响,显得格外刺耳。

3838

Page 41: wild africa

雪山下的大象站在安博塞利,如果天气晴好,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

它风华绝代,卓尔不群,巨大的雪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令人为之倾倒。

39

Page 42: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大象喜欢群居,每群都由雌性统帅,成员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后代,雄象在群体中

没有位置,长到 15岁时就必须离开群体,只有在交配期间才偶尔回到群体中。

40

Page 43: wild africa

非洲野牛是非洲草原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虽是食草动物,但却是最可怕的猛兽之一。

非洲野牛擅长集体作战,由一头成年雄性水牛带头,组成大方阵冲向入侵者,通常有数百头甚至

上千头,它时速高达 60公里,在这样的阵势下,人会被踏成肉泥。

非洲野牛生活在沼泽、平原以及森林。每年都传出非洲野牛杀伤人的消息。非洲的朋友告诉

我们,这些猛兽每年杀死的人数要比其它任何动物杀死的都多。

除人类外,非洲野牛很少有能力保卫自己免受伤害。狮子会定期吃水牛,但它通常需要多个

狮子推翻一个成年非洲野牛,只有成年雄狮才有能力独自猎杀它们。

除了狮子外,三米多长的尼罗鳄鱼也会攻击年老或年轻的非洲野牛。另外, 鬣狗也是一种威

胁,不仅新生犊牛受到威胁,成群的鬣狗也有可能袭击成年的非洲野牛。

Cape buffalo

41

Page 44: wild africa

4242

Page 45: wild africa

暮色中的非洲野牛照片中的这群野牛拍摄于肯尼亚最负盛名的阿伯代尔国家公园。在著名的树顶酒店楼下,有

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人们在湖边的泥土中放上少量的食盐,以此吸引动物们前来食用。不过,、野牛

来到水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喝水,而是抬起头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什么危险。

4343

Page 46: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母牛第一次交配在 5岁后,怀孕期为 11.5个月。头几个星期,新

生牛犊仍然隐藏在植被里,直到 2岁时,才会正式加入水牛群体。

4444

Page 47: wild africa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 5

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由

于它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

一般的步枪子弹都打不透,因

此也有人称它为“陆地装甲

车”。在肯尼亚有两种犀牛———黑犀牛和白犀牛,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但你可别以为

白犀牛就是白色,其实它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是

灰色的。白犀牛的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

“Weit”一词错译来的,本意是宽,因为它有一个

相当大的嘴。因为 "Weit"听起来有点像“White”,

因此白犀牛这个词就这样流传开来。雄性白犀牛

长接近 2米,重达 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

型要小很多。

据统计,整个非洲有白犀牛 11000多头,可

黑犀牛只有 3000多头。在非洲的很多公园,这些

珍贵的犀牛都被动物保护者装上了 GPS定位系

统,可以随时跟踪它们的动向。这一切都给犀牛生

活繁衍提供着保护。

犀牛Rhino

45

Page 48: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犀牛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发达,故有许多褶皱,褶皱里钻进不少寄生虫,全靠一种小小的犀

牛鸟为它“医治”,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犀牛背上会落着几只这样的小家伙。若是发现什么特殊情况,

犀牛鸟会骤然起飞,大声啼叫,似乎在向犀牛报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

4646

Page 49: wild africa

纳库鲁湖拍犀牛到纳库鲁湖,最主要的目标当然是火烈鸟,但这里的白

犀牛,也是我们“捕猎”的目标。但要想拍到犀牛,却不是一

件简单的事。一是犀牛的数量很少,要找到它们不容易;另

外即使发现它们,也不一定就拍得到。因为它们活动的地

方,一般都是人迹罕至的区域,如湖边的湿地、沼泽。

我们是幸运的。到达纳库鲁的第二天,我们就顺利拍到

了犀牛,而且不仅拍到了成双成对的“情侣”犀牛,还拍到了

难得一见的“母子”犀牛。这些体型庞大的家伙悠闲地在湖

边低头吃草,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看,旁若无人,显得镇定

而从容。

4747

Page 50: wild africa

母与子图片中的这个小家伙非常顽皮,它依仗身边的母亲,不断

地向旁边的野牛群发起挑衅。野牛也不是好惹的,每次只要小

家伙靠得太近,它们就会抬起头,发出低沉的声音加以警告。受

到惊吓的小犀牛还算聪明,乖乖地躲到了母亲的身后。

48

Page 51: wild africa

在纪录片中, 我们曾经无数

次被这样的场景吸引: 非洲一望

无际的大草原上, 耸立着高大的

金合欢树,树旁,站立着比树更高

的可爱动物———长颈鹿。

在非洲, 我们第一次遇到长

颈鹿是在纳库鲁湖。当时我们的

司机迷了路, 在一个游人罕至的

山谷里, 有两只长颈鹿分别站在

路的两边。也许是受到我们这些

不速之客的打搅, 两个大家伙都

停止进食,警惕地看着我们。后来,

到的地方多了, 看到的长颈鹿也

越来越多。它们巨大的身躯,漂亮

的色彩, 优雅的姿态以及不紧不

慢、从容不迫的神情,令人倾倒。

长颈鹿一般生活在空旷的林

地和树木茂盛的草地, 最大体重

可达到 1000公斤。它们身上的

花纹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

深。长颈鹿的重心很高,这使得它

们的步态很特别。当它们奔跑的

时候, 后腿一块移动并放在前腿

的前面,显得与众不同。它们的最

高时速可以达到 60公里。

一般来说, 长颈鹿长大后,在

草原上基本就是无敌的, 平时连

狮子也不敢惹它。它一脚踢出去

的力度,足以将一头狮子踢飞。不

过,长颈鹿因为个头过高,喝水很

不方便。它喝水的时候,是它最脆

弱也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时候,所

以长颈鹿很少喝水, 一般一个星

期才喝一次。当然如果特别干燥,

它们也会两三天喝一次水。

长颈鹿Giraffe

49

Page 52: wild africa

5050

Page 53: wild africa

对视草原上的游客惊扰了树顶的小

鸟,小鸟奇怪的叫声又惊扰了正在

“徒步”的这几头身材魁梧的长颈鹿,

这就是它们相互对视的原因。

51

Page 54: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长颈鹿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是世界上最高的陆生动物。雄性个

体高达 4.8到 5.5米高,重达 900公斤。雌性个体一般要小一些。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生活在非洲热带、亚热带广阔的

草原上。但是,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认为,长颈鹿起源于亚洲。

52

Page 55: wild africa

马赛马拉草原的动物种类非常多,但有一种动物,它们在马赛马拉的数量

却精确到个位数,即使是草原之王狮子,也没有这种 "待遇 ",它就是猎豹。

猎豹的生活比较有规律,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早晨五点钟

前后开始外出觅食,它行走的时候比较警觉,不时停下来东张西望,看看有没

有可以捕食的猎物。

它一般在午间休息。午睡的时候,它每隔 6分钟就要起来一次,查看一下

周围有没有危险。一般情况下,猎豹每次只捕杀一只猎物,每一天行走的距离

大概五公里、最多走十公里。

每次捕猎,猎豹都需要拼了命去奔跑。这种奔跑是很伤元气的,有时候猎

豹抓住了猎物,但因为它刚才跑得太快,它必须休息一下,喘喘气,才开始进

食。这个时候是猎豹最脆弱的时候,它的猎物很可能会被附近的狮子或者豹子

抢走。如果狮子太饿了,它也有可能把猎豹当作它们的捕食对象。

Cheetah

猎 豹

53

Page 56: wild africa

猎豹出击这是我们进入马赛马拉草原当天下午发现的一

只猎豹。当时它盯上了不远处的一群羚羊,正在草丛

中不断变换位置,准备发动攻击。

非常凑巧的是,这只猎豹最后竟然是依靠我们

的帮忙才获得攻击的机会。当时我们将越野车停在

一条小路上,这条小路恰好就横在猎豹与羚羊群之

间。聪明的猎豹利用我们的越野车做掩护,迅速靠近

羊群。像一道闪电掠过车头,向羚羊发起了冲击。但

由于距离太远,而且羚羊早有准备,猎豹没有成功。

它只飞奔了几十米就放弃了,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回

头朝我们张望,眼光中似乎有几分遗憾。

5454

Page 57: wild africa

母豹回巢下方这张照片同样拍摄于马赛马拉,夕阳下,一

只身怀六甲的母豹正在回巢。

进入草原的第二天, 我们拍到一只正在进食的

母豹。它身怀六甲,分娩在即,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我们立即将车退后几十米,静静观察。但非常遗憾,随

后赶来的车辆很快将它赶进树林。也许是太饿了,这

头母豹躲在林中,久久不愿离去。但好奇的游客一次

又一次地将车开到它藏身的地方, 有的甚至离它只

有两三米。对食物依依不舍的母豹只好选择放弃。从

它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愤怒,也看到了无奈。

55

Page 58: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 120公

里。它的加速度也非常惊人,一只成年猎豹能在几秒

钟之内达到每小时 100公里的速度,比世界上提速最

快的汽车还有快。不过,猎豹的耐力不佳,无法长时间

追逐猎物。如果猎豹不能在短距离内捕捉到猎物,它

就会放弃,等待下一次出击。

56

Page 59: wild africa

花豹又称钱豹。体态似虎,身长1米以上,体重 50千

克左右。头圆、耳小,全身棕黄而遍布黑褐色金钱花斑,故

名。花豹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身体强健,行动敏捷,能跳

善爬,经常偷袭食草动物,甚至能猎食鹿等大型动物。它

的爬树本领非常高。

在东非大草原,行踪诡秘者,莫过于豹子。只有练就一

双“鹰眼”的人,才能识破它那巧夺天工的伪装。这组花豹

的拍摄十分偶然,正当记者为拍不到食肉动物而懊恼时,

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惊喜。

花 豹Leopard

57

Page 60: wild africa

那是 8月的一个下午,正是豹子出动的最佳时机。照片中的这只花豹开始在树

上调整身姿,像是在做下树前的准备。这时我们已经看清它是只花豹———在茂密树

枝的空隙间,那漂亮、灵活、带着梅花状斑点的尾巴一晃而过,俊俏的头颅正聚精会

神地观察着树下的动静。

渐渐地,花豹的姿势逐渐变成了许多明信片上的经典造型———高卧寒枝,眺望

远方,那小小的身形凝聚在天地间,似乎有一种即将“远游”的诗意。

还没等我们细细品味,花豹在树干上矗立了不到 2分钟,便从 1米多高的树干

上“嗖”地跳了下来,顷刻间消失在茂密的草丛中。我们又开始费力地在草丛中搜寻

豹影。但它就像落入水潭的雨滴,丝毫不留踪迹。

5858

Page 61: wild africa

“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们费力搜索准备放弃的时候,在距离大树不到 1公里处,司机“嘎”

的一声把车停住,伸出右臂指向不远处,“那里有只花豹,可能就是刚才下树的那只。”

车内一阵骚动。果真,一只花豹在稀疏的草丛中显露出来,我们不得不佩服司机的眼神,简直

就是火眼金睛。虽然被我们发现,花豹倒不以为然,仍然若无其事地走着。它身躯并不硕大,但很匀

称、健壮,阴郁的眼神、贵族般的气质,让我们每一个人着迷。

5959

Page 62: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豹是一种凶猛的大型猫科动物,原产于非

洲或亚洲南部,既有玫瑰花状斑点的黄褐色

皮毛,也有黑色皮毛。除非洲外,它也广泛产

于亚洲、美洲,因此有中国豹,有亚洲豹,也有

美洲豹。但是,欧洲就不产豹,澳洲,这个有袋

类动物的老家,也不产豹。

60

Page 63: wild africa

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它们

喜欢栖息在河流附近沼泽地和有芦苇的地方。生活中的觅

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

陆生哺乳动物。

河马的体重可以达到 2000公斤,这是非常惊人的。它

的嘴巴如果张到最大,可以达到 150度,足以吓退一般的对

手。有趣的是,河马体形虽然巨大,食量却不惊人,它每天只

吃相当于体重百分之一的草。因此为了节省体力,它白天呆

在水里几乎不动。

河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在河马的头顶。这使它们

可以花费大多数时间在水中乘凉、防晒。河马的皮上没有汗

腺,但却有其他腺体,能够分泌一种类似防晒乳的微红色潮

湿物质,并能防止昆虫叮咬。和所有厚皮动物一样,河马对

蚊虫的叮咬非常敏感。也正因为这一点,它将各种食虫鸟奉

为上宾,并与它们保持着友好的共生关系。在它洗泥巴澡

时,沾到它身上的泥巴会形成一个厚壳,也能够防止蚊虫叮

咬。

河马看起来虽然慢条斯理,一副很温厚的模样。如果你

贸然进入它的领地,它也会非常恼怒。撞翻你的船,再咬死

掉进水里的人,这样的事也不少。如果在夜间,上了岸的河

马也很危险。因为它会突然爆发,撞击任何挡在它与水之间

的物体。

Hippo

河马

61

Page 64: wild africa

河马“诈尸”最上方的这个庞然大物,拍摄于马拉河中。

当时我们正在河边驻扎,等待角马过河。河中有一大群河马,正

在水里大睡其觉。离河马群不远的一处河滩上,一头巨大的河马

四仰八叉地“倒毙”在那里,一动不动。

“天哪,谁杀死了这头河马?”等待的过程是漫长

的,也是非常无聊的。于是河马的“死因”成为我

们关注的焦点。大家七嘴八舍,列举了 N种可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多小时后,这头河马

竟然突然翻了个身,紧接着就站了起来,一

摇一摆地走进水里。

原来河马也会“诈尸”。

62

Page 65: wild africa

水中巨无霸这几张河马照片,分别拍摄于马赛马拉、塞伦盖蒂草原

和坦桑尼亚的马尼亚拉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马尼亚拉湖的河马(左页下),是我们发现的唯一白天

上岸的河马。它们上岸的目的不是吃草,而是在岸上晒太

阳,并不时为彼此之间的一点点小小矛盾而大打出手。在肯

尼亚的另一个著名湖泊———奈瓦沙湖,那里被游客称为“鱼

鹰和河马的故乡”,我们也观察过上岸的河马———那是在夜

间,两只庞然大物上岸后进入酒店后面的树林,低头吃草。

被我们的手电强光“发现”后,它们迅速掉头下水,只留下一

个朦胧的身影。

塞伦盖蒂草原塞伦疏那河中的河马(上)。

马拉河中的河马(左),一只小小的食虫鸟正等在一边,

准备为河马“除虫”。

6363

Page 66: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一说到河马,有的人认为它是马的兄弟,其实河马与马虽

都有一个“马”字,可连亲戚都攀不上。据美国科学家研究表

明,它同牛倒可以算得上是异族兄弟。

64

Page 67: wild africa

提到火烈鸟,就不能不提纳库鲁湖。

以纳库鲁湖为中心的纳库鲁国家公园座落位于肯尼亚首都

内罗毕西北 150 公里处,占地面积 188 平方公里,海拔

1753-2073米。由于纳库鲁湖的碱性成分以及藻类丰富,它吸

引了无数的火烈鸟在此定居,数量可达 220万只,占世界火烈鸟

总数的三分之二。纳库鲁湖因此闻名于世。

站在湖边,你会被眼前壮丽的景象摄住魂魄,大多矗立凝视良久,才会想到拿起相机,来记

录下这生机勃勃的奇观。火烈鸟的英文名字是“弗朗明戈”,不负这个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名

字,它们绘出了最壮美的图案,奏出了最恢宏的乐曲。

火烈鸟镰刀形的嘴喙自然地弯曲向下,颈部呈 "S"型弯曲,红色的细长双腿支撑着粉红色

的躯体,无论是亭亭玉立,还是徐徐踱步,或是对着水面顾影自怜,都透着一股超然与自信。

成千上万,甚至十万只火烈鸟紧紧挨在一起,鸣叫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登高鸟瞰,遍地通

红,绵延数十公里,仿佛一块巨大的地毯,又好似银河粉上红妆。偶尔一小队火烈鸟掠着水面滑

翔而过,随即带领着大批同类升空,在震耳欲聋的尖锐的啼叫声中,无数只火烈鸟如同红色旋

风般瞬间腾空而起,占满视野,向着远方而去。

Flamingos

火烈鸟

65

Page 68: wild africa

6666

Page 69: wild africa

粉红色的湖纳库鲁湖是我们东非之旅的第二站,我们对火烈鸟的拍摄,前后进行了 3天。

火烈鸟虽然数量众多,但要接近它们并不容易,要拍摄一张好的照片,更是大费周章。这

个时候,我们携带的尼康 600毫米定焦“大炮”(镜头),就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拍摄的另一个困难,是天气。纳库鲁湖面积很大,气候多变,时阴时晴,雨说来就来。有一

次我们看到天气不错,立即驱车登上著名的“狒狒崖”,想从山上拍一张“鸟瞰图”。但等我们

上到山顶,天气已经大变,湖区大雨如注,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

67

Page 70: wild africa

68

Page 71: wild africa

爱之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堂。对火烈鸟来说,纳库鲁湖就是它们的天堂。

在这里,火烈鸟觅食、栖息、求偶、繁衍。图中这只雄性大鸟,正张开它粉红色的巨

大的翅膀,向它的爱侣发出爱的邀请。它们在水面互相追逐,翩翩起舞,清脆的鸣叫声

此起彼伏,传得很远、很远。

69

Page 72: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火烈鸟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螺旋藻中除含有大

量蛋白质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当火烈鸟吞食这些食物

后,这些色素就存在鸟的体内,特别是在羽毛中积存起来,这就是

为什么火烈鸟的羽毛如火焰般鲜红的原因。

70

Page 73: wild africa

多年来,人们把鬣狗描述成“猥琐胆小、令人讨厌的家伙”,

说它是“最丑陋的、怪模怪样的、蠢笨的贪食尸骨的动物”。这些

贬意之词,实际上是对斑鬣狗的误解。

其实,鬣狗是一种非常强悍的猛兽,它们集体猎食瞪羚、斑

马、角马等大中型草食动物,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牛,

并非只靠狮子吃剩的残骸和草原上遗留的尸骨果腹。

鬣狗是夜行性猛兽,它们白天在草丛或洞穴中休息,夜间出

来四处游荡、觅食。它们单独地、成队地或几只一起去猎食,有

时 40~60只一起有组织地对大动物斑马、野牛等进行围猎。

然而,鬣狗将猎物捕获之后,在进食中,由于兴奋和争食,会

发出一种像人一样“吃吃”发笑的声音,这一声音往往会把狮子

引来。于是,“杯具”就这样发生了。狮子赶走了鬣狗,吃掉它们

辛辛苦苦捕获的食物,而鬣狗自己却在一旁围观、等候。清晨,

人们看到这一幕,便错误地下了结论:鬣狗专门等着捡狮子没

吃完的剩肉。

当鬣狗集体捕获猎物时,它们就会一拥而上,同时撕咬猎物

的肚子、颈部、四肢及全身各处。为了防备狮子前来掠夺它们的

食物,整个族群的鬣狗就一起狼吞虎咽地分享这份大餐。十数

分钟内,猎物便被它们分食得干干净净。

Hyena

鬣 狗

71

Page 74: wild africa

草丛中的大餐这张照片拍摄于非洲最大的火山———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

戈罗火山。

在这个 200多平方公里的火山口中,有草原、湖泊、沼泽和

森林。在一片茂密的草丛中,我们看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一只

鬣狗(右)正在进食,它的身边有两批“食客”在等待。一批是两只

黑背豺(中),另一批是几只秃鹫(左)。进食的顺序是:鬣狗、黑背

豺、秃鹫。鬣狗每咬一口,嚼的时候都要抬起头来四处张望,警惕

地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

遗憾的是,在半个多小时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始终看不清牺

牲在它们尖牙利嘴之下的,到底是哪种动物?

一只鬣狗正在草原上奔跑。不知道它是在回家,还是外出觅食。

72

Page 75: wild africa

草原的早晨清晨,塞伦盖蒂大草原深处,

一群鬣狗在洞穴外晒太阳、嘻戏。

鬣狗是群居动物,它们的洞穴

一般在草丛中,远离狮群生活的灌

木、丛林。

我们发现这群鬣狗的时候,太

阳刚刚升起,大地一片金黄。几个

小家伙在父母的注视下,在洞外嘻

闹、追逐,玩得兴高采烈。

7373

Page 76: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鬣狗捕食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战术。鬣狗往往在夜

间袭击角马群,它们以 40~50千米的时速追逐 2~3千米后,冲

散马群,迅速围上一只角马,用强大的犬齿咬住角马鼻子、腿或腰

部,死死不放,直到角马窒息而死。鬣狗有巨大的咬合力,达到惊

人的 480千克,可以轻易咬碎任何骨头。

7474

Page 77: wild africa

从抵达东非的那一刻起,除了车窗外不断变

换的景色,一直陪伴我们的还有非洲的鸟儿们。在

这个地区,已记录有将近 1300种鸟类,科学家们

相信仍有许多未被发现的鸟类等待发掘,尤其在

偏僻的地区。如果把这个数字与英国记录的 250

种左右和加拿大、墨西哥、美国的 850种相比,你

就会知道为什么鸟类学家会对东非情有独钟了。

大自然为非洲提供了任何一种可以想象出的

栖息地:火山山脉上的赤道雪,辽阔空旷的草原,

干旱炎热的沙漠和常年有食物供给的赤道森林,

大部分鸟类也都常年在这里生活和繁衍。但只有

几百种来自北部,当严寒的冬天摧毁它们的食物

来源时。

东非只有雨季和旱季,季节虽然只有两种,但

区域和年份的变化也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鸟儿

们也和这里的其他迁徙动物一样,受到古老的直

觉的驱使,它们知道什么时候离开出生地去寻找

一个更好的地方生活。这是一种本能,而不是后天

学会的。

值得一提的是,东非还有很多大鸟,在草原中

或森林中,它们很容易被发现,但我们很少看见它

们飞行,虽然只有一种是真正不能飞翔的鸟(鸵

鸟),其他的都只是喜欢呆在地上。

Birds

75

Page 78: wild africa

起飞塞伦盖蒂草原深处,一只鸟受到惊扰,从一截

枯木上准备起飞。在它的下方,另一只鸟也发现了

我们,马上也要飞了。

起舞这只可爱的辉掠鸟,拍摄于马拉河边的灌木从中。

当时我们正在拍摄狮王的爱情,两只不甘寂寞的辉掠鸟

在旁边打闹起来。它们从树顶闹到地面,又从地面纠缠到树

顶,叽叽喳喳,好像在为狮王狮后的浪漫爱情伴唱。

滑翔鹈鹕号称“空中滑翔机”,

这种大鸟一旦飞到一定高度,

就会成群结队地鸣叫、滑翔,

它们飞行、滑翔的姿态都非常

优美,令人着迷。

拍摄于坦桑尼亚的马尼

亚拉湖。

76

Page 79: wild africa

守望这只美丽的大鸟拍摄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它有一个不

那么“美丽”的名字———鸨。同样,它的英文名字与“流氓”的英文

名字发音非常接近,也相当不爽。

我们发现它的时候,它正蹲在一丛杂草中,一动不动,警惕

地看着我们。由于草太高,我们只能拍到它的头部。为了给它来

一张全身照,我们足足等了 30多分钟,它才很不情愿地走出草

丛,越过小路,消失在茂密的草丛中。

进食这只美丽的犀鸟拍摄于马尼亚拉湖。旭日初升,犀鸟站在树

顶,叼起一颗果实准备享用。

犀鸟进食的过程很有趣。“摘”下果实后,它微仰着头,将果

实夹在口中来回旋转。每转一次,它就用巨大的喙咬一次,直到

将坚硬的果壳咬破。这时,它才能享用美味的大果仁。

7777

Page 80: wild africa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不会飞,但

跑得飞快。

鸵鸟奔跑时以翅扇动作相助,一

步最大可跨好几米。鸵鸟是相当有效

率的采食者,这主要归功于它们开阔

的步伐、长而灵活的颈子以及准确的啄食。

鸵鸟啄食时,先将食物聚集于食道上方,形成一个食球

后,再缓慢地经过颈部食道将其吞下。由于鸵鸟啄食时必须

将头低下,这使它很容易遭受攻击,故觅食时它不时会抬起

头来四处张望。

鸵鸟用强有力的腿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 65

公里。来不及逃跑,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

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

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

Ostrich

鸵鸟

这只巨大的驼鸟拍摄于马赛马拉。

雄性驼鸟黑色,身形较大。雌鸟则是灰色,身材也

稍微小一点。在非洲草原上,如果你看到远处有一个

小小的黑点,那很可能就是正在觅食的公驼鸟。

7878

Page 81: wild africa

草原恋曲这是一组驼鸟交配时的图片,拍摄的地点是非洲第一高峰

乞力马扎罗雪山下的安博塞利公园。

在鸵鸟的世界里,雌雄分别不是很大,仅是雄鸟的毛色显

得有点艳丽,它在与雌性交配前,特别爱炫耀自己的舞技,两翅

向两侧伸展,并不停地振动;有时两腿关节着地,长长的脖颈有

节奏地一左一右地晃动,将弯曲的颈向后撞击背部;而这一切,

都是为了吸引异性。

雌鸟接受求爱后,就会温顺地蹲伏在地上,这时雄鸟爬上

雌鸟,并左右摇晃,像是一个喝翻了的“酒鬼”,而此时的雌鸟则

紧闭着嘴,不时也会晃动着头。整个交配过程大约持续 30秒,

这还不算完,雄鸵鸟一般一天还会与雌鸟交配 4~6次。

你知道吗?在很多动画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只鸵鸟发

现了危险,立刻把自己的头埋到沙子里面,待危险解除,它又

把头伸出来……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真正看到过

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去的情景,如果那样,沙子会把鸵鸟闷

死的。

其实,鸵鸟有时会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这么做有两个

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

以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

7979

Page 82: wild africa

狒狒是集大群营地栖生的灵长类动物,有明显的等级序

位和严明的纪律,惩罚的残酷令人害怕。

野生状态下的狒狒群体,经过几年一个周期,就会发生

争战,或分群或换王。以新换旧、以强换弱是狒王国的法则。

狒狒一般性成熟在六岁左右,它的好斗自然也有争夺配

偶的繁殖因素。通常先是向比它地位稍高的雄狒狒主动发起

挑衅。说来有趣,这和人类吵架一模一样,先是瞪眼睛、竖胡子,放开喉咙大叫大吼一

通,进而拍打地面进行威胁。如果原来地位高的狒狒心虚害怕就会认输。如果双方都

不服,就开始拉拉扯扯,爪对爪、牙对牙厮打。

一般打架的结果会有三种情况:1、打赢了,胆子越打越大,一直打到“大王”地

位。但在狒群中单靠蛮力也不行,也要会团结众狒,要会一点手段;2、打输了投降,主

动抬起臀部,让胜方骑一下,承认自己地位卑下,可以免去进一步的惩罚———被活活

咬死;3、输了落荒离群而逃,逃到其它狒狒群中。若这一群狒狒群体较弱,过了一段

时间,它又会再起争端,如果幸运的话没准会夺得王位。

Baboon

狒 狒

你知道吗?狒狒群体大的有 200-500头,夜晚它们集体住宿在峭壁悬崖上或树上,并有专门担任警卫

的狒狒。遇有食肉兽侵袭,狒王率领年轻力壮的雄狒,与敌对抗,母狒和幼狒则迅速撤退。

8080

Page 83: wild africa

疣猪是世界上唯一的能够在数月没有水的情况依旧存活的猪,它们还能在超过常温很多

的高温条件下生活,也许它们的体内能够贮存水分,就象沙漠骆驼和羚羊一样吧。

疣猪日间觅食,吃青草、苔草及块茎植物,偶而也会吃一些腐烂的肉。它们喜欢洗泥巴澡,

也会象犀牛那样浑身涂满泥巴。关于这个习惯,无外乎是消署降温和消灭身上寄生虫两个功

效。有时,你也会发现它们和黄犀鸟生活在一起,让黄犀鸟啄食它们身上的寄生虫。

这几只可爱的疣猪拍摄于著名的阿伯代尔国家公园。当时正值清晨,它们结伴来到水塘

边,寻找人们撒在地上的食盐。

Wart hog

疣 猪

81

Page 84: wild africa

蹄兔一般从早晨开始活动。白天

它们或隐身于岩石的缝隙之中,或出

来晒太阳、整理皮毛。一早一晚是它

们的觅食时间。

蹄兔在非洲比较常见。这几张照

片拍摄于塞伦盖蒂风景最为壮丽的

LOBO 地区,这里距离马赛马拉很

近,是“动物大迁徙”的主要线路。

有趣的是,蹄兔虽然也叫“兔”,

但它与我们平常所见的兔子却没有

任何关联。相比之下,大象才是它们

的“近亲”。

8282

Page 85: wild africa

这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

物。蹄兔是陆栖或树栖的小

型兽类, 因有蹄状趾甲而得

名。

蹄兔体型似兔,脚上有

蹄,脚掌有特殊附着力,适合

爬树或在岩石上攀登。它们

为树栖性或地栖性,吃植物

或昆虫,背上有用于驱敌的

腺体。

Hyrax

蹄兔

8383

Page 86: wild africa

这种色彩艳丽的小家伙,名字叫做飞龙蜥。它的老家就是非洲,是一种体

表有着蓝色和红色斑纹的动物,由于外形跟蜘蛛侠非常相似,很多人把它当宠

物饲养。这些蜥蜴喜欢群居,具有统治地位的雄性一般是体色最鲜艳的。Lizards

蜥 蜴

84

Page 87: wild africa

蜘蛛侠飞龙蜥模样非常可爱,它的一身“行头”看起来象极电影中

的那位著名的蜘蛛侠。

这几张照片,均拍摄于塞伦盖蒂的 LOBO地区和塞伦疏那

河畔。那里的草原中随处有巨大的岩石耸立,登上岩石顶部,广

袤的草原一望无边,非常壮观。动画片《狮子王》中小辛巴出生的

那片壮美的“荣誉岩”,就取材于这里。

85

Page 88: wild africa

黑白疣猴是非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

因为拇指退化成疣而得名。这种动物在非

洲十分常见,也是我们这次旅途中的“常

客”。

黑白疣猴体长 50~70 厘米,体重

8~10公斤,美丽飘逸的尾巴比身体还长,

有时超过 1米,身体两侧长着斗篷一样的

白色长毛,算得上是非洲最漂亮的猴子。

喜欢安静的黑白疣猴一改灵长目动物活

泼好动的形象,正襟危坐的样子好像是在

严肃的思考人生,而毫无表情的圆脸和一

身黑色长袍俨然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

黑白疣猴栖息于热带雨林地区,主要

吃植物的嫩芽和叶,也吃野果和谷物,它

的胃的消化功能非常强,可以处理有毒的

树叶。它们过着群体生活,每群 9~20

只不等,由成年雄性率领,栖息于森林

的中上层,很少到地面上来。它们平时

循规蹈矩的过日子,每天按固定的路线

往返于休息处和进食处。有趣的是,当

猴群的领地受到同类入侵时,一场 "言

论 "攻击就开始了,双方会面向对方上

窜下跳、咂舌摇尾还大声吼叫,有时会

持续 20分钟。它的叫声很响亮,能传出

1.5公里远,声势很大,但双方一般不会

大打出手。

这两张照片拍摄于非洲第二高

峰———肯尼亚山的山脚下。另外在基苏

木的卡卡梅加雨林中,我们也发现有它

们的身影。

Colobus

黑白疣猴

8686

Page 89: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心明眼亮的观察者一定会发觉黑白疣猴和金丝猴长得很像,事实的确

如此,黑白疣猴所在的疣猴属和金丝猴所在的叶猴属同属于疣猴亚科。与

大多数灵长目动物不同的生理特征,是黑白疣猴的拇指基本退化掉了。

8787

Page 90: wild africa

猴是一个俗称。灵长目中很多动物

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 1

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

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

(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

趾(指)对握。

左图这只蓝猴拍摄于卡卡梅加雨

林。从它腹部的乳房可以看出这是一只

成年母猴,它正站在一棵巨大的树上,

朝它的对手大声鸣叫,威风凛凛。

右下这只可爱的小蓝猴拍摄于马尼

亚拉湖,它正一丝不苟地采摘并嚼食树

叶。它的身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

中可以看到好几只螃蟹。

Monkey

8888

Page 91: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猴屁股是红色的原因:猴子是极喜欢

坐的动物,所以屁股常在地上蹭来蹭去,

毛被磨掉后皮肤就露出来了。屁股上的皮

肤有一部分叫做性皮,有许多毛细血管分

布在这里。一到发情期,由于雄性激素增

多,血液循环加快,全身皮肤上的血管清

楚地显露出来,它们的屁股就呈显红色。

89

Page 92: wild africa

肯尼亚的黑背豺数量不少,但被人看到的机会不多。因为这些机会

主义者一般都非常机警、狡猾,它们喜欢躲在稀疏的林地间捕杀小动

物,神出鬼没,行踪不定。

不过,有时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当我们行进到纳库鲁国家公

园时,就发现了一只,一只近一米长的黑背豺在林间一处空旷的草地

上,正嘶咬着一头躺在地上的小铃羊,大快朵颐。它的前后左右,聚集了

几十只黑呼呼的大乌鸦。

豺这种动物喜欢单独行动,有时也会打群架。如果找到伴侣,两只

豺会在一起生活很长时间。我们发现的这只豺也许肚子实在太饿了,虽

然车离它只有几十米,它依然不为所动,足足吃了 20分钟才扬长而去。

黑背豺喜欢栖居在洞穴中,很多人认为它是食腐动物,是那种一边

围绕着坟场不停地嚎叫,一边挖掘死尸吃的动物。因此在当地,黑背豺

常常被人们尊为地狱和死亡之神而贡献祭品。

Black-backed Jackal黑背豺

林中大餐一只黑背豺正在林间草地上享受饕

餮大餐,它的食物吸引了一大群乌鸦。乌

鸦们分成几个小组,不停地从黑背豺的头

顶掠过,对它进行不间断的骚扰。20分钟

后,不堪其扰的黑背豺不得不放弃食物,

转身离开。而草地上剩下的食物,自然成

为乌鸦们口中的美味。

9090

Page 93: wild africa

你知道吗?事实上,动物死尸虽然是黑背豺的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但在它们食物中的比例

并不大。它们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雄兽和雌兽结成伴侣后将厮守一生,这在哺乳动

物中是不多见的。在当年出生的黑背豺幼体中,有三分之一的个体将留在母亲的身边,

并与母亲一起度过下一年的繁殖季节,因此经常会形成由 3-5只成体组成的群体。

9191

Page 94: wild africa

在广袤的马赛马拉草原,你偶尔会看到几个披

着红色“束卡”、手拿梭镖的黑人匆匆而过。这就是

当地的土著,马赛马拉草原的主人———马赛人。所

谓“束卡”就是身上披的两块布,一块围在腰间,一

块搭肩上。布料颜色以红色为主,据说是为了避野

兽。

马赛人皮肤黝黑,脸庞狭长,有着宽大的鼻子和

修长的身材,跟模特有得一比,与众不同的相貌曾

被西方人比喻为“高贵的野蛮人”。

尽管在这片草原上生活了近 3个世纪,可如今

的马赛人的生活方式还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泥土和

牛粪混合建成的平顶小屋、充斥牛羊粪便的“村

道”、一圈用金合欢树围成的寨墙。

如果要说哪里有改变,可能就要属他们在村子

旁建的“商场”,这又是一块用金合欢树枝围起来的

地方,是附近几个村落唯一的公共设施。由于现在

慕名来参观原生态马赛村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

这里卖一些“土特产”来赚点外快贴补家用。

这个村落位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旁。从山脊

上望去,小村落显得十分规整。村落正中间被树枝

围起来的地方,是马赛人关牛羊的地方。

草原的主人———

马赛人Masai

9292

Page 95: wild africa

金黄的东非草原上,走来一队身披红色披风、手

持木棍的马赛人。这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

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无数游客不远千里来欣赏东

非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被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所吸

引。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马赛人一直

延续着游牧传统。数百年来,他们在非洲辽阔的大地

上逐水草而牧,靠围猎而生,过着游牧民族的本色生

活。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

越多的马赛人开始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图为马赛

人在表演他们的传统舞蹈———狮子跳。

93

Page 96: wild africa

随意走进马赛马拉保护区外的一个马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马赛人

民居。枯树枝围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几座由树枝、牛粪和泥巴堆起的小屋

前站着十几个村民。男人们裹着被称为“束卡”的红色披风,手持一头细一头粗、

用来驱赶野生动物的马赛木棍。女人们穿着色彩绚丽的“坎噶”裙装,戴着精细

彩珠串成的头饰和项圈。

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在肯尼亚政府大力推

进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马赛男子的成人礼也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尽

可能多地养牛。每养 10头牛,才能娶一个妻子(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

9494

Page 97: wild africa

马赛人中有一个头戴狮鬃帽、手持羚羊角的男

子,据说他曾经一个人打死过一头雄狮。他头上的帽

子就是用这头雄狮的鬃毛做成的。这也使他在人群中

显得非常抢眼,并成为游客追逐一起拍照的目标。

那天,我们采访团的每个人都获得一项殊荣:戴

一次他的狮鬃帽。

风一样的男子上页和本页的几张照片,均拍摄于马赛马拉草原。右方手持长矛的这位帅哥,与

上一页下方最左边的女子是一对夫妻,也是我们所见村中长得最美的一对。

牛羊是马赛人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他们社会地位的象征。

95

Page 98: wild africa

2010年 7月 20日:特派采访团从桂林出发,踏上

追寻动物之旅。

22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非洲总站站长丁邦英亲

切接见特派采访团,并称赞:“桂林媒体来非洲采访,了

不起!”

23日:采访团到达著名的树顶酒店,拍摄到夜间来

访的大象、野牛、疣猪、鬣狗等大批野生动物。

24日:采访团到达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采访著

名的动物孤儿院,并拍摄到可爱漂亮的黑白疣猴和大批

鸟类。

25日—27 日:采访团进驻纳库鲁湖,先后拍摄到

火烈鸟、白犀牛、狮子、羚羊、狒狒、长颈鹿、野牛、黑背豺

等野生动物。

28日:采访团来到美丽的奈瓦沙湖,拍摄到鱼鹰、

鹈鹕、鸬鹚和其他水鸟,并于晚间观察到上岸吃草的水

中巨兽———河马。

29 日———8 月 6 日:采访团连续 9 天在马赛马

拉采访,先后拍摄到猎豹出击、狮群早餐、狮王爱

情、角马过河、巨型鳄鱼袭杀角马斑马、花豹上树、

大群野牛大象长颈鹿等,目睹了动物大迁徙的空前

盛况,并拜访了草原的主人———马赛人,期间还遭

遇“非洲死神”黑曼巴蛇、记者与蛇共车前后两个小

时。

8日:采访团挺进肯尼亚西部重镇基苏木,采访东

非唯一的一片刚果雨林———卡卡梅加雨林。

9日:采访团远赴科盖洛村,采访现任美国总统奥

巴马的祖母萨拉·奥巴马。

10日:采访团来到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

边,采访奋斗在这里的中国水电集团十三局基苏木桑高

罗水电站的建设者。

11日:开车 10小时,从肯尼亚进入坦桑尼亚,途中

在穆索玛采访中国山东医疗援助队。

12—15日:采访团到达百万动物的家园———举世

闻名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先后拍摄到大象交战、花豹下

树和躺在洞穴外晒太阳的成群的鬣狗,并且与巨大狮群

迎面相遇,拍摄了很多精彩的画面。

16—17日:采访团到达非洲第一大火山、世界第二

大火山口———恩戈罗恩戈罗,在这个风景秀丽的浓缩的

“动物王国”,拍摄到大批野生动物,探寻并见证了“这里

的动物不迁徙”的传奇。

18—19 日:采访团到达本次采访的第五个大

湖———马尼亚拉湖。拍摄到成群的河马、大象,奇特的波

巴布树和非常罕见的蓝猴。

20日:采访团到达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

拍摄到夕阳映照和星光映衬下的雪峰。

21日:采访团全体成员集体出动,尝试性攀登这座

伟大的山峰,顺利到达一号营地———曼达拉小屋。

22—23日:采访团到达追寻动物的最后一站———肯

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先后拍摄到大象、角马、斑马、狮

子、羚羊等野生动物,并拍到极为罕见的鸵鸟交配和红喙

鹳喂食小鸟,为“动物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4日:采访团安全返回内罗毕。

25日:中国驻联合国环境署总代表(大使级)亲切会

见采访团全体成员,并对桂林日报社“走进非洲”大型新

闻采访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走进非洲大事记

96

Page 99: wild africa

始点 终点

城市 驻地

行 径 路 线

9797

Page 100: wild africa

告别的时候到了。肯尼亚时间 8月 7日清晨,我们收拾

行囊,踏上了新的征程。离开的时候,一轮红日正从东方的

山峦上喷薄而出。

新的一天开始了,大草原又将充满无限的生机。但我们

知道,分别就是远离。这一走,后会已难期!

回望马赛马拉,我们的心中充满感激!

这是一片多么神奇的土地。她有少女一样妩媚秀丽的

容貌,她有母亲一样宽广温暖的怀抱,她有父亲一样勇猛粗

犷的性格。在这

里,我们拍到了草原上几乎所有动物。就连非常罕见的花豹

和黑曼巴蛇,都被我们一一收入镜头中。我们一方面感谢命

运的眷顾,另一方面也要感激草原的青睐。跟所有到马赛马

拉的人相比,我们是幸运的,也是满足的。因此在我们心中,

自然对草原多了一份感激之情。

回望马赛马拉,我们的心中充满忧虑!

进入草原的第二天,我们曾经拍到一只正在进食的母

豹。它身怀六甲,分娩在即,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我们立即

将车退后几十米,静静观察。但非常遗憾,随后赶来的车辆

很快将它赶进树林。也许是太饿了,这头母豹躲在林中,久

久不愿离去。但好奇的游客一次又一次地将车开到它藏身

的地方,有的甚至离它只有两三米。对食物依依不舍的母豹

只好选择放弃。从它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愤怒,也看到了无

奈。在马赛马拉,游客对动物的骚扰已经登峰造极,无以复

加。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草原的生态平衡能否很好地保持?

动物们千百年来形成的迁徙、生活的规律会不会被打破?这

是所有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自然界的灾害也会对草原、对动物产生巨大

的影响。8月 3日晚上,马赛马拉草原发生火灾。当时我们正

披星戴月赶回酒店,只见远方的山岗燃起熊熊大火,火线足

有几十公里长。这场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傍晚,依然没有停

止的迹象,被烧毁的草地达到百余平方公里。动物最怕火,这

一天一夜,不知又有多少动物葬身火海。

回望马赛马拉,我们的心中充满不舍!

9天的短暂约会,足以让我们付出一生的眷恋。当分别

的时刻来临,我们一步三回头,我们舍不得说再见,我们忍不

住要流泪。宽广的大草原,狂野的马拉河。一望无际的山坡与

草地,成群结队的角马、斑马、羚羊。无花果树在晨曦中迎风

而立,高大挺拔的金合欢树孤独地耸立在无人的荒野。这里

的一切都充满野性,也充满灵性,就连蓝天中变化莫测的朵

朵白云,也让我们深深着迷。马赛马拉,你不羁的

野性、无穷的魅力已将我们彻底征服。

马赛马拉,我们永远热爱您!

2010年 8月 7日于肯尼亚马赛马拉

回望马赛马拉———后记

何开发

9898

Page 101: wild africa
Page 102: wild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