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 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深 () 深深 深 深深 深深深 ()

《 深圳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指标体系 》 说明(试行)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 深圳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指标体系 》 说明(试行). “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 之主要指标. 一、政策保障 ------------01-11 ( 第 4-14 页 ) 二、网络建设 ------------12-24 ( 第 15-27 页 ) 三、队伍建设 ------------25-34 ( 第 28-37 页 ) 四、服务内容 ------------35-77 ( 第 38-80 页 ). 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康复医疗服务 二、训练指导服务 三、心理疏导服务 四、知识普及服务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深圳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指标体系》说明(试行)

2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之主要指标

一、政策保障 ------------01-11 (第4-14页)

二、网络建设 ------------12-24 (第15-27页)

三、队伍建设 ------------25-34 (第28-37页)

四、服务内容 ------------35-77 (第38-80页)

3

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康复医疗服务二、训练指导服务三、心理疏导服务四、知识普及服务五、辅助用具服务六、咨询、转介服务

4

1 、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区政府制定“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实施

方案,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确保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建设目标的实现。

5

2 、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区域卫生及政府工作计划

区政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纳入社

区建设和区域卫生规划及政府工作计划,政府在残疾人康复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6

3、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

区政府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政府及卫生、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和改革、财政、公安、人口和计生、妇联等部门工作考核目标,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实行目标管理。

7

4、残疾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 100%

残疾职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比率应达到 100% ;龙岗、宝安区城市化后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80% 。

8

5、制定优惠政策,落实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

区政府在实施残疾人社区康复过程中,制

定优惠措施,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认真落实好市的康复救助办法,使贫困残疾人都得到康复服务。

9

6、学龄前残疾儿童普遍接受教育康复

3-6 岁残疾儿童经过评估有能力进入幼儿园

学习或学前教育机构的,普遍接受教育康复。

10

7、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与其他儿童同等水平

6-14 岁残疾儿童经过评估有能力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与其他同龄儿童接受教育率持平。

11

8 、残疾人就业率达到 85%

已就业的残疾人数与有就业愿望、具有劳动能力的就业年龄段残疾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85% 。

12

9 、无障碍建设

区政府制定相关措施,贯彻实施国家已发布的专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及其若干补充规定,遵行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2000 年下发的《关于在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中进一步加强无障碍设计的通知》,使得城市道路、重要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康复机构建筑无障碍建设达到标准。

13

10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辖区户籍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 3元

区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康复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知识普及、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开办康复项目、康复技术人员补贴等工作经费。

14

11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福彩金及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经费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福彩金及社会捐助等每年有一定数量安排用于残疾人康复项目、人员培训、康复人员工作补贴、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等残疾人康复工作中。

15

12 、成立区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办公室并开展工作

成立由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

参加的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和实施区残疾人工作计划,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导督检查工作,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16

13 、成立街道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小组并开展工作

成立由街道分管领导负责、相关单位共同

参加的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小组,制定和实施街道残疾人工作计划,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康复工作中的问题,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17

14 、成立社区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小组并开展工作

成立社区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落实康复任务,解决实际问题;配备专兼职人员。

18

15 、成立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康复技术

指导中心和区辅助器具服务站(点)

整合并有效利用就近康复资源,依托区医疗机构或有条件的残疾人康复机构,成立区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语言及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辅助器具服务站(点),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内容,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1 、视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依托医院眼科建立视力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

配备眼科技术人员,开展视力残疾筛查、白内障治疗,助视器验配及视觉功能训练,指导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并开展人员培训和宣传咨询等工作。

2 、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配备 2名以上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和语训老师,开展听力测试、助听器验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宣传咨询活动。

3、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开设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班,配备 2名以上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训练人员,备有智残康复教材、读物及基本的玩、教具,开展家长培训、社区指导和咨询转介等工作。

4 、肢体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基本训练器具齐全,配备 2名以上接受过现代康复技术培训的人员,开展成人肢体和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培训基层康复员,进行社区指导。

5、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以慢病医院为指导中心,承担精神病人治疗,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的技术管理和业务指导,对社区、单位、家庭进行防治康复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

6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点):配备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备有各类残疾人常用的辅助器具样品,开展供应、使用指导、维修、转介和宣传咨询等服务,指导社区和家庭制作康复训练器具和用品用具。

19

16 、成立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并开展工作

建立和完善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制度,明确工作内容,制定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督导检查落实各项康复工作任务,指导街道、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开展,配备 2名专

业人员 。

20

17 、建立街道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并开展工作

依托街道综合康复服务中心,设立街道康复服务指导站,配备 1名专职人员,组织、协调、

指导社区开展康复工作,建立完善街道的档案资料,组织实施各项康复工作计划。

21

18 、成立区残疾人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并发挥作用

由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言语及智力残疾康复专家组成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工作研讨,解决康复技术难题,参与康复技术人员培训,指导康复机构和康复专业人员开展工作,参与检查评估,提供技术咨询及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服务。

22

19 、建立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至少开展一项儿童和一项成人的康复训练与服务

区成立残疾人康复中心,至少开展一项儿

童和一项成人的康复训练和服务,并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指导、示范、辐射作用。

23

20 、街道依托社区医院建立不少于 80平方米的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设置率达到 100%

辖区所有街道依托社区医院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没有社区医院的街道要选择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面积不少于 80平方米,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内容,配备经过培训的专职康复技术人员和必要康复设备,开展残疾筛查,康复需求调查评估、诊断、训练和转介服务。

24

21 、建立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设置率达到 100%

辖区所有街道成立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为智障人士和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工疗、娱乐、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训练、就业辅导等服务,同时为其他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综合康复服务。建筑面积不少于 300 平方米,接受 30名残疾人。

25

22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普遍设置残疾人社区康复站,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

辖区内 10名以上残疾人(包括三瘫病人)有康复需求的社康中心设置面积不少于 30平米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开展残疾筛查、诊断、评估、康复训练、精神病人看护、指导督促精神病人用药及转介服务。做好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教育。配 1名专(兼)职人员,配备相

应康复训练器材。未设立康复站的社康中心应配备兼职康复医生 , 开展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残疾筛查、上门服务、转介等。

26

23 、社区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设立不少于 30平方米的社区残疾人服务站

已成立残疾人协会的社区要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设立不少于 30平方米的社区残疾人服务站,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和辅助用具、康复普及读物。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娱疗、工疗和心理疏导等康复活动,提供日间照料、转介等康复服务。

27

24 、社会康复资源普遍实现综合利用

利用辖区内各种社会康复资源开展残疾人

社区康复服务,如心理咨询、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康复训练、康复护理、日间照料等服务。

28

25 、区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办公室配备 1-2 名专职人员

区残疾人康复和精防康复联席会议办公室配备 1-2名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制订工作计划,掌握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内容及程序,协调组织指导全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建立健全各种档案资料。

29

26 、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配备 2名专业人员

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配备 2名大专以上学历、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协助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组织开展需求调查、人员培训、康复评估,检查、指导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规范表卡、档案的使用。

30

27 、街道配备 1名专职康复管理员

街道配备 1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康复管理员,

明确其岗位职责,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规范表卡、档案使用,了解掌握康复需求,组织协调街道社区医院康复中心、综合(职业)

康复服务中心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指导社区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配合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和完善数据库,提供转介服务。

31

28 、残疾人数 30名及以上的社区配备 1名专职康复协调员,残疾人在 30名以下的社区配备兼职康复协调员

社区 30名残疾人配备 1名专职康复协调员,不足 30名由相邻社区整合配备 1名专职康复协调员,或者在不足 30名残疾人的社区配备兼职康复协调员。康复协调员需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康复需求与服务档案,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并负责组织社区有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应的支持。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及其它康复活动,组织社区内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32

29 、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配备不少于 3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配备不少于 3名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康复项目要求配备相关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康复训练,为社区提供业务指导。

33

30 、社区医院配备 1至 2名专(兼)职康复医生

当地医院配备 1至 2名具有临床医学大专以上学历,经过规范康复治疗培训的专(兼)职执业医师。会同残联专干、康复协调员、社康中心康复医生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对需要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视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对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

34

31 、社康中心配备 1名专(兼)职康复医生

社康中心配备 1名经过规范康复治疗培训的专(兼)职康复医生,会同康复协调员开展康复需求调查,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设立康复站的社康中心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并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对社区内患有复杂疑难病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对精神病人看护,建立家庭病床。

35

32 、康复管理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上岗培训不少于 30学时

康复管理员和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工作由

区残疾人康复联席会议办公室承担,市联席会议办给予指导。培训内容包括: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康复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原则、工作内容、管理方法、工作流程、残疾与康复基本知识等,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36

33 、康复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不少于 120 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由区肢体、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辅助器具服务点分别承担,市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协助、指导。培训内容包括:康复需求调查、残疾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实用康复训练技术、训练效果评估及训练器具应用服务等,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7

34 、培训合格率达到 95%

辖区经培训合格的康复管理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及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占参加培训人员总数的比例应达到 95% 。

38

35 、白内障致盲患者手术率 100%

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人数与有手术指征的白内障致盲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100% ,达到白内障无障碍区标准

39

36 、低视力者助视器验配率 90%

配用助视器的低视力人数与需要配用助视器的低视力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

40

37 、低视力儿童家长培训率 90%

低视力儿童家长接受培训的人数与低视力儿童家长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

41

38 、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率 90%

接受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的人数与可以接受定向行走的盲人总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

42

39 、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助听设备配戴率 95%

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配戴助听器的人数与有需求的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95% 。

43

40 、聋儿康复训练率 95%

在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的 0-6岁听力语言残疾儿童数与康复需要的 0-6 岁听力语言残疾儿童总数的比例应达到 95% ;其中在聋儿

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率 75% 。

44

41 、 0-6 岁聋儿家长培训率 100%

所有 0-6 岁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家长都应经过聋儿家长专业培训。

45

42 、成年听障者助听器配戴率 80%

18 岁以上听力障碍者经诊断评估适合配戴助听器的,验配率达到 80% 。

46

43 、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率 90%

在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的肢体残疾人数与有康复训练需要的肢体残疾总人数比例应达到 90% ,其中在各级康复、医疗机构训

练的肢体残疾人比例达到 72% 。

47

44 、缺肢者假肢装配率 90%

已装配假肢的缺肢者人数与适合装配假肢的缺肢者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

48

45 、有需求的肢体残疾人矫形器装配率 80 %

已装配矫形器的残疾人数与适合装配矫形器的肢体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80% 。

49

46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率 90%

在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数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总人数比例应达到 90% ,其中在各级康复、医疗等机构

进行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比例达到 72% 。

50

47 、脑瘫儿童家长培训率 90%

参加脑瘫儿童家长专业培训的人数与脑瘫儿童家长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

51

48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率 90%

在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的智力残疾儿童数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智力残疾儿童总数比例应达到 90% 。其中在各级康复、医疗

等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智力残疾儿童比例达到72% 。

52

49 、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率 80%

参加智力残疾儿童家长专业培训的人数占智力残疾儿童家长总数的比例达到 80% 。

53

50 、成年智障人士日间训练率 90%

成年智障人士参加日间专业训练的人数与有训练需求的成年智障人士总数的比例达到 90% 。

54

51 、精神病患者监护率 95%

通过监护小组、家庭病床、工疗站、社会就业以及精神卫生机构,接受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治疗和康复的精神病人数与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的精神病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95% 。

55

52 、精神病患者显好率 80%

通过采取有效治疗康复措施,病情稳定,症状缓解的精神病患者人数与所监护精神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80% 。

56

53 、精神病患者社会参与率 70%

生活能自理,参加家务劳动、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精神病患者人数与所监护精神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 70% 。

57

54 、精神病患者肇事率 0.2%

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程度达到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以上的总次数与经过调查摸底的精神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不超过 0.2% 。

58

55 、贫困精神病患者治疗率 98%

接受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治疗和康复的贫困精神病患者人数与贫困精神病患者总人数比例达到 98% 。

59

56 、精神残疾人日间训练率 90%

精神病人参加日间职业康复训练的人数与有训练需求的精神病人总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

60

57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率 90%

通过在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与经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的孤独症儿童总数的比例应达到 90% 。其中在各级康复、

医疗等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比例应达到 72% 。

61

58 、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率 80%

参加孤独症儿童家长专业培训的人数与孤独症儿童家长总数的比例达到 80% 。

62

59 、建立辅助器具评估、配送制度

建立完善的辅助器具评估、配送制度,明

确评估、配送流程,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配送方案,建立辅助器具使用,培训记录及配送后的跟踪档案。

63

60 、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配置率 95%

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得

基本辅助器具的残疾人数占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残疾人总数的比例达到 95% 。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包括:视力残疾人使用的助视器、盲杖、以及盲板、盲笔、盲表、报时器等生活学习辅助器具;听力言语残疾人使用的助听设备以及语言训练和会话的辅助器具;智力残疾人使用的认知图片、玩具等训练和开发智力的辅助器具;肢体残疾人使用的进食、穿脱衣物、洗漱、入厕等生活自助器具,腋杖、肘杖、手杖等助行器具,轮椅,手摇三轮车等代步器具,以及辅助坐、卧、翻身和站立等器具。

64

61 、专业人员送康复服务上门 90%

接受过康复机构、社康中心等专业人员或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上门进行康复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配送等服务的残疾人数与需要上门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总数的比例达到 90% 。

65

62 、开展残疾人筛查、诊断评估

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开展

康复需求调查,早期发现各类残疾人,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66

63 、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达到 60%

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开展康复需求调查,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数与本区残疾人总数的比例达到 60% 。

67

64 、建立残疾人文书、电子档案

各区、街道应有文书或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本区残疾人基本资料、残疾情况、生活经济状况、就业状况、康复前景、康复建议方案等。

68

65 、规范使用康复服务表卡

各区、街道、社区规范康复训练与服务工

作用表的填写、使用、保存等。

69

66 、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服务建档率达到 95%

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的残疾人数与辖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总数的比例达到 95% 。

70

67 、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残疾预防与康复教育

组织卫生、教育等部门专家在社区开展“爱眼日”“爱耳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或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宣传残疾预防与康复教育知识。

71

68 、印发康复科普读物

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印刷成科普读物或宣传折页,并在残疾人主要活动场所摆放或派发给社区居民和残疾人及其亲属。

72

69 、开展社区残疾人主题活动

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社

区、物业管理、学校工作范畴。

73

70 、残疾人及其亲友残疾预防、康复知识普及率达到 95%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科普读物、宣传折页、培训、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获得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残疾人及其亲友的人数占被调查的残疾人及其亲友总人数的比例达到 95% 。

74

71 、建立残疾人康复转介机制

制定具体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转介制度,有详细的转介流程,转介方案,落实过程的记载及跟踪服务的记录档案。

75

72 、提供及时、有效转介服务,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转介有效率达到 90%

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提供转介服务,并得到有效解决的残疾人数占有转介服务需求的残疾人总数的比例达到 90% 。

76

73 、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化管理网络及残疾人信息数据库,动态维护

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化管理网络及残

疾人信息数据库,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采集及数据库管理维护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信息数据库。

77

74 、落实残疾儿童报告制度

落实残疾儿童报告制度,推动视力、智力、精神、听力语言、肢体残疾早期筛查和诊断工作 。

78

75 、残疾人免费体检率每年 30% 以上

每年享受免费体检服务的残疾人数与在册残疾人总数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79

76 、街道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率 100%

所有街道制定实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计

划,有领导分管,制定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建立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社区医院设立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设施,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综合康复服务。

80

77 、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满意率达到 85%

对康复服务满意的残疾人及其亲友的人数与被调查的残疾人及其亲友总人数比例达到 85% 。

81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