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见 证 定 安 发 展 历 程

12星期四

2018年7月戊戌年五月廿九定安县新闻办公室出版2011年3月1日创刊琼内准印证号:LB141001 第399期

策 划:秦 武 黄源亮 主 编:司 玉 副主编:陈红艳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海南日报印刷厂承印数字报网址:http://dab.dingan.gov.cn

中共定安县委、定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新闻热线:63830722

■■■■■ ■■■■■ ■■■■■

《静美定安》微信公众号

学习习总书记学习习总书记44..1313重要重要讲话讲话、、中央中央1212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四次全会精神

导读

详见3版

本报讯(黄荣海) 7月6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到定安,实地调研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夏季行动”推进情况。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夏季行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当天上午,肖杰一行来到南金农场,听取农场主要负责人关于土地纠纷化解、农场管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情况汇报。在黄竹派出所,肖杰走进服务窗口、办案区,与基层民警亲切交谈,仔细了解辖区社会面管控、群防群治工作。在黄竹司法所,肖杰对该所通过人民调解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鼓励司法所工作人员充分运用多元矛盾化解机制,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他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主动扛起责任担当,继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调研中,肖杰对定安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夏季行动”开展一个月来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强调,定安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当前存在风险,增强忧患意识。要继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深入推进禁毒三年大会战、扫黑

除恶专项斗争。要按照部署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继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要落

实好相关政策,对摸排调研出来的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问题,要建立台账,并落实防控化解措施。要落实维

稳责任,层层夯实责任,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和问责,确保“夏季行动”取得实效。

县委书记陈军,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开文,县委常委、公安局长李忠山陪同调研。

防范化解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到定安调研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夏季行动”推进情况

本报讯(黄荣海)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定安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立足贫困村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把资源优势潜力转变成发展能力,不断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2017年,全县实现脱贫12020人。

农业特色产业扛起扶贫“大梁”

“既能学到种植技术,增加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真心感谢政府的帮扶和带动,让我快速摘掉‘贫困帽’。”看着富文镇大里村秀珍菇栽培示范基地内一朵朵小小的秀珍菇覆盖在菌包上茂盛生长,罗海荣感慨地说道。

罗海荣是富文镇大里村的贫困

户,原本只靠丈夫在外打零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困难。2016年6月,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脱掉“空壳村”的帽子,大里村委会发展起村集体特色产业——秀珍菇种植,罗海荣从此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当上了秀珍菇种植工。

“一直以来大里村缺少支柱产业,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而又零散,政府大力提倡的‘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不但盘活了村集体经济,村民们致富有了盼头,创业积极性也高了起来!”大里村党支部书记叶学坚告诉记者。

富文镇大里村秀珍菇栽培示范基地的创建,是定安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定安围绕贫困村、贫困户实际需求,制定

脱贫攻坚策略,大力发展瓜菜、热带水果、黑山羊养殖等多种特色种养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脱贫效益良好。去年,全县共种植瓜菜、热带水果、富硒大米、香芋、蘑菇等特色农产品共计13.73万亩,总产值5.1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080人实现了增收。

旅游产业为扶贫“造血”

入夏以来,定安久温塘村冷泉每天都熙熙攘攘地坐满了前来泡冷泉的游客,外侧停车场里也停满了自驾游的小汽车。百米开外,许多村民则在政府部门提供的摊位前,以当地土特产招徕游客。

过去,久温塘村交通不畅,发展落后,许多颇具特色的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近年

来,定安以全域旅游打造为抓手,将旅游开发和精准扶贫有效“联姻”,把秀美的自然风光做成富民产业,促进村民变身旅游从业者,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让贫困村变成农民的家园、游客的乐园。

“在旅游旺季,冷泉每天迎来游客上千人,我依靠销售定安粽子、盐蛋、冷泉鹧鸪凉茶土特产,一天就能有200元左右的收入。”久温塘村的贫困户王女士介绍,在久温塘村,不少群众像她一样都靠吃“旅游饭”实现了增收。

如今,群众赚“生态钱”、吃“旅游饭”,已成为定安脱贫致富新路子。

此外,定安还依托文笔峰、母瑞山等景区、景点,带动贫困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特色产业“开花”助力脱贫攻坚“结果”定安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托起农民致富梦

本报讯(黄荣海) 7月5日,定安举办县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学习宣传贯彻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切实把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扛起定安担当。

县委书记陈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源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蔚,县

政协主席欧东顺,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开文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副科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镇党委书记、镇长,省驻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共300余人听取讲座。

讲座邀请了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府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朱华友作《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标杆——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

“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

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辅导报告。朱华友紧紧围绕海南全面深化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与总体要求、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讲座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与会人员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

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学懂弄通,内化于心,把学习成果内化为指导工作实践的法宝和指南,外化为对本职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实践,坚决扛起建设海南自贸区(港)的定安担当。

转化学习成果 扛起责任担当定安举办县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人才,是事业之基、发展之本。尊才重才,不惜千金买才,自古以来便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从秦昭王五跪得范雎,到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再到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反映着为政者广求人才的诚意,寄托着人们对人才的敬意与重视。身处改革开放前沿,海南一直以来都对人才培养、引进给予高度重视。而今,肩负着建设海南自贸区(港)的重大使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

然而,求财容易求才难。让人才竞相来归,首先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战国策》上有一则故事值得借鉴,说的是,古代一君王欲以千金购买千里马,然而,苦求三年而不得。一位大臣闻讯后自告奋勇,外出购马时,竟出资五百金,买回一匹千里马的尸骨。君王大怒,大臣却回复说,“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果不其然,不到一年,竟得千里马三匹。“千金买骨”的故事告诫我们,招徕人才万不可空喊口号,必须拿出求才若渴的真正诚意,让人才各得其所,才得其值。

也正因此,在新一轮“抢人大战”中,待遇留人成为各地招才引智的一大“杀手锏”。对此,海南也不甘落后。从人才落户,到人才补贴,再到人才购房,都给予了一系列政策优惠,为“百万人才进海南”创造了较好的先期条件。不过,我们还应深思的是,招才引智,引得来还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得留得下、用得上。待遇招人能够把人才引来,但其能否真正留得下,关键在我们有没有一个好环境。再者说,作为欠发达省份,拼待遇我们拼不过发达地区,因此必须从环境上发力。

那么,何为好环境?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物质层面的需求多为低层次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最高需求。但凡被视为人才者,多是受过较好教育、有着较高精神境界的人,对他们而言,优渥的待遇固然必不可少,但自我实现的需求无疑更为重要。试想,空有其才无处施展,该是多大的悲哀,即便待遇再优厚、物质再充盈,恐怕也终会不得其志、郁郁寡欢。因此,简单来说,一个好环境既要让人“活得好”,也要让人“干得好”,物质与精神兼收,才能形成高黏性。

对此,海南既有优势,也有短板。就优势来看,建设自贸区(港)重大战略的部署,必定带来一大批重大发展项目,这是各类人才大展拳脚的好机会。就短板而言,当前的海南经济基础仍较为薄弱、体量小,产业链不够长,产业关联度不够强,其结果难免导致产业凝聚力较弱。这是我们招才引才亟须补齐的短板所在。所以说,营造高黏性的发展环境,我们不仅要追求

“待遇引人”的眼前之便,更要追求“产业留人”“环境留人”的长远之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引得“百万人才进海南”。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招才引智的最高境界,是人才的竞相来归、不请自来。而实现这一目的,唯有从环境上发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以什么样的姿态建设海南自贸区(港)系列谈⑧:

营造高黏性的人才环境

本报讯(黄荣海) 7月8日,海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小分队冒着炎炎烈日,来到富文镇中心学校,给当地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设第二课堂,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一段快乐时光。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举行了“三下乡”服务团队授旗仪式。参加活动的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在仪式上庄严宣誓,立志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开始前,海南师范大学联合县教育局、关工委、富文镇对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活动中,志愿者们除为学生开设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普法、阅读等传统课程外,还开展看电影、科普讲座、游戏、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让当地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关爱之情。

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文金顺表示,该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关爱留守儿童为特色项目,深入偏远农村地区,让青年志愿者们到基层到农村,在社会实践中磨砺意志,锻炼才干,增强责任感。

“大哥哥大姐姐们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暑假生活,非常感谢他们。”来自四年级的留守儿童林玲上完一堂有趣的英语课后高兴地说。这是林玲同学第二次参加活动,志愿者们的到来,既弥补了她暑假期间家庭教育的缺失,也给她带来了新鲜、有营养的知识。

据介绍,此次海南师范大学共派出了4个支教小分队共200余人到定安部分乡镇开展活动。除富文镇中心学校外,小分队还前往雷鸣镇中心学校、岭口镇中心学校、龙门镇中心学校等校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为近千名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送去爱心,活动将持续至7月14日。

暑期“三下乡”情暖留守娃

本报讯(张博) 7月11日,记者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悉,定安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启动,将向定安户籍考入省内外高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提前准备好相关申请材料。受理时间为7月17日至9月14日,其中续贷受理时间为7月17日至8月10日,新贷受理时间为8月14日至9月14日。

据介绍,本次助学贷款申请受

理对象为先前已经存在助学贷款、此次再次申请贷款的学生(即续贷学生)和新录取的大学新生、以前未办理过信用助学贷款的高校在校学生(即新贷学生)。新贷学生需登陆 http://www.csls.cdb.com.cn网站,点击“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生源地)”进行注册登记,并按照申办要求填写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新贷学生和续贷学生贷款金额均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不超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

12000元。据了解,借款学生需于10月

10日前将受理证明、合同提交给高校并录入受理证明内容,否则贷款合同无效。同时11月中旬登陆支付宝网站查看贷款发放清单,并跟踪高校资助部门做好学费的缴交工作。

贷款办理地点:定安县教育局一楼资助中心服务大厅,电话:63806108。支付宝电话:95188,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热线电话:95593。

定安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

下转02版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中)在县委书记陈军(左一)的陪同下,走访调研定安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 黄荣海 摄

新编琼剧《母瑞红云》在京上演系海南唯一入选全国基层院团

戏曲会演参演剧目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