샏룧솩 늻놻듏쏷컳epaper.yzwb.net/images/2018-05/07/B02/20180507B02_pdf.pdf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漫笔

写真

[南京]明前茶

不被聪明误

这些比喻好不好?的确好,就像口含甘草橄榄,让人回味半天。可你且想一想,一张嘴含入七八颗橄榄,是什么样子。

[上海]梅莉

老哥俩

我曾好奇,两个男人之间写信会说些什么呢?直到我整理老爸的遗物,打开大舅写的信,才明白他们之间堪称知己。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编辑:华明玥 申沁宇 版面:盛慧梅 校对:张英 E-mail:2479502403@qq.com

扫描二维码,敬请关注本报专副刊公众微信号“B座西窗”,也可在微信“添加朋友”中“查找公众号”,搜索“B座西窗”或微信号“bzuoxichuang”。

我爸脾气火爆,属鞭炮的,这辈子没服过什么人。有次,因分房子打分不公,他拍过厂长的桌子。但他服我大舅。

大舅天生好脾气,年轻时长着一张不成熟的娃娃脸,是政府机关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我妈说,外婆家家境殷实。大舅人缘好,喜欢他的姑娘多了去了,却偏偏钟情有公主脾气的舅妈。舅妈生得美呀。于是,一辈子被舅妈吃得死死的。

我爸妈婚后因个性差异,磕磕碰碰,纷争不断,两个人动不动就嚷嚷着要离婚。我当时已记事。他们吵着要离,还问我到底愿跟谁。我想爸妈一个也不能少啊,又惊又怕,只好搬外援找大舅来摆平。

大舅一来,我爸的态度就软和下来了,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我妈做了一桌子菜,让我打来白酒。哥俩边喝酒边聊天,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就是只字不提离婚事件。我急得在他俩身边窜来窜去。大舅,你咋不帮我呢,等你一走,他们又要闹离婚怎么办?一顿饭从中午吃到晚上,吃到嗨时,我爸拉起了二胡,大舅吹了一段口琴。最后,大舅满面春风地走了,没给任何劝告。

奇怪的是,爸妈从此绝口不再提离婚的事,他们好像统统把这事给忘记了。只有我一个人记在心里,好像揣着一颗定时炸弹。

我爸和大舅,居住两城,他们之间的联络是靠鸿雁传书。我爸说,他这辈子写过很多信,写给我妈的最多,其次是大舅。我曾好奇,两个男人之间写信会说些什么呢?直到我爸去世后,整理他的遗物,打开大舅写的一封封信,才明白他们

钟阿城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教读者怎样判定一部作品是否伟大:这小说看上去是否像几个聪明脑壳在打架。若像,写得再俏皮,也只能入畅销书排行榜,而不能列入影响数代人的经典之列。

换句话说,如果一部作品,让人拍案叫绝的比喻蜂拥而至,就像鸡尾酒里的冰块在咯啦咯啦碰撞,谁都想吸睛,谁都想争锋头,这可不见得是一流作品。一流的写作往往没有这么聪明外露,总要隔了很长时间,埋头写作的人才想起来他是个作家,要在比喻上精确地露一手绝活,让读者击节赞赏一下。在此之前的漫长旅程,作家只像一位农民一样耕耘,沉浸在人物叵测的命运中,沉浸在故事出人意料的走向中,他脸上露出暧昧的惆怅,或一条条深思熟虑的抬头纹,决不可能有心思每分钟都在讲俏皮话。

听了阿城先生的点拨,终于明白我最喜爱的《围城》,为何一度在文学价值上,被争论得很厉害。

这部小说的开头,是太像“几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了。光是第一章涌现出来的、可以列入俏皮段子的比喻,就包括:“苏小姐身段瘦削,轮廓线条太硬,就像方头钢笔画成的”,“鲍小姐被叫做局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赤裸裸的,而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鱼片里未剔尽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激凌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经登陆了好几天……”每一页、每一节、每一个人物出场,钱钟书先生都奉献了让人永生难忘的毒辣刻画。然而,读者的注意力,很可能被这些聪明绝顶的比喻分去大半,以至于读到第三章,方鸿渐、苏小姐、唐小姐的形象还是有一点虚浮,一想到他们之间各种扎心的缘起,还得翻到前面去重读。

杨绛先生曾回忆说,1944年,钱钟书开始写作《围城》时,家境非常困顿。杨先生去一家小学谋求教职贴补家用。为了让钟书先生安心写作,少受时局和开销的影响,杨先生辞去仆役,自做“灶下婢”。因此,钟书先生“每写几页都要给灶下婢看的”。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苦中求乐的心态,《围城》一开始就陷入了俏皮讽喻的汪洋中,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微妙的心理,无论是天气的描摹,还是表情的变幻,无有一处不是穷尽聪明人的想象。这些比喻好不好?的确是好的,就像口含甘草橄榄,让人回味半天。可你且想一想,一张嘴含入七八颗橄榄,是什么样子。

然而,这部小说还是摆脱了“聪明过度”的可能性,基调逐渐变得深沉朴素。这要归功于方鸿渐一行到达三闾大学后,与孙柔嘉的婚姻。为了结婚,孙小姐使出了秘而不宣的手腕,而方鸿渐也顺水推舟入了围城,又一路跟随孙小姐回到上海。而此时各种婚后的龌龊就像皮袍底下的小咬一样出现了……写到这里,钟书先生已经很少说俏皮话,很少说比喻句,也不再每写几页都要兴冲冲拿给杨先生看了。连在现实生活中、在饭桌上,他也不再妙语连珠。那是一段沉静的时光。钟书先生完全沉浸到方鸿渐的命运里,连他紧紧贴着眉毛的黑框眼镜,也显出了那种似笑非笑的无奈。

始于聪慧,终于敦厚,小说以一个洗尽铅华的收尾,挤进了经典作品的行列。

之间堪称知己。除了谈国事家事,还谈做生意。大舅在信里如此说婚姻:感谢兄弟对小妹的包容,她可能不懂你的所思所想,就像李子(舅妈)于我。但是《浮生六记》里沈三白与芸娘伉俪情深吧,却遭天妒,情深不寿。所以,如我们这种争争吵吵的婚姻反而长久。

至于做生意,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夏天,大舅开了一大卡车西瓜来我家,他听我爸说来卖西瓜能赚钱。但那次西瓜生意以失败而告终。因天气炎热,卖到第二天就变质了,扔掉一大半。虽亏本上千元(那时不是小数目),但大舅生性乐观豁达。他在信里对我爸的致歉如此作答:

“你不必愧疚,这次生意本是我的主张,不试不知道,还真不是块做生意的料”。

2008年国庆,我爸突然想见大舅,打电话给大舅让他到芜湖大女儿(我表姐)家住几天,让我开车送他去芜湖与大舅会合,说老哥俩要好好促膝长谈。他们在一起谈了三天三夜,老哥俩喝酒猜拳说“哥俩好”,笑声朗朗,隔几百里地的我仿佛都听见。

也许,世间所有的突然想念,原来都是上苍的暗示与怜悯。那年年后不久一天,大舅吃过早餐,猛然跌倒在便利店的货架旁再也没有醒来。76岁的大舅走得毫无痛苦,却把痛留给了毫无准备的亲人。我爸接到噩耗后立即打电话给我,号啕大哭。我何尝不知,他在哭大舅也在哭自己,因为彼时,他刚查出有预后

不好的病。三个月后,他追随大舅而去。又是人间四月天,老哥俩想必在天堂里

喝酒猜拳其乐融融吧。

B2繁星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