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 北京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 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 教学重点 1.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Page 2: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

—化中心北京

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并对 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第二节特—别行区

香港和澳门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Page 3: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

——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 市的分布特点。

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

点。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

地理因素。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Page 4: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 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Page 5: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 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Page 6: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重点1.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2.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1.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2. 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Page 7: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选材和编写思路: 1.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2. 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重点内容: 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24 页 1 :学会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对其发展的意义、地形特点) 历史悠久的古城; 古城北京的现代化进程。

Page 8: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逻辑联系: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历

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 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 32页:现代化的建设与传统特色的保留——培养全面、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 28 页 1 善于用时间发展的眼光认识人地之间的密切的关系(认识变化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人地关系是地理教育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将其放在更长时段的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中观察,理解可以更为深刻。

练习: 24页 1题 地形(平原);位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之间,交通便利;出海便利且较安全;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本节练习的答案应充分体现题目的开放性

Page 9: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Page 10: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Page 11: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德育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Page 12: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 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 课时安排:一课时

Page 13: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选材和编写思路: 1. 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以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为中心。重要内容: 1. 香港和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 2. 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 34 业 1—4 学会分析影响城市用地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3. 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 4. 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Page 14: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逻辑联系: 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人多地狭、优越的地理位置) 与祖国长期密切的联系(优势互补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综合归纳、演绎 例 1 :读图 (6.20) 概括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锻炼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例 2 :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区域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发展阶段)

Page 15: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Page 16: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Page 17: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 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Page 18: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选材说明: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台湾是必选内容。重要内容: 1. 祖国神圣的领土; 2. 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 3. 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Page 19: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逻辑联系: 祖国神圣的领土( 39 页 2 : A 从时空发展的角度说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41 页 2 : B 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 , 的分布的关系(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条件); 43 页 1 ( 3 ) C 工业和城市分布的因素。 41 页 3 :

D 综合运用地图能力。 经济发展状况(从以农业为主过度到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导、工业的分布特点)

学习方法: 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地图,认定、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相关地理现象的形成。

Page 20: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Page 21: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Page 22: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重点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

Page 23: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教学方法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Page 24: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选材说明: 选择新疆作为案例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面积最大),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编写过程中对于贯彻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比较有利。重要内容: 1. 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 绿洲农业;3.能源开发。

Page 25: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逻辑联系: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人地关系) 绿洲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与产业化农业、环境问题) 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和解决途径

学习方法: A 学习用地图语言来表达地理事物;(46 页表达方法) B 由案例向类似区域认识扩展(人口分布和生态问题: 47 页,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49 页) C 初步学会评价大型工程的综合效益和不利: 51 、 52 页

Page 26: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练习: 47 页 2 ( 3 ):易发生在绿洲的边缘地区,保护植被;合理灌溉,防治盐碱化。

49 页 2 :运用先进的打井技术,大力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循环是有限的,超量开采会造成其它生态问题,砍儿井则不会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

49 页 3 ( 2 ):先进农业技术的针对性最好既包括缺水的情况,又包括产品质量和品质等市场需求。

49 页 3 ( 3 )方法包括葡萄的深加工(干、酒、汁等),合作规模经营,进行产业化生产,提高品牌效应,加快交通建设,注意生态效益等

注:本节活动问题开放性较强,由于学生知识有限,在回答问题中有些不科学的说法,教师应当加强引导。

Page 27: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综合探究六 认识山东• 综合运用省级区域的探究方法,学习山东

地理环境特点1 、探究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2 、讨论黄河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3 、了解交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Page 28: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