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皇太子德仁今日继位 日本民众对新天皇 ...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19-05/01/12/120501.pdf2012/05/01  · 年在他父亲裕仁天皇去世之后继位,是日

1.00元地址:威海路 755号 邮编:20004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1—0070 广告许可证:3101064000180 广告总代理: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51708666 全年订阅价:360 元 零售价:

12 国际新闻 22001199 .. 55 .. 11 星 期 三

编 辑 张 勇 建 朱 艳 丰

闫洁(新华社专特稿)

日本天皇明仁 4 月 30 日傍晚在皇居“松之间”宫殿举行仪式并发表作为天皇的最后讲话,成为日本皇室近 200 年来首位在世时退位的天皇。

皇太子德仁将于 5月 1 日继位。一些日本民众表达对新天皇的期待,希望他像父亲明仁天皇一样贴近民众、延续和平外交。

明仁天皇 30 日傍晚出席在 “松之间”宫殿举行的“退位礼正殿之仪”。成年王室成员、日本行政、立法和司法首长以及都道府县知事代表等出席仪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代表国民在仪式上致辞后,明仁天皇发表“告别”讲话。

明仁生于 1933 年 12 月 23 日,1989年在他父亲裕仁天皇去世之后继位,是日本第 125 代天皇,年号“平成”。2016 年 8月,他发表视频讲话透露,自己由于身体原因已很难履行职责。外界随即解读,明仁天皇流露出退位意向。2017年 5月,日本内阁通过仅适用于

明仁的退位特别法案。6月,法案分别在国会众、参两院全体会议获得通过。12月,日本内阁确定 2019 年 4 月 30 日为明仁退位时间。在日本民众眼中,从迎娶平民女子到

呼吁反省历史,明仁天皇有着平民情怀与和平情结。62年前,还是皇太子的明仁与美智子

在网球赛场相识,最终迎娶这位平民太子妃;8年前东日本大地震后,明仁罕见发表视频讲话,鼓励民众对抗灾难。灾后,他与皇后美智子到避难所慰问,躬身慰问灾民的镜头令民众印象深刻。作为国家的象征,明仁天皇时常在各

种场合表达对战争的反省,呼吁日本坚持走和平道路。

皇太子德仁 5 月 1 日继位成为新天皇后将启用新年号“令和”。一些日本民众表达对德仁的期许。

48 岁的宫本守男(音译)说,明仁天皇颇为“亲民”,在灾后鼓励民众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我希望新天皇能以同样的方式贴近民众”。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插画师说,新天

皇即位令人充满期待,“希望在新时期,年轻人能够开心”。“现在的(明仁)天皇(表现)优秀,”

这名插画师说,“得益于他的外交,日本负面的形象有所改观。我希望新天皇像他父亲一样,延续和平外交。”

67岁家庭主妇藤井树子(音译)告诉记者,明仁天皇努力工作 30 年,希望他退位和新天皇即位进展顺利,“如果我们对新天皇期望过高,对他来说可能有些严苛,我希望他能慢慢来”。

顾问:平成年代开始没多久,日本经济就从高处跌落,从此陷入长期的低迷,日本国内称之为“失去的 10 年、20 年、30年”,当然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刻意的低调,日本经济实则越来越成熟。按照您的理解,所谓“失去”,何以见得?

廉德瑰:战后经过大约 10 年的经济恢复期,从 60 年代到 80 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当然,高速发展本身就包含很多虚的成分,比如金融和房地产的炒作。平成年的到来伴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失去的十年”由此而来,再也不能达到当年经济奇迹的辉煌,日本国民的心理有着相当大的落差。但冷静一想,原来的“水分”被滤掉后,日本经济其实也恢复到了正常阶段。虽然企业利润不像过去那么高,公司不像以前那样扩张,就业机会减少,但是,经过反思之后,产品的更新换代、产业结构的改造,在平成年间得以发展,很多前瞻性产业(比如机器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

顾问: 即使经济下行, 日本的人均GDP仍多年保持高位,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达到精细化的水平,城乡、区域发展也仍不失平衡。这一切得益于什么?

廉德瑰:得益于平均教育水平、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整体经济增速虽然在下滑,从昭和时代的 10%、8%,降到平成时代的 2%、1%,但是,日本的平均综合实力并没有伤筋动骨,人才、劳动态度、社会管理结构都还在,日本社会、公司也还是勤勤恳恳。科技革新一直在扎扎实实地推进,从历次获得的诺贝尔奖上就能看出来,经济基础也一直都在。

顾问:战后日本走的是重经济、轻军事的发展路线,但是,平成元年(1989 年)在日本国内出现了左翼阵营瓦解的态

势,国际上又面临冷战终结,修宪强军的野心是不是从那时就出现了苗头?

廉德瑰:是的。修宪派在平成之前占少数,这些人传承的是战前右派(军国主义分子)的思想。昭和时代的战后部分是日本国民反省战争的时代,国民远离政治和军事、一心一意搞经济,才有了高速增长。但平成正好是冷战结束的时代,也是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一超独大的时代,美国要求日本对美国的国际战略有所贡献,在此前提下,日本首先得修改宪法,才能扩张

军事、向海外派兵,自卫队走出国门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在同美国的战略结合中,右派得以抬头,认为可以跟随美国在国际上发挥政治作用,国内也出现了这种需求,右倾化与军事重组就出现了。

顾问:所谓的“正常国家”目标,在过去 30 年里,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径?

廉德瑰: 自民党本身分左中右三派,安倍则是右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安倍上台是新千年之后,平成前半时期更多是温和的政治派别执政,比如比较亲华的小泽一郎,但是,连他都主张自卫队应向海外派遣,由此可见,右倾化的膨胀心理从那时就开始了。所谓的正常国家就是有正常军队的国家。但与此同时,也得看到,平成三十年也是和战争毫无瓜葛的三十年,天皇虽然无权干政,明仁天皇却通过各种旁敲侧击的方式,表达彻底反省战争、抵制右倾化的态度主张,他是近代以来最亲民、最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的天皇。

顾问:安倍在今年的施政演说中说:“如果没有勇气亲手保护自己的国家,谁都不可能保护你”。日本要“在新的防卫大纲下, 通过自身努力从根本上强化防卫体制”。 新的防卫体制会走到哪一步?美国对此会做出什么样的预期和安排?

廉德瑰: 这个问题无论是对日本当局还是对旁观者而言,都是比较纠结的。美国希望日本重新武装(除了不允许它拥有核武器),美国认为日本当前军事预算与自卫队规模都远远不够,它需要一个对美国军事战略有所帮助的日本,要求日本把宪法修改掉,扩大兵力和军械。日本右派的政策变化就是要利用美国的战略意图,但右派骨子里又是反美的,他们要重新武装的目的并不是要配合美国,而是借助美国的战略意图恢复日本的军事实力。显而易见,右派的目的和美国的目的完全不同,右派甚至到最后还会追求核武器。

日本战后的中间保守派(自由主义者)实际上倒是亲美的,但是,他们大部分是和平主义者,不想修改宪法,也不想扩充自卫队,这又不符合美国后来的对日政策,这些人让美国人也没办法,美国希望亲美的这一派跟美国一致,遗憾的是,反美的右派倒是从行动上愿意跟美国一致,这些人其实让美国不放心。

日本接下来往何处走?如果 “脱美”,解散日美同盟,不受美国控制,独自制 定 防 卫 政

策,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东北亚的中国、俄罗斯都有核武器,而日本没有。目前之所以大部分日本人反对核武,主要是因为有日美同盟,有美国这把核保护伞。没有日美同盟,日本绝对会走向核武装。一个与美国绑在一起的日本,一个独立走向核武的日本,哪个是周边国家更不愿看到的,这就是纠结之处。

顾问:经济上“失去的 30 年”却是日本流行文化对外成功输出的 30年。这种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以及对邻国产生了什

么样的影响?为什么它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廉德瑰: 日本战后在文化方面取得

了一些成就,这是日本自身都没有料到的。在“一亿国民总忏悔”之外,1945 年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任首相东久迩宫稔彦还提出,要建设一个文化的日本。但有意思的是,“文化的日本”这种提法后来似乎被遗忘了,世界也只记得日本经济上的辉煌,没太注意它的文化成就。从动漫产业、流行歌曲、电视剧,到战后和平主义、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它把文化当作经济来建设,它的文化理念也向国外成功输出。这其中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坚持,神道、佛教、禅宗、儒家的基本思想从古代传承下来,在战后也从来没有被破坏过。武士虽然不再存在,但武士道的精神仍然存在,反映在它的电视剧和动漫里,我们之所以爱看那些作品,是因为它所反映的价值观(仁义道德、环保意识、忍者文化)是我们能接受的,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顾问: 历史遗留问题并未因平成的落幕而告终。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日关系是否以合作为主基调?

廉德瑰: 当前毫无疑问是在缓和。无论从文化渊源还是经济利益上考虑,双方都需要改善关系。从中美贸易、日美贸易的角度来看,中日合作也是绝对必要的。这不是谁求谁,而是双方都有共识。从长远来看,无论日本将来搞不搞右倾化,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日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连安倍这样右派的政府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或许安倍之后暂时不会再有比他更右的人了。但是,右派在日本还存在,日美同盟也还存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再度被凸显仍有可能,变数还是存在的。

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皇太子德仁今日继位

日本民众对新天皇充满期待从“平成”到“令和”,日本在经历什么?

晨报首席记者 顾文俊

今天,日本开启新年号———令和。仰望天空,日本人思前想后:从“平成”到“令和”,日本在经历什么?而“平成”留给“令和”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廉德瑰

制图/

张继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