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來台史,祖父與對岸cge.gec.nthu.edu.tw/wp-content/uploads/2018/10/quality106-2-7-2.pdf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家族來台史,祖父與對岸

曾令宇

(105062320,資工 20 級)

民國 107 年 5 月 29 日

一、 前言

年初祖父忙於編寫祖譜事宜,不時會拿一些文本、草稿給父親與我閱

讀,順便聽聽我們的意見,在文章其中祖父草擬了集句一首來回顧他的一

生:

“故我依然卻可羞,毫無成就任沉浮;慈恩未報愧無地,辜負吾生九二

秋。”

此前,祖父也曾聊到,他最近時常回顧過去,覺得自己實在是過了一個庸

庸碌碌的人生。然而,如果以整代家族進程來看,祖父絕對是最為至關重

要的一人。

這份報告的第一部分會以祖父為出發點,來敘述以祖父為主的這一代

曾家人是如何一路變遷,最後於台北生活至今。第二部分則以祖父與對岸

為主題,講述來台之後,祖父是如何與大陸重新連結。

報告的資料來源主要是以祖父於三月編修的曾氏家譜以及祖母、父親

以及部分祖父的口述訪談1。

二、 內容

壹、 祖父與曾氏來台史

祖父的家世2

西元 1927 年,祖父出生於江西贛縣的一個大家

族,家族是屬曾氏武陵派的佐倫堂,根據家譜的記

載,七十二世祖於清代遷至「府城大校場邊」大碼頭

開疆闢土,開始從事米糧生意,之後幾代經營「曾裕

興米廠」與「同順和米廠」,兩米廠均生意興隆,在

當地也購置了不少地產。

祖父的父親慶鍏公是武漢大學畢業,是一位知識

1 祖父最近健康狀況堪憂,因此對於祖父的訪談並不是很順利。 2 此段是由祖父編寫的曾氏家譜整理而成。

份子,獲得家鄉仕紳賞識,出任了贛州市城區第二區 曾祖父舊照3

區長,並以家中資財合資方式創辦「贛南中學」4。

噩耗

西元 1942 年,在祖父仍是懵懵懂懂的 16 歲少年時,曾祖父不幸染上

肺疾去世,於祖父所寫的日記之中,紀錄了這段文字:

“就在我糖校貳年級將要舉行畢業考前兩天;祖父著專人來校、說先

父病危速返家一聚。不日要舉行初級班畢業考;先父己病危一週,雖極思

獨子一面,却堅持要我畢業考後才通知我。不料天不從人願,我隨來人趕

回時,父己先一日失望先逝。”

祖父是獨生子,曾祖母與祖父只有寡母孤兒兩人,全仗曾曾祖父及鍠

叔(曾祖父弟)照料。

然而,對於母子兩人而言,為摯愛之人感傷的時間並無太多。西元

1945 年,隨著抗戰的結束,也再度開啟了國共黨爭的戰火。

國共內戰與來台

內戰末期,國民黨大勢已去,開始進行遷

台的行動。曾祖母擔心因為家裡屬於所謂的地

主階級,害怕自己唯一的獨子會受到共產黨的

迫害,一直在尋找將祖父送出去的方法。最

終,曾祖父的友人世伯張松翹先生畢業於黃埔

軍校,當時在國軍任職,用了一些辦法將祖父

入了兵籍,在 1949 年,祖父離開了家鄉,當

時的他只有 23 歲。5

在與祖母的訪談中,有提到當時祖父並不

想離開,就這樣站在家門口,最後是曾祖母發

現,一邊哭一邊將祖父趕去集合的。曾祖母沒

想到,她這麼一趕,就是超過三十年的等待。 曾祖母舊照6

3照片來源自祖父編寫的曾氏族譜。 4 對於這間贛南中學,祖父只記錄在自己 1949年離家時仍在,根據網路上找的資料,

如今學校早已不再。 5 來台時,祖父護送的船是載著國民政府的黃金的,聽說沒當多久兵的祖父當時是十分

恐慌的。 6照片來源是由祖父提供,根據祖父表示,年份不詳。

來台之初

祖父高中時,因其父親與校長的關係,就讀江西省立

糖業學校。日據時期以來,在台灣專賣制度一直是政府的

重要財源,因此在國民政接收台灣時,找了不少中國的糖

業人士來管理,當時祖父學校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當校

長得知祖父來到台灣時,一直叫祖父過去他們的糖廠工

作,然而,祖父並未前去,而是選擇繼續待在軍中,前往

屏東大鵬灣水上飛行基地受訓。根據父親的說法,是因為

當時剛到台灣,對一切都不是很確定,又害怕逃兵會帶來

的後果,因此拒絕了。

在屏東基地的受訓是十分艱辛的,然而,有壞事也自

然有好事,在屏東東港,祖父遇到了之後伴隨他一生的人 祖父舊照7

,當時的祖母在東港役校擔任護士。

在祖譜的序言中有提及祖父與祖母是於 1951

年結婚,於 1954 年產下姑姑,但根據祖母的說

法,當時軍中規定軍人滿二十八歲才能結婚,因

此當時祖父母是不能報戶口的,一家三口也基本

上只能靠祖父的薪俸過活(當時台灣外省與本地人

的分歧嚴重,祖母的娘家一開始是不贊成這個婚

事的)。

祖父與祖母8

馬公與眷村生活

民 44 年(1954),在姑姑誕生的沒多久,祖父被調至澎湖馬公的基地,

展開了新的生活。

對一般台灣人而言,澎湖或許只是偏遠的小島,但對思鄉情重的祖父

來說,澎湖又離那邊更近了,在訪談時,祖母講起了剛到澎湖時,她與祖

父來到海邊,向著大陸的方向跪拜。

一開始來到澎湖時,馬公是沒有眷村的,民 47 年才開始建成,也就在

這段時間附近,包括我父親的三兄弟來到了世上。

談起馬公空軍的眷村,祖母解釋到其實並不大,坐落於馬公國小旁

邊,一開始只有前後兩排房子。小小的村落,其中卻住著來自大陸各地的

7照片來源由祖父提供,根據祖父表示,年份大致位於 1950年代。 8照片來源由祖父提供,根據祖父表示,年份大致位於 1950年代。

人,像是祖母做麵的技巧就是從後門後面來自山東的太太的教導習得的。

對父親而言,馬公以及眷村生活就是他的童年,他談到眷村裡都是外

省人,而陸軍的眷村是最大的,在夏天的晚上,廣場總會放露天電影,他

們一家會搬板凳去佔位置;觀音亭的夜間散步、天后宮中秋節的大拜拜以

及用著簡陋的器具打棒球等,父親的言語中夾雜著回憶,興奮的眼神彷彿

回到了兒時。

然而,除了這些生活記事,父親也回憶到當時情勢仍十分緊張,澎湖

以及幾個離島的駐軍也都不少,於雷達站上班的祖父也大多早出晚歸。9

上面兩張圖皆是於澎湖家前拍攝,只是時間不同,後圖眷村又加蓋了圍

牆,可以一窺當時眷村房子的樣貌。10

離開澎湖

民 58 年(1969) ,祖父再次被調至台南,他們在台南基地旁眷村後面買

了一塊空地。

民 67 年(1978),因父親考上台北東吳大學以及姑姑工作的關係,祖父

在台北永和買了房子,而因軍人的優惠,祖父母時常會坐飛機來台北探

9 父親以及其他人都有提及一段軼事,有一天晚上彈藥庫發生事故,一個不小的飛彈碎

片直接砸穿屋頂,掉到正在睡覺的父親床頭邊,隔天鄰居都來看望、送糖給父親。 10照片來源由祖父提供,年份大致位於民 54年左右。

望。」

最終,於 1988 年,祖父於軍中退伍,一家搬來台北永和,至今我們家

族皆在台北定居。

貳、 祖父與對岸

母子重逢11

在與親人訪談以及蒐集資料時,得知了一件令我大感驚訝的事,於祖

父編修的祖譜裡《修家譜之緣起》中紀錄了一段文字:

“1982年經女兒祥銀費盡心思,並蒙友人協助。由香港親戚幫忙到港

接母來台奉養安享天倫。”

然而,只要稍微記得台灣近代史的人就會發覺其令人困惑之處:

“開放兩岸探親是 1987年 11月 2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經國 ,

有感於兩岸之間的親人分離太久,決定讓凡在大陸有三親等內血親、姻親

或配偶的民眾,准許登記赴大陸探親。”

西元 1987 年,這是維基百科上對於開放探親的時間,然而,早在開放的五

年前,祖父就以及將曾祖母接來了台灣。

對於我的疑惑,祖母解釋到從到台灣以來,祖父無不牽掛著對岸的曾

祖母,然而,在當時的情勢之下,海峽兩岸的的交流幾乎是全無可能的,

「骨肉親情兩地懸念,而思反哺之忱。」祖父如此

寫道。

萬幸,在 1980 年,事情出現了轉機,祖父透

過軍中的一位台灣同事聯繫到了台北淡水的一間寺

院,得知這間寺廟會與位於香港的其他法會進行通

訊後,祖父祖母從台南飛到了台北,請求寺院中的

人員能幫忙寄信到對岸,「管理寺院的人是一位尼

姑」祖母說道「在聽聞我們的經歷後,二話不說就

答應了,同時還一直稱讚他(祖父)是一位孝子。」

時隔了三十年,經歷了多少相思苦痛,祖父終

於和大陸取得聯繫,對他朝思暮想的故鄉寄出了第

11 此章節的時間接續上部分,家族接分布在台南、台北,講述來台之後,祖父是

如何與大陸重新連結。

一封信。12 曾祖母舊照13

1982 年(民 71),在對岸友人、親戚的幫忙,姑姑靠工作關係來到香

港,將曾祖母接回了台灣,祖父母子倆終相遇。

然而,對岸早已不是祖父心心念念的故鄉,而祖父與曾祖母的關係也

無法回朔至從前。在分隔的這幾十年間,曾祖母收了一個義子,鍠叔(曾祖

父弟)病危時也將自己兩個孩子託付給她,曾祖母自立工作照顧家人,對她

而言,比起在台灣相較過得好的祖父,更常想起那些大陸艱困的親戚與孩

子,祖母談到當時他們母子倆不時有衝突,因為曾祖母認為在台灣生活水

平高、較富有,常常叫祖父寄錢過去,也一直想在當時兩岸尚未正式開放

的環境下贛、台兩地往返以示親情。然而對祖父而言,當時父親三兄弟都

要上大學,實在力不從心,兩人的矛盾逐漸擴大。

最後,在叔叔祥韻的陪伴下,於 1987 年將曾祖母送至廣東深圳阿姨

家,途中叔叔還買了一台彩色電視送給曾祖母。

回到家鄉

民 79 年(1990),正值剛開放探親,祖父在父親陪同下回到了贛州,根

據父親的描述,當時大陸還是很落後,像是親戚的小朋友會興奮地拉他去

唱卡啦 OK,因為在那邊 K-TV 是十分新奇的,但對生活在台灣的父親卻是

見怪不怪的;除此之外,當時大陸對台辦事處還請父親吃了一頓飯,目的

是希望台灣年輕一輩能加入他們,達成所謂的統戰,他們會問有什麼能幫

忙、處理的事務,而大多數的回答都是希

12想當然耳,私自向對岸通信的行為絕對是犯法的,更何況祖父的職稱還是軍

人,得知此事的長官也私下向祖父提出過警告,然而對心繫故鄉的祖父而言,自

己也沒有通諜叛國,反向對方據理力爭,最終,祖父的長官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

眼地將祖父各記一過一功,算是幫了祖父一把。 13照片來源自祖父編寫的曾氏族譜。

望能處理家族離開時被占去或著政府收走的土地問題。

上圖是民 86年(1997),叔叔跟祖父再次回到家鄉,右圖兩位老先生是祖父

的舊識。14

三、 結語

在經過與親人的訪談、資料的研讀與報告的撰寫後,我對祖父與整個家族

有了全新的認知。

在此之前,我對祖父的背景印象只是:來自江西贛縣,年輕時從軍,在當

時政府播遷時也隨著國民黨來到了台灣,是一名標準的老芋仔而已。對於父親

於澎湖眷村的兒時生活也只是當閒聊時的趣聞。如今,不禁感嘆到自己對於這

些身邊拉拔、照顧自己的至親之人,到底又了解了多少。

祖父與父親一直以來都十分喜愛相聲,從吳兆南與魏龍豪、表演工作坊到

相聲瓦舍的馮翊綱、宋少卿先生,都在其收藏之中。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

相聲,成了小時候我們一家共同的娛樂。

表演工作坊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與《這一夜,誰來說相聲》,是家裡

時常播放,也是我十分愛聽的系列,從《那一夜》中《台北之戀》的西門町、

《電視與我》的大同寶寶與彩色電視、《防空記》的那潭酒一直至《這一夜》的

青島一號、演講比賽、會講話的火車與古嘎等。不論是《那一夜》或是《這一

夜》,整個系列都圍繞著當時政府播遷來台時至 1980 年代的台灣與中國,也許

就是這個懷舊的年代,使他們可以回憶過去、感同身受吧。15

相聲段子中的眷村、解嚴探親等,對父親、祖父而言,是他們真實參與、

親身經歷的。

在《這一夜》之中,對我而言,最為動人的就屬講述老兵回大陸探親的

《四郎探親》了,父親當時也是陪著祖父回到了故鄉贛州。在來台之初,對那

時過來的人而言,台灣不過是為反攻的暫居之地,沒想到,在這個暫時的小

島,一待就是三四十年,與親人、愛人音訊全無。

作家東山彰良的小說《流》亦是在描寫那個時代的故事,書中有一段提詞:

魚說:「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

我們都像活在水中,流著他人看不見的淚。16

14 這邊有段故事,右圖右邊的老先生是祖父兒時十分要好的朋友,因其當時家境十分艱辛,祖

父每每上學都會一併帶他的飯,十分照顧他。然而,祖父不知,這位朋友已早早加入共產黨,

只是礙於與祖父的立場不告知,最後是在祖父重回故鄉時才坦白。此照片由祖父提供。 15 表演工坊—《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89)的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lKVWdsdKU 16東山彰良著,王蘊潔譯,《流》(台北:圓神,2016)。

這段話所述說的,正是人們身處時代漩渦中,飽受生活的歷練與煎熬,有苦卻

說無法出聲的那種抑鬱與感傷。

而面對這樣大時代的感傷、惆悵,《四郎探親》中,最後父親探親歸來,

飾演兒子的李立群向惆悵的父親搭話,問到:「爸,美不美呀?」

老先生想一想,點了點頭。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