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讀讀讀讀讀讀 : 讀讀 : 讀讀讀 讀讀讀 讀讀讀 讀讀讀 讀讀讀 讀讀讀 讀讀讀 孤孤孤孤 孤孤 孤孤孤孤 讀 讀讀讀讀 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讀 ,、、、、一 《》 讀讀讀 一。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讀書會第三組 : 組員 : 游竣琪 鄧家鋐 王彩玉 曲彩玲 吳婉瑄 張邵聿 顏詩霈. 佳句 摘錄. 「革命是對自己的革命,所要顛覆的不是外在的體制或階級,而是顛覆內在的道德不安感。 」 「文學是不是去書寫一個孤獨者內心的荒涼,而使成功者或奪得政權的那個人感到害怕?因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贏了政權卻輸了詩與美。 」 「為什麼革命者都是失敗者?因為成功的人走向現世和權力,在現世和權力中,他無法再保有夢想。」 了 政權卻輸了詩與美。」. 從學生運動講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讀書會第三組 :

組員 : 游竣琪 鄧家鋐 王彩玉 曲彩玲 吳婉瑄 張邵聿 顏詩霈

孤獨六講卷三 革命孤獨

在《卷三》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Page 2: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佳句摘錄1. 「革命是對自己的革命,所要顛覆的不是外在的體

制或階級,而是顛覆內在的道德不安感。」

2. 「文學是不是去書寫一個孤獨者內心的荒涼,而使成功者或奪得政權的那個人感到害怕?因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贏了政權卻輸了詩與美。」

3. 「為什麼革命者都是失敗者?因為成功的人走向現世和權力,在現世和權力中,他無法再保有夢想。」了政權卻輸了詩與美。」

Page 3: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從學生運動講起

五月革命發生在 1968 年的法國巴黎,蔣勳在 1972 年到巴黎讀書,學運仍未結束。從蔣勳的敘述可以知道,當時革命已經成為一股風潮、一種時尚。年輕老師、學長會在罷課時,帶領大家坐在公園或校園裡,談論政治制度,大家都發表看法。

「革命是一種激情,比親情、愛情、比人世間任何情感都慷慨激昂……有一種很吸引人、但說不出來的東西」,所以蔣勳「開始跟著要好的法國朋友,綁上頭巾,跟著遊行的隊伍前進」,而「曾經感受過那份激昂的人一生都不會忘記」。

Page 4: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無法實現的夢想,造就出革命孤獨

某位西方的作家曾說:「如果你二十五歲時不是共產黨員,你一輩子不會有希望;如果你二十五歲以後還是共產黨員,你這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麼希望。」

原來他說的「共產黨」就是革命,就是夢想。「唯有孤獨感會讓人相信烏托邦( Utopia )……它是一個實際上不存在,可是你心裡相信它存在的國度……唯獨年輕人會相信烏托邦,而尋找烏托邦的激情是驚人的。」

Page 5: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然而「革命者自己營造出來的烏托邦國度,多半是現世裡無法完成的夢想,總是會受到世俗之人所嘲笑,因此它是孤獨的。」蔣勳「把革命者視為一個懷抱夢想,而夢想在現世裡無法完成的人。(」這就是革命孤獨。由這些對革命(者)和夢想的描述,可以延伸出許多東西。

Page 6: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革命不是年輕人和窮人的專利蔣勳說只有年輕人會相信烏托邦,我認為這裡的「年輕」不全然是指實際的年齡,主要是一種心態。從書上的敘述也能看出端倪:這麼說好了,你的生命裡有沒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夢想?沒錯,就是不切實際,因為青春如果太切實際,就不配叫作青春了。因為青春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夢想的嘉年華。只要一個人還保有夢想,有點不切實際的夢想,我就會認為他仍保有青春,他的心態還年輕,就能展現出尋找烏托邦的激情。

Page 7: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無可否認的,年輕人有比較多的激情和夢想,年輕人「不會在意殺不殺頭」,「年輕就是會有這樣的夢想,相信青春逝去之後,就不會再有任何會讓你動心的事情了,所以會有一種揮霍的心情,對於現實完全不在意。所以秋瑾走向死亡,林覺民走向死亡,徐錫麟走向死亡……」,如此看來,革命的確是年輕人的專利,又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Page 8: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革命也不是窮人或社會底層成員的專利 托爾斯泰是一位伯爵,擁有很大很大的農莊,但是在他的作品 «復活 »中,他重新回顧成長過程中身為貴族的沉淪,以及擁有土地和農奴帶給他的不安與焦慮,他決定出走。在他垂垂老矣時,寫的一封給俄國沙皇的信。信中,他沒有稱沙皇為皇帝,而是稱他為 ˹親愛的兄弟 ˼ ,他寫到:  ˹ 我決定放棄我的爵位,我決定放棄我的土地,我決定讓土地上所有的農奴恢復自由人的身份。 ˼

Page 9: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後,他收了幾件衣服,拎著簡單的包袱,出走了。最後他死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火車站,旁人只知道一個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爾斯泰。   我覺得這是托爾斯泰最了不起的作品,他讓我們看到革命是對自己的革命,他所要顛覆的不是外在的體制或階級,而是顛覆內在的道德不安感。

Page 10: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革命者某種程度是現實世界的失敗者,更是詩人

革命是激情,是詩,革命者是詩人,「 1917 年俄羅斯列寧革命前,幫助列寧的也多半是詩人,其中包括馬雅可夫斯基……但是在革命成功後,這兩個人相繼自殺了。」這或許是革命者無法避免的矛盾,革命追求成功,「但是在現實中,一旦革命成功,夢想不能再是夢想,必須落實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瑣瑣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務上」,務實就不是詩了。有時候,革命者的「生命有後來,反而是更大的難堪」,例子是汪精衛。

Page 11: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蔣勳在書裡提了很多次《史記》。「《史記》裡,動人的都是現世裡的失敗者,項羽……屈原……荊軻……可是他們的失敗驚天動地。」

「不論是項羽、屈原或是荊軻的告別畫面,都是讓我們看到一個革命者孤獨的出走,而他們全成了美學的偶像。」相對地,劉邦、楚懷王、秦始皇全都輸了。我們可以說,司馬遷是以《史記》對抗權力,取得權力的人,就失去美學的位置。蔣勳也用了很大的篇幅寫秋瑾,也寫譚嗣同、瞿秋白。

Page 12: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最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如果說年輕的夢想是百分之百,過了二十五歲以後會開始磨損,也許只剩下百分之八十、七十、五十或是更少,但是孤獨感仍在。即使都不跟別人談了,仍是內心最深最深的心事。」因為「你自己知道內心裡那個反叛者的角色,永遠不被收買,永遠不被收編。」所謂「幻滅是成長的開始」,如果成長只是讓人慢慢失去追求夢想的激情,甚至不再懷有夢想,我們又該怎麼看待這樣的成長?

Page 13: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心得報告

Page 14: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26

一般人通常聽到革命就會想到政治改革之類有關國家的政事問題,其實革命孤獨所意涵的並不是指政治這塊,應該是說革命者沒辦法實踐他的理想,可以說是現世的失敗者,因此而孤獨,若說他的理想成功實踐了,那應該就叫改革不是革命了。如果把範圍縮小一點,我覺得也可以僅是對自己的革命,像是要求自己把習慣改掉之類的,如果失敗了應該也叫革命孤獨吧。

Page 15: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8

人在一生中肯定會排斥自己所討厭或是看不下的事物,但每個人的解決方法不同,有的是接受它,有的改變它,但改變它的努力後的成果是成功是失敗其實不重要,而是在改變的過程中,是有意義的,為了追求自認的更好的心態,才是革命的象徵,或許在當中你是孤獨的,但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執意地往前,我想這就是革命孤獨 ˳

Page 16: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5

達達的機關槍聲,是最痛苦的改革。革命的孤獨一言難盡,我想哪天我在站場上回有機會來的時候,或許我也會像李清照一樣寫出這樣的心情,革命的孤獨其實是難以用口頭說明的 ,每種孤獨都有自己說不出來的痛苦與回憶 。

Page 17: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11

革命是孤獨的,青春的革命 孤獨。因為當革命不受到其他外來因素影響的時候,革命才是最本位的革命,如果革命受到權力及利益左右,那麼孤獨的革命就不存在,革命就不本位。風蕭蕭溪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何謂絕對的孤獨?就是當他走上刑場時,他感覺到自己與天地之一切都沒有關聯了。

Page 18: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12我覺得能再青春時衝撞體制是一種美好,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即使有些事情看起來愚蠢至極,但我很慶幸我有過青春。如果革命者不是因為充分認識自己而產生的自覺,革命會變成非常危險。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夠不斷思維重整找回自我,使自己的生命豐富起來。  

Page 19: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15

革命是對自己的革命,所要顛覆的不是外在體制或階段,而是顛覆內在的道德不安感。對我來說 , 革命是夢想 ,革命孤獨是獨自追夢。革命的孤獨是一種暢快感 , 可以拋下一切完成理想的痛快。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革命會成功並且那時的我還保有夢想。

Page 20: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41在革命孤獨中有一段是 : 革命者本身包含夢想的完成,但在現實生活中,一旦革命成功,夢想不能再是夢想,必須落實在制度的改革,以及瑣瑣碎碎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務上,它便不可能再是詩。像是項羽 .劉邦 . 王安石 .岳飛等,這些人在革命中雖然是失敗者,但他們的事蹟名留青史,到現在也是耳熟能詳。而革命的成功者像是劉邦 .司馬炎等比較不被記住是因為革命成功,紀錄 理想 的詩篇將劃下完美的句點,而無理想也沒有了夢想重心已移轉到政策 . 權力,已無法懷抱過去所擁有的夢想。我卻覺得不一定,國父革命成功後,雖然也是和制度拉拉扯扯,但他的夢想依舊一步一步更接近理想。

Page 21: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延伸閱讀

Page 22: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不革命行嗎?─原中國文化部長跟你談中國政治》

本書談的是,一個熱血少年歷經人生起伏,到了八十歲垂老之時,依然不忘初衷,依然堅持一輩子追尋的浪漫革命理想。作者認為,富強後的中國政治變得「多數不可信,少數也不可信」,中國的悲哀就是,不允許第三種選擇,不允許中間地帶,這是集權主義的表現,官場上的假話、空話,使得政治的信譽喪失殆盡。

Page 23: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內在革命:一本關於自尊的書本書中,史坦能坦誠而富感性地披露了她一生重要的經歷,以及她最新的哲學 --結合內心的革命和外在的革命以獲得自尊的哲學。作者以她自己以及聖雄甘地、茱莉‧安德德魯絲、瑪格麗特‧米德、艾莉諾‧羅斯福等人的經驗為例,來陳述成長與自尊的關係,以及尋求自尊之道。本書還探討了愛與綺情、個人與自然宇宙等重要議題,均極具創意,讀來甚為引人。

Page 24: 孤獨六講 卷三 革命孤獨 在 《 卷三 》 裡,年輕、夢想、革命、失敗者、詩和美這幾個概念是一直纏繞在一起的。

問題與討論1.青春如果太切合實際 , 就不配叫做青春了,你的

生命裡有沒有甚麼不切實際的夢想?

2.如果成長只是讓人慢慢失去追求夢想的激情,甚至不再懷有夢想,我們又該怎麼看待這樣的成長?

3.如果你有一次機會參加革命 , 你希望革命是失敗的但這次革命成為歷史壯舉還是希望革命是成功的並且真正實施 ?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