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BiochemistryBiochemistry

(Biological (Biological Chemistry)Chemistry)

Page 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科学的含义和作用科学的含义和作用

Page 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英文为 science ,源于拉丁文的 scio ,后来又演变为 scientin ,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 science” 译为“科学”[香港创业学院院长张世平:即分类的“知识”、“学问”]。到了 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Page 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 词源词源 : to know, to separate one thing

from another, to distinguish,to split, to

cleave 。与中国的“科学”一词的原意相差甚远 (科举之学 , 日本人借用 , 意为百科之学 , 后中国留学生又从日本带回 )。

Page 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何谓科学?工业的先行者 , 疾病的征服者 ,农业的推进者 ,宇宙的探索者 ,自然定律的解谜者,它永远指明着真理的方向(美国科学院大厅上的标语)。 科学只不过是一套人们有计划地解释宇宙,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谎言(亚瑟·博克私人对话 )。 科学知识结构 (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定律 ) 科学过程、方法 (提供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 ) 科学本质 (科学知识的性质 )

Page 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科学的内涵科学的内涵

观 察 / 实验

思 维

方法 / 技术

理 论

现象、数据

归纳、演绎

大 脑

解释

Paradigm

Page 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Roles of ScienceRoles of ScienceTrue science is a method of studying nature. It

is a set of rules that prevents scientists from lying to each other or to themselves. Hypotheses must be open to testing and must be revised in the face of contradictory evidence. All evidence must be considered and all alternative hypotheses must be explored. The rules of good science are nothing more than the rules of good thinking--that is, the rules of intellectual honesty.

Page 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Harold Varmus Harold Varmus 说说(1989(1989 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 ))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欢它,请选择其他领域; 只研究你感兴趣的和你认为重

要的问题; 尊敬你的科学老前辈,但不要

完全相信他们所说、所写的一切; 请不要忘记科学只不过是人们生

活的一部分。

Page 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书本知识 学科发展史研究方法论

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 , 现现在读书须掌握三个要素:在读书须掌握三个要素:

Page 1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化学及其发展简史化学及其发展简史

Page 1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 -- ChemistryChemistry 的词源的词源 现代化学起源于炼金术 (alchemy) 。即炼金活动是化学的前史。 chemistry 一词也来自 alche

my, 而 alchemy = al (the) + chem, 其中的 chem 来自中国的“ 金” 的古汉语发音。炼金术在各个古代文明中都占重要位置 , 并不是中国特有 , 一般而言都是如何将铜 , 铅 , 锡这样的卑金属变成金、银这样的贵金属的实用学问。在西方 , 炼金术从公元前几百年开始到 17 世纪为止 , 延续了 20

00 年;在中国也生存了差不多同样长的时间。

Page 1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 -- 中国的炼金术传到西中国的炼金术传到西方方 中国的炼金术除了从卑金属得到贵金属以

外,还致力于研制长生不老之药“ 金丹”。 中国的炼金术随丝绸之路传到了阿拉伯文化圈 , 所以有了 alchemy这个行业。 西腊文明在欧州历史上曾一度失传 , 幸好阿拉伯人继承了其精华 (7~14 世纪 ), 11~13 世纪十字军的侵略将散落在阿拉伯文化中的希腊文化又带回了欧洲 , 也顺便将中国的炼金术带进入了西方文明。此后,西方的炼金术活动朝着独自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酸、碱、 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

Page 1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 -- 从炼金术到化学从炼金术到化学 17 世纪,文艺复兴活动使 alchemy 真正向现代的 chemistry 过渡。 当时的化学家 , 要么是贵族 , 要么是业余爱好。与英国 Newton同时期的贵族 Robert Boyle (1627-1691) 对气体和真空进行了研究 , 写了“ The Sceptical Chymist (1661)” 一书 , 主张诀别带有神秘色彩的炼金术 , 而以理性思考的态度来研究化学。他发现了波以尔法则 PV=Const, 实际上就是现代物理化学的起点。 1662 英国设立了 Royal Society, 1666 年 Paris Academia 分别设立 , 为科学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土壤,这是化学与炼金术诀别的标志。

Page 1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 -- 从气体元素到物质不灭定从气体元素到物质不灭定理理

1764 年 CO2 (Black), 1766 年 H2

(Canvendish), 1772 年 O2(Scheele), 1772 年N2 (Ratherford) , 1774 年 Cl2 (Scheele) 分别被发现 , 空气中含有不同成分的事实被揭示。 1774 年 Lavoisier确立了物质不灭定理 , 1777 年确立了燃烧理论。此后的化学反应的定比例法则 (Joseph Louis Proust, 1799) 及化学元素分析方法的发展 , 为有机化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Page 1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拉瓦锡 (A. L. Lavoisier , 1743—1794) 是 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他是化学方程式的发明者;他对化学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燃烧”的本质,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说”;他非常重视实验和观察,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我们的推理受到实验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以外,别无他途”;他对化学实验从定性向定量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也被誉为“定量化学之父”、“近代化学奠基人”。

1763 ,法学学士1764 ,研究化学1765 ,候补院士1768 ,征税官1778 ,正教授1775 ,火药局长1789 ,入狱1794 ,绞刑

Page 1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化学发展史化学发展史 --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的发展 简单的说 , 有机化学就是 C 、 H 、 O 和 N 的化学。 其发展是必然的 , 因为人对生命物质的兴趣要比对非生命物质更浓。化学分析的手段发展后 , 势必要用来研究有机的物质。通过有机化学研究知道的物质结构 成为生物化学研究的起点。 有机化学的发展 , 可以从尿素的合成开始。

Page 1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有机化学发展时间表1828 年 Wohler (德 ) 从无机盐合成了尿素1831 年 Liebig (德 ) 有机物元素分析定量法的发明1840 年 有机基团 (group) 的概念的形成1848 年 Pasteur ( 法 ) 酒石酸光学异构体的发现1858 年 Kekule (德 ) C 原子的四价理论1865 年 Kekule (德 ) Benzen环结构的发现( 1869 年 元素周期表的确立 )

1874 年 van‘t Hoff (荷 ) C4 的正四面体结构1884 年 Fischer (德 ) 糖的化学结构研究的开始

Page 1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氰酸中加入氨水后蒸干得到的白色晶体并不是铵盐,到了 1828 年他终于证明出这个实验的产物是尿素。发现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方法,而被认为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锋。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有机物只能依靠一种生命力在动物或植物体内产生;人工只能合成无机物而不能合成有机物。维勒的老师永斯 ·贝采利乌斯当时也支持生命力论学说,他写信给维勒问他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一个小孩来”。后来,还发现同分异构体现象,发现并制备铝等元素单质。

弗里德里希 · 维勒( Friedrch Wohler , 1800-18

82 ) ,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少年时代特别喜爱收集、研究矿物和做化学实验。 1820 年入马尔堡大学。 1823 年以对尿素的研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又去贝采里乌斯留学一年。

Page 1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李比希( 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 ),农业化学的奠基人、生理化学及碳水化合物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1826 在德国建立李比希实验室,首创在大学教授化学实验,创刊了“李比希刊”。专著《有机化学在生理学和病理学上的应用》。首次提出新陈代谢名词,研究土壤化合物,对脂肪、血液、胆汁和肌肉提取物进行研究。长期与维勒一起工作

Page 2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费歇尔( Emil Fischer 1852-1919 ),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荣获 190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对糖类的研究 [1890,合成了 12 个乙醛糖 ] ; 对嘌呤类化合物的研究; 对蛋白质,主要是氨基酸、多肽的研究; 在化工生产和化学教育上的贡献。

Page 2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Page 2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元素的诞生生命元素的诞生 150-20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一次热的富含能量的亚原子颗粒的大爆炸,几秒钟内,产生了最简单的元素( H 和 He )。在宇宙膨大和冷却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物质浓缩形成了星球。一些星球变得巨大无比,然后爆炸,释放能量使较为简单的原子核融合为更为复杂的元素。因此经过数十亿年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及地球上的化学元素。约在 40亿年前,生命出现了能从有机化合物或太阳获取能量的简单的微生物,利用这些能量,它们将地表简单的元素和化合物构造成大量的更为复杂的生物分子。生物化学回答的是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生物分子是如何相互作用来展示生命体显著的生命特征的。

Page 2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组成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生物分子的元素 18 世纪后期,化学家们开始认识到组成生命体的物质与无生命的世界差异极大。 Antoine Lavoisier ( 1743-1794 )注意到“矿物世界”的简单性,并与复杂的“植物和动物世界”进行了比较,后来他知道,生物组成分子富含碳、氧、氮和磷。

Page 2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元素的丰度生命元素的丰度 90多种天然元素中只有 30种之多的元素对生命有机体是必须的,大多数有机体的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对地低,只有 5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高于硒( 34 )。有机体中最丰富的 4种元素是 C 、H 、 O 和 N ,它们的总和超过了大多数细胞质量的 99% ,它们是最轻的能够形成一个、二个、三个和四个价键的元素,但最轻的元素形成最强的价键。痕量元素( trace element) 代表人体最轻的重量,但对生命却是必须的,通常因为它们对一些蛋白质,包括酶的功能为必须。例如,血红蛋白分子输送氧的能力绝对依赖于只占总质量0.3% 的四个铁离子。

Page 2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组成生命的元素的丰度组成生命的元素的丰度

Page 2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分子是碳的化合物生命分子是碳的化合物 生命有机体的化学是围绕着碳被组织起来的。C 与 H可以形成单键连接,与 O 和 N可以形成单键或双键连接。生物学中 C 与 C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一个碳原子可以与一个、二个、三个或四个其他碳原子形成稳定单键,两个碳原子可以共享两或三对电子,形成双键或三键。 生物分子中共价连接的碳原子可以形成线状的、分支的或环状的结构。

Page 2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Page 2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功能基团决定了分子的化学特性功能基团决定了分子的化学特性 绝大多数生物分子可以看成是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碳氢化合物的骨架非常稳定,氢原子可以被各类功能基团取代生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家族,典型的有醇、胺、醛和酮、羧酸等。 多数生物分子是多功能的,含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功能基团,每一种基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反应。化学词语中说某化合物的“个性、性质” , 如肾上腺素或乙酰辅酶 A ,就是由其功能基团的性质和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决定的。

Page 2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一些常见的生物分子的功能基团一些常见的生物分子的功能基团

Page 3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分子中一些常见的功能基团

Page 3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 几乎所有生命有机体的有机化合物,形成后都是生物活性物质。这些分子在生物进化过程为了适应特定的生物化学和细胞学功能被选择下来。生物分子可以这样定义或理解:原子之间的结合类型,涉及结合的形式和强度、三维分子结构和化学活性,三维结构三维结构在生物化学中特别重要。生物学作用如酶与底物的作用、抗体与抗原的作用、激素和受体的作用,都是高特异性的。这种特异性靠分子之间的立体互补和静电互补来实现,显著的是,维持三维结构的作用力之中的是非共价作用,单个作用力弱,但有显著的累积效应。

Page 3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有机体与无生命物质的区别• 首先是化学复杂性和组织的程度,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分子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结构,而无生命物质—黏土、沙子、岩石、海水,通常是相对简单的一些化合物的混合物。

• 其次,生命有机体从它们的环境吸收、转化和利用能量,通常是化学营养物或太阳光能,这些能量使得有机体建造和维持它们的复杂结构,并作机械、化学、渗透和其他形式的功。无生命物质不能以系统的或动力的形式利用这些能量来维持结构或作功。

Page 3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有机体与无生命物质的区别 有机体与无生命物质的区别 •第三,生命有机体有精确的自我复制或自我装配的能力,是生命有机体的精华特征。一个细菌放在无菌的营养培养基中, 24小时可以制造出十亿个一样的“子代”细胞,每一个细胞含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分子,有些非常复杂,但每个细胞都是原始细胞的一份真实拷贝。

•第四,有机体的每一个成分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定的功能。

Page 3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以统一的化学术语解释不同的生命形式

有机体的差别极大,但生物化学的研究表明,所有有机体在细胞和化学水平上是十分相似的。生物化学用分子的语言描述所有生命体的结构、机制和化学过程,提出各种生命变异形式下生命的组织原理 --生命的分子逻辑。虽然生物化学在医学、农业、营养和工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前景和实际应用,但其最终的焦点还是关注对生命自身的了解。

Page 3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所有大分子都由简单的化合物构造 大多数有机体系统的分子由 C 原子与其他碳原子或者 H 原子、 O 原子或 N 原子共价连接而成,碳原子的特殊结合特性允许形成一大类不同的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也称相对分子质量)低于 500 ,如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被称为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及多糖的单体亚基。一个单个的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 1000或更多个氨基酸残基,脱氧核糖核酸( DNA )可能有数百万个核苷酸组成。

Page 3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有限数量的单体组成生命物质有限数量的单体组成生命物质• 大肠杆菌的每个细胞含有几千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包括一千种不同的蛋白质,同样数量的不同的核酸分子及数百种类型不同的糖和脂。在人体内,有数万种不同的蛋白质,多种类型的多糖和脂及多种其他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 DNA仅由四种不同的单体—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 也只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蛋白质由 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 8种核苷酸组成了所有生物的核酸, 20种氨基酸组成了所有生物的蛋白质。特殊的单体亚基序列及大分子的空间排列形成了大分子特别的生物学功能,如基因、催化剂、激素等等。

Page 3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Monomeric subunits in linear sequences can spell infinitely complex messages.The number of different sequences possible(S)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kinds of subunits(N) and the length of the linear sequence(L):S=NL. For an average-sized protein(L400), S is 20400—an astronomical number.

Page 3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物质单体往往不止一种功能生命物质单体往往不止一种功能

组成生命体所有大分子的单体亚基往往行使不止一种功能,如核苷酸,不仅是组成核酸的单体,还是能量载体分子、物质活化分子及信号分子;氨基酸既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还是激素、神经递质、色素和其他类型生物分子的前体。

Page 3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供应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供应 能量是生物化学的一个中心主题,细胞和生命体依靠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来抵抗无情的以最低能量状态的衰减趋势。信息的储存和表达需要消耗能量,没有能量,富含信息的结构将不可避免的变得无序和没有意义。与工厂里的合成一样,细胞中发生的合成反应需要能量的输入。能量在一个细菌的运动、或者一个奥林匹克赛跑选手、或者萤火虫的发光、或者一个鳗鲡的放电中被消耗。细胞有一种有效机制可以偶联太阳或燃料的能量来满足生命的需要。

Page 4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有机体与它们的环境永远也不会平衡 有机体与它们的环境永远也不会平衡 生物进化中第一个形成的细胞应该是油性膜包裹的原始细胞的水溶性分子,使之隔离并允许累积相对高的浓度,有机体内所含的分子和离子与其环境相比,在类型和浓度上不同。例如,淡水鱼的细胞与其所处水环境相比所含有的无机离子的浓度差别很大,蛋白质、核酸、糖和脂肪等存在于鱼体内,但环境介质中几乎不存在这些分子,而只含有比较简单的分子如二氧化碳、分子氧和水。只有通过不断地消耗能量,鱼才能够建立和维持这种与环境浓度的明显差异,在鱼死后,鱼的组成分子才渐渐释放,与环境保持平衡。

Page 4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命有机体与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平衡,死亡和腐烂才回复平衡

Page 4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分子组成反映了一种动力学上的恒稳态分子组成反映了一种动力学上的恒稳态 虽然一个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在整个时间内几乎是恒定的,但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内的分子群却远远不是恒稳态。分子通过不断的化学反应被合成和分解,需要不断地向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现在从你的肺中携带氧到你大脑中的血红蛋白分子是上个月合成的,到下个月,它们将会被降解,并由新的血红蛋白分子所取代。你刚刚从你食物中摄取的葡萄糖现在正在你的血流中循环,在今天结束前,这些特定的葡萄糖分子将会被转化为其他的分子如二氧化碳或脂肪,将会被新来源的葡萄糖分子所取代。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的数量几乎是一个恒量,因为合成或摄入的速度将会与其降解的速度达到平衡。浓度上的恒定是动力学恒态的结果。

Page 4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Page 4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从它们的环境转化能量和物质生物从它们的环境转化能量和物质 •生命细胞和生物体必须作功来保持存活和繁殖自身,细胞成分的不断合成需要化学能、逆浓度梯度积累和保持盐份及各种有机化合物涉及渗透能、肌肉收缩或细菌鞭毛的运动需要机械能,生物化学研究能量的吸收、转运和消耗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了解生物能学的基本原理。

•生物体是一个开放体系,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生物体通过两种策略由环境获得能量:由环境获取化学燃料并通过氧化得到能量、由太阳光能吸收能量。

Page 4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Page 4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生物体系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生物体系• 生物体利用燃料或太阳光的能量构建和维持它们的复杂性,特别是结构。

• 不论发生化学或物理的任何改变,能量总的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形式可能会变。

• 生命有机体的细胞是在恒定的温度下的一种化学引擎。

Page 4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电子流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电子流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几乎所有生命有机体都直接或间接地从太阳光的辐射能量获得能量,这种光能发生于太阳中的热核聚变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吸收光能,用于驱动水分子中的电子到二氧化碳,生成能量丰富的产物如淀粉和蔗糖,并释放分子氧到大气中去。非光合作用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氧化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丰富的物质获得需要的能量,并传递电子到大气氧生成水、二氧化碳及其他终产物,在环境中被再循环。•事实上所有生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都来自于太阳能。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流动成为生命细胞能量转换的基础 。

Page 4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Page 4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及发展简史及发展简史

Page 5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分离纯化方法;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遗传物质信息传递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物质的结构、功能;物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组成。2.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过程。3.分子水平上的物质的结构、代谢与客观上的生物功能及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4. 遗传物质的信息传递及调控。

Page 5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什么是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 , 是生命体内的各类物质的结构 , 功能和作用过程与机理。英语中有Biochemistry 和 Biological chem- istry 两个术语。生物化学有三个源头: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 : : 氨基酸、蛋白质、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糖、脂质、 核苷酸、核酸核苷酸、核酸 医学生理学:医学生理学:维生素、激素、辅酶维生素、激素、辅酶 发酵工业: 发酵工业: 酶学、物质代谢酶学、物质代谢

生物化学于生命科学生物化学于生命科学 ,, 就象就象 ABCABC 于英于英语语

Page 5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德国医生霍佩 -赛勒 (Ernst Felix Hoppe-Seyler) ( 1825-1895 ) 1877 年为了将生理化学(即生物化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首次提出“ Biochemie” ,译为英语名词为 Biochemistry或 Biological Chemistry ,即生物化学。他还首次获得纯的卵磷脂及晶体状的血红素。首创蛋白质 (Proteide) 一词。还研究过代谢、叶绿素和血液。

他的学生 Friedrich Miescher ( 1844-1895 )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 nuclein (脱氧核糖核蛋白)( 1871 )

他的另一位学生 Albrecht Kossel ( 1853-1927 )因对蛋白质、细胞及细胞核化学的研究获得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分离到腺嘌呤、胸腺嘧啶、胸腺核苷酸,还分离出组氨酸。

Page 5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我们现在知道 , 生命体内的主要物质是 : 蛋白质〔氨基酸〕,核酸 [核苷酸 ] ,糖类和脂类。 还有一类所占比例很小但功能很重要的小分子-维生素和激素。在这些分子中 , 对脂质的研究最早 , 19 世纪上半叶对其结构就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对糖的结构的认识多半要归功于Emil Fischer 从 1884 年开始的研究工作。而发酵工业的发展使酶学和代谢学有了发展 , 化学与医学、生理学的结合则导致了维生素、激素、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的发现。对核酸的认识起步较晚 , 在 1870 左右才注意到其存在 , 19 世纪末又是 Emil Fischer 对嘌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 成为我们对核酸结构的理解的开幕。 生物化学在 1920 年以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Page 5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发展简史(一)发展简史(一)• 现代生物化学从 18 世纪下半叶,从拉瓦锡研究燃烧和呼吸开始;

• 中间代谢产物的首次发现;• 1835 年,贝采利乌斯说明催化作用;• 1848 年,肌肉热能来源及肝脏的生糖功能;• 1859 年,《物种起源》;• 1865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定律;• 1877 年, Biochemistry 和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国际生化研究中心的变迁;• 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1928 年 德国 Wöhler NH4CNO CO(NH2)2

Page 5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发展简史(二):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 20 世纪的前 30 年:生理学、化学。

营养学的真正的黄金时代。 20 年代, 1926 年美国 Sumner 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的结晶。 30 年代, 1933 ~ 1936 年 Krebs 提出了著名的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

40 年代前后,能量代谢,生物能学。

20 世纪中期生物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和成熟的学科

Page 5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发展简史(三):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950 年 Pauling (美国)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螺旋

1955 年 Sanger (英国)胰岛素一级结构的测定

1953 年 Watson (美国)和 Crick (英国) DNA 双螺旋结构 DNA 双螺旋结构的提出使生物化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Page 5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核酸的研究进展很快,在核酸一级结构测定和核酸人工合成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60 年代, 1961 年法国 Jacob 和 Monod 操纵子模型70 年代,进入生物工程的研究。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第一个基因工程产物 somatostatin 。 90 年代, 1990 年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基本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产生了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基因组学等。

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Page 5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及实践应用的关系及实践应用

Page 5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工业方面:纺织工业制革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发酵工业

Page 6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医学:医学:疾病发生机制疾病发生机制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制药及药品生物制药及药品临床诊断及诊断试剂临床诊断及诊断试剂癌症发生及治疗癌症发生及治疗预防医学预防医学

Page 6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农业农业农业营养农业营养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固氮作用固氮作用

除草剂除草剂

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农作物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Page 6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新材料新材料

新剂型新剂型

化妆品化妆品

其他其他

Page 6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重大发展年代表1897 年 Buchner 发现酵母细胞质能使糖发酵1902 年 Fischer 肽键理论1926 年 Sumner 结晶得到了脲酶 ,证明酶就是蛋白质1935 年 Schneider将同位素应用于代谢的研究 1944 年 Avery 等人证明遗传信息在核酸上 1953 年 Sanger 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测定 Waston-Crick 提出 DNA 双螺旋模型 1958 年 Perutz 等解明肌红蛋白的立体结构 1970 年 发现了 DNA限制性内切酶 1972 年 DNA 重组技术的建立 1978 年 DNA双脱氧测序法的成功 …1990 年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2001 年完成 , 进入 后基因组时代

Page 6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中的关键技术生物化学中的关键技术• 比色 ( colorimetry) (19 世纪 30-40 年代 ) 。• 电泳 (electrophoresis)(1923 )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

• 超离心 (Ultracentrifugation)(1925 )蛋白质、细胞亚器官的 分离;分子量的确定

• 同位素标记 (isotope labelling) ( 1934 )物质代谢途径、生物大分子结构测定

• 层析 (chromatography) ( 1944 )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 X-光衍射、 NMR 生物大分子结构测定

Page 65: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一、 地球上的生命体( organism)中化学物质的种类、结构、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规律。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能能告诉你什么告诉你什么

Page 66: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不能不能回答的问题回答的问题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 又是什么样子? 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DNA 和蛋白质什么时候建立了“软件”和“硬件”的关系?宇宙中有没有不同于地球生命的生命体?

Page 67: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宇宙并非自古亘生宇宙并非自古亘生 它一直在不停地演化,从 Big Ban

g 到原子的出现,恒星行星的出现(星体演化),有机化合物的出现(化学演化), 原始生命的出现(结构演化),高等生物的出现( DNA 和细胞的演化),智慧的出现(组织演化),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演化)。

Page 68: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演化(演化( evolutionevolution )才自古亘生)才自古亘生宇宙在演化

星体在演化 物种在演化

社会、文化在演化文明、科技在演化我们每个人在“演

化”

Page 69: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 要求要求 要学会自学要学会自学。 在你来听课时, 已经将相关部分看过至少至少一边一边。不然收效甚微, 不如不来。

Page 70: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 //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生命科学学院(理科)专业基础课。预修课程: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组成生物体各类物质(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激素等)的结构、功能以及常用的分离、分析和测定方法。

Page 71: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绪论、水分子、氨基酸、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酶学、核酸化学、糖生物化学、脂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糖生物化学、脂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激素与信号传导、生物膜与运输。酶、激素与信号传导、生物膜与运输。 基本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理解和掌握组成生物体重要生物化学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用所学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判断、解释和分析日常发生的生物化学现象的本质,指导科学研究及实际应用。

基本内容:绪论、水分子、氨基酸、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酶学、核酸化学、糖生物化学、脂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糖生物化学、脂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激素与信号传导、生物膜与运输。酶、激素与信号传导、生物膜与运输。 基本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理解和掌握组成生物体重要生物化学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用所学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判断、解释和分析日常发生的生物化学现象的本质,指导科学研究及实际应用。

Page 72: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一)静态生物化学部分(生物化学 A (上)):生物化学绪论糖与糖生物化学脂与脂类生物化学维生素与辅酶生物膜与运输激素及信号传导氨基酸与蛋白质生物化学酶学核酸化学

Page 73: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二)动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代谢部分:代谢总论、生物能学、生物氧化、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肝胆生化与肝脏疾病、代谢调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DNA 复制、 DNA 修复、 RNA转录、转录后加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重组 DNA 、基因的表达调控。

Page 74: Biochemistry (Biological Chemistry)

• 教学参考书: LehningerLehninger ::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StryerStryer :: BiochemistryBiochemistry 王镜岩王镜岩: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提问: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或或 @[email protected])n)

• 讲义下载: http://vcampus.fudan.edu.cn/course_52http://vcampus.fudan.edu.cn/course_52• 习题: 见教科书附录,可在网上寻找,见教科书附录,可在网上寻找,注意并非习题做得

越多就水平越高,习题是人“编造”出来的。• 工具书 : 《英汉《英汉 //汉英生物化学词汇》汉英生物化学词汇》沈昭文 ,沈仁

权等主编 , 科学出版社 , 1998

www.worthpublishers.com/lehningerwww.worthpublishers.com/lehninger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