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9· 诺贝尔获奖作家研究 无界与多元 ──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国际动向 内容提要: 勒克莱齐奥是当代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之外 的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学术成果,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者、研究方法和 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考察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多元阐释特征,为中国勒克莱齐奥研究拓 宽视野,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研究 国际动向 作者简介张璐,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讲师,法国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 为法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本文系 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阶段 成果(14YJC752029)。 Title: Boundless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Trends of Le Clézio Studies ABSTRACT: J.M.G. Le Clézi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rench writers of our time, won the 2008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essay provides a critical survey of Le Clézio studies outside China by focusing on researchers, methods topics, hopefully suggesting some clues for future researches on Clézio in China. Keywords: J.M.G. Le Clézio, Le Clézio studies, international trend Author: Zhang Lu <[email protected]> is a lecturer at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Jiangsu, China210023. Her major research areas are French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15.04.017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109·

诺贝尔获奖作家研究

无界与多元   ──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国际动向

张 璐

内容提要:勒克莱齐奥是当代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之外

的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学术成果,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者、研究方法和

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考察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多元阐释特征,为中国勒克莱齐奥研究拓

宽视野,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研究 国际动向

作者简介:张璐,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讲师,法国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

为法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本文系 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阶段

成果(14YJC752029)。

Title: Boundless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Trends of Le Clézio StudiesABSTRACT: J.M.G. Le Clézi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rench writers of our

time, won the 2008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essay provides a critical survey of Le Clézio studies outside China by focusing on researchers, methods topics, hopefully suggesting some clues for future researches on Clézio in China.

Keywords: J.M.G. Le Clézio, Le Clézio studies, international trendAuthor: Zhang Lu <[email protected]> is a lecturer at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Jiangsu, China(210023). Her major research areas are French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15.04.017

Page 2: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110·

当代外国文学 No. 4, 2015

2008 年,勒克莱齐奥(J.M.G. Le Clézio)摘下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在授奖词中,瑞典文学

院常任秘书长贺拉斯·恩格达尔(Horace Engdahl)称其为“不断出发(反叛)①、展开诗学冒险、

注重感官迷醉的作家,在主流文明之外与之下探究人性的探索者”(Salles 267)。勒克莱齐奥

的作品一出版即受到推崇,总体来看,其研究具有起步早、发展稳定和形式多样的特征。从上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勒克莱齐奥研究至今已有文学批评专著 70 余部、学术论集 20 余部、出版

博士论文 90 余部、学术论文数百篇、传记 1 部、学术会议 16 场,另外还有书评、访谈、展览等,

研究形式丰富多样②。其中,研究专著与出版的博士论文构成了勒克莱齐奥研究的最主要内容,

从上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开始,数量稳步上升,在 90 年代达到顶峰,随后略有下降或保持

平稳发展。

鉴于世界范围内对勒克莱齐奥研究的综述关注不足③,本文将在提耶利·雷日耳(Thierry Léger)的勒克莱齐奥相关书目基础上补充完善,对勒克莱齐奥研究主体,尤其是著作与出版的

博士论文进行梳理分析,论证国际学界对这位多元作家的阐释特征,为国内的勒克莱齐奥研究

开拓视野,提供尽量完备的参考资源,并为国内学界了解当前研究趋势提供路径。

一、世界性的关注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涉及当代西方文化、东方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非洲文化、中东战争

等,其对他者和世界的观照,具有普世价值,对他的研究同样显示出多元化特征,研究学者的地

域分布表现出强烈的世界性。

法国本土的勒克莱齐奥研究成果占据主导地位。从 1963 年获雷诺多文学奖开始,勒克

莱齐奥就引起法国媒体、文学界和学者的关注。除了在《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

《电视全览》(Télérama)杂志上有吉罗姆·贾尔森(Jérôme Garcin)、娜塔莉·克罗姆(Nathalie Crom)等专栏作家持续发表勒克莱齐奥作品的书评和访谈之外,文学和非文学的各大报纸都

适时对其新作进行评论和推介,从 1969 年起,法国国际电台、法国文化广播电台和几大法国电

视台会定期对勒克莱齐奥进行专访,其中包括 1980 年和 1988 年著名书评人贝尔纳尔·毕沃

(Bernard Pivot)在 “ 阿波斯托夫”(Apostrophes)文学节目中的两次重要采访。访谈中成书

出版的有皮埃尔·罗斯特(Pierre Lhoste)的《与勒克莱齐奥对话》(Conversations avec J.M.G. Le Clézio, 1971)。在伽里玛出版社和著名出版人乔治·兰布里奇(Georges Lambrichs)的支

持下,勒克莱齐奥还引起了作家米歇尔·摩尔(Michel Mohrt)、让·格罗让(Jean Grosjean)、

菲利普·索莱尔、米歇尔·布托、哲学家福柯、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以及电影人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兴趣。因此,总体来看对勒克莱齐奥进行学术研究的法国学者居多。尽管法国

的勒克莱齐奥研究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但是 70 年代存在一个断档, 70 年代出版的勒克莱

齐奥研究的博士论文多为美国各州立大学博士生所做,直到 80 年代法国的出版博士论文数量

才超越美国,并持续稳定发展。早期法国学界对勒克莱齐奥的关注度并没有外国研究者高,这

与勒克莱齐奥作品中法国本土特征的缺乏有关。同时,法国研究者多为年轻的大学教授、研究

员、博士生,也就是勒克莱齐奥的同代人与后辈,这与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当代性相关。主要的

三位法国研究专家是克洛德·卡瓦勒罗(Claude Cavallero)、伊莎贝尔·胡塞尔—吉雷(Isabelle Roussel-Gillet)和玛丽娜·萨勒(Marina Salles)。

由于语言文本、历史文化等内外部因素的限制,与法国勒克莱齐奥研究持续稳定的态势

相较,不论是大众媒体到普通读者的关注度,还是博士论文与专著、文章的数量,其他国家对勒

Page 3: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无界与多元

·111·

克莱齐奥的接受都处于小众的地位。不过,上世纪 70、80 年代,有多部研究专著在加拿大、美

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出版,起步早于法国。这些勒克莱齐奥研究专著和博士论文多用法语

写成,在法国出版社出版。最先发表勒克莱齐奥学术研究成果的是瑞士语言文学批评家格尔

达·侧特勒—奴考姆(Gerda Zeltner-Neukomm)的比较研究著作《自我和事物:蓬热、凯罗尔、

罗伯特—格里耶、勒克莱齐奥的实验》(Das Ich und die Dinge : Versuche über Ponge, Cayrol, Robbe-Grillet, Le Clézio, 1968)。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非洲、亚洲、中美洲、南美洲的学者的

研究更具地域倾向,例如墨西哥学者伊冯娜·冈希诺·古蒂里斯(Yvonne Cansigno Gutiérrez)

对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印第安人语言元素所做的研究,毛里求斯学者韦杰·瓦拉东(Vijayen Valaydon)对比勒克莱齐奥的《寻金者》与毛里求斯文学中的“保罗和维吉尼的神话”进行的

互文性研究,喀麦隆学者莱蒙·穆巴斯·阿特巴(Raymond Mbassi Atéba)细致的文化身份研

究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勒克莱齐奥作品对女性与其他弱势群体的关注,研究者的男女

比例几乎为一比一,女性人数稍稍占据优势。

二、多维度的考量

除了杰拉尔·德·考尔唐兹(Gérard de Cortanze)的《静止的流浪者》(J.M.G. Le Clézio, le nomade immobile, 1999)这本唯一的勒克莱齐奥传记,勒克莱齐奥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目的上

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书评和巴黎贝尔唐—拉考斯特出版社(Bertrand-Lacoste)的“阅

读之径”(Parcours de Lecture)、艾利普斯出版社(Ellipses)的“回声”(Résonnances)等系列

丛书中出版的著作④,这些丛书针对勒克莱齐奥的一部代表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文学

批评教学为宗旨,旨在为读者提供阅读方法和阅读路径,通常从作品介绍、历史文学背景和作

者生平、文本结构、人物研究、叙事分析、主题分析、描写分析、文本互文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第

二类以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为素材,进行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最为突出的是巴黎四大

教授乔治·莫里涅(Georges Molinié)和巴黎三大教授阿兰·魏亚拉(Alain Viala)合作完成

的《接受研究方法论—勒克莱齐奥的符号文体学和社会诗学》(Approche de la réception : Sémiostylistique et sociopoétique de Le Clézio, 1993)。著作分为两个部分,两位专家分别讨论文

学批评方法论,如同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对话:乔治·莫里涅参照格雷马斯(Greimas)和耶尔姆

斯列夫(Hjelmslev)的符号学文本分析理论,提出了符号文体学研究接受的三个主要操作原

则:1. 文学话语有其自身符号系统;2. 文学话语是其自身指涉;3. 文学话语在自己指定指涉想

法的行为中完成,并发展了 “ 文体素”(stylème)概念(qtd. in Champagne 467— 68)。阿兰·魏

亚拉强调文学作品是建立在社会关系上的。他参照文学社会学专家朗松(Lanson)、埃斯卡皮

(Escarpit)以及社会学家戈德曼(Goldmann)的文学理论、布尔迪厄(Bourdieu)的“场”(champ)

的概念,从内部和外部研究社会如何与文本相互作用。两人都分别对勒克莱齐奥的短篇小说

作了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证明其读者群是有文化的中产阶级(Marcoin)。

第三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勒克莱齐奥学术研究,综合性、阶段性地针对勒克莱齐奥的生

平,一部、多部或全部作品及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研究方法多元化倾向。首先,常

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依旧是比较文学的批评方法,围绕一个主题将勒克莱齐奥与其他现当代作

家进行对比研究,最常见的有:就自然书写与亨利·鲍思高(Henri Bosco)、让·吉奥诺(Jean Giono)、朱利安·格拉克(Julien Gracq)进行对比,就文学理论问题和神话书写与其他新小说

作家和当代法国作家进行对比,就北非形象再现问题与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加缪、纪德

Page 4: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112·

当代外国文学 No. 4, 2015

及其他当代相关作家进行对比研究,另外还有与亨利·米肖对比研究语言问题,与列夫·托尔

斯泰对比研究痛苦主题,与马拉美、贝克特、路易 — 勒内·德福雷(Louis-René des Forêts)对

比研究小说虚构与现实的关系,与普鲁斯特对比研究诗学创新,与凯鲁亚克(Jack Kerouac)、

肯尼斯·怀特(Kenneth White)、埃内斯托·撒巴托(Ernesto Sabato)对比研究流浪主题,与乌

韦·约翰森(Uwe Johnson)对比研究现代困境与写作技巧,与胡安·卡洛斯·奥内蒂(Juan Carlos Onetti)、胡安·戈伊蒂索洛(Juan Goytisolo)、安托南·阿尔托(Antoine Artaud)对比

研究权力形象,与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对比研究小说的时间,与戴维 • 赫伯特·劳

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对比研究沙漠的想象与记忆等

等。其次,叙事学和符号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发展起来,成为当下流行的批评理论,构

成了勒克莱齐奥研究批评的文本分析基础,是研究者常用的分析方法。用叙事学和符号学做

专门研究的有伦敦大学教授布朗温·马丁的《< 寻金者 >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空间与意义》

(The Search for Gold : Space and Meaning in J.M.G. Le Clézio, 1995),用符号学研究方法阐释

勒克莱齐奥的四部主要作品,论证空间图景在文本生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有多部讨论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时间、空间、叙事结构、神话叙事、文学地理学、作品地形学等问题的博士论

文。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在勒克莱齐奥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最突出的是法国博士生索菲

亚·哈达德·卡里尔(Sophia Haddad Khalil)的《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元素之梦》(La Rêverie élémentaire dans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 Le Procès-verbal, La Fièvre, Désert, Onitsha, Pawana, 2000),用巴什拉和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的文本分析方法研究勒克莱齐

奥五部作品中自我追寻的方式,认为认识世界与人的自我解放需要趋向另一个现实,一个脱离

清醒意识的地方,借助宇宙元素之梦,借助物质的动态运动来达成,而由文学想象构成的文学

文本正是构建这一存在欲望的最好载体。

运用语言学研究最新方法进行词汇分析的法国学者玛格丽塔·卡斯特堡·斯约布龙

(Margareta Kastberg Sjöblom),在其博士论文《勒克莱齐奥的写作:词库研究法》(L’Ecriture de J.M.G. Le Clézio : Une Approche lexicométrique, 2002)和之后出版的专著《勒克莱齐奥的写

作:主题性的词语》(L’écriture de J. M. G. Le Clézio : des mots aux thèmes, 2006)中,运用超文

本库(Hyperbase)软件,量化语言学方法,进行电子文献学研究,超文本处理和统计学计算,分

析了勒克莱齐奥的 31 部作品。通过对词汇、词汇增量和互文性距离的测量,确定词汇结构的

特征;通过分析词语和句子的长度总结出叙事节奏;通过分析“语法计量”概括出话语和句法

的特征,分析语法类别的分配突出词法和句法特征;是对词汇语义的延展,研究作品中的重复

主题和同位素。作者将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与超文本库中存有的其他 20 世纪的重要作家进行

比较,确立其特征:句子相对来说较长,使用名词多,甚至不用形容词,词汇非常丰富。有特征

的词汇、非人的词汇通常与自然世界相关,尤其是矿物质世界。另外,文本词汇的网状阅读与

同位素研究方法客观地重构了作品的主要主题及其结构。该著作作为严密的科学研究成果,

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详实有效的素材。

可见,文学批评方法并未有太多创新,但是多重研究方法和阐释方式成为文学研究趋势。

就勒克莱齐奥研究来看,多以经典比较文学、主题分析与当下流行的批评理论叙事学、符号学

为参照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其他多种分析维度进行研究。例如以色列海法大学教授鲁

斯·阿玛(Ruth Amar)的《勒克莱齐奥作品中孤独之结构》(Les structures de la solitude dans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2004),借用林特维尔特(Lintvelt)、托多罗夫、热奈特的叙事学批评

Page 5: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无界与多元

·113·

方法,参照法国哲学家、作家马克·弗洛芒 — 梅里斯(Marc Froment-Meurice)在《从兰博到

海德格尔的孤独》(Solitudes de Rimbaud à Heidegger, 2004)中的研究方法,以及埃米尔·萧

沆(Emil Cioran)、克洛德·罗伊 — 朱诺(Claude Royet-Journoud)、康定斯基(Kandinsky)等

哲学家、艺术家的思想,对勒克莱齐奥的所有作品中“孤独”主题进行研究,论证“孤独”是所

有作品的“组织矩阵”(matrice organisationnelle),与作品的其他重要主题(沙漠、宁静、自然

等)紧密相连(qtd. in Thierry Léger 248—50)。再如加拿大研究者珍妮弗·韦尔特 — 沃尔特

斯(Jennifer Waelti-Walters)的《伊卡洛斯或不可能之逃: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神话心理研究》

(Icare ou l’Evasion impossible : études psycho-mythique de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1981),

将之与伊拉洛斯神话进行对比,用神话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方法论证《诉讼笔录》与勒克

莱齐奥随后的几部作品中心都存在一个“Magna Mater”(母亲之神)。作者对作品中的女性进

行研究,包括大地母亲、母亲、妻子、被放逐的女性等,揭示作品中女性存在的忧虑,认为勒克莱

齐奥对女性与性别尤其重视和青睐。此类神话与性别视角非常新颖,但是著作有过度阐释的

嫌疑(qtd. in Marc Eigeldinger 972—73)。

三、从自我追寻到集体记忆

国外的勒克莱齐奥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小说主题研究:神话、寂静、童年、旅行、流

浪、孤独、沙漠、眼神、记忆、冒险、城市、乌托邦、殖民、身份等;二是文学理论、写作实践研究:小

说虚构世界、虚构与现实的关系、意象与虚构自传书写、他性书写、创作诗学、音响世界、小说艺

术思想;三是哲学思想研究:个体存在、他性(女性、孩童、其他文化种族)、人与世界的关系、哲

学思想演变、中美洲与东方思想、“全球村”思想、艺术哲学、现代性批判与后现代等。

勒克莱齐奥研究者往往从一对矛盾开始着手研究。西蒙娜·多芒日(Simone Domange)

的《勒克莱齐奥或沙漠追寻》(Le Clézio ou la quête du Désert, 1993)对《沙漠》进行主题分析时,

将这对矛盾总结为西方殖民主义的贪婪与北非传统文化的碰撞、现代性和人的矛盾。法国作

家布雷·杰曼(Germaine Brée)的《勒克莱齐奥的传奇世界》(Le monde fabuleux de J.M.G Le Clézio, 1990)将其表述为人类的暴力、不公、痛苦等与人类欲望的神秘符号之间的矛盾(神话)。

意大利学者特莱莎·蒂·斯加诺(Teresa Di Scanno)的《勒克莱齐奥的世界观》(La vision du monde de Le Clézio, 1983)突出的是《巨人》中的机械、非人与荒诞,与《沙漠》中的物质、宇宙、

自然的矛盾。法国作家、思想家让·奥尼缪斯教授(Jean Onimus)的《为了阅读勒克莱齐奥》

(Pour lire Le Clézio, 1994)明确将其表述为自然世界之美与令人失望的束缚人的文明之间的

矛盾。在西方现代化城市牢笼中,在西方文明殖民压迫下,人的存在与身份的缺失,或与现实

的抵触,这正是勒克莱齐奥不断追寻的根源,也是让·奥尼缪斯认为其作品具有解放性的原因:

勒克莱齐奥攻击工业文化强加在现代人身上的习惯、想法和行为,尤其具有后现代特征,揭示

了年轻人对后现代社会的反感与憧憬、混乱与迷醉(qtd. in Petit 606—607)。因此,法国文学专

家玛丽娜·萨勒将勒克莱齐奥定位为“我们的当代人”(Le Clézio, notre contemporain, 2006),

以鲍德里亚(Baudrillard)、奥热(Augé)、列维纳斯的思想为参照,以社会学批评为基础,结合

艺术、历史、哲学、美学批评论证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当代时代印记,受当时的文学

创作思想和形式影响(qtd. in Lohka 252— 56),并在《勒克莱齐奥,现代生活画师》(Le Clézio, peintre de la vie moderne, 2007)展现其作品中的后现代维度。让—葛扎维耶·利东(Jean-Xavier Ridon)的《亨利·米肖、勒克莱齐奥,文字的放逐》(Henri Michaux J.M.G. Le Clézio, L’Exil des

Page 6: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114·

当代外国文学 No. 4, 2015

mots, 1995)论证两位作家之间的继承关系与共性,突出反对西方城市现代化,追寻他方,其实

是勒克莱齐奥写作的原动力。

研究中出现最多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旅行”(le voyage)、“原初”(l’origine)和“他者”

(l’autre),其他所有的主题都可以与之相联系,因为旅行是勒克莱齐奥追寻的方式,而原初和

他方是其追寻的目标。“ 旅行”具有多层意义,与之相关的有行走、游牧、流浪、放逐、沙漠、大海、

冒险等。与勒克莱齐奥本人的描述一致(“我很少旅行”),研究者大多认为勒克莱齐奥笔下的

旅行和流浪并非真实的冒险,而是以文学虚构为载体,追寻自我内心的旅程,走向出生之前的

状态,以最纯粹的形式进行交流。让—葛扎维耶·利东的《亨利·米肖、勒克莱齐奥,文字的放

逐》一章“不动的旅行”这一标题和杰拉尔·德·考尔唐兹的《静止的流浪者》这一书名就是

最好的诠释。法籍美国学者布鲁诺·蒂波(Bruno Thibault)在《勒克莱齐奥和异国隐喻》(J.M.G. Le Clézio et la métaphore exotique, 2009)中表示勒克莱齐奥的旅行写作是主题和意义的迁移,

与后现代空间、世界祛魅、重要神话的消亡相联系。他认为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维度在研究勒克

莱齐奥这一主题时尤为重要,认为“勒克莱齐奥笔下的每次出行、每次行走、每次旅行都具有

内在的意义,文本中每一次位移都标志着‘个性化’道路上向前迈进一步”(14)。这与荣格关

于人通过自我与无意识之间的协调来达到成熟的阶段这一观点是一致的。勒克莱齐奥的创

作历程正是这种对个体的追求,借鉴暗喻或神话,力图解决这一矛盾(Denis Bachand, “Bruno Thibault” 289)。

“ 原初”具有多层含义,神话、童年、记忆、身份等均与此相关。在主题上,摩洛哥学者阿

布德拉克·阿农(Abdelhaq Anoun)在《勒克莱齐奥:革命或原初的内在呼唤》(J.M. G. Le Clézio : Révolutions ou l’appel intérieur des origines, 2005)中的“原初”指的是向先人的回溯,

追寻生命的源头。法国学者尼古拉·碧昂(Nicolas Pien)的《原初和谐之追寻》(Le Clézio, La Quête de l’accord originel, 2004)中的“本源”除了作家自身经历中影响巨大的祖先之根,还具

有更深层的涵义,即追寻自我和世界(自然)之间的一致性。在文学理论上,法国学者维罗尼

克·帕杰斯—乔的洛维斯基(Véronique Pagès-Jodlowski)将神话书写定义为“原初”的书写,

他在博士论文《勒克莱齐奥作品中原初的书写与怀旧》(Ecriture et nostalgie des origines dans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2000)中通过对文本及其组成部分(时间、空间、人物)的细致分析,

揭示出作品内部机制与对神话书写的怀旧,是将神话书写放入现代写作实践的尝试。他将勒

克莱齐奥的这种写作总结为“怀旧”,与消极的浪漫主义忧伤区分开来,将其定义为探索作品深

处创新的一种观念,一种积极发展的记忆,通过写作行动与时间产生一种协调的机制。在怀旧

的书写中可以追寻失去的平衡,可以再现这个脆弱的、既在场又不在场的世界。

“ 他者”是勒克莱齐奥追寻的另一个方向。“他方”(L’autre côté)是他性在文化与地域层

面的表现,因此可以跟“他者”、“异”归为一类,涉及个体、女性、孩童、他者文化(边缘文化)、

跨文化、多元、全球化。铃木雅生(Suzuki Masao)的《勒克莱齐奥:思想与文学演变,超越现代

西方》(J.M.G. Le Clézio : Evolution spirituelle et littéraire, 2007)是对勒克莱齐奥思想与文学

演变史的历时研究,解释勒克莱齐奥早期批判现代人自我中心、人类中心价值观,随后在与东

方思想和美洲印第安世界相遇后,背离西方社会的“这里和当下”,转向非西方与过去的“他方

和往昔”(262)。伊莎贝尔·胡塞尔—吉雷在《勒克莱齐奥,不确定的作家》(JMG Le Clézio, écrivain de l’incertitude, 2011)中的总结更加精辟:她将勒克莱齐奥他者追寻概括为“他者在

自我之中”(l’autre-en-soi),反思在“两个端点之间,无限大和无限小,两个文化之间,自我的两

Page 7: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无界与多元

·115·

个部分之间”形成“‘怀疑的话语’”(163),不确定性才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精髓。莱蒙·穆

巴斯·阿特巴在《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身份与变化》(Identité et fluidité dans l’œuvre de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2008)中通过人名地名研究、人物的生理特征、家庭、种族、国籍、超国

家性来进行身份多变性(fluidité)在作品中的研究,认为勒克莱齐奥是按照家庭出身、人种、国

家等将身份解构,通过混血的方式,将他者的意义与自我的一切话语结合起来。通过多元性人

物,不同群体之间的媒介,在多样性的时空中,构建一个没有区分,没有国界,属于所有人的世

界,每个个体之间并不进行整合,而是在保留差异的条件下,让差异融洽相处,将差异中和。多

维度的人,多重身份交叉的人物,是勒克莱齐奥现代身份话语中最突出的人物。在文学文本中,

勒克莱齐奥协调身份、多变性和自由,并将理想世界具现化。这种理想世界也就是凯斯·A·莫

泽(Keith Moser)笔下从马素·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那里借鉴来的“地球村”。比利

时法国文学专家伊萨·凡·阿克尔教授(Isa Van Acker)的《忧虑之簿:勒克莱齐奥的各种虚

构旅行》(Carnet de doute. Variantes romanesques du voyage chez J.M.G. Le Clézio, 2008)针对

作者笔下虚构的地理学进行细致的分析,认为勒克莱齐奥被各种文化的特殊之处所吸引,开

始反思,认为各种身份可以和谐相处。“与后现代的宣扬者不同,勒克莱齐奥并不主张中心的

偏移,或是尼采分离似的世界多极化”(274)。而在移民、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文化压迫、奴

隶制问题上,布朗温·马丁认为勒克莱齐奥与萨特、艾梅·费尔南·达维德·塞泽尔(Aimé Césaire)、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他的多元文化观念是继承了爱德

华·格里桑(Edouard Glissant)的思想(qtd. in Denis Bachand, “Isa Van Acker” 196)。其实,笔

者认为勒克莱齐奥对他者和他方的追寻是走向本源的必经之路,或是曲折之路,通过他者找到

全知 ,找到人类的集体记忆。

另外,在创作上,勒克莱齐奥的创新与本能写作是学者研究的重要主题。挪威学者米利

亚姆·司汤达·布罗(Miriam Stendal Boulos)《呈现世界的诗学之道》(Chemins pour une approche poétique du monde, Le roman selon J.M.G. Le Clézio, 1999)针对勒克莱齐奥全部作品

研究其诗学,对小说题材的构成部分(情节、人物、空间与时间)的非典型性进行分析,揭示存

在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勒克莱齐奥颠覆传统,构建的小说世界以物与身体替代了人与智

力,将即时的感觉作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诗学写作的技巧。法国作家米歇尔·拉贝(Michelle Labbé)的《勒克莱齐奥,小说偏离》(Le Clézio, l’écart romanesque, 1999)认为勒克莱齐奥的

作品是对时代的审问,肯定作品与传统文学相似性的同时,突出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颠覆

和创新,即偏离。她认为勒克莱齐奥在使用传统文学要素时,将其变形,人物混同、时空碎片

化。作品不断发展,摒弃了早期作品中公然颠覆性的维度,其创新之处在于对存在的不断追

寻和对作者、读者之间新约定的追寻。另外,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音乐性与沉默特征研究十

分突出。意大利学者特莱莎·蒂·斯加诺的《勒克莱齐奥的世界观》首先发现了作品中的

音乐性,随后有多位学者在著作中有所涉及,法国学者卡特丽娜·科尔那 — 乌朵(Catherine Kern-Oudot)在博士论文中将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勒克莱齐奥、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Alessandro Baricco)进行对比,研究作品中的声音世界的书写。加拿大学者露丝·赫兹伯

(Ruth Holzberg)的《蛇之眼:勒克莱齐奥作品的沉默辩证法》(L’Oeil du serpent: Dialectique du silence dans l’œuvre de Le Clézio, 1981)借鉴德里达、罗兰·巴特、里卡尔杜和索莱尔的语言

学研究方法分析作品中与语言和有意义的沉默相关的思想,并将勒克莱齐奥的写作定义为 “ 对

照性悖论”(Paradoxe antithétique),认为其写作技巧建立在矛盾体系之上,有利于调和对立双

Page 8: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116·

当代外国文学 No. 4, 2015

方,扩大视野(Stephen Smith 117)。海法大学诗歌与艺术研究专家雅克林娜·米歇尔(Jacqueline Michel)教授的《沉默的叙事化:勒克莱齐奥—鲍思高—格拉克》(Une mise en récit du silence, Le Clézio-Bosco-Gracq, 1986)通过对比三位作家作品的相似结构和主题,同样突出第二话语沉

默(无声)与第一话语的辩证关系,论证三位作家具有相同的“无声叙事”的结构和表现。她认

为在作品中,无声是交流融合的稳固场所,文本叙事是话语与无声的结合,“无声的叙述”是书

写的命运(Georges Cesbron 343—44)。

可见,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主题、创作理论与暗含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现代城市的弊端既

是他离开的初衷,也是写作的原动力;神话、他者既是追寻的本源,又是作品创作的源泉;旅行

既是小说主题,又是作品叙事的结构,更是个体与他者相遇、交流、和谐相处的途径。

结语

总体来看,世界范围内勒克莱齐奥研究趋势是一致的,并未出现激烈的争论与反驳,但并

非没有形成对话氛围。研究者十分注重前人学术成果,以借鉴引用方式继承发展其话语,西方

研究也十分尊重非西方国家的话语。同时,就某些细节问题,研究者在不否定他人观点的同时

各有主张。在勒克莱齐奥作品风格与内容转变的问题上,多数研究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早期

是从《诉讼笔录》(1963)到《大地上的未知者》(1978)和《蒙多》(1978),晚期是从《沙漠》

(1980)开始至今的作品。勒克莱齐奥读者协会则明确将 1963— 1978 年分为第一阶段,《蒙

多》开始是第二阶段。布雷·杰曼在《勒克莱齐奥的传奇世界》中将两个阶段解释为一个解构、

碎片化、文本机制构成的现代或后现代为中心的世界和一个充满自然、传说、神话画面元素的

世界;雅克林娜·杜东(Jacqueline Dutton)在《寻金者与寻他方者:勒克莱齐奥的乌托邦》(Le Chercheur d’or et d’ailleurs: L’Utopie de J.M.G. Le Clézio, 2003)中则就乌托邦为判断标准,将

勒克莱齐奥作品内容的演变总结为从反乌托邦到乌托邦的过程。而玛格丽塔·卡斯特堡·斯

约布龙用词库分析的科学方法证明:勒克莱齐奥作品演变根据词汇变化应分为两个阶段,与读

者直觉相同(83);而根据句法结构应分为三个阶段,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作为第二阶段

(129),即过渡阶段,与笔者在博士论文中的划分不谋而合(张璐,《回归自然──勒克莱齐奥

自然主题研究》,2013 年 6 月)。

2008 年勒克莱齐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外国研究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一方面印

证勒克莱齐奥研究的价值在其获奖之前就早已得到肯定,另一方面说明研究者的理性与研究

现状的成熟。当然,对于勒克莱齐奥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作家,还有大量主题有待研究,如

法国、美国、非洲作家对勒克莱齐奥文学创作的影响,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东方思想(这一维度

几乎被西方勒克莱齐奥研究者完全忽略,在此问题上需要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学者的参与),

自然主题贯穿的勒克莱齐奥作品,勒克莱齐奥的语言观、艺术观等等。勒克莱齐奥研究的广泛

与多元特征反过来也印证了勒克莱齐奥经典作家的地位及其作品的普世价值,这将为当代文

学创作和艺术实践提供较大的探索空间。

注解【Notes】① 授奖辞的英文原文为“author of new departures, poetic adventure and sensual ecstasy, explorer of a humanity

beyond and below the reigning civilization”,法国主流媒体和研究者的翻译有两种,一种将“departures”直

译为“départs”(出发),另一种意译为“rupture”(反叛)。

Page 9: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无界与多元

·117·

② 以上研究成果数据是笔者参照提耶利·雷日耳的勒克莱齐奥相关书目和笔者写博士论文阶段积累材料,

自行完成的统计结果。

③ 《勒 克 莱 齐 奥 手 册》(Les Cahiers J.M.G. Le Clézio)第 3-4 辑 以《诺 贝 尔 奖 获 得 者 的 接 受 资 料》(La réception internationale du prix Nobel)为题,集合了几位学者简要阐述的勒克莱齐奥在美国、巴西、西班

牙、挪威、芬兰的接受。另外,美国学者提耶利·雷日耳于 2005 年在《新法语界研究》(Nouvelles Etudes Francophones)杂志上发表了《勒克莱齐奥书目》(Bibliographie J.M.G. Le Clézio),梳理了勒克莱齐奥的

著作、文章、访谈、作序,以及研究勒克莱齐奥的著作和发表的博士论文。另,《勒克莱齐奥手册》是“勒克

莱齐奥读者协会”每年根据一个主题集合勒克莱齐奥学术研究论文、艺术创作、访谈、书评、未发表文献等

等构成的集刊,已成为勒克莱齐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勒克莱齐奥手册》已出版 7 部,主题分别

为“关于尼斯”、“勒克莱齐奥的短篇作品”、“移民与混血”(3-4)、“诗学意图”、“女性的声音”、“语言之审

美”,即将出版的是“哲学要点”和“早期作品中的暴力书写”。 ④ Bertrand-Lacoste 出版社的“阅读之径”系列中有《沙漠》(1992)、《奥尼恰》(1993)、《蒙多》(1994)、《飙

车》(2001);Ellipses 出版社的“回声”系列中有《诉讼笔录》(1996)、《沙漠》(1999)、《寻金者》(2001);

Bréal 出版社的“认识一部作品”系列中有《沙漠》(2000)、《寻金者》(2005);Hatier 出版社的“作品剖析”

系列中有《沙漠》(1994);伽里玛出版社的“口袋书图书馆”系列中有《蒙多》(1995);Armand Colin 出

版社的“带本书上课”系列中有《蒙多:教师指导用书,小学五年级与初一》(Mondo de J.M.G. Le Clézio : Guide pour l’enseignant, CM2 et 6ème, 1998)。

引用文献【Works Cited】Bachand, Denis. “Bruno Thibault, J.M.G. Le Clézio et la métaphore exotique.” Revue Analyses 5.3 (2010): 286-92.---. “Isa Van Acker, Carnet de doute. Variantes romanesques du voyage chez J.M.G. Le Clézio. ” Revue Analyses 5.3

(2010):193-99.Cesbron, Georges. “Une mise en récit du silence. Le Clézio, Bosco, Gracq by Jacqueline Michel. ” Revue d’Histoire

littéraire de la France 88.2 (1988): 343-44.Champagne, A. Roland. “Approches de la réception : sémiostylistique et sociopoétique de Le Clézio by Georges

Molinié ; Alain Viala ; Le Clézio.” The French Review 69.3 (1996):467-68.Domange, Simone. Le Clézio ou la quête du Désert. Paris: Imago, 1993.Eigeldinger, Marc. “Icare ou l’évasion impossible, étude psycho-mythique de l’œuvre J.M.G. Le Clézio by Jennier

Waelti-Walters. ” Revue d’Histoire littéraire de la France 80.5/6 (1983) : 972-73.Haddad Khalil, Sophia. La Rêverie élémentaire dans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 Le Procès-verbal, La Fièvre,

Désert, Onitsha, Pawana. Coll. Thèse à la Carte. Lill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u Septentrion, 2000.Jollin, Sophie. “The Reception of J. M. G. Le Clézio.” World Literature Today 71.4 (1997).

Labbé, Michelle. Le Clézio, l’écart romanesque. Coll. Critiques Littéraires. Paris : L’Harmattan, 1999.

Léger, Thierry. “La solitude dans l’œuvre de Le Clézio. ” Nouvelles Etudes Francophones 20.2 (2005): 248-50.

---. “Bibliographie J.M.G. Le Clézio.” Nouvelles Etudes Francophones 20.2 (2005): 87-144.Lhoste, Pierre, Le Clézio. Conversations avec J.M.G. Le Clézio. Paris: Mercure de France, 1971.Lohka, Eileen. “Le Clézio, notre contemporain.” Nouvelles Etudes Francophones 22.2 (2005): 252-56.Marcoin, Francis. “Molinié Georges et Viala, Alain. Approche de la réception.” Bulletin des bibliothèques de France

5 (1993) < http://bbf.enssib.fr/consulter/bbf-1993-05-0118-012>.Martin, Bronwen. The Search for Gold : Space and Meaning in J.M.G. Le Clézio. Dublin: Philomel, 1995.

Mbassi Atéba, Raymond. Identité et fluidité dans l’œuvre de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Paris: L’Harmattan,

2008.

Page 10: *x: Fo - CSSNe 110 e B ) ³ No. 4, 2015 2008 U þw8ÝT| U J.M.G. Le Clézio U 7A&BI @ ³ nÌ T ´ @ùYU ) ¤ ³ K d'/ J«Bf õ Ûe hDê @U Horace Engdahl U / ¢f9 Ù&ý U ù U V ,A

·118·

当代外国文学 No. 4, 2015

Pagès-Jodlowski, Véronique. “Ecriture et nostalgie des origines dans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F.-C. Gaudard. ”

Thèse de l’Université de Toulouse II, 2000.

Petit, Susan. “ Pour lire Le Clézio by Jean Onimus.” The French Review 70.4 (1997): 606-607.Roussel-Gillet, Isabelle. JMG Le Clézio, écrivain de l’incertitude. Paris: Ellipses, 2011.Salles, Marina, et al. “La réception internationale du prix Nobel.” Les Cahiers Le Clézio 3-4 (2011):267-84.

---. Le Clézio, peintre de la vie moderne. Paris : L’Harmattan, 2007.

Sjöblom, Margareta Kastberg: L’écriture de J.M.G. Le Clézio. Des mots aux thèmes. Paris : Honoré Champion, 2006.

Smith, Stephen. “L’œil du serpent : Dialectique du silence dans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by Ruth Holzberg ou l’évasion impossible : Etude psycho-mythique de l’œuvre de J.-M.G. Le Clézio by Jennifer Waeltie-Walters. ” The French Review 57.1 (1983): 116-18.

Stendal Boulos, Miriam. Chemins pour une approche poétique du monde, Le roman selon J.M.G. Le Clézio. Museum Tusculanum Pres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1999.

Suzuki, Masao. J.M.G. Le Clézio : Evolution spirituelle et littéraire, Par-delà l’Occident moderne. Paris:

L’Harmattan, 2007.

Thibault, Bruno. J.M.G. Le Clézio et la métaphore exotique. Amsterdam-New York: Editions Rodopi, 2009.Van Acker, Isa. Carnet de doute. Variantes romanesques du voyage chez J.M.G. Le Clézio. Amsterdam/New York :

Editions Rodopi, 2008.

(责任编辑:陈言)

在你说“喂”之前〔意大利〕伊塔洛 · 卡尔维诺 著

刘月樵 译

 

《在你说“喂”之前》第一次将以下 33 篇文章编成合集:1943—1945 年 8 篇卡尔维诺青

年时代的短篇故事;1947—1958 年的 11 篇故事和寓言;1968—1984 年的 14 篇短篇小说和对

话。它们或是作者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或是仅仅出现在某些杂志上的,所以它们都变成了无法

找到的文本。

结集包括短篇、寓言和“不可能的访谈”等等,主题多样而引人入胜,机智暗讽的对象包括

法西斯独裁统治、重复性工业劳动和人类沟通的困难等等……全面展现了卡尔维诺的奇思妙

想、幽默风趣,以及对荒谬人类境况的绝妙把握。

DOI:10.16077/j.cnki.issn1001-1757.2015.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