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两江创新高地 生态宜居北碚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 主办 重 … · 成碚城老街最长的风景线。 在沧桑的北碚老城下半城,风貌改 造后的南京路片区,浮躁喧嚣的街道复

美丽中国 系列宣传活动 北碚 篇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 主办重庆市北碚区文联、重庆晚报 承办

美丽北碚征文大赛两江创新高地

生态宜居北碚

畅享北碚城里的时光,是一次心灵的诗意旅行与感官的完美享受。

畅享北碚时光刘德良

往/ 事/ 难/ 忘

重庆创作A07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钟斌 美编 王楚责校 蒋国敏 王楚

公共邮箱 [email protected] / 重庆创作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编辑电话 023-63907328

重庆市渝中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让生活 下来慢 两江

栖居历史的深处,我喜欢用冷峻的目光打量心仪的偶像。在水一方的北碚,一如我魂牵梦萦的伊人。

北碚的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因“碚”石而得名,也非《新华字典》独特的解释:“碚,多用作地名”而享誉。碚城之魅,集宠了造物主赋予的天生丽质,沐浴了先贤哲人的思想光芒,沾染了夜雨梧桐的清越灵气。倚嘉陵傍缙云,让北碚与众不同,充满了吸引眼球的自豪与文脉底气。质朴的称谓,蕴含着一个城市无法描述的情愫与魅力。淡雅如菊的城市形象,骨子里蕴藏着传统的文化基因,清新、空灵、优雅的外表散发出深厚的历史内涵。抗战文化、民国遗风、改革成就将北碚多元的城市形象展示得婀娜多姿、丰富多彩。

纵览北碚版图,畅享北碚时光,醉美线路还是回味沧桑老城、感悟现代新城,让游人走过你的全世界。

打量北碚老城,太多的记忆符号汩汩而出。伫立毛背沱高楼之上,偶尔可穿越悠扬的笛声,远眺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饱览晨曦和夕照勾勒的新朝阳大桥不同的剪影。鸡公山下,朗朗读书声将“兼善教育,兼善天下”诠释得淋漓尽致。

翻修后的“七一”桥,平静横卧于龙凤溪上,只有桥下曾经发掘过的阴沉木见证过老城的沧桑脉络。从天空鸟瞰,老城的韵律平平仄仄,车水马龙的滨江路宛如葱色玉带,环绕着老城,写意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水墨意境。沿滨江路迤逦前行,登临广电大厦,暮色中的碚东大桥,在高清数

码镜头前美得令人眩晕窒息。孑然浅滩的江中碚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见证着身边的潮起潮落和老城蝶变的春夏秋冬。

记忆中街市人车混杂的碚峡路,“梧桐夜雨应犹在,只是市容改”。精心打造后的长长街道,伴随着斑驳阳光、如织行人,形成碚城老街最长的风景线。

在沧桑的北碚老城下半城,风貌改造后的南京路片区,浮躁喧嚣的街道复归宁静。灯光阑珊的夜晚,江风轻拂,高楼弦歌,穿行在秋雨梧桐的街市,可发古

思幽,遥想抗战“小陪都”当年的景致与时代氛围。

穿越时光,在人比黄花瘦的小巷,在雨打梧桐的街檐,偶尔可以邂逅撑着油纸伞,玄色长衫下挟着厚厚书稿的文学大师,抑或是幽默诙谐的雅舍主人梁实秋,抑或是《四世同堂》的老舍先生……

如果说,北碚老城力图还原和展示的是旧城风貌,历史韵味,那么,以行政中心为轴心的区域则是一座快速崛起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意新城。阳光明媚的日子,

远近的市民慕名而来,举家攀爬健身梯;夜幕降临,缙云广场灯火辉煌,风格迥异的广场舞、自娱自乐的歌唱者、练习地书的老人、嘻哈玩耍的孩童、三五成群的散步者营造出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嘉陵风情步行街、体育中心、高速路花市、双元鲜花大道、自然博物馆、金刚碑、轻轨等景观元素,把新城烘托得美轮美奂……

畅享北碚城里的时光,是一次心灵的诗意旅行与感官的完美享受。走出城区,更是天高地远,风景宜人。奇峻金刀峡、偏岩风光等风物景观构成了北碚唯美的画卷。

北碚时光,美哉叹哉!自唐代开始至清末,共有48位历代诗人诗赞北碚。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据考证是目前能搜集到的最早描写北碚的诗: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触摸北碚行走的风景、畅享北碚美好的时光,体验北碚有引力的乐趣,身临其境无疑是人生最好的抉择。(作者单位:北碚区水土街道水土高新园)

小城五月,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也因此,让我常常想起记忆里的杏儿——那小小的金黄色的小果实,应该有二十多年没见了吧。小时候常常嫌杏儿酸,现在,随着年龄日益增长,倒是常常想念起那酸掉牙的滋味,仿佛怀念一个阔别多年的老友。

早晨上班,偶遇一小贩推着板车与我擦肩,一旁的先生朝我努努嘴说:

“瞧,杏儿,杏儿。”“杏儿?”我猛地回头,记忆中的杏儿的模样便那样自顾自地闯入了我的眼帘。依旧是金色的果实,浅红的嘴,就那样安安静静地躺在板车上。而一旁的小贩自是闻声驻足,同时不停地吹嘘自家的好果子。其实小贩哪里知道,这杏儿若放在三十年前,绝对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只是而今,越发地少吃多滋味,买买杏儿,为的不是那杏儿本身,而是童年的味道。

那时物资生活相对匮乏,对于住在一个小县城的我们来说,没吃过苹果,没吃过鸭梨,就连香蕉也只是在电视里见过,而菠萝、荔枝、榴莲等水果更是闻所未闻。而那时,如果哪天妈妈买菜,给我们带回来三五个桃子,或是七八枚杏儿倒真是件让人快乐的事儿。也因此,每逢初夏时节,只要妈妈早晨买菜回家,我总要抢先接过妈妈的菜篮子,真希望篮子里盛着童年最为甜美的期盼。

其实杏儿味甘甜者甚少,以至于到现在,只要一说起杏儿,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酸掉牙的味,然后流涎生津,真有传说中望梅止渴的感觉。当然,生平也曾遇到过一次味道很美的杏儿,回想起来,似乎也就只有那么一次。

记得那是某年的“六一”节,因为学校搞活动提前放学。当我和哥哥穿着整齐的校服、白网鞋回家时,爸爸说要给我和哥哥过节,带我们到县城新建的小街去逛逛。不记得为什么那天妈妈

没在家,就爸爸跟我和哥哥。我们仨一起逛百货公司、书店,满心欢喜地走了一大遭,要回家的时候还是两手空空。但那天,一来因为过节,二来又逛了大半天,空着手回家,我和哥哥难免都觉得有些扫兴。正在这时,街角竟然出现一个卖杏儿人。爸爸说:“要不,我们买些杏儿回去吃?”“好啊,有杏儿了哟!”我和哥哥一听爸爸这话顿时浑身都来了劲儿。

虽然其间卖杏儿人不停地向我们夸耀,说他这杏儿,是难得的品种,绝对的甜蜜多汁,但我和哥哥对杏儿的滋味依旧不敢奢望。谁都知道,那杏儿是出了名的酸。于是我们兄妹俩就趴在卖杏儿人的背篓上,你一个,我一个拣起来,总共也就买了十来枚。而就是这些杏儿,爸爸都是断断舍不得吃的。回家洗净了后,只管叫我们兄妹多吃些。哥哥迫不及待地拿着杏儿大嚼起来,然后惊呼:“好甜。”我却是细心地将杏儿掰成两半,先捡了里面的杏核,然后再细细的吮吸。这一次的杏儿,却是真如卖杏儿人所说的那样,出乎意料地甘甜。果肉软而粉嫩,入口即化,像是童年所有的甜蜜,悄无声息地沁人心脾。吃完了杏儿,我和哥哥就用杏核抓子儿。哥哥还在磨刀石上把杏核磨穿,用针掏出里面的杏仁,然后放在嘴里快乐地吹起口哨。那是多么快乐而漫长的童年时光啊!

提着一小袋杏儿,高兴地前行。不知不觉,太阳渐渐升起,我悄悄地告诉先生:我提的这哪里只是杏儿,这分明是我对童年的回忆,对父母的爱的回味。而今,我要把这一小袋杏儿送给年老的父母几枚,让他们尝尝年轻时的味道,我也要送给女儿几枚,让她尝尝我们的童年,尝尝我们的爱的味道。(作者单位:国网重庆电力江北供电公司)

地处长江中游的家乡,每年5月下旬开始有一个长长的雨季,进入梅雨时节,老家山林中各种各样的野生菌儿就如火如荼地冒出来了。

记得儿时,妈妈提着一个箢篼钻进老家屋后的林子。不大一会儿工夫,妈妈钻出林子来,满满的一箢篼菌儿!妈妈小心地用刀子把菌脚上的草泥一点儿一点儿地剔掉,然后把菌儿放在沸水里泡了一会儿,再用井水一朵一朵地清洗。妈妈边洗菌儿边给我讲:“新鲜的杂菌儿只有用开水先泡了再洗,菌儿才不会洗烂。”妈妈生怕我认不得这些可以吃的菌儿,“这一朵绿色的是青澹菇,这一朵黄色的是油辣菇,这朵黒色的是火碳菌儿,这几种菌儿都是一丛丛地长,你发现一朵捡了一朵旁边肯定还有……”妈妈手脚麻利,一会儿就洗好了中午要吃的菌儿,多余的等它泡在水里,下顿再吃。爸爸已经在地里摘回辣椒切好了,青椒炒菌儿的香味顿时随着炊烟飘到屋顶,飘出屋外……

林子里菌儿中最好的品种是大脚菌儿,这种菌儿无论是新鲜菌儿清炒、煮肉片汤,还是晒干了煨汤都特别香,口感特别好。之所以叫大脚菌儿是因为此种菌儿的“脚”“腿”往往比菌帽要大,“脚”“腿”越比菌帽大,品种越珍稀,越不好找着。当捡到大脚菌儿时,妈妈先挑选出更新鲜看起来好看一些的,提到街上去卖掉。因为大脚菌儿珍贵,比其它菌儿价格都要高。卖掉换了钱积存下来,就够我和哥哥

新一学期的学费了,还可以作家庭的其它开支。留下来的不好看的菌儿也是美味,爸爸会计算着买回一点肉,妈妈把肉切成肉片,拿出红苕粉加水调好揉在肉片上。哥哥负责烧火把菌儿放在锅里加葱熬汤,我负责摆碗筷。熬到一定火候了,妈妈把肉片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嫩滑、鲜香的大脚菌儿肉片汤就可上桌了。挟一片肉,喝一口菌儿汤,香爽在嘴里,甜蜜在心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满满的幸福味道。

如果运气好采得多,妈妈还会留下一些大脚菌儿晒干珍藏。蒸蛋花儿时就找出干大脚菌儿,拿几片弄碎搅拌在鸡蛋里一同蒸,蒸好了再在上面洒上切细的椿芽,喷香喷香!后来我在重庆上大学,在学校食堂第一次吃到芙蓉蛋,芙蓉蛋好吃,也比不上妈妈的大脚菌儿蒸蛋花儿,觉得妈妈的智慧真是堪比天才。难得家里来了稀客,杀一只鸡放几片晒干的大脚菌儿,一锅鸡汤都是大脚菌儿的香味。客人知道这是招待稀客的礼数,更加珍惜这一份情义。

无论是普通的杂菌儿,还是稀有的大脚菌儿,都是无与伦比的人间美味,所以我儿时最喜欢做的事儿是捡菌儿。已开成花儿样的,长成小伞样儿的,羞羞答答躲在泥土半露面半掩藏的……每一朵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每一朵都是一个惊喜。发现了伙伴们都没发现的菌儿,欣喜之外再得到大人表扬:“这娃儿眼真亮!”别提那得意劲儿了。(作者单位:江津区先锋学区办)

快乐

小鱼小虾,玩在水下。小鹰小鸟,跳跃树丫。

相距很远,快乐都大。

学刷牙

小明明,学刷牙。挤牙膏,举牙刷。

牙膏涂满齿,成幅雪山画。明明得意了,去请爷夸夸。

爷爷笑着说:刷牙像洗澡,泡沫全冲跑,无尘才最好。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北碚朝阳桥 王飞 摄

吃完了杏儿,我和哥哥就用杏核抓子儿。哥哥还在磨刀石上把杏核磨穿,用针掏出里面的杏仁,然后放在嘴里快乐地吹起口哨。

青青杏子

巴/ 渝/ 风/ 物

林子里菌儿中最好的品种是大脚菌儿,这种菌儿无论是新鲜菌儿清炒、煮肉片汤,还是晒干了煨汤都特别香,口感特别好。

大脚菌儿宋燕

钟雄

儿童诗两首

刘光敏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