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1 停停停停 停停停 停停停 100.07.2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簡報大綱. 停職原則 停職種類 停職生效日期 停職期間之權益 復職. 停職原則. 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條 : 公務人員非依法律,不得予以停職。. 停職種類:. 職務當然停職 職務得予停職 職務應予停職. 職務當然停職- 公務員懲戒法 (2 頁 -1). 公務員懲戒法第三條:公務員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職務當然停止, 一、 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者。 二、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 告者。 三、依刑事確定判決,受徒刑之宣告, 在執行中者。.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100.07.27

Page 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

簡報大綱 停職原則 停職種類 停職生效日期 停職期間之權益 復職

Page 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

停職原則 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條:公務人員非依

法律,不得予以停職。

Page 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

停職種類: 職務當然停職 職務得予停職 職務應予停職

Page 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

職務當然停職-公務員懲戒法 (2 頁 -1)

公務員懲戒法第三條:公務員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職務當然停止,

一、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者。 二、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 告者。 三、依刑事確定判決,受徒刑之宣告, 在執行中者。

Page 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

職務當然停職-公務員懲戒法 (2 頁 -2) 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任用

為公務人員: 一、未具或喪失中華民國國籍。二、具中華民國國籍兼具外國國籍。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三、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罪、外患罪,經判刑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四、曾服公務有貪污行為,經判刑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五、犯前二款以外之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 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 六、依法停止任用。 七、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八、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九、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

公務人員於任用後,有前項第一款至第七款情事之一者 ,應予免職;有第八款及第九款情事之一者,應依規定辦理退休或資遣。任用後發現其於任用時有前項各款情 事之一者,應撤銷任用。

前項撤銷任用人員,其任職期間之職務行為,不失其效 力;業已依規定支付之俸給及其他給付,不予追還。

Page 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

職務得予停職-公務員懲戒法

公務員懲戒法第四條: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對於受移送之懲戒案件,認為情節重大,有先行停止職務之必要者,得通知該管主管長官,先行停止被付懲戒人之職務。

主管長官對於所屬公務員,依第十九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

( 公懲會 97 年 5 月 27 日臺會議字第 0970000940 號貴府之組織條例、人員編制等縱已準用直轄市規定,然貴縣尚未正式成為直轄市前,辦理上述懲戒業務,既無法律明文規定不受省政府監督,自仍應以臺灣省政府主席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由臺灣省政府主席移送本會審議 )

Page 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

職務應予停職-公務員服務法 1

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 ( 第 1 項 ) 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但投資於非屬其服務 機關監督之農、工、礦、交通或新聞出版事業,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兩合公司之有限責任股東,或非執行業務之有限公司股東,而其所有股份總額未超過其所投資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十者,不在此限。 ( 第 2 項 ) 公務員非依法不得兼公營事業機關或公司代表官股之董事或監察人。( 第 3 項 ) 公務員利用權力、公款或公務上之秘密消息而圖利者,依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處斷;其他法令有特別處罰規定者,依其規定。其離職者,亦同。

公務員違反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之規定者,應先予撤職。

Page 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

職務應予停職-公務員服務法 2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85.7.12. 八十五局考字第二四三五三號函 查公務員服務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 ......」同條第四項規定:「公務員違反第一項 ...... 之規定者,應先予撤職。」依司法院民國三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院解字第四0一七號解釋:「本條第四項所謂先予撤職,即係先行停職之意,撤職後仍應依法送請懲 ......」本案林員投資於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發起人,違反上開公務員服務法不得經營商業之規定,經依法停職並移付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申誡在案,依公務員懲戒法第六條第一項:「依第三條第一款或第四條規定停止職務之公務員,未受撤職或休職處分或徒刑之執行者,應許復職 ......」之規定,如經當事人之申請,應許其復職;惟應責其於該公司設立登記滿一年後相當時日內,辦理股權轉移登記,如逾期仍未辦理,應再依有關規定予以懲處。

Page 1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

職務應予停職-公務人員任用法 (2 頁 -1)

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條: 初任各官等人員,未具與擬任職務職責程度相當或低一 職等之經驗六個月以上者,應先予試用六個月,並由各 機關指派專人負責指導。試用期滿成績及格,予以實授;試用期滿成績不及格,予以解職。試用人員於試用期間有下列情事之一,應為試用成績不及格:一、有公務人員考績法相關法規所定年終考績得考列丁等情形之一者。二、有公務人員考績法相關法規所定一次記一大過以上情形之一者。三、平時考核獎懲互相抵銷後,累積達一大過以上者。四、曠職繼續達二日或累積達三日者。試用人員於試用期滿時,由主管人員考核其成績,經機關首長核定後,依送審程序,送銓敘部銓敘審定;其試用成績不及格者,於機關首長核定前,應先送考績委員會審查。考績委員會對於試用成績不及格案件有疑義時,得調閱有關平時試用成績紀錄及案卷,或查詢有關人員。試用成績不及格人員得向考績委員會陳述意見及申辯。試用成績不及格人員,自機關首長核定之日起解職,並自處分確定之日起執行,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試用人員不得充任各級主管職務。

Page 1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1

職務應予停職-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 (2 頁 -2) 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第二十條-試用人員

有本法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或第四款情事之一者,應隨時予以考核解職;有第三款情事者,於試用期滿時予以考核解職。本法第二十條第五項所稱自機關首長核定之日起解職,指機關首長於核定試用人員成績不及格時,應同時核定發布其解職令。所稱自處分確定之日起執行,指試用成績不及格人員自收受解職令之次日起三十日內,未依法提起復審,自期滿之次日起執行;或收受復審決定書之次日起二個月內,未依法向該管司法機關請求救濟,自期滿之次日起執行;或向該管司法機關請求救濟,經判決確定之日起執行。

Page 1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2

職務應予停職-公務人員考績法

公務人員考績法第十八條(年終考績與專案考績執行)年終辦理之考績結果,應自次年一月起執行;一次記二大功專案考績及非於年終辦理之另予考績,自主管機關核定之日起執行。但考績應予免職人員 (按,一次記二大過者,免職。考績列丁等者,免職。 ) ,自確定之日起 執行;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

Page 1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3

停職生效日期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

懲案件處理辦法 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 公務人員考績法施行細則

Page 1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4

停職生效日期-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六條公務人員依公務員懲戒法第三條規定,其職務當然停止者,自事實發生之日執行。依其他原因停職者,均自權責機關發布之停職令送達被停職人員服務機關之翌日起 執行。公務人員基於本職之兼職,於離去本職或停職時,應同時免兼。

Page 1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5

停職生效日期-羈押首日起生效 銓敘部 92.02.26. 部法二字第0九二二二三二六六0號函 公務人員涉及刑案經法院依刑事訴訟程序裁定羈押者,因依公務員懲戒法第三條第一款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 九一 ) 臺會調字第0三八一九號函規定,其職務當然停止,雖其後經交保候傳,其停止職務期間不生請假或休假與否之問題。是以,是類人員其職務於羈押之特定事實狀態發生時起即應當然停止,雖於停職令未發布前即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而停止羈押,亦仍不生請假或休假與否問題,故上開羈押期間,不得逕以事假或休假辦理;且事後作成之停職處分,均應溯及於應停職之日 (即羈押首日 )起生效。本部七十二年十月八日七二台楷典三字第四一二一七號函、八十八年八月十八日八八台法二字第一七八六七九八號書函及本部歷次函釋與上開規定未合部分,均自即日起停止適用。

Page 1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6

停職生效日期-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 (4

頁 -1)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99.09.10.局考字第0九九00六四三八

七二號函主旨:有關依公務員懲戒法(以下簡稱懲戒法)第4 條第 2 項規定所為之停職處分生效日期疑義一案,復請查 照。

查法務部 89 年 4 月 12 日( 89)法律字第 008393 號函 釋,有關改變公務員身分或對公務員權益或法律上利益有重大影響之人事行政行為,應屬行政處分,並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另查行政程序法第 100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書面之行政處分,應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第 110條第 1 項規定略以,書面之行政處分自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起,依送達之內容對其發生效力。是以,書面方式作成之行政處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須經合法送達後始發生外部效力,並因而對處分相對人依處分之內容發生內部效力。又依法務部 99 年 7 月 13 日法律字第 0999027993號書函略以,行政處分之外部效力與內部效力係屬二事,且內外部效力生效時點並非必然同一,倘法規規定行政處分之內部效力須俟外部效力發生後之特定時點起始生效者,自應依該法規之規定並將該規定內容於處分書內敘明,俾便處分相對人得以知悉因應(詳如附件影本)。先予敘明。

Page 1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7

停職生效日期-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 (4

頁 -2)

現行依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由主管長官對所屬公務員,依第 19 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之先行停職,應屬行政處分尚屬明確,爰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自合法送達相對人起依停職處分之內容發生內部效力。又基於保障當事人權益,停職處分內部效力之生效時點,依「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以下簡稱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 6 條第 1 項後段規定,以權責機關發布之停職令送達被停職人員服務機關之翌日起執行。茲依前開法務部 99 年 7 月 13 日書函規定,因行政程序法及獎懲案件處理辦法,分別規定內、外部效力生效時點,本無衝突或牴觸。準此,本案貴處所詢仍請依獎懲案件處理辦法規定辦理。

又為保障當事人權益,未來辦理類此停職案時,請權責機關(主管機關)發布停職令前與當事人服務機關密切聯繫,務使停職令速送達服務機關轉送當事人,俾避免衍生當事人權益爭議。

Page 1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8

停職生效日期-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4 頁 -3)

法務部 99.07.13. 法律字第 0999027993 號書函按行政程序法第100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書面之行政處分,應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另同法第 110 條第 1 項規定:「書面之行政處分自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起;……依送達……之內容對其發生效力。」故以書面方式作成之行政處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須經合法送達後始發生外在效力(外部效力),並因而對處分相對人依處分之內容發生內在效力(內部效力)。準此,行政處分內部效力之生效時點與外部效力之生效時點未必一致,如某甲於七月一日因案被羈押,斯時發生依法當然停職之效果,七月三日始由任職機關發函為行政處分通知甲自羈押日起停職,甲於七月四日收受送達,則該行政處分發生內部效力為羈押日之七月一日,外部效力則為七月四日。倘處分所依據適用之法規容許例外溯及既往,並經於處分書敘明溯及生效日期者,則該處分之內在效力亦得例外溯及;反之,倘法規規定行政處分之內部效力須俟外部效力發生後之特定時點起始生效者,自應依該法規之規定並將該規定內容於處分書內敘明,俾便處分相對人得以知悉因應。

Page 1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9

停職生效日期-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4 頁 -4)

本件案例所涉「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 6 條第 1 項規定:「公務人員依公務員懲戒法第三條規定,其職務當然停止者,自事實發生之日執行。依其他原因停職者,均自權責機關發布之停職令送達被停職人員服務機關之翌日起執行。」上開規定是否為停職處分生效日期之特別規定,宜請貴局先行釐清;如是,上開時點即為停職處分發生內部效力之特定時點(並應將此特定時點於處分書內載明之),惟仍須於停職處分先經合法送達產生外部效力後,始接續對處分相對人發生內部效力。前開所述行政處分之外部效力與內部效力係屬二事,故行政程序法第110 條第 1 項規定與上開辦法第 6 條第 1 項規定並無衝突或牴觸。

Page 2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0

停職生效日期-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收受解職令之次日起

公務人員任用法施行細則:第二十條本法第二十條第五項所稱自機關首長核定之日起解職,指機關首長於核定試用人員成績不及格時,應同時核定發布其解職令。所稱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指試用成績不及格人員自收受解職令之次日起,停止其職務。

Page 2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1

停職生效日期-收受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令、考列丁等免職令之次日起

公務人員考績法施行細則第 24 條本法第十八條但書所稱自確定之日起執行,指受考人自收受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令、考列丁等免職令之次日起三十日內,未依法提起復審,自期滿之次日起執行;或收受復審決定書之次日起二個月內,未依法向該管司法機關請求救濟,自期滿之次日起執行;或向該管司法機關請求救濟,經判決確定之日起執行。所稱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指受考人自收受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令、考列丁等免職令之次日起,停止其職務。

Page 2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2

停職生效日期-有關 1 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人員其停職日期及免職執行日期相關疑義 (4 頁 -1)

銓敍部 93 年 6 月 10 日部銓二字第0932370177 號書函行政程序法第 72 條規定:「(第 1 項)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為之……。」第 74 條規定:「(第 1 項)送達,不能依前 2 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送達地之地方自治或警察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兩份, 1 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另 1 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第 2 項)前項情形,由郵政機關為送達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郵政機關……。」

Page 2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3

停職生效日期-有關 1 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人員其停職日期及免職執行日期相關疑義 (4 頁 -2)

法務部 93 年 4 月 13 日法律字第0930014628 號書函說明二規定:「按行政機關或郵政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第 1 項規定為送達者,如於應受送達處所確已完成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地方自治、警察機關或郵政機關(限郵務人員送達適用),並製作送達通知書 2 份, 1 份黏貼於送達處所之門首,另 1 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時,無論應受送達人實際上於何時受領文書,均以寄存之日視為收受送達之日期,而發生送達效力……。」

Page 2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4

停職生效日期-有關 1 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人員其停職日期及免職執行日期相關疑義 (4 頁 -3)

依案附資料所載,某甲因無故曠職達 4 日以上,經某機關以 93 年 3 月 25 日核定某甲 1 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並以限時雙掛號方式郵寄某甲住居所,因無人收受招領逾期,經郵局退還後,服務機關於 93 年 4 月 23 日函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某分局辦理寄存送達,並依規定完成送達通知等程序。嗣該分局以某甲已遷出設籍之處,再轉寄存該分局寧夏路派出所。準此,倘某機關將某甲免職令寄存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某分局,如已完全踐行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規定之送達程序,依上開法務部函釋規定,自宜以寄存之日視為收受送達之日,所詢某甲免職未確定前之停職日期一節,即應自上開送達之次日起停職。至免職處分執行之日,依前開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30 條規定,應自免職令到達之次日起算滿 30 日,某甲未提請救濟時,自期滿次日起,執行免職。

Page 2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5

停職生效日期-有關 1 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人員其停職日期及免職執行日期相關疑義 (4 頁 -4)

某甲之專案考績通知書送達等相關疑義,依前開規定,受 1 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處分者,其停職日及免職執行日之起算,係自受考人於收受 1 次記 2 大過免職獎懲令之次日起停職,並自收受獎懲令後,即以該獎懲令作為救濟之標的及救濟程序之開始,尚非以上開考績通知書之送達日起算停職日及免職執行日。

Page 2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6

停職生效日期-懲戒停職令範例 (5 頁 -

1)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 100 年 6 月 21 日

發文字號:府人力字第 1000240516 號速別:普通件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附件:如說明三主旨:有關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先行停職人員之停職令範例,業經修正,請 查照。說明:一、依據本府人事處案陳銓敘部 100 年 6 月 14日部銓四字第 1003302803 號函辦理。

Page 2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7

停職生效日期-懲戒停職令範例 (5 頁 -2) 二、有關旨揭先行停職人員之停職令範例,依前項函文說明如下:

( 一 ) 依公務員懲戒法 ( 以下簡稱公懲法 ) 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先行停職人員之停職令範例,前經銓敘部 97 年 12 月 11 日部銓四字第0972896706 號函轉知。茲為明確規範上開停職令之生效日期及執行日期,經參酌公懲法第 4 條第 2 項、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 ( 以下簡稱行政院獎懲辦法 ) 第 6 條第 1 項、司法院暨所屬各機關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要點 ( 以下簡稱司法院獎懲要點 )第 15點及行政程序法第 110 條第 1 項等規定,修正上開停職令範例。

( 二 ) 查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 以下簡稱公懲會 )95 年 5 月 18 日法律座談會決議略以,公懲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所稱「先行停止其職務」之時間點,應解為「應於送請監察院審查或移送本會審議之前或同時,先行停止其職務」;惟主管長官於移送公懲會審議後,如認被付懲戒人違失情節重大,而有停止其職務之必要者,得建請公懲會議決先行停止其職務。是以,各權責機關 ( 主管長官或依授權規定有權責發布之機關 ) 請依照上開公懲會法律座談會見解,停職令發布日期 ( 亦為生效日期 ) 應於主管長官移送公懲會審議之前或同時。

Page 2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8

停職生效日期-懲戒停職令範例 (5 頁 -

3) ( 三 ) 依本次停職令修正範例之說明二,停

職令係依 ( 或參照 ) 各該法規 (如:行政院暨其所屬機關依行政院獎懲辦法;司法院暨其所屬機關依司法院獎懲要點;其餘機關依其獎懲規定或參照上開機關規定或依行政程序法等 ) 規定執行。是以,各機關送銓敘部辦理是類停職人員動態登記時,公務人員動態登記書之「日期」欄係指依上開規定執行日期,並請於停職動態登記書之「備考」欄敘明機關執行該停職案之法令依據、收受與執行日期等,俾憑辦理。

Page 2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29

停職生效日期-懲戒停職令範例 (5 頁 -4) ○○○ 令受文者:如行文單位發文日期:中華民國 0 年 0 月 0 日發文字號:字第 號速別:最速件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附件:主旨:核定○○○ 1 員派免如下: 姓名 (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 ) 一、異動類別:停職 (2503) ,本令發布日生效。 二、原職:服務機關 (代碼 ) ,單位,職稱 (代碼 ) ,職務列等 (代碼 ) ,職 務編號 ( ) ,職系(代碼)。 三、新職:空白。 四、其他事項:

( 一 )○ 員因違法失職案,經○○○﹙公務員懲戒法第 19 條規定所稱之主 管長官﹚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19 條規定,送請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 ﹙ 或監察院審查﹚,而情節重大者,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 二 )○員服務機關於收受本令後,立即轉交當事人。

Page 3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0

停職生效日期-懲戒停職令範例 (5 頁 -5)

說明: 一、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辦理。 二、本停職令係依(或參照)○○○(如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

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 6 條第 1 項、司法院暨所屬各機關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要點第 15點或行政程序法第110 條第 1 項等)規定執行。

三、台端如不服本停職令,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相關規定,得於收受本令之次日起 30 日內,繕具復審書經本○重新審查後,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復審。

四、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經依法停職之公務人員,於停職事由消滅後 3 個月內,得申請復職。

正本:○職務○○副本:如行文單位

Page 3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1

停職生效日期-一次記二大過免職令範例(主管機關全銜)令(一次記二大過獎懲令參考範例)受文者:○○○發文日期:中華民國○○年○○月○○日發文字號:○○字第○○○○○○○○○號速別:最速件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附件:主旨:核定○○○(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一員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如下: 一、現職:服務機關(機關代號○○○○○○),職稱(代號○○○○),職系(代號○○○○)、職 務編號(○○○○○○○)、職務列等(代號○○○)、官職等級(代號○○○)、本(年功)俸 (薪)○○級(代號○○○)○○○俸(薪)點【已退離人員-於民國○○年○○月○○日○○(退 休、資遣、辭職或其他原因離職】。 二、獎懲:免職(代號○○○○)。 三、獎懲事由:(填寫具體事實)○○○○○○○○○○○○○○○○○○○○○○○○○○○○○○○○○○○○○○○○○○○○○○○○○○○○○○○○○○○○○○○○○○○○○○○○○○○○○○○○○○○。

四、法令依據: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12 條第 3 項第○款。說明: 一、本案經○○年○○月○○日○○(服務機關)考績委員會第○○次會議決議通過,並已給予○員陳 述及申辯之機會。 二、依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18 條但書規定,考績應予免職人員,自確定之日起執行;未確定前,先行停 職。本案受考人收受本免職令處分之次日起停職 (考績法施行細則 24 條 ) 。 三、受考人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相關規定,得於收受本獎懲令處分之次日起 30 日內,繕具復審書經由本○(主管機關)重新審查後,轉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復審。

正本:○○○(受考人)副本:○○單位

Page 3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2

停職生效日期-考列丁等免職令範例(權責機關全銜)令受文者:○○○速別:最速件密等及解密條件:發文日期:中華民國○○年○○月○○日發文字號:○○字第○○○○○○○○○號附件:主旨:核定○○○(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一員○○年考績考列丁等一 案如下: 一、現職:服務機關(機關代號○○○○○○),職稱(代號○○○○),職系(代號 ○○○○)、職務編號(○○○○○○○)、職務列等(代號○○○)、官職等 級(代號○○○)、本(年功)俸(薪)○○級(代號○○○)○○○俸(薪) 點。 二、獎懲:免職(代號2204)。 三、獎懲事由:(填寫具體事實)○○○○○○○○○○○○○○○○○○○○○○○○○○○○○○○○○○○○○○○○○○○○○○○○○○。

四、法令依據: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6 條第 3 項第○款、第 12 條第 1 項第 1 款累積達二大過者。

說明: 一、本案經銓敘部民國○○年○○月○○日○○字第○○○○○○○○○號函銓敘審定及 ○○○( 主管機關或授權之所屬機關 ) ○○年○○月○○日○○字第○○○○○○○○○ 號函核定。 二、本案經○○年○○月○○日考績委員會第○○次會議決議通過,處分前已給予○員陳述 及申辯之機會。 三、依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18 條但書規定,考績應予免職人員,自確定之日起執行;未確定 前,應先行停職。本案受考人於收受本免職令處分之次日起停職。 四、受考人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相關規定,得於收受本免職令處分之次日起 30 日內,繕具復審 書經由本○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復審。正本:○○○(受考人)副本:

Page 3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3

停職期間之權益 - 服務 1

銓敘部 84.6.26. ( 84)臺中法四字第一一二三七六五號函

公務員因案停職期間,雖具公務員身分,惟得在民間機構工作。

Page 3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4

停職期間之權益 - 服務 2銓敍部 91 年 4 月 29 日部法一字第 0912131795 號函一、公務員服務法(以下簡稱服務法)第 14 條第 1 項規定:「公務員除 法令所規定外,不得兼任他項公職或業務。其依法令兼職者,不得兼薪及兼領公費。」 46 年 1 月 9 日司法院釋字第 71 號解釋:「本院釋字第 6 號及第 11 號解釋,係依服務法第 14 條第 1 項所定限制而為解釋。如公務員於公餘兼任外籍機構臨時工作,祇須其工作與本職之性質或尊嚴有妨礙者,無論是否為通常或習慣上所稱之業務,均應認為該條精神之所不許。」是以,服務法允許兼職之精神與範圍,除必須依法令兼職外,尚應以與本職工作之性質或尊嚴相容者為限。

二、本部 84 年 6 月 26 日台中法四字第 1123765 號函略以:「……經衡酌服務法第 14 條規定之立法意旨,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函復意見審慎研究後,以公務員因案停職期間,不得執行其職務,並不發生專心從事職務或身兼他職之問題,故基於因案停職人員基本生計考量,是類人員於停職期間,得許其於民間機構任職;惟如工作之性質足以影響公務員榮譽者,仍不得為之。

Page 3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5

停職期間之權益 - 保障法 1(2 頁 -1)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93.11.08. 公保字第0九三000九五一七號函:有關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之適用疑義,業經本會九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公保字第0九三000九一九三號令解釋在案,請查照轉知所屬辦理。一、查公務人員保障法(以下簡稱保障法)第十一條規定:「(第一項)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者,除得依法另為處理者外,其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予復職,並準用前條第二項之規定。(第二項)前項之公務人員於復職報到前,仍視為停職。 ...... 。」次查行政程序法第一百十八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但為維護公益或為避免受益人財產上之損失,為撤銷之機關得另定失其效力之日期。」對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者,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二項是否特別規定該違法停職處分不溯及既往失其效力即有疑義,本會爰以上開令釋示,俾資遵循。

Page 3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6

停職期間之權益 - 保障法 1(2 頁 -2) 二、按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者,除撤銷之決定另定失效之日期外,該停職處分即應溯及既往失其效力,為法理所當然,服務機關並應依前揭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為公務人員辦理復職。又公務人員於復職報到前,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二項固明定仍視為停職,依該條第二項之立法理由說明,乃係考量機關於辦理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復職相關作業至該公務人員實際復職,仍有相當期間,為保障其權益,並考量機關作業,明定於復職報到前仍視為停職。茲以保障法立法意旨係為保護公務人員權益而制定,保障法之適用及解釋自不應使公務人員之權益受到更不利之影響。故該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辦理復職報到後,其原受違法停職處分既經撤銷,仍應依行政程序法第一百十八條規定,溯及既往失其效力,受處分人應視為自始未受停職之處分,始符救濟之本旨及保障法保障公務人員權益之立法意旨。基此,本會為期各機關確實瞭解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意旨,俾合法妥適適用於具體個案,以保障公務人員之權益,爰就該條意旨及本會上開令釋詳細說明如上。三、又前揭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於復職報到後,其任職年資、休假年資、退休年資、補辦考績等權益均不受該違法停職處分影響,相關主管機關應依本會上開令釋及有關規定辦理相關人事行政事宜。(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93.11.08. 公保字第0九三000九五一七號函)

Page 3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7

停職期間之權益 - 任用 1 銓敍部 52 年 12 月 10 日 52 台為甄六字

第 16083 號函 公務人員在試用期間因案停職,於其復職後

辦理改實時,以在停職期內因其職務為停止狀態,並無工作可資考核,自不能併同作為試用年資,應以復職後之年資與停職前在職之年資合併審核其試用成績。

Page 3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8

停職期間之權益 - 任用 2

銓敘部 90.09.04. 九十特三字第二0五九二一五號函 查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為公務人員:……六、依法停止任用者。……」復查公務人員陞遷法第十二條規定:「 各機關下列人員不得辦理陞任:……九、依法停職期間或奉准延長病假期間者。」另查本部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五二)臺銓為六字第四八八二號函釋略以,查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五條(現為第二十八條)第六款規定,依法停止任用者,不得為公務人員,以因案停職者係屬依法停止任用者,其停職原因尚未消滅前,不得為公務人員,而調任亦係任用方式之一,則公務人員在因案停職期間,自不得改調其他同職等職務。且依司法院院字第二七四六號解釋,依法應許其復職者,如調任同官等之他職,即屬已經回復原職,故因案停職之公務人員,在其停職期間,原可另行派員接替,亦無將其改調其他同職等職務仍予繼續停職之必要。

Page 3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39

停職期間之權益 - 任用 3 公務員因案停職,在懲戒機關未議決處分前,或刑事繫屬中者,可否准其辭職。

【公懲會 59 年 9 月 26 日 59台會議字第 1084 號函覆要旨】被付懲戒之公務員已去職者,其所受之減俸或降級處分,應以其再任官職時所任職務之級俸執行之。業經司法院院字第 2451 號解釋有案。被停職之公務員准其辭職後,仍得於再任公務員時執行懲戒處分。至於休職或撤職,因懲戒處分之執行力,係自公文到達之翌日發生,亦經院解字第 3307 號解釋各在案。該辭職人員如受休職處分,應自公文到達之翌日後執行之日起算休職期間。在休職期間內,即不得任任何公職。撤職亦然。在停止任用期間內,亦不得充任中央或地方任何公務員。基上所述,公務員在停職中,准其辭職,對懲戒各處分之實益無損,於該辭職人員,仍生實害。況服公職,為憲法第 18 條明定為人民權利之一,權利則人民得自由放棄,除經挽留取消辭意者外,似難以懲戒處分未決定或刑事繫屬中為不准辭職之藉詞而侵害其放棄權利之自由。

Page 4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0

停職期間之權益 - 任用 4

因案停職後獲判無罪之年資,得否併計合格實授委任第五職等職務年資疑義銓敘部 89.10.20. 八九銓三字第一九五0五八0號書函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十七條第三項之立法意旨在提升資深績優委任公務人員晉升薦任官等的升遷機會,爰予規定具應有一定「考績」、「考試」或「學歷」及「訓練合格」等資格之委任第五職等人員,並任合格實授委任第五職等一定年資,始得不經升官等考試及格逕予晉升薦任官等,某甲停職期間年資,不論其是否得依其他法規規定於復職後補發停職期間俸給,其停職期間均無任委任第五職等職務之事實,是以,該停職期間仍無法併計。

Page 4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1

停職期間之權益-陞遷 1

公務人員陞遷法 第 12 條各機關下列人員不得辦理陞任:…九、依法停職期間或奉准延長病假期間者。 (980422增修 )

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於各機關辦理外補陞任時,亦適用之。

Page 4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2

停職期間之權益-陞遷 2

銓敘部 90.09.04. 九十特三字第二0五九二一五號函復查公務人員陞遷法雖未明定因案停職人員不得辦理陞遷,惟是類人員於其停職原因尚未消滅前,係屬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八條第六款規定「依法停止任用者」,不得為公務人員,準此,參照前開公務人員陞遷法第十二條第七、八款有關經機關核准帶職帶薪進修、研究、留職停薪期間,不得辦理陞任規定之意,是類人員於因案停職期間自不得辦理陞任,至於遷調部分,依前開本部(五二)臺銓為六字第四八八二號函釋規定,是類人員亦不得辦理遷調。

Page 4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3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1 公務人員考績法施行細則第 24 條本法第十八條但書所稱自確定之日起

執行,指受考人自收受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令、考列丁等免職令之次日起三十日內,未依法提起復審,自期滿之次日起執行;或收受復審決定書之次日起二個月內,未依法向該管司法機關請求救濟,自期滿之次日起執行;或向該管司法機關請求救濟,經判決確定之日起執行。所稱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指受考人自收受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免職令、考列丁等免職令之次日起,停止其職務。

依本法第十八條規定應先行停職人員,由權責機關長官為之;被先行停職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並准予復職者,其停職期間併計為任職年資。

前項復職人員,在考績年度內停職期間逾六個月者,不予辦理該年考績。 依其他法律停職後准予復職者之任職年資及考績,比照前二項規定辦理。 依法停職人員應俟停職原因消滅後,始得依規定補辦停職當年度之考績。

Page 4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4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2 因案停職准予復職人員,在考績年度內,

有關辦理考績處理原則。 銓敍部 65 年 5 月 13 日 65 台謨甄四

字第 13315 號函 因案停職准予復職人員,如在考績年度內,

停職期間逾 6 個月者,該年度不再辦理考績。至上述復職人,在該考績年度停職未超過 6 個月,即任職滿 6 個月者,得比照「另予考績」之規定,就其實際工作成績予以考績,不受等次限制。

Page 4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5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3

因案經法院判決確定,並處有期徒刑而宣告緩刑,奉准復任人員,不得併資辦理考績。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4 條 銓敍部 54 年 1 月 16 日 54 台銓參字第

17968 號函非屬貪污罪,亦未褫奪公權,因案停職經法院判決確定,處有期徒刑而宣告緩刑,雖經奉准以原職復任,究與復職有別,其服務年資應視為中斷,自不得併計辦理考績及休假。

Page 4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6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4

銓部部 91.02.08. 特一字第0九一二一一一九三三號民國八十

六年六月四日修正公布之公務人員考績法第三條規定:「公務人員考績區分如左:一、年終考績:係指各官等人員,於每年年終考核其當年一至十二月任職期間之成績。二、另予考績:係指各官等人員,於同一考績年度內,任職不滿一年,而連續任職已達六個月者辦理之考績。」據此,公務人員於考績年度內,經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休職,而其當年度內任職期間合於上開規定者,得於休職當年度年終時辦理另予考績或年終考績。是以,自八十六年六月六日起,各機關之休職人員,凡符合上開規定應辦理考績者,請上開人員之服務機關於文到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補辦,並造具考績清冊依規定程序送本部銓審定。又本部八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八四台中甄四字第一一四一八八三號函釋規定,自同日起停止適用。

Page 4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7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5(2 頁 -1)公務人員一次記二大過專案考績經撤銷後,其入監服刑前之停

職期間仍應補辦考績、補發薪俸及補繳退撫基金費用。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11 條銓敍部 99 年 5 月 6 日部特一字第 0993198424 號書函一、行政程序法第 118 條規定:「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

及既往失其效力。但為維護公益或為避免受益人財產上之損失,為撤銷之機關得另定失其效力之日期。」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11 條規定: 「(第 1 項)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者,除得依法另為處理者外,其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予復職,並準用前條第 2 項之規定。(第 2 項)前項之公務人員於復職報到前,仍視為停職。」另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93 年 10 月 28 日公保字第 0930009193 號令及同年 11 月 8 日公保字第0930009517 號函釋略以,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於實際復職報到後,仍應溯及自原違法停職處分生效之日起即回復其基於公務人員身分所應享有之權益。又前揭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於復職報到後,其任職年資、休假年資、退休年資、補辦考績等權益均不受該違法停職處分影響,相關主管機關應依該會前揭釋示及有關規定辦理相關人事行政事宜。

Page 4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8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5(2 頁 -2)

二、某甲因一次記 2 大過專案考績免職雖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惟復經刑事判決確定免職在案,並已入監服刑,無法復職,茲以某甲並未復職,得否因該違法行政處分被撤銷,而視為自始回復其基於公務人員身分所應享有之權益一節,經函准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99 年 4 月 21 日公保字第0990004108 號書函復略以,某甲所受停職處分,業經依法提起救濟,而判決確定撤銷原行政處分,除撤銷之判決另定失效之日期外,依行政程序法第 118 條規定,該停職處分即應溯及既往失其效力,某甲應視為自始未受停職處分,其於停職期間視同在職,則其基於公務人員身分所應享有之權益,不受該違法停職處分影響,自應由相關主管機關視其性質依相關人事法規之規定辦理。爰請服務機關依相關人事法規規定,補發其停職期間之薪俸及補繳基金費用,並補辦考績。

Page 4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49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6 因案停職人員,在停職中得否依公務人員考績法發布其 1 次記 2 大功 辦理專案考績敍獎。 銓敍部 85 年 11 月 28 日 85 台甄二字第 1377753 號函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3 條第 2 款(現為第 3 款)規定:「專案考績:係指各官等人員,平時有重大功過時,隨時辦理之考績。」專案考績,揆其立法意旨,係以重獎重懲為目的,以期獎不逾時、懲不後事。本部 54 年 1 月 16 日 54 台為銓叁字第17968 號函略以:「某甲正辦理記大功 2 次之專案考績間,因案須即停職……,

其專案考績應否辦理,應視前後所發生之獎懲事由有無關聯為斷,如記大功兩次之事蹟與停職或……之案情無關者,為免拖延時日,應不待後案結束即依考績法第 8 條第 2 項(現為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12 條)之規定辦理,如前後兩案事由互有關聯則應俟案情結束後併辦。」本部 73 年 12 月 20 日 73 台華甄一字第 45679 號函

釋略以:「按因案停職期間之公務人員,其公務人員之身分雖仍存在,然所為之職務上行為不生效力,……。」是以,公務人員因案停職前所為 1 次記 2 大功事蹟與停職事由無關聯者,依上開函釋自得按公務人員考績法規定,辦理專案考績。反之,若於停職期間所為 1 次記 2 大功事蹟,依上開本部 73 年 12 月 20 日函釋規定,

因停職期間所為職務上行為不生效力,當不發生 1 次記 2 大功辦理專案考績,及晉敍俸級、發給獎金之問題。

Page 5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0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7 停職中辦理之專案考績如何執行。銓敍部 86 年 5 月 6 日 86 台甄二字第 1427302 號書函

因案停職人員,在停職中可否依公務人員考績法發布 1 次記 2 大功辦理專案考績敍獎,前經本部於 86 年 1 月 18 日以 86台甄二

字第1396684 號書函復略以:前後所發生之獎懲事由並無關聯,且未能即時辦理 1 次記 2 大功專案考績,係非可歸責於機關及當事人。基於維護當事人權益之考量,同意從寬……辦理專案考績在案。茲以專案考績係以重獎重罰為目的,為期獎不逾時、懲不後事,既經本部同意得於停職中辦理專案考績,宜請即依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12 條有關規定辦理,似不生無法執行疑義。

Page 5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1

停職期間之權益-考績 8依公務員懲戒法先行停職之公務員,倘於停職期間死亡,其停職年度得否

辦理另予考績。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3 條及其施行細則第 7 條第 2 項銓敍部 93 年 8 月 20 日部銓五字第 0932399915 號書函一、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3 條規定:「公務人員考績區分如左:……二、另

予考績:係指各官等人員,於同一考績年度內,任職不滿 1 年,而連續任職已達 6 個月者辦理之考績。……」同法施行細則第 7 條第 3 項(現為第 2 項)規定:「另予考績,於年終辦理之。但辭職、退休、資遣、死亡或留職停薪者(現為因撤職、休職、免職、辭職、退休、資遣、死亡或留職停薪期間考績年資無法併計者)得(現為應)隨時辦理之。」公務員懲戒法(以下簡稱懲戒法)第 2 條規定:「公務員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應受懲戒:一、違法。二、廢弛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第 4 條第 2 項規定:「主管長官對於所屬公務員,依第 19 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第 19 條第 1 項規定:「……但對於所屬九職等或相當於九職等以下之公務員,得逕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

二、某甲因涉嫌違反貪污治罪條例,前經某府依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於 92 年 10 月 13 日發布停職,同年月 14 日執行生效,復於 93 年1 月 13 日移付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有案,嗣因某甲於 93 年 4 月 7 日死亡,依前開規定,其 92年另予考績得適時辦理。

Page 5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2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

公務人員俸給法第二十一條   依法停職人員,於停職期間,得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至

其復職、撤職、休職、免職或辭職時為止。 復職人員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年功俸),在停職期間領有半數

之本俸(年功俸)者,應於補發時扣除之。 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

戒,須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者,始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停職、復職、先予復職人員死亡者,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並由依法得領受撫卹金之人具領

之。

Page 5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3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2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七條停職人員於停職期間,發給半數之本俸(薪)或年功俸(薪),於撤職、休職或免職時停發。

Page 5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4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3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九條

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戒者,須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始得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薪)或年功俸(薪)。

Page 5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5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4

公務人員加給給與辦法 第 11 條 停職人員經依法復職,其停職

期間應補給之俸給,不包含各種加給。

Page 5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6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5

公務員懲戒法 第 6 條依第三條第一款或第四條規定停

止職務之公務員,未受撤職或休職處分或徒刑之執行者,應許復職,並補給其停職期間之俸給。

前項公務員死亡者,應補給之俸給,由依法得領受撫卹金之人具領之。

Page 5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7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6

因涉嫌偽造文書案暨瀆職案事由停職,其中瀆職案部分經判決無罪確定,先予復職;惟偽造文書部分經判決有期徒刑確定,不得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年功俸)。

銓敍部 93 年 3 月 30 日部銓二字第 0932347692 號書函某甲於 87 年 6 月 2 日因涉嫌偽造文書案經二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1 年 2 月,尚未確定;瀆職案經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5 年褫奪公權 3 年,尚未確定,經某機關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規定,先行停止其職務;嗣瀆職案部分經高等法院判決無罪確定,某甲爰於 90 年 11 月 1 日獲准復職。另偽造文書部分,雖經其提起上訴,惟於 93 年 2 月 5 日經最高法院判決上訴駁回確定,應依臺灣高等法院判決,執行有期徒刑 1 年 2 月,並業經某鄉公所核布其因案判刑免職自同年月日生效在案。

某甲涉嫌偽造文書部分,既經判決有期徒刑在案,依前述俸給法第 21 條及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 9 條規定,即無法補發其 87 年6 月 2 日至 90 年 10 月 31 日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Page 5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8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7 公務人員涉案判決未確定前已屆齡退休,得否適用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第 3

項規定,補發退休前停職期間未發給之本俸(年功俸)。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一、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二、公務員懲戒法第 6 條 銓敍部 94 年 12 月 15 日部銓二字第 0942571838 號書函 一、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規定:「(第 1 項)依法停職人員,於停職期間,

得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至其復職、撤職、休職、免職或辭職時為止。……(第 3 項)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戒,須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者,始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第 4 項)停職、復職、先予復職人員死亡者,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並由依法得領受撫卹金之人具領之。……」

二、公務員懲戒法第 6 條規定:「(第 1 項)依第 3 條第 1 款或第 4 條規定停止職務之公務員,未受撤職或休職處分或徒刑之執行者,應許復職,並補給其停職期間之俸給。(第 2 項)前項公務員死亡者,應補給之俸給,由依法得領受撫卹金之人具領之。」

三、因案停職人員先予復職時,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未受撤、休職之懲戒處分,始得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薪)或年功俸(薪)。至涉案公務人員於刑事判決或懲戒處分尚未確定前得否辦理退休,係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規定,與公務人員俸給法等相關法規有關得否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年功俸)規定,適用法規並不同,尚不宜將俸給與退休二種不同制度之規定予以相互援用。

Page 5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59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8 先予復職之因案停職公務人員經判決免刑確定,於移付懲戒

前,得否補發其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第 3 項。 銓敍部 97 年 8 月 13 日部銓五字第 0972966899 號書函

公務人員俸給法(以下簡稱俸給法)第 21 條第 3 項規定:「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戒,須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者,始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以先予復職之因案停職公務人員,如當時未經移付懲戒,既經刑事判決免刑確定(按: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業已符合上開俸給法第21 條第 3 項規定,自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至於日後再「移付懲戒」,則係屬另一行政程序之開啟。

Page 6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0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9 公務人員因案免職,並追溯自刑事判決確定之日起生效,其於免職生效

日至接獲免職令之停職期間所支半薪,機關應予追繳。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 銓敍部 97 年 12 月 2 日部特三字第 0972994812 號書函 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第 1 項規定略以,依法停職人員,於停職期

間,得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至其免職時為止。據上,因案涉訟停職人員得發給半數本俸(年功俸)之期間,應至其刑事判決確定免職之日止。花蓮縣警察局玉里分局前警員某甲前於 94 年 11 月 30 日因案停職( 95 年 2 月 22 日、同年 6 月 14 日因案繼續停職),嗣經內政部警政署 97 年 7 月 23 日警署人乙字第 1546 號令核定免職,溯自刑事判決確定之日( 96 年 7 月 20 日)生效。

依上開規定,某甲於刑事判決確定免職生效之日起,即不得再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復以某甲免職生效日至接獲免職令期間尚無實際任職之事實,於該段期間已發給之半數本俸(年功俸),機關自應予以追繳。

Page 6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1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0(2 頁 -1) 公務人員停職期間,經法院裁定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其復職後,觀察勒戒期間是否仍補發薪資。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及第 22 條 銓敍部 97 年 12 月 23 日部銓一字第 0972975968 號書函 一、本部 96 年 2 月 6 日部法二字第 0962757376 號電子郵件解釋略以,公

務人員因吸食煙毒有違法情事,經主管長官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如認為情節重大者,得先行停職,不生請假之問題,又其如被通緝、羈押、受褫奪公權宣告自刑事確定判決起或徒刑執行期間,職務當然停止,亦不生請假之問題;另公務人員因吸食毒品經法院裁定令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抑或入戒治處所強制戒治期間必須辦理請假時,仍請依本部 87 年 8 月 20 日 87 台法二字第 1658449 號書函釋規定,以請休假、加班補休或事假方式辦理。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以下簡稱保訓會) 93 年 10 月 28 日公保字第0930009193 號令釋略以,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11 條第 1 項規定,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其服務機關應予復職者,同條第 2 項係因考量機關復職相關作業,明定於復職報到前仍視為停職,惟違法停職處分經撤銷後,應溯及既往失其效力,受處分人視為自始未受停職之處分,受處分人於實際復職報到後,仍應即溯及自原違法停職處分生效之日起即回復其基於公務人員身分所應享有之權益。

Page 6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2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0(2 頁 -2) 二、茲依前開規定,違法停職處分經撤銷後,應溯及既往失其效

力,受處分人視為自始未受停職之處分,停職期間原不生請假問題,惟停職期間仍具公務人員身分,有公務員相關法令之適用,公務人員於停職期間如另有免職事由,仍可予以免職,則於停職期間因吸食毒品經法院裁定令入勒戒處所勒戒期間,雖無另予停職之可能,惟嗣後其停職既經撤銷,則勒戒期間允宜依前開本部96 年電子郵件解釋,以請休假、加班補休或事假方式辦理。

三、某甲於受專案考績免職未確定前先行停職,嗣該免職案經提行政訴訟並經判決原處分撤銷後復職,其免職及停職處分應溯及既往失其效力,則其於停職期間入勒戒處所勒戒期間,得依前開規定,以請休假、加班補休或事假方式辦理。另某甲於實際復職後,依前開保訓會令釋規定,即回復其基於公務人員身分所應享有之權益,自得補足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至該勒戒期間,既得改以相關請假方式辦理,爰仍得依規定補足本俸(年功俸),惟是段期間如有依相關法令須按日扣除薪俸之情形,仍應依規定予以扣除。

Page 6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3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1 涉嫌貪污人員停職期間經高等法院判決無罪,於檢

察官上訴最高法院審理中死亡,得否准予補發半薪。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一、公務員懲戒法第 6 條二、

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 銓敍部 78 年 9 月 18 日 78 台華審一字第

298356 號函 某甲因案停職中死亡,經最高法院判決不受理,並

依法辦理撫卹在案,其於停職期間未領之半薪准依本部 62 台為特二字第 26355 號函:「因案停職人員經法院判決無罪,未及辦理復職而死亡者,無論判決確定與否,均准予比照在職人員,辦理撫卹及福利互助,補發停職期間之俸給及實物配給」之規定辦理。

Page 6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4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2

因案停職人員,嗣後依法復職並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不得支付復職日至補發日期間之遲延利息。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 銓敍部 93 年 12 月 16 日部銓二字第 0932440324 號書函 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規定:「(第 1 項)依法停職人員,於停職

期間,得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至其復職、撤職、休職或免職時(現為免職或辭職時)為止。(第 2 項)復職人員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年功俸),在停職期間領有半數之本俸(年功俸)者,應於補發時扣除之。(第 3 項)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戒,須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者,始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以上述公務人員復職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半數本俸(年功俸)之規定,並無得予加計利息或給付確定期限之規定,其與民法第 203 條應付利息之債務及第 233 條所定因金錢債務給付遲延,債權人得請求支付遲延利息之情形有別。以某甲並非受撤職或休職之懲戒處分,其緩刑之宣告,若未經撤銷時,依俸給法第 21 條規定,自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且無法予以加計利息。

Page 6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5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3 公務人員經判決有期徒刑確定,並受緩刑之宣告者,向機關申請復職,得否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一、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二、刑法第 76 條

銓敍部 98 年 2 月 25 日部銓二字第 0983028813 號電子郵件

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規定:「(第 1 項)依法停職人員,於停職期間,得發給半數之本俸(年功俸),至其復職、撤職、休職、免職或辭職時為止。……(第 3 項)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戒,須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者,始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刑法第 76 條規定,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者,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是以,緩刑宣告倘經撤銷,即應接受徒刑之執行。有關判處有期徒刑並諭知緩刑,應俟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時,始得補發停職期間未發之本俸(年功俸)。

Page 6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6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4(2 頁 -1) 公務人員因涉挪用公款及連續曠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審議,經公

務員懲戒委員會就挪用公款及連續曠職加以審議並議決該員撤職並停止任用 1 年,主管機關就該曠職行為所為免職處分經廢止後,其停職日起至懲戒處分執行日期間之本俸或年功俸應否補給。銓敍部 89 年 5 月 15 日 89 銓二字第 1887022 號書函一、稽核公務員懲戒處分執行辦法第 6 條規定:「同一事件經主管長官已為處分後,復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者,其原處分失其效力。」係認憲法賦予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之公務員司法懲戒權,優先於公務員考績法賦予主管長官之行政懲處權,為確立一事不兩罰之原則而設;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79 年 12 月 17 日 79 台會瑞議字第1774 號函:「該公務人員經監察院於 73 年 10 月 16 日提案彈劾並移送本會審議;雖該員經臺灣省政府於同年 12 月 18 日依公務人員考績法一次記 2 大過辦理專案考績免職確定,但該項行政處分並無拘束本會之效力,且案既經移送本會審議,自得更為適當之懲戒處分。其主管長官應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28 條第 3 項之規定於收受本會懲戒處分之議決書後,應即為執行。(原免職之懲戒處分,依『稽核公務員懲戒處分執行辦法』第 6 條規定失其效力。)」並認縱移送懲戒在前,免職懲處處分在後,基於上開規定之本旨及前述法理,免職懲處處分仍失其效力。

Page 6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7

停職期間之權益-俸給 14(2 頁 -2)

二、準此,就同一事件,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及主管長官均依法為合法懲戒處分及懲處處分時,發生懲戒處分及懲處處分競合,應執行懲戒處分之處罰,而懲處處分失其效力之結果;按合法行政處分之失效,依行政法之一般法理及參考行政程序法( 88 年 2 月 3 日公布, 90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122 條及第 125 條之規定,得由原處分機關依職權為全部或一部之廢止,並自廢止時或自廢止機關所指定較後之日時起,失其效力。公務人員因涉挪用公款及連續曠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經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就挪用公款及連續曠職加以審議並議決該員撤職並停止任用 1 年一節,依前開規定及說明,就該曠職行為所為免職處分,應予廢止失效,並執行撤職懲戒處分。其停職日起至懲戒處分執行日期間之本俸或年功俸應否補給疑義,以公務人員考績法施行細則第 24 條及公務員懲戒法第 6 條之規定,均以復職為補薪之法定要件,既執行撤職懲戒處分,即無復職補薪問題。

Page 6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8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2 頁 -1) 公務人員退休法 第 21 條 公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銓敘部應不受理其退休申請案: 一、留職停薪期間。 二、停職期間。 三、休職期間。 四、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涉嫌內亂罪、外患罪,尚未判刑確定、不起訴 處分尚未確定,或緩起訴尚未期滿。 五、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 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人員,逾屆齡退休年齡,應於原因消滅後六個月內,以書面向原服務機關申請辦理退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仍不得辦理退休:

一、撤職或免職。 二、六個月應辦理期限屆滿時,仍有第二十二條規定喪失辦理退休權利之 法定事由者。 前項人員於所定六個月應辦理期限內死亡者,遺族得申請依一次退休金之標準核發給與。但退休條件已達得擇領月退休金,且其遺族符合第十八條第四項所定條件者,得按應領月退休金之半數給與月撫慰金。

前二項人員均以其原因消滅之次日為退休生效日。

Page 6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69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2 頁 -2)

公務人員退休法施行細則 第 21 條本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至

第五款人員,依同條第二項規定,以其原因消滅次日為退休生效日,向原服務  機關申請辦理退休時,其自應屆齡退休之至遲生效日至上開實際辦理退休生效日前一日止之年資,依本法第五條規定,不得採計為公務人員退休年資。

Page 7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0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2 因案停職經判決無罪確定復職後,未補發停職期間薪資,其

停職期間得否併計退休年資。 銓敘部 90.12.21. 九十退三字第二0九一五三六號書函 公

務員懲戒法第三條規定:「公務原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職務當然停止:一、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者。 ......」暨第六條規定:「依第三條第一款 ...... 規定停止職務之公務員,未受撤職或休職處分或徒刑之執行者,應許復職,並補給其停職期間之俸給。 ......」

準此,公務員因案停職,如經判決無罪,自應復職補薪。 次查行政院六十一年二月十一日臺六十一人政參字第二六七

八號令規定略以:「公務人員在停職期間,如在私人機構領有薪給,於復職時應予扣除。」某甲判決無罪復職,其停職之理由確未成立;其服務機關亦曾主動辦理其補發薪津事宜,惟因某甲停職期間在外工作,其所得高於應補發薪津,服務機關爰依行政院前開函釋徵得其同意不補發停職期間薪津,是以,某甲前開停職其間得視同已補發薪津,並准其併計公務人員退休年資。

Page 7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1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3 銓敍部 57 年 7 月 9 日 57 台為特三字第 13128 號函合

於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4 條或第 5 條公務人員能否辦理退休,以其是否為現職人員為要件,惟因涉案在停職期中,自不得辦理退休,至其領受退休金之權利如有退休法所定限制事由,自應受其限制。停職人員在停職期間屆滿限齡退休如何處理:一、停職期間已無現職,雖屆滿退休年齡依法亦不得辦理退休,應俟刑案確定並經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後視其結果再辦。二、未經科刑並已判決確定者如:(一)懲戒確定應即依法休職,俟休職期滿復職後再行辦理退休,其休職期間之年資不得併計。(二)經懲戒處分核定降級、減俸、記過或申誡等處分之一者,如准復職則其屆滿限齡退休後迄至復職時之薪俸均應補發,在停職期間支領半薪,縱有屆滿限齡退休情事,其半薪仍宜繼續發給。

Page 7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2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4

銓敍部 66 年 6 月 15 日 66 台楷特三字第 15607 號函公務人員因案停職期間屆滿命令退休年齡,應俟判決無罪復職後,再行辦理退休,其退休案核定退休生效日期,以其屆滿命令退休之日為準( 990804 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21 條規定以其原因消滅之次日為退休生效日),至於在停職期間支領半薪,原為維持被停職者之生活,縱已屆滿命令退休年齡,其半薪仍宜繼續發給。

Page 7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3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5 銓敍部 66 年 10 月 6 日 66 台楷特三字第 30535 號函一、因案停職

期間屆滿命令退休年齡,應俟判決無罪復職後,再行辦理退休,其退休案核定生效日期,以其屆滿命令退休之日為準,前經本部以 66 年 6 月15 日 66 台楷特三字第 15607 號函釋。二、依公務人員退休法施行細則第 27 條後段(現為第 30 條)之規定「其有預領生效後俸給者,原機關應就支給機關或轉發機關函送核轉之一次退休金或第一次月退休金核實收回。」及依行政院及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停職復職及免職處理辦法(現為行政院暨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 7 條之規定:「停職人員之眷屬,如係依賴其薪津維持生活者,得由原服務機關發給半數以下數額俸給……。」則此項半數「俸給」如係命令退休生效日以後所發給者,自屬預領生效後之薪給,依上述退休法令之規定應予核實收回。附註:一、行政院及所屬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業經行政院於 88 年 12 月 1 日以台88 院人政考字第 200857 號令修正發布,其中第 9 條規定,因涉及刑事案件或經移付懲戒予以停職人員,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如無其他不能執行職務之情形者,得由各機關衡酌先予復職;先予復職人員,應俟刑事判決確定未受徒刑之執行,或經移付懲戒者,需未受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始得補發停職期間之本俸(薪)或年功俸(薪)。二、又前開辦法修正前之第 6 條、第 7 條有關涉案公務人員應予停職、得予停職之規定,業經修正刪除;另現行辦法第 7 條規定,停職人員於停職期間,發給半數之本俸(薪)或年功俸(薪),於撤職、休職或免職時停發。

Page 7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4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6 銓敍部 92 年 7 月 10 日部退三字第 0922253992

號書函一、本部 59 年 4 月 14 日 59 台為特三字第7573 號函釋略以,停職人員在停職期間屆滿限齡退休如何處理……如未經科刑並已判決確定者,經懲戒處分核定降級、減俸、記過或申誡等處分之一者,如准復職則其屆滿限齡退休後迄復職時之薪俸均應補發,在停職期間支領半薪,縱有屆滿限齡退休情事,其半薪仍宜繼續發給。準此,停職人員經懲戒處分核定降級、減俸、記過或申誡者,於核定退休前,仍得繼續發給薪俸,嗣其經核定退休後,自應由服務機關依公務人員退休法施行細則第 27 條(現為第 30 條)規定,追繳其溢領屆齡退休生效後之薪俸。二、某甲前因涉案,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經臺中縣政府移付懲戒,並核定停職,嗣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90 年度刑事判決無罪確定後,臺中縣政府於 91 年 12 月 3 日核定復職,其退休案並經本部核定溯自屆滿命令退休之日( 88 年 1 月 16 日)生效,依上開規定,其於屆齡退休生效後,至復職前所預領之半薪應予收回。

Page 7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5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7

銓敍部 70 年 7 月 17 日 70 台楷特三字第 31854 號函公務人員於奉准退休生效前既因涉嫌瀆職而予停職,其已核定之退休案應由原服務機關報請銓敍機關撤銷,日後如經法院判決無罪確定,於奉准復職後再行辦理。

Page 7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6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8(2 頁 -1)

銓敍部 74 年 10 月 3 日 74 台華特三字第 46281 號函考試院 71 年 8 月 20 日 71 考台秘議字第3072 號函釋,「停職人員准予復職辦理退休者,應以屆滿命令退休之日為退休日期,其退休金得以核定退休時(以 70 歲為限)同等級人員月俸額為準核計。」上開規定前段係指退休生效日期,後段則指退休金核計標準,係指支領一次退休金人員,得以核定退休時同等級人員月俸額為準。某甲係支領月退休金,本部前已於 74 年 7 月 5 日以 74 台華特三字第29695 號發表於 64 年 7 月 1 日退休生效,其月退休金應依 64 年 6 月同等級在職人員月俸額 90%核計,嗣後隨同現職人員待遇調整。

Page 7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7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8(2 頁 -2)

公務人員退休法 第 9 條 ( 第 2 項 ) 一次退休金,以退休生效日在職同等級人員本(年功)俸加一倍為基數內涵, ( 第 3 項 )月退休金,以在職同等級人員之本(年功)俸加一倍為基數內涵。

公務人員退休法第二十一條公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銓敘部應不受理其退休申請案:二、停職期間。三、休職期間。 五、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人員,逾屆齡退休年齡,應於原因消滅後六個月內,以書面向原服務機關申請辦理退休。 前二項人員均以其原因消滅之次日為退休生效日。

Page 7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8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9

銓敍部 75 年 10 月 17 日 75 台華特三字第 52010 號函依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75 年 10 月 2 日( 75)台會議字第 1526 號函復:公務員停職並移付懲戒,在停職期間屆齡無法退休,嗣受降級處分應予復職時執行降級改敍,以改敍後之薪級計算退休金額。

Page 7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79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0

銓敍部 87 年 3 月 2 日 87 台特三字第 1483321 號函各機關遇有涉嫌刑責之公務人員申請退休時,應就該員之涉案情節,先行檢討是否應依公務員懲戒法規定移付懲戒或查明是否應予停(免)職,再衡酌得否受理其申請退休案,如經受理,於依規定程序報送本部之函內應予敍明,以明責任。

Page 8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0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1 銓敍部 89 年 2 月 17 日 89 退三字第

1859456 號書函涉案人員復職並辦理退休後,復經判決確定有罪,除具有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11 條及 12 條規定之情形應喪失或停止領受退休金之權利外,其已領退休金尚無追繳之法令依據。

公務人員退休法第二十三條擇領或兼領月退休金之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止領受月退休金之權利,至其原因消滅時恢復:一、褫奪公權,尚未復權。二、領受月退休金後再任由政府編列預算支給俸(薪)    給、待遇或公費之專任公職。三、再任由政府捐助(贈)之財團法人、行政法人、公法人職務或政府暨所屬營業、非營業基金轉投資事業職務…。第二十四條擇領或兼領月退休金之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喪失領  受月退休金之權利:一、死亡。二、褫奪公權終身。三、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犯內亂罪、外患罪,經判刑確定。四、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Page 8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1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2

銓敍部 90 年 9 月 21 日 90 退三字第2067222 號書函公務員懲戒法第 7 條規定:「(第 1 項)公務員因案在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中,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其經監察院提出彈劾案者,亦同。(第 2 項)前項情形,由其主管長官或監察院通知銓敍機關。」準此,公務員如無公務員懲戒法第 7 條不得申請退休之情事時,仍准其退休。

Page 8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2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3 銓敍部 91 年 10 月 28 日部退二字第 0912186345 號書函一、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2 條規定:「本法所稱退休之公務人員,係指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律任用之現職人員。」及同法第 3 條規定:「公務人員之退休,分自願退休及命令退休。」公務員懲戒法第 7 條規定:「(第 1 項)公務員因案在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中者,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其經監察院提出彈劾案者,亦同。(第 2 項)前項情形,由其主管長官或監察院通知銓敍機關。」 73 年立法院法制、司法兩委員會審查「公務員懲戒法修正草案」時,曾將草案第7 條第 1 項所定條文中「不得資遣或退休」修正為「不得資遣或申請退休」,以排除「命令退休」之適用,因此,公務人員於屆齡命令退休前,如因案懲戒於懲戒程序中,且未停職之情況下,函送本部辦理命令退休者,本部均依規定辦理。二、某甲於 86 年 10 月經檢察官以貪污罪嫌提起公訴,並依規定經服務機關於同年 11月停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懲戒並經議決停止審議。所詢已逾退休年齡可否申請復職並辦理退休,以上開所稱「申請退休」,其立法意旨雖排除命令退休,惟因某甲現仍停職中,並未具現職公務人員身分,仍應先辦理復職,始得辦理命令退休,至可否辦理復職,應由機關首長依法斟酌;是以,仍請逕洽服務機關辦理為宜。

Page 8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3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4 銓敍部 96 年 3 月 12 日部退四字第 0962747379 號書函

一、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93 年 9 月 20 日臺會調字第0930002322 號函規定:「公務員因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宣告者,其職務當然停止,則其職務應於刑事判決確定日當然停止。」某甲於 93 年 8 月 24 日既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受褫奪公權判決確定,故應依上開規定,追溯自於該日起停職。又以某甲因涉案停職,是自停職日起,即非現職公務人員,依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2 條規定,即不得再依公務人員退休法辦理退休,其退休案應予以撤銷;同時即由任職機關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 28 條規定,追溯免職。二、依公務人員俸給法第 21 條、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89 年 11 月 15 日 89 局給字第 027394 號函釋、本部 91 年 12 月 23 日部銓二字第 0912203605 號書函及 94 年 11 月 10 部銓四字第 0942554231 號函規定,免職人員於判決確定,至機關免職令發布前,雖已不具公務人員身分,惟既具有工作事實,應可視為任職期間之職務行為,自應給予相對之薪給。某甲雖須依公務員懲戒法相關規定,追溯自 93 年 8 月24 日判決確定之日起停職,惟考量其於該段期間確有工作事實,故其自 93 年 8 月 24 日至同年月 31 日期間所支領之俸給及其他給與,同意依上開規定,不予追繳。

Page 8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4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 15 公務人員因案停職期間屆滿命令退休年齡,經判決有罪確定,

其免職生效日應自判決確定日起免職。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2 條銓敍部 88 年 11 月 11 日 88 台甄四字第 1817107 號函一、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2 條暨本部 66 年 6 月 15 日 66 台楷特三字第 15607 號函釋略以,公務人員因案停職期間屆滿命令退休年齡,應俟判決無罪復職後,再行辦理退休,其退休案核定退休生效日期,以屆滿命令退休日為準,至於在停職期中支領半薪,原為維持被停職者之生活,縱已屆滿命令退休年齡,其半薪仍宜繼續發給。準此,停職人員於停職期間已無現職,雖屆滿退休年齡依法亦不得辦理退休,惟為維持被停職者之生活,停職期間仍可支領半薪。二、某甲因涉及貪污案件,經某市政府 81 年 6 月 9 日核定停職在案,嗣於 88年經刑事判決:處有期徒刑 10 年,褫奪公權 6 年確定。某甲雖應於 82 年 1 月屆齡退休,以其既經判決確定在案,即無由復職並依公務人員退休法之規定辦理退休,其免職生效日期亦無法追溯至82 年 1 月生效,仍應自判決確定日起免職。

Page 8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5

停職期間之權益-休假 1 公務人員請假規則 第 8 條 公務人員因轉調

( 任 ) 或因退休、退職、資遣、辭職再任年資銜接者,其休假年資得前後併計。因辭職、退休、退職、資遣、留職停薪、停職、撤職、休職或受免職懲處,再任或復職年資未銜接者,其休假年資之計算依前條第二項規定。退伍前後任公務人員者,其軍職年資之併計,依前二項規定。

第七條  公務人員至年終連續服務滿一年者,第二年起,每年應 給休假七日;服務滿三年者,第四年起,每年應給休假 十四日;滿六年者,第七年起,每年應給休假二十一日 ;滿九年者,第十年起,每年應給休假二十八日;滿十 四年者,第十五年起,每年應給休假三十日。

初任人員於二月以後到職者,得按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 數比例於次年一月起核給休假;其計算方式依第三條第二項規定。第三年一月起,依前項規定給假。

Page 8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6

停職期間之權益-休假 2 有關公務人員因案於八十八年中停職,嗣經解除羈押,於當年復

職,其休假應如何執行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88.12.17. 八十八局考字第0三0八六七號書函 查公務人員請假規則第七條第二項規定:「初任人員於二月以後到職者,於連續服務滿十二個月後,得按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數比例核給休假;:。」同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因辭職、退休、退職、資遣、留職停薪、停職、撤職、休職或受免職懲處,再任或復職年資未銜接者,其休假年資之計算依前條第二項規定。」復查銓敘部民國八十年四月一日八十臺華法一字第0五一三六七五號函釋:「公務人員因案停職,尚未復職,於停職前,如確因公務繁忙而未休假之日數,自得依規定核發不休假加班費。」另查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民國八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八十七局考字第00一二九一號函釋規定略以:「 ......除一月十六日屆齡退休人員經主管機關核定確因特殊情形未能照改進措施休假者外,皆應依改進措施實施。 ......」有關公務人員因案停職,並於當年復職,其停職前如確因公務繁忙無法休假時,得依銓敘部八十年函釋規定核給不休假加班費,或於其復職日起接續執行未休假之日數。惟應休假日數部分,除一月十六日屆齡退休人員外,其餘皆應依公務人員請假規則第十條及院頒之休假改進措施第一點規定辦理。

Page 8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7

停職期間之權益-休假 3 有關因案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再復審決

定:「復審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其停職處分撤銷復職,並恢復其休假權益後,如該年無法實施強制休假部分,可否發給不休假加班費 銓敘部 88.09.03. (八八)臺法二字第一八0四三五四號函 查公務人員請假規則第十條第一項規定:「公務人員符合第七條休假規定者,除業務性質特殊之機關外,每年至少應休假七日以上(按在職月數比例核給休假未滿七日者,應全部休畢),並得酌予發給休假補助。確因公務或業務需要經機關長官核准無法休假時,酌予獎勵。 ......」其後段所稱之休假,係指:業務性質特殊機關無法實施應休假之日數,及公務人員當年依第七條規定核給之休假扣除應強制休假七日所餘之休假日數而言。復查銓敘部七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七六)臺華典三字第一00六0六號函釋略以,現行對確公務需要不能休假者,發給不休假加班費,即屬獎勵之一種。再查銓敘部七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七八)臺華法一字第0二五三三九八號函釋以:「查不休假加班費之發給,必須在工作崗位上執行職務因公停止休假,並按時出勤人員,始得核實按到公日數計發。」茲以公務人員於停職期間既無工作事實,自無法依上開規定核給「不休假加班費」。本案有關因案於八十七年五月十二日停職之公務人員,經救濟程序,其停職處分撤銷,於八十八年一月三十日復職,同年三月五日辦理自願退休,其強制休假部分,可否發給不休假加班費一節,依上開規定僅得發給八十七年一月一日至五月十一日,以及八十八年一月三十日至三月五日間確實因公未休之不休假加班費,除特殊情形簽准未實施強制休假者外,並均應扣除強制休假之日數。

Page 8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8

停職期間之權益-休假 4 公務人員因案停職,經撤銷辦理復職後其休假權益事宜。銓敍部 94 年 3 月 7 日部銓一字第 0942459142 號書函一、休假年資部分:茲以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者,該停職處分應依行政程序法規定溯及既往失其效力,並無休假年資中斷與否之問題;依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以下簡稱請假規則)第 8 條第 1 項規定,其停職期間得併計為休假年資,據以核算復職後之休假日數。二、未休假加班費部分:公務人員於停職期間既無執行職務之事實,不宜追溯補發該等年度之未休假加班費。三、休假補助費部分:請假規則第 10 條第 1 項規定,休假得酌予發給休假補助。休假補助費係為鼓勵公務人員利用休假從事正當休閒旅遊活動,而由各機關對於所屬公務人員有國內休假之事實者,始得依所定之標準核發休假補助費。公務人員於停職期間並無利用休假期間從事休閒旅遊活動,仍不得依上開規定追溯補發停職期間之休假補助費。

Page 8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89

停職期間之權益-休假 5 公務人員 95 年 12 月 28 日因案羈押停職, 96 年 1 月

15 日復職,其 96年度休假應如何核給。銓敍部 96 年 11 月 20 日部法二字第 0962875119 號書函公務人員因案羈押停職期間,與留職停薪人員相同,仍具公務人員身分,僅未具現職人員身分,其 95 年任職至當年 12 月 28 日,如合於辦理年終考績,參照本部 76 年 4 月 22 日 76 台華典三字第 90131 號函釋意旨及休假年資以月計,得認屬年終在職之情形,同意於 96 年 1 月起按公務人員請假規則第 7 條第 1 項規定核給休假,並於復職後實施。銓敘部 93 年 12月 27 日部法二字第 0932442049 號令公務人員經辦理留職停薪,其當年度應休假日數外之休假,依公務人員請假規則第 10 條第 2 項規定奉准累積保留,且於該休假之奉准保留期限內回職復薪者,其尚未休畢之休假,於回職復薪後,得在原定休假保留期間內繼續實施﹔另如於同一年內回職復薪者,其當年應休假日數尚未休畢者,得於回職復薪之當年度繼續實施。該部 90 年 12 月 18 日 90部法二字第 2094225號書函與上開規定未合部分,自即日起停止適用。

Page 9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0

停職期間之權益-休假 6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E-mail回函發文日期:中華民國 98 年 3 月 19 日發文字號:局考字第 0980005363 號您好:   您於 98 年 3 月 14 日寫給局長的電子信件,詢問公務人員留職停薪復職後次年之休假疑義一案,向您說明如下:  查公務人員請假規則第 7 條第 2 項規定:「初任人員於 2 月以後到職者,得按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數比例於次年 1 月起核給休假;…第3 年 1 月起,依前項規定給假。」第 8 條第 2 項規定略以,因留職停薪復職年資未銜接者,其休假年資之計算依前條第 2 項規定。  復查銓敘部 93 年 12 月 27 日部法二字第 0932442049 號令略以,公務人員經辦理留職停薪,如於同一年內回職復薪者,其當年應休假日數尚未休畢者,得於回職復薪之當年度繼續實施。  因此,公務人員某君如於 98 年 3 月留職停薪並預定於同年 12月復職,其 99年之休假係按復職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數比例( 1/12)核給。

Page 9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1

停職期間之權益-退休撫卹基金費用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第 12 條 參加本基金人員有停職、停役、休職或留職停薪情事者,應暫予停止繳付基金費用,俟其原因消滅時,依下列規定辦理:一、停職人員,自復職補薪之日起補繳基金費用。二、停役人員,自回役復職之日起繳付基金費用。三、休職人員,自復職之日起繳付基金費用。四、留職停薪人員,自回職復薪之日起繳付基金費用。但留職停薪期間,依規定得採計退休、撫卹年資者,應於回職復薪時,按相同等級人員繳費標準換算複利終值之總和,一次補繳基金費用。

Page 9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2

停職期間之權益-撫卹 公務人員撫卹法 第 20 條 公務人員於休職、停

職或留職停薪期間病故或意外死亡者,其遺族得依本法規定申請辦理撫卹,並給與殮葬補助費。

公務人員撫卹法施行細則 第 21 條 本法第二十條所定休職、停職或留職停薪期間病故或意外死亡人員,或經死亡宣告之失蹤人員撫卹金給與,應以其最後經銓敘審定之等級及休職、停職或留職停薪前之任職年資計算。但停職或留職停薪期間經依法支領本(年功)俸並繳付退撫基金費用者,該停職或留職停薪年資得予併計。

Page 9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3

停職期間之權益-保險

公教人員保險法施行細則 第 35 條 被保險人除服兵役期間應依本法第十條第二項規定辦理外,如發生依法停職、休職、留職停薪或失蹤之事故時,應比照前條之規定辦理退保,俟其原因消滅時,依下列規定辦理:一、留職停薪或依法休職人員經復職復薪者,自復職復薪之日起辦理要保手續,並接算其保險年資。二、依法停職人員復職補薪者,追溯自補薪之日起加保,並補辦給付。三、失蹤者,得於宣告死亡確定之日起,按退保時之保險俸 ( 薪 ) 給計算,由其受益人請領死亡給付。

Page 9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4

停職期間之權益-獎章

獎章條例施行細則 第 5 條 本條例第五條所稱任職期間,指受獎人員於各級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自初任職之當月起至離(退)職日止,其因撤職、休職、免職、停職(聘)處分或留職停薪、辭職期間之年資應予扣除。但依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四條第一項第四款至第六款規定辦理留職停薪人員,由本職機關以本職辦理考績者,年資得予採計。請頒服務獎章年資之計算,均以月計,並以請頒離(退)職當年月為截止日期。

Page 9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5

停職期間之權益-年終工作獎金 1

因案停職人員未受徒刑之執行或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許其復職,及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而復職者,其年終工作獎金之薪俸部分,全額發給;專業加給及主管職務加給部分,均按當年實際在職月數比例發給。

Page 9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6

停職期間之權益-年終工作獎金 2

因案停職於刑事判決確定前先予復職人員,其年終工作獎金(含薪俸、專業加給、主管職務人員另加主管職務加給)得按先予復職後實際在職月數比例計發。惟其年終工作獎金有關復職前之薪俸部分,仍須俟其刑事判決確定後,未受徒刑之執行或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於補發停職期間內之本俸或年功俸後,再按停職月數比例,在不重領、不兼領原則下發給。

Page 9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7

停職期間之權益-年終工作獎金 3

公務人員於 99.5.1因案停職,嗣於同年10.1 刑事判決確定前先予復職,其 99年年終工作獎金如何計發?

99.1.1-99.4.30(因案停職前):俟判決無罪確定後補發。

99.5.1-99.9.30(因案停職):俟判決無罪確定,再補發本俸。

99.10.1-99.12.31(復職後):依規定發給年終獎金。

Page 9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8

復職-公務人員懲戒法

公務人員懲戒法第六條:依第三條第一款【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者 】或第四條【公懲會對於受移送之懲戒案件,認為有先行停止職務之必要,通知該管主管長官, 先行停止被付懲戒人之職務。 主管長官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懲會審議認為情節重大,先行停止其職】規定停止職務之公務員,未受撤職或休職處分或徒刑之執行者,應許復職,並補給其 停職期間之俸給。

Page 9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99

復職-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 1

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第十一條:停職人員依法復職者,應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條第三項規定辦理。

Page 10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0

復職-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學校公務人員獎懲案件處理辦法 2 第八條停職人員除有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八條第一

項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規定應予免職者外,未受徒刑之執行或撤職、休職之懲戒處分者,依公務員懲戒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應許復職。

經考績免職先行停職人員,其免職案經復審程序決定撤銷或行政法院判決撤銷者,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應予復職。

第九條因涉及刑事案件或經移付懲戒予以停職人員,於刑事判決確定或懲戒處分議決前,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如無其他不能執行職務之情形者,得由各機關衡酌先予復職。但依公務員懲戒法第四條規定予以停職者,不得先予復職。

Page 10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1

復職-公務人員保障法 1 公務人員保障法 第 10 條公務人員非依法律,不得予以停職。 經依法停職之公務人員,於停職事由消滅後三個月內,

得申請復職;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應許其復職,並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通知其復職。

依前項規定復職之公務人員,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回復原職務或與原職務職等相當或與其原敘職等俸級相當之其他職務;如仍無法回復職務時,應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及公務人員俸給法有關調任之規定辦理。

經依法停職之公務人員,於停職事由消滅後三個月內,未申請復職者,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人事單位應負責查催;如仍未於接到查催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復職,除有不可歸責於該公務人員之事由外,視為辭職。

Page 10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2

復職-公務人員保障法 2

第 11 條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經依法提起救濟而撤銷原行政處分者,除得依法另為處理者外,其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予復職,並準用前條第二項之規定。

前項之公務人員於復職報到前,仍視為停職。 依第一項應予復職之公務人員,於接獲復職令

後,應於三十日內報到;其未於期限內報到者,除經核准延長或有不可歸責於該公務人員之事由者外,視為辭職。

Page 10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3

復職-公懲會議決「停止審議程序」,得否先行復職 公務人員因涉嫌刑事案件,經依法移付懲戒並予

停職後,於刑事判決未確定前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停止審議程序」之情形下,得否先行復職。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及第 6 條第 1 項

銓敍部 91 年 3 月 7 日部地一字第0915118922 號書函: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91 年 2 月 27 日局地字第 0910300032 號書函釋:「某甲係因涉嫌貪污案件,經服務機關於 86 年3 月 24 日依法予以停職並移付懲戒,符合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之規定,除依據該法第 6 條第 1 項未受撤職或休職處分或徒刑之執行,應許復職者外,尚不得復職。」

Page 10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4

復職-考績列丁等被免職人員,嗣經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原處分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考績法第

7 條第 1 項第 4 款 銓敍部 82 年 12 月 16 日 82 臺華甄

四字第 0931946 號函 某甲考績原列丁等免職,嗣經行政法院

判決:「再復審、復審及原處分均撤銷。」其免職事由已消失,為免影響其權益,應准予復職,並以任職機關收到行政法院判決書之翌日起生效

Page 105: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5

復職-因案經判處有期徒刑,以羈押日數折抵有期徒刑完畢,能否復職。 公務員因案經判處有期徒刑,以羈押日數折抵有期徒

刑完畢,能否復職。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員懲戒法第 6 條第 1 項 銓敍部 80 年 12 月 11 日 80 台華甄五字第

0655920 號函 依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80 年 11 月 30 日 80 臺會瑞

議字第 2478 號函釋:「刑法第 46 條以羈押日數折抵有期徒刑日數之規定,一經折抵完畢,即已發生該有期徒刑執行完畢之效果,顯與公務員懲戒法第 6 條第 1 項未受徒刑執行之情形不同,自無該項規定之適用。」

Page 106: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6

復職-羈押,交保釋放 1 公務人員涉案遭法院羈押,經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3 條

第 1 款規定停職後,移付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嗣經交保釋放,主管機關需否改依同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另行發布停職令。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及第 6 條第 1 項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94 年 5 月 17 日臺會調字第0940000829 號函按公務員懲戒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主管長官對於所屬公務員,依第 19 條之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認為情節重大者,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本會認為主管長官依本條項發布停職令之時點,宜於送請監察院審查或本會審議之前或同時為之。公務員因案被羈押,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3 條第 1 項規定,其職務當然停止後移付懲戒,在本會審議程序進行中,按同法第 6 條第 1 項前段係就移送審議懲戒終結結果,未受撤職、休職或徒刑之執行者,應許復職之規定。本案審議程序既因停止審議而尚未終結,自無該條之適用,不應許其復職,主管長官已無改依同法第 4 條第 2 項規定另行發布停職令之必要。

Page 107: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7

復職-羈押,交保釋放 2 公務員因涉刑案被羈押,依規定當然停職,嗣後交保候傳,在檢

察官未偵查終結前,得否准予復職。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一、公務員懲戒法第 3 條第 1 款二、刑事

訴訟法第 76 條、第 101 條及第 114 條 銓敍部 79 年 6 月 19 日 79 台華甄三字第 0424455 號函 一、按公務員懲戒法第 3 條規定:公務員依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

者,其職務當然停止。惟參照司法院院解字第 3693 號解釋:「公務員在刑事訴訟程序實施中被羈押而交保……與本條(現行公務員懲戒法第 3 條) 1 、 3 兩款規定之情形不同,如其交保中未再羈押,……非當然停止其職務。」似認為公務員因涉刑案,在尚未起訴前之偵查期間,依刑事訴訟程序羈押,嗣後經准具保停止羈押,而交保中未再羈押者,既非當然停止其職務,非不能復職。

二、刑事訴訟法第 101 條及第 76 條規定,羈押被告除有刑事訴訟法第 76 條各款所列之原因外,更須因被告「犯罪嫌疑重大」且必要時方得羈押。於偵查程序實施中既經准具保停止羈押,除有刑事訴訟法第 114 條因罹病、懷胎、生產而不得駁回具保停止羈押聲請之情形外,已可顯見被告犯罪嫌疑不重或涉案情節輕微,如許其復職,似無大礙。

三、綜上所述,公務員因涉刑案被羈押,依規定當然停止職務,嗣後交保候傳,在檢察官未偵查終結前,復職與否,宜由各權責機關衡酌個案情形,逕行裁量。

Page 108: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8

復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先行停職之人員,辭職 (2 頁 -1) 依公務員懲戒法規定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先行

停職之人員,辭職後如無公務人員任用法第 28 條第 1 項各款所列不得任用為公務人員之情事時,非不得於其他機關任職。

銓敍部 96 年 8 月 28 日部銓四字第 0962838743 號書函公務人員任用法(以下簡稱任用法)第 4 條規定:「(第 1 項)各機關任用公務人員,應注意其品德及對國家之忠誠,……(第 2 項)前項人員之品德及忠誠,各機關應於任用前辦理查核。……」第 28 條第 1 項規定:「有左列情事之一者,不得任用為公務人員:……六、依法停止任用者。……」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以下簡稱公懲會) 59 年 9 月 26 日 59 臺會議字第 1084 號函略以:「按被付懲戒之公務員已去職者,其所受之減俸或降級處分,應以其再任官職時所任職務之級俸執行之。業經司法院院字第 2451 號解釋有案。被停職之公務員准其辭職後,仍得於再任公務員時執行懲戒處分。至於休職或撤職,因懲戒處分之執行力,係自公文到達之翌日發生,亦經院解字第 3307 號解釋各在案。

Page 109: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09

復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先行停職之人員,辭職 (2 頁 -2) 該辭職人員如受休職處分,應自公文到達之翌日後執行之日起算休職期間。在休職期間內,即不得任任何公職,撤職亦然。在停止任用期間內,亦不得充任中央或地方任何公務員。基上所述,公務員在停職中,准其辭職,對懲戒各處分之實益無損,於該辭職人,仍生實害。況服公職,為憲法第 18 條明定為人民權利之一,權利則人民得自由放棄,除經挽留取消辭意者外,似難以懲戒處分未決定或刑事繫屬中為不准辭職之藉詞而侵害其放棄權利之自由。」公務人員因案經主管長官依公務員懲戒法第 19 條規定移付懲戒,並依同法第4 條第 2 項規定先行停止職務期間,尚得自請辭職;另辭職後如無任用法第 28 條第 1 項各款所列不得任用為公務人員之情事時,亦非不得於其他機關任職;惟擬任機關於任用是類人員前應就其品德及忠誠切實調查,且於他機關任職後,如有任用法第 28 條第 1 項之消極資格或經公懲會議決撤職、休職處分時,仍應依規定予以免職、撤職或休職。

Page 110: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10

復職-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而先行停職之人員,辭職 3

銓敘部 991207部特四字第 09931898591 號函 公務人員離職或經公懲會議決撤職並停止任用後,嗣

受刑事判決確定,有任用法第 28 條應予免職情事者,因已無現職可免,爰權責機關事實上無法核發免職令,惟服務機關應將是類人員之刑事判決結果詳實登載於個人人事資料並函報本部登記,俾使本部人事資料登錄完備並有利於相關資料之控管。至如當事人於離職或撤職停止任用期滿,復再任公務人員後,始接獲刑事判決確定,有任用法第 28 條規定應予免職情事者,仍應由權責機關依規定核發免職令予以免職,並依規定報送本部辦理登記。

Page 111: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11

復職-逕復他職 1 公務人員因案停職依法復職時,得否發布逕復他職。 所詮釋之法令條文: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10 條第 3 項 銓敍部 86 年 6 月 2 日 86 台甄二字第 1468012

號書函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8 條第 2 項(現為第 10 條第 3 項)規定:「……復職之公務人員,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回復原職務或與原職務職等相當之其他職務。」本部 85 年 9 月 13 日 85 台甄二字第1357233 號函釋略以:停職人員依法應許其復職者,可調任同官等之他職,即屬已經復職,並非必須回復原職。

有關因案停職依法應許其復職人員,如其原職已另行派員接替或擬調整職務者,其復職時派任職務疑義,依前開公務人員保障法及本部函釋規定,得發布逕復他職。

Page 112: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12

復職-逕復他職 2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99.10.22. 公保字第0九九00一四二九九

號主旨:有關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10 條第 3 項規定適用疑義一 案,詳如說明,請查照並轉知所屬。說明:按 92 年 5 月 28 日修正公布前公務人員保障法第 8 條第 2 項規定:「依前項規定復職之公務人員,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回復原職務或與原職務職等相當之其他職務。」其立法說明略以:「一、……二、公務人員停職有久暫之別,短期者或可即行回復原任職務,於機關或公務人員,不生影響。但對於長期停職後復職者,為維機關業務之運作,機關尚非不得調派其他人員擔任其職,是以現行方式,以對復職之公務人員回復其與原職務職等相當之職務為已足,……。」次按修正公布後保障法第 10 條第 3 項規定:「依前項規定復職之公務人員,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回復原職務或與原職務職等相當或與其原敘職等俸級相當之其他職務;如仍無法回復職務時,應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及公務人員俸給法有關調任之規定辦理。」其修正說明略以:「一、……四、……為兼顧機關業務之推展及停職公務人員之權益,修正條文第三項爰增列復職時得回復與其原敘職等俸級相當之其他職務,以適應於原為低職等權理高職等職務之停職人員,俾符彈性;另對確無相當之職等職務可予復職時,始得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及公務人員俸給法有關調任之規定辦理,以減低受停職處分人員之傷害。」是依上開規定及說明,經依法停職之公務人員,於停職事由消滅後,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即應回復其原職務。如原職務已調派他人擔任時,則應回復與其原職務職等相當之其他職務;且須確無相當之職等職務可予復職時,始得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及公務人員俸給法有關調任之規定辦理,以降低受停職處分人員之傷害,俾符保障法保障公務人員權益之本旨。

Page 113: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13

復職-報到期限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89.05.01. 公保字第八九0二六四六

四號書函 一、大院秘書長民國八十九年四月十八(八九)秘臺人三字第0九三二0號函,為關於公務人員因停職事件提起再復審,經本會決定「復審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在案,有關該員回職報到期限等疑義一案,敬悉。

查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八條 ( 現為第十條 ) 規定:「經依法停職之公務人員,於停職事由消滅後三個月內,得申請復職;除前經移送懲戒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服務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應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通知其復職。」是依上開規定,經依法受停職處分之公務人員,得於停職事由消滅後三個月內申請復職,該停職處分係隨停職事由消滅而向後失其效力,且須有當事人踐行申請手續,始喪失效力,並非自始無效;惟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九條 ( 現為二十五條 ) 規定提起再復審,經本會為「復審決定及處分均撤銷」之決定,該「原處分撤銷」,係指原處分自始不存在,即自始未生效力。是以,公務人員因不服受停職處分提起再復審,經本會為「復審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之決定,該停職處分即自始不生效力,不待當事人之請求,服務機關即應通知其回職到公,當無要否「申請復職」之問題,從而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八條之規定於本案即無適用之餘地。至所詢當事人回職報到期限之疑義等節,似宜參酌公務員服務法相關規定辦理。

Page 114: 停職探析 報告人:黃福廷 100.07.27

114

簡報結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