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ZHENGZHOUDAILY 张学臣 楚天堑 把生态绿化工程建成惠民工程zzrb.zynews.cn/page/1/2017-01/10/07/2017011007_pdf.pdf州市下达任务 1.5万亩的 113.3%;改 造提升生态林3000亩,建成沙窝、观

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文/图)记者昨日从荥阳市林业局获悉,工作人员在环翠峪陈庄村水洞沟组的山上,发现两株古树,两株古树都生长在石头缝上,均为古橿树。

经测量,最大的一株橿树东 西 冠 幅 10 米 ,南 北 冠 幅18 米,树高约 15 米,胸围达4.5 米,需四人才能环抱,据估测,其树龄约为 1500年。另一株橿树东西冠幅 10米,南北冠幅 12.5 米,树高约 12 米,胸围达 2.3米,由于两株古橿树周围有股山泉,所以古树生长茂盛。

古橿树是中原地区的稀有树种之一,世界上现存的古橿树极少,而环翠峪就有 30 多棵,最古老的是有着 2 万年树龄的南峪古橿和王庄古橿。

荥阳发现两株树龄1500年古橿树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ZHENGZHOU DAILY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责编 张学臣 校对 楚天堑 电话 56568179 E-mail:zzrbqjxw@sina.com 7县区新闻

县区速递

本报讯(记者卢文军 通讯员 赵学礼 文/图)记者昨日从中牟获悉:该县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且成绩位居第一。全省荣获该项荣誉共有 5 个县(市),中牟县是郑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近年来,中牟县生态绿化建设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进、高频率督导、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护”的思路,围绕都市型田园城市建设目标,强化措施,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去年,中牟县共完成重点生态廊道工程项目17个,是市定任务3条的 566%;绿化总长度 38公里,是市定任务 14公里的 271%;绿化总面积 2430 亩 ,是 市 定 任 务 800 亩 的303.75%。营造生态林 1.7万亩,是郑

州市下达任务 1.5 万亩的 113.3%;改造提升生态林 3000亩,建成沙窝、观鸟林、槐树岗三个森林公园;实施提升改造中牟县黄河湿地鸟类栖息地保护区3000亩,调整黄河湿地内种植面积2000亩。

造林贵在成林。中牟县林业局围绕巩固绿化成果做足科学管护这门功课,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占用林地、乱砍滥伐林木、违法加工经营运输木材、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严厉打击,严格保护生态廊道建设成果。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81起,拆 除 林 区 内 违 法 建 设 83 处、面 积294.8 亩。为有效防控美国白蛾等林业病虫,采用飞机防治与地面人工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防治作业 28.69 万亩,防治率达 100%,确保“绿地”工程建成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惠民工程。

把生态绿化工程建成惠民工程中牟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魏忠喜)二七区通过多种措施,借力多方力量,紧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借力网格化管理平台。二七区通过依托现有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5+2”“白加黑”“早七晚十”工作法,创新实施“1+N”工作机制,将分包负责人和下沉人员结合交警三大队、公安分局等单位 600 余名城市精细化管理专干,定人、定岗、定责,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网格全覆盖。

借力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进行捐资助学和结对帮扶。为拉近城市管理工作人员与居民的距离,二七区组织党员干部为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为他们送上了书包、文具以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取得居民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借力小广告语音追呼系统。街头“牛皮癣”一直是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难点,二七区利用语音追呼系统告知对方,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规定,请他们不要再张贴;对拒不接受处理又不自行整改的当事人,对其广告电话进行不间断的语音提示,直至停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小广告追呼系统现已上线追呼电话号码1591个,追停号码679个。

借力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在重点整治上下功夫。去年一年,二七区共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联合执法行动82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10500 余人次,执法车辆2950余辆次,依法暂扣电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灯箱、桌椅等各类经营工具3300余件,共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23.92万处。

二七区借力推进精细化管理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徐冠楠 文/图)为维护大气环境质量,惠济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主动出击,严厉打击各类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的行为,全力维护大气环境。

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始终把源头治理作为首要环节,在餐饮油烟治理工作中,采取人员进店进行排查,及时督促商户安装和使用餐饮油烟净化装置。逐一通知烧烤摊主停用木炭、煤炭烧烤炉,自觉改用油、汽、电等清

洁能源。建立建筑垃圾运输规范管理联席会制度,定期组织施工单位和建筑垃圾运输单位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普及规范运输标准。

依法行政,严查重罚。自红警发布以来,连续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或全局人员集中执法行动,分别组织夜间露天烧烤和渣土车专项整治,清理流动餐饮摊点 23 处,全区露天烧烤全部取缔,所有餐饮服务场所全部安装并且使用油烟净化装置。

惠济区露天烧烤全部取缔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徐胜利)连日来,丰产路执法中队全面清理整治背街小巷违规经营、随意悬挂等有损市容行为。

丰产路执法中队联合办事处城管科与社区文明劝导员,相继对辖区内宇新街、宇怡街、宇爽街三条背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在对宇新街的巡查中,执法队员发现一家商户在室内私自使用燃煤炉灶,立即下达责令改正

通知书,并将该燃煤炉灶拆除。宇新街一家餐饮店擅自在店

外人行道上方搭建简易棚架,并在人行道上摆设桌椅。执法人员立即对商户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对其违章经营工具进行了登记保存。

此次联合执法行动共清理占道及突店经营 8处,拆除违规设置灯箱 3架,下达执法文书 5份,教育批评违章经营商户8家。

清理背街小巷违规行为

本报讯(记者 高凯)记者昨日从新郑市了解到,该市举办的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开班,来自该市辖区的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 8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中,受邀主讲人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主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等方面为学员们授课,并详细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据了解,目前,该市已拥有国家级名录项目一个,河南省级名录项目 7个,郑州市级代表性项目20个,被郑州市命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名。

新郑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张亮 乔丽阳 文/图 )中国年,中国味道。为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昨日上午,中原区迎新春摄影展开幕。

本次摄影展由中原区委、区政府主办,中原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局承办。以

“中国年”为主题,通过镜头记录的精彩影像瞬间,反映出市民喜迎新春的喜庆气氛。

摄 影 展 作 品 主 题 鲜 明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 既 有 展 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舞龙舞狮、热闹的庙会、民俗活动等精彩瞬间的捕捉,又有工艺精湛的剪纸作品和贴春联、百岁 老 人 发 压 岁 钱 的 特 写 镜头 。 通 过 民 生 、民 俗 、民 风等主题,表达了市民对过去一 年 丰 收 的 喜 悦 和 对 新 一年的祈福。

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李彦伟 王鹏)“同志,我是杓王村三组的,我叫王军喜,今年 65岁了,想申请个低保,都该准备啥材料啊?”“您好!根据低保申请要求,你需要填写这几张表,把详细情况登记一下……”这是前不久中牟县黄店镇杓王村王老汉在家里与镇民政所长刘小伟的对话。听起来如同是面对面的“亲切交流”,其实却是远隔 4 公里的

“视频沟通”,这是黄店镇在全

省首推的便民服务视频系统。去年 3 月,为探索村级办

公正常化,黄店镇推行“互联网+便民服务”模式,在21个村级便民服务站配备网上可视办公系统,可以实现镇与村、村与村的实时沟通与互动。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镇共受理群众业务咨询 4800 余件,办理代办业务 1200余件,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拉近了干群距离,赢得了群众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

黄店镇推行网上可视办公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刘恩广)为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推进和规范律师队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惠济区司法局经过精心筹备,于近日举行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结对子”活动。从全区 12家律师事务所中挑选出来的8家优秀律师事务所,与全区 8个镇(街道)基层司法所施行“一对一”结对。

结对子的律师事务所每

年要为基层司法所辖区公务人员、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居民群众等上两次以上法治课,积极参与结对司法所辖区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参与结对司法所辖区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帮助,义务为结对司法所所在镇(街道)政府提供适当的法律帮助,尽力为结对司法所辖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结对子

“通和明镜台小区,有个好闺女叫董淑芝,母亲早年瘫痪在床,她把母亲接进自己家赡养照顾,至今已照顾21年。去年11月份她被石佛办事处授予‘最美子女’荣誉称号。”接到通和社区报料,记者昨日走访了社区好女儿董淑芝。

敲开门,53岁的董淑芝正独自在家照料母亲。家里收拾得干净亮堂,躺在一间卧室的老太太,正是董淑芝的母亲,今年已87岁高龄。董淑芝将咀嚼的香蕉放在手上,一点点喂给母亲。

董淑芝介绍说,在她15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辛苦地拉扯照顾她们兄妹五人,而她是其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儿。母亲

是在1995年 66岁那年突发脑出血,之后就出现瘫痪,同时丧失了语言、饮食等生活能力,早前家人也为她找过保姆,但都不太如意。为使母亲得到更好的照料,她与爱人商量,果断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照料。

“我是 2013年才从市粮食局下属的粮店退休。为了照顾我妈,至今我每天晚上没有睡过囫囵觉。我给母亲隔一两天洗一次澡,一个人弄不动,大多都是女儿一块儿帮忙……”说到感恩家人,董淑芝几次眼中闪着晶莹。

正喂着香蕉说着话,看到母亲咬到自己的手指,董淑芝笑着说:“我母亲目前身体状况还算平稳,母亲这么多年坚强地陪伴着我们,我很幸福。”

中原区迎新春摄影展开幕

社区好女儿反哺孝亲本报记者 刘玉娟 文/图

日前,管城区举行“慈善助学,情暖校园”关爱乡村学子图书捐赠活动,爱心企业为孩子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爱心图书。 本报记者 王思俊 摄

微信给大家工作、生活和交流带来许多便利,在寻人方面也能发挥大作用。昨日,正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帮助,上街区一个 2岁的走失男童找到了妈妈。

昨日中午 12时 20分左右,53岁的张女士抱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新安路派出所求助,值班民警第一时间向 110 指挥中心通报情况。民警询问张女士后得知,昨日上午张女士走到香园街口附近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哭泣,脸蛋冻得通红,身边却没有家人。张女士赶紧过去哄孩子,并问小男孩叫什么名

字、家住在哪儿、爸妈是谁。但孩子太小,话说不清。张女士担心孩子饿,给孩子买了吃的,并抱到辖区派出所。

因迟迟无人报警,值班民警叶坤蒙就拍了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请大家帮忙转发,帮助孩子寻找家人。不少朋友都转发了该信息。不到一个小时,孩子的妈妈郑女士慌张赶到新安路派出所值班室。郑女士说上午有点事,孩子暂由其爷爷照顾。老人上了年纪,腿脚不灵活,一不留神儿,孩子跑丢了。

微信朋友圈帮走失男童找到家

本报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郭瑜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