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玩转手机软件 增添学习乐趣 - paper.people.com.cnpaper.people.com.cn/rmrbhwb/page/2016-08/20/05/rmrbhwb2016082005.pdf · 词语,我会利用它进行查询,随时随地

0505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学中文

点 点

滴 滴

责编:刘 菲 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日,深圳市光明新区的几个社区,利用暑假展开了旨在指导社区归侨学生学习成语知识的活动。该活动通过竞赛、闯关、团队游戏等不同形式来提升学生对学习成语的兴趣。众所周知,学习形式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全球汉语热仍在不断升温,外国汉语学习者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有特色的中文学习手机软件不断出现,疯狂猜成语、易说汉语、汉语拼音(Chinese Pinyin)、熊猫中文(PandarinChina)……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学中文的新途径。

随时学习有效率

使用手机软件,可以帮助学习者充分利用零星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北京工业大学伊朗留学生韩默说,他最近才开始使用手机上的中文学习软件,比如普利科(Pleco),一款汉英字典。这款软件除了可以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外,还可以进行汉语水平考试的模拟测试。“我即将进行汉语水平考试的时候,就会利用这个软件复习;跟中国人聊天的时候,遇到不会说的词语,我会利用它进行查询,随时随地都 可 以 ,非 常 方 便 。”除 了 普 利 科

(Pleco),韩 默 还 下 载 了 练 习 中 文(TrainChinese)这款软件。他说,练习中文(TrainChinese)有教使用者如何写汉字的功能,如果临时想不起来汉字

怎么写,可以马上在上面查,很有用。在北京语言大学读博士的泰国留

学生潘思敏说,她曾经用一款软件练习过硬笔书法。和在纸上练习相比,在软件上可以反复观看,反复练习,不用担心纸张不够。又环保,又方便,用得很顺手。

提高兴趣花样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中文学习软件中都会设计一些能引起学习者兴趣的小环节,比如和朋友分享学习成绩、获得金币等,使学习者在娱乐中学到知识。

以 中 文 技 能 (ChineseSkill) 为例,它是一款主要针对中文字词教学的 手 机 软 件 。 中 文 技 能 (Chine-seSkill) 的产品经理张洁说,在开发这款应用之前,他的团队已经在汉语在线教育领域探索了 7 年多。最开始,他们做了一个网站,以播客形式向学生定期地提供大量真实的汉语对话和讲解。后来他们逐渐发现,播客形式满足了中高级学习者精进汉语的需求,但是在提升零起点学习者的兴趣和初级教学的课程设计上做得还不够。“于是,我们开始探索一种适合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的移动端教学模式,能够让汉语学习变得有趣、轻松、高效。”中文技能 (ChineseSkill) 由此应运而生。

为了达到“使汉语学习变得有趣轻松”这一目标,张洁说:“我们在整个软件设计中贯穿了大大小小的游

戏化元素,从主线课程的闯关解锁,到课程学习结束时的激励话语,每个细节我们都力争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怀着‘我要更快地通关,获得更高得分’的心态来学习。”

线上线下宜结合

使用手机软件学习中文,虽然优势不少,但是也存在着弊端。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孟德宏认为,使用手机软件学习中文的缺点主要在于“不系统”和“纠错弱”。课堂学习可以保证语言学习内容的系统性,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内容。但从目前手机软件的特点看,主要是按话题进行学习安排,知识点的层次性不太分明,影响了学习的系统性。此外,手机应用可以提供听读训练,但是对于学习者“说”时产生的错误和偏误,不能及时进行纠错,这就很可能使这些错误和偏误成为语言表述中的“痼疾”,而影响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

针对这些现象,孟德宏教授建

议,最好能将手机软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弥补手机软件知识点不系统的缺点;其次,不要忽略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汉字的表意性特征。因为汉字的这一特征一定与“写”紧密结合,因此在使用手机软件学习中文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动手写字;最后,学习中文字词可以利用手机软件,但是“口语练习”则最好在真实语境中进行。

河北省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吕雪菊也主张,要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将碎片化学习和系统学习相结合。除此之外,她还补充说,选择口碑好、适合自己汉语水平的手机应用软件,也是提升中文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手机软件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中文的方式,获得了众多拥趸者,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弊端。要合理使用之,就需要扬长避短。手机中文学习软件好比是餐后甜点,系统中文教学则是正餐。餐后甜点不能替代大餐,手机中文学习软件也不能取代传统的中文教学。

玩转手机软件增添学习乐趣

刘 菲 罗兰烁

里约奥运会上,最吸引世人目光的,除了运动员及其在赛场上的表现,还有高科技的介入。从3D打印技术在运动员服装上的应用,到神经科学在运动员训练中的实施;从射箭赛场上的高科技传感器系统,到游泳运动员的数字记圈器……亮点颇多。科技改变生活。的确,科技飞速发展,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交友方式、购物方式、休闲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科技带来学习方式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率学习的可能。比如,中文学习软件的应用,就给众多外国汉语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汉语的可能。不论你是什么水平,总有一款适合你。

生长在海外、在中文学校学习的华裔子弟,正处于热衷新鲜事物的年龄段,中文学习软件对他们的吸引力也不小。如果老师或家长善加引导,就可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有的老师在班里同学中建了微信朋友圈,并规定,在这个朋友圈里,必须用中文表达。一时间,由于热衷朋友圈,学生们踊跃使用交流,不知不觉间练习了中文,创造了使用中文的机会。还有的老师在教授汉字时,先不强调传统的一笔一画的书写训练,转而让学生学习电脑打字,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并对汉字有了一定印象后,再转回到传统识字训练。毕竟在海外开展汉语教学,保持学生兴趣,避免学生流失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对于新的学习工具要抱有开放的态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 达 到 为 自 己 的 学 习 服务 , 为 课 堂 教 学 助 力 的 效果。这,应该也是手机中文学习软件开发者的初衷。

科技改变学习方式

暑假里,西班牙马德里爱华中文学校的 15 名师学生,怀着无比好奇和兴奋的心情,来到美丽的杭州城,参加由浙江省侨办主办、杭州金城外国语小学承办的2016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

学习中国文化,是“寻根之旅”的一个重要内容。营员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了他们。比如,寻找由数字和十二生肖组成的成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三年五载、十全十美、对牛弹琴、马到成功……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

对于华裔学生来说,唐诗宋词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听了老师讲的关于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后,营员们对

《满江红》也就感到亲切,也更易理解了。学汉字、画京剧脸谱、雕刻印章、学剪纸、学武

术、了解茶道文化、练习硬笔书法、击鼓……丰富而又特别的文化课,令营员们目不暇接。赵悦寒是年龄最小的一名营员,平常好动聪明的他,被这些文化课紧紧吸引住了,变得格外安静,也学得非常投入。他亲手雕刻了印章,这个小小的学习成果令自己特别开心。

学习之余,营员们去动物园和大熊猫亲密互动,参观六和塔景区、宋城,游览西湖……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这些生长在海外的华裔子弟,真切地感受到了祖籍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中文和中华文化有了迫切的求知欲。 (覃芳芳)

亲亲身感受中华之美身感受中华之美

我虽然出生在美国,但是我的父母来自中国,所以说我是龙的传人。从小时候起,父母就教我中文。直到有一天,开始诵读 《唐诗三百首》 的时候,我被那些美妙的诗句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中国的著名诗词,还经常叫爸爸妈妈给我讲解。

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的作品,让我们背诵他的诗句。在美国的教会,很多孩子会学习《圣经》,除了学习基督教的道理外,《圣经》 还是孩子们学习英文的宝典。不过当我读过 《圣经》,读过莎士比亚的诗句后,我发现我还是最喜欢中国的诗词。

中国的诗词美,美在它的意境描述。中秋节到了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吟诵张九龄的美作 《望月怀远》 中的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读着这两句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望无边的大海,平静如镜,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的美景。我还想到虽然地球上有些地方春秋不共,但是这一个时刻,天涯海角都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中国的诗词美,美在它的用字奇妙。往往寥寥几个字就好像把一幅

画挂在你的面前。比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只有7个字,但是读者分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 一道瀑布高高地挂在香炉峰的山崖上,在阳光照耀之下,周围萦绕着一股紫烟,宁静而美丽。这个句子如果用英文来表达,可以翻译成“The sun shines on Xianglu summit and thespray from the bottom of the waterfall looks like purple smoke”,不但句子很长,而且那个美景和美感也无法传递给读者。再比如,白居易的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只用了短短14个字就已经清楚地表达了在哪里、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周围的景色怎样、诗人的心情如何。如果用现代文或者英文来表达,估计又是长长的一大段话。每当我读到这些奇妙的诗词,都对我们的祖先钦佩不已。

中国的诗词美,美在它表达的壮观和豪气。例如,杨慎的两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诗人对于世事的态度跃然纸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俯看周围的山峰,都觉得在自己的脚下的感觉我也体会过。今年初,我们一家去夏威夷度假,爬上了太平洋最高的莫那克亚山,看到周围的小山头,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了这两句诗,也体会到杜甫作诗时的豪迈。

中国的诗词美, 还美在诗人的爱国情怀。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体现着诗人呼之欲出的赤子之心。

我被中国诗词的气势所震撼,被它的美所吸引。与中国诗词的亲密接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中文的奥妙,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广博。我为中国古代众多诗词大家的才华而折服,为中华诗词的浩繁而心生敬畏,也为自己的中国血统而深感自豪! (寄自美国)

(本文获第十七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爱我中华诗词美李明道(11岁)

爱我中华诗词美爱我中华诗词美李明道李明道((1111岁岁))

从小生长在地道的北京四合院,蹦蹦跳跳地去上学,身后会飘来淡淡的一声:慢着点儿!看着点儿路!小心别摔着了!对我来说,这就是记忆中抹不去的亲切的乡音——永远让我引以为傲的北京话。

20世纪 90年代,踌躇满志的知识女青年, 离开了长满槐树的僻静胡同儿,怀揣着探寻世界的梦想来到法国巴黎,度过了所有海外游子都经历过的迷茫,努力地适应着陌生的环境。曾经 6年没有回过家乡。期间,凭着以前从事旅游行业的经验,开始接待来自中国的旅游团。第一次接待来自家乡的团队时,正在忐忑不安,忽然听到一声“北京来的吧?”这种北京人之间特有的问候,顿时让身在海外的我陌生感全消,心中涌起说不出的温暖。

结识了来自瑞士的小伙子,追随着爱情的脚步,来到苏黎世定居。再一次开启了新的语言环境,先后用德语读了不同的文凭,德语、法语水平突飞猛进。但在不知不觉间,母语却被疏忽了。有时一周两周也说不上几句中文,更别提北京话了。工作和家庭逐渐稳定之后,对母语的思念越来越强烈,有时甚至担心,自己还会不会用中文自由地表达……

一天清晨醒来,我先生轻描淡写地说,你昨晚睡觉说梦话了,但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你说的是中文。听到此处,心中一阵狂喜,原来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依旧是那未改的乡音!在国外呆的时间越久,对乡音的怀念之情越是挥之不去,于是开始刻意去寻求说中文的朋友,心中渐渐产生了推广这美好

语言的想法,痴痴地想,若中文能成为世界上一种通用的语言该有多好。

儿子出生后,他咿呀开始说德语,我意识到,自己的后代有可能会丢失我那么引以为傲的中文。为了让他能用妈妈的语言与妈妈对话,下决心一定要让他学会中文,学会说北京话。于是,在儿子3岁半的时候,我把他送回了北京的姥姥家。可笑的是,4个月以后,当他爸爸把他从北京接回瑞士的时候,他竟然一时忘了德语。到家后我问他想吃什么,他操着地道的京腔说:“我想吃炸酱面。包子也行!”听到这儿,我捧腹大笑,终于从儿子的口中听到了我热爱的乡音。

抱着一定要让儿子继续学中文的想法,找到了苏黎世唐人中文学校。受到学校环境的启发,突然萌生一个念头,为什

么不能利用自己这一口地道的普通话资源,在中文学校教更多的孩子学中文呢?这正是我想为推广中文出力的最好办法啊。凭借对中文的热爱和语言的功底,我顺利接手了一个有着八九个孩子的中文班。

这些孩子中大都是在欧洲出生的华人后裔,另外还有一个瑞士孩子和一个法国孩子。怀揣着对乡音的无限热爱,暗下决心,无论面对多大困难,也一定要坚持。就这样,9年来每个周六风雨无阻地去中文学校教书,班上淘气的孩童们渐渐长成了花季般少男少女,学生人数有增无减。每次面对他们,听着他们那朗朗上口的中文,外加一点儿北京腔的儿化音, 心中充满了喜悦: 终于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海外的孩子们说中文了。

回想20多年的游子生涯,其实我一直是在用乡音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乡音无处不在。以前在国内时,北京话是我的乡音,现在身处海外,面对世界,中文就是我的乡音。

向海外传递家乡的声音是我的责任,用乡音与世界对话是我的梦想。这些年在中文学校教书的经历,也许是我在朝着心中的梦想不断迈近吧。 (寄自瑞士)

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用 乡 音 与 世 界 对 话尹 丹

尹丹近影

尹丹近影

硬笔书法作业

自制京剧脸谱

印章作业

第一次拿起毛笔第一次拿起毛笔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