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B2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讲坛 %&’( 环球讲坛聚焦中东新热点 解 …xmwb.xinmin.cn/resfile/2016-01-21/B02/B02.pdf · 听众顾培德!中东国家的道路选 择有三个"一是向西跟随欧美推行民

新民网:www.xinmin.cn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年1月21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张 颖 丁珏华B2 B3

!"#$环球讲坛聚焦中东新热点 解析沙伊交恶后局势走向%&'(

%&)* 孙德刚现场回答听众提问

+,-.

/讲坛

1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西亚北非动荡5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这一地区。

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能源中心地带,更是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地区。前不久,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奈米尔引发阿拉伯多国与伊朗断交,再次引起轩然大波。2016年中东格局将发生什么变化?中东热点问题的走向如何?再度引起国际舆论关注。

在此次中东之行中,习近平主席将面向地区国家提出一系列合作举措,并就中东局势的和平稳定进一步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新民环球讲坛诚邀读者参与

! ! 国际风云关联你我他,环球讲坛纵论天下事。由新民晚报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民环球讲坛”自开讲以来,各界反响热烈。讲坛通常安排在双休日下午!:"#至 !:!",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主讲,聚焦热点问题。

有兴趣参加的读者请将报名信息发送电子邮箱 #$%&'()*+!,-.$,或拨打热线电话 //01+*!1,同时欢迎团队报名。名额有限,额满为止。本报将在国际新闻版刊发启事

预告下一期讲坛时间和地点,敬请垂注。

听众金仲武!伊斯兰教逊尼派和

什叶派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冲突!

孙德刚!逊尼派和什叶派冲突有一千多年了,但教义差异本身并不是导致现在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矛盾的根源,而是问题被政治化了。当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关系好的时候,教义差异没有问题;但当两个国家关系不好的时候,教义差异就会成为一种旗帜,成为一种宗教动员力量,差异本身也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当伊朗和伊拉克在 *102 到 *100

年发生两伊战争的时候杀红了眼,只要是对方国家的人,不管男人女人小孩都杀。因为双方都被洗脑,逊尼派说什叶派是异教徒,什叶派说逊尼派是非穆斯林,都要发动“圣战”。

当教义差异被无限放大的时候,宗教问题就成了政治问题。当教义差异和地缘政治挂钩的时候,就成为双方火并的根源。教义差异本身是虚的,是手段,目的还是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听众顾培德!中东国家的道路选

择有三个"一是向西跟随欧美推行民

主" 二是停在原地保留君主制度"三

是向东搭乘#一带一路$便车"你对此

有什么看法!

孙德刚! 中东现在有一个问题,他们已经失去了方向感,这一点是很危险的。中东到底往哪走?

第一种,向西看,选择西方的多党制、民主制、自由选举制。比如突尼斯选择了这个方向,埃及也想往这个方向走。但选择向西看,在中东伊斯兰世界有很大阻力。

第二种,原地踏步甚至往回看,比如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希望通过复古来实现伊斯兰复兴。“伊斯兰国”在中东很有市场,因为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工作,生活看不到希望,就会把极端思想作为精神安慰。

第三种,向东看,学习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东阿拉伯世界 //个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土耳其第三大贸易伙伴、以色列第四大贸易伙伴。但目前中国对参与中东事务非常谨慎,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经济角度出发,避免卷入地缘政治争夺带来的风险。

听众赵之洲!有人说犹太人和阿

拉伯人在 !"#$ 年前并没有冲突 "

%"&$年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决议后

才开始冲突"这种说法确切么!

孙德刚!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从人种上来说都是闪米特人,同根同源,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很接近,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从历史上来说,真正迫害犹太人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罗马人,导致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并没有世仇。

一战后,犹太人发起锡安主义运动,提出回归耶路撒冷,和阿拉伯人开始有了矛盾和磨擦。*130年联合国通过巴以分治决议,犹太人同意,巴勒斯坦人不同意。同年以色列国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以矛盾开始激化。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冲突是地缘政治的冲突,两个民族争夺一块双方同样充满深厚感情的土地巴勒斯坦。

听众李智杰!有说法认为"埃及

曾经是阿拉伯世界的首领"但现在轮

到了沙特% 情况是不是这样! 如果是

的话"有什么样的原因!

孙德刚!埃及曾经长期在阿拉伯世界是老大,为什么呢?第一,人口最多。第二,地理位置重要,是联系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沙特人眼里只有海湾,而埃及人有泛阿拉伯主义思想,想把 //个阿拉伯国家全部联合在一起。

埃及什么时候开始丧失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1+4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突然对埃及等国发动空袭,一夜间摧毁了埃及 156以上的空军力量,阿拉伯国家大败。714"年埃及总统纳赛尔逝世,埃及从此失去了阿拉伯世界老大的地位。

/"7"年底“阿拉伯之春”爆发后,阿拉伯世界事实上的老大就是沙特。但是现在看来,沙特的领导地位在下降,因为第一,国际油价大跌,沙特外汇储备急剧减少,主权财富基金大幅缩水。第二,沙特深深卷入了教派冲突,特别是在叙利亚反对巴沙尔政权,树了很多敌人,在阿拉伯世界没有太多威望。而埃及在塞西总统领导下,很可能会重新夺回阿拉伯世界老大的位子。

乔伊据 %月 %'日讲坛提问整理

&观看视频录像请登录新民网 ((()

*+,-+,).,'

/日"沙特内政部宣布"当天司

法机关处决 &0名犯有恐怖主义罪

行的囚犯" 他们被指控违反伊斯兰

教规(煽动教派间仇恨与暴力(破坏

国家安全与稳定% 被处决囚犯中包

括沙特知名什叶派教士奈米尔"他

曾多次发起及参与反政府示威"也

是 /1%%年沙特爆发 )阿拉伯之春*

活动的核心人物%

奈米尔之死引起中东乃至全球

什叶派穆斯林的抗议浪潮" 也使逊

尼派主导的沙特和什叶派主导的伊

朗交恶%

2日晚" 伊朗民众聚集在首都

德黑兰的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外示

威" 有人向大使馆投掷石块和燃烧

弹" 几名示威者闯入大使馆打砸门

窗"并在楼内放火%沙特驻马什哈德

的领馆也遭到示威者冲击%

当天伊朗外交部召见沙特大使

抗议处决奈米尔% 沙特外交部也召

见伊朗大使" 抗议伊朗干涉沙特内

政"并要求伊朗按照相关国际公约"

对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和工作人员的

安全承担起保护责任%

3日"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表示"沙特将面临)神圣报复*")传

教士的血债将会被很快偿还*%

3日深夜" 沙特宣布与伊朗断

绝外交关系" 所有身处沙特的伊朗

外交人员必须在 &$小时内离开"沙

特驻伊朗外交人员已撤回国内%

事件回放

美国! 呼吁沙特和伊朗冷静解

决问题" 指责伊朗没能尽责保护沙

特外交设施%

中国! 希望有关方面保持冷静

克制%

俄罗斯! 愿意充当沙特和伊朗

之间冲突的调解人%

德国"法国!谴责沙特"对中东

局势趋紧表示关切%

欧盟! 表示不要让沙特和伊朗

的危机影响叙利亚局势%

土耳其! 敦促沙特和伊朗缓和

紧张局势" 认为两国敌对状态只会

使中东地区问题进一步恶化%

巴基斯坦! 总理谢里夫率高级

代表团访问沙特和伊朗"从中斡旋%

巴林"苏丹"吉布提"索马里!与

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阿联酋! 与伊朗外交关系由大

使级降至代办级" 同时减少伊朗在

阿联酋外交人员人数%

卡塔尔"科威特"突尼斯!强烈

谴责伊朗民众冲击沙特使领馆%

阿盟+ 谴责伊朗是地区不稳定

因素" 同时决定成立委员会负责沙

特和伊朗继续对话%

各方反应

! 伊朗示威者 2日闯进沙特驻伊朗大使馆放火 ! 伊朗示威者手持奈米尔照片

! 沙特外交部长 %4日出席阿盟紧急磋商 ! 伊朗使馆外加筑围墙以防沙特袭击

地区破碎化中东国家的地形地貌以沙漠为

主"没有成熟的农业"邓小平同志曾

经说过)无农不稳*%同时"这些国家

也没有成熟的现代的工业" 海湾国

家的经济主要依靠出售石油与天然

气" 北非一些国家的经济支柱则是

旅游业% 因此" 这些国家 )无农无

工*"社会容易出现动荡%

中东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

它们主要的贸易伙伴都是域外大

国"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很少"导致

该地区没有如东盟(非盟(欧盟这样

成熟的一体化机制% 中东地区如果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破碎化*%

长期火药桶中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

的热点"有人统计过",新闻联播-里

的国际新闻一半以上与中东有关%

中东地理位置独特" 伊斯兰文

明(基督教文明(非洲文明(中华文

明(印度文明(斯拉夫文明在这里融

合"又拥有丰富的资源"全球 '45的

油气资源集中于此" 因此引来域外

大国纷纷插手%现在的中东问题"如

果追根溯源的话" 就在于一战后英

法等西方大国的)分而治之*%

中东地区没有世界大国" 缺乏

)支点国家*%伊朗(沙特和土耳其都

是中等大国" 却有很强的重现历史

辉煌的梦想"谁也不服谁"没有谁能

主导" 就为外部力量介入提供了很

好的机会%

美俄各出招近年来" 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

力不断拓展%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

俄罗斯承受了重压" 于是它在中东

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 俄罗斯空

袭)伊斯兰国*"把叙利亚问题)炒*

起来"把中东的)火*烧起来"最近这

半年谁还讨论乌克兰危机啊! 这就

是普京的高明之处%

中东近年来内乱不断" 一个很

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打算从中东脱

身% 奥巴马认为对于美国真正能形

成挑战的不是)伊斯兰国*"而是中国

和俄罗斯%于是"伊朗(沙特(土耳其(

以色列和埃及"这 6个中等地区强国

开始填补美国留下的权力真空"开

始加强争夺"核心就是伊朗和沙特%

最近一两年" 沙特和以色列甚

至有勾连的行为%内部情报显示"以

色列和沙特达成协议" 如果伊朗研

制核武器"沙特愿意开放天空"允许

以色列国防军通过沙特上空对伊朗

核设施发动攻击%

本来是美国被沙特拖下水"绑

在沙特的战车上" 美国和伊朗关系

改善后" 现在可以从沙特和伊朗的

竞争脱身出来"成为一个平衡者"这

次伊朗沙特断交" 美国的反应非常

温和"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反恐工具化中东不少国家反恐都是有选择

性的"看怎么做对我有利% 去年")伊

斯兰国*和库尔德武装激战时"土耳

其军队按兵不动"因为)伊斯兰国*和

库尔德武装"对它都是敌人"让你们

)鹬蚌相争*"它就可坐收渔利%

)伊斯兰国* 这么多经费哪来

的! 如果没有人购买他们倒卖的石

油和文物的话"早就垮了%包括叙利

亚巴沙尔政府"一方面打击)伊斯兰

国*"一方面)伊斯兰国*问"我们有

石油你们要不要!很便宜"比市场价

便宜一半%巴沙尔也要的%所以"这

些国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反恐打击

敌人"反恐)工具化*成为中东一个

严重的问题% 麦芒 整理

中东将进一步分化组合中国促团结结伴不结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孙德刚

! ! ! !沙特与伊朗交恶,背后有深刻的历史、教派、地缘、大国博弈和国内政治根源。

沙伊交恶原因复杂首先是两国制度的恶性竞争。

7141年前,伊朗巴列维王朝和沙特一样属于君主制。沙伊像海湾两边的两个“巨人”,当时两国并无根本性矛盾。7141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伊朗的君主政体,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引起沙特等阿拉伯君主国的恐慌。

伊朗的伊斯兰共和国制,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挑战了沙特王室政权的合法性。三十多年来,沙特对伊朗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担心其利用沙特国内 7"6左右的什叶派输出“伊斯兰革命”,颠覆沙特君主制。

其次是教派政治的零和博弈#伊朗与沙特同属伊斯兰世界的“领头羊”,在拥有 84个成员的伊斯兰合作组织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东地区,沙伊都存在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形成了战略均势。沙特拥有两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并利用充足的石油美元提供援助;伊朗人口众多,拥有独立的国防军事体系,通过教派纽带,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也门、巴林等地区,保持了重要地缘政治影响力。

尽管沙伊均倡导不干涉内政原则,但两国对不干涉内政的理解不同。沙特认为自己在阿拉伯世界内部负有特殊使命,伊朗认为自己有权利和义务维护什叶派的权益。

再次是西方的分而治之政策$海湾战争后,美国支持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遏制伊朗,并将中东伊斯兰国家分为亲美的温和派与反美的激进派,前者是以沙特为代表的海合会及约旦和摩洛哥,后者是以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等为代表的什叶派力量。美国渲染所谓激进的“什叶派新月地带”对温和的逊尼派国家的影响,激活了教派矛盾,加剧了沙伊安全博弈。

/""!年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战后伊拉克政治以教派为基础,分成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三大力量,不仅未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样板,反而使伊拉克“黎巴嫩化”,教派认同甚至超越国家认同,成为沙特和伊朗介入伊拉克、巴林、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事务的重要力量。

最后是国内政治的推波助澜$

/"78年伊朗核协议达成后,美国与伊朗关系得到实质性改善,不再毫无保

留地支持沙特。失去了美国的战略支持,沙特王室政权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加上 /"78年油价大幅度下跌,沙特预算赤字达 7"""亿美元,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上升,民众要求改革的呼声提高,王室内斗加剧,沙特王储默罕默德·纳伊夫、外交大臣阿德尔·朱贝尔等奉行强硬主义外交路线,加大了与伊朗在中东的博弈。

伊朗将于 /"7+年 /月举行四年一次的议会选举及八年一次的专家会议选举,目前上述两个机构都由伊朗保守派把持,以鲁哈尼为代表的温和派能否赢得选举胜利仍是未知数。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奈米尔后,伊朗国内民愤四起,鲁哈尼被迫顺应民情,采取了强硬措施。

中东格局群雄并立沙伊交恶将对 /"7+年中东格局

产生深刻影响。首先%中东群雄并立的多极格局

将更加明显。“阿拉伯剧变”已经过去五年,中东由美国主导的单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

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相继关闭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和撤出在阿富汗的主要作战力量,在中东奉行超脱政策,甚至在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爆发后也不愿意卷入战争,也不愿在打击“伊斯兰国”组织时向伊拉克派出地面部队。欧洲大国如英、法、德等将重点放在了应对国内经济问题上,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渗透和中东难民的涌入持警惕态度,对中东问题已失去了热心。俄罗斯借机扩大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并加大了对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的外交力度,试图重返中东。中国通过高层互访、经贸合作和参与中东地区治理,影响力也逐步提高。此外,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和埃及等中东地区大国在中东地区格局中也形成了一组战略平衡。

其次% 中东联盟政治将分化组

合$冷战结束后相当长时间里,美国、欧洲大国、海合会、土耳其、以色列等形成了所谓“温和国家联盟”,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等形成了所谓“抵抗联盟”。“阿拉伯剧变”以来,中东联盟政

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美国试图在沙特和伊朗之间保持战略平衡;二是土耳其与俄罗斯和伊拉克矛盾凸显;三是阿拉伯国家重新“洗牌”,海合会成员国中的卡塔尔和阿曼等并没有对沙特亦步亦趋,而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等则纷纷宣布“效忠”沙特。

未来,俄罗斯与伊朗、叙利亚、伊拉克等将进一步接近;沙特、土耳其、阿联酋、科威特、巴林、苏丹等将“抱团取暖”;美欧、埃及、以色列等则“隔岸观火”,保持一定的超脱政策。

再次% 中东军火市场将持续火

爆$中东是目前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缺乏全覆盖的地区组织。不仅如此,海合会、阿盟、马格里布联盟、地中海联盟等地区组织近年来也几乎陷入瘫痪,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沙伊交恶后,地区大国之间地缘政治争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成为“新常态”;超越国界的教派认同和族群认同使中东主要国家陷入争斗而难以自拔。中东各国人人自危,将继续成为全球军火的主要买家,美欧武器将继续进入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以色列及土耳其,俄式武器则挤入伊朗、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军火市场,中东地区军备竞赛和轻小武器扩散问题将更加突出。

最后% 中东恐怖主义将继续搅

局$ 近年来中东恐怖主义的兴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中东主权国家如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索马里、阿富汗等原有强权政府被推翻,国家治理能力低下,导致极端思潮和激进势力趁虚而入,浑水摸鱼。二是美、欧、俄、土耳其、沙特和伊朗等在打击“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等问题上存在不同利益诉求,甚至有人在反恐行动中奉行双重标准,借反恐打压异己,甚至与恐怖组织相勾结,依靠恐怖主义力量消耗战略对手。

目前打击中东恐怖组织有三大机制,即美国发起的国际反恐联盟,俄罗斯发起的反恐联盟和沙特发起的、由 !3个伊斯兰国家组成的反恐联盟,伊朗被沙特排除在外。尽管当前“伊斯兰国”组织控制范围在缩小,但仍将展开周旋,避实就虚,寻找合

适的生存空间9 甚至会在土耳其等其他地区加大打击报复力度。

劝和促谈互利共赢第一%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中东外

交追求的两大目标。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上劝和促谈,经济上促进互利共赢。/2*+年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全面阐述了中阿关系。在中东发展问题上,中国认为,中东国家的矛盾应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来消化和解决,民生治理比民主治理更有效。

第二%双边与多边是中国中东外

交的两大平台$ 在双边关系上,中国积极重视与地区大国的全方位合作。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的多边机制开始增多,如伊朗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国际大会,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伊朗是观察员,土耳其是对话伙伴国)、亚信峰会机制(土耳其、伊朗、卡塔尔、埃及、以色列是成员国)、/2国集团(土耳其和沙特是成员国)、亚投行(土耳其、以色列、阿联酋、伊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约旦等是成员国)和丝路基金等非正式机制。

第三%结伴而不结盟是中国中东

外交的独特理念$西方的战略文化强调“分”,将中东地区分为逊尼派与什叶派、阿拉伯与非阿拉伯、温和派与激进派、亲美阵营和反美阵营等,其本质是拉帮结派。中国的战略文化强调“统合”,在中东不选边、不站队、不结盟,不偏袒任何一方,与各方均保持友好关系,奉行不结盟战略。与西方大国和俄罗斯不同,中国在中东不介入教派争端,不利用教派矛盾,而是主张举行坦诚布公的对话与谈判,加强伊斯兰大国之间的团结。

第四%&一带一路'是中国中东外

交的重要任务$ 目前,中东地区已经形成了三个网,一是“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分支机构形成的“恐怖主义网”;二是美、英、法、俄等欧美大国建立的“军事基地网”;三是沙特和伊朗通过代理人建立的“地缘政治网”。这三张网都具有排他性与对抗性。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是第四张网,是互利共赢的“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