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强 “潮”之艺术教学...2005/05/02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主编:韩世文 电话:010-82296730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zgjsbxdkt@vip.163.com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zgjsbtp@vip.163.com

现代课堂现代课堂2018年5月2日 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5版周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

学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尤其在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

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效也不甚理

想。因此,从长远发展看,我们必须倡导新型

教学思想,改善落后的教育理念,通过科学合

理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

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益。

我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措施

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创建和设立教学情境。对知识的

探索起源于思考,而思考为疑问而生。在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

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利用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在

实际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进行教学情境

创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

兴趣所在和思维程度,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

日常生活,合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提高教学

情境的创设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

力。小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学习意识和

方法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养成思维习惯十

分关键。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

知识灌输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

思考。

第三,合理利用现代科技网络,丰富教

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小

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的教学工具也

丰富多样起来,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教

学内容的展示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对先进

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

学成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

体与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对自己不理解的知

识进行多次学习。同时,不同教师有不同的

教学方式,对于知识讲解的重点也各有不

同,利用网络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复习

阶段更全面地了解与巩固知识。

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学习互

动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融洽

相处能让课堂教学更顺畅。对于学生的任何

反应,教师都应给予合理鼓励与引导,鼓励学

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正

参与到学习当中,并在学习互动中建立自

信。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如利用游戏

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亲身体验

后,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联想空间,将学习中的

一些抽象思维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与思考。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有

许多,教师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

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校未来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四小学)

四招提效小学数学课□刘桂雪

课 事

春天,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花

之灼灼。

今年 3 月,学校余映潮名师工作室第一

次活动,学员共展示 6 节课:《老王》《台阶》

《雨霖铃》《祝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合欢

树》。6 节课,有初中,有高中;有诗,有词;有

散文,有小说;有统编教材,有语文版教材。

而余映潮老师带来的两节课是:《驿路梨花》

和《热爱生命》。

余映潮老师的听课、评课是“按部就班”

的。听课的前一天,他会早早做好听课记录的

模板,读好课文,写好自己的设计方案。听课

过程中,他是紧张的,不停地敲击着键盘,记录

下授课教师讲课的全过程,时而看看课文,随

手批注听课“点评”。他在评课环节是极认真

的,有亮点、弱点、深度思考和新的创意,既有

对授课教师的中肯评价,也有一针见血的批评

指正,更有创意设计的“标高”指引。

余映潮老师自己上课时,是不按常理出牌

的。谁都知道《驿路梨花》教“悬念”。我们常

规的教学流程是“说说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然

后开始领着学生兜圈子,让学生回答一些不需

要回答的问题,最后落脚在“这种手法就叫悬

念”,让学生记住“悬念”这个概念。

虽然余映潮老师也讲“悬念”,但他的开课

是这样的:

这节课我们欣赏小说《驿路梨花》,容易的

事情我来说,比较难的事情大家做。大家先用

一分钟时间把课后思考探究的三个题目诵读

一下,我们今天就按照课后教材“标高”来

教学。

“容易的教师做,难的学生做”,教师的主

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就确立好了。“把课后思考

探究的三个题目诵读一下”,不另起炉灶,实现

“教材标高教学”是科学又聪明的教法。

明确学习任务、简介作家作品、揭示有趣

的语言现象,余映潮老师每一个环节都定位于

“知识的教育”,凸显了统编教材的“标高”。

“立意手法欣赏——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标高”体现在教

师的每次点评都是“专业”的:“真是美妙的一笔

啊,把自己也写了进去”“说对了,但是这个表

述,首先是解放军战士,然后是……接着是……

最后是……就将文章的脉络看清楚了”“写的不

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文章也就写活了”“文章

结尾小说卒章之处引用古诗,暗点题旨,让读者

回味”“小小故事,宏大主题”,潜移默化地教给

学生关于小说的知识、写法。

“构思手法欣赏”引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个

来回。“深刻思考《驿路梨花》丰富的构思手法,

其实是构思效果”的环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

设计时,把许多零散的知识聚合在一个板块,

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学内容方面,

开拓了小说知识教学的深厚积淀;课堂活动

上,在“主问题”方面既避免了碎问碎答,又提

供了多维活动的画面:

一晚和一早:浓缩10余年故事。

梨花和小屋:本文的两条线索。

老人与小孩:生动的插叙转叙。

悬念和误会:情节的曲折生动。

正面和侧面:多彩的表现手法。

实写与虚写:表现手法的魅力。

承上与启下:梦境描写的魅力。

起笔和收笔:首尾的呼应照应。

学生们跟着余映潮老师这样学习语文,除

了会更加热爱语文,多方面能力也会逐渐

提高。

余映潮老师高中的课是让人“瞠目结舌”

的,《热爱生命》一向是被高中教师忽略不计

的,认为没什么可讲的,而余映潮老师往往能

有“奇招”。

“蒙田、随笔、字词”,好像不新鲜吧?谁都

能学会。

“第一个趣味活动——趣味阐释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阐释标题‘热爱生命’的作用和

含义,学生开始静思默想做批注。”余映潮老

师一下就把课堂训练提升到了“高考的难

度”,学生不仅回答得好,而且补充得也好。

“对文章标题的思考,要结合全文进行多角度

思考。第一思考主题,第二思考内容,第三思

考艺术手法。紧扣这三点,你对标题的理解

就不会失误。”余映潮老师的小结告诉学生的

算是“答题秘诀”。

“从课文中撷取、组合三个句子,拟标题,

成为一篇散文,并背诵”“这样的活动训练了思

维,学习了语言,让你深读课文,而且享受到创

造的乐趣”。如此有诗意的教学设计,学生很

难抵挡,他们一下就掉进了“陷阱”,争相表达

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热爱生命,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

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因

此,我想要抓紧一切时间,留住稍纵即逝的日

子。我想靠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

逝的光阴。”

“我写的文章题目是:乐于生。生之本质

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不会感到死之苦

恼。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

盈饱满。”

……

每个人都写,每个人都有收获,每个人都

有创意,每个人都沉浸在“热爱生命”的体验

中。学生们一下变得有“情怀”起来,抑扬顿挫

地朗读,声情并茂地背诵……

再上一个台阶吧!“优秀”是在不断“挑战”

中训练出来的。“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

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品析这个句

子在文章内容及结构上的作用。”第一个学生

站起来一下说了许多。“多么流畅的表达啊!

但过渡的作用还要明确指出来。”余映潮老师

的点评没有说“好!真好!你真棒”,随后又有

几个学生站起来补充。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讲

台 上 的 我 是 那 个“糊 涂 的 人 ”吗 ? 我 是 否

在讲台上像余映潮老师那样不断创新自己

的教学设计,提出一个个调动学生思维的

问题,真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

能力?

我想,如果把余映潮老师的教学理念

用一句话表达,最重要的应该是利用课文

资 源 ,对 学 生 进 行 语 言 运 用、技 能 训 练 和

知 识 渗 透 的 以 集 体 活 动 为 重 要 形 式 的

教学。

课后,余映潮老师送给我一本书——

《怎样学语文》,这是对我的莫大鼓励,定

当好好阅读,加倍努力,吸收书中的精华,

并用在自己日后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

学艺术。

(作者单位系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月考后,学生们想去田野看风

景,看到他们对自然风光很感兴趣,

我想借此给他们上一堂写景作文课。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

当走上田间小路时,大家都活跃起

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当知道

看到和想到的就是今天的作文内容,

学生们高兴极了。

夕阳拿出全部的金色来迎接我

们。农民的延秋蔬菜,是免除税费的

田地里最美的景致,很惹眼。一个延

秋茄子,也许就是一盏灯,亮在欢声

笑语的田间,亮在致富的小路旁。风

吹着大地,有的学生吹着口哨,有的

学生欢喜地说:“我们走在秋天的天

堂里。”大家都欢呼起来,西大埂上的

毛草们“笑”得前仰后合。

在西大埂的河滩里,秋天用果

香、鸟鸣招待我们这些欢呼雀跃的客

人。远处的村庄诗意地躲在轻烟一

样的薄雾里,悠然自得。近旁的白杨

树用金黄的手掌,触摸着惬意的秋

风。麦苗们已经绿成一片,依偎在家

乡秋天的大地上。

一个学生嬉笑着采了一朵野菊

花,双手送给我,我很喜欢,把它插在

西装的口袋里。这金黄色的花朵是

秋天里最好的礼物!学生的笑容在

阳光下也欢喜成灿烂的金色。

风吹来,大堤上的草丛里飞起几

只野鸭子,一些男生跑到草丛里寻找

野鸭蛋,有的干脆躺下,调皮地学野

鸭子下蛋,大家都开怀大笑……学习

之 余 ,学 生 也 难 得 有 这 样 放 松 的

机会。

忽然,有学生问蒲公英哪里去

了?静静地,大家都在想心事,一个

学生说:“也许在秋天的梦里,到明年

春天才会醒来。”有的学生摘下树上

的松果,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有的学

生爱抚着大地上的毛草,还有的学生

静静地听着蛐蛐儿的叫声,那是大地

歌手的演唱。山雀们很有雅兴,停在

枝头上唱歌,在秋风的浪尖上翻飞,

似乎在为我们表演。

一些女生采撷了一些毛草,说给

秋天编一个花辫子,脸上满是欣喜的

笑容。花辫子编好了,结成了一根绳

子,她们要在秋天的大地上跳绳,那

是大地上快乐的舞蹈。

走过麦地,麦苗与我们亲近,我

们与麦苗亲近,这是今年种下去刚长

出的麦苗,虽然纤弱,但就这样绿着,

向上,面朝蓝天,直到第二年五月南

湖遍地金黄的收成。

新河水美,清澈的眼眸闪烁着这

个季节特有的柔波。有学生说出“波

光粼粼的水面,撒下点点金光”的句

子,我们都为他鼓掌叫好。

枸杞果红得真好看,像一盏盏小

灯笼,味道也不错,有学生串起一串,

像糖葫芦,他们欢喜地把这一串秋色

带回家。

这次作文,学生们都写得很生

动。这独特的生活体验,让他们看到

了家乡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了人生的

美好,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感,也极

大地激发了下次写作的欲望……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阜南县龙王

中学)

把作文写进田野里□王克强观课笔记

“潮”之艺术教学□□周枫琳周枫琳

课堂策

漫画课堂

刘志永/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 ”时 间 ,要“ 浪费”时间。

征 稿(投稿请注明栏目名)

【课事】 好课堂里出故事,好故

事里有教育。关注课堂发生的那些

有价值、有意思的故事。“事”关学生、

“事”关课堂、“事”关课改,突出课堂

里的故事味,故事里的课堂味。每篇

1600字以内。

【观课笔记】寻找一节课的亮点,

思考如何借鉴;发现一节课的问题,思

考怎样避免。透过课堂表面,挖掘更深

层次的教育意义;通过课堂观察,倾听

核心素养落地的声音。欢迎您记录自

己的观课笔记,分享自己的听课心得。

1500字左右。

邮箱:zgjsbxdkt@vip.163.com

咨询电话:010-82296569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