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Personnel System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各國人事制度各國人事制度

英國

2

英國人事制度的演進英國人事制度的演進

1853年吏治考察報告書

貴族制、恩惠制→民主制與功績制舉辦考試

1855年文官 (考選 )委員會

健全高等文官管理體制

1919年惠特利委員會

實施員工關係體制(勞動三權 )

1966年至 1968年富爾頓委員會成立文官訓練學院簡化分類體系重視專業行政培育專業人才

1980年代(1979~1980)鐵娘子柴契爾夫人首相文官制度改革

政府改造

3

英國人事制度的成就與特色英國人事制度的成就與特色 成就

1.開啟現代永業化公務員體制

2.確立事務官考試制3.奠定「行政中立」體例

4.建立現代化常任文官制之基礎與模式

5.實施員工關係體制6.建立「幕僚長」制度

特色1.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區分(民主化)

2.事務官考試制的確立(功績化)

3.高等文官管理體制的健全(專業化)

4.人事行政機關體制的調整(幕僚化)

5.政府改造、員額精簡與人事制度變革(創新化)

4

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 (1)(1)

「 Northcote-Trevlyan Report 」考試制度報告 (1853-1854) 應舉辦公開競爭考試以羅致人才 行政職位劃分為高低兩層級,前者以考試取才

實施統一的考選方式,中央政府應設立專責考選機關

文官的昇遷應依據才能因素 重視文官的考績紀錄

5

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 (2)(2)

「富爾頓委員會」對文官改革之建議報告 (1968) 文官分類體系重新統籌規劃調整 由傳統重視行政通才進而兼重「專業化主義」 文官考試與大學教育應具連貫性

著重教、考、訓、用合一 成立「文官訓練學院」

強化培育人才功能 設立「文官部」 (傳統折衷制→部內制 ) 改進永業化管理制度 加強常任文官與其他公職人員的人事交流

6

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 (3)(3)

「新階段革新」 ( 續階改革 ) 體制 (1988-) 核心部門與執行機構

前者負責決策,後者負責執行 政府機關民營化、分權化

企業化 執行機構「績效化」

企業化精神 執行長

以契約聘任 工作綱領

7

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 (4)(4)

「公民憲章 ( 便民服務 ) 」體制 (1991-) 指公共利益與便民服務為政府行政管理的優先體制 改進便民服務措施 強化「顧客取向」服務績效 提昇「公共服務品質」

8

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人事制度發展過程中的重大變革 (5)(5)

人事制度變革 (1992-2000’s) 「文官管理功能法」之訂頒

政府於 1994 年發表人事政策白皮書

頒布「考試法」 發表「 1995 年樞密院令」

制訂現行主要人事法規 文官管理法、文官服務法、政務官法

高等文官新制 企業化與民營化人事管理制度

文官訓練政策白皮書

開放政府人事新政策

持續與創新化的人事政策

9

事務官考試制事務官考試制 事務官考試制

杜絕政治特權的安插私人

考試取才 保障地位

確立行政中立與行政發展之基礎

現行考試制度的變革 考試機構之改組與改制 民營化

考試法規之訂頒與實施 考試分權化

考試政策與試務之改變 獨立行使考試權

考試試務分權化及其得失 監督困難

10

「文官「文官 (( 考選考選 )) 委員會」之成立與演委員會」之成立與演變變 1855 年創立

隸屬內閣,獨立於各「部」之外

職權:考選以銓定資格 1991 年改設

文官考選委員辦公室(核心部門)

文 官 考 選 服 務 處(執行機構)

主要職權 維護功績制度之取才用人功能

依法獨立行使「考試」權

監督「考試法」之實施 高等文官或執行長任用與進用之資格銓定

受理公務員申訴之調查及裁定

發表文官(考選)委員年度報告

11

人事機關的組織與職能人事機關的組織與職能1855~1998 文官考選委員會 ( 部外制 )

人事管理機構 (部內制 ) 文官部 管理及人事局 內閣事務部

1968年文官考選委員會併入人事主管機關,已具「部內制」特色。

1988~2000’s 人事主管機關:「內閣事務部」

首相兼文官大臣 主要職權

支援協調事項 績效管理、考選政策及監督、高等文官任用、便民服務與現代化、人事訓練培育、管理發展、幕僚管理與其他人事管理事項。

12

高等文官管理高等文官管理特色 均為高層級「文官」 (事務官 )身分

不與首相或部長同進退

最高職為「常次」、「超級常次」,均不得升任或被任命為政務官

素質優異、地位顯著

現行體制重點 甄補:內升制兼採外補制

等級:一至五等 俸給:績效取向的薪酬制

考績與申訴:績效考績制、個人考評

訓練與培育:高階層管理發展、領導才能

其他工作條件與管理:服務倫理與紀律規範、休假……

13

英國人事管理制度英國人事管理制度 (1)(1) 文官的涵義

具有王權的臣僕身分

非屬於政治任命與司法官員的範圍

以文職人員的資格能力獲得任用

支領國會所通過的薪給之人員

任用與快速昇遷 逐級依序晉升 擢昇方式 (越級晉陞

)

14

英國人事管理制度英國人事管理制度 (2)(2) 考績、獎懲與申訴

著重職務、能力、學識與經驗

平時考核與年終考績 績效考績

功績評分 工作績效表現 潛能發展考評

獎勵:績效獎金與昇遷 違法失職→行政懲戒 不服→申訴

俸給 公平原則

政府機關與民間企業待遇力求均衡

俸給與職務責任的程度配合

績效俸 基本俸給+工作績效薪給+地域加給

預算節約、財務控制、彈性取向、績效運用

15

英國人事管理制度英國人事管理制度 (3)(3) 訓練與培育

民營化與企業化機制

實用性訓練 部會型訓練 專業性、績效化與現代化訓練

退休 屆齡退休

年滿 60歲 提前退休

未滿 60歲 裁員、無效率、不適任、資遣、辭職

退休年金與一次退休金 政府撥款支應

16

英國人事管理制度英國人事管理制度 (4)(4) 政治(行政)中立

體制的發源地 事務官分離不得參與政黨或政治活動

公務人員競選民意代表須先行辭職

公務人員團體不能具有政治目的

限制參與全國性政治活動

將政治活動範圍予以分類

禁止向選民發表演說或競選

公務人員不受政治干預

1990 年代事務官的政治活動範圍放寬

被拒絕允許參與政治活動得提起申訴

法治規範

17

英國人事管理制度英國人事管理制度 (5)(5) 行政倫理

強調公務人員合乎法治行為與專業發展

勞動三權 公務員結社權 ( 加入公會 )

協商權 罷工權

惠特利委員會制 建立雙方代表協商解決爭議與建議的體制

協商方式為三層級 ( 全國、部會級、地區級 )

官方代表與文官代表定期集會協商

爭議事項無法協中解決→則訴諸「文官仲裁法院」判決

18

20002000年以來人事制度的革新年以來人事制度的革新 「政府改造」運動

後人事制度重大變革之特色 精簡化 企業化 民營化 分權化 績效化、現代化

西敏寺改造模式 重視文官的核心能力

兼顧文官人力潛能之激勵與績效管理

持續精簡管理與彈性化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事務趨於務實與靈活化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