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4+1”布局新兴产业 打造全省领先的示范区 · 破1.5亿元,同比实现四到五倍 增长。仅以信息港小镇就足以 窥探出萧山信息产业发展之迅

深读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首席编辑:何学仁封二

我区发布《加快发展工信经济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4+1”布局新兴产业 打造全省领先的示范区悠悠岁月,风起云涌。当新一轮科技浪潮袭

来,当前的萧山将如何再造产业新优势,摆脱经济发展“路径依赖”,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萧山区加快发展工信经济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为萧山经济指明发展方向——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区继续引领浙江经济的突破口。

纵观萧山经济,传统产业体量庞大,新兴产业相对是一块短板,但前景广阔,未来可期,新兴产业布局脚步正逐步加快。当前的萧山正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拥有“后峰会、前亚运”历史机遇和杭州“拥江发展、跨江发展”战略机遇,此为天时;坐拥钱塘江南岸,与隔江的钱江新城交相辉映,将承载起“新杭州”建设战略使命,此为地利;走在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新征程上,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并借助今年落户萧山的智能制造、区块链、工业大数据、世界新材料纤维等重量级大会,此为人和。

借势发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萧山将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为发展动力,重点发展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健康和纤维新材料“4+1”产业,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成为全省领先的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制造业创新强区。蓝图已绘就,新一轮新兴产业布局正启航。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传统产业优势减弱,以知识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著称的新兴产业将逐步成为引领。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

早在前几年,我区就已涉足布局新兴产业。据统计,去年,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1.72亿元,同比增长8.9%,快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由此可见,新兴产业对经济的增长量和贡献率将逐步提高。

事实上,以重点培育企业为抓手,着力推进工业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已成为社会共识。不管是传统产业的企业主,还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一大批技术改造升级以及创业创新项目涌入萧山,借助新兴产业实现萧山经济二轮腾飞指日可待。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

效,助推新兴产业跑进“加速”快车道,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新兴产业增加值翻番,规上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30%以上。与此同时,提出

“1155”工程,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即三年后要培育1000家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招引100 个产业领军型“双创”团队、突破500项关键技术、引建新兴产业重大项目50个,形成集企业、技术、人才、项目为一体的新兴产业聚合体。

此外,在产业布局上,将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大平台为引领,以信息港小镇、未来智造小镇(增材智造小镇)、机器人小镇、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小镇(园区、平台)和龙头企业“双创”中心为载体,打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全要素共生的新兴产业生态环境。可以说,《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萧山新兴产业布局的神秘面纱已然揭开。

翻阅近几年萧山工信经济数据可以发现,信息产业稳步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中一匹“黑马”。2016年,信息产业增加值达 110.70 亿元,同比增长16%,占GDP比重达6.8%。这背后是信息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快速推进。

2014年,位于开发区的信息港小镇刚建成时,被认为是蛮荒之地中的“孤岛”,周边甚至没有一辆公交车经过。而如今经过3年多时间,这里早已成为萧山创新创业主阵地,是全省经信领域行业标杆小镇,更是无数创业青年逐梦之地。

据统计,信息港设立初年税收170万元,第二年即突破3500万元,到了第三年,已突破1.5亿元,同比实现四到五倍增长。仅以信息港小镇就足以窥探出萧山信息产业发展之迅猛态势。

资料显示,信息港小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

“互联网+”为特色,已形成“1+X”的发展模式。“这里的‘1’,是指依托杭州湾信息港,‘X’是指打造几个产业集聚平台即‘智慧谷’。”信息港小镇负责人说。

而这正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聚焦信息产业,以

“互联网+产业”为特色,这其中,以龙头标杆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三年行动计划》指出,信息港小镇将在未来三年实施

“485”工程,先期打造中国智慧健康谷(微医集团)、中国场景科技谷(数联中国)等四个互联网创新平台,着力推进信息港中学、信息港公交转运中心、地铁7号线杭州湾信息港站等五大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构建省级特色小镇引领发展新标杆。

这只是萧山未来信息产业的主战场之一,其他三大平台也将围绕重点深入发展。萧山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园将聚焦大

数据产业,努力成为国内工业大数据产业的引领者;钱江世纪城信息产业集群将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打造未来杭州城市新中心的信息产业新高地;空港经济区空港小镇将聚焦跨境电商和智慧物流产业,努力打造智慧物流产业示范区和东部临空智造核心区。

此外,《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力争信息产业增加值2017 年增长 20%以上,2018年、2019年每年增长30%,三年实现翻番;培育龙头企业4家。目前来看,传化智联、钱塘大数据、华澜微电子等一批核心企业正在信息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加紧提升,未来目标可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制造”,却以“高端”标榜,这就与传统装备制造产业截然不同。后者主要以机械设备组装为主,而前者是以如3D打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与仓储等智能装备产业为阵地,是制造升级版。

这一转变与提升背后是观念的与时俱进。早在2012年,3D打印还没有大热,也不被外界看好。尽管如此,杭州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仍坚信3D打印产业的前景,一心扎根其中。如今,先临三维已成长为国内相关

技术领域综合实力最强、销售规模最大、技术种类最多、服务保障能力最强的三维成像技术企业,被誉为“国内 3D打印第一股”,并成为萧山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

而以先临三维为龙头,聚焦增材制造(3D打印)核心产业形成的湘湖未来智造小镇将成为我区又一大新兴产业特色小镇,这放在5年前是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事。据了解,未来三年,湘湖未来智造小镇将以浙江3D产业园为主阵地,以产业资本介入、吸引和集聚相关企业为抓

手,争创省级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力争到2019年培育和招引相关企业50家,实现增材制造产值50亿元,并通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评审。

与之类似,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上,我区还将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小镇作为工业机器人、机器人集成系统产业中心,力争2018年通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评审;以义桥高端智造产业园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阵地,规划6平方公里,力争2017年完成规划评审,三年内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20家。

当传统产业深陷转型升级“天花板”困境时,未来产业发展出路在哪?新能源汽车、生物健康、纤维新材料等新一代高新产业的出现将补足短板,填补空白,为萧山经济开拓一片新蓝海。

以万向和亚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将引领萧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将以萧山科技城万向创新聚能城和亚太机电汽车新驱动产业园为主战场,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年增长25%以上,三年实现翻番。

据了解,万向创新聚能城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制造,规划面积8.42平方公里,将构筑集智能建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一体的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产融新城,并以区块链技术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构建一个“数字化城市”,2017

年将启动2.5平方公里汽车产业用地建设。而亚太机电汽车新驱动产业园也将以“产城融合”模式打造汽车发展新生态。可以看到,萧山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并将在未来大有作为。

相比新能源汽车,生物健康起步晚,目前正处于培育阶段。据了解,未来将以微医智慧健康谷、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和湘湖智慧健康小镇为主战场,其中微医集团将引领带动,积极建设智慧健康“双创”中心,努力招引省医疗健康集团等企业落户,积极培育生物健康领域特色企业,力争生物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龙头企业1-2家。

纤维新材料则是在原有四大新兴产业基础上首次提出,是

“4+1”产业中的“新元素”,将围绕益农高新纤维产业园,在原有

中国萧山化纤科技城规划基础上提升完善,以荣盛石化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产业化项目为基础,招引国内外纤维新材料重大产业化项目,力争今年启动实质性建设,2019年内基本建成。

事实上,作为纺织重镇的萧山来说,目前已具有较为完备的化纤纺织产业链,也有一批诸如恒逸集团、荣盛集团、航民集团等专业龙头企业,产业基础雄厚,而未来发展的关键将是如何提升竞争价值,开拓新领域,研发新产品。

与《三年行动计划》一并发布的还有30家新兴产业龙头培育企业和20个重点实施项目。

“随着新兴产业布局明确,多家龙头企业‘双创’团队建立,各种重点项目逐步推进,新兴产业对萧山工业经济贡献度还将稳步提升。”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撰稿 记者 王慧青

新兴产业:提质增效“加速”跑

四大平台:深入发展信息产业

高端装备:打造萧山制造升级版

三大高新产业:开拓发展新蓝海

我区企业新松制造的“松果”机器人为“杭州工匠”颁奖。 记者丁毅 通讯员 姜杨咪 摄 (资料图片)

微医集团已经成为我区互联网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通讯员 戴岑岑 首席记者 范方斌 摄 (资料图片)

杭州湾信息港二期——中国智慧健康谷。记者 金澍杰通讯员 吴雨佳 摄(资料图片)

万向Karma汽车公司美国莫雷诺谷生产基地车身车间 (资料图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