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闲庭 绝境下的从容 - kfrb.kf.cnkfrb.kf.cn/tplimg/1/2014-08/15/11/2014081511_pdf.pdf · 做一朵花的知己 朱成玉 多年前,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是一张逆光的摄影

112014年 8月 15日 星期五

责编:马丽 版式:周文利 校对:亚强闲情闲趣

投稿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轻松轻松图吧哲理哲理小品

散玉碎珠

多味多味斋

闲庭闲庭咖啡

绝境下的从容王晓宇

平常心许扣锁

轻波轻波微澜

做一朵花的知己朱成玉

多年前,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是一张逆光的摄影图片,圆形的拱门配方格子玻璃落地窗,窗内有一张精致的方形桌,桌上有两杯咖啡,一杯尚满,一杯已空。

夕阳斜照在窗棂上,呈暖暖的橘黄色,远处是欧式的洋房。画外音是:口袋里只有 5 个便士了,我不喝咖啡,请给我来一份夕阳。

看图片的时候,我的心訇然而动,先不要说构图的精致与完美,单单那一种意境、那一种从容与豁达就令我痴迷。如果是我,没有钱了,会不会很慌张?会不会很失落,像一只丧家犬一样,夹着尾巴跑来跑去,忙着找工作,忙着找朋友借钱度过饥荒,怕失业,怕生病,谁还会有闲心看夕阳?

跟朋友说起对这幅图片的感受,朋友忍俊不禁地笑了,说,口袋里没有钱,还有心思看夕阳,都说吃饱撑着了才会干这种傻事,怎么没有钱还有心情干这种傻事啊?

我张了张嘴,生生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他不是缺乏艺术修养的人,可是他还是用惯常的思维和大多数人的角度去结构这个问题。他不缺钱,多年的奔波操劳,

兢兢业业,已经集攒下一份不小的产业,可也不见他放下手里的事情去休闲、看书、看夕阳,他天天忙着打理手上的事情,谈合同,签合约,一会儿国内,一会儿国外,忙得脚打后脑勺。因为不能按时进餐,他患上了严重的萎缩型胃炎,不过是刚刚进入中年的人,额头上已是沟沟壑壑,两鬓青丝,已早生华发。看见他,我便跟他开玩笑,你的钱多得在仓房里招了耗子,何必呢?拿出点时间,享受一下生活,调整一下身体,岂不比什么都好?

他摇了摇头笑了,说,你不懂,当你看到那个数字一天一天不断水涨船高,那种幸福感和成就感简直难以言喻。我明白,他说的数字当然是指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为了那个数字,他疯狂工作,像一个工作狂一样没日没夜。为此,妻子说他已经 3 年没有一起吃过烛光晚餐;儿子则说,父亲从来没有到学校开过家长会。后来,妻子爱上了别人,一个肯和她一起看夕阳的人,顺便也把他的儿子带走了。他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人抱着一堆的钞票欲哭无泪。看见我,他抱怨说:“你说我有什么错?我拼命地在外面打拼,不就是为了妻子和孩子能过得好一点 吗 ? 我 容 易 吗 ? 看 人 脸 色 ,饥 一 顿 饱 一 顿 ,图 什 么

呀?”我也笑了,说:“她图的是那个人能陪她一起看夕

阳。”他怔住了,呆呆地看着我,说:“看夕阳有那么重要吗?那个男人哪儿比我好?每个月挣那么几张有数的钞票,想去一趟欧洲都得攒好几年,看夕阳,赏月光,风花雪月称斤买,能当饭吃啊?”

我听了,无言以对。滚滚红尘中,有多少人和他的想法一样?眼睛里除了钱,什么都看不到,那是人生唯一的目标,也是人生终极的理想,物质带给他的满足和喜悦远远超越了人间的一切。不言而喻,结果肯定是凄凉的。

如果有一天,我失业了,没有钱了,我会不会很从容很镇定,甚至底气很足地对餐馆里的服务员说,我不吃饭了,请给我来一份夕阳。

夕阳当然不能吃,只能慢慢欣赏,但不太如意的人生,会因为这份夕阳美丽生动起来,惆怅不安的心境会因为这份夕阳温暖舒畅起来。当人生走到绝境的边缘,我们不妨从容对待,洗个澡,美美地睡上一觉,明天之后,一切都会是一个新开始。

瑞 士 著 名 杂 技 演 员 弗 雷·迪 克 瓦 9岁 时 ,第 一 次 参 加 国 际 杂 技 大 赛 就 成 功摘取一枚金牌。

回 国 后 ,瑞 士 著 名 报 纸《新 苏 黎 世报》第 一 时 间 采 访 了 小 弗 雷·迪 克 瓦 。记 者 问 :“ 台 上 霓 虹 灯 闪 烁 ,台 下 人 山 人海 ,还 有 来 自 世 界 各 地 的 杂 技 高 手 ,你难道就不紧张吗?”

小 弗 雷·迪 克 瓦 想 了 想 后 回 答 说 :“ 我 在 完 成 所 有 动 作 的 过 程 中 ,只 把 舞台 当 作 平 时 训 练 的 教 室 ,而 把 舞 台 下 面的观众当成队友和教练。”

小 弗 雷·迪 克 瓦 的 话 令 人 钦 佩 。 原来 ,在 通 往 成 功 的 路 上 ,面 对 严 峻 的 挑战 ,能 够 保 持 淡 定 、拥 有 一 颗 平 常 心 比什么都重要。

■有的时候应该要学会用简单的

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我不知道什么叫资格,但是我

知道我每一刻都在想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话可

不是我说的,是子曰。

■我这辈子都不会和你顺路。

■律师不是消费品,你请谁做你

的律师,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要为你的

选择埋单。

■我现在就是消费你的服务,我

对你的服务非常不满意。

■不是断了,是挂了,请你不要打

电话了。

■我不知道什么叫爱,但是我知

道我还是关心你,你赢了官司比我自

己赢了还要高兴,你不顺利比我自己

输了还要痛苦。

■也许你以后会明白,真正的爱

是和婚姻无关的,婚姻让爱窒息,失去

生命和色彩。

——电视剧《离婚律师》经典台词

她是自己生父的第 9 个孩子,没出生前便已过继给了叔父也就是她口中的“父亲”。她一直称呼生父为大伯、生母为“姨姨”。出生前,她的父母做主与姑妈的孩子指腹为婚。

她的祖籍在安徽石台,却是南京望族。她的爷爷,是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大师、金陵刻经处创办人杨仁山。1989 年 11 月 25 日,说自己比埃菲尔铁 塔 小 8 个 月 的 她 出 生 在 南 京 花 牌楼。在埃菲尔铁塔落成时,她的祖父和“父亲”是参加世界博览会的中国代表。她出生前 4 天的晚上,她的“姨姨”梦见一个老太婆递过来一枝并蒂兰 花 ,因 此 ,她 有 了 最 初 的 名 字 :兰仙。家里人喊她“传弟”,是想她能给

“父亲”带来个弟弟。她最后的名字,是她的同学、好友林贯虹为她起的。林贯虹对她说:“你这个人将来一定是伟大的,叫步伟吧。”她开始时不肯接受。后来,林贯虹死于传染病。为纪念林贯虹,她正式将韵卿易名为“步伟”。

按照传统习惯,一岁时要“抓周”,她首先抓到的是一把尺子。后来,她对此解释道:这意味着将来做人要正直,或预言会“量这个、量那个、量体温、量脉搏什么的”。在她以后的岁月中,这些似乎得到了应验,而且与医学有关。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看过好几百人的病,也接过好几百小孩的生”。

她是个古灵而精怪的孩子。因为太淘气,家人骂她“搅人精”。优裕的家境,使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她并不是先生眼中的“好学生”。先生教她《论语》,当读到“割不正不食”时,她突发奇想:“孔夫子只吃方块肉,那谁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的边边呢?”结果 遭 父 母 一 顿 臭 骂 ,骂 她 对 圣 人 不恭。杨步伟曾捉弄过先生,背着先生唱:“赵钱孙李,先生没米。周吴郑王,先生没床。冯陈褚卫,先生没被。蒋沈韩杨,先生没娘。”

她捉弄过的人岂止先生,还有后来 成 了“ 中 华 民 国 ”总 统 的 黎 元 洪 。1895 年,黎元洪因为工程事宜吃住都在杨家。下雪天,几岁的杨步伟捏个小雪人放在黎元洪的被子里。黎元洪说她放的雪人弄湿了他的被子,便开玩笑似的拿尺子在她手心打了 5 下。没想到,杨步伟竟抢过尺子,在黎元洪的屁股上还了 5 下,说“你有什么凭据可以说是我做的,也许是你自己睡梦尿了不知道呢”。

1904 年,她 16 岁,已到旧时该出阁的年龄。她参加南京旅宁学堂考试,入学考试作文题为《女子读书之益》,她这样写道:“女子者,国民之母也。”这一言语,世人惊骇。这一年,家里要她嫁给指腹为婚的二表弟,她坚决不同意,自己拟了一封退婚信:“日后难得翁姑之意,反贻父母之羞。既有懊悔于将来,不如挽回于现在。”家里被她闹得鸡犬不宁,“父亲”迫于无奈,同意了她退婚,但要她声明终身不嫁。她的生父气得半死,要将她捉回来,“不嫁就处死”。最后还是开明的祖父出面斡旋,此事才收了场。为此,她的生父居然有 8年不和她说话。

这场胜利使她感到,“有生以来到现在第一次我才是我自己的人”。

1912 年,时任安徽督军兼第一、四两军军长的柏文蔚创办崇实女子中学,培养训练 500 多人的北伐女子敢死队员。年仅 23 岁的杨步伟被请去当了校长,居然把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她领导学员学纺织、刺绣,学救护,轰轰烈烈,还坐镇指挥平息了一场士兵哗变。

1919 年,31 岁的杨步伟从日本女医学校读完医学博士课程,因为特别原因没有拿学位便回到国内,和同学李贯中在北京西城绒线胡同开办了一家森仁医院,只设妇产科和小儿科,成为我国第一代西医妇产科医生和第一位女性医院院长。

不过,她从事这一职业并不长久,因为她遇到了赵元任,且“不早不迟,偏偏在那个时候”。

赵 元 任 被 称 为“ 中 国 语 言 学 之父”,会说 33 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 语 言 。 当 时 ,他 与 梁 启 超 、王 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1920 年 9 月的一个晚上,赵元任从国语统一会散会后,回不了清华大学,就去表哥庞敦敏家过夜。他想与表哥商量如何解除自己的婚约。14岁那年,赵元任的大姑婆告诉他,他要和一个姓陈的女孩订婚了。他在日记上说:“婚姻不自由,我至为伤心。”

那天,表哥家正好有客人,都是一些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朋友,其中就有杨步伟和李贯中。

杨步伟不会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会是她的“真命天子”,也想象不到这个少言寡语的人是语言的天才和伟大的学者。席间,她不怀好意地问:

“你是学什么的?”“学哲学的。”听了赵元任的回答后,心直口快的杨步伟说:

“一个人好好的干吗学哲学?”弄得赵元任不知如何接她话茬,旁边的人却被逗得一齐大笑。这成了笑谈。以至于他们结婚后,朋友们常常以此与杨步伟开玩笑说:“一个人好好的干吗嫁个哲学家呢!”

尽管被戏弄了,赵元任却在当天的日记上说:“杨大夫是百分之百的开通。”这个“开通”,的确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味道。

此后,赵元任几乎每一两天就去开办在北京西城绒线胡同的森仁医院一次。9 月 25 日,他向杨步伟告别时说:“我恐怕太忙,如果我不能再来,希望不要介意。”可是当晚他又去了。

原本抱有独身主义的杨步伟却一心想当“红娘”,极力撮合赵元任和李贯中,为两人做媒牵线。可是,赵元任的心思根本没在李贯中身上。正如他在“公理战胜牌楼”下突然求婚时所说的那样:“我很佩服你待朋友那么好,可是我怕你可能伤害她,而对她没有好处。我愿意一切美好,不过我不能老让她误会……”

1921 年 5 月下旬,陈家同意与赵元任解除婚约,但需赵元任提供陈女士“学费”2000 元。赵元任在日记中写道:“我和这个女孩订婚十多年,最后我终于得到自由。”

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赵元任拒婚陈家的理由是“女方大两岁”。他想不到的是,杨步伟竟然还要大上一岁。据说,20 年代旅欧的同学掀起一股离婚热潮,罗家仑故意开玩笑:“有人看见赵元任和他母亲在街上走。”这个“母亲”当然指的是杨步伟。赵元任听后只能一笑了之。

在“公理战胜牌楼”下求婚时,赵元任亲切地叫杨步伟,杨步伟回过头来。“‘韵卿,’我又叫一声,‘就那么算了吗?——我是说咱们?’我怕她会回答:‘咱们?怎么叫咱们?’但是她未做声,向我走过来”。就是这一步,他们走进了人生的新天地。

他们在住处请老朋友胡适和朱徵吃饭,由杨步伟下厨做了几道家乡小菜。饭后,赵元任微笑着取出了一张手写的“结婚证书”,请朱徵和胡适“签名证婚”。为了“合法化”,还贴了 4 角钱的印花税。对于他们突然就要结婚的消息,作为老朋友,被称为“民国第一‘红娘’”的胡适心里早有准备,及时送上了一本由他本人考证的《红楼梦》。

两人到中山公园照了多张照片,选了在“格言亭”拍的一张,和“结婚

(或无仪式结婚)通知书”一起寄给亲友,一共寄了 400 份左右。上面说,他们已经“在 1921 年 6 月 1 日下午三点钟,东经百二十度平均太阳标准时,在北京自主结婚”(原文)。照片上写的格言是“阳明格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丹书之言:敬胜怠者昌,怠胜敬者灭”。

他们没有举行结婚仪式。第二天,采访胡适的《晨报》记者以《新人物的新式结婚》为题报道了这件事。报纸评论说,“不但在中国,就在世界,也算得一种最简单最近理的”。连赵元任的好友、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表示:

“这够激进的了!”张爱玲曾说过,“平生最恨的事

情”便是“一个天才的女人忽然结了婚”。谁也不会想到杨步伟在结婚后几乎完全退到幕后,当起家庭主妇,相夫教子,虽然她是位“闲着就难受,总想做点事”的女性。

杨步伟说,“我脾气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横,我比你更横;你讲理,我就比你更讲理”,

“我在小家庭里有权,可是大事情还是让我丈夫决定”,“不过大事情很少就是了”。赵元任不否认自己“惧内”,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回答道:“与其说怕,不如说爱;爱有多深,怕有多深。”

有人称他们是“一对为人所羡慕的佳偶”或“神仙伴侣”。而他们则说:

“我们争争吵吵了 55 年,但也和和乐乐地共度了大半个世纪。”

这个自称“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女人”在自传扉页上说:“要紧的是,我就是我,不是别人。我是五尺一,不是五尺四。”这样的气度,有几个人能够拥有呢?她的个子虽然矮,却成就了另一个人的伟大。面对赵元任的丰硕成果,人们称她是“观世音菩萨”,保佑“唐三藏”成功从西天取得真经。这是暗合“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吗?也只是巧合吧。

晚年的时候,杨步伟说:“我一生并未做出对国家与社会大有用的事,负了我父亲的希望,所以我现在不赞成女儿们学医——除非不嫁才可以。”她的言语中似乎有几多无奈和悲壮,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满足的幸福呢?

“我就是我,不是别人”任崇喜

我 有 一 个 邻 居 ,养 了 很 多 盆 花 。每 天 早 上 ,他 都 会 一 边 浇 花 一 边 哼着 韵 味 十 足 的 京 剧 ,乐 此 不 疲 。 有一 天 我 问 :“ 你 总 是 美 滋 滋 的 ,天 天有 喜 事 吗 ?”他 笑 着 说 :“ 你 看 看 ,这花 儿 既 美 又 欢 喜 ,让 我 每 天 都 生 活在春天里,能不乐吗?”

心底微微感动了一下。记 得 在 俄 罗 斯 留 学 的 时 候 ,有 一

次 过 情 人 节 ,我 从 一 个 老 妇 人 那 里买 了 一 束 玫 瑰 花 送 给 我 的 情 人 叶 。但 因 为 我 们 之 间 的 裂 痕 无 法 弥 补 ,叶 当 着 我 的 面 扔 掉 了 那 束 花 。 没 想到 老 妇 人 竟 然 从 后 面 追 上 来 ,把 钱退 给 了 我 ,马 上 从 地 上 捡 起 那 束 被遗弃的玫瑰花。

她 轻 轻 摩 挲 着 玫 瑰 花 瓣 ,掸 掉 花上 的 灰 尘 ,无 比 怜 惜 地 说 :“ 我 给 每

一 束 玫 瑰 花 都 许 过 愿 的 ,都 有 真 心的 祝 福 啊 ! 你 们 怎 么 就 扔 了 呢 ? 你们不配做这束玫瑰花的主人。”

我 和 叶 面 面 相 觑 。 我 们 不 仅 伤害了一束花,而且伤害了一个护花使者。

还 有 一 幕 场 景 ,我 曾 在 不 同 场 合一 再 提 及 ,以 至 于 朋 友 们 都 认 定 其中的少年就是我本人。

那 天 阳 光 灿 烂 ,人 潮 涌 动 ,车 流不息。大街的中央,躺着一捧鲜红的玫 瑰 花 。 一 个 少 年 焦 急 地 要 去 将 它捡 起 来 ,但 是 车 来 车 往 ,他 无 法 前行 。 终 于 等 到 机 会 ,他 抢 步 过 去 ,玫瑰 花 已 被 轧 碎 。 少 年 一 点 一 点 捡 着满地的花瓣,慢慢捧起那些受伤的花瓣,久久地握在手心,竟然当街而哭。

直 到 现 在 ,我 仍 然 时 常 为 这 个 场景怦然心动。

由 此 ,我 完 全 理 解 了 林 黛 玉 葬 花时 的 凄 切 ,也 理 解“ 护 花 使 者 ”这 个词的美好。

英 国 文 学 家 王 尔 德 有 一 天 走 进一 家 花 店 ,要 求 把 橱 窗 里 的 花 取 出一 部 分 。 店 里 的 人 照 着 他 的 要 求 去做 ,并 问 他 要 买 多 少 。 王 尔 德 说 ,我不 想 买 花 ,我 只 是 看 它 们 太 拥 挤 了 ,怕它们被挤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

一 日 黄 昏 ,我 看 见 邻 家 二 嫂 扛 着锄 头 ,手 里 拎 着 一 袋 菜 子 ,向 园 子 里的 那 几 棵 月 季 花 逼 近 。 我 想 月 季 花定 是 要 大 难 临 头 了 。 情 急 之 下 ,我大 声 喊 道 :“ 铲 掉 月 季 花 要 破 财 的 ,你 知 道 吗 ? 养 花 会 带 来 好 运 的 。”看着 我 认 真 严 肃 的 样 子 ,二 嫂 竟 信 以为 真 了 ,那 几 棵 月 季 花 就 此 逃 过 了一劫。

当 我 在 窗 口 望 着 那 些 花 时 ,总 能感觉到它们对我点头含笑。

懂 得 花 的 悲 欢 ,体 恤 花 的 疼 痛 ,这 是 花 的 知 己 ,也 让 自 己 的 心 灵 摇曳 如 花 。 这 样 的 人 ,不 会 错 过 钻 入衣 袖 的 一 只 蝴 蝶 。 也 不 会 浪 费 人 生每 一 幅 美 景 。 做 一 朵 花 的 知 己 ,就是住进心灵的春天里。

制图:周文利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