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垃圾分类成绩单初见“绿色成效”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20-08/04/A02/bjqnb20200804A02.pdf引出的写作议题 垃圾分类成绩单初见“绿色成效”

8月3日,针对有关美国政府不久后将宣布对TikTok和WeChat等中国软件采取措施的提问,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王文彬表示,美方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有关企业做有罪推定并发出威胁,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暴露了美方所谓

“维护公平自由”的虚伪性和典型的双重标准,也违反了世贸组织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近年来,字节跳动旗下短视频社交产品TikTok风靡全球,成为全球化互联网产品的标杆,即便是Facebook这样的美国企业,在包括美国市场在内的多个区域市场也不得不模仿 TikTok。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全球总月活跃用户超过15 亿,覆盖 150 个国家和 75 个语种。其中,TikTok在全球拥有8亿“月活用户”,

位列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七大应用之一,甚至比著名的社交平台Twitter还多。

然而,中美关系的现实让美国市场的TikTok受到影响。美国多部门指控Tik-Tok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强调通过行政手段阻断其在美国市场的运营。最新消息是,特朗普可能颁布行政命令封杀TikTok。

这是美国政府开出的专门针对Tik-Tok的政治毒药,旨在让其在美国市场陷入生存困境。何去何从?虽然字节跳动作出妥协,承诺只拥有少部分股份而让美国公司控股 TikTok,但还是遭到美国拒绝。同时,路透社传出字节跳动将 Tik-Tok在美业务全部卖于微软的消息。

对于这一消息,字节跳动强调公司不对谣言或猜测发表评论。TikTok在美国

市场的确面临生死抉择,在当前中美关系敏感的形势下,美国对TikTok不会手软,而且还可能针对包括微信在内的其他中国应用动手。美国市场曾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深耕的乐土,但政治毒药喷洒下,在美市场的中国市场主体都可能面临着类似的命运。

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太天真,而是美国市场环境被政治毒药所污染。生存还是死亡?不仅是TikTok的艰难抉择,也是所有在美中国企业的难题。客观而言,字节跳动的选择并不多,要么选择整体出售给美国企业,要么完全退出美国市场,但不管何种选择,都是痛苦和煎熬。

但是,即使 TikTok 在美被政治毒药毒杀而退出美国市场,或者说TikTok为美国公司购买,美国政府也无法扼杀中国

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精神。没有了 Tik-Tok,还有更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及其产品。从世界科技史的发展看,科技生产力是最具韧性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从历史视野看,美国政府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政治毒杀不仅显得狭隘自私,而且也昭示着美国时代的终结。一个开放、包容的政府和市场,怎会如此轻易对市场主体施以“蛮力”?讽刺的是,这也曾经是美国批评其他国家的典型做法。美国对华遏制延伸到封杀中国企业,更显美国焦虑和大国自信缺失。困顿于疫情中的美国,二季度经济萎缩超过32%(年化环比)的美国,剩下的只有政治戾气了。

美国政治毒药还在喷洒,伤害了TikTok,最终也会害了美国自己。

美国政治毒药与TikTok的市场困境 张敬伟

02青评论 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褒奖“敢医敢言”的时代值得点赞 栗玉晨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8月3日发布公示,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产生1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3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84岁的钟南山院士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相关报道见03版)

作为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授予的对象均为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功勋卓著的杰出人士。此前,核物理学家于敏、中医药学家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获得此项荣誉。

8月3日公示的钟南山院士入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简介中,除了对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突出实绩予以高度评价外,尤

其对这位耄耋老人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的“敢医敢言”特意大书一笔,感佩之情溢于言表,网友谓之“实至名归”。

钟南山院士是呼吸病学权威专家,人们对他妙手回春的高超医学造诣自然是心折首肯,他的“敢医”蕴含的仁心仁术也让同道中人钦佩不已,而他客观理性、肯讲真话的“敢言”,同样值得褒扬称许。

从 17 年前“非典”疫情袭来时,面对众多专家异口同声的“衣原体”感染,大胆提出致病根源来自病毒,到17年后逆行武汉,警示新型肺炎病毒可以“人传人”,告诫民众“原则上不进不出武汉”,钟南山院士的“敢言”源自深厚的研究功底、扎实的医学素养,更源于父母自幼训导的“当事实和权威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当然首先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权威”的谆谆告诫。人命关天之际,置个人毁誉荣辱于度

外,视科学真理真相如生命的这位老人“敢言”的执拗中,散发的是“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的光芒。

支撑钟南山院士“敢言”的,除了他不可动摇的科学精神,还有我们这个时代理性思维的回归。钟南山“敢言”并不限于他最擅长的呼吸病学领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曾对医疗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梗阻发声:“当公立医院对医生的激励来自对病人的收益,当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纯粹变成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那么这种市场化导向必然会对医德形成挑战。”话音落处,以医药分离为突破口的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深入推进。面对大城市污染治理过程中的模糊认识,钟南山再次敲响警钟:“人体能对PM2.5产生抗体”之说毫无依据!

钟南山不是隔空打牛的斗士,不是

孤军奋战的英雄。他立足于民生改善的每一次“敢言”,都会收获社会进步的现实回音。在一个将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时代,钟南山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既是钟南山之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之幸。

钟南山院士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敢言”正与共产党的“讲真话”要求丝丝入扣,他“擅言”的能力与“敢言”的勇气,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树立了标尺。“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诤言之士,需要坚持真理、正视现实的有志之士,需要涵养讲真话、听真话的良好氛围,树立干真事、真干事的扎实作风。

这,应该也是钟南山院士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所倡导的时代精神。

然玉

“晦涩”作文得满分引出的写作议题

垃圾分类成绩单初见“绿色成效”本报评论员 金雨红

今日社评

《条例》已经实施三个月,全民养成环保绿色生活习

惯才刚刚开始,北京垃圾分类工作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

推进。我们不应只把《条例》视为一个需要执行的法规

条文,更要把落实《条例》作为提高绿色文明意识、打造

城市绿色生活的有效途径,不断适时优化策略和方案,

保障《条例》实施的长期效力,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

自觉行动。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主编/潘洪其 编辑/王晓东 美编/邓宁 责校/李鑫 李建良

“避风港原则”不能成为非法获利挡箭牌 万周

北京交出生活垃圾分类三个月“成绩单”。8月3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市推进垃圾分类进展情况。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

《条例》)5月1日实施以来,北京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六升两

降”八项成效。(相关报道见05版)“六升两降”八项成效包括家庭厨余

垃圾分出数量、厨余垃圾分出质量、桶站设置达标率、执法检查力度等六项指标提升,以及其他垃圾清运量、问题率两项指标下降。尤其是家庭厨余分出数量 7月下旬日均突破2000吨,是4月下旬日均309 吨的六倍多,日均分出率为 8.13%。也就是说,与《条例》实施之前相比,生活垃圾中有近十分之一可通过厨余垃圾分类回收并处置利用,《条例》实施起到了促进绿色环保生活的积极作用,并初步显示了积极成效。

厨余垃圾分出数量提升,离不开分出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而分出质量提升又离不开“不合格不收运”机制的倒逼助力。《条例》实施后,一些小区最初都遇到过由于厨余垃圾分类不合格,当天小区内厨余垃圾不能被及时清运的“尴

尬”。“原来这是要动真格的”,有了这样的经历,小区物业、社区组织等管理者和居民都产生了深刻的危机意识,促使自己更加认真履行垃圾分类责任,能“破袋”的一定“破袋”,杜绝混进非厨余垃圾,保证分类合格,及时清运垃圾,确保小区环境清洁卫生。

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以服务促成效的意识大幅提高,是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绩。一方面,从硬件服务看,为方便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全市垃圾分类容器设置率达到93.2%,基本满足了垃圾分类的硬件要求。另一方面,从“软件”服务看,垃圾分

类指导员值守率明显上升,由 5 月初的20%—30%上升至7月下旬的56.2%,为宣传引导居民垃圾分类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工作,越具体、越方便、越有效,越能让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保证分类投放质量,推动《条例》全面严格实施到位。

对于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相关部门监管执法力度持续提升。一是严罚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违法行为,对违规单位及时向社会曝光。二是加大对个人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已立案查处3323起。从垃圾分类的装运和个人投放两个环节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压实各方

责任,以执法效力规范各方垃圾分类行为,有助于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切实提高城市绿色生活质量和文明意识。

三个月来,北京市居民积极履行垃圾分类责任与义务,各方垃圾分类服务与监管责任主体落实执行《条例》,执法检查和市级抽查的问题率均呈下降趋势,为《条例》实施开了一个好头。在三个月执行

《条例》的过程中,居民、小区物业等相关各方积累了垃圾分类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也发现了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小区垃圾分类引导员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指导作用,可以适当保留和延长这个岗位,以巩固工作效果。又如,针对少数小区存在的违规倾倒建筑废弃物现象,可主动向居民提供正确清运建筑废弃物的方法和途径,力争从源头遏制“偷倒”行为。

《条例》已经实施三个月,全民养成环保绿色生活习惯才刚刚开始,巩固好经验、好做法,克服新困难、解决新问题,北京垃圾分类工作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推进。我们不应只把《条例》视为一个需要执行的法规条文,更要把落实《条例》作为提高绿色文明意识、打造城市绿色生活的有效途径,不断适时优化策略和方案,保障《条例》实施的长期效力,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本版邮箱[email protected]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以上语句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还有阅卷老师直言不建议学生模仿。

见过了太多少年老成、故作高深的高考满分作文,遇到这篇真正的“神作”,很多人反倒有点茫茫然不知所措了。“看不懂,所以瞧不上”是一种致命的自负,“不知道写的什么,请收下我的膝盖”则又太过轻佻戏谑。

文字审美本就是高度主观的事项,个体的知识背景、学术涵养,决定了看待和解读一篇文章的方式。同一篇作文,有人将之捧上神坛,有人斥之一文不值,并不奇怪。充斥争议、评价两极的《生活在树上》,所牵出的恰是有关写作的一些根本性议题。

应该说,自古以来,汉语写作就存在着两个传统,一者艰深晦涩,一者通俗易懂。两股文风互不相让,此消彼长。近代以来,“白话写作”渐成主流正统,甚至成为必须的选择,在此大背景下,《生活在树上》因其用词生僻、行文拗口,被网友指责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并不奇怪。

但实际上,这种“立场先行”“文学问题道德化”的评判逻辑,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公允的。文有优劣之分,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是说繁复、怪异之文,就必然低人一等。

辞藻华丽,字意古奥,从不是一篇文章的原罪。《生活在树上》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其中的生僻字词、学术术语、哲学语言都用对了,并不存在穿凿附会之嫌。甚至可以说,通篇来看,本文逻辑自洽,论述严密,通篇非但不生涩坚硬,反倒一气呵成,流畅自然。

有人也说,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也完全可以用更为常见、浅显的遣词造句,而不必如此“卖弄”。这样说颇有点“为批评而批评”的意味。且不说写作纯属个人自由,但就文质呈现效果而论,不同的文本形态还是有差的。

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文通句顺”的标准是不同的。写作是一种能力,阅读则是另一种能力。只有双方能力适配,方能产生共鸣。应该庆幸的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的老师,展现出了极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敲定给予

《生活在树上》一文满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神文”遇到了懂它的人,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需要厘清的是,高考作文本质上就是应试取分之作,既不需要特别突出“文以载道”的功能,也不承载公共宣传教育的使命,能征服阅卷老师,就是胜利!

能看懂的人自然懂,个别考生写出了多数人“看不懂”但专业人士狂赞的神文,这是一件好事。就展现高考生逻辑思辨、思想深度而言,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当然,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该量力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贵报8月3日评论《老字号再次焕发生机重在“不倚老卖老”》,说得很有道理。让老字号招牌更加金光闪闪,需要更多创新思维,也需要多一些“内外兼修”。

一方面,老字号企业要克服“吃老本”的心态,与时俱进,积极转型,让质量变得更优化,从而留住更多的老顾客,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实际运作中,必须谨记并坚守,诚信是老字号背后的“真经”,文化内涵是老字号不离不弃的“护身符”,品牌经营是老字号走向世界的“法宝”,创新思维是开启老字号未来之路的“钥匙”。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及时跟进,加强检查,做实做细监管督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挂牌督办,将问题与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当前,一些老字号开始受到追捧,“情怀消费”大有发展之势。老字号除了要守住自己的品牌特色,还要将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只有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才能让老字号焕发出新活力,开辟企业生存发展的未来之路。

8月1日,是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对无版号游戏的大限之日——根据新政策要求,如果不提交付费/含App内购买游戏的版号,游戏将会遭到下架处理。苹果已提前4个月告知开发者需要在今年7月1日后提交游戏版号,但最终清理的力度远超市场预期。据统计,8 月 1 日 AppStore中国区共下架游戏达26961款,占下架应用比例超过85%,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今年7月下架游戏总数。(8月3日《北京青年报》)

依照这一版号监管新政,苹果公司在华的游戏销售损失可能会有3.4亿美元。苹果公司是美国著名的科技巨头,中美经贸关系处于特殊敏感时期,此举最容易被人解读为中国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制。实际上,此次推出的版号新政,只是一次常规性打击滥用“避风港原则”的专项治理行动,与反制美国对华经贸制裁无关。中国监管部门打击滥用“避风港原则”的鲜明态度,体现了依法净化网络游戏市场的应有担当。这对有效遏制网络游戏领域以“避风港原则”为挡箭牌的非法获利行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避风港原则”源于1998年美国制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后被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吸收和利用。根据相关规定,因客观能力不足,互联网领域的中

介服务商如果不能在网站发布作品进行全面的合法性审查,一旦发现侵权内容,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后立即删除,即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否则就被视为侵权。

“避风港原则”较好地兼顾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和作品的合理使用,除了被扩展应用于提供搜索引擎、网络存储、在线图书馆等服务领域外,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

于网络游戏领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游戏产业的繁荣。

与此同时,一些中介服务商因受利益驱使,往往把“避风港原则”当成挡箭牌,允许没有版号的游戏上架。如苹果公司一直允许个人和企业开发者将未获得游戏版号的游戏上架,被批评者称为无版号游戏的最后“避风港”。这实际上是对“避

风港原则”的滥用,既让正规版号的游戏处于不公平竞争地位,有悖基本市场原则,也让无正规版号游戏非法获利有机可乘,也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监管部门依法要求苹果公司下架没有版号的游戏,是于法有据的正常监管,不应被误解或过度解读。

一些中介服务商之所以把滥用“避风港原则”作为非法牟利的挡箭牌,关键在于惩罚鲜有切肤之痛。目前,我国对滥用“避风港原则”的惩罚主要是要求删除侵权内容、下架相关应用等,客观上使违法行为存在成本低、收益大的“倒挂”,使一些滥用

“避风港原则”者推卸责任底气十足。不让“避风港原则”被滥用并成为非

法获利的挡箭牌,除了要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外,还应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就眼下而言,可以考虑通过出台相关制度细则或司法解释的方式,将滥用“避风港原则”非法获利的行为,纳入著作权法的惩罚性赔偿范围,让企图滥用者知敬畏而不敢越雷池。 供图/视觉中国

发展“老字号”应有创新思维

楚天舒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