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2014 年度本科生质量报告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印发的《山东大学进一步提

高本科教学质量实施办法》的精神,落实“以本为本”、“本科教学为中心”的办

学理念,以培养和造就民族精英和社会中坚为己任,加强人格培育体系和知识学

习体系建设,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大力

提倡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教育,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使

学生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文化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过硬的社

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年来,在全

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基础建设和教学工作全面发展,教学思想和理念进一

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实践

能力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有了标志性的教学成果。

第一部分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学院办学定位

(一)发展目标定位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宽阔的科学视野,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较强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突出理科特点,夯实基础,注重实践,

既具有雄厚的数理基础,又具有一定应用研发能力的理科人才。

(二)学院类型定位

物理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保障,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进一步攻读物理及相关专业研

究生的科研性人才以及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

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各专业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如下:

物理学专业:

掌握比较深厚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初步掌握物理学研

究与应用的基本方法、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求

学生不仅掌握物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较好

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能胜任与物理学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并有进一步攻读物

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应用物理学专业:

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基

本实验技能,掌握现代磁学、电介质物理、医学物理和测试计量技术等专门知识

与实验技术,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获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训练,具

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能适应物理学、交叉、边缘和综合性学科的发展需要。毕业

生可在物理学、邮电通信、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光电子

技术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微电子学专业

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学及相关专业从事科

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学科和专业情况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其中,物

理学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物理专业被评为

省级品牌专业,微电子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物理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并设有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王淦昌物理基地班、严济慈物理学英

才班、黄昆半导体英才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院

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声学8个二级学

科博士点),还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工学专业博士点,

各博士点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本科教学机构设置为:物理系、

应用物理系、微电子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四.各类在校生情况

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学院在校本科生578人,其中物理学专业

389人,应用物理专业67人,微电子专业122人,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18人,王淦

昌物理基地班156人,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89人,黄昆半导体英才班31人。

2013和2014年度有7名本科生按照3+2联合培养计划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

16名本科生按照2+2联合培养计划赴国外攻读学士学位,1名本科生参与校际交流。

附表一:2013 年度本科生海外交流情况

项目 姓名 性别 年级 所赴学校名称

3+2

黄一渊 男 2010 曼彻斯特大学

鞠季宏 男 2010 曼彻斯特大学

袁梦 女 2010 曼彻斯特大学

裴楚君 女 2010 杜伦大学

吴望尘 男 2010 曼彻斯特大学

2+2

许俊辉 男 2011 杜伦大学

叶雪琰 女 2011 杜伦大学

孙仕潇 男 2011 杜伦大学

宋航宇 男 2011 杜伦大学

杨梓业 男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蒋雨轩 男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顾成琪 女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龙国飞 男 2011 拉夫堡大学

校际交换 黑泽 男

熊本大学

附表二:2014 年度本科生海外交流情况 项目 姓名 性别 年级 所赴学校名称

3+2 张琦 男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骆堃 男 2011 杜伦大学

2+2

唐晓妍 女 2012 曼彻斯特大学

法可 男 2012 曼彻斯特大学

王子豪 男 2012 曼彻斯特大学

刘秀 男 2011 杜伦大学

刘思宇 男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臧少川 男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刘垚 女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陈泓颖 女 2011 曼彻斯特大学

四.生源质量情况

2014年9月,物理学院本科共招生168人,其中山东省58人,外省110人。录

取学生省内最高分683分,高出一本线111分,最低分641分,高出一本线69分;

涉及全国26省份。

附表三:2013 级本科生分数分布:

分数段 人数 百分比

680-689 5 3.18%

670-679 3 1.91%

660-669 6 3.82%

650-659 7 4.46%

640-649 36 22.93%

630-639 13 8.28%

620-629 4 2.55%

610-619 11 7.01%

600-609 5 3.18%

590-599 8 5.10%

580-589 31 19.75%

570-579 6 3.82%

560-569 10 6.37%

550-559 3 1.91%

540-549 2 1.27%

530-539 0 0.00%

520-529 1 0.64%

270-279 5 3.18%

360-369 0 0.00%

350-359 1 0.64%

340-349 5 3.18%

第二部分师资和育人条件建设

一、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

2013年 9月 1 日—2014年 8 月 31日期间,英国牛津大学玛丽居里学者宋晨

入选“齐鲁青年学者”,目前正办理入校事宜,学院新聘教师 5 人,全部具有博

士学位和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截止 2014年 8月 31日,全院现有教职工 145

人。其中专职教师 104人,包含教授 53人,副教授 31人,讲师 20人,生师比

为 6.35。教师中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1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人、讲座教授 2人,国家杰出青年

基金获得者 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者 2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 11人,山

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4人,入选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

划”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4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9人,齐鲁青年学者 4人,“985”学术骨干 4人。另

有兼职特聘教授、双聘院士 2人。

教授中担任本科课程的有48人,教授上课率91%。教授主讲课程75门,占总

课程的38%。

二、本科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期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133万

元。其中教学维持费92万元。实验示范中心经费240万元,实习经费1.9万元。生

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2015元。

2.在研山东大学物理基地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103212 )物理学基

地能力提高项目1项,400万

3.在研山东大学物理基地人才培养基金(J1310006)支撑条件建设项目一

项,200万

三、本科教学用房情况

截止2014年8月31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总面积4158.73平方米,其中,

基础物理实验面积2216.59平方米(其中洪家楼校区理科基础面积774.3平方米,

兴隆山校区工科基础面积1292.47平方米,趵突泉校区医科基础面积149.82平方

米),近代物理实验教学面积565.25平方米,专业物理教学实验室面积379.7平

方米,演示实验室面积285.13平方米,信息物理实验室面积433.26平方米,创新

实验室278.8平方米。

四、图书资料及信息化建设

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期间,我院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主要信息

资源包括:各级精品课程16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物理学),省级精品

课程6门(固体物理 物理学 电磁学 医学物理学电动力学压电铁电物理),校级

精品课程9门(电磁学 固体物理 大学物理 原子物理学 压电铁电物理 电动力学

医学物理学 医学物理实验 医学理化系列),获得良好效果。

五、仪器设备条件建设

学院现有仪器设备7030台件,总值13312.361209万元,其中教学设备3644

台件,价值3137.382913万元,科研设备3386台件,价值10174.978296万元。2013

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期间新增仪器设备572台件,总值1272.259476万元,

其中新增教学设备191台件,价值195.833318万元,新增科研设备381台件,价值

1,076.426158万元。投入教学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240万元。

第三部分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3-2014年度,我院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深化“三跨四经

历”、“暑期学校”等特色模式,加大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建设。

1. 2013年在新入学的学生中选拔了泰山学堂班 10人,王淦昌班 30人,严

济慈班 30人。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合办了黄昆班 15人,并在新入学生中进行了选

拔。

2.2013年-2014年,学院积极推进“三种经历”人才培养模式,2人交流“第

二校园学习经历”。

3. 2013-2014年度,我院继续与美国杜克大学英国杜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拉夫堡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等开展2+2、3+2本科生联

合培养合作。

4.学院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13—2014学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中物理学院

向五百余名一、二、三年级本科学生发放了修订后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写实记

录及考核登记表》,组织学生参加了三场校团委举办的“社会实践经历教育”理

论培训会及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团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全学院578名本科生全部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26名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本年度社会实践活动

中,本科生开展了以家庭角色体验、岗位工作体验、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

实践活动,研究生开展了主要以海外交流、助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

活动考核中25%的本科生获得优秀的成绩,75%在社会实践考核中获得合格,不

合格率为0。

在暑期社会实践2014学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资助计划中,物理学院

有3支团队获得校级立项支持,31只团队获得院级立项支持。在物理学院暑期社

会实践评优答辩会中,1支团队获得省级优秀团队,1人获得省级先进个人,校级

层面共评出12支优秀团队,11篇优秀报告上报学校,推荐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本科

生14人,研究生2人。

二、教学基本建设与改革

1.专业建设

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加强课程融合和教学方法改革,

着重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推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微电子、原子分子

物理等各专业建设以及系列教学改革。

2.课程建设

我院共开设必修课171门次,限选课21门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0门次,通识

选修课5门次,开设各类课程合计197门次。

在所开设课程中,小班授课(人数5-50人规模)105门次,占53%;中等班级

授课(人数51-119人)78门次,占40%;大班授课(人数超过120人)14门次,

占7%。

截止2014年9月,拥有各级精品课15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

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3.教材建设

出版教材1部刘建强《简明物理学(上册)》,再版教材2部武宏《医用物理学》,

徐建强《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教师出版讲义13本。

4.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项目7项,其中省级2项,校级5项,资助经费17万元,共有4项优秀

教学成果申报。

三.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实验和实习教学建设

1.实验示范中心建设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被评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经过四年建设,2012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

收,正式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实验项目建设

我院共开设实验项目413个,每年实验人数超过四千人。各类实验项目中综

合性、设计型、创新性实验项目超过68%。 2013-2014年度,我院19个项目参与

申请实验教学改革立项,获批9项。在此两年的结题的项目中,2项被评为优秀项

目。

3.毕业论文(设计)

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和后期质量检查中有4篇(程捷刘晓雪施博叶

升涛)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有1篇(程捷指导教师黄性涛)被评为

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建设

1.大学生创新实验立项。

共有123名学生参与“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其中获重点资

助4项,一般资助25项,资助金额6.2万元。共有27名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6项。

2.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活动

2013-2014年度物理学院本科生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立项14项,在中国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北美数学建模比赛等活动中获得国际一等

奖3项,二等奖12项,获得国家一、二和三等奖分别为8、14和20项,省特等奖、

一、二和三等奖分别为1项、23项、18项和29项。

第四部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明确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印发的《山东大学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

量实施办法》的精神,落实“以本为本”、“本科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始终

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院配备专门的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本科生副

书记,分别负责教学和学生管理;本科教学经费专款专用,保证了本科教学各项

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也始终把本科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

领会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紧密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将办学思路贯彻到学院的

本科教学工作当中。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针对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督导、听课

活动,使其尽快掌握的教学基本技能和基本规范。在督导过程中,每位督导组成

员都会在课后与青年教师进行现场交流。交流内容主要有:任课教师的讲课特点

和改进建议,征求教师对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建设良好教风的意见。督导组成员

这种以师带徒式的“传、帮、带、超”,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心悦诚服”的督导

氛围,我校优良的教学传统在这种氛围中得以传承。

三、加强教师教学发展和质量保证

积极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学讲课比赛,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青年

教师们通过向老教师请教,自己会发现许多平时备课、讲课时难以发现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细节问题,从而督促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另外,优秀

的青年教师也能够通过比赛将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与其他老师分享,影响和带

动其他青年教师共同进步。

第五部分学生学习效果

一、在校生创新能力培养

1.竞赛获奖

2013-2014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北美数学建模比赛

等活动中获奖128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立项41项。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大学生挑战杯、北美数学建模比赛等活动中共获奖情况如下。 获奖类别 国际

一等

国际

二等

国际

三等

国家

一等

国家

二等

国家

三等

省级

特等

省一

等奖

省二

等奖

省三

等奖

挑战杯 4

国家大学生科技立项 3

北美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 3 1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4 5 7 3 5

“深圳杯”数学建模竞赛 1

“电工杯”数学建模竞赛 1 5 6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2 2 3 2 1 3

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大赛 1 8 5 1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1 2 6

“毕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 3 2 1 1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10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 Robocup 公开赛 1 1

2.发表论文和专利

2013-2014年度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和EI12篇,核心期刊

1篇;申请专利4项。

二.2014届本科毕业生质量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院应届本科毕业生150人,有141人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占94%。

截至2014年9月1日,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8.7%。截至2014年底,本科

毕业生可统计就业率为81.33%。

(二)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有51人被国内重要大学和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其中保研人数为29人。

学校 人数 比例

山东大学 14 27.5%

中科院 20 39.2%

北京大学 6 11.8%

复旦大学 2 3.9%

武汉大学 1 2.0%

中国科大 2 3.9%

国防科大 1 2.0%

清华大学 2 3.9%

吉林大学 1 2.0%

兰州大学 1 2.0%

浙江大学 1 2.0%

总计 51 100%

(三)毕业生海外留学情况

我院2014届本科生有21人出国留学,以美国、英国为主。

去向国家 数量 学校名称

德国 1 德国德累斯顿大学

美国 11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美国堪萨斯大学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美国犹他大学

英国 9

伦敦大学学院1

英国杜伦大学2

英国曼彻斯特6

(四)社会评价

根据以往各用人单位和科学院、北大、清华以及国外知名高校反馈信息,我

院学生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政治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

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都普遍获得了充分肯定。

第六部分特色发展

物理学院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

的学科单位之一,是山东大学最早进入全球ESI前1%排名的学科之一,在2013年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物理

学科居全国第九位。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和优良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

特色。

1.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被

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物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

牌专业,微电子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并设有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王淦昌物理基地班、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

黄昆半导体英才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旨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院拥有物

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

分子物理、理论物理、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声学8个二级学科博

士点),还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两个工学专业博士点,各

博士点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2.师资力量雄厚

全院现有教职工145人,教师104人,包含教授53人,副教授31人,讲师20

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

人。其余多人分别拥有“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

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齐鲁

青年学者”、“985”学术骨干等称号。另有兼职特聘教授、双聘院士2人。雄厚的

师资力量保证了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水平。

3.学科基础厚重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山东大学物理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

科体系,具有良好的学科构架。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国家二级

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粒子物理与粒子

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物理、高能物理两个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子

元器件清洗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以及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国际联合仿生

实验室,还与晶体材料研究所共同支撑1个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粒子物

理、低维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等方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和“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并被列为首批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

点建设项目。

4.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2012年加盟物理学院在教学改

革、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诸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5.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学术平台,注重教育理念、教

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现代化,密切跟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成功做法,及

时修改和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体系。几年来,学院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争取和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空间,并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成

果。

6.着眼学生未来的工作,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重。注重

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使物理学院毕业的

学生既具有了知识又具有了能力,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岗位,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

好评。

第七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制约物理学院本科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实验教学空间不足,基础物理

实验教学空间尤为突出。按照国家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要求生均实验室面积应不低

于2.5平方米,而目前基础物理实验上课学生约1800名,实验室使用面积仅774.3

平方米;医学物理实验上课学生约600名,实验室使用面积仅149.82平方米;普

通物理实验上课学生近1800名,实验室面积仅1292.47平方米,无法满足4200多

名学生实验课的需要,实验室面积离基本要求缺6300多平方米。另外,目前实验

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急需要补充。

本表数据作为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附件,与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起提交:

附件 1

2014 年学院(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正文编写

主要支撑数据及指标说明

序号 数据名称 指标说明

1-1 本科生数 590人

1-2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1.本科生占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66% 2.全日制在校生总数 895人

2-1 教师数量 专任教师 104人

2-2 教师结构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84/104=80.8%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94/104=90.4%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92/104=88.5%

3-1 专业设置情况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3-2 当年本科招生省内考生一志愿录取比例

无数据

3-3 当年本科招生省外考生一志愿录取比例

无数据

4 生师比 895/104=8.6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

3137.38万元/895=3.5万元

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195.833318万元

7 生均图书数(册) 无数据

8-1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无数据

8-2 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

无数据

9-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m

2)

580 m2/590人=0.98 m

2

9-2 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m

2)

4158.73 m2/590人=7.05 m

2

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2015元

1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92万元

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165万/590人=0.28万元 1.本科实验经费指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本科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的经费

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经费总额/本科生数

1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1.9万元/590人=322 元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生校内外实习的经费总额

/本科生数

1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及总门次

1.课程总门数 105 2.课程总门次 197

1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物理学:7/155=4.5% 应用物理:7/152=4.6%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7/152=4.6%

1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物理学:26/155=16.8% 应用物理:28/152=18.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0/152=13.2%

17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89% 主讲本科课程的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比例 97%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38% 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21% 18

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19-1 应届本科生总体毕业率

141/150=94%

19-2 分专业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物理学:81/86=94.19%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9/51=96.08% 应用物理:20/23=86.96%

20-1 应届本科生学位总体授予率

141/150=94%

20-2 分专业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物理学:81/86=94.19%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9/51=96.08% 应用物理:20/23=86.96%

21-1 应届本科生总体就业率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118/150=78.7%; 年底就业率=122/150=81.33%

21-2 分专业应届本科生就业率

初次就业率:物理学 :59/79=74.7%;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6/51=90.2%;应用物理:13/20=65.00% 年底就业率:物理学 :61/79=77.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8/51=94.1%;应用物理:13/20=65.00%

22 体质测试达标率 100%

23 学生学习满意度 问卷抽样调查 95%

2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就业走访调查,满意度良好,并有合作单位颁发奖学金

25 应届本科毕业生去向

企业就业 就读研究生 出国深造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物理学 24 29.63% 31 38.27% 16 19.75%

微电子学 19 38.78% 16 32.65% 3 6% 应用物理 6 30.00% 5 25.00% 2 10.00%

26 其他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校外实习基地数 1 个;学生出境游学人数 11人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