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學期第二題作品集 張仲廷

Preview: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相遇的交界

大同公民會館

EA2--FINAL

403360026 張仲廷

P.1

相遇的交界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場域

P.2

目錄

周遭與概念發想 p.3 基地的臉 p.4

量體操作手法 p.5

簇群間的交流 p.6

流通的動線 p.8 案例研究 p.9

室內空間模擬圖 p.10

設計圖說 p.11

過程模型 p.17

正模 p.21

P.3

周遭與概念發想

P.4

退:讓公園視線,綠,人,活動都能夠進入基地

徑:以虛的手法創造能夠呼吸的空間

挑:讓公民會館內的活動和綠在西側仍然能夠被看見

霧:藉由水氣與植栽的緩衝空間降低風的溫度,讓室內更涼爽

P.5

量體操作手法

集中 退縮 延伸 上抬

把量體集中包圍消防局,可以擋住醜陋的臉,並提供籃球場較封閉的環境,還留出可供市民自由使用的廣場空間

降低巨大量體對道路的壓迫感並成為具有光與自然的呼吸空間

以量體包覆廣場,各層路徑與室內空間可遮光避雨

讓消防局後的空間能被西側的人們看見也在消防局的上方創造新的綠環境

P.6

簇群與簇群之間的交流

2F 年長者+小孩+一般市民

3F 看書的人+看影片的人

4F 上課的人+行政人員

5F 手工學習者+數位學習者

6F 集會者

1.5F 一般市民+上韻律課的人

1F 參觀的人+飲料顧客+一般市民

複合式的空間配置

開放

私密

在同一平面中刻意的融合兩種族群,使其互相交流互動

P.7

P.8

閉館時的開放動線

就算處於閉館狀態仍對市民開放的動線由公園進入,提供韻律教室 半戶外廣場和廁所給市民,補足建成公園缺乏的機能

開館時的緊急動線

可快速到達想去的空間,給目的導向的使用者使用

開館時的流通動線

每層樓動線不斷,連通不同的活動與室外室內空間,跨層則在公園側有直梯,可邊欣賞風景邊上樓

流通的動線

P.10

環景視聽導覽

面對巷弄的入口

公園仰視視角 兒童遊戲區

圖書館閱讀區

集會廳

室內空間模擬圖

P.11

設計圖說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過程模型

P.18

P.19

P.20

P.22

P.23

P.24

P.25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