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九思 随笔 洒向天堂的眼泪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19-11/02/A12/bjqnb20191102A12.pdf · 襟怀坦荡,方可处世任事。 如是, 见一丑行,应以不容;

我 的 你

12 作文选 2019年11月2日 星期六

“襟怀坦荡”小议作者:九思

(明)洪应明《菜根谭》云:“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今悟:襟怀坦荡,方可处世任事。如是,见一丑行,应以不容;闻一恶语,对以从容。是既有涵养而知是非矣。(宋)苏舜钦《火疏文》云:“言之之难,不如容之之难;容之之难,不如行之之难。”葆真心,从容应对;说真话,坦荡践行。

九 思 随 笔

我不喜欢医院,总觉得它牵扯着太多人的生生死死,大喜大悲。

窗外屋檐上的露水,打在渐渐失去光泽的植物上,无声无息,多余的露水从叶子的边缘往下滴,像泪水般无助。

医院的灯始终给人一种黄昏的感觉,没有高分贝的声响,却有点荒凉。爷爷躺在病床上,乳白色的液体顺着细长的导管缓缓流动,心电图上一起一伏的绿色曲线,似乎在见证着生命的奇迹。

“爷爷——”我唤他,爷爷转过头看了我几眼,笑了笑。爸爸拉着爷爷的手,指着我问他:

“爸,您知道她是谁吗?”爷爷一脸茫然,他已经不认识我了。我从没想到爷爷的病会恶化到这种程度。

“她是您孙女呀。”爸爸对爷爷说。我站在原地,咬了咬嘴唇,眼睛湿湿的。

“孙女……”爷爷重复着这两个字,又看了我几眼,他的眼睛像失去光泽的珍珠透出暗暗的灰。大家都沉默了。

天渐渐黑了,路灯一盏又一盏地亮起来。几位大夫推着金属的药车走了过来,暗沉的光芒折射在金属车架上,竟如玻璃般反射出骇人的光芒。爷爷见了医生,竟像小孩一样害怕起来,还喊着:“我不要打针!”爸爸费了好大力气才将爷爷抱住,我看见了爷爷那浮肿的手臂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针眼。我转过头,望向窗外。带密度似的天空,呈现出少有的湛蓝,玻璃反射的灯光竟如银河般灿烂,渺小而盛大。

奶奶走来给爷爷盖好被子,她的眼里是我从未见过的温柔,那是只属于爷爷的温柔,虽然他已经不认识奶奶了。晚饭时,大家的心情都很糟糕,一顿饭下来,嘴里只有苦涩的味道。

回家时已经很晚了,汽车里浓烈的汽油味让我想吐。汽车开到大桥时,我打开车窗,一辆辆车从我面前驶过,车灯一晃一晃的。路边各种白炽灯、霓虹灯,在疾驶的车窗外变成一条昏幽的长龙。大风夹杂着愁绪打在我的脸上,很冷,我终于吐出来了,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大滴大滴往下掉。

汽车依旧疾驶,我回头看那被甩在身后的大桥,车水马龙,流光溢彩般的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晃动,这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似乎是在路过天堂。

遛鸟的人是北京人里头起得最早的一拨儿。每天一清早,四五点钟,便被爷爷不由分说地拎出被窝。当公交首班车出动时,各大公园中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遛鸟了。他们有的是步行而来,有的是骑自行车前往,他们的鸟大多是两笼,如若多至四笼八笼,就非骑三轮来不可了。我帮爷爷开三轮车锁的空儿,他老人家已经把鸟笼安排得妥帖——车把上,后座上,前后左右都是用蓝布罩上的鸟笼。

电动三轮十分平稳地驶在路面上,车上的爷爷自然是潇洒自得,神清气朗。对于跑在后面的我气喘吁吁的呼喊也全当是耳边风。

好不容易到了公园,爷爷的“鸟友”也来得差不多了。爷爷揭开鸟笼的蓝布罩子,把笼子挂在与鸟友的笼子相距不远的树上。听着这几位“老江湖”的高谈阔论,我也渐渐摸出来了点门道。鸟为什么要叫“遛”?不遛不叫。鸟要习惯于笼养,习惯于喧闹熙攘的环境,习惯与人相处时,才会尽情地鸣叫。这样的一段过程,行话叫做“压”。北京遛鸟人

的鸟种类很多,区别起来,分大鸟和小鸟两大类。大鸟主要是百灵、画眉,小鸟主要是红子、黄鸟。一只鸟可以叫出好几个“玩意”,除了自己的,能学大山雀,苇咋子,麻雀打架,猫叫,洒水车声,甚至是——老太太骂街。这群鸟友越聊越起劲儿,聊到各家的鸟——有的音色宽亮,有的窄高;有的鸟聪明,一学就会;有的鸟笨,一辈子也只能老实巴交地叫那么几声。有的害羞,不轻易叫,有的鸟好胜,能不歇气地叫一个多小时。树上鸟笼中的鸟此起彼伏地赛着叫,叫得可爱机灵,叫得一片喜庆。公园外的路人行色匆匆,公园里的我们却慢条斯理惬意自在,好不快活。“熏风漫卷”,裹挟着鸟儿的叫声与我撞个满怀。

听着老爷子们谈天说地,鸟儿清亮的争鸣,清风吹拂,暗香徐来,带着尘世的烟火气息,澄澈美好。看着人间草木,品着人间趣味,陶然其中,悠哉悠哉,怡然自乐。

幸甚至哉,不知所言。只好长吟一句,“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

编辑/雷若彤 肖榕 美编/尹莉 责校/方立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于春红(中学一级教师)

何晓男(中学高级教师)

谢月芳(中学高级教师)

婷(中学二级教师)

出场学校:

中关村中学

洒 向 天 堂 的 眼 泪初中部 李诗钰

编者按本版是我们与众多

热爱写作的中学生们的

互动窗口,我们会以北京

各 中 学 为 单 位 逐 校 呈

现。借一线语文教师的

视角和笔触,说一说他们

眼中具有文学天赋的孩

子们的写作风格;这些语

文名师也将从文学角度

解 读 作 品 中 的 写 作 亮

点。真诚欢迎全市各校

与我们联系,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初中部 王昊扬怡 然 自 乐

【于春红点评】小作者以老北京的传统文化生活之一“遛鸟”为写作材料,表达了超然物外、怡

然自乐的生活乐趣。本文选材新颖,语言颇具灵动之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感受。由此足见小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超群的写作功底。

【朱婷点评】本篇文章做到了“文以动人”,感情真挚,让人感同身受。文中虽未直接表达亲人生病的

伤感,但字里行间能流露出对亲人深深的不舍与挂念。小作者情感细腻,语句凝练,表达情绪深沉含蓄,于无声处见功底。所起题目既能感染人心,又颇有想象力和文学气息。

槐树枝叶密布,蔽挡满院的清凉,树上蝉鸣,荫下小憩,是老北京胡同中常见的景致。稚气的小手,轻轻推开四合老院的门,推开了记忆的门。

童年时候,家中是住在胡同里的,门前,街旁,满是一排排的国槐,卵形的叶片覆满枝干,绿野中,若隐若现的几点霜白,那就是槐花,奶奶家以前是四合院,院中就有一棵槐树,每到槐树开花时节,奶奶就抱着我,坐在槐树下,清风徐来,槐香夹杂在阳光中,掺着些泥土味儿,萦绕在空气里,回香婉转,淡络绮罗,我就静静地酣睡在了奶奶怀中。幼时的记忆,懵懂而梦幻,是绿色的,就像翠绿的槐叶与院中的小草,就像门檐上的雕花青瓦。

渐渐地长大些,上幼儿园了,常常骑着自己的小单车和伙伴们在胡同里转悠,那是南锣鼓巷,一条大街满是美食,最爱吃那里的糖雪球,几毛钱一个,红红的山楂果儿在糖碗里打个滚儿,裹上一层“雪”,那“雪”是甜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白糖粉儿,以至于我有一次尝了真正的雪,一点也不甜,还可“冰”了呢。有时候,伙伴们喜欢坐在街旁的石阶上吃糖雪球,冷不丁的一朵白花落下,碰了下鼻尖,跌落在红红的山楂果上,不慎吞下,在唇齿间落下一缕馨香,凉丝丝的,抬头一看,那高高挂着的一串白花儿在风中摇晃,再落下一朵,又一朵,美丽的槐花好像洁白的霜雪仙子,正伴着一群小姑娘嬉戏呢。童年的记忆,欢乐无忧,是殷红的,就像糖雪球,就像老院门上的大红漆。

还记得,童年时候,骑上爸爸的肩头是我

最威风的时候。门前院中的老槐树开了花,我噘着嘴,双手向上伸着,要爬上爸爸的肩摘槐花,像一只小猴子,倔强地爬上去,手伸得高高的,用小小的、肉嘟嘟的手去抓槐花,风儿突然一吹,手轻轻触到槐花,猛地一把抓住扯了下来。像一串白葡萄,轻轻扯下一小朵,调皮地搁在嘴里,舍不得咬,就那样含着。爸爸总说

“千万别吃槐花啊,多脏”。我回答说:“没吃,没吃,宝宝听爸爸的话,现在向三点钟方向进发!”“好勒,小公主坐稳咯!”我开心地骑着这一匹听话的“大马”,嘴里依然含着槐花。轻轻一咬,丝甜的汁水溢出来,浅尝芳甜,便顺着喉咙滑到心口,所到之处,芳香婉转,心也香了。儿时的记忆,倔强调皮,爸爸的肩头,默默地付出,就像老院的灰岩门槛。

人生中有许多的邂逅,邂逅一首诗,一壶禅茶,一曲悠然,一位佳人,一眼,一念。而此时此刻,我就这样倚在树旁,邂逅这一缕沁满槐香的记忆。抚上奶奶家院中的老槐树,它那粗糙的树皮,多么温暖安详。叶片凋零,花香不再,但却仍能品出一缕淡淡的记忆,那份遗留的美好,永不散去。我喜欢这温婉清丽的小时光,心情如雨后吸饱露水的花苞,静静守候一朵槐的飘落。不知道,再次推开老院的门,还能否看到一棵老槐树,一个小女孩?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明月夜送君千里,等来年,秋风起。

推开记忆尘封的门,我用一纸芳华诉说流年的槐香……

推 开 记 忆 的 门初中部 辜心宝

【于春红点评】本文小作者构思巧妙,以槐树为线索,思路清晰,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

多姿多彩、充满欢乐被爱的童年时光。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细腻,不禁让读者沉醉于温馨美好的童年时光中……

在茫茫人海中,命运让我们相遇,就像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我唯独选择了你。我自私地拥有了你,但我却永远不知,你对我也有一份深情的爱,我的你。

自打你刚出生起,我便紧紧地守护着你,我自私地将你抱起。我看着你咿呀学语,我看着你蹒跚学步,你不知,当你口齿不清地将“阿公”叫成“阿东”时,我有多么开心。人们总说我自私,不把好东西分享给别人;人们总说我胆小,连自己母亲的骨灰都不敢拾。但当我成为你的外公时,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只希望你能吃掉我筷中最大的肉;我神奇威武地给你赶走了动画片中的坏蛋——大灰狼,只希望你脸上笑容常在。

但有一天,一切都变了。不知是怎的,我得了中风,浑身不能动弹,你被你妈妈带走了,渐渐地,你疏远了我。每当春节你回来,都是将自己关在卧室中,我期盼地叫着:“宝宝,大灰狼来啦!”你才缓缓地从卧室中出来,调皮地叫了我一声,“阿东!”你好像已忘却如何与我自然地交流,或许是因为我耳朵已经听不见了,印象中的你,一直是沉默不语。我喜欢让你拉拉我中风的右手,这时,我好像能感受到你真的爱我。吃晚饭时,我用我不好使的左手从盘中夹起一块最大的肉给你,你好像很享受地吃着。你不知,当我看见你满脸幸福时,我有多么开心。可是,你要走了,我装作一副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样子坐在电视机前,希望你没有察觉到我惨白的悲伤的脸庞,我自私地希望你可以多留一会儿。我甚至一点也没有听见电视机的

响声,可我却瞥见了你脸中似乎也流露出一丝不舍,“拜拜,阿东!”

我的身体渐渐变差了,但我却不想吃药——它们太苦了。这个春节,我独自躺在了卧室中,因为我不想让你看见我干瘦的身体和毫无精神的脸。吃饭时,我在旁静静地看着你,因为我已没有牙齿,吃不下饭了,我吃力地夹起一块最大的肉给你,却看见你满脸悲哀。怎么了,我的宝宝?突然间,我看见你拿出的糯米卷,你说,这是为我买的。你妈给我拆了出来,我兴奋地吃着,“好吃,真甜!”我看见你自豪的笑容,“你看吧,妈妈,我就说阿东喜欢吃。”后来,你要走了,你害怕地摸了摸我干瘦的手,恐惧地走了。谁曾想,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我看见你的妈妈飞奔向我,我说不出话来,我感觉到我的瞳孔渐渐浑浊。我很害怕,害怕死亡,要是你在这该多好呢。

我离去了,我知道你放下学业,来参加我的葬礼。不善于表达的你终于哭了,还是泪流满面。我多希望这时我能在你身边,做你坚强的后盾。

虽然时间在流逝,身体也不如以前好了,我再也不能为你唱歌、为你跳舞,但我对你的爱就像万千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一样,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它是永恒的。它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痕迹。如果你还能再见到我,你可能会后悔,没有劝说我吃药;你可能会惋惜,没有让我开心一点;你可能会遗憾,没有再多陪伴我一些。但我可以确信的是,你肯定会说:“我爱你,我的你,阿东!”

初中部 钟周宁

【谢月芳点评】文中的小作者运用想象手法,将自己化身为外公。从外公的角度去回忆

自己和外公度过的岁月,点点滴滴渗透着幸福与愧疚。小时不懂外公的爱,长大后明白过来,可是外公已逝去。全文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实为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一不小心画笔涂到了她的手上。她搓了搓手,把它弄干净,继续专心地画起来。“你以后真的要做一名画家呀,行得通吗?”我问她,她抚摸着手上的画笔,像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一样。

“嗯嗯。我喜欢这样。”我和她很早就认识了。十一岁那年,她突

然告诉我,她想当个画家,从事和绘画相关的职业。我一点也不意外,她就是那样一个人,沉默少语却很是执着,即使这个理想没有一个人看好,但她却钟情于绘画。

我一直担心她这样下去会出问题。也许我的担心的确有几分道理,升学考试那年冬天,她的理想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那是她唯一一次考试不及格,她的母亲当着她的面摔毁了仅有的几盒颜料。

当我终于在小区后院的一个角落处找到她时,她正呆坐在地上,看着墙上的一处发愣。

我以为她在伤心,刚跑过去想拉她起来,她便拉住我,示意我坐下,指向一处不起眼的地方。

“你看。”在她手指的地方,一朵浅色的苔花正在静

静地盛开。初春的雪花落在它身上,它轻盈地

舒展着花瓣,钻出砖缝,朝着阳光的方向努力生长。一缕漏下的阳光照在花瓣上,将它盘曲向上的身躯映得几乎透明——谁又敢说,这微小的花儿体内没有蕴藏着无限的决心呢?

那花只有米粒大小,浅淡的颜色毫不起眼,夹杂在钢筋水泥和机器的轰鸣之中——可是它在盛开。

我望向她。她的眼神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爱和温柔,慢慢地,她伸出一只手,轻轻触碰着花朵的边缘,缓慢又似乎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仿佛望着的是一个小朋友。

还记得那首《苔》,里面描写的苔也是如此,即使生而无光,花朵只有米大,却依旧无畏地盛开。这样的勇气,不正是她所追求的吗?

我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也许真正了解那朵花吧。

去年,她参加北京市的绘画比赛,得了一等奖。

我去祝贺她。她的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拿着那张获奖的画,一如往日的神采飞扬。

“我做到了!”这是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做到了什么?”我不解。她咧嘴一笑,洋溢着自信与坚定。

“苔花。”

【何晓男点评】文章由“对好友的质疑”开头,吸引读者兴趣。行文通过对“苔花”的描写和

对好友望向苔花的神情及望苔花时的动作描写,以及坚持梦想,并最后取得成功,表现了好友身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结尾富有新意,再次点题。

这 也 是 一 朵 苔 花初中部 靳琎

出场教师: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