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沿着祁家川走上探秘路

老虎沟里有个久远的传说

百亩百合香飘平安老虎沟

一路风光各异抵达寺台乡

金大爷所在的村庄的名字很特别,叫翻身村。这名字一听就有故事,果不其然,金大爷告诉我们,以前这里叫“威木沟”,住的是头人,养了很多凶恶的狗,穷人们一旦进来就被“喂了母狗”,久而久之,这条沟就被叫成了“喂母狗”的谐音“威木沟”。解放后,这里的穷人翻了身,所以村名就改成了翻身村。

顺着金大爷所指的道路继续东行,不久就看见一座长满松树的山下有一片茂盛的草地,草地上有不少蒙古包,这是一家茶园。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小伙子,他说这家茶园是一个老板开的,他在这里打工,每月有 3000元的收入,不过茶园一年内的营业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因此他的主要收入还是挖虫草,每年能挣一两万元。

以为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老虎沟了,我们的猜测再次被否定。

附近村民告诉我们,想到达老虎沟,还要前进两公里。

道路转向南方后,灌木丛渐渐代替了杨树,草地开始蔓延到山上,黄色的花朵星星点点,散落在草地上。最终,柏油公路消失了,只留下一条土路通往挖虫草的山上,我们意识到,老虎沟真的到了。

的确,这四面环山的地方就是神秘的老虎沟,如今这里有一家茶园,主人祁有辉说,这里属于寺台

乡庄廓村,有老虎沟、半截匣、蚂蚁沟三条沟,关于老虎沟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很早以前这里有一个猎人经常打死小动物,被一只老虎追赶,情急之下他爬上一棵大树,谁知这棵大树的树冠突然裂开,将他包裹在树心里躲过了一劫。之后,这棵大树开口说话,叮嘱猎人千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但猎人违背诺言,还是把这神奇的大树说了出去。此时,瞿昙寺正在修建大殿,急需一根大梁,听说这里有一棵神奇的树,便派人伐了下来准备拉到瞿昙寺,但不知为什么,用 12匹骡子拉着这根木头,走到今天的翻身村时却怎么也走不动了,这时木头开口说到,要想把我拉走也可以,必须把猎人的心献祭出来。就这么,猎人被人们在一块大石头上挖出了心脏。如今在翻身村,一块大石头上至今还有一颗心的印痕。

●一条通往财富之门的崎岖山路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

●一个让人无法忘却的迷人之地 ●一片盛开着百合花的高山甸园

□时报记者 徐青 张扬 摄影报道

这几天,西宁朋友圈里,相继转发了许多有关平安区老虎沟的美景图,引起了我们的关注。那么,平安区的老虎沟到底在哪里?问及很多地地道道的平安人,甚至距离老虎沟不远的三合镇人,他们都纷纷摇头,表示从未听说过老虎沟的存在,这更加引起我们探秘平安老虎沟的欲望。

沿 109国道西出平安城,在靠近高铁新区时,一条南北向的古瓦公路和109国道交叉成十字。古瓦公路的起点处为平安区古城乡,它的终点是寺台乡的瓦窑台,那里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寺院——夏宗寺。

听人说,老虎沟就在夏宗寺方向,但确切的位置不详,就这么从古瓦公路的

起点忐忑上路。临近7月中旬,海东已进入盛夏,连续的高温天气火了西瓜摊,恰好公路边就有两个卖西瓜的摊贩,再次向他们打听老虎沟的位置,依然没有答案。

和古瓦公路相伴的是祁家川,但是道路东侧密集的杨树藏匿了祁家川的身影,我们只能用耳朵来聆听它的声音,可是不久我们就发现这几乎不可能。不是公路距离祁家川太远,而是道路正在

修建,一路的颠簸把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飞起的扬尘上,根本无暇侧耳倾听祁家川的水流声。

祁家川是湟水河的一大支流,这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养育了平安区古城乡、三合镇、石灰窑乡、寺台乡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条沟壑里,甚至还出现过显赫一时的祁家土司。

如果没有道路的颠簸,沿古瓦公路前往寺台乡,一路风光各异,肯定会让人时时停车驻足欣赏。不过,道路的艰辛也没有影响到欣赏沿途风光的美好心情。

进入祁家川,就能看到道路西侧以及河道东侧那一座座的丹山,红彤彤的山峦起伏,犹如一条条赤龙在空中飞舞。绿树成荫处,则是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村庄。翻过冰岭时,还能看到神奇的药水泉。驶过三合镇向左拐,大片的树林便出现在眼前,喜鹊藏身期间,发出欢快的声音,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野鸡的鸣叫。

就这么,不多久就到达寺台乡。可是从这里找到老虎沟还是颇费了一些功夫,问了很多人都说不清楚。这时,街上一块写着“老虎沟百合园”的广告牌帮了我们的忙,沿着广告牌指向东面的羊肠小道,我们继续前进。

走进这条不知名的小路,我们感觉就像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道路南侧的山坡上,松树密不透风,山下则是大片的土豆,此时正开着紫色的花朵。不多久就再次遭遇了一个村落,停下车和正在门前闲坐的金大爷询问,他指向东面:这里离老虎沟还有3公里。

行走老虎沟,既能看到河湟庄廓院的别致,还能欣赏到滩涂湿地景色,还有森林风貌和高山草甸景观,真是难得的休闲胜地。当地村民也早已看到商机,开始在这里“大卖山水”。有村民表示,如今这条沟里至少有五六家茶园。

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开茶园,其实是最原始的经营模式,就如当年西宁植物园内茶园遍布一样,最终因为生态保护等因素,这些茶园都将会推出生态保护区。因此,茶园经济开始向绿色经济转变。

祁有辉告诉我们,他之前是一名普通农民,因为妻子身体不好,自己一个人每年要种 100多亩地,基本上全部种的是土豆,每年的效益很一般。今年,祁有辉在老虎沟投资 12万元建起了茶园,运行一个月来,经济效益还是不

错。为了保护利用好这里的生态,祁有辉和其他村民投资 66万元在茶园周边种了 100亩百合,种球是从兰州一家公司购买的,并和那家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明年采挖的百合按每公斤26元的保护价收购。

老虎沟内的气候温润,对百合的生长非常有利,按照以往种植经验,每亩百合的产量至少有2000斤,而今年市面上百合的零售价每斤为40余元,其经济效益还是非常乐观。

我们在这里看到,绝大多数百合已经开放,十几个工人正在田间除草。“我们雇的工人最多时有50多人,光工人工资到目前都已发了18万元。”祁有辉说。

显而易见,如今老虎沟里的人们,已经享受到了生态保护的“红利”。

老虎沟老虎沟::生态红利开始显现生态红利开始显现

行 走 河 湟行 走 河 湟··畅 游 绿 色 新 海 东畅 游 绿 色 新 海 东 AA0505责编责编 // 徐青徐青 版式版式 // 王学玲王学玲20172017年年88月月1616日日 星期三星期三

祁有辉向记者介绍他的百合祁有辉向记者介绍他的百合

老虎沟老虎沟,,终于见到了你终于见到了你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