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menting Public Space And Authoring Public Art: The Role of Locative Media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Augmenting Public Space and Authoring Public Art: The Role

of Locative MediaArtnodes,Issue 8(2008)

Anthony Townsend

Artnodes

公共藝術-彰化的書法大道

The End of the GeoWeb

1. GeoCommons 網站的成立2. GPS 裝置的成熟3. Locative media 單純作為研究的主題已經過了全盛期了

區域性媒體仍然有其用處

1. 強迫我們將焦點放在空間和地理結構-注意流動的空間(space of flows)

2. 提供一個基礎讓我們得以探索群體的意義建構中的意涵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

這一項耗資美金1,500萬,由公共藝術基金會(The Public Art Fund)負責,名為紐約瀑布(The NewYork City Waterfall)的 公共裝置藝術工程,6月26日起至10月13日,長達將近四個月的期間,每天上午7點至晚上10點,分別在紐約市的四處地點展示大型人工瀑布,包括布魯克 林大橋下的船舶停泊點、曼哈頓橋北邊35號碼頭、布魯克林4號與5號碼頭之間、總督島(Governors Island),日落後並有燈光照明。依照Car & Travel Monthly雜誌的建議,一 次看完四座人工瀑布的最佳觀光路線,就是搭乘紐約港的觀光遊艇Circle Line Downtown。

四座大型的人工瀑布高度從90到120呎,最高的兩座大約與自由女神像從頭到腳的高度一樣。這項展覽由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設計,是繼2005年中央公園內大型裝置藝術品--「門」之後最大的公共藝術作品,預計將為紐約市帶來美金5,500萬的觀光收入。--介紹引用自  http://angelsmileoo.pixnet.net/blog/post/20167698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

展覽結果:

6,000張照片(Flickr)1,200篇文章 (blog)>200 影音(Youtube)140萬人次參觀過三百六十萬次(其中包括80萬本地人、59萬搭遊艇的外地人)創造了6千九百萬美元的經濟收入

Locative Media and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rt

台北市政府人工沙灘

信義公民會館

Public Art without Artists

地區性媒材(locative media)將與公眾藝術越來越緊密結合地區性媒材(locative media)將成為傳播的媒介公眾藝術釋出後,將可能不再是藝術家的作品。

Conclusion

The Waterfalls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in the future, artists will need to rethink how they engage the public as co-producers of public art and public space

紐約瀑布的例子指出,未來藝術家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把大眾拉進公眾藝術創作這件事。

高捷-中央公園許願池

Conclusion

However, the next step of urban computing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platforms for making sense of these pools of user-generated data, and visualizing them in place.

城市運算的下一步將可能是成為一個平台,讓使用者產生內容並且在現場呈現。

Conclusion

At some point, the need for a central piece of professional-designed public art as a gathering point for citizen-driven digital authoring may be greatly reduced or eliminated.

於是需要主要的設計者來設計公眾藝術,再搭配城市居民的數位編輯的作品將會大量減少。

The End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