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10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专 题

从光谷首个工业园区走出的“电气巨头”

位于武汉佳园路与珞喻路交会处的关东科技园,是1992年建起的光谷第一个工业园。1993年,盛隆电气在园区的厂房正式投产,由此成为中国光谷第一个工业园区的第一家入驻投产企业,盛隆也正是从这里开始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如今,盛隆电气集团的智慧工厂早已搬迁至光谷大道与光谷一路之间的区域,一间4万平方米的超大生产车间外墙上,“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这个武汉三环内最大的单体车间内,每天生产的智能配电设备销往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

1999 年,盛隆电气北京研究所成立,业务领域延伸至供电系统,并拥有了电力工程资质。此后,盛隆电气不断南下、东进、西扩,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建立“五大营”,进军电气智能化领域。

从40年前枣阳小镇一个简易的草棚起步,发展成为如今的武汉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湖北省双百强企业,亚洲品牌500强企业,拥有7000多名员工,光

谷明星企业、民营“电气大王”盛隆电气,历经40年改革开放大潮洗礼,从1979年成立之初作坊式生产水泥瓦,到如今智能化设备实现全自主研发的智能用电领军企业;从仰望世界500强,到与国际品牌并肩合作,再到引领行业参与世界竞争,盛隆裂变式发展的关键,是坚持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创新双轮驱动。

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研发先行赢得“智”高点

在这个过程中,盛隆电气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花大力气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在北京成立了由我国著名电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领衔的智能配电研究所。

“我们不需要弯道超车,我们要做的是开辟一个新道路,做填补市场空白的第361行!”盛隆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元德说。

早在多年前,盛隆电气就注意到,世界配用电

领域正从以电力保护技术为代表的功能化时代,走向电力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智能化时代。面对这场新的变革,盛隆果断出击,组织精兵强将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iPanel互联网智能配电设备和iOVE2000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用电管理系统。如今,这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据介绍,目前该集团已成功开发了iDrip物联网智慧系统,介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可实现三维数据化、数据应用化,包含智慧电力系统、智慧环境安防楼控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智慧运维及物业管理系统、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五大子系统,从宏微观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依据,致力于把智能化带入每一个企业级用户,帮助他们打造智慧机场、智慧园区、智慧学校、智慧工厂、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物业。

iDrip智慧系统拿下多个智慧城市标杆项目

在“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未来之路上,智慧城

市作为影响未来20年的产业互联网风口,受到各界关注。福建东湖数字小镇智慧园区,是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永久举办地,是国家落实数字产业国家战略的“第一批工程”,建设过程中烙上了厚重的盛隆印记。

盛隆福建数字小镇项目负责人万亮介绍,该项目包含1座政府开闭所、1座园区开闭所和6座大型中心配电所,均由盛隆电气承建,采用的智能高低压设备、直流屏、户外全绝缘柜等核心产品,均为盛隆电气自主研发。

“我们的系统融合基建工程经验,能源控制技术,为数字经济产业赋能,充分集成平台数据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全系统安全运行,降低产业运营成本。”万亮介绍。

凭借强大的产品品质以及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开放性生态布局,盛隆电气iDrip智慧系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后续还将跟进 11 个子系统的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安装阶段,预计今年11月完工。

作为本届军运会场馆配电工程、道路亮化和配电设备运维的重要建设单位,盛隆电气集团共承担了近20个军运会相关项目的电力工程建设和运维工作。

孙东兵是湖北奥体中心体育馆配电工程建设项目经理,他向笔者介绍,“用于军运会场馆的设备,从元器件采购、制造,到最后安装完成,各环节质检严格,确保万无一失。”

9月25日,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首航,盛隆电气全程参与该机场输配电工程。

8 月 28 日,河北邢台园博园开园,该园区占地300公顷,盛隆电气制定的智慧电力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为庞大园区的稳定运营、节能环保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采取传统电力设备,园区至少需要二十余人的队伍来承担能源运维,采用盛隆电气的智慧电力系统,只需二三个人即可轻松应对,为园区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成为当地智慧园区建设的代表之作。”项目负责人解红发说。

盛隆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在国内市场遍地开花,盛隆“智造”的国际之路也越走越远。目前,盛隆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机场、沙特DAJEN油罐区项目、莫桑比克纳卡拉港、苏丹新港、安哥拉洛比托道堆工程、肯尼亚蒙巴萨港等海外重点工程的配电设备均为盛隆“智造”。

文:陈卫东

D4 专 题

1969年9月28日,第一个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公司前身)正式在汉江上游、偏僻的鄂西北山城十堰开始大规模建设。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隆隆的开山炮声中,拉开了中国人独立自主建设汽车工业的伟大壮举。

当年,十堰只有百十户人家,是秦巴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怀揣共同的理想,老一辈创业者们打着背包,纷至沓来。以饶斌同志为代表的创业者们在物质匮乏、装备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建设。

“他们马灯挑夜,干打垒、芦席棚为宿,克服了道路涉水及桥梁受限等重重困难,通过人拉肩扛,树起了一座座铁塔,建起了一座座厂房,运来了一台台几十吨、上百吨的设备,那种排除万难、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回顾东风公司的建设历程时如是表示。

在干打垒为墙、芦席为顶的厂房中,第一代东风人试装出了第一台东风卡车。从十堰的深山里,驶出了一辆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车”“功勋车”,一辆辆“东风EQ240”奔向大江南北。

从“二汽”“东风汽车公司”再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从闯过“停缓建”关、实现“军转民”,到集团化经营、合资合作、港股上市;从十堰、襄阳、武汉的“三级跳”,再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东风公司闯难关,涉险滩,在一次次超越自我、浴火重生中,实现了从大山向大海的跨越。

如今,东风公司作为汽车“国家队”,是我国汽车行业价值链最全、产品最齐全的企业,业务涵盖全系列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汽车零部件、汽车装备及汽车金融、共享出行等水平事业,事业分布在武汉、十堰、襄阳、广州等地,拥有众多世界级标杆工厂,同时在瑞典建有海外研发基地,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建有海外制造基地,全球化事业布局正加速构建。

50年锻造“大国重企”。全国卖出10辆车,就有1.4辆是东风车。东风公司平均每天生产的汽车,首尾相接绵延100余里,可以贯穿十堰百里车城。数据显示,东风公司至今累计产销汽车4500万辆,其中产销自主品牌汽车1800万辆,累计纳税超过4800亿元,是国家投资16.7亿元的287倍多。

掌控“卡脖子”核心技术 跻身“世界一流”

东风公司2000亿“加码”科技创新未来10年内,东风公司将投资200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掌控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东风公司建设50周年。9月28日,在庆祝东风公司建设50周年暨科技创新大会上,东风公司发布了未来十年的科技发展规划

纲要,开启“928新长征”。

“体验非常好!下午在高速上开车容易疲劳,采用自动驾驶让人轻松很多。”9月25日,东风公司在十堰举行庆祝公司建设50周年大会前夕,1辆东风风神奕炫L3级自动驾驶车和6 辆 L2 级自动驾驶车在汉十高速武当山——十堰东路段首次公开高速实测,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驾乘L3级自动驾驶功能车辆。该路段全程33公里,连续弯道较多、下坡较陡、货运车辆较多,面对复杂路况,东风风神奕炫以高度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用时20分钟,顺利抵达。

这是继 9 月 23 日东风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公开道路首秀后,东风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的又一次

“惊艳”亮相。三天内两次乘坐/驾驶东风自动驾驶车辆,竺延风亲自为东风自动驾驶技术“代言”。

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搭载 L3 自动驾驶技术的东风风神奕炫,都是东风公司自主研发的。在东风公司加快向“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卓越企业”转型中,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成为东风公司目前和未来最重要的技术方向。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是东风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2017 年,东风公司就提出“五化”战略,即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进行自我转型升级。

东风 Sharing-VAN 无人驾驶小巴、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智慧物流平台 Sharing Box 等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东风“五化”的最新成果,在智能化的赛道上,东风公司实现领跑。

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东风公司将有数十辆自动驾驶乘用车和商用车在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进行示范运营。届时,东风在公共出行、个人出行以及智能网联

汽车等方面的多种解决方案将会进一步展现在大众面前。

下一个 50 年,东风公司将如何应对以AI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技术浪潮挑战?科技引领,这是东风公司给出的答案。

根据东风公司“928新长征”未来十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未来十年,东风公司将投资2000亿元,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发展、强化体系、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坚持

“改进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方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握与掌控,走好东风新时代的长征路。

“928新长征”具体内涵是:将协调发展9大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围绕2大核心战略,实施促进科技发展的8 项措施。其中,9 大重点技术领域是:整车(包含乘用车、商用车、军用越野车)、动力总成、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制造技术及装备;2大核心战略是:围绕节能、减排、新能源的“绿能战略”,和围绕智能、网联、共享的“智能战略”。

实现科技强企,是一代代东风建设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东风在激烈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此次科技发展规划的发布,是东风应对汽车产业变革巨大挑战的迫切需求,也是东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竺延风表示,面对“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引发的产业变革,作为央企排头兵,东风公司有信心、有责任,也有实力打造出优质智能汽车,构建好智慧出行生态,为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把东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卓越汽车企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使东风成功跻身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文:李金友

自主创新,50年锻造“大国重企” “928新长征”加码科技创新

东风天龙自动驾驶卡车

手机App可一键召唤东风自动驾驶出租车 东风自动驾驶小巴Sharing-VAN

大国大城企业担当

曾以智能配电引领发展 如今盛隆电气业态再升级促行业深度变革

物联网智慧系统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全球瞩目的第七届世界军运会迎来开幕,

武汉聚集世界关注的目光。夜晚时分,在车辆川流不息的武汉机场高速通道两侧,一组“武汉欢迎您”的靓丽大字映入眼帘。路边40多栋大楼外墙,此刻变身绚丽的“放映幕布”,展示出武汉对宾客的热情。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亮眼工程背后,都有来自盛隆电气的创新力量支撑,盛隆电气先后参与近20个武汉军运会相关场馆及配套工程的建设,提供产品服务及运维支持。

作为此次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的东道主,武汉向世界立体呈现了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形象,其背后的诸多大型项目如天河机场、武汉地铁、东湖隧道等等,处处彰显盛隆的科技之光。

不仅如此,在全国乃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盛隆电气先后参与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福建东湖数字小镇、河北园博园、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几内亚城网改造等国际国内重大工程建设。创建40周年的盛隆电气,与国家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从智能用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已逐步转型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代表中国参与世界竞争。

盛隆电气自主研发的iPanel智能配电设备在盛博会上受到关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