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策略行銷分析實例:Netflix 當初是怎麼搞垮百視達(Blockbuster)的? 102363001 企研碩二 陳子恩 近幾年有看美劇的朋友,一定知道「紙牌屋」(House of Cards)這部影集; 而如 果你是有看美劇又關心科技發展的人,肯定會知道紙牌屋這部極受歡迎的影集, 背後的發行商美國最大的網路影音串流公司 Netflix透過大數據分析(Big Data的科技,根據資料庫中使用者的需求所設計而成的作品。雖然這樣的做法在影視 藝術層面上有所爭議,但紙牌屋和發行商 Netflix 確實嚐到商業的成功果實。 但這已經不是 Netflix 第一次掀起商業上的炫風了。Netflix 在創業初期,其實就 已經藉由擊潰全世界最大的租片業者百視達(Blockbuster),在美國的商業史上 狠狠地留下一筆「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光輝紀錄。究竟 Netflix 為什麼在創業 不久後,能夠在幾年之間扳倒百視達這個擁有全美國最多實體通路、對於影片發 行商擁有無人能敵議價能力的業者?在這邊,筆者認為策略行銷分析的 4C 架構 能夠給予我們一道清晰的思考邏輯。 首先,我們先來檢視當時產業的領導者百視達在 4C 架構上的狀況。在 Netflix 還沒有出現之前,百視達在影音出租業當中幾乎是獨佔的地位:藉由其廣布的實 體通路、以及綿密的物流系統,對影片的發行商擁有較佳的議價能力,也因此能 夠取得較低的影音購入成本(C1 Cost; 另一方面,實體通路的廣布,也讓 百視達除了讓 TA(想要打發時間、期待看到新片的消費者)能夠輕易地借還片 C1 Utility),同時也降低了消費者租片時的 C2 以及 C3。在 C4 方面,百視 達僅靠一張可以折價、集點的會員卡建立薄弱的「促銷相關專屬資產」,的確是 一個可以攻破的面向,然而在過去其他競爭對手皆採用與百視達相同的商業模式 做競爭、卻又無法擁有與百視達 C1C2C3 上相同優勢的情況下,百視達基本 上不需要依靠 C4 的建立,依然能穩坐美國影音出租產業的王座。 然而 Netflix 的出現,使百視達的命運開始急轉直下。過往的商業分析往往將 Netflix 的成功、百視達的隕落簡單歸結於「網路科技的應用」,這種說法卻沒有 辦法解釋為何其他網路新創公司、甚至百視達自己無法模仿 Netflix 的原因。可 見,「網路科技」並非關鍵成功因素,Netflix 得以打贏這場影片出租業的戰爭, 必定有依靠其他面向的商業模式設計。同樣的,4C 架構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為什 Netflix 有辦法一步步侵蝕百視達的市場。 Netflix 的發展初期,就鎖定了與百視達完全不一樣的 TA 做行銷交換。如同前面

策略行銷分析實例:Netflix 當初是怎麼搞垮百視達(blockbuster)的?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策略行銷分析實例:Netflix 當初是怎麼搞垮百視達(blockbuster)的?

策略行銷分析實例:Netflix當初是怎麼搞垮百視達(Blockbuster)的?  102363001  企研碩二  

陳子恩  

 近幾年有看美劇的朋友,一定知道「紙牌屋」(House  of  Cards)這部影集;  而如

果你是有看美劇又關心科技發展的人,肯定會知道紙牌屋這部極受歡迎的影集,

背後的發行商-­‐-­‐美國最大的網路影音串流公司 Netflix-­‐-­‐透過大數據分析(Big  Data)的科技,根據資料庫中使用者的需求所設計而成的作品。雖然這樣的做法在影視

藝術層面上有所爭議,但紙牌屋和發行商 Netflix確實嚐到商業的成功果實。  

 但這已經不是 Netflix第一次掀起商業上的炫風了。Netflix在創業初期,其實就

已經藉由擊潰全世界最大的租片業者百視達(Blockbuster),在美國的商業史上狠狠地留下一筆「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光輝紀錄。究竟 Netflix為什麼在創業不久後,能夠在幾年之間扳倒百視達這個擁有全美國最多實體通路、對於影片發

行商擁有無人能敵議價能力的業者?在這邊,筆者認為策略行銷分析的 4C架構能夠給予我們一道清晰的思考邏輯。  

 首先,我們先來檢視當時產業的領導者百視達在 4C架構上的狀況。在 Netflix還沒有出現之前,百視達在影音出租業當中幾乎是獨佔的地位:藉由其廣布的實

體通路、以及綿密的物流系統,對影片的發行商擁有較佳的議價能力,也因此能

夠取得較低的影音購入成本(C1的 Cost);  另一方面,實體通路的廣布,也讓百視達除了讓 TA(想要打發時間、期待看到新片的消費者)能夠輕易地借還片(C1的 Utility),同時也降低了消費者租片時的 C2以及 C3。在 C4方面,百視

達僅靠一張可以折價、集點的會員卡建立薄弱的「促銷相關專屬資產」,的確是

一個可以攻破的面向,然而在過去其他競爭對手皆採用與百視達相同的商業模式

做競爭、卻又無法擁有與百視達 C1、C2、C3上相同優勢的情況下,百視達基本

上不需要依靠 C4的建立,依然能穩坐美國影音出租產業的王座。  

 然而 Netflix的出現,使百視達的命運開始急轉直下。過往的商業分析往往將

Netflix的成功、百視達的隕落簡單歸結於「網路科技的應用」,這種說法卻沒有辦法解釋為何其他網路新創公司、甚至百視達自己無法模仿 Netflix的原因。可見,「網路科技」並非關鍵成功因素,Netflix得以打贏這場影片出租業的戰爭,

必定有依靠其他面向的商業模式設計。同樣的,4C架構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 Netflix有辦法一步步侵蝕百視達的市場。  

 Netflix的發展初期,就鎖定了與百視達完全不一樣的 TA做行銷交換。如同前面

Page 2: 策略行銷分析實例:Netflix 當初是怎麼搞垮百視達(blockbuster)的?

所述,百視達的 TA基本上是「想打發時間、期待看到新片的消費者」,但 Netflix選擇以「電影熱愛者」作為第一個利基市場。為了服務這塊利基市場,Netflix

建立完整的電影資料庫(不論公司自己有沒有 DVD庫存)供所有使用者搜尋,也取得獨立製片商較便宜、卻獨具特色的影音;  最後,更推出「付月租費,影片吃到飽」的服務,不僅讓這群電影熱愛者得以在線上一次預約想看的影片、

且平均每一片的租借成本接近$0,也同時解決 Netflix的庫存問題、降低其營運成本(C1)。而滲透利基市場的做法,也讓產業龍頭百視達無法察覺、或是沒有動機對 Netflix切入市場的做法反擊,使得 Netflix得以生存並且逐步強化在 C1

上的優勢,並且一步一步擴展到除了電影愛好者之外的 TA。  

 雖然 Netflix透過謹慎選擇的 TA、便利的網路平台、月租費吃到飽的獲利模式,

後來居上取得 C1上的優勢,然而與百視達相比,Netflix在 C2以及 C3上仍有一段不小的落後。尤其是 Netflix是一間新創公司、發展初期又正逢 2000年網路泡沫,人們對於“dot-­‐com”公司普遍抱持著不信任的態度(C3),不清楚 Netflix

有沒有能力(Can  Do)將每一片 DVD寄到家中、有沒有可能在交易中發生詐欺行為?相較之下,雖然百視達的 C1已經不如 Netflix,但是最起碼能直接在實體的店面中拿到想看的影片、也讓消費者比較安心(C3),況且百視達也相對擁有

比較高的品牌價值(C2)。  

 面對這樣的難題,Netflix的第一步,是在物流上與美國郵政系統合作,除了加

快影片遞送的速度(C1),也藉由和知名的物流業者合作,對外宣示自己「沒有什麼營運上的問題」(C3);  此外,最初鎖定的電影愛好者 TA,也成為從利基市場出發、擴展到大眾市場的最佳代言人(C2以及 C3)。藉由 C2以及 C3的降低,

搭配原先 C1擁有的優勢,使得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 Netflix的買者行列、又更加地降低 C2以及 C3。而作為一個網路平台,更多的用戶加入也使得 Netflix得以更豐富其用戶資料庫,使得既有的使用者越來越覺得「Netflix都知道我喜歡

看些什麼!」(C4);  同時,也增強其對於影片提供業者的議價能力、讓影片取得成本降低(C1)……透過網路效果形成 4C的良性循環。而百視達在 Netflix這種 C1、C2、C3甚至 C4的攻勢之下,過去也沒有細心建立 C4,只能把影片租借

市場的王座拱手讓人、甚至今天早已倒閉。  

 總結而言,我們可以看到:Netflix非常聰明地運用 4C的循環,一步步地強化自

己的競爭優勢。先是切入利基市場、避開百視達在主流市場中的勢力,一步一步

發展出全新且在 C1上具有破壞性的創新商業模式,並且善用早期使用者和物流合作夥伴降低 C2和 C3,更透過資料庫的科技能力、比百視達多建立了 C4,而

這些做法只會帶來更多的用戶、更強的 C1、越來越難以攻破的 4C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