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国庆黄金周 自驾乡村乐逍遥 - hnrb.hinews.cnhnrb.hinews.cn/resfile/2014-09-30/007/hnrb20140930007.pdf · 册“澄迈福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山咖 啡、苦丁茶等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A07 值班主任:邹永晖 主编:丁静 美编:庄和平旅游海南新闻

■■■■■ ■■■■■ ■■■■■

1、海口出发——侯臣咖啡文化园(屯昌游客到访服务中心)——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汇丰休闲农庄——羊角岭水晶矿公园——油画步行街——农博城(海南品牌农产品展销街)——返回

2、海口出发——加乐潭旅游度假区——坡陈武术村——福庆寺——石峡海瑞祖居——大同羊肉火锅(午餐)——油画步行街——农博城(海南品牌农产品展销街)——羊角岭水晶矿公园——返回

3、海口出发——侯臣咖啡文化园(屯昌游客到访服务中心)——咸陆油画村——青梯村——木色湖风景名胜区(午餐)——羊角岭水晶矿公园——梦幻香山芳香文化园——油画步行街——农博城(海南品牌农产品展销街)——返回

1、驿古村(游览火山岩千年古村)——富力·红树湾(澄迈县红树林生态公园)——红坎岭陶艺园(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太阳湾海边拉网捕鱼——玉包港登陆作战纪念碑——侯臣咖啡文化村(品尝咖啡、休闲垂钓)

2、驿古村(游览火山岩千年古村)——台湾风情小镇(感受琼台两地风土人情、妈祖文化)——红坎岭陶艺园(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看5D、欢乐购·MIBC国际品牌俱乐部)——金山文化公园(万福长寿药师塔)—辉隆生态休闲农庄——美榔双塔(游览塔中瑰宝宋代姐妹塔)

休闲游成度假新亮点

一向以蓝色滨海旅游为主打的海南岛,近年来乡村休闲游、乡村度假游绿色旅游迅速崛起,成为海南旅游新的生力军。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游人数接近500万人次,家庭游、自驾游、散客游成为乡村休闲游的主力军。今年五一小长假、端午小长假、周末等节假日,海口、文昌、琼海等市县的美丽田园里,随处可见自驾游客,大家在这里骑行、漫步、看稻田,处处皆景。

不少市县针对游客需求,重点开发乡村休闲游产品,推出休闲骑行、湖畔垂钓、水果采摘、私家菜地、农业体验、风情乡村、生态农家乐、当地特色名吃、乡村民宿等多种娱乐休闲产品,不断丰富着乡村休闲游内容。

“乡村度假适合重复去,重游率比海滨度假高很多,停留天数也更多。”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认为乡村度假将是海南旅游的后劲所在。“周末我们经常约亲朋一起自驾到乡间,长假如果不

出岛也是驾着车在岛内乡村闲逛。”海口市民高女士说,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亲朋都喜欢选择这样的方式度过假日生活。

精彩自驾线路任你选

面对自驾游大市场,各市县也纷纷推出精彩乡村自驾线路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风情。面对自驾游大市场,各市县也纷纷推出精彩乡村自驾线路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风情。如琼北今年国庆就推出了8条新线路深度游琼北,包括民国风情游、“红火”玩转游、“深呼吸”返真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以“奔格内”品牌打响乡村游的琼中则推出4条自由行线路让游客饱览原生态美景。其中,“奔格内”新寨村路线是最具特色的自驾游线路,该线路从琼中长征镇出发,这里以休闲农业而闻名,拥有槟榔、桑园、新丰鸡等特色产业。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山听水,还能尝到黎族苗族特色菜肴。位于营根镇的朝参村则深藏山坳,骑行间若隐若现,是驴友们理想的休憩之地。 (本报海口9月29日讯)

出岛太累,进景区太挤,不如到美丽田间去

国庆黄金周 自驾乡村乐逍遥

■ 本报记者 杨春虹

文昌有美丽的乡村,更有神秘的航天城。今年国庆黄金周自驾文昌感受美丽田园,探秘航天神奇是不错的选择。

据了解,国庆文昌推出两条主题自驾线路:航天生态体验之旅和历史文化品鉴之旅。

到文昌自驾游,当然少不了品尝文昌特色美食。游览葫芦村前,你可以驻车大致坡,品尝正宗抱罗粉。抱罗粉有腌粉和汤粉两种吃法,腌粉是以烫过的米粉配上牛肉干、花生米、芝麻仁、竹笋、酸菜、豆芽及芝麻油或花生油,加入少许卤汁,加以搅拌即可。而汤粉则用以猪骨或牛骨熬制的汤来替代卤汁。骨汤的浓香,牛肉干的些许甜、酸菜的酸以及花生油的清香,在一个小碗中混合出了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本报海口9月29日讯)

吃文昌美味 品悠闲时光

■ 本报记者 杨春虹

琼海博鳌的美雅村早已成为游客必游的乡村旅游点。今年国庆期间,琼海又推出了一批更具吸引力的休闲旅游点,熟悉琼海的自驾游客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惊喜。

其中,博鳌镇南强村“花梨人家”是国庆重点推出的景点,这是博鳌乡村带状公

园新开辟的一个旅游商业业态。南强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成排的老屋,参天的古树,斑驳的古井以及弯弯曲曲的青砖古道保存完好。琼海市“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指引,以及博鳌乡村公园的建设给南强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广大村民投入到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投资经营中,带动村民增收。

嘉积镇官塘北仍村是又一个新去处。北仍村是琼海打造十大乡村旅游景区的第三个景区,即“官塘乡村旅游休闲

区”,是依靠官塘大旅游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的典型示范区。这里有草寮咖啡屋,坐在农舍边喝农民自家种的草寮咖啡,享受现代化生活,是城乡结合的最完美体现。北仍村是一个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新农村,不仅要挖掘农民的乡村文化,突出乡村风情,彰显乡村特色,还要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自家门口创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支持农民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完美转型。

(本报海口9月29日讯)

趣味琼海 畅游田园

幸福的海南人本身就居住在海南岛这个美丽的大景区,国庆将至,如果嫌出岛太累,进景区太挤,其实岛民不妨选择自驾到海南岛美丽的乡间

去,那里的村庄、田园就如同一个天然大景区,蓝天白云、椰树婆娑、乡风纯朴,约上亲朋度过一个悠闲而又轻松的国庆黄金周。■ 本报记者 杨春虹

乡村游线路

九月二十六日,在万宁市东山岭脚下的永范村,千亩花海绽

放吸引游人前来观赏。

本报记者

张茂

屯昌

澄迈

琼北旅游开通“深呼吸”返真游线路,游客可以在红树林乡村旅游区大氧吧中“深呼吸”。

本报记者 张茂 通讯员 王家专 摄

主编:张成林 美编:张昕专题

商标战略打响农业品牌

“注册商标前,桥头地瓜的销售价格一斤才0.8元,而现在的价格是8元左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谈起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果,澄迈人无不自豪。澄迈县农业局副局长王泰吉介绍,2009年4月,澄迈与省工商局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省率先实施“商标富农”示范县工程,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

随后,澄迈以引导农产品商标注册为核心,以打造农产品品牌为纽带,建立了

“政府+公司+商标+基地(农户)+金融+强势媒体”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2009年至2013年,澄迈县财政共投入7090万元实施品牌农业和商标富农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截至目前,澄迈全县累计注册的农业商标652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注册“澄迈福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山咖啡、苦丁茶等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先后打造无核荔枝、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桥沙地瓜、无籽蜜柚、冬季瓜菜、苦丁茶、莲雾、龙吉米、白莲鹅、文儒山寮鸡、瑞溪牛肉干、加乐黑猪、加笼坪放养土鸡蛋等特色品牌,农产品响誉省内外。

农业产业化大力促农增收

“商标品牌战略不仅要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还应当注重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强化,并尽量延伸它的产业链。”原海南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曾这样对记者解释“商标富农战略”一词。

对此,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也曾表示,若想打造一个真正横跨三大产业的品牌行业,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如何规划、如何保护、如何宣传、如何包装等。

以澄迈福山咖啡为例,它早已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为了实施更好的本地资源保护,澄迈县还将“福山咖啡

文化风情镇”等相关的项目名称也注册为商标。2012年2月,中国海南福山咖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计

划将投资1亿元整合福山咖啡品牌,让福山咖啡加盟店不少于450家,使福山咖啡年营业额超30亿元。

“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大力推进农业富民

工程。”王泰吉介绍,2010年,澄迈县开始实施咖啡种植补贴政策,咖啡种植每亩补贴500元,目前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发放补贴资金1100万元,2014年修订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无籽蜜柚、山茶(柚)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每亩补贴1000元;2008年以来,投入1010万元培植福橙种苗400万株,免费发放给农民与企业种植;2006年开始实施橡胶、槟榔“富民工程”,连续7年安排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对澄迈南部5个镇种植橡胶、槟榔的农户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株1元。目前,南部5镇的农民人均种植达到2.7亩以上;今年开始橡胶、槟榔“富民工程”补助范围扩大至全县。

标准化生产产品品质有保证

名气打响了,质量还需过得硬。在尝到了品牌富农的甜头之后,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民们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维护品牌方面也更为自觉。

2011年下半年,澄迈开始探索农业投入品管理模式,推行“农药一卡通”,对农户基地、姓名、电话和使用的农药进行登记,保证农户使用农药的质量安全,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省农业厅的肯定,在全省进行推广。目前,澄迈已建立 100 家

“农药一卡通”销售店,进一步规范了农药经营市场。

与此同时,澄迈县农业局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专家,对种植福橙的果农们进行栽培技术、预防“柑桔黄叶病”、强化品牌意识等培训。澄迈县福橙研究所、咖啡研究所更是集中力量,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品种提纯及新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2012年,澄迈县桥头镇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地瓜脱毒种苗培育基地,成功研制出新一代脱毒种苗,有效缓解了制约该镇地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好品牌必须有好品质支撑。”澄迈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澄迈全县建成连片并获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19个,面积16.8万亩,其中5000亩以上的12个,1000亩以上的15个,经省检验检疫局认证备案的供港澳

瓜菜生产基地8个,面积3.8万亩,建设常年瓜菜生产基地 4685 亩。建设无核荔枝、澄迈福橙、福山咖啡、香蕉、无籽蜜柚、桥头地瓜、莲雾等标准化生产基地 180个。

为加强生产基地管理,澄迈还制定了一系列瓜果栽培的地方标准,指导生产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灌溉用水,加强瓜菜的病虫害的检疫、防疫和防治工作等,积极实施“五个统一”标准,即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农药、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并已有80%的农产品做到有标识可追溯。

品牌营销开拓市场新局面

有了生产标准,注册了商标,有了“名分”之后,最终还是要靠销售说话。

近年来,澄迈不仅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优质农产品,培养和壮大品牌效应。每年,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还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举行推介会,积极宣传推广澄迈特色农产品。与此同时,澄迈还充分利用海南岛欢乐节、中国海南盈滨龙水节等大型活动进行大力推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澄迈已先后与上海江桥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建立瓜菜直销点;澄迈果菜运销协会分别在北京、武汉、杭州等内地市场设立无公害瓜菜直销点18个;澄迈瓜菜可直供港澳、中亚5国,水产品出口欧盟、美日韩等国。

在澄迈各镇,还建立了11个农产品流通服务站,服务站每天及时向农民发布农业驻外服务平台发回的内地市场信息,让运销户、农民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运销方向和运销数量等。

省政府研究室沈君认为,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效表明,我省农村经济改革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品牌农业的建设过程,就是把组织化、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等先进要素融入传统农业,可以有效改变农业的弱质特征,提高农村生产力,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现实途径,对全省有示范指导的意义。 (菲菲)

近日,澄迈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及县工商、公安部门执法人员开展节前市场检查。澄迈将加大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力度,不断提高经营者商标意识、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 笑贤 摄

澄迈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擦亮农业品牌 鼓起农民腰包肉嫩多汁的澄迈无籽蜜柚、嫣红饱满的无核荔枝、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桥头地瓜,还有醇香浓郁的福山咖啡、健康养生的

富硒福橙……提起澄迈的农产品,不少消费者早已熟知。据悉,近年来,澄迈县大力实施“三县一地”(即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

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四化四县”(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建设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产业经济示范县)建设,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创新中寻求突破,特色现代农业阔步前行,促使农民有效增收。2013年,澄迈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57.3亿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86元,同比增长12.5%。

农业方面,澄迈曾先后荣获全国两高一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最具国际竞争力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北运基地、中国富硒经济产业区、中国福橙之乡、中国无核荔枝之乡、中国优质地瓜之乡、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多项殊荣。

美食游 野趣游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