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B2 國經濟 13部委發文加快建退出機制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9/07/17/b02-0717.pdfB2 中國經濟 Ü O wR¹ £ b åRº 2019 Í7 @17 hH9 S ÖH: 責任編輯:曾浩榮

中國經濟B2

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

20192019年年77月月1717日日((星期三星期三))

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責任編輯:曾浩榮

    A股證券代碼:600610     證券簡稱:*ST毅達     編號:2019-033    B股證券代碼:900906     證券簡稱:*ST毅達B

上海中毅達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票暫停上市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重要內容提示:‧暫停上市起始日:2019年7月19日 ‧風險提示:上海中毅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股票被暫停上市後,若暫停上市情形未

能消除的,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在暫停上市期間,若公司又觸及重大違法暫停上市情形的,公司只有分別滿足財務指標和重大違法兩種情形下的申請恢復上市條件,方可申請股票恢復上市。否則,公司股票可能存在終止上市的風險,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一、公司股票暫停上市的基本情況 1、股票種類:A股、B股 2、股票簡稱:*ST毅達、*ST毅達B3、股票證券代碼:600610、900906 4、暫停上市起始日期:2019年7月19日二、股票暫停上市決定的主要內容公司由於2017年度財務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18年被實施退市風險

警示。公司於2019年6月27日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及《2018年度審計報告》。公司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於2019年7月16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上海中毅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實施暫停上市的決定」的《自律監管決定書》(【2019】127號),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1.1條、第14.1.3條和第14.1.7條,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自2019年7月19日起暫停公司A股和B股股票上市。

三、董事會關於爭取恢復股票上市的意見及具體措施 公司始終重視保護投資者各項合法權益,在暫停上市期間,董事會將繼續勤勉盡責,通過採取以下措

施保障持續經營能力、恢復融資功能、提高盈利能力,爭取股票恢復上市:1、積極與公司訴訟案件相關方溝通尋求解決方案,可以採取訴訟、和解、債務重組等多種措施,爭

取盡快了結訴訟案件,採取各種方式化解公司債務危機,解決公司「失信」問題,消除公司失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公司將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執行內控制度,提升規範運作水平,開源節流,積極盤活現有經營業務或妥善處置公司現有資產,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逐步實現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3、公司正在積極尋求潛在重組方進行溝通洽談、遴選優質資產,同時努力盤活存量資產、處置盈利能力差的低效資產,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與盈利能力。如果有進一步進展,公司將按照相關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四、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 1、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2.1條規定,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若暫停上市情形

未能消除的,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3.1條的相關規定,如公司因淨利潤、淨資產、營業收入或者審計意見類型觸及第14.1.1條的第(一)項至第(四)項的標準,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淨利潤孰低者為負值、期末淨資產為負值、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或者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四種情形之一的,公司股票將可能被終止上市交易。

2、在暫停上市期間,若公司又觸及重大違法暫停上市情形,公司只有分別滿足財務指標和重大違法兩種情形下的申請恢復上市條件(即《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2.1條和14.2.7條的規定),方可申請公司股票恢復上市。否則,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五、暫停上市期間公司接受投資者咨詢的主要方式 聯繫部門:董事會秘書辦公室 聯繫電話:13806045746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海倫路440號金融街海倫中心A座905單元郵 編:200086特此公告。

上海中毅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19年7月16日

13部委發文 加快建退出機制打破金融機構「剛兌」防止形成國有「殭屍企業」

商業銀行今年發行永續債情況發行人

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

發行日期

7月10日6月21-24日5月30-31日1月25日

規模(人民幣)300億元400億元400億元400億元

基本利差

1.72%1.78%1.72%1.57%

發行時票面利率

4.73%4.85%4.85%4.50%

香港文匯報訊 國家財政部昨天發佈2019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支情況,2019年上半年全國土地出讓總計26,72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下降0.8%,為近四年來首次下滑。此前土地出讓收入已保持連續三年增長。單以6月份計算,2019年6月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為5,809億元,同比增長23.86%。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CREIS中指數據顯

示,上半年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分別為2,496億和12,561億元,同比增長達36%和26%;不過,三四線城市出讓金達7,433億元,同比下降3%。從城市來看,杭州上半年土地收入1,422.6億元,排名第一,武漢、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均突破600億。上半年土地出讓金漲幅前三的城市依次為三亞、太原和蘭州,而烏魯木齊、海口、濟南的土地出讓金增速墊底。日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內

地城市商品住宅價格漲幅穩中有降,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格環比升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環比漲0.8%,漲幅連續三個月相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環比漲0.7%,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香港文匯報訊 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市場消息指,工商銀行(1398.HK)計劃本月下旬在銀行間市場發行至多800億元(人民幣,下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這將是單次發行規模最大的銀行永續債。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工行此次擬發行的永續債期限為5+N年(每五年末附發行人選擇權),預計利率區間4.37%至4.87%。主體和債項評級均為AAA。工行上周五公告稱,已收到銀保監會批覆和人民銀行的行政許可,獲准在銀行間債市發行不超過8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

本債券。去年12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為支持永續債發行,人民銀行今年1

月宣佈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從央行換入央行票據,以提高銀行永續債的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銀保監會亦放開限制,允許保險機構投資符合條件的銀行二級資本債券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內銀已發永續債涉1500億央行6月底公告稱,開展的2019年第

二期 CBS 操作中,一級交易商換出的銀行永續債,包括6月份以來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新發行的永續債,以及1月份中國銀行發行的存量永續

債。央行換出的央行票據票面利率為2.45%,與首次操作相同。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4月發佈

關於永續債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明確企業發行的永續債,既可以適用股息、紅利企業所得稅政策,也可按照債券利息適用企業所得稅政策。此前商業銀行已發行的四期永續債共

計1,500億元,均為浮息,利率基準為中債5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的5日均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A股昨日再現橫盤震盪,滬深三大股指收市小幅下探,其中滬綜指跌0.16%。錢坤投資分析,這是前日大盤V形反彈後的正常調整,投資者雖然對上半年宏觀經濟

數據超預期反應積極,但對於進一步拓展行情仍有猶豫。不過,受益於「健康中國」行動意見出台,養老板塊表現搶眼。昨日盤中滬綜指最高

升至2,944點,最低跌至2,931點,全日波幅僅13

點。截至收市,滬綜指報2,937點,跌4點,或0.16%;深成指報9,283點,跌26點,或0.28%;創業板指報1,545點,跌2點,或0.14%。兩市僅成交3,52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滬市錄得1,407.66億元,

深市成交2,116.76億元。

養老概念股逆市走強盤面上,通訊、電信運營、儀器

儀錶、園林工程等漲幅超過1%。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上述3個文件被視為「健康中國」戰略的路線圖,昨日A股養老板塊崛起,整體升幅接近1%,天目藥業、信隆健康、宜華健康等個股漲停。船舶製造、工藝商品、

保險、木業傢具、釀酒等行業板塊領跌兩市。錢坤投資認為,大市昨日地量調

整,投資者對進一步拓展行情仍有猶豫,但近期股指雖小幅震盪,波動中樞卻在逐漸上移,加上持續連板的個股慢慢增多,市場升溫信號比較明顯,建議投資者耐心持倉。另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根

據已披露的部分基金二季報數據,金融、消費龍頭股仍是其「心頭好」,貴州茅台、中國平安、五糧液、格力電器、伊利股份、溫氏股份、中信證券、保利地產、美的集團等持股市值均在前列。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特斯拉昨日宣佈對多個產品進行了調價,其中Model 3系列集體降價,尤其是中國在售的一款Model 3降價幅度最大,超過3萬元(人民幣,下同)。Model S/X系列方面則是漲價。對於Model 3集體降價,特斯拉表示為降低擁有門檻。另外,特斯拉在推進上海工廠方面加速,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部分面試通過者被要求「請盡快到崗」。有媒體稱特斯拉上海工廠首批一線員工 7月到崗進入培訓,最快9月份開工造車。從特斯拉官網顯示,美國地區的

Model 3起售價從32,225美元降至

30,315美元。在中國市場,Model 3標準續航

升級版起售價從37.7萬元降至35.59萬元,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從46.3萬元降至42.99萬元,高性能版從52.2萬元降至49.99萬元。由此可見,內地起售價降幅分別為 2.11 萬元、3.31萬元和2.21萬元。

滬廠房加快招聘員工目前上海特斯拉國產化落地仍在

快馬加鞭推進,香港文匯報記者從參加過特斯拉上海工廠面試的人員處了解到,今年5月底,特斯拉在滬舉辦過一場針對一線員工的大規模招聘會,工種涵蓋衝壓、焊裝、

塗裝、總裝四大車間崗位,亦包括運營、物流等其他部門。有部分人面試後,特斯拉立即給出錄取通知書,並要求「 趕 緊 在 幾 天 內 報到」,顯示出特斯拉求賢若渴,急切希望一線人員盡快到崗。另根據21世紀經濟報

道消息,特斯拉7月29日開始進行正式入職後針對崗位的系統性培訓,意味着本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即可迎來首批一線員工。且原本按計劃,上海工廠會在年底投產,但這個進度亦大幅

提前。上述媒體稱,特斯拉建設完成四大車間的時間節點為今年 9月,因此上海工廠9月份或就開始試產。

特斯拉Model 3降價逾3萬元

■特斯拉宣佈對多個產品進行了調價,其中Model 3系列更出現集體降價。 資料圖片

A股彈後調整 三大指數微跌

■A股昨橫盤震盪,滬指收報2,937點,跌4點。 資料圖片

工行月內擬發800億永續債

香港文匯報訊 華為旗下Huawei Pay宣佈正式進軍香港市場,Tap & Go「拍住賞」銀聯卡持有人可率先享受Huawei Pay服務,全港多家知名商戶超過4萬個銷售點可實現支援。華為表示,目前Huawei Pay正逐步全球化,香港是Huawei Pay進入的第三個市場,共有超過4萬部支援Huawei Pay的讀卡器,覆蓋的商戶包括一田超市、崇光百貨、7-11便利店、萬寧、翠華及東海堂等。

手機在港首季銷量增34.4%指定型號的華為智能手機用戶只需在Hua-

wei AppGallery下載「華為錢包」,再將Tap& Go「拍住賞」銀聯卡加入錢包,即可開通服務。支付時,用戶無需解鎖屏幕、無需開啟App、無需上網,只要將手機機背相機鏡頭位置靠近支援銀聯閃付的支付讀卡器,經過指紋驗證,即可完成付款程序。公司指,未來將有更多銀行加入支援Huawei Pay。華為透露,目前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位列第

二,在香港市場今年首季手機銷量達到2018年的36%,相較去年首季增長34.4%。

華為Huawei Pay進駐香港

上半年賣地收入降0.8%四年首次下滑

發改委、一行兩會等13部委昨聯合發佈《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

革的方案》還提到,推動國有「殭屍企業」破產退出,對符合破產等退出條件的國有企業,各相關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其退出,防止形成「殭屍企業」。

業內:不代表出現更多包商在包商銀行被接管近兩個月之際,消

息引發市場關注。路透社引述上海一銀行交易員認為,這等於是官方正式認可要打破所謂的鐵板領域的「剛兌」,建立一個正式的機制。「不過也不一定是說可能有更多的包商銀行出現,那也不至於,這只是說要。」針對金融機構的退出,改革方案指出,要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的程序和路徑,明確風險處置的觸發條件,制定退出風險處置預案,豐富風險處置工具箱,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對問題金融機構退出過程中接管、重組、撤銷、破產處置程

序和機制,探索建立金融機構主體依法自主退出機制和多層次退出路徑。及時有效發揮存款保險制度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的作用。

金融企業不能只生不死對於包商銀行被接管後的進展,人民

銀行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在此前的發佈會上亦提到,接管包商銀行是一個法定行為,現在進入到第二個階段,進行清產核資,清產核資之後可能要進行重組。中國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符合條件的高風險金融機構可退出市場,「金融企業不能只生不死,要有正常的淘汰。」對於國有「殭屍企業」,文件提出,

對符合破產等退出條件的國有企業,各相關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其退出。包括不得通過違規提供政府補貼、貸款等方式維繫「殭屍企業」生存,有效解決國有「殭屍企業」不願退出的問題。國

有企業退出時,金融機構等債權人不得要求政府承擔超出出資額之外的債務清償責任。

信用違約率現上升勢頭因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央行

及銀保監會決定自5月24日起對包商銀行實行聯合接管,這是20年來首例內銀被接管事件。央行並提到,包商銀行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的對公存款和同業負債,將由接管組和債權人

平等協商,依法保障。這被市場視為是打破「剛兌」的一種表達。在貿易戰等因素困擾下,中國經濟復

甦之路坎坷,國企改革推進緩慢,金融領域的退出機制更是經年懸而未決。自包商銀行今年5月末被接管並就此

打破同業剛兌以來,金融機構流動性分層明顯加劇,信用市場違約率也出現抬升勢頭,僅周一就有山東勝通、精功集團、康得新、中城建4隻債券宣告違約。

香港文匯報訊 市場對金融機構或者國企的天然「剛兌」信仰將被

進一步打破。13部委昨天聯合發文,提出要建立健全金融機構市場

化退出機制,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損失分擔機制,明確股東和

無擔保債權人應先於公共資金承擔損失,凸顯監管層決心讓內地向

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邁進。

■13部委昨聯合發佈《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的方案》,凸顯監管層決心讓內地向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邁進。 資料圖片

■市場消息指工商銀行計劃月內發行永續債。 資料圖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