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体教结合 在普及中提高

临空港青少年足球将迎来国际化深度合作

前国脚张斌、姜坤,卓尔职业球员艾志波、童晓星、李行空降临空港,江大女足秦曼曼,代陈颖与临空港女足现场比拼!11月 11日,2018年“与军运会同行”临空港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职工运动会足球杯赛开幕式将在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吴家山中学举行,正式开启杯赛揭幕战。

活动现场,姜坤在内的明星球员将带领全体参赛球员,进行《与军运同行·文明公约》集体宣誓,继续扩大临空港

“迎军运,定公约,你我共参与”的浓厚氛围。从临空港走出的中国女足核心王霜,选择将自己的法

国巴黎圣日耳曼足球队球衣送出,作为现场的“彩蛋”环节。东西湖区文化和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职工运动

会足球杯赛自 2011 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 7 届,是接地气、群众基础良好的草根足球赛事。

本届赛事由区文明办、区总工会、区文化和体育局联合主办,区成人足球协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联合承办,采取杯赛形式,先小组循环再淘汰赛制。来自政府职能部

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街道等组成的16支代表队、500多名球员将在11月至12月,先后决战绿茵场。

足球杯赛揭幕战正式开始前,两场足球交流展示活动将格外瞩目:校园足球展示环节由来自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吴一小的小队员进行足球技能表演,随后国脚姜坤助阵,卓尔职业球员童晓星、李行在内的明星足球队,将与临空港(东西湖)女足进行切磋交流。

据了解,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作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足球、乒乓球、水上救生三项赛事承办地,按照“既满足赛事需求,又考虑赛后利用,方便市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基本要求进行东西湖体育中心建设,待赛事结束之后,将所有比赛场馆向市民开放。

为营造军运氛围,先后举行了“与军运同行”临空港足球超级联赛、第二届中国武汉环金银湖国际徒步大会等文体活动,并保证“月月有赛事”,充分展示临空港人团结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敢跟省队过招的“流浪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东西湖区每个农场都

有足球队,球队之间常发起友谊赛。而 1986 年世界杯转播,撩拨起辛安渡农场一群赤诚少年的足球梦。

学生伢一穷二白,玩足球完全是自发状态,张燕军拉起队伍索性取名“流浪者”。他们的启蒙老师,是在学校执教体育的省体操队退役队员,一名现役军官从北京回乡探亲带回的两个足球,是“流浪者”最金贵的家当。踢破了,就找人缝补、胶粘。球场上练渴了,就扎下头喝几口校园井水。

学校操场常常被农场的黄牛踩出许多坑洼,大家集中练球时就揣来砂石平整场地。盛夏时节,操场上野草丛生,他们就自带镰刀,割出一整片“球场”。

有梦想支撑,“流浪者”很快冲进足球江湖,连省足球队也专程到辛安渡来打比赛,省队时任队长正是韩建。

那一年张燕军 18 岁,他至今记得,“流浪者”从来没有队服,即使跟省队较量也是赤膊上阵。30 年后,当年的少年迎来草根足球的新时代。

雪藏的日子梦想仍在发光张燕军1987年考入东西湖卫校,毕业后分配到辛安渡

制药厂。之后国企改制,下岗回家的张燕军自谋生路,“流浪者”不得不就地解散。2013 年前,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再也没碰过足球。

彼时经历“黑哨事件”的中国足球,即使有韩日世界杯短暂的热潮,仍旧一蹶不振地走进冰河时期,而“流浪者”队员心里,仍揣着足球梦。

2011 年 11 月,东西湖 6 支业余球队联手组建“东西湖区足球联盟”,到三店学校联赛时,一支球队因场地太差而退赛。

草根足球的努力,得到文体部门的关注支持。第二年

深秋如期举办的联盟比赛,改由东西湖区文体局主办。这个刚刚跻身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突围战中不断加强文体实力。到2013年的第三届联盟赛,东西湖区成人足球协会正式成立,文体局推出全区足球联赛、足球杯赛,两大赛事全年不断档。

“流浪者”英雄归来,张燕军和伙伴们第一次穿上球衣,站上久违的绿茵场。

打造临空港草根足球品牌当年的流浪者,历经流离之苦,如今算是找到了家门,

张燕军们欣喜若狂,用不败战绩纾解积郁多年的渴望。两大赛事调动起临空港全区球迷的热情,到 2014 年,

武汉草根足球爱好者中几乎所有的知名战队、战将,都加入了临空港赛事。杯赛名单当中,能找到蒿俊闵、张斌、张稀哲等等武汉籍“国字号”球员的印记。

2016 年,临空港经开区正式组建临空港足球队,张燕军站上领队位置,球队主教练是他的老对手韩健。

“中国足球走入低谷的那些年,临空港探索体教结合模式普及足球教育,加上草根足球爱好者的坚持,让蛰伏的临空港足球实现了鹞子翻身。”作为当年联赛发起人之一,临空港经开区足协会长陶林,回顾 30 年足球历程满是感慨。

“杯赛影响太大,今年又有20多支成建制球队报名,我们只能按赛制要求忍痛割爱,挑选16支参赛。”

“都是缘分!”张燕军带队出征每每感恩,当年在辛安渡中学任体育教师的代方胜现任区文体局调研员。没有当年的勉励与支持,他的足球梦续不到今天。

如今不管生意有再忙,张燕军都要按时参加集训。“现在上场跑动60分钟,一点问题都没有。”对他来说,这30年,美好总是太多。

国脚来了,临空港女足接招明星球员赛场领誓践行东道主文明公约

临空港足球队领队张燕军的30年足球之旅:

30年前跟省队过招,我们光膀子上阵

下午四点半,一天的课程结束,东西湖实验小学的操场上,来自不同年级的 100多位校足球队队员,开始进行一个小时的足球训练。在这所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武汉市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周都有一堂足球课,让所有孩子了解、感受足球,如果学生有意愿且具备一定的足球基础,就能申请加入校队。一面普及一面提高,这是临空港发展青少年足球的一个缩影。

“从学校自聘的足球专管员、区级足球教学专管员到市级专职教练员,我们形成了阶梯式的师资队伍,覆盖足球基础性普及教学和专业训练。”该校校长助理盛爱军说,足球作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龙头,首先坚持的是普及,让更多孩子参与到足球中,感受到快乐,而后才是发现有天赋的足球苗子,接受专业训练。

而选择足球,也不再像过去,一定要成为职业球员,它可以只是一种兴趣。今年 9 月,三店学校的一年级足球班开班,原定计划招生 40 人,结果有 50 多

人报名。“我们最初还担心足球班招不满,没想到出乎意料

的火爆。”三店学校总务处主任吕团恒带足球课已有五六年,他介绍,足球班和其他班一样,每天正常上课,只有在下午三点半到五点半的托管时间,才进行足球训练,唯一不同的是,足球班的班主任由足球教练担任。

吕团恒说,如今很多家长的观念正在转变,足球并不是功利的,选择足球不是一定要进国家队,它可以只是孩子的兴趣,足球也能育人。

实际上,这也正是发轫于上世纪 90年代初的临空港青少年足球,坚持体教结合,在普及中提高的结果。

“让好苗子涌现出来,而不是培养出来。”临空港文体局体育科负责人说。

临空港是武汉最早尝试体教结合模式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区域,区政府非常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区内每所学校都配有足球场,孩子们每天都能在操场上享

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从1998年首创的三集中训练模式到现在小中高(吴一小、吴三中、吴中)“一条龙”培养模式,为国家队、省市足协专业队和各类大学培养和输送了大量足球人才,特别是女子足球在湖北省及全国都有较高声誉,现女足国家队核心队员王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而现在,临空港青少年足球培养的模式将更多元。临空港经开区教育局基教科相关负责人说,就在下月,吴家山中学女足实验班的球员段盈盈将飞赴英国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同时她也拿到约克·圣约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一切得益于今年1月,英国莫尔特比学院与吴家山中学等学校签订校园足球文教交流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冬夏令营、师资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同行的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教练员也在 9所中小学进行足球技术交流。临空港的校园足球正迎来国际化深度合作。

11月4日上午,临空港经开区吴家山中学足球场,48岁的张燕军飞起一脚,足球划过一道白色弧线后正中球门。他似乎找到组建“流浪者”足球队的感觉,那一年他刚满16岁,还是辛安渡中学的初中生。

时光一晃,30年过去了。

北京时间 11 月 4 日晚,法甲女足联赛第9轮比赛在法国波尔多开赛,开场第9分钟,武汉姑娘王霜就送出一记精准助攻,助“大巴黎”早早打破僵局。最终,巴黎圣日耳曼客场2比0力克波尔多女足。

这是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走出的女足球员王霜代表新东家“大巴黎”出站的第 10 场比赛,贡献了3球5助的好成绩。

留洋两个月,王霜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在国际赛场上的实力。《人民日报》在10 月 22 日的刊文中表示“王霜的亮眼表现已足以让人们在中国球员身上体味到久违的荣耀。”并赞其“放下薪酬上的诱惑”“志存高远”。

王霜的启蒙恩师、临空港青少年足球总教头韩建“解秘”,王霜弃高薪毅然留洋的“志存高远”背后,跟临空港坚持了20多年的“体教结合”模式分不开。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起,临空港就已建立起“体教结合”的女足人才培养机制。这种机制打破了人们一贯的“文体冲突”刻板印象,但吸引了志同道合的韩建。“足球是一项高智商的团队协作,如果球员没有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队伍将是一盘散沙,而这种逻辑思维能力,是文化学习赋予的。”

临空港的“体教结合”模式关键在于“一视同仁”。2007 年,13 岁的王霜参加女足国少队在澳大利亚的集训,因为集训太紧张,没有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回来后被任课老师罚站,王霜也老老实实认罚。作为王霜的教练,韩建并没有与任课老师据理力争,而是私下说明王霜的训练紧张情况,然后督促王霜完成了作业。

“文化学习赋予王霜勤于思考的能力。”回忆起王霜的训练学习生涯,韩建这样总结,“每踢完一场比赛,王霜就会专注地坐在电视机前看回放,分析自己与对方的优缺点,一遍不够就看两遍,有时候甚至会看到凌晨五点。”

凭着过人的天赋与不断的练习、思考,王霜果然声名鹊起,成为中国足坛新秀。

2018 年,带领中国女足斩获亚运会银牌的王霜,接到了来自各大足球俱乐部的橄榄枝,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这个年仅 23 岁的年轻姑娘面前——选择高薪,继续享受国内的鲜花和掌声,还是留洋,在更大的赛场上磨练自己的技术。王霜选择了后者。

王霜加盟“大巴黎”前,与韩建有过一次深入的谈话。“我想去更大的赛场上去历练,哪怕一开始‘坐冷板凳’也不怕,只要我有目标,我就一定能达成。”

韩建鼓励她:“选择留洋,不仅能见识更大的世界,更给后来者树立榜样,给国人带来期望,这是金钱不能衡量的。”

放弃国内高薪留洋欧洲

临空港走出的王霜获赞﹃志存高远﹄

11月5日,临空港校园足球总教练韩建与吴家山中学女足队员共同练球

群众开展趣味运动会足球项目

临空港足球队定期组织场上对抗练习

2017年足球杯赛决赛

国 足 队员、足球女将王霜寄语临空港喜迎军运

策划 东西湖区文化和体育局 撰文 吴国敏 摄影 戴东辉

王霜(右二)跟教练韩建(左二)在一起

12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专 题

(资料图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