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忆往昔

!邓英!

岁"

书法

本版编辑∶赵 美 视觉设计∶竹建英

新民网:www.xinmin.cn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年2月9日 星期六

晚晴风景/

! ! ! !中华民俗,一到正月欢乐热闹的日子就应接不暇,衔接了腊月的年味。从大年初一开始,无论城市乡村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高潮一个接着一个,到元宵佳节又趋一个高峰。我孩提时代印象最深的是元宵有铺天盖地的灯会和谜会。

大抵灯会和谜会是紧密相连的,有灯会就有谜会,有谜会必有灯会,所以就有了“灯谜”之说。老式的称谓又把猜谜叫作“射虎”,很有趣,也很有气势。灯谜素有“文虎”之谓,那谜底犹如草丛中的卧虎,难以明察,难以射中,故把猜谜唤作“射虎”。有的放矢嘛,细细揣摩,猜谜真像射箭一样,一矢中的,犹如射中了猛虎样痛快呢。

也许从前娱乐活动比较传统且单一,不像现今电视机普及,电视节目琳琅满目,光守着个电视机就可以娱乐一个新春。从前新春大众化的娱乐活动是麻将、牌九和骰子,几乎家家户户牌声哗哗。我等小孩因身边有点儿压岁钱,也喜欢钻入“竹园乘凉”(苏州人把玩竹骨牌谑称“竹园乘凉”),但比较之下,我更喜欢猜谜射虎,整个新春假日尤其是元宵前后到处去逛灯会猜灯谜。市区文化宫啦,工厂俱乐部啦,园

林景区啦,甚而街道居委会也都举办猜谜活动。猜谜活动都是有奖品的,如糖果蜜饯、铅笔橡皮,丰厚些的还有牙膏肥皂。倒不是为了获取奖品,主要是享受猜谜的过程,一旦射中,其快感难以形容。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当初猜谜的兴奋劲儿依然让人向往不已,也因此有许多精彩的谜语让人回味无穷。

记得那时精彩的谜语可不少,我比较喜欢形象生动的谜语,如:“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活捉飞来将。”(谜底:蜘蛛)“长脚小儿郎,吹箫走进房,爱喝葡萄酒,拍手见阎王。”(谜底:蚊子)“两只白狗,蹲在巷口,五个公差,一牵就走。”(谜底:擤鼻涕)“驼子背袋米,背到衙门里,衙门一关闭,驼子跌进去。”(谜底:汤匙)同样的“汤匙”谜底,还有个也很形象的谜面:“小白鸽,桌上趴。你拉它的尾巴,它亲你的嘴巴。”又如:“在娘家青嘴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来也罢了,提起来眼泪汪汪。”(谜底:竹篙)多么形象动人的谜语啊,活脱脱一个受虐待的小媳妇的形象,谜底却是船用的竹篙。类似的还有谜底为“毛笔”的谜语:“一个女子生得俏,五个郎君来抱腰,水梳头发黑又亮,绣龙描凤手

段巧。”本来这是一个“荤谜素猜”的谜语,我二哥见到后当场向主办方提出建议作了现在这样的修改,我也记住了它。

我喜欢形象生动的谜语,也喜欢非常机巧精致的好谜,譬如“木偶奇遇———打一字”(谜底:森),木的奇数和偶数遇在一起了,就是个“森”嘛;“花残一角泪两行———打一字”(谜底:蒞),“楚逐子胥———打水浒人名”(谜底:吴用),伍子胥被楚国驱逐后得到了吴国的重用,不就是“吴用”吗?“西蜀擒孟起———打国名”(谜底:巴拿马),孟起者马超是也,西蜀即巴地,在巴地擒拿了马超,即“巴拿马”也。如此等等,皆是上乘之作。

还有一则猜典籍《孟子》中名句的谜语,整个用的《西厢记》故事作的谜面:“普救寺,草迷离;空园中,或借居;夫人病,头难起;一炷香,卜归期;天已暮,日落西;张相公,长别离;虽有约,负佳期;错认白马将军来也。”(谜底:晋国天下莫强焉)最有趣的是最末一个“焉”字,扣“错认白马将军来也”,每句都可细细品味。不懂《孟子》和《西厢记》,如今的年轻人无论如何猜不出这个谜语。

! ! ! !整理抽屉,有点像谈恋爱,是一件十分私密而又很享受的事情。但又不太像谈恋爱,恋爱时,常常“缠缠绵绵”,然而抽屉嘛,用力往里一推,“砰”的一声,不管里面乱得像鸡窝还是猪窝,外表看上去都还像个“金窝”,于是任由惰性泛滥,一年半载难得会想到去整理。我不由感叹人类的伟大智慧,发明了抽屉这样的好东西———抽屉一关,谁都不知道里面有料没料。于是乎,只有当某一天发现抽屉满到被卡住无法打开之时,脑袋里的红灯“噌”地亮起来,是该整理一下了。

抽屉似一架“时光机”,放进抽屉的东西和随手丢在书桌上的截然不同,仿佛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需要由抽屉来发酵出更纯真的价值。

看到旧时好友寄来的一张张已经

泛黄的贺卡,情不自禁感动连连!重温数十年前所教学生的一封封来信,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浮现眼前;最爱翻阅的是相册,看着那张故作深沉的自己在“石库门”的童年照片,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天真无邪的童心怎能掩盖得住呢?望着那张背面写有“青春安在”的放大的半身黑白相片,思绪立即飘飞至初入职场时的青葱岁月……转而伸手摸摸脸上的胡茬,瞥见角落里的一叠“奖状”、“聘书”,暗暗自豪起来,问心无愧,我也曾经“辉煌”过。

抽屉也似一个百宝箱。上学时的校徽、毕业证书,供职时积攒的工作证、通讯录、名片册;生日时收到的小礼品———“奔马”纪念币、“瘦马”藏书章、“骏马”钥匙圈;旅途中收获的门票、“导游图”、纪念章、“火花”,还有珍

藏的许多毛泽东像章,以及上个世纪来自世界各国的许多美不胜收的邮票……真可谓五花八门。

整理抽屉不知不觉花费一个下午,将一件件拿出来的东西,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码齐了又再摆回去,动作轻而缓慢,因为还要留些时间给回忆。有时候掂量一样物什,想了好几遍“扔了吧!”最后还是摆回抽屉———总觉得,对于过往,一不小心就会忘了太多太多。于是,整理抽屉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仿佛是看着过去的自己和朋友,将往事反刍。

抽屉不可能时时整理,因为我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流连过去;然而抽屉一定要不定时整理,因为我们都需要一点时间来让往事提点自己,加满力量再掸掸灰尘上路。

父亲母亲

捕文 " 牛润科家有老神仙 文 " 李元红

文 " 吴翼民元宵猜灯谜

闲暇时光 抽屉整理记 文 " 陈恩浩

!"

! ! ! !连日以来,儿女们的严加管教,搞得为父我很不舒服。我为你们奉献了一辈子,老了,花自己的钱买点保健品,还得受你们管治,真让我寒心。

见我气不打一处来,上初三的大孙子就过来解围:“爷爷,咱不跟他们生气了,我陪您老出去散散心。”

说话间,我们祖孙俩就来到小院里。一夜大雪,小院像个童话世界。不

知从哪里飞来一群小麻雀,当它们落在靠西墙根的枣树上时,顿时一阵“天女散花”,搞得刚刚遛到枣树下的我们也叫喳喳。

见我突然阴转晴,大孙子就笑嘻嘻地问:“听奶奶讲,雪后捕麻雀,可是您老小时候的最爱,这么好的机会,咱们祖孙俩何不玩一回?”“平时,你不是最恨那些用弹弓打小麻雀的人吗?它们可是保护动物呀!”我说。“等捕住了它们,就立马放生。”“一言为定?”“驷马难追!”我们祖孙俩一唱一和,变成两只开心的小麻雀。

说话间,我们找来筛子,细绳和金黄的小米。在小院里扫出一小块地,把细绳的一头拴在木棍上,再用木棍支起了筛子,把小米往筛子下的空地上一撒,祖孙俩就猴急地拉着细绳的另一头,躲藏到屋里,从门缝里窥探,等待着麻雀上钩。哪知,还没等枣树上的麻雀自投罗网,老伴养的那只贪吃的老母鸡,就喜颠颠地去找死,急得我叫也叫不住它,它眼里只有那把将要到嘴的小米,拼命地往我们祖孙俩设的圈套里钻。“我们家怎么会养了一只傻鸡呢?”

气得我要吐血。直到大孙子一拽细绳,把那只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老母鸡捕了个正着时,我直骂它“活该”也不解气。

此时,一直瞅着我的大孙子突然扑哧一笑,说#“爷爷,你也气吧?这就叫……”一愣,我如梦初醒。“宝贝,爷爷错了……”我心服口服地说。

! ! ! !亲爱的老爸,$月 %&日起您便正式加入“八零后”方阵了。我请复旦书画院的王培南教授为您写了一幅“寿”,希望您会喜欢女儿送的生日礼物。在我心里,“寿”是祝福,亦是儿孙们的福分。早已习惯了对您和老妈的依赖,无论是心理还是生活上。只要有你们在,我和哥哥们便觉得安心而温暖。

每日清晨,扑鼻而来的米粥清香将我唤醒。蛋炒饭不是您的拿手绝活,您却掌握了女儿不爱咸、不爱油的嗜好,少许油滑蛋,葱花点缀,米粒颗颗分明,香喷喷的蛋炒饭是我的私人订制。有您和妈妈在,家里便充满了温暖和烟火味。无论刮风下雨,您总笑呵呵的。近

十年来,您和妈妈依旧身板硬朗,吃得香、睡得安,起卧皆有规律,仿佛成了

父母安享晚年幸福的样板。您少时养尊处忧,然而世事无常,一夜家破。那些饱受欺凌的岁月,您都没自暴自弃。即使人到中年,日子渐渐好起来,您一如既往的厚道、知福、惜福。%'$(年您荣休搬来上海后,和妈妈重新学习、适应新的休闲都市生活。学习做菜、锻炼身体,每日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为了弥补遗憾,为了陪你们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老哥精心策划,这几年我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最北领略过丹东的海,最南体味过福建泉州的肥美海鲜,爬过长城、览过故宫,踏过川贵的好山好水,也在最好的季节“上天堂,下苏杭”。那些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地方都留下了您和妈妈的足迹。你们手牵手,让旁人心生羡慕。

即使偶尔路上妈妈生气发飙,您都笑着哄妈到开心。您说妈妈跟着您吃了一辈子的苦,现在苦尽甘来,您必须爱护她,让着她,让她开开心心。

去年“五一”,我和老哥实现了您多年的愿望,带着您和妈妈登上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历时 (个多小时,你们的毅力和精神感染了无数人,还鼓励了中途打算放弃登山的多个年轻人。征服白马尖后,您和妈妈相继登上了金寨红石谷和四川梵净山。这次去福建,你们还轻松登上了泉州陡峭的清源山。每跨越一座山峰,您和妈妈都越来越自信,精神抖擞等着下一次的“征程”。

祈愿“八零后”的您身体硬朗,越活越年轻。祈愿您和妈妈长命百岁,做一对老神仙眷侣,我们四代同堂。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