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仙居中学 顾金彩

Page 2: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一、研究高考试题基本特点,明确区域地理、系统地理的教学指向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纵观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命题特点是:第一,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离不开区域,只有区域才有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才能提供设计问题的素材。

Page 3: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第二,高考命题不是因区域来设题,而是因设题需要来选择某个区域。换言之,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即不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所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Page 4: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 2009 浙江文综) 36 、读图 6 ,完成下列问题

( 1 )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4 分)( 2 )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12 分)( 3 )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 分)( 4 )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 6 分)

Page 5: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如 2009 年浙江文综 36 题,试题并没有考查北欧局部地区的地理事实知识,而是以北欧局部地区图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对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类型与成因、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聚落与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等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经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水系、交通线、聚落、地表形态等地图信息的获取能力。命题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区域图的判读能力、运用所学规律原理阐释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现象、问题的评价分析能力。

Page 6: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 2012 浙江文综) 36. ( 30 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 1 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 2 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 3 为图 1 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1 月份

降水( mm )

气温(℃)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1 月份

降水( mm )

气温(℃)

0

7

14

21

28

35

0

100

200

300

400

500

1 4 7 11 月份

降水( mm )

气温(℃)

① ② ③

西欧 2%韩国11%

中国59%

中国台湾 3%

日本25%

北部地区

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

城市 铁矿 沙漠铁矿石出口航线 自流井盆地常流河 间歇河 铁矿石输出港口

120° 130°

30°

20°

10°

( 1 )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10 分)( 2 )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10

分)( 3 )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10 分)

Page 7: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此题主要考查图表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 1 )小题由图 1可得出铁矿石分布在中西部;图 2可看出铁矿石主要输到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由此可归纳出:铁矿石出口地以东亚地区为主;评价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此处关键词是“铁矿石”、“出口”,答题角度是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输出方式、距离市场的远近;

第( 2 )小题考查对气温降水图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由图 3可以判断①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 12 、 1 、 1 、2 月);③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降水的成因可从气候成因的角度考虑:①地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带来降水。③地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带来降水。

第( 3 )小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首先要理解水资源的概念;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决定了两地的水资源差异;同时两地地势地形特点相似,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

Page 8: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37. ( 26 分)根据图文材料(图 1 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 2

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

Page 9: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24°

渤 海

莱州湾黄

河滨州市

东营市

118° 120°

38°

37°

澳门

广州市

深圳市汕尾市

西江

珠江

英德市

115°112°

特别行政区

城市

铁路

水域 油气田

河流 港口

盐场

( 1 )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6

分)( 2 )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10 分)( 3 )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0 分)

Page 10: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第( 1 )小题对“海油陆采”的概念的理解可以推断:能实施“海油陆采”,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石油储存位置应该离海岸近,且海水较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应该风浪小。

第( 2 )小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深圳是转出地,转移的化学、造纸等产业,应该从推力角度考虑,化学、造纸是重污染企业;同时这两类企业也需要大量土地和劳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必然丧失,因此,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必然成为稀缺资源;从转入地角度考虑,应该是拉力,图 2显示英德市交通条件比汕尾便利(铁路和水运)。

第( 3 )小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程度较珠江三角洲落后,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因而可供发展的空间较大,同时降水量相对少,光照条件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干旱、盐碱化、寒潮等。

Page 11: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此外,高考多次考查了中亚地区的干旱、南亚的季风和水旱灾害、非洲刚果河流域的自然特征,这些都涉及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和成因的综合分析。

所以,高考区域地理逐渐淡化记忆知识的考查,更为强调事因综合分析和评价,强调描述和论证地理事象的能力。所以区域地理复习从高考的要求和能力目标出发,要结合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来指导区域地理中区域特征分析,不断提高读图和综合分析能力才能掌握高考备考的主动权

Page 12: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二、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相互整合 区域地理如何“当”好地理高考的“背景角色”。这其实就是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但地理知识最终要解答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高考总是以区域地理作为载体,惯穿着系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为此,在日常区域地理教学中决不能仅仅传授区域特征,而要以区域为背景,自然和人文并重,进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训练,最终达到区域理和系统地理二者有机结合。

Page 13: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处理模式主要有二种:第一种模式是在高二阶段,主要学习区域地理,但对高二学生来讲,只学习区域地理的话知识比较肤浅,不能满足高考能力要求,因此在这阶段要结合对应的系统地理对区域地理现象进行分析探究。

第二种模式是在高三阶段,主要复习系统地理知识,但对高三学生来讲,只复习系统地理的话,系统地理知识只能是“空中楼阁”,也不符合高考能力要求,因此要结合区域地理知识运用系统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探究。

Page 14: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区域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特征

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构造理论

外力作用原理

地表形态的形成原理

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原理洋流原理

气压带和风带原理

季风环流原理河流水文特征

植被 自然带原理

土壤 土壤的形成原理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成因、防治措施

社会经济特征

模式一 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有效整合在区域地理学习时可将二者的知识整合如下:

Page 15: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区域地理位置

社会经济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农业——农业特点、类型、区位原理

工业——工业区位原理

城市——城市分布和区位原理

交通——交通分布区位原理

人口——人口类型、迁移原理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类型、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Page 16: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上图是在学习区域地理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识,不必面面俱到“八股文”式的一点一点学,可以用一条主线把某个区域的主干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条理、让学生容易识记理解的知识结构。

比如学习“我国西北地区”这一节,可以用“干旱”把这个区域主干知识串联起来,学习“青藏高原”这一节可以用“海拔高”这一主导因素把青藏高原这个区域的环境特征串联起来等等。

Page 17: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下面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为例,浅谈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模式二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Page 18: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图 1

5230

5897

基多 0°

°4

°80 °76

( 3 )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 2009 全国卷Ⅱ ) 36 .( 36 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 下列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

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 1 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10分)

(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13分)

( 3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13 分)

点击高考点击高考

( 2 )(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气候温暖,年温差小(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

Page 19: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点击高考点击高考

区域定位

特征 ( 自然 / 人文 )

发展 ( 产业活动 )

农业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分析

——高考命题思路

Page 20: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7.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 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009 年宁夏文综卷)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 6—8题。

A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Page 21: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8. 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 2009 年宁夏文综卷)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 6—8题。

D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Page 22: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 2008 山东文综)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 3—4 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元 /千克)

中国某产区 8~ 12 490~ 660 —1 ―~ 8 19~ 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 17 470~ 520 6~ 8 18~ 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 12 560~ 75

0 ―> 14 19~ 23 1.20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 300N—400N 西海岸 B. 300N—400N东海岸 C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 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A

C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区位条件的对比分析

Page 23: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2008 年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 4 )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7 分)

近 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 5 )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8 分)

( 4 )降水 引黄河水进行灌溉。 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 5 )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Page 24: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 2009 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 10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图 l0 中 A 地年平均降水量 734.5 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 %; 1 月平均气温 -12.O℃ , 7 月平均气温 24.6℃ 。

41°00′N

42°00′N

42°30′N

100

100

200

200

100

300

200

300

300

400300

500

500

河 流600

图 例

200等高线 /m

123°00′E

A

123°30′E 124°00′E

(1) 简述流经 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8 分 ) (2) 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10 分) (3) 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 差异。 (12 分 )

答: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Page 25: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36 .( 2011全国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 7 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 8 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3) 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 分 ) 分析有利区位条件分析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Page 26: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39 . (2011 年全国卷 1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图 10 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 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 2300 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 2 )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12分)

参考答案 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

高考回放高考回放

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Page 27: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区位条件分析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高考设问角度

一、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四、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五、评价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二、分析某区域农业区位条件

三、区位条件的对比分析

Page 28: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

气候(光、热、水)

地形

土地(土壤)

水分(水源)

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技术 装备

生产 技术

种植 方式

耕作 制度

农业区位因素

答题模式农业区位因素

Page 29: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1.定位 2. 确定农业类型

3.调出答题模式

4. 利用模式指引,形成分析思路

5. 组织答案内容

技巧 1——充分利用题中已有的信息技巧 2——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 技巧 3—— 运用地理术语描述答案

一般答题思路

Page 30: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例 1. (稽阳 2010 届联谊学校模拟 ) 读图 8 ,回答下列各题。

( 4 )浙江某开发商拟在婆罗洲承包土地种植橡胶,承包前要进行实地考察,请你利用所学农业区位等地理知识,帮该开发商写出实地考察的内容。( 8 分)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

Page 31: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答题思路:

1.定位:

2.农业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橡胶)婆罗洲(东南亚)

3.答题模式: 农业区位因素

5. 组织答案内容:

4. 利用模式指引,形成分析思路 :

题意分析:综合思维、全面眼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要考虑

Page 32: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答案:

( 4 )①当地的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状况;

②土壤质量情况,土地租金;

③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的需求情况;

④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

⑤当地政府的农业优惠政策;

⑥劳动力的素质及数量,工资成本。

Page 33: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比例尺1:200000

图 7

例 2、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 268 米,读图回答:

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评价本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雨热同期 ;东部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足;

旱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土壤为红壤,较贫瘠

Page 34: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材料二: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成为“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随着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加看好。

例 3 、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地中海沿岸图:

Page 35: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1)分析影响该地区“时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

(2)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时鲜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全年降水不足,雨热不同期,不利于水果、蔬菜、花卉的生长

市场:广阔的欧洲市场 (欧洲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交通:发达的交通运输技术: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Page 36: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例 4 、(天津市各区 2009 届高三地理试题)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⑵ 简述湟水谷地与周围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 分)

⑵ 海拔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较多;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位于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 .土壤肥沃,风力小。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

Page 37: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模拟训练模拟训练

材料一:珠三角地区概况

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 2

1 ~ 23℃ ,最冷的 1 月均温 13 ~ 15℃ ,最热的 7 月均温 28

℃ 以上。 6 ~ 10 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年均降水量1500 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因经济特区的设立,工业、城镇的发展,地价上涨,许多鱼塘已经填土作为工厂及住宅,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

例 5 、读材料一、二、三,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Page 38: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水热充足、地势低平,经常发生水患灾害)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低洼处挖筑池塘塘里挖出来的淤泥,在塘边填筑成宽平高亢的田地,田边则是填筑稍高的基堤,栽种桑树或蔗树。

Page 39: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已发生巨大变化,从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变成粮食调入区;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象草(塘鱼饲料)或蔬菜、水果、花卉,养鱼变为养甲鱼等;最大蔗糖基地已让位给雷州半岛和广西。但塘鱼、蔬菜、瘦肉型猪、家禽、优质水果、花卉等高产值农业发展迅速。产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本地消费,并大量出口港澳,运销内地。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发展变化

Page 40: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 1)结合材料一,讨论分析珠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 2)材料二中,珠三角发展基塘农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从桑基鱼塘到杂基鱼塘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 4)珠三角地区农产品能大量出口,远销外地依靠什么实现的?

Page 41: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区域定位

特征 ( 自然 / 人文 )

发展 ( 产业活动 )

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的运用

农业

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地域类型

一、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四、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三、区位条件的对比分析

五、评价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二、 分析某区域农业区位条件

点击高考点击高考 ——高考命题思路

Page 42: 浅谈 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有效整合

敬请多多指教!敬请多多指教!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