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2012 5 134 E 2012 7 134 E 霧峰林家逍遙遊 · 萊園,留下台灣詩人的足跡。林獻堂長 眠之所位於小丘上,俯瞰五桂樓,萊園 美景盡收。 參觀林獻堂文物館時,巧遇明台

84 85

2012年5月《僑協雜誌》134期 2012年7月《僑協雜誌》134期

理事長,特專程由台北趕來,他的祖父

就是曾經資助國父革命、赫赫有名的林

祖密,林獻堂則是他的曾叔祖。林銘鐔

既是霧峰林家管理委員會副總幹事,也

是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常務理事,

他的祖父就是「台灣第一詩人」林幼

春。他們兩位是堂兄弟,為人熱誠,口

才便給,說起家族史直如說書人一樣,

入木三分,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當他們兩位看到《僑協雜誌》133期封面及封面裡照片,直呼「比原物實

景漂亮太多了!」丘秀芷笑著向他們兩

位說:「要拍霧峰林家,找劉本炎就對

了。」

霧峰林家,族繁興旺,家族宅邸區

分為頂厝、下厝。頂厝、下厝之分,是

以座落方位區隔,簡單說,頂厝位北,

下厝位南,毗鄰而立。頂厝以景薰樓及

萊園為代表,下厝以將軍府、宮保第、

大花廳為主角,俱是國家一級古蹟。文

中所提人物關係試以表解。

以大花廳楹聯「文朝資正義」論

輩,三代民族英雄應從文字輩起算。

「囊昔海風可以直吹到這裡的山

麓,水氣籠罩,形成霧茫茫一片,所以

古稱為阿罩霧(台語發音),就是現在

的霧峰,有霧罩峰麓之意。921大地震

時,剛修葺完成的林家古厝,未及向世

人展示,全遭震垮,為了保護古蹟的斷

簡殘篇、瓦礫樑柱,政府派兵守衛,所

以震後重建才能順利進行。宮保第前的

石獅曾經遭竊,失蹤多年後尋回,再安

霧峰林家逍遙遊▓張國裕

3月14日晚,新聞媒體轉播大陸總理

溫家寶的新聞記者會,結束前他引用清

朝台灣詩人林朝崧的詩句「情天再補雖

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以詩寄情,

意思是「雖然彌補情天沒有計策,但是

殘缺的月亮總會有圓的時候」,表達他

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期盼,不假外力,水

到渠成。

看到這則報導,興奮莫名。心想,

我們《僑協雜誌》還真是有先見之明,

因為甫於3月12日出版的第133期刊登丘

秀芷〈願為同胞倒海傾 台灣第一世家霧

峰林家〉,正好介紹到林朝崧。相距不

到兩天,便為大陸領導人引用,是巧合

嗎?還是大家都是一家人,有割捨不斷

的民族情感?

對霧峰林家的初步印象,來自二十

幾年前就讀臺中某高中時,師長講述校

史,依稀只記得有「林獻堂」這個名字

以及萊園中學(今明台中學),其他

歷史也無從追憶,正是所謂「一知半

解」。不過,這個「一知半解」,終在

多年後,拜讀丘秀芷大作,再上網查看

母校簡史,其中一段是「民國二年,臺

灣熱心教育人士林烈堂、林熊徵、林獻

堂等人,為了喚醒台灣人民意識及文化

覺醒;經由林烈堂捐土地一萬五千坪,

加上其他創校委員奔走勸募,共募得24萬8,820圓,於民國四年創立本校,名為

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於是,第一所培育

臺灣青年的學校終於誕生。」兩相融會

貫通,總算對霧峰林家的輝煌歷史有了

大概認識,但這也是僅止於文字上的理

解,然在3月21日實地參訪霧峰林家後,

輪廓益加清晰。

愈是瞭解林家歷史,愈是知道馬

英九書題「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灣世

家」楹聯的真正意涵。

會到霧峰林家參訪,緣於3月2日僑

協雜誌編輯會議討論133期丘秀芷委員

〈霧峰林家〉一文實在太精彩了,復加

上總編輯劉本炎拍攝的133期封面照片實

在太美了,遂有人提議全體編輯委員擇

日參訪霧峰林家,立即獲得全員共鳴。

當天,我們一行14人搭高鐵南下

霧峰,林光輝、林銘鐔先生全程陪同解

說。林光輝是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

▲ 林光輝拿著僑協雜誌指著他的祖父林祖密照片,介紹過往歷史。

▲左起:林光輝、伍世文、鄧蔚林、林銘鐔、陳三井、陳若曦。

84

來台第三代 來台第四代來台第五代文字輩

來台第六代朝字輩

來台第七代資字輩

來台第八代正字輩

來台第九代義字輩

代表建築

林甲寅

下厝林定邦

林文察福建水陸提督

林朝棟獲黃馬褂

林祖密資助國父革命

略 林光輝

將軍府宮保第大花廳

李文明建威將軍

林朝崧台灣詩人

略 略 略

林朝逸林幼春

台灣第一詩人略 林銘鐔

頂厝林奠國

林文欽恩科中舉

林階堂 略 略 略景薰樓萊園林獻堂

台灣議會之父略 林芳英

明台中學董事長略

Page 2: 2012 5 134 E 2012 7 134 E 霧峰林家逍遙遊 · 萊園,留下台灣詩人的足跡。林獻堂長 眠之所位於小丘上,俯瞰五桂樓,萊園 美景盡收。 參觀林獻堂文物館時,巧遇明台

86 87

2012年5月《僑協雜誌》134期 2012年7月《僑協雜誌》134期

87

置於原處。」林光輝說。

「現在為了保護林家古蹟,除了

遍設監視器外,也養了幾頭高加索犬,

牠們地域性強,叫聲震撼。宮保第及將

軍府前兩株古榕,樹齡都有一百多年,

左手邊的古榕跟一般的榕樹一樣都有鬍

鬚(氣根),而右手邊的古榕卻沒有

鬍鬚,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是倒著種

的。」林銘鐔接著說。

倒著種,還是頭遭聽到,可新鮮!

宮保第裡的寶貝可多著,像是九

壽堂,九個不同壽字配上四隻蝙蝠,九

壽代表久壽長壽,四蝠代表賜福;狂草

「春秋又八千」的祝壽鑄金字匾額懸掛

於門楣,動感十足,感覺上像是飛躍了

起來;「德同再造」的金鑄匾額,則是

一百多年前林朝棟平定彰化之亂後,向

朝廷求情,除了帶頭者外,其餘均赦免

死罪,24庄庄紳在光緒15年共同敬贈這

塊匾額,感謝救命之恩。

林光輝說,先曾祖父林朝棟是抗法

名將,馬關條約割台後,參與民主國,

雖奉旨被迫內渡,但仍資助島內同志繼

續抗日,卻恪於廟堂身分無法參與抗日

行動,鬱鬱而終。先祖父林祖密,又潛

返台灣,變賣家產,資助羅福星等人繼

續抗日。「噍吧哖事件」後,見事不可

為,才潛返祖國,追隨孫中山,資助討

袁北伐,任閩南軍司令,不幸於1925年8月,遭軍閥殺害,為國民革命犧牲。曾

▲林獻堂宅邸─景薰樓。

86

叔祖林獻堂,則在叔祖林幼春的引導下

接受梁啟超思想,台灣光復後,率「台

灣光復致敬團」前往南京晉見蔣委員

長,並發表談話 :「應知台胞過去五十

年中,不斷向日本帝國主義鬥爭,壯烈

犧牲,前仆後繼,所為何事?簡言之,

為民族主義也。」國共內戰時,曾語重

心長說:「六百五十萬台胞,不但在敵

人治下無時或忘祖國,對於祖國數十年

來的內憂外患尤極關切。」但是台灣光

復後,因連串政治事件,迫使林

獻堂避居日本,卒客死異鄉。

林光輝接著說,今天台獨論

述之所以甚囂塵上,就是因為當

時的國民黨沒有完全主導台灣史

的核心論述,以致造成今日國家發展方

向的分歧。他手指著前方一大片的廣大

土地,這些土地以前均是林家所有,為

了資助國父革命,為了抗日運動,一塊

塊賣出去,這跟土豪劣紳擁地自重,是

截然不同的。

林光輝、林銘鐔簡述他們的家族

史時,如數家珍,家族有這麼輝煌的歷

史,而且都是與國家民族命脈聯結在一

起,子孫莫不與有榮焉。

景薰樓,是頂厝

宅邸,以林獻堂為核

Page 3: 2012 5 134 E 2012 7 134 E 霧峰林家逍遙遊 · 萊園,留下台灣詩人的足跡。林獻堂長 眠之所位於小丘上,俯瞰五桂樓,萊園 美景盡收。 參觀林獻堂文物館時,巧遇明台

88

2012年5月《僑協雜誌》134期

心。萊園,顧名思義,有老萊子娛親之

意,建構布局展現了江南庭園之美,80幾年前,梁啟超曾應林獻堂之邀,在萊

園的五桂樓小住幾日,與櫟社詩人聚會

賦詩,親書對聯,真蹟現存於五桂樓二

樓的林獻堂文物館。櫟社紀念碑矗立於

萊園,留下台灣詩人的足跡。林獻堂長

眠之所位於小丘上,俯瞰五桂樓,萊園

美景盡收。

參觀林獻堂文物館時,巧遇明台

中學董事長林芳英,她送給本會中研院

出版的《林獻堂論文集》及她撰寫的

《五桂樓─台灣歷史建築瑰寶再創新生

命》。她是林獻堂孫媳,明台中學在她

▲上圖:萊園五桂樓。▼下圖:明台中學董事長林芳英(中)

第18屆理事長陳三井(左)、第17屆理事長伍世文(右)。

的領導下,治學日隆,聽林銘鐔說,上

下學時有近百輛遊覽車接送學生。離去

時,乍見道路兩旁停滿了遊覽車,所言

不虛。

霧峰林家之行,除了親炙古建築之

美、聆賞林家輝煌歷史外,林光輝、林

銘鐔特別安排我們到湧旺羊媽媽觀光農

場午宴,這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的風味菜,像是醉羊肉、白斬雞、滷桂

竹筍、烤山豬肉、羊奶饅頭等,全是

主廚羊媽媽林金紅一手包辦,不僅手藝

好,為人更是風趣,引得滿堂笑聲。羊

爸爸莊湧裕帶領參觀羊牧場,顯露出養

羊專家的真本領,令人佩服。離開時,

林光輝、林銘鐔贈送我們每位農場特產

伴手禮,禮數周到,令人窩心。

霧峰林家之行,要感謝丘秀芷費心

安排,讓我們每位滿載而歸。回台北的

路上,心想,華僑協會總會應該可以舉

辦一次霧峰林家之行的自強活動,讓會

員瞭解林家歷史,不僅僅是台灣史也是

中華民族史,同時品嚐他處所無的羊媽

媽風味餐。(作者為本會會員)

88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