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生...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 ! ! !本报讯(记者 季晟祯)“以书为鉴,可以明修身”,作为“市民修身行动”的重头戏之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局、市总工会、新民晚报社共同发起“市民修身”生活读本推荐活动。前天下午,

在上海“市民修身”展示季开幕式暨!"#$ 年松江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果展上,第四季 #%本“修身”书单正式亮相。此次修身书单贯彻落实学习十

九大精神,学者专家不约而同都把

《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作为推荐首选,该书通过 #&'

个知识点和大量图片,呈现出我们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况,拼接起我们党九十多年不懈奋斗的简明历史,也回答了党史上一些引起广泛兴趣的疑问,是一本政治性和可读性兼备的党史知识读物。

! !习近平讲故事"人民日

报评论部

! !党代会历史细节###

从一大到十八大"李颖

!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

! !王蒙谈文化自信"王蒙

!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

世界史" 彼得%弗兰科潘著&邵

旭东'孙芳译

! !红色家书"本书编写组

!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

十四节气"余世存著&老树绘

! !朗读者(!"#辑)"董卿

! !!$ 堂文学阅读课"王

蒙'王安忆等著*上海图书馆 编

! !一诺的家风"孙卫卫

! !幸存者"陆天明

! !沪乡记事"沈月明

! !上海百年工业建筑寻

迹"娄承浩'陶祎珺著

!!人工智能"李开复'王咏刚

! !了不起的匠人"知了青

年'黄乔

"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上海新闻4责任编辑/刘松明 视觉设计/戚黎明2017年12月3日/星期日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xmywb@xmwb.com.cn 读者来信:dzlx@xmwb.com.cn

! ! ! !传统武术教育正在学生中逐步回归。记者从昨天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的 !&#$年上海市学生“武术秀”比赛上了解到,仅短短 (年的发展,“武术秀”比赛的规模、水平都较往年有了极大提升,今年更是首次吸引中小学代表队参赛。这几年,随着“传统体育进校园”项目的开展,武术项目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强身健体,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 年上海市学生 “武术秀”比赛由市教委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承办,全市 #&支大中小学的武术队参赛,学生们身着武术服,舞起刀枪棍棒、闪转腾挪,个个英姿飒爽、功夫了得。最终,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及观澜小学获一等奖。奉教院附小的武术队教练吕园

园和丈夫都是体育老师,孩子宸宸从小耳濡目染,每次夫妻俩练习武术,宸宸总要跟着学。吕园园在学校里带教武术队和社团,这次带领孩子表演太极功夫,一年级的宸宸也

上台了。“学习武术对健康有好处,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意志力。”吕园园说,过去,孩子练柔道、跆拳道等“洋拳”的很多,而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此前中老年人练习比较多,但这几年在中小学也火了起来。作为学校一大特色,每个孩子都会一套武术操和功夫扇。校武术队更是成了“香饽饽”,深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武术项目练习比较枯燥,如何让

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武术秀”比赛几年来的探索成果显著。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传统体育进校园”试点单位及上海市大学生武术联赛积分制

改革单位,在武术竞赛改革、武术艺术推广及武术进校园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学校体育部主任、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吴志坤介绍,“武术秀”是在竞技武术、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充分展现武术的文化属性和技击属性,融合舞台艺术、文学作品等素材,以舞台表演为主体的一种新型竞赛形式。海事大学的学生表演了一个碰瓷故事,用武术的形式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它是武术艺术化的一种创新,既有武术功底,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学生重趣味、家长望防身。家

长、学生、老师,还有教育、体育等部

门,都认可了武术进学校的好处。”吴志坤认为,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粹,将武术列为学习内容,既有对学生身体锻炼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对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内涵、传承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下一步,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武术,相关部门还将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文化传承与运动锻炼相结合,通过“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进一步推广,带动更多学校、学生关注武术文化,参与武术修习,自觉培养尚武气韵,以武养德、以武育人、以武修身。 本报记者 左妍

上海市学生!武术秀"比赛规模和水平有极大提升

传统武术教育为何越来越火?

! ! !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哪一年才有了正式的京剧)”“‘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副对联写的是谁?”……昨天下午举行的第十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决赛,沪上的中学生文史迷们尽展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子风采。

此项活动是由文汇报社、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新读写杂志社等共同举办的,设有系列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书法展示四个部分,目的是让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青少年心间。活动开展十年来共举办了%&&多场讲座,陈香梅、葛剑雄、邓伟志、徐中玉、叶辛、于漪等名家纷纷走进校园与青少年谈心交朋友。知识竞赛试题涵盖文学常识、

民俗文化、文史典籍等,还设有古诗词“飞花令”。初赛试题发布后,有些学校还以此为教材,专门组织课堂讲解,极大地丰富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此次活动的征文设计了%道不

同风格的题目。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名家大师的理解,有的要求学生阐述对社会热点和历史典故的独到见解。每道题都对日常的阅读积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阅卷过程中也明显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因平时忙于课堂作业而无暇阅

读“无用”之书。在%道作文题目中,选择写《走近……》的占*+,,写《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的占#*,,而写《大义灭亲》《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无名墓碑》以及《朝三暮四》这三道题目的,加在一起只占!&,。从作文题目看,《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走近……》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走近……》与日常生活结合,写的同学较多,涉及的范围大都是走近传统艺术中的一种,比如书法、音乐、剪纸、绘画、戏曲、刺绣、园林、宫殿、瓷器……出现了不少佳作。选择写《民国大师》的征文中,有一半以上写了鲁迅,同学们对大师的了解主要限于鲁迅、林语堂、闻一多、林徽因、朱自清等课本中出现过的人物。从征文内容来看,即使是这些人们比较熟悉的大师,中学生对课本以外这些大师的著作,以及关于大师的传记等阅读都很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学生只读片段、只做题目、读整本经典原著书少的现状,能够独立思考的同学相当少。于漪老师评论说:“老师们最缺

失的不是教学的技能技巧,而是思想与批判性思维。”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则认为,学习经典在记诵的同时,更要有思考,不是背出几句语录就算学好了,而是要落实在修炼自我上。学经典不是为了引用经典装装门面。首席记者 王蔚

! ! ! !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知识竞赛侧面反映青少年阅读经典现状

读片段多 读原著少

今年第四季“市民修身书单”发布

市民修身书单

! ! ! !今天上午 #&时,上海市第十三届十八岁成人仪式在东方绿舟举行。此前,上海市十八岁成人节“迈进新时代”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中共一大会址前开启,拉开了上海市十八岁成人仪式的帷幕。本次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主办。图为今天上午 !% 时 *#%%%

多名高中学生在东方绿

舟大草坪排成 +迈进新

时代,五个大字

记者 张龙 摄影报道

上海市第十三届成人仪式上午举行

!"#$%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