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许 凌 版式 从华杰 校对 马 丽 组版 田 耘 2018 年12 月14 日 星...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覃怀月周末·24编辑 许 凌 版式 从华杰 校对 马 丽 组版 田 耘

2018年 12月 14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3909990

——

记新疆支教教师马艳红

□魏红花

她 像 一 片 片 北 方 大

地上的雪花,飞舞时是绽放的

花,消融时是滋润的水。初见

马艳红,那张白净的脸上始终

带着温婉的笑容,一开口就滔

滔不绝地说起她的哈萨克族

学生,叶丽扎、胡热莱、叶力波

林森、叶尔依娜提……一长串

学生的名字马艳红稔熟在心,

孩子们可爱的笑脸时常冲淡

着她的思乡之情。

白雪歌中逸兴飞

(一)踏雪南山客,银装入画眸。险峰何所畏,极目又登楼。

(二)寒冬一首歌,风雪奈吾何。不问谁知味,诗情几许多。

(三)严寒无所惧,旷野尽诗情。欲问何方客,风中已忘名。

(四)天山逐梦人,一路尽甘辛。纵使逢风雪,初心不染尘。

(五)一任狂风啸,依然雪里行。人间多少事,难忘此中情。

塞外曲

恋歌飞塞外,莫忘忆来初。景即无声画,风听有味书。愁肠犹是寄,野趣不曾虚。雪满天山路,幽然俗事除。

天涯行

冰河飞雪处,戈壁忆前吟。走马留人迹,看云醉我心。鸟声传谷口,梅影遍山阴。仗剑天涯梦,肩头一素琴。

无 题

爱上寒梅一段痴,情追塞外为相知。崖边又见千层雪,只把初心付与诗。

马艳红格律诗欣赏“

支教新疆

46岁的马艳红曾在沁阳市一所小学工作,2018年8月,她主动申请到哈密市援疆支教。作为当地诗词学会副会长和作协理事的马艳红对大美新疆无限神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幅生动的画面早已令她怦然心动,单薄瘦弱的她毅然决定到2600多公里外的地方支教。

回望来路,马艳红从没后悔过。来到哈密后得知被分配到距哈密市区140多公里的巴里坤县第一中学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二年级书法,另带两个国学社团。这些课程对教龄29年的马艳红来说驾轻就熟,凭借多年的从教经验,她认为只有不尽心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可第一天上课马艳红就蒙了,花名册上有38位学生,3个汉族、2 个回族、33 个哈萨克族。一群6岁的孩子用纯真的眼眸上下打量着她,她轻声细语地挨个儿点名,一个个长长的名字令她眼花缭乱。她知道,必须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才便于开展下一步教学。

第二天,她把座次表抄在语文书封皮上,每节课前点一次名,课间再把学生叫到身边熟悉一下面孔。晚上回到房间,重复在笔记本上抄两遍全班学生的名单,先记字多的,后记字少的,这样反反复复三天,她便记住了所有学生的名字和长相。连买热衣古丽爱穿红衣服、巴合珠丽德孜长着长睫毛、胡热莱最爱抿嘴笑……用心捕捉且全身心投入,马艳红很快与孩子们建立了感情联系。

哈萨克族的孩子们普通话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学拼音,马艳红想了很多办法。她在网上寻找鲜活的图画和故事,用形象化的方式打开了学生们稚嫩的视窗。

拼音学起来比较枯燥,马艳红倒有十足的耐心,学不会的学生下课开个小灶加个班是常事。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乌拉尔和吐默尔,长得虎头虎脑,令人怜爱。可是小毛病实在多,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天天上学不带笔和本,座位没捂热就开始东摇西晃,老师教拼音一遍遍口干舌燥,他们俩还是一问三不知。怎

么办?马艳红和孩子们的母亲一次次沟通交流,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乌拉尔和吐默尔喜欢读儿歌、做游戏,马艳红就单独教他们俩背儿歌,谁背得快就有先吃糖果的奖励,学累了还和老师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欢声笑语中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没过多久,两个小家伙你追我赶酷爱学拼音,上课提问时小手举得好高要抢答。哪怕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马艳红总不忘表扬他俩几句,孩子们在夸奖中越变越好,坏习惯也渐渐消失了。

巴里坤地处天山东支脉和莫钦乌拉山,有半年左右是漫长的冬季,有时最低温度可达-30℃,堪称冰天雪地。在中原大地生活的马艳红哪里领教过这样的天寒地冻,她一来就被冻得感冒发烧了。援疆前指为支教的老师们送来了厚厚的羽绒服,她穿暖后在雪地里狂跑了一圈并赋诗一首:飘飘玉雪已冬寒,远眺天山映画栏。百里云烟生别韵,三千峰岭皆清欢。意怜纤草风中劲,梦系荒原陌上宽。欲把诗心何处寄,但观异彩不惊澜。这个身体看似柔弱的女子潜藏着热爱生活的巨大能量,在艰苦的环境中她依然乐观,用笔讴歌巴里坤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情系哈密

学校得知马艳红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曾在中国各大诗刊发表过作品,有“河洛诗人”之美誉,所以把国学社团的工作分给了她一部分。马艳红干得很认真,常常辅导孩子们大声诵读唐诗宋词。听着孩子们清朗的童声,看着孩子飞扬的神采,她又想起女儿小时候的模样。在孩子们面前,她既为师也为母,愿意把爱全部播撒给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哈萨克族小姑娘冉娜特别喜爱读古诗,马艳红就一句句讲解给她听。杨艺菲小朋友要参加讲故事比赛,马艳红就帮她在故事中挖掘感人的细节。学校举行《品中华古韵诵千秋经典》,让马艳红担任评委,在作品点评分析时,她把吟诵讲得绘声绘色,一时间赢得满堂彩。

在马艳红的笔下,新疆之广博、之壮美令人迷醉,巴里坤之厚重、之辽远令人遐想。夜深人静时,伴随着雪花细碎的脚步,她写下了《大美新疆游记——坎儿井的流水清、踏雪登岳公台、陪你走走怪石山、静美的巴里坤县一中》等一系列美文,并发表在河南各大媒体上。这些推介新疆的旅游文章,引得中原大地的人们对神秘新疆魂牵梦萦。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爱更强大的力量了。马艳红带着对新疆的深情踏上了这片热土,并且成了草原小姑娘帕克扎提的好朋友,这是她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胆小、羞怯的帕克扎提过去从来不敢在课堂上大声发言,马艳红每天主动把她搂在怀里,摸摸头、捂捂手、谈谈心,小姑娘有点小进步,马艳红就奖励她一朵小红花。有一次,马艳红把小花贴在孩子眉心,孩子的笑脸瞬间点亮了冬日的晦暗,马艳红的心更敞亮了。她给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发微信:放假了你一定要来新疆看看,来了必会和我一样爱上这里的人和景。

且看云山一色天,诗情万里传。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问起支教感怀,马艳红用一阙词回复了爱人的牵挂:我与天山相遇,草天一色丰盈。/欣闻高树鸟鸣声。/逐风堪入画,沐雨引诗情。/八月雪飘奇有,三更觉醒思明。/胡杨坚挺令人倾。/初心情未改,不负东疆行。

对于马艳红而言,爱是世上最美的语言,只要有爱,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在没有爱的地方种出爱来。

■作者简介

魏红花,1971年出生于新疆哈密,中国作协会员、新疆散文家协会理事,现任十三师党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新闻出版局局长,兼任十三师作协主席、哈密地区作协副主席,著有《随时能与美相遇》《把心灵叫醒》《田野飞歌》《秋天的语言》等散文集,在全国各类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近百篇。

上图上图 马艳红和他的学生马艳红和他的学生。。 魏红花魏红花 摄摄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邮政编码:454001 新闻热线:3909990 发行热线:8797555 广告热线:8797666 员工新闻职业道德监督电话:8797444 广告经营许可证豫焦工商广字01号 全年定价198元 零售价:0.8元 上期开印:1:30 印完:3:00 焦作日报社印务公司印刷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