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琅培民学校举办开放日活动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第5版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华社动态

CMYK

印尼泗水天主教华语教友会泗水教区天主11月份华语弥撒:第一主日(11月5日)及 第三主日(11月19日)于上午 10:00点 在: CATHOLIC CENTER,Jalan Bengawan No. 3,Surabaya举行。 特此邀请众教友踊跃出席参与荣耀上主。联系人:叶森兰 (0818 300 315) ,卢佩仙 (0813 3281 1863)

11月2日早晨,阅读首都华文早报,让我吓了一跳,我们敬爱的汪友山先生不幸于11月1日在新加坡与世长辞!噩耗传来,远近亲友无不感到悲痛万分,对于好友汪友山的逝世,不论是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都会感到无限的悲痛和惋惜。作为他最忠实的朋友,我特别感到无限悲伤,心里的难受让人咽不下饭、睡不好觉!印尼华社失去了一位优秀精英、失去了一位杰出学者、华族社会活动家,我失去了一位知己的好友。

汪友山先生是一位好人。是一位爱国爱族的华族精英。晚年病魔缠身,他得了严重的肾病,每天要作血液透析、吃药,还带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主持学术演说,出钱出力,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他这种热心爱国并与病魔搏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汪友山曾就读于印尼大学药剂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医药工作,并创建了制药厂,曾担任印尼药剂师协会主席。汪友山凭他精湛的印尼文,和对印尼历史、文化,以及对华人的了解,奔走于印尼各政党、社团、学校等,宣传华人对印尼祖国的贡献。

汪先生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喜欢帮助困难的人士,不论是华族或者友族,不分肤色他都尽力给予帮助。他对我关切有加,有什么学术活动,他都会邀请我参加,还在经济上帮助过我。1998年,印尼发生“五月暴乱”,他心情非常

懊恼气愤,他看到帮助印尼发展经济的华族,竟遭到残酷的迫害,五月暴乱不到一年,他便联络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组织了印尼华族的团体“印尼华裔总会”(INTI)。这是新秩序政权后期铁蹄下成立的第一个华族民间团体,他担任总主席,冒着生命危险,带领着广大华族开始了为争取华族正当权益而斗争的征程。

2006年他离开华裔总会后,与他的爱妻林美莉女士创办了一个文化基金会:“印尼民族建设基金会”(NABIL),专门奖励对印尼文化有杰出奉献的学术人士。NABIL基金会成立11年来,为十几位杰出的知识分子、学术界有名的人才给予表扬并发给奖金。受惠的不仅是华族,不少还是印尼友族兄弟,甚至是西方学术界人士。

在病魔缠身期间,他带着病体,出席好多场基金会的奖励会,还亲自主持演讲,正如《代告》里所说,“多年来,为印尼兄弟族群和华族的融合,为推动印尼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努力不懈、,争取华人的平等地位。不遗余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几年前汪友山发表了惊人的见解,谈了当时印尼的华人问题。他说,印尼已经取消了只有“爪哇人、伊斯兰徒……才能成为总统候选人”的规定,华人已在法律上和其它族裔具有平等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华人进入政坛的时代已经来临,将来华人中也将会走出“奥巴马”型的人物。

他说,印尼华人贫穷的占多数,有些

金秋十月,秋意盎然,正是展现青春与梦想的季节。近日,玛琅培民学校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活动。学校邀请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走入校园、走进师生,了解培民学校的情况,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

“校园开放日”活动于10月25日至30日举行。10月25日当天的活动主题是 “创艺作品,灵动校园”,通过作品展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玛琅培民中文部的主要参展作品有来自高二学生的 “中国民间剪纸”、初中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水墨画”和“水彩画“等。培民学校其他学科部门也进行了学生的相关作品展示。

10月28日的开放日活动,恰逢印尼的“青年誓言节”,培民学校以文艺汇演的形式,邀请广大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活动。节目由培民学校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演出,每个班级都献上了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风格各异的传统节目,他们身着印尼各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各展风采。演出精彩纷呈,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尤其是培民小学六年级为大家表演的印尼民族舞蹈《Sa-jojo》,赢得了在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她们优美的舞姿美轮美奂,让人如

沉痛悼念印华精英汪友山先生

贫穷的华人,因为受种种限制和歧视,甚至比其它族裔的穷人更困难和痛苦。华人拥有的财富只占20~30%,然而,平心而言,华人的生活水平仍比较高,因此,华人应尽量革除公开大吃大喝的陋习、不显耀财富,以减少不必要的猜忌。汪友山认为,学好当地语言不仅是为了在当地生存的需要,也是华人能融入主流社会的最首要条件,不熟悉当地语言、无法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难以和当地人沟通,所谓融入也就遥不可及。

汪友山先生对印尼的历史,特别是印尼华族的历史有专心的研究,并取得辉煌的成果。他说,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独立。之后,华人的政治地位受到狭隘民族主义以及外部政治格局的影响而遭到不公平的对待。直至苏哈托时代结束,印尼开始进入民主改革时期,才接受凡在印尼出生并没有取得任何外国国籍的华人都是印尼的原住民,从而使华人取得和印尼各族群平等的地位。

汪 友 山 强 调 , 华 人 要 理 直 气 壮 地说:“我是印尼人,印尼是我的祖国。”同时也要好好成为印尼的好公民,必须学好印尼的语言文字以及历史宗教。汪先生说,我们应该充份了解这段历史,宣传这段历史,让所有印尼人民都了解这段历史。他谈到2017年举行的雅加达省长、副省长的选举,虽然竞争激烈,却在和平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他认为这是雅加达专区人民的觉醒和理智,体现了印尼的民主进程又跨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值得庆贺。

汪先生是一位非常爱国的知名人士,他以身作则,出钱出力,为印尼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学问渊博,但不骄傲自大。他喜欢帮助人,凡是有求与他,只要合情合理,他一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所以他深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他有许多粉丝和支持者,他的逝世是印尼华社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是印尼国家失去了一位精英。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我们要牢记汪先生的爱国精神,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印尼,学习他乐善好施和好学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做个好公民。

汪友山好友!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小沈 2017年11月2日于雅加达

玛琅培民学校举办开放日活动

痴如醉,将校园开放日文艺演出推向了高潮。

培民学校幼儿园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小朋友们也都为观众们献上了精彩的歌舞表演,每个班级身着不同国家的服饰,小小班表演的舞蹈为大家带来浓郁的非洲风情,虽然他们的年纪平均两岁左右,但是跳起舞来却也动感十足,有模有样;小班的小朋友仿佛把观众带到美国西部,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爵士乐的魅力;中班的小朋友们则演绎了瑞典舞蹈,把大家引领到北欧的童话世界中;大班的孩子们把大家带到了热情如火的国度巴西,他们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舞蹈让整个舞台散发出更加热烈的气息。虽然玛琅培民幼儿园的孩子们年纪不大,但个个都表演得有声有色,在场的家长和观众情不自禁连连喝彩。

培民学校“校园开放日”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全面展示了学校的办学风格,本次活动提升了培民学校的公共形象,展现了办学成果,彰显了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和家长全方位、更细致地了解学校,让学生家长真正地走进学校。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邵晓宇

幼儿园开放日活动

幼儿园开放日活动

幼儿园开放日活动

幼儿园开放日活动

中学部开放日活动

中学部开放日活动

小学部开放日活动 小学部开放日活动

小学部开放日活动小学部开放日活动

汪友山先生(左)与印尼归侨杨平先生(右)在香港。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