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icae.scu.edu.tw/sites/default/files/2020-03/28. 張鉯茹...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四川大學/人力資源管理

108-1

經四 A 05151122 張鉯茹

四川大學是當初申請赴陸交換時的第一志願,也是唯一的志願,但其實半年

前除了知道成都有熊貓和麻辣鍋以外,對這座城市真的可說是一無所知,而

川大當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川大的港澳台交流行之有年,學校對交換生的福

利非常優渥也特別照顧學生,好比如每學期皆會在期中後提供 RMB2000-3000

的獎學金給交換生,加上自身一直很嚮往去川藏周圍一探究竟,川大位處於

成都三環內優越的地利位置勢必能讓我在旅行的路途中節省許多長途跋涉的

費用。

然而關於前往川大的行前準備、校園環境、美食攻略和選課制度等等在網路

上已有非常多各校學長姊的心得文,也非常感激過去這些學長姊詳細的心得

分享,讓我很慶幸交換成為了大學生涯最正確的決定,也讓我在初到不熟悉

的成都時能少走很多冤枉路,因此這裡將以分享一些個人這學期(秋季)的

所見所聞和過去學長姊較少提到的部分為主。

川大交換生福利與特殊資源

▶ 台北場行前說明會

川大港澳台辦的老師會親自至台灣開辦行前說明會,並發放川大指南手

冊與紀念版明信片。

▶ 期初/期末歡送會

川大在學期初與學期末皆會舉辦活動給交換生,也會至餐廳請大家吃四

川菜,凝聚同學們的感情。

▶ 秋季社團擺台──玩耍社團

如果是秋季前往交換的同學即有機會在江安校區的青春廣場看到一年一

度的社團擺臺。其中川大有一個社團名為「玩耍社團」,時常會舉辦桌遊

活動、密室逃脫、多校聯合舞會以及各式各樣的跨夜露營和郊遊,適合

想出去玩但又不想跟團,以及喜歡交朋友的人。

▶ 文化之旅成都印象參訪

在開學的第一週學校即會帶大家去成都附近的景點參觀,類似校外教學

的模式,今年參觀的景點包括熊貓基地、金沙遺址和寬窄巷子等,晚餐

學校也是好不吝色的請大家享用在寬窄巷子特別有逼格的小龍翻大江!

▶ 川大交換傳承微信群組(歷屆川大交換生)

該群組是歷屆在川大交換過的學長姊們,裡頭可說是臥虎藏龍啊!恰巧

今年第一屆來川大交換的學長們要去挑戰西藏轉山,故特地回到當初孕

育夢想種子的川大看看,也順道回來跟我們分享他們當年的瘋狂事蹟,

還貼心的送了我們懷念的家鄉味ㄧㄧ維力炸醬麵,也托學長們的服讓我

們幾個女生去有機會去參觀超高級的男生宿舍。很感激學長姊代代傳承

了各式各樣精采絕倫的故事,在他們身上彷彿可以找到那種為了夢想奮

不顧身的勇氣和衝勁。

▶ 冬季考察海螺溝 2天 1 夜

川大每學期都會在期末時舉辦兩天一夜的考察活動,港澳台的交換生以

及學伴皆能參加,雖然名義上是考察活動,但實際上就是學校舉辦給交

流生的超級豪華校外教學!

期初/期末歡送會 文化之旅成都印象參訪 川大交換傳承微信群組

(歷屆川大交換生)

冬季考察海螺溝 2天 1夜 中秋節禮盒 校園紀念品(玩偶+帽 T)

川大宿舍──東園九舍

當初在申請交換學校時是否有獨立衛浴為我

的重要考量之一,後來透過學長姊的經驗分享

得知川大原則上皆會把交換生安排在研究生

宿舍,意味著環境和設備等比本科生來的好,

主要是不會有夜間斷電的規定,然而在報到當

天竟然得知自己和少數同學被分配到的是位

於望江的「東園九舍」,也就是傳說中的「本

科生宿舍」。

依稀記得踏入川大校園的那天成都下著大雨,拖著沉重的行囊推開東園九舍

236的鐵門瞬間大概愣了五秒鐘之久,看著生鏽的鐵門、鐵床、佈滿灰塵的

木頭桌椅以及斑駁的浴室,其實當下真的難以想像這裡是我接下來要生活四

個月之久的「家」,也想不到這裡在四個月後會成為我最捨不得的地方。

然而也是因為這樣獨特的機緣,讓我在第一

週便和室友建立了地毯式大掃除的革命情感,

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宿舍生活的歡笑與淚水,

好比我們會用手機 app刷屏搶洗衣機,會趕

在十二點沒熱水之前

洗澡和衝去一樓吹頭

髮,會在門禁前趕緊訂

美團外賣,會在 12:03斷電後戴著頭燈玩耍吃宵夜,

有時調皮點還會一起早出晚歸跟起床氣很大的宿管阿

姨撒嬌。

曾經開了門就想回家的宿舍,如今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

或缺的美好記憶,曾經有多麼在意宿舍的衛浴設備,如

今卻感謝這段特別的經歷,何其有幸能有機會學著在舒

適圈以外找到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

以下表格為川大宿舍分配概況

江安(高級宿舍區) 望江

男宿 家庭式宿舍(附客廳廚房) 家庭式宿舍(附客廳、一樓有深夜關東煮)

女宿 家庭式宿舍(附客廳廚房) 東園十五舍(研究生宿舍)/東園九舍(本科

生宿舍)

選修課程

川大給予交換生的選課非常自由彈性,基本上除了醫學系之外,只要是同學

想修讀的課程皆能透過人工加簽選上,在課程方面和台灣較為不同的是大陸

課程的結束時間並非都到學期最後一週,例如公選課(通識課)通常只有 12-13

週(學期 17週),同學在選課時可以特別注意。

▶ 人力資源管理 / 2學分 / 總成績 93

這堂課為川大的公選課(通識課),除了請專業的講師幫助同學進行職涯探索

外,授課老師非常注重同學思考、觀察與創新的能力,學期間老師也有組織

調研活動,類似於台灣的實地考察,但並非強制性而是讓同學自由參與,該

堂課可以幫助同學對人資範疇有初步的了解,但若是想學專業的人資管理,

必修課程還是較為適合,因為老師上課時較著重實務觀察和互動性,其中最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上課老師帶了海底撈的自熱火鍋,讓同學從外包裝

到食材一一觀察與他牌的差異,

過程中同學提出各式各樣幽默的

想法,在腦力激盪之餘老師也不

忘帶領大家分析海底撈背後的商

業模式與供應鏈的成就,這樣的

上課體驗真的非常難能可貴!

學期評量方式

平時成績 上課發言和出席率為主。

期末考 開卷考(期末考時帶至教室抄寫),讓同學自由命題撰寫一篇與人

力資源相關的小論文。

▶ 歐盟政治經濟與外交 / 2 學分 / 總成績 89

當初選修這堂課主要是一直很好奇大陸對於世界政治與經濟的見解,然而由

於該堂課選修人數非常多,多數同學也都是在課堂上做自己的事,因此很少

有互相討論的機會,一次上課時間為三小時,前半段課時大多都是由老師 ppt

授課,後半段則是透過小組自選主題上台報告,其中和當地同學一起準備報

告的過程則是選修該堂課收穫最多的部分,整體而言該堂課算是營養學分。

學期評量方式

平時成績 小組報告 40分鐘、上課發言和出席率為主。

期末考 繳交紙本報告,自由命題撰寫與歐盟政治經濟相關的小論文。

▶ 災害教育與應災能力 / 2 學分 / 總成績 90

由於四川位處於地震頻發地帶,災害教育在汶川地震後也成為川大通識課程

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老師除了教授基本的防災知識外,也讓同學結合自身的

科系專業發表對於災害的事前預防與災後重建的看法。此外,這堂課最令人

期待的即是北川的考察學習,讓我們透過實地考察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災害意

識,並且勿忘災難的歷史與烈士英雄。

學期評量方式

平時成績 小組報告一節課,上課發言和出席率為主。

期末考 繳交紙本報告,自由命題撰寫一篇與災害教育與應災能力相關的

小論文。

▶ 太極拳醫學 / 1 學分 / 總成績 85

該課程前兩小時會由老師於教室教授

太極拳醫學的相關知識,最後一小時

則需至廣場實際練習太極拳的技法,

此外,在課後也需透過線上平台複習、

考試與參與團體討論。雖然只有為期

七周的課程,內容卻相當充實,老師也是有問必答,不僅讓我了解太極拳與

醫學的緊密關聯,更讓我對太極拳的功效和拳法有了初步的認識。

學期評量方式

平時成績 線上課程與上課出席率

期末考 開卷考與太極拳拳法

那些在路上的日子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交換期間除了在成都兜兜轉轉外,也走訪了阿壩州各地、重慶、青海、甘肅、

雲南以及廣州,其中嘗試了各式各樣的旅行模式,如今回想起在大陸旅行的

點點滴滴,與其用瘋狂形容,更多的是感動、感激和數不盡的珍惜,大家總

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在路上的那些日子也讓我深刻的相信大陸最美的風

景也是人,能在十三億的人口裡遇見每一個他們,真的是交換最大的收穫與

成長。

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來的勇氣出發的,甚至會害怕回到台灣以後的自

己會忘了此刻的勇敢,不得不承認在台灣的生活過於安逸,舒適的生活圈總

讓人以為只會錯過星星,其實不然,還會錯過太陽和月亮。

此外,這些在路上的日子除了那些眼睛所見美到哭的風景之外,能以年輕的

姿態擁抱「粗糙」的生活是我最感激的,在社會化的過程裡無可避免的會不

自覺的去追求更精緻的生活,哪怕我們的慾望匹配不了我們的能力,我們還

是會以各種方式好讓自己看起來配得上。

或許在過幾個十年,當有能力做更多的選擇時,我不會在馬路邊上輕量化(還

得意洋洋像是解鎖關卡那樣),我不會冒險住不接待外賓的酒店,我不會搭上

幾十個小時的火車就為了省幾百塊。

我想並不是失去了這些勇氣,只是每個人生階段裡必然對生活有不同的追求,

或許哪天我也會開著車載別人一程,然而如今這些體驗讓我遇見了不一樣的

人、不一樣的景色,一一變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感謝這些看似或許粗糙的

生活讓本是粗糙的人生,過得好快樂好快樂。

其實幾次的旅行下來自己心裡明白,旅行或許可以調劑心靈,可以讓自己有

足夠的時間沉澱和反思,但這些內在的感受還不足以帶自己到更遠的地方,

心之所嚮不見得是多震撼人心的風景,而是期許自己一路上有承載每一種風

景的能力,期許自己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了此刻的經歷。

▶ 自助旅行

You travel alone, but you are never alone. 每當害怕或膽怯的時候

就這麼跟自己說。或許是幸運使然,一個人去旅行的時刻總能讓我遇見

善良且契合的旅伴,最感動的是這些情誼並未因為旅程的結束而中斷。

在峨嵋山遇見來自湖州武藝雙全的老師,在我回台灣前還特地快遞各式

各樣的名產到成都;在達古冰川時遇見來自成都的景觀設計師,不但讓

我免費搭了順風車回成都,還帶我吃了至今仍念念不忘的麻辣火鍋──

月滿大江。

當然自助旅行不僅僅是需要勇氣和衝動,事前充分的準備也是確保自己

相對安全的方式之一,此外,在靠手機生活的大陸,行動電源絕對是出

門最不可或缺的必帶品!

▪ 樂山與峨嵋山

▪ 重慶自由行

▪ 達古冰川

▶ 網路拼團

在大陸有一種很流行的旅遊方式稱之為

「拼團」,也就是透過網路平台發帖找尋

旅伴,而這趟旅行即是人生第一次拼團,

完全不在計畫中,甚至連做夢都沒想過,

結果意外的成為我交換生活中最棒的旅

行經驗。出發前還徹夜難眠,抱著既期

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一直深怕自己踩

雷,殊不知最雷的就是我本人啦!能讓我遇到如此給力的夥伴,除了幸

運之外大概就只能用緣份來形容了。

也永遠記得在西寧集合前天我晃著近 15小時的火車,意外的趕上了西寧

的第一場冬雪,而火車上熱情的阿姨是冬雪裡最溫暖的記憶,不但熱情

的帶著我去他家做客,甚至記得我回西寧的日子,與其說是過客,更像

是彼方的家人,或許就像那天一個朋友說的,有時候覺得離得很遠,但

網路讓我們很近。

▪ 青海甘肅大環線

▶ 跟團旅行

跟團旅行在大陸是非常普遍的方式之一,加上有些景區交通不易到達,

選擇跟團能省去許多轉乘的交通時間,也能節省不少金錢,但大陸跟團

的品質真的可說是三分靠運氣七分靠關係,沒有關係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啊!因為宰客文化在當地似乎已經成為習以為常的事了,儘管產品標示

「純玩」、「無購物行程」,但旅行社仍會以其他名義帶客人參觀,接著以

不強制消費為由否認有違合約,或是路途中以各種名義為由說服大家掏

出人民幣等,有些較劣質的導遊甚至會以各種理由拒退學生票的差價,

故除非是有熟人介紹外,個人真的不太建議跟團旅行,但每一種旅行模

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還是值得嘗試看看,但絕對要懂得保護自己!

▪ 四姑娘大峰

▪ 九寨溝

▪ 稻城亞丁

打工換宿

由於在川大安排的課程最晚都於十二月初結束,心中也就有了到鄰近省份打

工換宿的念頭,一方面可以省錢,一方面也能完成當初在台灣沒能實現的夢

想清單。而以旅遊業為主要支柱的「雲南」在眾多省份中深深的吸引著我,

然而在申請的過程中並未如預期的理想,除了競爭者眾多外,不會使用拼音

輸入法也成為一大阻撓,其中甚至有一家民宿在得知我來自台灣時立馬無條

件拉黑,當時種種的挫折都讓我一度有想放棄的念頭。

所幸後來透過臉書找到來自台灣的劉掌櫃,在雲南也終於有了落腳的家──

束河舍間。

十二月的束河,喜歡在太陽升起時在舍間的院子掃

掃地、晒晒太陽,喜歡在落日餘暉時去附近的草叢

和工地搬木柴回客棧生火,喜歡在廚房看老劉大展

身手,並學著備菜。夜晚時逼近零下的溫度是再正

常不過的事了,此時最喜歡坐在老劉的茶桌前,偶

爾我會說說自己的故事,但多數的時候其實是在等

待他靜靜地翻開人生的扉頁,聽他娓娓道來那些數

不盡的歲月,落在老劉一生中的雪就像束河夜晚飄

下的雪,沒能全都看見,但在那個時空裡我感覺我們離得好近,無關歲月。

每個一壺茶、一杯酒,偶爾還有一盤老劉親手做的下酒菜的漫漫長夜裡,他

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刻,用愛和在乎,悄悄的累積著我看世界的眼光,那些被

雲淡風輕說著的歲月歷練,讓我在一句句平淡的對話裡重新審視自己並且學

著珍惜。

而小楊是我在舍間最好的朋友和依靠,和

小楊膩在一起的那些時光總讓人特別懷

念,一起掃著風一吹又是一地的落葉,一

起擦亮佈滿塵埃的玻璃,一起幫仙人掌換

新家,這樣好像就算離開了舍間也能感受

到欣欣向榮滋長著的生命,好像當時大大

的快樂永恆的被寄託在小小的生命裡。

最難忘的始終是從大理回來的隔天和老劉一起去小楊家吃殺年豬,寒冬中飄

著細雪,而我們在雪中一邊烤著熱騰騰的豬肉,一邊喝著他們自家釀的白酒,

天很冷,但心裡卻特別溫暖。

能以麗江替交換生活畫下句點真是件彌足幸福的事。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