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無光歲月: 被上帝遺忘的角落pdf.wenweipo.com/2012/04/20/a31-0420.pdf · 屆金像獎還有甚麼重大啟示的話,大抵便是 本土味道強烈,本地電影人的香港意識益發

聲光F e a t u r e責任編輯:梁小島 版面設計:謝錦輝 傳真:2873 245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版逢周五刊出

影碟別注影碟別注

A31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文:亞里安

文:朗 天

本月影訊本月影訊金像獎本土氣息濃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圓滿結

束,《桃姐》毫無意外地成為大贏家,席捲了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等多項主要大獎,而《龍門飛甲》亦如所料,拿下了大部分的技術獎項。

《桃姐》繼承了金像獎的傳統,凡有文藝片參選大獎,通常都會得勝而回。香港以動作片稱譽國際,但代表業界選擇的金像獎其實偏愛文藝,遇上動作片掄元的一年,一般正是同屆沒有較質優的文藝片所致。

另一個金像獎慣例當然是崇洋傾向,凡先在海外影展得到肯定的作品,金像獎都樂意錦上添花。近年的《歲月神偷》和《桃姐》便是明

例。當頒獎禮製作已日漸變成例行公事(包括

如由無 電視轉播,便例牌出現為遷就播映時段,霸道刪減典禮時間)之際,如果說今屆金像獎還有甚麼重大啟示的話,大抵便是本土味道強烈,本地電影人的香港意識益發濃厚。

近四屆金像獎的大獎名單都極具本土氣息。2009的《葉問》和《天水圍的日與夜》,後者不消說,前者表面上是民族主義功夫片,實則甄子丹開創的葉問形象,樹立了評論界稱之為

「特區新男人」的形象,一掃過去十年「無能男」的頹風;2010的《十月圍城》和《歲月神

偷》,都借助特技重現舊日香江,前者更有意為「港式革命」定性。2011年的《打擂台》更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直接間接導致香港主體性論述強勢回歸。

今年最佳導演許鞍華的得獎致謝辭包含了「多謝香港這個城市」的內容,聞之動容。頒獎禮主持在在強調去年香港電影復甦,主題設計上突顯本地電影「新世代」的降臨。(有別於過去十年常掛口邊的「青黃不接」。)

值得一提的是,大會更增設即時傳譯服務,台上嘉賓往往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互用,一改過去兩、三年普通話當道的情況,有意無意重現了港式雜拼文化特色!

提到《三劍俠》,總易令人有點封塵之感,自七十年代由Oliver Reed主演的《三劍俠再顯神通》到九十年代KieferSutherland主演的《新三劍俠》,重拍版本多的是,印象中,自己童年也曾在戲院看過七十年代的《三劍俠》電影,故事完全零記憶,只記得觀眾席好多笑聲,以及真的全程劍來劍往。

今回21世紀捲土重來,導演Paul Anderson銳意為它帶來3D視覺新境界,就連本地譯名都以《3D三劍俠》為號召,說真的,純感官娛樂角度來看,此片絕對交足一百分,3D效果亦比同期

《加勒比海盜:魔盜狂潮》出色得多,不過,平心而論,故事方面又再犯上例牌的劇力乏味死胡同。

最大問題是:「全片到底三劍俠做過甚麼?」,明明是以《三劍俠》之名為題,愈睇愈發覺三劍俠只淪為配角似的,沿途行行企企,開槍多過弄劍,三人個性描寫模糊不清,戲分完全被其他星級角色盡掩蓋,最後再細心留意電影海報及影碟封面的話,自會發現真正主角早露先機。

首先,導演愛將Milla Jovovich的雙重女間諜本是穿梭兩國之間的配角,卻忽然變成重心主角一樣,幾場動作場面基本上是沿用

《生化危機》系列的招牌慢鏡剪接,設計熟口熟面,卻花上不少心思拍攝;年青新劍俠Logan Lerman亦有妹仔大過主人婆之勢,需知道這是《三劍俠》故事的關鍵人物,最後屋簷跟大奸角格劍壓軸戲,竟交由他獨自對決,而非三劍俠合力解決,那就有點名不副實。

個人反覺得全片最眼前一亮的,是Orlando Bloom飾演的型男公爵,外形冷峻又不失一份暗黑邪氣,跟他之前的純靚仔角色帶

來新突破,結尾留下他的反擊伏線,甚有期待度。

值得一讚,還有宮廷實景美輪美奐的攝影表現,目不暇接,紅衣主教兵團亦跟一眾黑色打扮來個對對碰,還有法皇路易十三的傻仔形象,不斷以多套全色騎呢套裝登場,幕後美指應記一功,也造就此藍光碟的高清畫質,得到不同的出色效果,若不太計較劇情薄弱,仍是令人看得賞心悅目的娛樂片王,起碼比導演前作

《生化危機3》好得多。

今年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除了邀請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戲曲界翹楚,演繹多齣膾炙人口的精彩戲碼外,一如以往地安排了多樣的藝術導賞活動,包括藝術講座、研討會、戲曲電影欣賞、藝人談及展覽等環節。其中,戲曲電影將展現中國早期電影不一樣的風貌。

4月20日:京劇電影《生死恨》(缺本)

1948年:63分鐘

導演:費穆 

舞台劇本:齊如山

主演:梅蘭芳、姜妙香、蕭德寅、李慶山

宋朝金兵南犯,程鵬舉與韓玉娘先後被金將張萬戶擄去為奴,且強令二人婚配。婚後,韓玉娘力勸程鵬舉逃回故鄉。事洩,張萬戶將韓玉娘轉賣,並將程鵬舉趕出。程慌亂中將一隻鞋遺落,被韓玉娘拾起收存。程鵬舉攜自繪的軍事地圖投奔抗金元帥宗澤,宗澤得圖,如虎添翼,一舉將張萬戶擊潰。程鵬舉升任襄陽太守,因思念玉娘心切,派家將趙尋攜帶包袱以鞋為證,往原地尋訪。時韓玉娘幾經轉賣,歷盡磨難,寄居於義母李氏家中。趙尋遍訪不得,只得覆命,豈料在返襄途中與韓玉娘巧遇。玉娘見鞋,悲痛萬分,突發重病。鵬舉聞訊趕來,玉娘已臥床不起,夫妻相會,抱頭痛哭,玉娘一慟而終,夫妻遂成永訣。

5月4日: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

1953年:122分鐘

導演:桑弧、黃沙 

編劇:徐進

主演:袁雪芬、范瑞娟、張桂鳳、呂瑞英

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英台與梁山伯同窗三年,山伯卻不知英台原是女兒身。一日,祝府催歸,英台臨別前向師母說出真情並托其做媒。當山伯獲悉真相,趕至祝府,英台已許配給太守之子,梁祝在樓台淒然相會。不久,山伯鬱鬱成疾而亡,英台悲慟萬分,前往哭墳,最後投墳殉情,兩人雙雙化蝶飛去。

5月25日:黃梅調電影《牛郎織女》

1964年:98分鐘

導演:岑范 

編劇:陸洪非、金芝、岑范、完藝舟

主演:嚴鳳英、王少舫、黃宗毅

織女和牽牛星相戀,觸犯天條,牽牛星願一力承擔。金牛星為了維護牽牛星,開罪王母,分別被謫為老牛及牛郎。織女乘王母出巡,私下凡間會牛郎,老牛變回金牛星,撮合二人。自此男耕女織,生活滿足。豈料王母回朝,發現織女擅自下凡,遣天兵押回。金牛星助牛郎追至天庭,乞求王母開恩。王母大怒,擲下髮簪,化成迢迢銀漢隔阻二人。牛郎、織女正苦相會無期,忽然一群喜鵲飛來,投下羽毛架作七色橋讓二人重聚。

地點:香港太空館演講廳(電影簡介由香港電影資料館提供)

《3D三劍俠雙城暗戰》電影的開頭是一宗入室盜竊未遂案,兩個衣 破爛的波蘭男人趁夜潛入有錢人家中,搜尋各種金屬器皿和錢財,結果被夜歸的少婦和德國情郎一頭撞見,搏擊中兩人趁亂逃離。在樹林裡邁 無甚收穫的沮喪步履返回,卻聽見不遠一陣哨響和女人們的哭泣。一排排全身赤裸的各種年齡的猶太女人被繩索牽 ,在幽藍寒冷的冬日清晨,白花花的軀體好像被厭棄的牲畜。畫面外響起機槍掃射聲。兩人的臉冷漠、麻木,疲憊不堪。見不到血的,卻比血更讓人壓抑。

電影的結尾,地下污水管道工人,也就是開頭的小偷之一,慢慢地將地下水道藏匿達1年多的幾位猶太倖存者,一一扶了上來,他的太太給每人遞上了香檳和麵包,他突然像失控一樣對 圍觀的鄰居瘋狂地大笑起來,「看那,他們是猶太人!是我救的猶太人!」搖搖晃晃的死裡逃生者,眼裡一片迷茫和無措⋯⋯其實,誰都不是勝利者,存活也一樣卑微。

嚴格意義來說,《無光歲月》不是一個關於救贖和懺悔的故事,而是在殘暴面前為了存活下去,生命的協作故事。正是這個不同,將它與荷里活的《舒特拉名單》區分開來。前者的生命道德觀更樸實更卑微。

此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也是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寫波蘭」的推薦影片。導演安格尼茲賀卡蘭的來頭不小。即便你對波蘭電影不熟悉,那麼也一定聽過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或者以拍法國三色聞名的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Kielowski),而導演安格尼茲賀卡蘭的啟蒙恩師華依達(Andrzej Wajda),以及之後做其助理導演的贊努西(Krzysztof Zanussi),都是與前面提及的兩位導演一起,為當代波蘭電影的繁盛貢獻良多。其中,華依達與贊努西恰好代表了波蘭電影的兩種精神:華依達對歷史政治議題的敏銳,贊努西則是波蘭70、80年代「道德焦慮電影」的代表,該運動提出,儘管政治對人性作出諸多規範和控

制,但永遠不能解決最重要的人性問題。

一種尋解《無光歲月》的歷史議題和人性關懷,令

戰爭下的各色人褪盡了在極端環境下極易產生的正/反、美/醜。本是趁火打劫的波蘭地下管道工,卻因一次和一群猶太商人的交易而身陷被德軍搜查的危機。但他在德軍面前的謊言和各種掩蓋,大部分時間中都是處於對自己和家人免受牽連的保護。於是,故事就在波蘭管道工的自私、自保和對猶太人慘景的同情之間,慢慢建構一條救贖的橋樑。德軍的每次突襲和懷疑,都將故事推上小高潮。但導演自知空間的特殊性所產生的劇情效果,卻將更多的時間,給予地上和地下兩個世界的人們的生活:管道工對德軍的周旋和求生的算計,以及猶太人的禱告、打鬥、分娩等等維持生命的活動,兩個空間的生命都是微弱卻延續的生長。

電影根據猶太倖存者Robert Marshall的小說改編,事件則來自真人真事。導演曾說,她不希望電影有任何「英雄式」人物的形象出現,即便是猶太人本身,也未能擺脫自私和階級分明的弱點。儘管波蘭管道工最終還是讓勇氣佔了上風,他的善良和同情猶如隨風搖曳的燭火默默燃燒。到底是什麼讓人性的力量脆弱至此?導演在影片中不斷地提問。

大部分場景都設置在地下水管道的黑暗空間。污穢、惡臭、流水以及如迷宮般的管道空間布局,形成了影片如同舞台劇般的風格。演員的嫻熟而自然的表演功力,通過肢體和面容的細節傳遞出深深的恐懼。電影沒有唯美的主題音樂,但對教堂裡德國人受洗而唱的聖歌的巧妙借用,是導演帶領觀眾一起,對上帝的詢問。

波蘭管道工的形象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遺憾。導演沒有令結尾出現獲救的眾人的狂喜,在幸存者和救贖者的笑容中,何嘗聽不到哭泣?

藝術大師的偉大之處,在於對那些看似已得到反覆探尋和討論的命題,仍有 執 的困擾,他們鼓起十二萬分

的勇氣,再次進入人類歷史的那些轉折口,對 靈魂的失落質問上帝在何處?

波蘭女導演安格尼茲賀卡蘭(Agnieszka Holland),在2009年的時候發現,儘管以二戰反納粹為主題,以文學及

電影的創作形式,反映德國對歐洲的猶太人及其他民族施行大屠殺的作品漫天蓋地,但還是沒有能滿意地解答她

心中的困惑:慘絕人寰的戰爭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去了哪裡?

2011年她完成的《無光歲月》(In Darkness),可以說是導演求解的一個嘗試而非結果。但既沒有煽情音樂也沒

有血肉橫飛的視覺驚嚇,電影的發問力量穿透一切。 文:Cate 圖片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提供

被上帝遺忘的角落

■小小的下水道連結的是不同的世界。

■地下世界儘管可怖,但也有生的溫

暖。

■波蘭管道工(前一)因見無辜生命的

死而增添了勇氣。

■管道工不時要應對德軍的猜疑。

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無光歲月:

銀幕短打銀幕短打

戲曲電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