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解解解解 解解解解 3 3 解解解 解解解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读懂材料,找准信息 ―― 关键. 审 设问. 审 材料. 审 联系. 审设问. ① 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揭示联系、分析原因. ② 为什么.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③ 怎么办.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读懂材料,找准信息 ―― 关键. 审 设问. 审 材料. 审 联系. 审材料. ① 审标题 (图表名称). ② 审内容 (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 “ 纵横分析法 ”. ③ 审注释. 纵比比变化、 横比比差距。. 审标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解题策略解题策略 33 :图表题:图表题解题策略解题策略 33 :图表题:图表题

Page 2: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读懂材料,找准信息――关键

审设问

审材料

审联系

Page 3: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① 是什么

审设问

② 为什么

③ 怎么办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揭示联系、分析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Page 4: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读懂材料,找准信息――关键

审设问

审材料

审联系

Page 5: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① 审标题(图表名称)

审材料

② 审内容(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

③ 审注释 “ 纵横分析法” 纵比比变化、横比比差距。

Page 6: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审标题

表一 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图一  2003 、 2004 江苏粮食产量比较 (单位:万吨)

图二  2004 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以上 12 月份为 100 )

Page 7: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图一  2003 、 2004 江苏粮食产量比较(单位:万吨)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夏粮 秋粮 全年

20032004

从纵向比:从横向比:

04 年夏粮、秋粮产量较上年都有增长。 秋粮产量比夏粮多,

审内容

且秋粮的增长幅度大于夏粮。

Page 8: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审内容图二  2004 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以上 12

月份为 100 )

100

101

102

103

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04 年 1-9 月居民消费价格走势节节攀升,10月开始价格有所回落。

Page 9: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

收入比(农民收入为 1)

绝对数(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

绝对数(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

2003 4239.3 6.1% 9262.5 13.2% 2.18

2004 4753.9 12.1% 10481.9 13.2% 2.20

表一 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从纵向比:从横向比:

江苏城乡居民收入都持续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审内容

且收入差距在扩大。

Page 10: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审注释图一  2003 、 2004 江苏粮食产量比较(单位:万

吨)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夏粮 秋粮 全年

20032004

注: 2004 年江苏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 14.5% 。

04 年江苏全年粮食产量比上年显著增长。

Page 11: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图二  2004 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以上 12 月份为 100 )

100

101

102

103

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注:消费价格上涨起因于粮食供需缺口较大, 10 月份秋粮上市,粮价随之回落。

2004 年 1-9 月居民消费价格走势节节攀升,从 10 月秋粮上市后,粮价回落,物价总水平也随之走低。

审注释

Page 12: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

1 .读懂材料,找准信息――关键

审设问

审材料

审联系

(标题、内容、注释)

Page 13: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

审联系

一分为二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前后相继的联系

常见的四种联系

Page 14: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提炼两图的中心信息:

粮食产量 消费价格图一 图二

供给 价格影响

夏粮供给少 粮价上涨 物价上涨 秋粮上市 供给增多 粮价下跌 物价下降

Page 15: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一、解题思路和方法1 .读懂材料,找准信息――关键

审设问

审材料

审联系

2 .多方联系,规范答题

(标题、内容、注释)

Page 16: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组织答案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参考答案见学案

Page 17: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小结: 3 、 2 、 1

三看

两比较

一提升

标题、内容、注释

横向、纵向

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

Page 18: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Part 1 、热身运动

二、例题演练

常见的图表题型

表格 柱形图 饼图 折线图 曲线图

Page 19: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表 格

表 1 :江苏省 2006 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项目 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上年增长

城镇居民 10482元 13.2%左右农村居民 4840元 14%左右

江苏省 2006 年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

∨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但有缩小的趋势。

Page 20: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表 2 :江苏省 04—06 年 GDP 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

年份 GDP增长 城镇登记失业率2004年 11.6% 4.2%

2005年 13.5% 4.1%

2006年 14.9% 3.9%注:我省 2007 年要新增城镇就业 70万人,促进 2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 以内。在进一步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

2007 年该省继续重视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省 2004 年到 2006 年 GDP持续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开始回落。

Page 21: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表 3 :江苏三地区的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比重

地 区 财政收入苏 南 62%

苏 中 24%

苏 北 14%

2006 年苏南、苏中、苏北在财政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Page 22: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柱形图

12442.915003.6

18305.7

21645.1

25560.1

13.6 14.8 14.5 14.9 14.8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亿元

0

5

10

15

20

25

30%

GDP总量

比上年增长

表一: 2003 年以来江苏省 GDP 总量及其增幅

注: 2003—2007 年全国 GDP 总量分别为 135823 、 159878 、 183868 、 210871 、 246619 亿元,增幅分别为 10% 、 10.1% 、 10.4% 、 11.1% 、 11.4% 。 在全国 GDP 总量中占较大比重,且年增幅均高于全国。 2003 年以来江苏省 GDP 总量持续增长,

Page 23: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饼 图

注:目前我国技工缺口达 700 万人,“中国制造”正遭遇人才尴尬,产品的合格率只有 70% ,每年造成 2000亿元的经济损失。

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表明我国中、高级技工所占比例很低,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说明我国技工结构不合理,

Page 24: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折线图 表二: 2003 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6.1

12.111

10.2

12.913.3 13.2

17.5

14.3

16.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但农民收入总体增幅快于城镇居民。

2003 年以来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均不断增长,

Page 25: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曲线图材料一:图 15是“微笑曲线”示意图。图中的两条曲线均呈现 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60-70 年代现在

高利润

产业链低

产品研发

零件生产

市场销售

售后服务

组装

图 15 “微笑曲线”示意图 从事产品研发、零件生产、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利润,而从事组装的企业利润水平较低; 与 60 、 70 年代相比,目前底端与两端的利润水平差距扩大,底端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Page 26: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Part 2 、实战演练

1 、材料一: 2004—2007 年江苏农民人均收支状况 (单位:元 )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2004 2005 2006 2007

收入支出

近年来,我省农民收人和消费支出均在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Page 27: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材料二: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 2007 年我省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民得到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吞食了农产品涨价带来的一部分收益。与此同时,因食品等价格上涨,农民生活成本在增加,消费额在增长,实际购买量下降。同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 6989 元、 4784 元和 3534 元。

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幅。 食品等价格上涨增大了农民生活消费压力。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

Page 28: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 2 )针对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民生活消费水平。

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幅、增大了农民生活消费压力 ① 继续贯彻富民优先政策,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食品等价格上涨

②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让农民能更多地分享到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

Page 29: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2 、材料一: 我国“三大需求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图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率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材料一说明 2000 年到 2006 年,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对 GDP 的增长作出了贡献;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Page 30: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材料二: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 2003 年以前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比重 50% 以上 49.6% 41.4% 40.6%

注:从 2003 年到 2006 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 62.1%变为 57.1% 。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 1∕3 。

材料二说明 2003 年至 2006 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均逐步下降,城乡收入差距大,分配欠公平。

Page 31: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材料一说明 2000 年到 2006 年,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对 GDP 的增长作出了贡献;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材料二说明 2003 年至 2006 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均逐步下降,城乡收入差距大,分配欠公平。

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见劳动报酬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城乡收入差距大,是我国消费对经济贡献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Page 32: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 2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Page 33: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④加强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对 GDP 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②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均逐步下降

③ 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进而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大,分配欠公平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Page 34: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3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等人,通过对一些工业化国家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现倒U形曲线,如下图:

环境污染程度 拐点GDP 趋势线

环境污染程度曲线

时间请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你对这种曲线关系作何解释?( 2 )上述曲线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Page 35: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 1 )你对这种曲线关系作何解释?

在一国工业化过程中,由于经济规模扩大,资源消耗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从而使得环境污染加重。

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环境污染拐点出现,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Page 36: 解题策略 3 :图表题

( 2 )上述曲线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①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③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快污染治理的速度。④政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鼓励绿色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