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与美邂逅在访古的途中 - Chuzhou.cnszbk.chuzhou.cn/czrb/page/1/2017-09/04/A03/20170904A03_pdf.pdf · 为赏析,而是阐述自己的版本学理 念。先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述梦

图 书 角

2017年 9月 4日 星期一教 育教 育3

电话:总编办:2182812 新闻部:3022845、2182867 专刊副刊部:2182835 晨刊部:3025737(热线)、2182122、3025770 记者部:2182809、2182806 摄影部:2182833 网络部:2182129 群工发行部:2182820法 律 顾 问 :马 小 广 告 中 心 :2175666 2175600 15755009999 办 公 室 :3025757 校 对 出 版 部 :3024678 新 闻 研 究 室 :2182830 广 告 许 可 证 :皖 滁 工 商 广 字 002 号 马 鞍 山 钢 晨 印 务 公 司 印 刷

本报地址:滁州市会峰大厦(会峰西路)555号邮 政 编 码 : 239000

子 衿 风

立秋过,日头仍高挂,很热。心绪烦乱。忽而有了一场“艳遇”。

好书如美人。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古艳遇》濯濯然有清凉之气,装扮素淡雅静,个子又极窈窕,站在一众笨拙厚肥又花里胡哨的“村姑”或“洋妞”里,卓然不群。原打算闲抛书卷午梦长,谁料想,一旦亲近,便不愿放下。牵手凝眸,更觉诗书氤氲,余香脉脉,如一位知性的大家闺秀,浅敷薄粉,兰心蕙质,自在得恰到好处。

有“女”如此,幸赖其“父”养育得当。柳向春现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浸淫古籍书目、文献整理工作多年。以我之乡野僻闻,素不知士人风流。据说柳向春那篇《也谈<论语>的得名》曾经轰动一时,力碾百家讲坛某位所说的《<论语>心得》。今读此文,确乎恳切。以训诂学打底,说文解字,条缕分析,最后将之归结为《伦语》。同样讲伦理道德,植根的文化土壤之深浅不可同语。柳向春尽日与古物打交道,练就慧眼鉴真的本事,于浮世繁嚣中自守一隅,若有所得且化为文墨,时与同好漫谈相商。其文陆续刊于《藏书》《藏书家》《上海文博论丛》等,此次结集精选了 26 篇,终于从深闺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浩汤汤,得以传承的载体,以书为最,次之绘画、书法、篆刻,不一而足。这26篇文章虽是沧海一瓢,一滴水可照影汪洋,一朵花可流芳人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文献和实物为依据,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兼之以古雅遒逸的笔触,体现了作者熟谙

文史掌故,悠游中国传统的为文特色。比之文气的绵远络绎,内容的扎实厚道更折射作者身为鉴定家的见多识广。

以《士礼居旧藏汲古阁本<梦窗丙丁稿>述》为例。柳向春撰此文非为赏析,而是阐述自己的版本学理念。先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述梦窗词的初刻,即汲古阁明末时的《宋六十名家词》版的影响力。由于播散甚广,仅大陆公藏单位就有三十余家收藏,所以算不得珍贵。那么,为何特别看重士礼居旧藏呢?因为有些附加因素对决定版本的良莠至关重要。

柳向春接着畅谈对清代吴中四大藏书家之一士礼居主人黄丕烈之人物品藻。他推断,汲古阁梦窗词不入这位藏书大家之法眼,细细翻阅,藏本毫无收藏印记反倒有一百余处黄氏校笔,可见黄丕烈的纠结心态。然而,正是名人的批校和题跋提升了版本的价值,因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柳向春梳理刻本的递藏过程,尤对民国苏派画家吴湖帆诗词书画之创作加以分析,更以吴氏《丑簃日记》中关于《梦窗丙丁稿》的记载相互印鉴。这一番费心费力、徐徐推进的工夫,非等闲可为,毕生积累与发酵遂得此佳作。

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有言:“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明帝

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创立鸿都学,以集奇异,天下之藏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余乘……”此书是提及收藏的重要专著。溯其源头,从开始就显出纷纷乱乱。鉴藏之道,悠长漫远,原是帝王贵族、文人雅士玩物遣兴之消闲,近年渐由王谢堂前飞入民间。收藏之兴,勃勃然而又惘惘然。要避免乱花迷眼,首先须常看书画实物,加深自己的感知认识,更需要真正的专家指点迷津。文物之所在,总要生出些怪诞不经的非常人事。古书里说有一种灵犀,点燃其角

能照亮幽黯隐蔽的地方,后常喻作事理洞察、是非明辨之要义。上海博物馆之藏品胜境,有柳向春等人掌眼把脉,真是有幸的。

收藏毕竟以财力为盾。于我而言,能读到芬芳的好文章,便欣欣然觉得享受。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推门入庭中,仰首可望月。月中有美,与我相隔渺茫;书中有美,却可携手同行。清寂的书径,渐生一树树的繁花。这就是爱书人遇到好书的无限的欢喜啊。

与美邂逅在访古的途中——读《古艳遇》

林颐

“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家闺女可以读大学了。”日前,当躺在病床上的铜城镇高庙社区胡爸爸接过天长市爱心人士送来的6000元捐款时,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家住铜城镇高庙社区的胡兴艳,母亲残疾,且父母均患重病多年,家里债台高筑,现仅靠邻居帮种的几亩地维持家里生计。懂事、争气的胡兴艳在校学习刻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河海大学。然而,接到通知书后,一家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读大学,学费、生活费从哪里来呢?

得知这一情况后,天长市爱心驿站的爱心人士主动联系胡兴艳,并亲自上门看望。经核实情况,爱心驿站决定采取“n+1”的方式进行资助,大家你1000元、他2000元,纷纷慷慨解囊,助其解决上学的后顾之忧。其中,长期在天长打工的江苏盐城人朱红生尽管爱人查出重病,但他毅然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胡兴艳,承诺每月保证其200元的生活费,并帮其购买了一套新衣、一部手机;开学时还帮其买了车票、办理了银行卡。“以后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我会一如既往地帮助你,直到你学业完成。”朱红生的一席话和他的善举,感动得胡兴艳一家连连作揖道谢。

在天长市,像这样“1+1”结对助学的例子不胜枚举。2015年夏加入爱心驿站的王修余,第一次参与站内公益协会会员活动就被大家结对帮困、助人为乐的爱心震撼,自觉融入爱心团队,申请带队参与对困难学生家庭助学核查,和爱心人士一起为困难孩子家修路、购置家具等,并带头捐资助学,认捐结对4名贫困学生,承诺每年资助2600元;同时,为4个留守儿童完成微心愿捐助2000元。同王修余一样,杨志泉两年前得知永丰镇三元村特困生陆明阳考上大学却无钱报名后,主动上门看望,同其结成“1+1”助学对子,并一次性捐助10000元,目前还在继续进行资助。龚永平结对助学5人,捐款2000元,捐增图书价值逾万元。王柱红,三年前一次结对6名贫困生,连续3年每年捐助6000元。邵士高,从2014年开始,夫妻助学结对6人,每年捐款6000元,同时捐助公益活动10000多元;他的善举,还带动了远在上海、浙江等地10多位天长籍朋友回来参与“1+1”捐资助学活动,目前,已累计捐助资金5万多元。

天长市爱心驿站自2013年6月成立之时起就秉持“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实现梦想”的理念,把助学帮困当作主要活动宗旨,通过摸底、核查、认捐等活动,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爱心驿站”成立4年多来,爱心人士先后对该市近2000名困难学生进行摸底,从中筛选出近千名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实地核查,走访范围覆盖全市100多个村(社区)。

“您出资400元就可以帮助一名小学生一年,出资600元就可以帮助一名初中生一年,出资1000元就可以帮助一名高中生一年”。2016年起,“爱心驿站”在群里发出倡议后,会员们踊跃报名,积极认领结对。据统计,自2013年“爱心驿站”开展“1+1”结对助学以来,天长市爱心人士先后同218名贫困学生结成“1+1”助学对子,累计捐助资金66万多元。

天长爱心驿站“1+1”助学李炳旺 文/图

据悉,从 2017 年 9 月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

“部编本”(由教育部直接编写)。此次教材改版,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

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 80%。初中 3 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会相应提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今天,我们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此次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改版,正是我们重拾“文化自信”的表现。我们要想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这些营养,有智慧,有风骨,有情怀,一言以蔽之,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却曾一度轻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其典型表现便是,一些地方的一年级语文课本竟将古典诗词全部删除。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令人欣慰的是,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教材“中国化”的重要性之后,今天,语文教材的第七次重大调整,终于让中小学语文教材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为我们精神打底的,而拥有深厚的底蕴,则能够帮助我们从容、高尚,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迷失自我。几个月之前,风靡一时且久盛不衰的“中国诗词大会”,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当中小学教材已经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一味的背诵与默写,多少年如一日地按部就班的串讲,尤其是测试时的咬文嚼字,使得原本应该是精神享受的古典诗文的阅读,完全成为不能承受之重。因此,要想引导学生真正从小就关注并热爱古典诗词以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借助音频、视频等手段,少一些生硬,多一些灵动,少一些寻章摘句,多一些审美拓展,让每一节语文课堂都诗意盎然,让学生充分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我们的“文化自信”就随之能够真正对孩子们产生入脑入心的熏陶。

教材“中国风”,教学也当诗意盎然范德洲

第十八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于8月18日到23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举行。凤阳县韦嘉、周丽雅等7名运动员参加了“极光号”遥控赛、“昆明号”制作赛和航行赛、“强弩号”航行赛、“银河战士”穿越赛、“纸折帆船承重赛”六个项目,共获得1枚银牌、1枚铜牌、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8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第十八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等五部委主办,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40支代表队,共15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本次比赛以“驰骋梦想草原,拥抱绿色海疆”为主题,分为航海模型制作赛、航行赛、遥控赛、创新项目赛、大学生项目赛等5个大项、30个小项。同时,还举办了航海知识竞赛、“我爱祖国海疆”征文、绘画大赛。

凤阳在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中获佳绩韩延龙 张小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