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诗诗诗诗诗诗诗 诗诗 诗诗 诗诗 1) 诗诗 - 般般般般 般般般般般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一体,, - 般般般 般般般般般 :体,体。 般般般 :体。 2) 诗诗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1) 诗诗/诗诗/ 诗诗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一。 1诗诗 - 般般 ,。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 体: 般般 /般 般 般 :一。 2诗诗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3诗诗 -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 般般般 一一、。 - 般般般 一,。 诗诗诗 诗诗诗 诗诗诗 1) 般 般 般 、、。 2) 般 般 ,。 3)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般般 4)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5) 般般般般般般 般般般 、、 般般 1) 般 般 般 西,。 2) 般 般 般 般 (一)。 3) 般 般 ,。 1般般 ,。 2般般般般般般般“ 般” 3般般般般般般般 4般般 ,。 5般般般 ,,。 诗诗 诗诗 诗诗 1) 般 般 ,。 2)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3) 般 般般 般 般 :一 ;一。 1) 般 . 2) 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般. 3) 般 般 般 ,一。 4) 般 “般 般般般“般般” 5) 般 般 般 般 般 (一),。 6) 般 般 般 ,,。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参考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诗词曲的异同表

特点 诗 词 曲

形式 古体诗 1) 小令- 一般体制短小,抒情

真率,便于配合民间俚曲的小调流传。

- 可分为: 单片小令:基本

上还沿袭律诗绝句的体格,和诗体有密切关系。

双调小令:词体突出的美学特征。

2) 中调- 篇幅在五十八字至九

十字左右的词调。

1) 长卷/长调/ 慢词- 篇幅最长的词作之

一。

1) 小令- 独立的只曲,多为单

调。- 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

化出来的。- 曲调比套数中的曲调稳

定。- 曲辞风格比套数雅致。- 可分为:

独曲体:单只小令

联章体/重头小令:指同一曲调重复使用若干次的组曲。

2) 过曲- 介于小令套数之间。- 由两三个只曲结合而成

的小型组曲。- 无引子和尾声。- 只曲最多不超过三只。

四言诗 五言诗 七言诗1) 主要内容分

成风、雅、颂。

2) 风又称国风,指京都外各地地方音乐。

3) 雅指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4) 颂指祭神祭祖时用得歌舞曲辞。

5) 在表现手法上

有赋、比、兴 三种。

1) 出现于西汉时期,称杂言诗。

2) 包含三个音步(二二一节奏)。

3) 以单音步收尾,便于句末适当拖长或停顿换气。

1) 创始于楚国,也称楚辞。

2) 句尾多加语助词“兮”。

3) 代表作家有屈原。

4) 篇幅较长,章节不用叠咏。

5) 句式杂用短长,句群奇偶无定,用韵变换多端。

近体诗

Page 2: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3) 套数- 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

联缀而成的组曲。- 一篇完整的套数一般由

首曲、过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

- 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用尾声结束。

绝句 律诗1) 产生于南朝齐,梁时

期。2)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

绝句。3) 绝句诗的格律分为两

个部分:一是诗中要用 韵;二是每一句中的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排列。

1) 产生于南朝齐,梁时期.2) 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

言律诗.3) 每篇八句,每两句相

配为一联。4) 每联的上句称“出

句”,下句称“对句”。

5) 全诗首尾两联(每二句称为一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中间各联必须对偶。

6) 可延长至十句以上,多至百韵,成为排律。

押韵 古体诗

1) 全首诗既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他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其数句也可用

1) 以错综变化的声律去配合抑扬起伏、婉转多变的旋律,使乐与辞的配合更加合拍、融洽。

2) 用韵有疏有密,有的词句句用韵,而且一韵到底,有的词隔句用韵,也

1) 曲的用韵比词密。

2) 无论小令、套数,从头到尾,都必须一韵到底。

3) 曲可以重韵:同一个字,可以重复出现韵脚,构成“重韵体”。

Page 3: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有首句用韵,以后再隔句用韵的词,可中途换韵。

3) 可出现相同的韵脚字。

4) 押平声韵、仄声韵还是转韵,既不能改动韵脚的位置,也不能随便将平声韵改为仄声韵。

5) 词有较宽的用韵范围,除用本部本韵以外,通韵、通押的情况很多。

4) 平、上、去三声可以互叶,表情达意上更自由。

5) 使用了大量口语甚至方言俗语入曲。近体诗

绝句 律诗1) 每一首诗的第一句,第二和第四的末一句,用同一个韵目的字做韵脚。

2) 第一句的末一字可以用邻韵或不押韵。

3) 一首诗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4) 第三句规定不用韵。5) 第三句的末一字限用

仄声字。

1) 韵用在第一,二,四,六和末句。

2) 第一句既可用韵,也可用邻韵或不用韵。

3) 如不用韵,句末一字一般都用仄声。

平仄 古体诗- 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又不限句数,可以包括

较广泛的内容。- 因此,古体诗比不须像近体诗这样讲究平仄和

对仗。

近体诗1) 平仄交错

1) 受到乐曲的制约,讲求吟诵时音节声调的和谐悦耳和歌唱时与乐曲相配的和谐完美。

2) 以字声的和谐悦耳为原则,一般不讲求相粘相对。

1) 散曲在平仄方面的要求比诗词还严格。

2) 讲求平声与仄声的相互配合,从而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

Page 4: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 平声字和仄声字交错使用。- 例如:在同一句内,第二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就

用仄声,而第六字又用平声。

2) 平仄对立- 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中节拍上的平

仄用字,要做到相互对立。

3) 平仄相粘- 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句中节拍上的平仄用字,

两句要求相粘。

运用平仄需注意两点:

1) 忌孤平- “孤平”指在平收的句子中,除韵脚之外,只剩

下一个平仄声。- 例子:五言中“平平仄仄平”成了“仄平仄仄

平”。- 犯孤平使句子字声显得单调,读来拗口,是诗家

的大忌。

2) 讲拗救- 指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本该用仄声的

字改为平声;本该用平声的字,改为仄声,以调节音调,使字声更为和谐。

- 例子:七律“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五字该平

3) 采取平仄交错和拗救等办法使音节的抑扬起伏。

4) 由于合乐的原因,有些句子第一字的平仄反要特别讲究。

5) 句式参差不齐,平仄的格式、种类也就更加繁杂多样,几乎是有几个词调,就有多少种平仄格式。

6) 多数的词牌没有拗句的,但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

Page 5: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而用了仄,那第六字就必须用平予以补救,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因是齐言句式,故平仄格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规则性强,易于掌握。

对仗 近体诗律诗1) 诗词里的对仗要求严格。

- 诗的对仗要求出句与对句的词性必须相同,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词,不得相混。

- 语法结构也要求必须对等,主、谓、宾语各自相对,不能相串。

- 对类也有严格规定,如天文地理类只能对天文地理类,方位时令类只能对方位时令类,等等。

2) 避免重字相对(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3) 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位置,一般要求项联、颔联必须对仗。

4) 上下句节拍用字必须平仄对立,要求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5) 对仗可分为:- 工对: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

1) 词的对仗较诗复杂却也宽泛了许多,词的对仗之诗的对仗自由得多,有很大的随意性,突破了诗在对仗时只能平仄相对的限制,可以平对,可以仄对,可以平仄对,也可以同字对。

2) 主要是词性相对,两句间平仄相粘,韵脚相同也可以使用。

3) 词不避重字相对,允许同字相对。

4) 词中的对仗更多表现为扇对(隔句对/两句对两句的对仗)。

5) 词的对仗不固定,只要

1) 曲的对仗更显宽泛,不仅可以同声相对、异声相对,特别是并不要求完全工对(如律句对),大多呈宽对的形态,从而使散曲的对仗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2) 大量使用鼎足对(相邻三句相互形成对仗,其中任两句互成对仗关系。如“脸消香,眉蹙黛,髻松鬟”)。

3) 隔两句以上的隔句对甚或通篇隔句对,其中又夹杂着同字对、鼎足对的,近体诗绝无,散曲中却尽领风骚,只有在散曲里才能领略到它如行云流水般曼妙多姿的意境。

Page 6: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 宽对:一联中,词性相对得不那么工整,或是词组对得不十分严格。

- 流水对:凡是出句和对句的内容说的是一个意思连贯下去,也就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的。

- 交错对:凡是出句的词语与对局的词语

两句字数相等,都可使用对仗。

6) 两种情形:- 相连的两句字数相

同,可以形成对仗。- 虽相连的两句字数不等,但去领字后字数相等,也可以形成对仗。

4) 衬字对、俗语对,散曲中独有。- 衬字对:曲中上下句除

正字成对仗关系外,衬字也构成对仗结构。

- 俗语对:即以俗语入对,使散曲的对仗别有风味。

5) 近体诗避忌的对仗,散曲中大量采用:如同字对,同韵对与合掌对大放异彩。

- 同字对:相邻两句、三句、四句或隔句相同位置用一至数个相同的字,相互形成对仗。

- 同韵脚对:相邻两句、三句、四句或隔句,末字不仅押韵,而且所押韵字相同,相互形成对仗,有强化节奏的效果

- 合掌对:相邻两句或隔句,意义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相互形成对仗。

Page 7: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格式 古体诗四言诗1)每篇句数不拘,句式不求完全整齐。2)大体偶句用韵,奇句为出句,偶句为对句,自成唱 叹。

1) 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成为词谱)。

2) 具有比诗严格的格律,所以更具音乐性和节奏感。

3) 句式- 以参差不齐的长短句

式为基本特征。- 基本句式为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

- 词体的长短句式是适应乐曲的需要而来的。

- 例如:一言、二言、三言、六言、八言、九言乃至十数余言,往往拉杂并用,完全根据乐曲的需要来确定句式的长短,达到长短齐备、参差错落的境地。

4)领字句- 在词中位于句首,除了一般多用仄声字

1) 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2) 散曲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近体诗绝句和律诗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1) 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

2) 平起式指在第一句的第一个节拍(第二字)用平声字。

3) 仄起式指在第一句的第一个节拍(第二字)用仄声字。

4) 平起第一句用韵的称平起入韵式,不入韵称平起不入韵式。

5) 仄起第一句用韵的称仄起入韵式,不入韵称仄起不入韵式。

Page 8: 诗词曲的异同表 (1)

外,还要用音调铿锵、短处有力的去声字。

诗词曲的相同之处

1) 都是一段历史的沉甸,一段文化的积累。

2) 诗词曲都具有意境。 诗词曲的意境是指作者通过自己所选择的意象通过添加颜色 等对意象的修饰之后,融入作者的感情,意象和情感融合

一致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词曲的意象一般来说都是能够构成一幅自然或者是生活的画面的。

3) 诗词曲中抒情主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显现的抒情主体,一种是隐藏的抒情主体。

4) 韵律和谐,有一定背景。

5) 有它们自己的体裁,有很多限制,就是规定句数、字数等,像诗有律诗、有绝句,词有他的词牌名,曲也有词牌名。

6) 都是诗歌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有韵律,可配乐歌唱,反映了一定的意识状态,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