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37

    1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義守大學護理學系助理教授、3高雄榮民總醫院護理部護理師 通訊作者:李逸 通訊處:高雄市燕巢區義大路 8 號(義守大學燕巢校區護理學系) 電話:(886) 7-6151100 轉 7721 傳真:(886) 7-3133835 E-mail: [email protected]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邱群芳1,3 李逸2

    摘 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齡長者罹患憂鬱症比率亦不斷上升。本文針對音樂治療運

    用於憂鬱長者的相關研究加以整理,以期望透過實證文獻探討的過程,瞭解音樂治

    療對老年長者憂鬱改善成效。資料搜尋來源為PubMed、Cochrane Library、ProQuest、

    EBSCO及CEPS中文電子期刊等資料庫。關鍵字使用高齡(elderly)、音樂(music or

    music therapy)和憂鬱(depression)。搜尋近五年(2009至2013年)的文章,共得27篇。

    在選取符合篩選標準並排除重複出現後,找出10篇音樂治療之臨床試驗研究,進行

    文章的分析與統整。結果指出音樂治療能改善長者憂鬱程度,且達統計顯著性差

    異;在研究方法上,國內外學者多隨機控制實驗或類實驗方式以進行研究;個案來

    自於門診、長期養護機構或社區;在音樂介入內容方面,國內音樂治療多屬於動態

    式(身體律動、肢體運動),而國外音樂治療多屬於靜態式的(聆聽古典音樂、柔和音

    樂);音樂介入時間約20-40分鐘/1次、頻率從每週1或2次到每天1次、持續2-18週不

    等。然而,一些研究限制卻無法避免,如樣本數過少、缺乏診斷憂鬱症診斷標準,

    或實證等級良好的研究文章不足。因此,未來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音樂治療對憂鬱

    老年長者的成效。

    (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2014;9(4):137-150)

    關鍵詞:高齡(elderly)、憂鬱(depression)、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

    〔綜論〕

  • 臺灣老誌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第 9 卷第 4 期

    138

    前言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2年到2060

    年台灣人口推估資料顯示台灣在1993年

    9月底,65歲以上之老年人口已達總人口

    之7%,正式邁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

    社會」(ageing society)。以人口成長速率

    來推估,2018年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

    比率14%,成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

    2025 年 老 年 人 口 將 高 達 總 人 口 比 率

    20.3%,邁入超高齡社會國家(super-aged

    society);2056年時甚至可達37.5%,使得

    台灣迅速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1]。由於

    老年人口逐漸增加,高齡長者罹患憂鬱

    症的情形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根據世界

    衛生組織2010年估計,全球高齡長者憂

    鬱症(經醫師診斷罹患該項疾病者)盛行

    率約在10-20%之間[2]。根據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

    示長者合併有癌症、糖尿病、心臟病、

    中風及慢性腎臟病的長者,有憂鬱傾向

    ( 心 理 健 康 狀 況 係 以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簡稱CES-D量表進行測量,分數≥10定義

    為 有 憂 鬱 傾 向 ) 的 比 率 分 別 為 40% 、

    19.7%、25.9%、30.5%及20.7% [3]。另外

    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老年身心社會

    生 活 狀 況 長 期 追 蹤 調 查 報 告 也 指 出 ,

    15.1%的長者具有憂鬱傾向,其中男性佔

    13.0%、女性佔17.2% [4]。另一篇年齡與

    憂鬱症狀之關聯性探討的研究中指出,

    台灣某榮民之家594位住民中,平均年齡

    為80.9±5.4歲,整體功能狀況有92.8%為

    獨立自主,所有研究對象之老人憂鬱量

    表總分平均為2.0±2.3分,長者憂鬱症狀

    (憂鬱九大指標的行為表徵)的盛行率為

    8.8% [5]。

    憂鬱是一種情緒失調、憂愁、悲傷、

    消沉等不愉快的情緒綜合而成之心理症

    狀,具有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徵。除藥物

    治療之外,音樂治療也被使用於在臨床

    長者照護情境中[6]。以下針對老年憂鬱

    症與音樂輔助療法來闡述說明。

    老年憂鬱之概述

    一、老年憂鬱症之診斷或定義

    在評估老年憂鬱前,一般要先排除

    認知功能障礙,以減少因失智造成評估

    上的落差[7]。老年憂鬱,常見有下面四

    種情形,分述如下:

    (一)「憂鬱症狀」(depressive symptoms):

    老年人常見的三低表徵包括情緒低落、

    認知力減退及言語動作減退,這也是人

    們常有的生命經驗。

    (二)篩檢工具或心理計量工具測得「臨

    床上有意義的憂鬱症候群」 (depressive

    syndrome or caseness):例如廖以誠等人

    將Brink所編製的「老年憂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針對台灣老年

    長者作實證研究重新編製成「臺灣老年

    憂 鬱 量 表 Taiwan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TGDS-30題」為例,建議選用切分

    點為15分,得分在≥15分時,具有臨床上

    憂鬱的行為表現[8]。

    (三)憂鬱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s):泛

    指各種符合臨床診斷準則的憂鬱疾患。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39

    根據DSM-IV診斷憂鬱症的準則,需至少

    兩 週 , 同 時 出 現 下 列 9項 症 狀 中 的 5項

    (含):情緒低落、對事情缺乏興趣、嗜睡

    或失眠、體重上升或下降、動作遲緩、

    容易疲倦、無價值感或罪惡感、有自殺

    意念及注意力不集中,其中情緒低落或

    對事物缺乏興趣必須至少有1項。此類憂

    鬱長者,宜做積極的轉介由臨床醫師或

    心理師給予正確的治療方式、共同照護。

    ( 四 ) 重 度 憂 鬱 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在症候群上符合憂鬱症診斷準

    則 的 要 求 , 時 間 超 過 兩 週 且 有 社 會 損

    害,並排除鑑別診斷其它醫療因素,則

    為罹患重鬱症[9]。其主要的治療方式包

    括:聚焦於憂鬱的心理治療 (depression

    focused psychotherapies),精神藥物治療

    (psycho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電氣

    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等。

    對於上述(一)(二)兩類憂鬱長者可藉

    由音樂治療介入,以緩解憂鬱症狀的產

    生或惡化,減少服用抗憂鬱劑的機率。

    針對(二)「臨床上有意義的憂鬱症候群」

    的個案,有時需要進一步排除是否也屬

    於(三)(四)兩類病患。對於(三)(四)兩類的

    個案,音樂治療主要作為輔助治療,或

    搭配心理與行為治療中的放鬆或冥想等

    技巧來進行。

    二、長者憂鬱的臨床症狀

    老年長者所呈現的憂鬱症狀常表現

    在生理、心理、認知功能等方面。憂鬱

    長者會持續感受到憂鬱的情緒,有時抱

    怨身體症狀比心理上症狀還多,僅表現

    出積極有意義的行為或活動減少[10],故

    對於長者憂鬱症狀的評估需謹慎小心。

    依相關文獻,整理如表1。

    三、長者憂鬱的相關影響因素

    影響長者憂鬱的因素有許多,依相

    關文獻,歸納如下所述。

    (一)身體因素:面對身體老化造成失能

    的壓力,南部某醫學中心以病歷資料作

    分析統計,結果發現身體疾病、生活事

    件 是 主 要 誘 發 長 者 憂 鬱 的 主 要 原 因

    [13]。另一研究也指出台灣地區老年人

    中,平均三人中即有一人有憂鬱症狀,

    而日常生活功能狀態及性別是影響日後

    老年人憂鬱發生的重要預測因素[14]。

    (二)心理因素:退休、權勢地位的改

    變、人際關係的隔斷會導致心理壓力。

    針對台灣中部某長期照護機構的研究指

    出:老年長者的孤寂感、社會支持與憂

    鬱症狀有密切的相關[15]。另一以台灣南

    部某次都會區社區長者為對象的研究指

    出:罹患重症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包括:

    未受教育、不良的生理、心理生活品質

    及缺乏休閒伴侶[16]。

    (三)家庭狀況因素:1989-2003年「臺

    灣地區老人保健與生活問題長期追蹤調

    查」發現:背景特徵(性別、教育程度、

    婚姻狀況、居住安排及社會經濟地位)、

    家庭狀況 (有無配偶、與子女同住的變

    化)、家庭經濟(工作、經濟的變化)等因

    素 , 與 老 年 長 者 的 憂 鬱 ( 以 憂 鬱 量 表

    CES-D收集資料)有顯著的相關[17]。另一

    研究發現是否有配偶、是否有工作等,

  • 臺灣老誌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第 9 卷第 4 期

    140

    表1 憂鬱對於長者造成生理、心理、社會的症狀及行為表現

    症 狀 行 為 表 現

    生理

    功能

    .疲倦、沒胃口、厭食、體重下降。

    .失眠或嗜睡。

    .肌肉無力、肌少症、性慾降低。

    .身體局部或全身疼痛。

    .運動遲緩對事物失去興趣。

    .行動遲緩呆滯或躁動不安。

    .容易跌倒導致骨折。

    .自我照顧能力下降。

    .日常生活功能下降、生活品質降低。

    .老化程度增加。

    心理

    功能

    .缺乏自信、自尊心下降、悲觀、絕望、自責、缺

    乏做事的主動性。

    .孤單、無助、無望、內心痛苦。

    .神情沮喪、愁眉苦臉。

    .罪惡感、忌妒性。

    .慮病、虛無感、反覆死亡的想法。

    .悲觀的想法、對生命失去意義。

    .有自殘、自殺企圖之行為。

    .睡眠方面:出現入睡困難型、早醒型失眠,易驚

    醒及夢多的現象,多半在凌晨醒來、再也不能入

    睡,此時是容易造成自殺的時段[11]。

    認知

    功能

    精神

    症狀

    .智能方面:注意力、記憶力、判斷力明顯減退、

    反應思想變慢遲鈍、動作也變得呆滯、對周圍事

    物會有錯誤或消極的判斷。

    .思考方面:思考及認知功能下降、認知及思想呈

    現貧乏、思考遲鈍不連貫。

    .社會方面:脫離現實感、反社會現象、妄想、幻

    覺、被迫害、思想錯亂等精神症狀[12]。

    .出現淡漠及退縮行為。

    .對已往有興趣之事物喪失興趣,例如:喜歡的活

    動、宗教聚會、每日必看的報紙、電視、社交活

    動出現退縮行為。

    .整天躺在床上、少與他人互動、獨處。

    .否認憂傷的感受。

    角色功能不全、家庭關懷與支持系統不

    理想,皆為憂鬱症狀的危險因子[18]。

    (四)血清素、神經傳導因素:人的情緒

    或感情由下視丘、大腦邊緣系統傳導至

    腦的自律神經所支配。當壓力無法解決

    時,壓力就會透過自律神經引起喜悅、

    悲傷、恐懼、痛苦的感情,進而導致身

    體疾病或精神情緒的障礙[19]。近年來,

    有許多證據顯示腦中血清素(單胺酸)系

    統的神經傳導、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系

    統以及omega-3 UFAs與憂鬱症的病因有

    密切的相關連[20]。

    (五)其他相關因素:其他包括家族憂鬱

    疾患史、重度憂鬱症過去病史、個人有

    自殺傾向病史、嚴重的精神或壓力事件

    (例如:同年齡層的親戚或朋友過世)、物

    質 依 賴 問 題 ( 如 酒 精 濫 用 或 物 質 濫 用 )

    等,也被視為憂鬱症的導因。

    音樂治療之概述

    音樂治療是一門專門的學科,美國

    音樂治療協會(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 AMTA)指出音樂治療是以

    音樂作為治療工具,透過心理學原理,

    為病人設定客製化的音樂療程,以協助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41

    病人達到治療的預期效果和目標,進而

    恢 復 、 維 持 與 改 善 個 體 身 心 理 的 健 康

    [21]。音樂治療對身、心、社會、靈性的

    影響,敘述如下:

    (一)音樂治療對生理的影響:聆聽輕音

    樂、古典音樂、水晶音樂,經由網狀系

    統傳送,引發腦下垂體釋放一種內生性

    鴉片-腦內啡,以阻礙神經傳導路徑,

    減少疼痛訊息之傳遞與疼痛的知覺、降

    低肌肉緊張程度,達身體放鬆、自然調

    和自我療癒的功效 [22]。Tansel, Nimet,

    Yusuf & Hasan對有高血壓的長者所作的

    單盲隨機對照試驗指出,古典音樂有降

    低血壓與緩和焦慮情緒的作用[23]。胡等

    人對心肌梗塞個案的研究結果顯示音樂

    治 療 能 有 效 降 低 心 跳 與 呼 吸 速 率 、 血

    壓,達到緩和情緒平穩的功效[24]。

    (二)音樂治療對心理的影響:適當音樂

    治療能給予大腦「良性的刺激」、「好的

    刺激」,使疲憊的腦部休息,恢復精神充

    分展現治療效果[25]。Raglio研究發現失

    智長者參與音樂治療,對其憂鬱、激動、

    焦慮、冷漠等狀況均有顯著改善 [26]。

    許、陳在音樂對情緒影響的文章中也指

    出 不 同 旋 律 的 音 樂 變 化 可 以 改 變 人 的

    喜、怒、哀、樂等情緒[27]。若心情沮喪

    或 壓 力 過 大 時 , 透 過 艾 爾 加 的 威 風 凜

    凜、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可增加腦

    部的β波(13 Hz以上),對積極的注意力提

    升 與 認 知 行 為 的 發 展 有 著 關 鍵 性 的 助

    益;當心情感到憂鬱時,可聽莫札特的

    第四十交響曲、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

    德布西的管弦樂的海,藉由誘發人類腦

    部α波 (8~13 Hz),音樂可提升人的創

    造、思考。因此音樂具有主動的、積極

    的功能[28]。

    (三)音樂治療對社會的影響:音樂能加

    深人潛意識情緒的連結,進而打破人拒

    絕感受某些特定情感的障礙,讓憂鬱患

    者可以放心的去感覺與練習人與人之間

    的親疏遠近,使自己不再害怕,而能習

    慣直接的人際互動。陳、邱、黃等人(2008)

    的研究指出:憂鬱長者在參加團體音樂

    治療後,不但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

    步態平衡等有改善,同時藉由音樂伴隨

    與他人的互動,也改善人際關係與生活

    品質[29]。

    (四)音樂治療對靈性的影響:透過音樂

    潛移默化的牽引,長者能經驗到事物的

    美好與愉悅。藉由環境中美好事物的接

    觸與撫慰,心靈得以放鬆,藉此鼓勵長

    者表達心裡的感受,可使得無望或寂寞

    的情緒轉換成有希望、有歸屬的感覺,

    提升了心靈上的和諧與平靜[30]。李等人

    (2005)的研究指出:音樂可降低憂鬱長者

    沮喪情感、身心症與負向情緒,並提升

    人際關係[31]。

    音樂治療應用於高齡長者憂鬱成效的

    文獻探討

    本文針對音樂治療對於高齡長者憂

    鬱之成效收集相關實證資料。搜尋資料

    庫 包 括 PubMed 、 Cochrane Library 、

    ProQuest、EBSCO及CEPS中文電子期刊

    等資料庫。使用關鍵字高齡(elderly)、憂

    鬱 (depression) 、 音 樂 治 療 (music

    therapy),以布林邏輯「AND」等策略搜

  • 臺灣老誌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第 9 卷第 4 期

    142

    尋五年內全文文獻,共得27篇。進一步

    篩選納入條件為:(1)研究對象為65歲高

    齡 憂 鬱 患 者 ; (2)以 音 樂 治 療 為 介 入 措

    施;(3)類實驗性或實驗性設計。排除條

    件為:摘要(無全文)、病例報告、非中文

    或英文文獻、音樂治療合併其他療法。

    最後總計有10篇針對高齡憂鬱長者進行

    音樂治療之相關研究,分析與統整如表

    2。

    表2 針對音樂治療對於高齡長者憂鬱之成效的國內、外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 證據

    等級

    賴惠玲

    (2002)

    1. 居於的蘇聯裔美國人

    2. 研究樣本n=15 3. 平均年齡63.7歲

    1. 類實驗性設計(單組前後測)。

    2. 介入措施:身體活動伴隨快板的音樂

    治療。

    3. 每週一次、每次20分鐘、共四週音樂

    治療。

    4. 前測及後測各一次。

    老人憂鬱症量表。 1. 資料以配對t-檢定(paired t-test)分析。

    2. 實驗組老人憂鬱的現象有顯著改善有

    顯著的改善(t=8.01,

    p=0.000) [32]。

    2b

    李麗花

    賴惠伶

    蕭正光

    鍾信心

    (2005)

    1. 花蓮市、壽豐鄉秀林村有憂鬱現象的

    老人(憂鬱分數大

    於16分)。

    2. 研究樣本n=54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

    27人。

    3. 平均年齡73.5歲(標準差=7.09)。

    1. 隨機控制試驗(兩組前後測實驗)。

    2. 介入措施:喜歡的音樂,以節拍器確

    認節奏每分鐘約

    70-90拍的音樂(曲

    調活潑與旋律輕

    快)。

    3. 頻率:1次/每天,30分鐘/一次,持續

    2週。

    1. 自覺健康量表。 2. 社會支持量表。 3. 1985年鄭泰安翻譯

    之憂鬱量表

    (CES-D),包含四個

    次量表:沮喪情

    感、身心症、負向

    情感、人際關係。

    1. 以共變量分析檢定音樂對憂鬱狀態的

    影響。

    2.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在憂鬱量表與四個

    性(p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43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 證據

    等級

    主),每次約60分

    鐘,措施執行頻率

    未提及。

    行3次,每次60分

    鐘,每次6-8人,總

    共訪18人。

    問題、主動參與活

    動、刻意的打扮自

    己。

    2. 知覺病痛緩和與情緒控制。

    3. 體覺身體功能進步。

    4. 引發求生動機。 5. 學習正向的與人相

    處經驗感受[33]。

    陳頌琪

    邱子瑄

    黃詩儀

    et al:

    (2008)

    1. 東部地區某社區兩家常照機構日托長

    者。

    2. 研究樣本n=33 (實驗組20人、對照組

    13人)

    3. 平均年齡80.5歲。

    1. 類實驗性設計(雙組前後測)。

    2. 介入措施。 a. 實驗組:長者熟悉

    的國台語老歌音樂

    並設計適合長者肢

    體活動(沙鈴、手搖

    鈴、鈴鼓)的動作。

    b. 對照組:無任何音樂。

    3. 每週兩次、每次20分鐘、共四週/8次

    的團體音樂治療。

    1. Chan 1996翻譯的短型老人憂鬱量

    表。

    2. 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

    卷(WHOQOL-

    BREF),包含生理

    健康範疇、心理範

    疇、社會範疇、環

    境範疇。

    以無母數分析比較兩

    組憂鬱與生活品質。

    研究結果:

    1. 實驗組的憂鬱得分顯著地下降

    (p=.002),社會與環

    境方面的生活品質

    也顯著改善(p

  • 臺灣老誌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第 9 卷第 4 期

    144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 證據

    等級

    收集。

    b. 第二階段(一週):第一組7人分配至肌

    肉放鬆CD組;第二

    組8人分配至音樂

    CD組。

    c. 第三階段:原分配兩組互換介入方

    法。

    4. 頻率:40分鐘/次、1次/每晚。

    MSO)。

    b. 主觀定量測量:長睡眠問卷。

    3. 情緒測量:短版憂鬱問卷、短版焦慮

    問卷。

    4. 性格測量問卷(NEO PI-R)。

    Guetin S,

    Portet F,

    Picot MC,

    et al:

    (2009年)

    1. 輕到中度Alzheimer失智患

    者,其MMSE為12

    到25;焦慮評分

    (Hamilton Anxiety

    Scale)至少12分。

    2. 研究樣本n=30 (實驗組15人、對照組

    15人)。

    3. 年齡70-95歲,具適當說或寫、視覺、

    聽決能力。

    1. 隨機控制試驗。 2. 介入措施:音樂播

    放的序列,依長者

    的喜好與理論(U

    sequence’

    method),由不同音

    樂混搭,如古典音

    樂、爵士樂、世界

    音樂等混搭)。

    3. 頻率:每次20分鐘、每週1次,連續

    16週的音樂治療。

    4. 除了在實驗介入第1,4,8,16以外,第24

    週(實驗介入後8

    週,均測試焦慮與

    憂鬱量表。

    1.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2. 老年抑鬱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1. 以ANOVA重複測量檢定兩組間與組

    內焦慮與憂鬱的差

    別。

    2. 實驗組在第4週到第16週間,焦慮與

    憂鬱程度皆顯著改

    善。在音樂治療結

    束後,其效果可維

    持8週(第16-24週)

    [35]。

    2b

    Moon FC,

    Engle AC,

    Esther M,

    Fionca Y

    KT (2009

    年)

    1. 香港某社區日托中心60歲以上的長

    者。

    2. 研究樣本n=47 (音樂組23人、控制組

    24人)。

    1. 隨機控制試驗。 2. 介入措施:喜好音

    樂(四選一,西方古

    典樂、西方爵士

    樂、中國古典樂與

    亞洲經典樂)。每分

    鐘60-80節拍,無重

    1. 老年憂鬱量表(GDS)。

    2. 測量生理數據:呼吸、心跳速率及血

    壓。

    1. 以ANOVA重複測量檢定兩組間與組

    內與生理數值的差

    別。

    2. 實驗組在四周後的憂鬱程度、血壓、

    心跳及呼吸速率均

    2b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45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 證據

    等級

    音節拍或敲擊特

    性。

    3. 頻率:每週30分鐘的音樂介入,並鼓

    勵每天睡前聽30分

    鐘相同的音樂。連

    續4週。

    顯著下降(p值分別

  • 臺灣老誌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第 9 卷第 4 期

    146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研究設計 測量工具 研究結果 證據

    等級

    15人)。

    4. 平均年齡實驗組78.1歲,對照組78.5

    歲。

    示音樂治療可改善

    實驗組RMBPC得

    分與其憂鬱次量表

    得分。

    3. 其餘變項差異未達顯著[38]。

    Moon FC,

    Zi YW,

    Hideaki O,

    Naidu VT.

    (2011年)

    1. 新加坡某社區55歲以上居民。

    2. 研究個案50人(音樂組24人、控制組

    26人)。

    1. 隨機對照試驗。 2. 介入措施:實驗組

    依個案喜好,挑選

    四種語言之一的慢

    節奏音樂(60-80拍/

    分)。

    3. 執行場所:個案家中。

    4. 介入頻率:30分鐘/1次、1次/每週,持

    續8週。

    5. 音樂介入第1-8週,均測試憂鬱量

    表。

    老年憂鬱量表

    (GDS-15)

    1. 以共變數重複測量(ANCOVA)檢定兩

    組間不同時間點上

    憂鬱得分的差異。

    2. 結果顯示:在音樂介入八週時間內,

    實驗組整體憂鬱得

    分顯著低於對照組

    (p=0.016)。

    3. 在第4,6,7,8週實驗組憂鬱得分顯著低

    於對照組,p值分別

    為0.005, 0.012,

    0.008, 0.006;而在

    第2, 3, 5週兩組間

    憂鬱得分無顯著差

    異[39]。

    2b

    結論與討論

    本篇主要瞭解音樂治療對長者憂鬱

    的效用,綜合多數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

    果顯示音樂治療能改善長者憂鬱程度,

    且達統計顯著性差異,顯示音樂治療是

    緩解或治療憂鬱症潛在可利用之法;在

    研究方法上,國內外學者採隨機對照試

    驗或類實驗方式以進行研究;個案來自

    於門診、長期養護機構或社區;在音樂

    介入內容方面,國內音樂治療多屬於動

    態式(身體律動、肢體運動),而國外音樂

    治療多屬於靜態式的(聆聽古典音樂、柔

    和音樂 );音樂介入時間約20-40分鐘 /1

    次、頻率從每週1或2次到每天1次、持續

    2-18週不等。然而,一些研究限制卻無法

    避免,如樣本過少、缺乏統一的憂鬱診

    斷或實證等級良好的研究文章不足等。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47

    因此,未來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音樂治

    療對憂鬱老年長者的成效。

    目前國內音樂治療似乎仍不足,其

    原因可能是長者憂鬱不易被察覺、家人

    常不願讓人知道、憂鬱患者不願出門與

    他人互動、家庭經濟因素(子女忙於工作

    維 持 家 計 , 有 心 無 力 照 料 長 者 心 理 狀

    況)、門診、社區無法付出額外的人力及

    場所對憂鬱長者做音樂治療的執行,以

    及 缺 乏 專 業 的 音 樂 治 療 訓 練 有 關 。 因

    此,為促進長者身心靈健康,在日常生

    活中適度地提供合適音樂有其必要性,

    尤其中低音調、低音量、旋律優美、音

    量維持60-70分貝的音樂提供[40];臨床

    在職教育方面,也可適當安排音樂治療

    的課程,以加強醫護人員對音樂的基本

    素養與技巧應用,進而減緩高齡長者的

    憂鬱情緒、達照護品質提升之目的。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規劃處:中華民國

    人口推計(103至150年)報告。2014年8

    月26日,取自http://www.ndc.gov.tw/m1.

    aspx?sNo=0000455,2012.

    2. Rangaswamy SM. Geneva, Switzerl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World Health Report: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促進全民健康

    與 福 祉 活 動 訊 息 - 新 聞 稿 附 表

    _0032941002.pdf。2014年8月26日,取

    自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

    /DM1_P.aspx?f_list_no=10&fod_list_no

    =0&doc_no=32941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數字123-

    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

    查。2014年8月26日,取自https://olap.

    hpa.gov.tw/search/ListHealth1.aspx?men

    u=1&mode=5&year=96

    5. 梁志光、陳亮恭、蔡佳芬等:年齡與憂

    鬱症狀之關聯性探討-北台灣榮民之

    家老年榮民為例。臺灣老誌 2007; 2:

    234-42。

    6. 邱淑媞:高齡友善健康照護。醫療品質

    雜誌 2011; 5: 20-4。

    7. 莊凱迪、蔡佳芬:老年人的憂鬱症。臺

    灣老誌 2008; 3: 182-90。

    8. 廖以誠、葉宗烈、楊延光等:台灣老年

    憂鬱量表之編製與信、效度研究。台灣

    精神醫學 2004; 18: 30-41。

    9. 張耀文、高東煒:老年憂鬱症的評估與

    治療。當代醫學 2006; 33: 731-8。

    10. 朱哲生、葉慶輝:老人憂鬱症。家庭醫

    學與基層醫療 2010; 25: 226-33。

    11. 江弘基、戴傳文、李明潰、主銘光、張

    文穎、蔡佩樺:老人自殺問題。臺灣醫

    學 2006; 10: 353-61。

    12. 翁菁甫、林坤霈、詹鼎正:老人憂鬱與

    認知功能障礙。內科學誌 2014; 25:

    158-64。

    13. 蔣秀容、徐畢卿:認識老人憂鬱症-精

    神科臨床住院老人的分析報告。榮總護

    理 2000; 19: 371-8。

    14. 林惠文、楊博仁、楊宜瑱等:台灣地區

    老年人憂鬱之預測因子探討-十年追

    蹤結果分析。臺灣老誌 2010; 5: 257-

    65。

  • 臺灣老誌 音樂治療與高齡長者憂鬱之文獻探討 第 9 卷第 4 期

    148

    15. 侯慧明、陳玉敏: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孤

    寂感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實證護理

    2008; 4: 212-21。

    16. Ming KL, Frank HC, Wen WH, et al:

    The Correl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and

    Leisure with Elderly Depression in a

    Taiwanese Suburban Community. Taiwanese

    J of Psychiatry (Taipei) 2010; 24:

    122-30.

    17. 林正祥、陳佩含、林惠生:臺灣老人憂

    鬱狀態變化及其影響因子。人口學刊

    2010; 41: 67-109。

    18. Anstey KJ, Sanden CV, Sargent CK,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cluding Individuals in the

    Community and Residential Care. Am J

    of Geriatr Psychiatry 2007; 15: 497-505.

    19. 謝美芬、顏兆熊:老人之憂鬱症。當代

    醫學 2010; 37: 169-75。

    20. Jane PC, Kuan PS: The Lipid Raft

    Hypothesis: The Relation among

    Omega-3 Fatty Acids, 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aiwanese J

    Psychiatry 2010; 24: 168-80.

    21. 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

    What is Music Therapy? 2014年4月15

    日,取自http://www.musictherapy.org/

    22. 謝汝光:頭痛、偏頭痛的音樂。健康世

    界 2010; 297: 83-4。

    23. Tansel B, Nimet O, Yusuf E, et al: Effect

    of Turkish classical music on blood

    press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hypertensive elderly patients.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 2013;

    21: 147-54.

    24. 胡倩青、林夷真、林明正、韓若平:音

    樂治療對心肌梗塞病患之焦慮程度及

    生理反應之成效。長庚護理 2013; 24:

    357-65。

    25. 吳佳純、施以諾:台灣近十年來音樂治

    療論文分析以1999年到2008年為例。台

    灣老人保健學刊 2009; 5: 93-104。

    26. Raglio A, Bellelli G, Traficante D, et al:

    Efficacy ofmusic therapy treatment based

    on cycles of sessions: A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ging Ment Health 2010;

    14: 900-4.

    27. 許芝瑋、陳其昌:音樂對情緒的影響。

    休閒運動期刊 2010; 9: 85-91。

    28. 呂佳陵:台灣地區社區大學音樂課程之

    內容分析。人文社會學報 2005; 4:

    149-58。

    29. 陳頌琪、邱子瑄、黃詩儀等:團體音樂

    治療對社區日托老人憂鬱情形及生活

    品質之成效。長期照護雜誌 2008; 12:

    377-89。

    30. 孫瑞陽:音樂療法分析探討。美容科技

    學刊 2012; 9: 73-85。

    31. 李麗花、賴惠伶、蕭正光、鍾信心:音

    樂對社區老人憂鬱之成效探討。慈濟護

    理雜誌 2005; 4: 27-36。

    32. 賴惠玲:身體活動伴隨快板音樂減輕憂

    鬱症;慈濟護理雜誌 2002; 1: 86-92。

    33. 林惠娟、陳淑齡:以焦點團體來探討長

    期照護機構老人對團體音樂療法的體

    驗。護理雜誌 2007; 54: 38-46。

    34. Ziv N, Rotem T, Arnon Z, et al: The

  • Vol.9 No.4 邱群芳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149

    effect of music relaxation versus

    progressive muscular relaxation on

    insomnia in older peopl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ersonality traits. J Music

    Therapy 2008; 45: 360-80.

    35. Guetin S, Portet F, Picot MC, et al: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Type Dementi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2009; 28: 36-46.

    36. Chan MF, Chan EA, Mok E, et al: Effect

    of music on depression levels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 community-

    based older adults. Int J Mental Health

    Nurs 2009; 18: 285-94.

    37. Moon FC, Engle AC, Esther M: Effects

    of music on 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elderly peopl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mplementary Therapie in Med

    2010; 18: 150-9.

    38. Peimin H, Melanie K, Denise C, et al: A

    Controlled Naturalistic Study on a

    Weekly Music Therapy and Activity

    Program on Disruptive and Depressive

    Behaviors in Dementia.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2010; 30: 540-6.

    39. Moon FC, Zi YW, Hideaki Onishi, et al:

    Effects of music on depression in older

    peopl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Clin Nurs 2011; 21: 776-83.

    40. Staum MJ, Brotons M: The effect of

    music amplitude on the relaxation

    response. J Music Therapy 2000; 37:

    22-39.

  • [Review Article]

    150

    1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I-Shou University; 2Private I-S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 3Department of Nursing, Kaohsi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Correspondence to: I Lee No. 8, I-Da Rd., Yan Chao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824, Taiwan, ROC. Tel: (886) 7-6151100 ext. 7721 Fax: (886) 7-3133835 E-mail: [email protected]

    Music Therapy and Elderly Depression: A Literature Review

    Chun-Fang Chiu1,3, I Lee2

    Abstract

    Depressive symptoms have been reported as increasing with advancing age, and music therapy may help ease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music

    therapy in elderly depression remains inconclusive. In the paper, related previous studies

    published from 2009 to 2013 we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following databas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related literatur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 ProQuest, EBSCO and CEPS.

    The search based on the terms “elderly,” “music or music therapy,” and “depression” found a

    total of 27 publications. After excluding duplication, 10 publications were identified for

    analysi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Most of them we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or studies

    with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Music intervention in Taiwan tends to focus on rhythmic

    movements of limb or body, while its counteparts in other countries usually involves listening

    to classic and soft music. Music intervention in general lasts approximately 20-40 min per

    session and is administered for 2 to 18 weeks based on a frequency ranging from one session

    per day or 1 to 2 sessions per week. In spite of existing research limitations, notably small

    sample size, absence of a uniform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and lack of

    evidence-based studies, the elderly with depression seem to have derived benefits from music

    therapy. In conclusion, although music therapy appears to be capable of mitigating elderly

    depression, its effectiveness needs to be further supported by more studies in the further.

    (Taiwan Geriatr Gerontol 2014; 9(4): 137-150)

    Key words: elderly, depression, music therap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