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汝思華,吾思台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會有反黑箱課綱的高中學運?

「汝思華,吾思台的前世今生」 By 許全義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汝思華,吾思台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會有反黑箱課綱的高中學運?

在中國陰影下的台灣課綱 場景一: 1947年一個上海來的建築師,劉定邦,奉命為台北市街道命名。他拿出一張中國地圖來,浮貼在台北街道圖上,然後趴在上面把中國地圖上的地名依照東西南北的方位一條一條畫在台北街道上。南北縱向用省份。東西橫向用城市。河南路、江西路、浙江路、山東路是直的。成都路、福州路、北京路、延安路是橫的。

場景二: 2015年,一位高職學生林冠華,為了抗議教育部違調課綱,燒炭自殺。林所留下的名言有:汝思華,吾思台。教育不是政治的工具。只要有一口氣,就不能對不起自己。 場景三: 2016年,十二萬軍公教人員上街頭抗議年金改革,其口號是要尊嚴,反汙名。

問題1: 此上街頭抗議的十二萬公僕與前公僕,有歷史責任感嗎? 台灣人有歷史責任感嗎? 問題2: 什麼才是高中生要學、想學與該學的歷史? 問題3: 場景一那張浮貼的地圖,對台灣有甚麼影響?

汝思華,吾思台 就像場景一,台北市在浮貼上中國秋海棠地圖之後,1945年以前的記憶遺址幾乎被整個抹去。然後其他各大城市也仿照台北辦理。就這樣我們就被迫遺忘了1947年以前的台灣歷史,大家的共同記憶,然後不由自主的在這樣一張浮貼掃描的中國地圖上長大。只有地圖很難涵蓋到的小地方,如深坑的草地尾,才能保留自己的名字,還有依附在這名字上的共同記憶。 這張浮貼的地圖,同樣的也出現在氣象報導上,如中視在介紹台灣近期是否有颱風,或是高氣

汝思華,吾思台 壓、低氣壓,或是雲層壟罩時,就一定會突顯台灣在中國東南邊陲上。然後到了台灣各縣市氣象時,如說台中、彰化溫度幾度到幾度,會不會下雨時,台灣就不見了,只剩下各地地名,沒有地圖。搞到後來,天龍國的人不認真的話,往往也搞不清楚,嘉義和雲林哪個在北,哪個在南。至於某些鄉鎮在哪個縣市,如土庫在哪裡,就更不清楚了。 它更出現在你我在課堂上所經歷的歷史課本。 所有高中生都要讀的歷史課本,四冊中有三冊

汝思華,吾思台

都是中國史,只有一冊是世界史。而台灣則只是中國史上的邊陲彈丸之地,只有ㄧ小節粗略帶過,台籍日本兵、二二八和白色恐怖都不曾被好好哀悼過。 更嚴重的是,在台灣身上浮貼中國地圖,依舊禁錮著你我的心靈,讓我們遺忘了腳下這塊土地,千方百計想出國,想移民。讓我們都自居為受害者,沒有歷史責任感。跟台灣這塊土地習習相關的,往往都遭受汙名化,如台語、檳榔和拼裝車等等。

教育不是政治的工具 日本時代之前,台灣實無國家教育,只有科舉選才。民間各行各業,有各自的教育培訓,牽師仔的方式。日本治台,仿德國,推動國家義務教育,可以說非常成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人爭先恐後要當志願兵。1942年,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在台灣開始招聘。第一期日本軍部只招ㄧ千名士兵,卻有四十二萬人爭取。第二期也只開放ㄧ千個名額,湧來六十萬志願血書青年報名。那少數被錄取的榮耀了整個家族和鄉里。至於不被錄取的,還有人轉而幽憤自殺。

教育不是政治的工具 此後,教育一直是政治動員的好工具。台灣校園內還是有教官,高中生還是穿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制服,準備隨時為國家上戰場,犧牲生命。

只要有一口氣,都要對得起自己 在台北捷運上聽見兩個16、17歲的學生說著,模擬考錯三題就沒有心中想要的級分了,同時討論著哪一科、哪一個版本錯幾題就掉一個級分。而這個話題,充斥在我生活的周遭,班上同學也常說著一樣的話,尤其是重視成績的學生們。 臺灣的教育,讓學生們執著於一題兩題的差異,斤斤計較,但卻無法普遍讓學生想去思考──面對中華民國政權現在在國際上的困境,能否自

只要有一口氣,都要對得起自己 己組織出策略解決;卻無法普遍讓學生知道世界上現在最急迫的議題,並且嘗試解決或自己推估日後可能會面臨的議題。 許多學生迷惘:為何而讀書?為什麼教學現場無法引導思考並且解惑。我碰到的許多長輩,甚至認為與其思考為何讀書,還不如趕快投入唸書更實在。這樣的心態很詭譎,教育教出了學生無奈的服從精神,卻無法引導自由思考,找出心中問題的答案沒有來得比考高分重要。

只要有一口氣,都要對得起自己 考試體制讓學生明白,最重要的不是有無真知灼見,而是就算用刪去法,做再多考古題也在所不惜,只要填對ABCD就好。對學生思維養成的不用心、對學生創造力的不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不在意,我們的體制,教出了許多服膺現況的庸才。 即便有些長輩發現了創新的重要,他們用著相同的體制:大量灌輸知識為主的方式,教育新生代,並且引頸期盼著有朝一日學生能開竅創

只要有一口氣,都要對得起自己 新,卻從來不用重視思維的方式培養學生。什麼樣的體制,就容易培養出什麼特質的學生。我們現在仍用著斤斤計較、不重思考的方式教育學生。

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是由一系列問題組成,問題包含了很多的層面。這問卷之所以為被命名為普魯斯特問卷的原因是因為 普魯斯特 這位作家曾經回答過此份問卷,並且答案相當的特別。所以後人將這份問卷命名為「Proust Questionnai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02. 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03. 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04. 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05. 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06. 你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 07. 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08. 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09. 你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10. 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11. 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12. 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13. 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的評估的? 14. 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15. 你對自己的外表哪一點不滿意? 16. 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17. 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18. 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特質? 19. 你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是詞語是什麼? 20. 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21. 你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22. 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23. 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24. 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 25. 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26. 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27. 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28.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27. 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28.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