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 《》 從從從從從 從從從 從從從從從從從從從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

緣》的戲謔化書寫

王松木高雄師大國文系教授

Page 2: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小說創作作者基於某種目的為讀者講述故事

Page 3: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鏡花緣》( 1815)章回體文人小說臻於成熟的典型範例

鏡光能照真才子花樣全翻舊稗官

Page 4: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每於長夏餘冬,燈前夕下,以文為戲,編出這《鏡花緣》一百回。

-《鏡花緣》第 100回

Page 5: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 李汝珍如何「以文為戲」?• 如何創造出幽默詼諧的敘事風格?

將文本形式分析、作者的敘事目的與讀者的閱讀效果相聯結,一方面從敘述修辭角度解釋小說書寫風格生成的原因,一方面試著從作者—文本—讀者的互動交流中發掘出更細微、更深層的閱讀趣味。

思考問題

論述內容

Page 6: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小說敘事是摻入作者個人主觀創作意圖的修辭活動

Page 7: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作者運用各種敘事技巧—如調控敘事之視角、距離、空間、節奏…等,誘導讀者如何進入文本的虛擬世界,為讀者營造出特定的閱讀效果。

Page 8: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敘事修辭將「敘事」重新界定為「作者與讀者之間以文本作為媒介所進行的交流活動」

Page 9: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what

howwhy

修辭敘事學不僅研究敘述的內容層面( what)和講述層面( how),還結合作者的敘事目的和敘事對讀者的效果來研究敘事原因 (why)

Page 10: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敘事文本

真實作者 隱含作者 (敘述者) (受述者) 隱含讀者 真實讀者

西摩‧查特曼( Seymour Chatman)在《故事與話語》 (1978)中,提出的敘事交流模式:

Page 11: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曼福雷德‧雅恩(Manfred Jahn),主張敘述過程同時涉及多個敘述層次:

作者 讀者

敘述者 受述者

人物 人物 (行動層)

(虛構話語層)

(非虛構話語層)

【圖表 3】

Page 12: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時間—故事情節如何在文本的時間軸上推進聲音—誰在說?誰在被說?如何說?視角 (聚焦 ) —誰在看?誰在被看?如何看?距離—敘述者與事件 /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

人物塑造—如何塑造人物的形象與性格?事件—事件功能及其主從關係

經典敘事學的分析要項

Page 13: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鏡花緣》的敘事

修辭

與閱讀效果

Page 14: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鏡花緣》與《山海經》的

互文性

Page 15: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Page 16: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黑齒國其人不但通身如墨,連牙齒也是黑的,再映著一點朱脣,兩道紅眉,一身紅衣,更覺其黑無比。

白民國無老無少,個個面如白玉,脣似塗朱,再映著兩道彎眉,一雙俊目,莫不美貌異常。而且俱是白衣白帽,一概綾羅,打扮極其素淨。

人物形象

Page 17: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Page 18: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忽見前面似烟非烟,似霧非霧,有萬道青氣,直衝霄漢,煙霧中隱隱現出一座城池。唐敖道:「按五行五味而論:東方屬木,其色青,其味酸,不知彼處可是如此。」林之洋望著迎面嗅了一嗅,把頭點了兩點,道:「妹夫這話,只怕有些意思。」說話間,相離甚近,惟見梅樹叢雜,都有十數丈高。那座城池隱隱躍躍,被億萬梅樹圍在居中。(第 22回,頁 143)

敘述空間

Page 19: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1 0 n 1+n 故事時間

場景 停頓 省略 概述

敘述時間

敘述節奏

第 16回後半至第 18回止,以整整兩回的篇幅,敘述黑齒國女學塾中的學術爭辯。刻意以緩慢節奏推進故事情節,讓讀者感受到雙方激辯的趣味。

Page 20: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主要敘述 未來事件

外部— 顯性預敘

主要敘述 未來事件

內部— 隱性預敘

多九公道:「今日唐兄同那老者見面,曾說識荊二字,是何出處?」唐敖道:「再過幾十年,九公就看見了」

預敘

Page 21: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作者 讀者

敘述者 受述者

林之洋 淑士國生童

轉敘兩個原本不相交涉的敘事空間錯亂交雜、重新組構,從而創造幽默或魔幻的修辭效果。

Page 22: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Page 23: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林之洋對淑士國生童捏造出《少子》一書:這部《少子》乃聖朝太平之世出的,是俺天朝讀書人做的, --這人就是老子後裔。老子做的是《道德經》,講得都是元虛奧妙,他這《少子》雖以遊戲為事,卻暗寓勸善之意,不外「風人之旨」。上面載著諸子百家,人物花鳥,琴棋書畫,醫卜星相,音韻算法,無一不備……(第 23回,頁 148)

Page 24: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Page 25: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故事人物突破層次界線而轉變成敘述者,一方面為理想讀者指引閱讀的方向,一方面干擾理想讀者的閱讀脈絡,以不合常理的弔詭情節創造出喜劇性的詼諧趣味。

Page 26: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隱含作者 敘述者 故事 受述者 隱含讀者

【圖表 11】

不可靠敘述

當敘述者為作品的思想規範 (亦即隱含作者的思想規範 )辯護或接近這一準則行動時,我把這樣的敘述者稱之為可信的;反之,我稱之為不可信的。 (布斯《小說修辭學》,頁178)

Page 27: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隱含作者是真實作者的理想替身,也是讀者根據文本所重建的作者形象。

Page 28: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多九公道:「……況此等小聰明,也未有甚見長之處,實在學問,全不在此。即如那個『敦』字,就再記幾音,也不見得就算通家;少記幾音,也不見得不通。若說認幾個冷字,不論腹中好歹,就要假作高明,混充文人,只怕敝處丫鬟小廝比你們還高哩!」(第 17回,頁107-108)

多九公的不可靠敘述

Page 29: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理想讀者繞過敘述者,直接與隱含作者秘密交流,帶有反諷之鋒芒

Page 30: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不可靠敘述為理想讀者創造既私密又親近的情感交流。

Page 31: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結語

Page 32: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敘事無所不在

我們的一生都被敘事包圍,儘管我們很少想到這一點。我們在傳聞和故事的海洋之中漂游,從生到死,日日如是。

Page 33: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修辭亦無所不在在小說敘事的廣袤森林裡,辭格猶如枝頭上幾片炫目的紅葉。

Page 34: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修辭學應擺脫「辭格=修辭」的狹隘格局,以更宏觀的視角俯瞰各類敘事文本

Page 35: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Page 36: 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

報告完畢敬請指正

王松木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email protected]

第八屆「思維與創作」暨閱讀與修辭學術研討會台南:台南大學, 2014.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