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在时间上走动的诗情画意 - epaper.lsnews.com.cnepaper.lsnews.com.cn/lsrb/page/1/2015-05-04/A04/13061430707603… · 活, 如何尽自己一切力量在逆境中活出勇气、活

【NO.1】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作者:[日]村上春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简介 :《没有女人的男人

们》是七个男人失去或者错过女人的故事 。 在错误的爱情中,他们没有为自己争取修正或者把握机会,而是无力地任她消逝。村上春树常被形容为“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这是只读过他早期的《挪威的森林 》等作品所留下的偏见。 他早就阴郁沉重而不轻盈了,不过他现在所阴郁所沉重的是人生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诚为他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有着个人面临无法摆脱的境遇所产生的深刻内省。

【NO.2】昨天的中国作者: [法 ] 阎雷 (Yann

Layma)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

司简 介 : 阎 雷 是 继 布 列

松、马克·吕布和刘香成等摄影大师之后,专注拍摄中国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西方摄影师。《昨天的中国》是畅销全球的大型摄影集 《中国》 的最新精编版 , 全面呈现 1985—2000 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 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留下一段生动鲜活的历史。

【NO.3】掉伞天作者:蒋晓云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简介 : 近两年蒋晓云复

出, 以 《百年好合》《桃花井》令读者惊艳 ,《掉伞天 》 是作者早年成名的短篇小说集 ,收入了三度荣获 “联合报文学奖” 的作品。 人生一世,有许多缘分,有些缘分是一辈子,有些却只是短短一程。 蒋晓云笔下的现代青年男女,谈恋爱往往现实而自私,最终只能嗟叹缘浅。 不如那些平淡相守一生的老人 ,他们拙于谈情 ,却更懂感情 。有人绝症不愿拖累家人选择自尽, 有人黄昏相恋感情真挚,也有人一生孤独乐于助人,而这些人的情感更令人感动, 整本书正是展示了一幕幕人世百态。

【NO.4】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

马尔克斯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

堪称小说圣手,无论长篇(《百年孤独 》、《族长的秋天 》)、中篇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和短篇小说一概擅长,而《礼拜二午睡时刻》就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本书共收录 8 篇经典短篇小说,这些故事将读者带入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用特写的镜头、 温暖的色调讲述他们在绝境中如何生活, 如何尽自己一切力量在逆境中活出勇气、活得体面、保有尊严且心怀敬意。

【NO.5】黑羊作者:[危地马拉] 奥古斯

托·蒙特罗索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简介:《黑羊》包含四十个

寓言, 主角们大多是猴子、狮子、驴子这样的动物,也有“睡不着觉的镜子”和古希腊哲学家。 此外,还有来自古代神话的“参孙和非利士人”,更有作者本人化身的“讽刺作家”和“寓言家”。 文风简洁诙谐,超凡的想象力可与博尔赫斯媲美。 中文版特邀阿根廷画家米盖尔·卡里尼绘制 15 幅精美插图。

【NO.6】旧日风云作者:许礼平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简介:许礼平在香港从事

出版数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办问学社 、翰墨轩 ,九十年代创办 《名家翰墨 》,浸淫书法 、收藏行业数十年。 《旧日风云》从过去收藏的翰墨雅存说起,写出与之相关的斯人往事,有名士美人,有学者将军,有名僧烈士,有官宦奇人,有球星才女……大至历史事件 ,小至风流轶事,洋洋洒洒勾勒出生动的历史篇章。

微微 阅阅 读读

阅 读2015年 5月 4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潘凤群

■联系电话:215407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4LISHUI DAILY

编编 辑辑 荐荐 书书

在时间上走动的诗情画意———读林新荣诗集《时间的脸》

流 泉

� � � � 70 后诗人林新荣出道很早,这些年来,笔耕不辍,在创作上,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佳作频频见刊,收获颇丰。总体上看,新荣的诗歌,大多植根于江南地域, 融山水、 文化为一体,干净澄明,简洁有味,内蕴丰厚。近日读其新著《时间的脸》,再次见证了新荣这几年的诗写,于不变中求变,不论是在题材的拓展上, 还是在诗歌文本呈现的手段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诚如诗人解非所说———“林新荣先生的诗歌以创造新颖别致的语象见长,语象贯穿全篇, 在核心语象的周围分布着各色的次要语象, 寄情幽深、 俊逸豪迈,彰显着喷薄的才气和酣畅的意气,精细入微地表达自己细腻复杂的思绪和情感,精细详尽地描述事物,在环境氛围的衬托中让情景交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营构出一个清晰的完善的立体的富有层次感的诗歌语言结构, 其诗句是他独特诗思、情感、才智的结晶,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动感, 由个人到整体, 由现在到未来,他拷问自己,拷问人类,拷问世界,展示自己和世界全部的复杂性, 表现出寄意深沉的艺术特点。 ”

作为朋友, 我始终是新荣诗歌的忠实读者。我以为新荣的写作是有层次的,

一方面,他深受中国传统古诗词的熏陶,注重意境的构建与诗意的纯粹性表达,在诗歌语言呈现上,不繁复,不追求意象叠加, 不拖泥带水, 洋溢着一股浓郁的“清明”之气。很多诗作短小精悍,干净利落,在诗意的发散上却又是通透的,具有相当的外延性和厚重感。比如“夕阳只一缕余辉了/雪涂着重重的残红/把竹枝压得更低/无边的风开始吹起来/乌鸦似乎累了 ,缩成一团/———一个僧人,把米撒在雪地上”(《雪·寺》),“月光一片片打在瓦上/泉水响在溪涧/流淌在心间/心事是不是树的形状/一只孤鸟肯定不是被心事惊动的”(《月下古寺》等等,很显然,这得益于他良好的“化古为今”的领悟力和汉语言掌控能力。因而,在林新荣的诗歌中,体现着一种“工笔画”之风貌,处处流露清新之美。另一方面,新荣的诗歌又是开放的, 他有效地吸纳各种现代诗歌元素,注重语境和意象运用的象征意味,他往往通过细小的场景构建, 并利用细节说话,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的营建, 避免了诗歌之大忌———过于理性和抽象的表达。 比如 “我喜欢小的东西/小山岗,小树木,一块可坐一下的小岩石/如果我真的坐下 /我会看一只蚂蚁,两只蚂蚁……爬过一片树叶/两粒鹅

卵石, 向上爬/在溪的上游的小溪涧/飘着几朵小云朵/我和一只斑鸠探头探脑/它掠下乌桕树/我跃过溪流,坐在临溪岩石上/针状的小鱼一定捉不到/但我可以用心把它们带走”(《小的东西》,“一个眯缝着眼睛的猪头/被劈成两半/人世的喧嚣/对它已无意义还是不屑一顾/它的肝,它的肠,它的肋骨/被分置在案边,一个大嫂把它的一大块股骨/剜走,后一分钟 , 心 也 被 买 走 了 /它 依 然 无 动 于衷/———一头被松弛了筋腱的猪/此时 ,一 把 尖 刀 , 两 把 剁 刀/就 放 在 案 板上———/不睁开就是不睁开/———但为什么,我的心砰砰直跳”(《肉案》)等等,新荣善于在日常中挖掘诗意、 发现那些有意义的东西。因而,他是有思考和有想法的诗人。新荣诗歌的开放性,同时也彰显了他的诗歌的当下性。

在《时间的脸》这个集子中,收入了诗人的部分亲情诗,有写父母的,有写爱人和朋友的。他的这类诗歌饱含深情,从细微处撷取最感人的瞬间,娓娓道来,直逼人心。 “那把二胡不说话了/陈年的吐痰声也失去了/桌上, 一本章程摊开、合上/迈进房间,再不见您/站起 ,说 :舌尖埋着是非”(《父亲》),我惊叹于新荣与众不同的叙写, 一个老题材不仅写出了新

意,而且写出了力量。 林新荣的亲情诗,具有“情感真实,细节真实,艺术的个性化呈现真实”之特点。 著名诗人沈天鸿对其评价:林新荣对诗的把握功力还表现在他能将一切柔情“处理得既清新纤细又拥有内在的力度”,不能不说是“一针见血”。

现在, 很多诗人把诗歌写得越来越学究,越来越哲学,过于纠结所谓的“技术性”和 “哲思性 ”,从而导致了很不好的诗歌风气,刻意雕琢痕迹明显,概念化和抽象化令文本老气横秋, 诗意顿失, 显得呆板和凝滞。 诗人不是哲学家,不需要承担更多的哲学命题,诗人也不是救世主,不需要太多的“高瞻远瞩”。 另一方面,诗人也不是工匠,刻意的雕琢本身就是对诗性的伤害。 好诗歌,永远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诗性大于理性 ;好诗人 ,必须是心灵的书写者 ,真诚,食人间烟火。 好诗歌,是让人动心的。 有诗人说 ,“动身容易动心难 ”,我想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基于此,我认为林新荣的诗歌写作,是值得赞赏的,至少,他是真诚的,清醒的,有主见的。 尽管,在诗写上,我们要做的,依然很多。

特特 别别 推推 荐荐

诗画小舟山舒舒巧巧敏敏 摄摄

成为有意思的人黄铁鹰

� � � �与几位好友们有一个共识:大家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 很精彩的人。 ”大家以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成为朋友,是否应该长期交往。 这里的 “有意思”,用英语说就是—Interesting,不过这个词的内涵远远不只是“有意思”。

读书的时候也注意到 , 这也是一个在美国,特别是知识阶层很多人都认同的一个标准或说法。 反过来的说法你一定听过,批评一个人最恨的一句就是:你这个人真没意思 /无聊。(You are so boring! )

不光朋友之间 , 男女之间我以为也是这样。 当年采访克林顿的时候,觉得他说得很多话都和他那本自传一样,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 但有一句我敢断定是真心话。 当我问及他和希拉里的关系时,他说 “After all theseyears, we are still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eachother.”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对彼此仍然还非常感兴趣)

男女之间,韶华总会溜走,激情总会变淡,最终能维持两个人一路走下去的,还是要看彼此对对方的兴趣。 对方人性/智慧/经历使然的魅力,才会让你多少年后面对白发+皱纹的他/她,依然会有怦然心动感觉。

人与人是这样,对事情的判断也许也应该是这样。

耶鲁法学院有几个即将拿到法学博士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准备一毕业就到中国来生活两年,学习中文,了解文化,也许再工作点儿什么挣点儿钱再四处游历一下。 以他们的学历在纽约华盛顿找一个年薪十几万美金的工作易如反掌,为什么偏偏要做这样的选择呢?

他们的回答非常简单 :“中国现在这么让世界关注,到中国生活两年,学会中文,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我说那你不挣那几十万美金的高年薪了? 回答是“钱,以后有的是机会挣,趁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

他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在他们的同龄人中很普遍。 同样是耶鲁法学院毕业的克林顿当年也是选择跑到英国去连读书带玩了一两年。

而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呢? 似乎不少是大学一毕业就攒钱找父母要钱借钱买房子,然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敢冒险小心谨慎天天想着供房供车的人,虽成就了几个富豪榜上的地产商,却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勇气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在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大学生一毕业就买房的情况,一般都是到了三四十岁事业有成之后才会考虑买房子这事。

当然 , 我们少了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中国人,有意思的事也会变得越来越少。 我们本来可以更和谐的社会也就多了很多遗憾。

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四川乐山出了一个“飞人”,那是一个已经六十多岁的,20 世纪60 年代的大学毕业生。 五十多岁时他突发奇想,要玩滑翔伞。 没钱买,自己做,他的滑翔伞被当地人称为“大风筝”。 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试验,这个“怪人”居然用他的大风筝从乐山最高的山飞下来。后来同外国爱好者一起比赛,他的“大风筝”和自学成材的飞伞技术把外国飞伞者吓了一大跳; 外国的伞也让他开了天眼! 于是,他离了婚,卖掉房子,买了一把外国伞,对着电视机说:他要把中国大山都飞遍!只不过最后一个镜头, 让我感到他有点不太有意思了———他在山顶要飞之前大声喊着:“我要飞! 我要让世界的目光集中在东方!”我想他在做伞和鼻青脸肿学飞时,一定不是要让世界看着他,只不过是着迷于斯罢了;可惜,一上镜头,这代中国人活得有意义的惯性又起作用了。

无美食,不人生———读王寒美食文化书《无鲜勿落饭》

张 俏

� � � � 《无鲜勿落饭》,是王寒的一本江南美食书。 南方人味蕾敏感, 上餐桌时 ,一看时令蔬菜,二看海鲜多少。 南方海边人更奢侈,“无鲜勿落饭”,意思是说餐桌上若没几样海鲜, 那是无法下饭的。

无论怎样的人生, 都跟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聊起美食,大家犹如撞见“梦中情人”,目光炯炯,精神气十足 ;微信朋友圈美食一晒, 更如一道极地强光,立马招引点赞、评论、惊叫,好不热闹。

譬如说我是龙泉人,口味偏重,嗜辣。 一道典型的龙泉菜———牛肉炒萝卜,铁锅里滋滋弥漫着浓浓的辣味,辣到淋漓尽致, 额头冒汗, 方觉美味人生。 一旦缺了“辣味”,吃饭时便难以下咽,情趣寥寥,精神萎靡。

谁的人生记忆中没有几道美食呢? 无怪乎《无鲜勿落饭》今年三月一日出版,便受到“食客”们的追捧。 目前当当图书 “烹饪美食” 新书热卖排行榜,《无鲜勿落饭》位居第二。

这真是一本严重“下饭”的书。 生活在海边的王寒活蹦乱跳描尽各路海鲜 ,《秋风起,蟹脚痒》《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螺中香妃》 ……那鲜鲜甜甜的

味道,看得人胃口大开,恨不得迎风破浪驾船出海, 捞几样海鲜立马水煮着吃。

这也是一本严重“思乡”的书。 书中诗意地勾描了一系列 “最江南的味道 ”,《尝鲜无不道春笋 》《乌饭麻糍 》《青葱岁月里的青草糊》……那些漂泊异乡的游子, 一想到这些家乡勾人的味道, 估计会一头栽进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中去。

读着 《无鲜勿落饭》,不但眼里看着享受,心里想着舒服,还令人暗自窃喜,顺带学几招上厨房实战一番,令家人一阵惊叹。

好吧, 下面再说一说推荐此书的三大理由:

确实好看的文字:“辣炒蛤蜊相当美味,蛤蜊张着大嘴,露出雪白鲜嫩的肉,配上黄的姜丝、绿的葱段和鲜红的干辣椒,看那清新如春、热辣似火的颜色,让人忍不住捏一把狂吃。 ”

确实诱人的味道 :“水潺有各种吃法 ,裹上面粉油炸后的水潺 ,外脆内嫩,鲜香扑鼻。 至于水潺跟咸菜一起 , 烧成咸菜水潺汤———暗绿的咸菜 、雪白的水潺 ,汤之鲜 、肉之嫩 、味之厚 , 简直是色香味俱佳的人间美

味。 水潺烧豆腐,更不错,一大锅白白嫩嫩的物什在汤里翻滚, 你简直分不清哪是水潺哪是豆腐, 总归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汤鲜得你眉毛都要掉下来。 ”

确实好用的菜谱 :“白烧的胖头鱼一定是要活杀的。要先用刷子在胖头鱼的肥头上重重一击,经此一击,胖头鱼就脑震荡,错头耷脑了。 然后洗净鱼身,取下它的头,把鱼头切成两半。 锅烧热。下油。烧鱼一定要用肥膘熬油。将大蒜、生姜片在油中煸一下,下米醋、酱油、黄酒、糖,辣椒自是少不得,依食客口味而定,亦可放入豆腐或粉丝。 用旺火烧到鱼汤呈奶白色即可出锅。出锅前放入香菜,翠绿鲜艳,使整锅鱼汤看起来更加鲜美动人”。 如此照本宣科,即便厨艺很烂,也能够弄出一道好菜来。

《无鲜勿落饭》作者王寒,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 7 部。 此女好读书,好旅游,好音乐,好摄影。 她跑遍中国所有省份, 走过世界三十多个国家。 她品味人生,也品味美食。 所谓“无美食,不人生”。 咱们享着美食,心心念念只有美食;她品着美食,却洋洋洒洒满是文化。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